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综合课程

合集下载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主要参攻读物配套教材1、北京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优秀教材一等奖,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编写的教材,理论阐述深度适当,讲解清楚;并注意运用基本理论去解释无机物质的变化规律。

)2、申泮文.近代化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共有四部分: 基本化学原理;溶液平衡和化学分析;元素化学;近代化学热点。

)3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覆盖面较广,知识点讲解详细,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今后报考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时,用做复习资料。

)4、傅献彩.大学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化学理科,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融合,上册以化学原理为主,将定量分析纳入化学平衡;下册以元素化学为主。

)5、天津大学.无机化学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6、史启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992年由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 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教材.1998年由高教社出版, 2000年被列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唐宗熏.中级无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介于无机化学和高等无机化学之间的中级水平的无机化学教材。

系统介绍了现代无机化学所涉及的新理论、新领域、新知识和无机新型化合物。

)8、傅献彩.大学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融合,上册以化学原理为主,将定量分析纳入化学平衡;下册以元素化学为主)9、申泮文.无机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编写者均为名校专家,以专题形式撰写无机化学的近代成就与发展现状,各专题选录文献水平为当代国际前沿。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中外基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动员阶段、—阶段、实施阶段和巩固反思阶段。

1.实验2. ----------- 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 •培养目标3. 英国政府强调通过基础教育应当培养学生掌握的、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六项基本技能分别为: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3.合作4. 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涵义的重大变化趋势之一是:从强调单一的教材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 一四因素的整合。

4.环境5・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课程标准融认知性教育目标、情感性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为一体。

5.技能性6. 美国当代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理学家--------- 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6.卡尔•罗杰斯7.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理念”发展到重视发展学生智力的“智能教学理念”,再发展到重视学生---------------- 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阶段。

7.全面发展&我国德育方法与途径变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受体转向主体;从平面转向立体;从工具价值转向价值。

&目的9. 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鉴定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改进功能、研究功能。

10. 校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包括:分权管理、参与式管理和----------- 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

10・自组织1-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全面性、1.普及性2. 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着手制定的----・提出了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构想。

2.《美国2061计划》3.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英国政府颁布了 -一-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办学思想及管理模式,被视为英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

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论当前教师教育在培养创新型教师方面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论当前教师教育在培养创新型教师方面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论当前教师教育在培养创新型教师方面的不足及解决措施摘要:从创新型教师的定义谈起,重点论述了当前的教师教育在培养创新型教师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弥补不足提高创新型教师培养效果的措施,希望能为培养创新型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型教师新世纪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教师是指具有创新素质,能够有效地利用创新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卓有成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师。

考察表明,当前的教师教育在培养创新型教师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应该针对不足进行弥补,以提高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效果,为多快好省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当前教师教育在培养创新型教师方面的不足(一)当前的教师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缺失创新要求当前的教师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缺失创新要求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没有体现创新创业的要求;其二是在课程实施中没有体现创新创业的要求。

这两方面相互交叉又表现出四种情况:其一是在培养目标表述中就没有创新创业要求,在课程及其实施中也没有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其二是在培养目标表述中没有要求,但是,在课程及其实施中有所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其三是在培养目标表述中有要求,但是在课程及其实施中没有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其四是在培养目标表述中有要求,在课程及其实施中有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

例如:某高校人文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综合知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现代教师教育技能的中学教学、管理和研究的历史与社会和综合课程的师资。

(没有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要求)再如: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备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以及其它体育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社会体育,新星娱乐,休闲体育内容以及体育产业经营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样态特征(1)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样态特征(1)

---------------------------------------------------------------最新资料推荐------------------------------------------------------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样态特征(1)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样态特征----熊梅摘要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面向21 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举措。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样态特征是: 课程开发立体的多元性、自律性、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性、综合性、课程实施方式的自主性、探索性,教学组织形式的个性性、个别性、课程实施环境的开放性、灵活性。

关键词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样态特征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面向 21 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举措。

它为中小学校有特色、有个性的办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用语,蕴涵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意义。

就其本土化的意义而言,它是在对我国以往的活动课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综合课程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就其国际化的意义而言,它的提出适应了当代世界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如最早实施综合课程的国家德国,在传统的合科课程和合科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科学习的思想; 美国开始倡导统合化课程或者说被统合化的课程 ; 英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学科交叉课程 ; 日本已经在部分中小学开始了横断的综合性学习时间 ,等等。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样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 它超越1 / 11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它以单元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社会课题与学生问题、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张赐琪一.21世纪课程"从有历史以来,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着一个特征:忽视了现实与未来",这是美国未来学会理事席科尼希喜欢说的一句话。

一般的学者,本性上都认为搜集、研究、传扬古代的文化能表现学识的渊博和功力的深浅。

因此,传统教育,尤其是人文科学,每每把注意力放在过去,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对几千年文明的释阐和演绎,而忽视了现实的周遭世界和未来的指向。

迅猛惊人的变化震撼着今天的社会,它迫使课堂内的教师无法回避这样的一个事实: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化知识,出口之间也许就已过时;那些需要一套解读术(注释)的艰涩的古书和出了学校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用的冷僻刁钻的数学难题,在徒然耗损着年青人的生命和热情。

面对未来的压力,学生有权利获得在历史变革中求得生存的手段和观念。

还需了解各种未来社会的真实图景,人们需要感到他们力能应变,而起步之处便是学校。

因此,具有未来概念的崭新的课程设置及其相关的教学实践便应运而生。

它旨在帮助学生面向和适应未来。

旨在就变化中的问题,因材施教。

1966年,普里西拉.格里菲思等教师在托夫勒的帮助下,为肯尼迪航天中心技术人员的子女开设了美国中学最早的未来学课程,这一破天荒的尝试,其方法和创见对今天在世界各地进行同类工作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根据托夫勒带来的一份课程纲要,未来学课程内含15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列有推荐书目,这些读物从杂志文章《1984年的世界》到非小说书籍(阿瑟.克拉克《未来的形象》)到长篇小说(爱德华.贝拉米《回顾》)到当代科学小说(威廉.坦恩《仆佣问题》)等。

当这门课程最后定形时,其单元依次如下:1、未来学入门;2、预测未来;3、战争与暴力;4、种族关系;5、工作与闲暇;6、人与机器;7、智力;8、交流;9、思想的控制;10、明天的政治学;11、人口;12、城市化;13、遗传学;14、平均寿命;15、什么是人。

这些单元都按顺序进行教学,并根据托夫勒的建议,结合上许多相关教学游戏和模拟活动。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

课程变革的复杂性
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
学区的特征
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 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 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 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 与程度 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与评价体质 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利益特征
学校的特征
校长的角色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第一,整体性。
第二,极端性。 第三,持续性。 第四,层次性。 第五,递进性。 第六,时间性。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筛选法(美国北加州大学课程中心) 步骤: 预定课程目标 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把原预定的目标和补充的目标汇总 根据汇总目标,依次选出最重要的课程 目标 确定名次靠前的目标。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教科书及其他课程资源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
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取向:忠实取向、 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
(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课程变革的特征
学区的特征
学校的特征
外部环境的特征
课程变革的特征
课程变革的需要合适切性
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的差异 学科课程: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 发展水平能够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 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 成不同的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 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 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 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区别: 目的: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活动课 程偏重于让学生获得经验与信息; 编排:学科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活动 课程强调活动本身的系统性; 教学方式:学科课程强调教师主导的讲授式, 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行动与实践交往; 课程评价:学科课程强调总结性评价,而活动 课程强调形成性评价。

教育学(多选题)

教育学(多选题)

多项选择1.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环境E.教育形式答案:ABC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A.模仿性B.意识性C.规律性D.社会性E.复杂性答案:BD3.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答案:ADE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E.在特定场所进行答案:ABC5.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A.面向学生B.面向未来C.面向现代化D.面向21世纪E.面向世界答案:BCE6.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B.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D.制约教育目的E.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答案:ABCDE7.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C.有利于人口迁移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E.控制人口流动答案:ABCD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核心) 答案:ABCDE9.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A.基础教育B.成人教育C.高等教育D.中等教育E.职业技术教育答案:ABCE10.学制具体规定着()A.学校的性质B.学校的任务C.入学条件D.修业年限E.学校之间的关系答案:ABCDE11.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导向作用B.选择作用C.激励作用D.评价作用E.协调作用答案:ABCDE1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洛克D.赫尔巴特E.福禄倍尔答案:ABCE13.潜在课程主要是指()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答案:ACD14.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克伯屈E.瓦·根舍因答案:ABE15.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A.教学B.科研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E.智育答案:ACD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忽视孩子的( ) A.身体锻炼B.精神生活C.品德培养D.智力开发E.自立意识、自理能力答案:ABCE17.社区教育的作用主要有( )A.协调育人B.优化环境C.组织协调D.监督管理E.主导学生发展方向答案:ABCD18.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A.工作性质B.工作任务C.教育法规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答案:ABE19.我国有哪些法律专门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ACD20.义务教育是一种()A.普及性教育B.自愿性教育C.强制性教育D.淘汰性教育E.选拔性教育答案:AC1.教育与生产劳动在( )时期是相互脱离的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C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答案:ACD3.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A.认知领域B.思维领域C.交往领域D.情感领域E.动作技能领域答案:ADE4.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答案:AB5.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布鲁纳的《教育过程》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E.《学记》答案:CD6.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E.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答案:ABD7.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A.促进生产发展B.推动社会制度进步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D.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E.选择经验和人才答案:CDE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E.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答案:ACE9.1958年制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三结合”是()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答案:ABE10.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E.家长有义务为子女受教育提供条件答案:ACDE11.教育目的规定着(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D.教育内容和方法E.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答案:BC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消灭社会分工答案:ABD13.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教学方法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答案:ABCE14.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A.艺术美B.心灵美C.社会美D.科学美E.自然美答案:ACDE★1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班级活动D.文化艺术活动E.个人活动答案:ABE16.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A.先导性B.感染性C.终身性D.个别性E.针对性答案:ABCDE17.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 )A.互相访问B.通讯联系C.家长会D.教育讲座E.家庭学校答案:ABCDE18.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权威性答案:ABCD19.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下列观点() A.教师中心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儿童中心论E.教育万能论答案:AD20.下述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A.个性已基本形成B.性格已基本定型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D.学习动机较为单纯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答案:CDE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D.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E.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答案:ADE2.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A.有理论假说B.变量控制C.有变革D.可重复操作E.能促进学生发展答案:ABCD3.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教学为中心D.儿童为中心E.从做中学答案:ABDE4.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 A.《学记》B.《论语》C.柏拉图的《理想国》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E.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答案:ABC5.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C.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D.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E.官学、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答案:ABCDE6.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E.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答案:ABC7.现代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功能有()A.政治功能B.人口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E.科技功能答案:BCDE8.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 )A。

劳技课程标准(全)

劳技课程标准(全)

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一、导言1.课程定位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面向21 世纪的课程改革浪潮。

这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其共性是“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社会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 。

其共同特点是加强道德、情感和劳动技术教育,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引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为整体课程设计中的内容。

我国是从1984 年 4 月才正式开始使用“劳动技术教育”这个课程名称。

虽然世界各国设置劳动技术课程的名称和内涵各不相同,但大都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只是教育的重心侧重不同而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劳动技术教育的核心也越来越趋于一致——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教育的提出,不仅在内涵上包融了最初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层面上的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更是在外延上进行了拓展。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劳动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因此,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一种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与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劳动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具有如下特征:实践性。

任何技术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情意和态度的获得都不可能脱离学生亲身的技术活动体验。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知识类课程的最大特点。

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通过技术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能力。

综合性。

劳动技术是一门融科学、技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它涉及生活、工农业生产的众多领域,还融合了社会、经济、法律、伦理、环境等内容。

他需要学生运用数、理、化、生、美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通过技术活动,实现知识内化,提升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育学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是为谁服务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正确答案:D2、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oA、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B、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C、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D、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正确答案:A3、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

其“双轨”是指()oA、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C、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D、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正确答案:D4、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的争论。

A、知识与能力B、分科与综合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D、知识与思想正确答案:A5、主张学生“一般发展”的是()oA、赫尔巴特B、凯洛夫C、夸美纽斯D、赞可夫正确答案:D6、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B、古代印度的《吠陀》C、柏拉图的《理想国》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正确答案:A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oA、学校教育制度不属于国家基本教育制度B、职业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C、学校教育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D、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D8、教学和智育是()。

A、因果关系B、隶属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正确答案:C9、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在实际教学中,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之分.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一周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B、一单元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C、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D、一门学科应完成的任务类型数正确答案:C1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A、巴班斯基B、赞科夫C、凯洛夫D、马卡连柯正确答案:CIK20世纪教育目标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o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正确答案:C12、()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1.11.20•【文号】财教[2001]214号•【施行日期】2001.1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2001年11月20日财教育〔2001〕214号)国务院有关部委:为了加强对“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并使该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结合1999~2000年“行动计划”项目执行情况和项目特点,对199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9〕3号)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细化,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附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

为加强对“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结合“行动计划”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动计划”专项资金来源于专项用于实施“行动计划”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财政专项资金、部门配套资金以及其他自筹资金,专项用于实施行动计划。

第三条“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为: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按照现行经费渠道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结余留用。

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1997.10.29•【文号】•【施行日期】1997.10.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开创我国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的新局面,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开始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世纪之交,我国师范教育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实施这一改革计划是我委组织的一项跨世纪工程,起点高、立意新,针对性强,对师范教育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战略意义。

现将《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若干意见》、《“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立项办法》、《“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指南》、《“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和《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名单》印发给你们。

望各有关单位根据要求,认真组织好项目申请工作,并将填写好的项目申请书一式五份于1997年11月30日前报送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

附:1、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若干意见2、“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立项办法3、“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指南4、“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略)5、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名单附1: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若干意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全面促进其他各项改革,把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推向21世纪,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以下简称高师本科院校)采用科研立项办法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下简称“高师教学改革计划”)。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卢江21世纪即将到来,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才。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人才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学的应用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科学家们展望,在下个世纪里,数学的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社会公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一种通用技术。

面向21世纪,用教育现代化的观点审视目前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教育的改革必须在现有的数学教育成果基础上,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依据,重新认识数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探讨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能力。

本文结合主要发达国家的改革思想、经验,以及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成果,阐述笔者对小学数学课程和教材进一步改革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数学教育改革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由于数学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未来国际间的竞争,各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质量。

80年代以来,纷纷提出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观点、新方案,力图通过合理、科学的变革,获得高质量的数学教育成果。

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美国数学教育的末来的报告《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公布了新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等文献,阐明了改革美国数学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逐步建立起数学教育改革全国性的共识。

美国有关人士认为:对所有学生进行优质的数学教育是兴旺发达的经济所必需的。

为了在未来的世界中,美国能维持其强国的地位,在本世纪末美国要有世界最好的数学教育。

1988年,英国议会颁发了教育改革法,建立了国家课程(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课程数学对于英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1989年英国颁布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经几次修订,于1995年颁布了最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这一课程标准在内容安排上,一改传统的安排体系,分为:运用和应用数学、数、代数、图形和空间、数据的处理五大块。

中国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中国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中国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具体的发展过程如下:第一阶段:探索与实践(1980-1999年)19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教育领域也面临了重要的变革。

1985年,国家教委开始着手制定《义务教育基本课程纲要》,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性的课程标准文件。

该纲要通过对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目标的总结,确定了学生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养。

接着,在1993年,国家教委又制定了《普通高中课程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中阶段的学科设置和教育目标。

第二阶段:全面的课程改革(2000-2006年)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改革力度,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方面。

200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以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对基础教育的课程进行了深化和改革。

2001年到2006年期间,从小学到高中,国家逐渐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标准文件,如《小学课程标准方案》、《初中课程标准方案》和《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方案》等。

这些标准文件明确了学校课程设置的层次结构、各学科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以及教学和评价的指导原则。

第三阶段:多元与创新(2007年至今)自2007年开始,中国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体制的转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2009年国家发布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全面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

此后,中国的课程标准到了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2017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21世纪的课程改革方向,鼓励学校推行校本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和跨学科的融合。

此外,中国还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引入启发式教学、课程整合和项目学习等教学方法。

此外,还进行了多个试点项目,如素质教育试点、新课程标准试点和课程资源开发试点等,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提供经验与参考。

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吉林省教育学院齐放资料:http:///read/159048[关键词]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现代化;多样化;整合化[摘要]本文试图以国外面向21世纪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为基本视点,从课程实践的角度,就其基本趋势和其规律性特点进行分析和描述。

准确地掌握各国课程改革的现状,对于促进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性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和课程结构等几个方面日益出现出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1.努力发展综合课程发展综合课程是当今各国初等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综合课程发生的背景上看,综合课程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定结果。

首先,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逾越了学科的界限,科学的高度分化和综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早期的学科门类简单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科学的发展正在向着协同化、综合化方向迈进。

其次,由于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使得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人们必需寻求各门学术领域的知识以和各门学科的一起协作。

例如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在生态学和地球化学为主要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综合研究。

第三,客观世界自身就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应当反映客观世界的这一特点。

第四,从儿童的自身情况看,儿童的身心发展尚处于未分化阶段,他们的生活实际也同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从综合课程的作用上看,至少可以形成如下几点共识。

第一,从认识论角度看,综合课程有助于使同学形成完整的世界图景。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综合课程可以防止同学把各门学科的知识割裂开来,保证同学形成完整的世界图景。

英国学者英格拉姆也认为,综合化的教学更具有适应性,比分科教学更易于接受知识的变化。

面向21世纪《粮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面向21世纪《粮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面向21世纪《粮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摘要】21世纪《粮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粮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创新的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习效果评估,验证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了结语,强调了教学体系和模式创新在21世纪粮食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粮食工程、21世纪、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创新、案例分析、学习效果评估、发展趋势、总结、展望、结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面向21世纪的《粮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我国粮食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对《粮食工程》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粮食工程的认识和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急需对粮食工程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粮食工程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粮食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对于我国的粮食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粮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粮食工程人才,为我国粮食工程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意义粮食工程作为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生产成为我国农业的重点领域之一,对高素质的粮食工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优化粮食工程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缺乏交互性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课程:是在面向21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或称课程模式。

“学习领域”是两个德文单词Lernen(学习)与Feld(田地、场地,常转译为领域)的组合同Lernfeld的中文意泽。

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

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二部分构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

“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强调实用性,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

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主要精力不放在原理的分析和公式的推导上,而是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实施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实现同步,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职业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养成所需的职业能力。

教师也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

因此很好的反应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21世纪的综合课程———谈对科学课程的基本认识
张素娟
(北京教育学院地理系,北京10001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14卷第3期2000年9月
科学课程,是北京市为了适应21世纪新一代北京人发展的需要,在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设置的综合理科课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使科学课程能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培养和造就适应并能推进21世纪北京市社会发展目标的新一代市民,必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及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具体地研究。

本文仅对科学课程设置的一些基本思想谈一些初步认识。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往往以教育目的的规定来确定。

为了使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能够为未来课程改革奠定基础,课程目标的确定应不仅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而应考虑到教育目的的发展。

这是使课程具有前瞻性的前提。

科学课程作为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必须为北京市成为21世纪全国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服务,同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特征,使课程发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功能。

具体说来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以培养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教会他们学习为根本目标,同时要体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新一代北京人的内涵。

因此,科学课程的“知识系统”是知识、能力、态度的总和,绝不仅仅限于由事实、概念、法则组成的静态知识系统,也不限于以能力和方法论为特征的动态知识系统,除此以外,还应包括人的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人格力量。

那么上述内容是怎样在科学课程的目标中具体体现呢?
按照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我们在设置的科学课程目标“(1)使学生具备21世纪北京市公民需要的先进的、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中,通过“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界存在、运动、变化、演化及物质、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并知道运用这些知识改造自然的基本途径,了解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活动和研究的过程”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具备“科学知识”的素养。

在“(2)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中,通过“掌握准确地运用科学语言描述与表达、计算、绘制和运用图表、实验、演示、调查等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科学活动的一般程序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原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具备“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的素养。

在“(3)使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中,通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尊重科学的态度、培养克服困难、不怕艰辛、勇于创新的意志”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具备“科学品质”和“科学意志识”的素养。

而在上述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通过(1)中“了解有关科学与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知识”,(2)中“培养创造性意识和思维能力;科学合作、参与科学决策的能力”,(3)中“形成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生产、生产服务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具体目标,使科学课程体现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素质和能力的新人的内涵。

二、科学课程的内容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已引起教育观念的更新。

我们已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在课程内容改革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体现上述思想的科学课程从内容
上就不再仅仅以传统的知识观来选择知识,而是以适合知识经济、适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现代知识观来选择知识,并服从于课程目标培养科学素质的价值取向。

因此,科学课程要建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在内容组成上,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1)基础性。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每个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其选取的知识内容范围上扩大知识的广度,即让学生广泛认识事实和概念方面的知识(“是什么”),增加有关的资料、信息,尤其现代新科技信息,削减需要记忆的公式、结论和技巧训练的内容,降低传统意义上教学内容的难度。

在此基础上,精选自然原理和规律的知识(“为什么”),使学生认识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途径;构建并突出“怎么做”的知识,注重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的内容。

这样,使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现21世纪知识经济的特性,促进课程从强调知识累积向发现、创造转变。

(2)综合性和开放性。

科学课程倾向于整体认识世界、综合地看待生活的知识本质的思想。

因此,它的综合性表现不只是理、化、生、地等几门学科的知识,而是从一个比较全面综合的视角更真实地反映自然,整体地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知识体系。

从认识上看,科学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整体地看世界,认识各种现象和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全面、正确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教学上看,避免分科课程因要求体系的完整和逻辑严密,使各科知识内容的重复和割裂而导致的学生负担过重的弊病。

从效能上看,体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

那么怎样才能使选取的科学基础知识内容具有这样的功能呢?我们的考虑是:以反映自然界本质与联系的科学主题为核心,整合和简化基础知识。

什么是科学主题?科学主题是一些哲学意义上的思想,它们是大自然运作的基本法则,比如“物质的运动”、“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能量”等。

它们体现了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物体与现象间最普遍的联系和规律,源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科学内容内在的整体性。

可以用某些科学主题来整合科学事实和材料,揭示自然科学知识的本质与联系,把科学活动中的分立的信息片段融入广阔的、有逻辑内聚力的结构中,体现自然科学内在的整体性。

我们提炼的这些主题是:“能量”、“演化”、“变化的形式”、“尺度与结构”、“稳定性”、“系统与相互作用”。

围绕这些科学主题,选择最具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删除与理解科学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

这样,选择出来的知识形成简化的、对未来学习具有支持意义的、内在逻辑性较强的科学基础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比分科理科课程中庞杂的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功能。

突出表现在:使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观念和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在遇到没有包括在本课程之内的其他知识时,可以通过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经过自学获得,并很容易地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使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

如科学主题“能量”揭示的是自然界各种物体运动与变化的普遍内因及运动变化的过程和运动变化后产生的结果,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有具体形式和数量的能量。

由此建立的一系列诸如“能量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任何形式的运动都需要能量”的科学观念。

由此建立的知识结构可以随时理解和同化与“能量”有关的科学知识。

把这些科学观念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从小呈现给学生并随不同学段上升,学生就会自觉地用这些观念理解和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3)实践性。

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角度来讲,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从静态性、确定性知识转移到动态性、过程性知识,教学的难度从注重记忆结论转移到注重认识科学过程上。

因此科学课程把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动手操作、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实验、小制作、课外活动等)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过程和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注重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解决社会生活实际中的综合性问题。

三、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
传统的分科课程倾向于以知识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体系性,以知识的传递为目的来编制教材。

而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科学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
展为目的,服从于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重视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活动、生活经验。

科学课程以科学主题的发展为课程的内在逻辑。

科学主题在自然科学中表现的方式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观到内部,科学课程也是以此线索来组织其内容的。

除此,科学课程内容组织上还有三条明显的线索:(1)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螺旋式循环上升。

如以“物质世界存在的形态”———“物质的运动与变化”———“能量”为主线,知识载体是“地球”、“生命世界”等自然统一体。

(2)融入科学思维过程的培养。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发现的主要思维过程,即观察、描述、比较、排序、归类、相关、推断、应用贯穿于课程之中。

(3)循序渐进的实践与实验活动能力的培养。

四科学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价值的过程。

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课程,应该把实施的权利一部分给予学校,而不是完全由政府统一监督实施。

课程的实施将是课程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同样,课程评价的功能也要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服务。

评价时避免评价目标的过分量化,降低标准化考试、量化评价,用多种评价手段而避免考试或测验手段的单一化。

评价主体也应是以教师为主,以及行政人员、教育专家、科研人员、学生和家长等多元主体的开放式评价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