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汇总笔记
临检基础知识讲解:血液细胞染色
1)瑞氏染色法:为了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血涂片必须进行染色。
瑞氏染色法是血细胞分析最经典和最常用的染色法。
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
染色原理: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因此,染色后同一血片上各种细胞可以染上各自特征性的颜色。
pH值的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下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2)姬姆萨染色法:姬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
姬姆萨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但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结构显示更清晰,而胞质和中性颗粒则染色较差。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细胞化学染色简单记
血细胞化学染色简单记1.过氧化酶染色:检测过氧化酶。
胞质中无颗粒为阴性,出现细小颗粒分布稀疏为弱阳,出现密集粗大颗粒为强阳性。
强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弱阳或阴(单核粒细胞)、阴性(淋、红、巨、浆、嗜碱);临床意义:辅助诊断急淋非急淋、鉴别急淋急粒。
注意:(1)过氧化物酶染色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阴性。
(2)粒细胞中原始粒细胞是阴性,嗜碱性粒细胞是阴性。
2.过碘酸-雪夫反应:检测糖类物质。
胞质中出现紫红色颗粒、块状或弥漫状红色为阳性反应。
阳性(淋、粒、单、巨、血小板)(嗜酸特异颗粒间胞质为阳性、嗜碱粒细胞特异颗粒为阳性)阴性(分化差的原粒、幼红和红)。
临床意义:红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时幼红可呈阳性反应,良性贫血幼细胞多数为阴性。
戈谢细胞为强阳性,尼曼-匹克细胞呈阴性。
注意:(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阳性。
(2)戈谢细胞为阳性,尼曼-匹克细胞为阴性。
3.碱性磷酸酶染色:只有中性粒细胞为阳性,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NAP)的生理及病理增多减少。
注意:(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积分降低,类白血病积分升高。
4.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阴性或弱阳(原粒、嗜酸);阳性或强阳(早幼粒至成熟中幼粒、嗜碱)。
临床作用:急粒为阳性、急单和急淋为阴性。
注意:(1)该染色是粒细胞特异性染色。
5.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阴性或弱阳(粒系、淋巴系、红系);阳性(单核系、巨核、血小板)注意:(1)所有抑制试验中只有单核细胞会受抑制,所有可以用来鉴别粒细胞白血病和单核细胞白血病。
6.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基本同与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注意:(1)同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血液细胞化学染色
浆(-)
1.急单:原单可(+)幼单、单(+)被NaF抑制
急粒:原粒(-)个别(+)不被
急淋:原淋(-)可(+)不被
急粒-单:部分(+)不被
2.红血,白血病:异幼红(+)
3.巨幼红贪血(+)
醋酸AS-D萘酚酯酶
单核(+)被NaF抑制
其他(+)不被NaF抑缺点
4.其他:红白血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淋↑
活性变化如中性粒变化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
粒系:原粒(±)早-熟(+)不随
嗜碱(+)嗜(-)(弱+)
其他:单核多(-)个别(+)
急粒原粒(+)
急单(+)急淋(-)
急粒-单部分(+)
α-NAE
单核:原单(±),幼单、单(+)被NaF抑制
粒系:(-)少(+)不被抑
巨核,PLT(+)
同上
α-NAE
粒系:(-)
单核:原单分化好(+)差(-)其他(+)
淋巴:T淋,非T非B(+)
B淋(-)
其他:巨核,幼红,浆(-)弱(+)组织细胞(+)不被NaF抑制
特异性高
ACP
(+)
戈谢(+)尼-匹(-)
T(+)B(-)
多毛细胞白血病:(+)耐L-酒石酸
其他相关(+)被L酒石酸抑制
铁染色
细胞外铁(+~++)
铁粒幼细胞:19%-44%
1.缺铁外铁↓铁粒↓环铁粒
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汇总笔记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粒系淋系分化差原粒 (-), 分化好原 过氧化物酶粒至中性成熟粒( +),(- ) POX嗜酸性粒阳性最强,嗜碱 染色性粒( - )。
细胞越成熟越强。
分化差原粒 (-), 分化好原 过碘酸-雪粒至中性成熟粒( +),一般为 (-) PAS嗜酸性粒颗粒不着色,颗 夫反应粒间胞浆阳性,嗜碱性粒(+) 。
细胞越成熟越强。
中性粒细胞中性成熟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 NAP 染色单核( - )/( ±)分化差原单 (-) ;其余 (+)(-)α- 醋酸萘一般(-) ,少数 ( ±) , 一般 (-) ,少数 原单(-) 或( ±) α-NAE(±),幼单或单核 (+) 酚酯酶染色阳性不被 NaF 抑制阳性不被 NaF 抑制阳性可被 NaF 抑制原粒(-) 或( ±) ,早幼粒 氯乙酸 AS-D 至成熟粒 (+) ,活性不随萘酚酯酶染 AS-D NCE细胞成熟而增强。
嗜酸性 (-)(-)色粒(-) 或( ±) ,嗜碱性粒细胞 (+)醋酸AS-D 萘原粒(-) 或( ±) ,早幼粒 一般 (-) ,少数原单(-) 或( ±) AS-D NAE至成熟粒 (+) ,阳性不被 (±),幼单或单核 (+) 酚酯酶染色NaF 抑制阳性不被 NaF 抑制阳性可被 NaF 抑制碱性α - 丁酸萘酚酯酶α-NBE 染色酸性磷酸酶ACP染色分化差原单 (-) ,(-)B淋(-) ,其余 (+)分化好原单至成熟单(+) ,阳性可被NaF抑制(+)(+)(+)铁染色细胞内外铁染成蓝色,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根据蓝色铁颗粒的多少、粗巨核细胞红系浆细胞组织细胞血小板(-)(-)(-)(-)(-) (+)(-)一般为(-)(+) (-)(-)(-)(-)(-)一般 (-) ,少数(+)(±),(-)(+)阳性不被NaF抑制(-)(-)(-)(-)(-)早幼红(±),随细胞成熟(+)强度减(+)弱,阳性不被 NaF抑制(-) 或(-) 或(-) 或(+) ,阳(-) 或(±),阳 (±),阳 (±),阳(±),阳性不被性不被性不被性不被 NaF NaF抑制性不被NaF抑制NaF抑制抑制NaF抑制(+)(+)(+)(+)少、粗细分为 I/II/III/IV型/环型铁粒幼红细胞。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导入新课
导言:在学习完显微镜使用以及血涂片制备课程之后,我们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但是显微镜下细胞都是圆形的,如何将这些细胞区分开呢?我们可以借助于染色技术将血细胞染上颜色,这样我们就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形态了
【板书】
五、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1、瑞氏染色法
【讲解策略及方法】:图示法讲解
瑞氏染色法是临床检验血细胞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技术,简要介绍其历史再从试剂组成、染色原理、染色方法、染色结果、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讲解。
试剂组成: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美蓝M+
染色原理:化学的亲合作用+物理的吸附作用(配合图例进行讲解)
染色方法:涂片、染色、水洗
染色结果:结合图例进行讲解
影响因素:pH
讲解中应注意重点突出,对染色原理、染色结果做重点讲解。
影响因素是本段的难点,可以对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加深学生理解。
其余略讲。
2、吉姆萨染色法
【讲解策略及方法】:简单介绍。
白血病化学染色口诀
白血病化学染色口诀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球恶性增生的疾病,其表现为骨髓内白血球数量异常增多和功能失调。
为了诊断和鉴别白血病的类型,化学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白血病化学染色涉及到许多染色技术和染色剂,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和记忆口诀。
一、常用的白血病化学染色技术和染色剂:1. Wright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白血病血片染色方法,常用于鉴别各类白血病的类型。
Wright染料有两种主要成分:尤氏染蓝和尤氏染红。
通过Wright染色,可以观察到白细胞的形态特点,包括核仁、核浆比例、核的形状和染色性质等。
2. 酯酶染色:酯酶染色是一种观察白细胞骨架及细胞内颗粒的方法。
酯酶染色包括酒红素染色和酸性磷酸酸酯酶染色。
酒红素染色可以用于检测巨大磷酸酸酯酶阳性颗粒,酸性磷酸酸酯酶染色则用于观察嗜酸性粒细胞。
3. 高尔基染色:高尔基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酸性糖酶的方法。
主要染色剂有PAS(Periodic Acid-Schiff)染料,可以覆盖大部分酸性糖酶。
4. 特殊染色:特殊染色是用来观察细胞内特定结构或物质的染色方法。
常用的有酸性粒细胞特殊染色、髓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酶染色等。
二、白血病化学染色的记忆口诀:白血病化学染色,诊断病因图谱。
Wright染色,鉴别白血病类型。
酯酶染色,白细胞结构观察。
酒红素染色,观测巨噬细胞糖原酶。
酸性磷酸酸酯酶染色,尽在低酶肽基酯。
高尔基染色,挖掘酸性糖酶数据。
PAS染料驰名,柔软酸性糖酶。
特殊染色,细胞特征不一般。
酸性粒细胞染色,嗜酸性顶标调查。
髓过氧化物酶染色,功能变更全程懂。
髓过氧化物酶酶染色,红色颗粒黄金证。
以上是关于白血病化学染色的参考内容和记忆口诀。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和类型,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临床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这些知识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对白血病的认知和诊断水平。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考点总结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一、过氧化酶染色二、过碘酸-雪夫反应三、碱性磷酸酶染色四、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五、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六、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和氟化钠抑制试验七、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八、酸性磷酸酶染色九、铁染色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化学、生物化学等技术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物质(酶类、脂类、糖类、蛋白质、铁、核酸)进行染色观察,做定性、定位、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规染色中使用较多的是酶类、糖类和铁染色。
1.过氧化酶(peroxidase,POX)染色(1)原理:(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
①(-)无颗粒;②(±)颗粒细小、弥散分布;③(+)颗粒较粗、局灶分布;④(++)颗粒粗大、密集、分布较广,占胞质的1/2~2/3;⑤(+++)颗粒粗大、成团块,几乎布满胞质;⑥(++++)颗粒成团块状,充满胞质,并覆盖胞核。
图A呈阳性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粗大(POX染色)图B、C呈不同阳性反应强度的细胞(POX染色)(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1)粒细胞系统:(分化差-,分化好+)(细胞衰老阳性减弱)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程度最强(颗粒)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2)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弥散分布,有的也可呈阴性反应。
3)其他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幼红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有的吞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4)临床意义1)帮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POX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中的应用急粒急单急淋原始细胞反应(+)~(+++)(-)~(+)(-)阳性颗粒外观一般较多,较粗大少而细小,常弥散分布备注阴性不能排除本病小型原始粒细胞2)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①活性增高: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特别是化脓菌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②活性减低:可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放射病及退化性中性粒细胞。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有以下几种:
1. Wright染色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
首先将薄片
经过固定、脱水、清洁等处理,然后放置在含有Wright染料
的溶液中染色,之后再用清水洗去多余的染料。
这种方法可以使红细胞呈粉红色,细胞核呈紫色。
2. Giemsa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与Wright染色法类似,但染
料的浓度和染色时间稍有不同。
这种方法可以使红细胞呈橙红色,细胞核呈紫色。
3.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首先将薄片经过固定、脱水、清洁等
处理,然后将薄片放入苏木精溶液中染色,之后再用酒精漂洗,最后用伊红染料染色。
这种方法可以使红细胞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4. 嗜酸性染色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染色嗜酸性粒细胞。
常用的嗜酸性染料有尤伯霉素、柠檬酸镉等。
5. 免疫染色法:这是一种利用抗体与细胞特定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标记细胞的染色方法。
它可以用来检测一些特定的细胞类型或疾病标志物。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染色方法会根据具体需要和目的来决定。
4血细胞化学染色(2)
4血细胞化学染色(2)铁染色
1,原理:幼稚红细胞内的铁和细胞外的含铁血黄素,与酸性亚铁氰化钾生成蓝色颗粒沉淀(亚铁氰化铁)。
2,细胞内铁的染色:观察100个中幼红、晚幼红,计100个幼红细胞中所见到的铁粒幼红C占的%。
3,铁粒幼红细胞:指内含有蓝色铁颗粒的幼稚红细胞。
据铁颗粒多少可分为4个型别和环形铁粒幼红C。
I型为多见,
环形铁粒幼红C:指幼红细胞胞质中出现蓝色铁颗粒的数量≥6个,并围绕核周50%以上者叫….
铁粒红细胞:指成熟红细胞中出现铁颗粒者。
4,正常参考值:细胞外铁是(+)—(++)
铁粒幼RBC的阳性率是19—44%,I型多见,少有II型。
(Ret以外周中的IV型为主)
5,缺铁性贫血:骨髓外铁减少或消失;铁幼粒细胞%减少,有效治疗后,细胞外铁增加。
细胞内外铁都减少。
是铁缺乏。
6,铁粒幼贫血:有较多环形铁粒幼,铁粒幼也增多,可见铁粒红细胞。
细胞内外铁都增多。
是铁利用障碍。
新生儿的贫血分类标准:出生10天内:≤145g/L,
1个月以上:≤90g/L,
4个月以上:≤100g/L,
6个月到6岁:≤110g/L。
实验十二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实验十二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stry stain for blood cells一、过氧化物酶染色染色原理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POX或MPO),能将底物H202分解,产生新生态氧,新生态氧可氧化四甲基联苯胶成联苯胺蓝。
联苯胺蓝自我脱氢氧化形成棕色的四甲基苯酿二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氧化纳结合,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沉淀于细胞质内酶所在的部位。
试剂器材1.1%TMB(3,5,31,5f一四甲基联苯胶)乙醇溶液:0.1g TMB溶于100mL88%乙醇溶液中,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2.亚硝基铁氧化锅饱和溶液在少量蒸馏水中加入亚硝基铁氰晶体,至不再溶解为止,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3.1%过氧化氢溶液取30%H2021mL加入蒸馆水29mL。
4.稀过氧化氢溶液1%H2021滴,加10 mL蒸馏水稀释(新鲜配制)。
5.瑞氏(Wright)染色液。
6.新鲜涂片(骨髓或血片)、染色架、洗耳球、光学显微镜等。
操作步骤1.取0.1%TMB乙醇溶液1mL,加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10μL,溶液呈淡棕黄色,染色液应临用前配制。
2.在新鲜干燥的血片或骨髓涂片上,加0.1%TMB一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0.5mL,放置lmin,再加稀H202溶液0.7mL,吹匀,染色6min。
3.自来水冲洗,待干,用瑞氏染液复染15~20 min。
4.自来水冲洗,待干,用油镜镜检。
注意事顶1.血涂片或骨髓涂片应新鲜制作,涂片应厚薄适宜。
2.TMB配制在85%~88%的乙醇溶液中染色效果较好,勿用90%~95%乙醇,否则细胞表面蛋白质很快凝固,妨碍试剂向胞内渗入而导致染色效果差。
3.H202需新鲜配制,其浓度与加入量不能随意更改。
涂片中粒细胞看不见阳性颗粒,红细胞呈棕色或绿色,即表示H202过浓。
若H202加于血片上不产生气泡,则示无效。
4.染色液pH应为5.5。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血细胞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对血液中的细胞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染色,我们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和颜色,从而了解细胞的健康状况和功能。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1.基本染色方法a.干涂片染色:将血液涂布在玻片上,用各种染色剂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这种方法功能简单,适用于常规的血液细胞分类和计数。
b.涂片染色法:将血液涂布在玻片上后,用各种特定染色剂染色。
根据不同染色剂的选择,可以突出不同细胞的特定结构和特点。
例如,用吉姆萨染色剂染色,可以区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用偏碱性染色剂如嗜碱性染色剂,可以突出嗜碱性粒细胞的特点。
c.血涂片染色:将血液涂布在玻片上后,用甲苯或乙醇固定,然后用偏碱性染色剂如吉姆萨或朗格依曼涂色。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染色红细胞和白细胞,使细胞更清晰可见,适用于血细胞分类和计数。
2.特殊染色方法a.非特异性酶染色:通过酶的特异性反应,使细胞在一些条件下呈现出特定颜色。
例如,酸性磷酸酶染色可以突出粒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则突出单核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b.免疫染色:利用免疫学原理,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特定抗原相互作用,然后用染色剂标记该抗体,从而实现对特定细胞或分子的染色。
免疫染色广泛用于白血病细胞的鉴定和分类,例如,通过CD34抗体染色可以确认造血干细胞的存在。
c.荧光染色:通过利用特定染料的荧光特性,使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出特定颜色。
荧光染色可以实现对细胞内特定结构的直接观察和定量分析,例如,用DAPI染色可以染色细胞核DNA,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DNA含量。
3.分子遗传染色体分析a.倍体型染色体制备:通过与甲醛醋酸酯(FAS)或促凝剂处理血液细胞处理,沉淀后滴加去离子水和甘油,吸入吹干后接着涂片烘晒30-40℃后,用吉姆萨染色液染3-5分钟,清亮沾水,干燥后解决。
综上所述,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干涂片染色、涂片染色法、血涂片染色、特殊染色方法、免疫染色、荧光染色等。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血细胞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鉴定血细胞的类型和形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方法。
1. Wright-Giemsa染色法:Wright-Giemsa染色法是最常用的血液细胞染色方法之一、这种染色方法将混合的Wright染料和Giemsa染料使用石蜡预染、去色、上染的过程进行染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同时染色红细胞和各种白细胞,使它们的细胞器染色对比明显,从而判断细胞类型和形态。
Wright-Giemsa染色法可以显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等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2.厌氧消退染色法:厌氧消退染色法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用于鉴定和计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白细胞。
染色过程包括混合厌氧蓝染料和消退染料,与细胞成分反应,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反应得到相关信息。
3.肌酸肌酸染色法:肌酸-肌酸染色法是用于染色红细胞的方法。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染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现出淡红色或深红色。
肌酸-肌酸染色法可用于研究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4.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也是一种用于染色红细胞的方法。
它是将苏木精和伊红两种染料按特定比例混合,并与红细胞反应,使红细胞呈现出红色到紫红色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的数量。
5.鼠标血尔珠染色法:鼠标血尔珠是一种用于鼠标血细胞染色的颜料。
鼠标血尔珠染色法通过与血细胞结合,使细胞膜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用于鉴定和计数鼠标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总之,血细胞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鉴定血细胞的类型和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Giemsa染色法、厌氧消退染色法、肌酸-肌酸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鼠标血尔珠染色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血细胞的特征,对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检验学基础知识:血细胞化学染色小结
医学检验学基础知识:血细胞化学染色小结医学检验血液学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出题率相对较高的内容,其中血细胞化学染色可以说是血液学中的难点及重点,考试中很容易出题,它的各个试验多且内容繁杂,不容易记忆,同学们也很容易混淆的地方,今天今天帮助大家梳理,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有过氧化酶染色(POX),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碱性磷酸酶染色(NAP),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NAE),碱性-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NBE),铁染色。
结果判断:结果阳性:1.POX:棕黑色颗粒2.PAS:红色颗粒块状呈弥漫状红色3.NAP:灰褐色至深黑色颗粒状或片状沉淀4.AS-D-NCE:红色沉淀5. -NAE:棕黑色颗粒沉淀6. -NBE:蓝色颗粒7.铁染色:弥散蓝色,颗粒状,小珠状或块状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1.POX:粒细胞系统:绝大部分(+)单核细胞系统:可(-)/(+)淋巴细胞系统:(-)2.NAP:粒细胞系统:绝大部分(+)单核细胞系统:绝大部分(+)淋巴细胞系统:绝大部分(-)3.NAP:除了巨噬细胞(+),其他都(-)4.AS-D-NCE: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绝可(-)/(+),大部分(+) 单核细胞系统:绝大部分(+)淋巴细胞系统:(-)5. -NAE:粒细胞系统:绝大部分(+)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细胞绝可(-)/弱(+),其他(+)淋巴细胞系统:绝大部分(-)6. -NBE:粒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绝大部分(+)淋巴细胞系统:B淋巴(-),其他(+)7.铁染色:细胞外铁:大多(++)临床意义:1.POX:鉴别急性白血病2.PAS:白血病分型3.NAP:主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积分值常为0类白血病:NAP积分值明显增高4.AS-D-NC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单急淋(-)5. -NAE:急粒大部分(-)不能被NAF抑制;急单大部分(+)能被NAF抑制;急淋大部分(-)6. -NBE:与-NBE染色的临床意义相同7.铁染色:诊断缺铁性性贫血。
白血病化学染色口诀
白血病化学染色口诀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恶性疾病,化学染色是一种诊断它的重要手段。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白血病染色的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白血病化学染色的口诀。
1、淋巴细胞瘤,酸性光染色(1)伯氨酸紫:紫色胞浆与核,如叶状体。
(2)便蓝:胞质嗜碱颗粒,浅蓝色。
(3)SA-AP(α-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红色。
2、淋巴细胞白血病,蒽环染色(1)CD20:抗体染色,阳性。
(2)CD79a:抗体染色,阳性。
(3)CD3:阴性。
3、急性髓系白血病,期末染色(1)Wright-Giemsa染色:蓝色、红色和紫色的颗粒状物质。
(2)PAS(糖原染色):阳性,淋浊颗粒状物质,紫色。
(3)期末酶:苏木素-伊红染色,红色。
4、慢性髓系白血病,蒽环染色(1)变异红染:核突出,蓝色。
(2)密度梯度离心与紫染法:核凹,蓝色。
(3)CD13、CD33阳性,CD34不阳性。
5、骨髓形态学染色,MPO急性髓系白血病:MPO强阳性。
非急性髓系白血病:MPO阴性或微弱阳性。
6、B淋巴细胞肿瘤,染色体核型分析(1)11q13:加重不良预后。
(2)14q32:好预后。
(3)17p13:加重不良预后。
7、T淋巴细胞肿瘤,染色体核型分析(1)2p23:加重不良预后。
(2)8q24:好预后。
(3)14q11:好预后。
通过以上的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白血病化学染色的方法,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白血病。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记忆这些口诀外,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诊断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血细胞化学染色
血细胞化学染色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认证审阅专家孙鹥血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学和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它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结合运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对血细胞内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定位、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类方法对于血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的了解、某些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和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对于发病原理的探讨也有一定意义。
中文名血细胞化学染色临床意义血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的了解常见染色方法1.过氧化物酶染色(POX)(1)原理:过氧化物酶能分解过氧化氢而释放出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紫色,后者与硝普钠结合形成蓝黑色的颗粒,沉淀于细胞质中。
(2)操作方法:将固定液滴加在新鲜骨髓或血涂片上,固定30秒,流水冲洗,晾干。
将应用也滴加在血膜上,作用10~15分钟,流水冲洗。
用苏木素或吉姆萨液复染10分钟,流水冲洗,晾干镜检。
(3)正常参考范围:阴性。
(4)临床意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弱阳性或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主要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2.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α-NAE)(1)原理:α-醋酸萘酚酯酶能将基质液中的α-醋酸萘酚水解,产生α-萘酚,再与重氮染料偶联,可形成不溶性的有色沉淀,沉淀于细胞质中。
(2)操作方法:将甲醛生理盐水滴加在2张新鲜骨髓或血涂片上固定5分钟,或用甲醛蒸汽固定5~10分钟后,流水冲洗,晾干。
将2张涂片分别放入两份基质液中,置于37℃水浴60分钟,流水冲洗。
甲基绿溶液复染5~10分钟,流水冲洗,晾干镜检。
(3)正常参考范围:阴性。
(4)临床意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呈强阳性,但由于α-醋酸萘酚酯酶的活性会被氟化钠抑制,故染色时常同时做氟化钠抑制试验。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呈阴性或弱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主要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性成熟粒细胞(+)
(-)
单核 (-)/(±)
分化差原单(-); 其余(+) (-)
α-醋酸萘 酚酯酶染色
α-NAE
一般(-),少数(±), 阳性不被NaF抑制
一般(-),少数 (±), 阳性不被NaF抑制
原单(-)或(±) 幼单或单核(+) 阳性可被NaF抑制
原粒(-)或(±),早幼粒
氯乙酸AS-D
鉴别急性白血病: 1、急单:强(+),被NaF抑制; 2、急粒:(-); 3、急性早幼粒:(-); 4、急粒单:部分(+),部分被抑制,部分不被 抑制; 5、急淋:(-)
1、戈谢病(+)、尼曼-匹克(-); 2、多毛白血病(+),不被L-酒石酸抑制; 3、T淋巴(+)、B淋巴(-)。
1、缺铁贫细胞外铁明显减少; 2、铁粒幼细胞贫血出现较多铁粒幼红细胞
(-)
(-)
(-)
(-)
(-)
(+)
(-)
一般为(-)
(+)
(-)
(-)
(-)
(-)
(-)
一般(-
),少数
(+)
(±), (-)
(+)
阳性不被
NaF抑制
(-)
(-)
(-)
(-)
(-)
早幼红
(±),随
细胞成熟
(+)
强度减
(+)
弱,阳性
不被NaF
抑制
(-)或 (±),阳 性不被 NaF抑制
(-)或 (±),阳 性不被 NaF抑制
至成熟粒(+),活性不随
萘酚酯酶染 AS-D NCE 细胞成熟而增强。嗜酸性 (-)
(-)
色
粒(-)或(±),嗜碱性粒
细胞(+)
原粒(-)或(±),早幼粒 一般(-),少数
醋酸AS-D萘 酚酯酶染色
AS-D
NAE 至成熟粒(+),阳性不被
(±),
NaF抑制
阳性不被NaF抑制
原单(-)或(±) 幼单或单核(+) 阳性可被NaF抑制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粒系
淋系
过氧化物酶 染色
POX
分化差原粒(-),分化好原 粒至中性成熟粒(+), 嗜酸性粒阳性最强,嗜碱 (-) 性粒(-)。细胞越成熟 越强。
过碘酸-雪 夫反应
PAS
中性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 NAP 染色
分化差原粒(-),分化好原 粒至中性成熟粒(+), 嗜酸性粒颗粒不着色,颗 一般为(-) 粒间胞浆阳性,嗜碱性粒 (+)。细胞越成熟越强。
碱性α-丁
酸萘酚酯酶 α-NBE (-)
染色
B淋(-),其余(+)
分化差原单(-), 分化好原单至成熟 单(+),阳性可被 NaF抑制
酸性磷酸酶 染色
ACP
(+)
(+)
(+)
铁染色
细胞内外铁染成蓝色,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根据蓝色铁颗粒的多少、粗细分为I/II/II
巨核细胞 红系 浆细胞 组织细胞 血小板
(-)或 (±),阳 性不被NaF 抑制
(+),阳 性不被 NaF抑制
(-)或 (±),阳 性不被 NaF抑制
(+)
(+)
(+)
(+)
颗粒的多少、粗细分为I/II/III/IV型/环型铁粒幼红细胞。
鉴别
1、急粒(+) 2、急单(±) 3、急淋(-)
1、红血病或红白血病、缺铁贫、地贫时幼红细 胞(+),巨幼贫时幼红细胞(-); 2、急淋:阳性率20-80%,红色粗颗粒或块状; 急粒:少数阳性,红色细颗粒或均匀红色; 急单:(+),细颗粒状,弥散分布,胞质边缘颗 粒粗大。 1、细菌感染NAP增加,病毒感染NAP无明显变 化; 2、类白血病明显增加,慢粒常为0、缓解后上 升
鉴别急性白血病: 1、急单:强(+),被NaF抑制; 2、急粒:(-)或(±),不被NaF抑制; 3、急性早幼粒:(+),不被NaF抑制; 4、急粒单:(+),部分被抑制,部分不被抑 制; 5、急淋:(-)
1、急粒:(+) 2、急淋、急单:(-) 3、急粒-单:部分(+)
鉴别急性白血病: 1、急单:强(+),被NaF抑制; 2、急粒:(-)或(±),不被NaF抑制; 3、急性早幼粒:(+),不被NaF抑制; 4、急粒单:(+),部分被抑制,部分不被抑 制; 5、急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