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环境教育
世界各国幼儿园教育环境
六、龙穴
——德国柏林某幼儿园设计 设计:〔德〕baukind
设计理念
• 这间幼儿园无论是从设计形式、所用材料还是色 彩搭配,都是为了配合老师们的教学而做的,这 样做的综合效果也使这里的环境看上去轻松活泼 ,接近孩子们喜欢的大自然,为其营造轻松愉悦 的公共空间。
• 自然的材质选择、简洁明了的设计语言让孩子们 的注意力不至于分散,空间的结构也不复杂,很 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让他们能够很快地融入 环境,不至于在这200平米的空间内迷失。
• Giancarlo Mazzanti 的新建筑像一道曙光划破黑暗 的天际,干净清澈的轮廓线令人耳目一新,新的 建筑在最大程度上极力避免着贫穷和暴力对其的 影响,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想像和希望。
五角星形的幼儿园围 墙与教室区域的圆形 围挡,形成了有趣的 对应。游戏区的塑胶 地板上可爱的小脚印 增添了童趣。
• 用更为多样的材料来创造不同的触觉感受, 包括木材、 橡胶、 金属……为孩子提供一个材质感知的环境。
二、方圆之间
——意大利Benetton幼儿园 设计:[西]Alberto Campo Baeza
•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Ponzano市政府和 Benetton 集团工会联合建造。该集团非常 注重员工子女入的教育问题,希望有利于 该地区形成完整的教育系统,促进儿童的 成长。
各国幼儿园 的教育环境
概览
• 一、巴黎“彩虹”幼儿园 • 二、意大利“方圆之间”幼儿园 • 三、意大利“麦田里的守望者”幼儿园 • 四、西班牙“张扬童趣”幼儿园 • 五、西班牙“五彩斑斓”幼儿园 • 六、德国柏林“龙穴”幼儿园 • 七、哥伦比亚 “积木”幼儿园
• 八、日本“光的游乐场”幼儿园 • 九、日本“围树而建”的幼儿园 • 十、中国“面包圈”幼儿园
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评述
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评述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它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也日益加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几个国家环境教育的特点,引出对我国环境教育的思考,探讨解决目前我国环境教育问题的对策,使之朝深远发展。
关键词:环境教育现状借鉴工业革命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但同时人们对发展的深刻内涵却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然资源不加控制的开发利用,大大加深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在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于是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便凸现出来。
一、国外环境教育的历程1.北美的环境教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教育的国家,并于1970年率先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开始在全国推行环境教育。
从此,美国就把环境教育作为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广和实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环境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基本成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美国的环境教育中,社会各个阶层都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
首先,政府作为环境教育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积极制定和修改关于环境教育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
同时,政府从不干涉环境教育的发展,只是对其发展进行监督和服务。
美国的经济很发达,因此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教育,不仅直接用于教育投资,还设置一些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奖项,用来表彰在环境教育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着“绿色消费”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生产要适应消费的变化,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在另一侧面支持了环境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最后,美国的环境教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教育体系。
各国环保措施
各国环保措施1. 中国环保措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以下是中国的主要环保措施:a.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中国环保政策的核心。
中国政府推动各行各业实施能源效率提升和二氧化碳减排计划,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 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国家鼓励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吸引投资,并为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
c. 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的力度。
通过强化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推动企业形成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
d.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鼓励绿色发展,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通过建设绿色产业园区、推广绿色建筑和环保产品,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美国环保措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面临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以下是美国的主要环保措施:a. 能源转型美国推动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政府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支持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并制定法律法规限制污染排放。
b. 加强环境管理美国政府加强环境管理,推行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
各州设立环保局和环保委员会,制定本地的环境保护政策,并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和监管。
c. 推动可持续发展美国鼓励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政府出台支持清洁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d. 加入国际环保协议美国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加入《巴黎协定》等国际环保协议,承诺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
政府与其他国家合作,分享环保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3. 德国环保措施德国是欧洲环保领域的领导者之一,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来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各国环境教育
/jjzx/zywx/%BC%D2%BD%C C%B5%BC%B1%A8/%CA%C0%BD%E7%B8%F7%B9%FA%B5%C4% BB%B7%BE%B3%BD%CC%D3%FD.htm/jjzx/zywx/家教导报世界各国的环境教育常初芳“环境教育’(EnvironmentJ education)萌生于本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生态复兴运动”,发展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确立于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教育规划司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
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有68国代表参加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趋于完善和成熟。
近年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环境教育更是为世人所关注。
伴随上述过程,一个全世界普遍重视“环境教育”的热潮勃然兴起。
美国的联邦教育局设立了“环境教育科”;英国制定了以8~18岁学生为对象的《环境教育计划》;俄罗斯新近公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则把“生态学”和“生命活动安全基础”列为单独开设的课程。
一、日本近期的环境教育状况前日本东京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教授绵拔邦言撰文介绍了日本国内开展环境教育方面的情况:日本政府在方针、政策上对地球环境的保护加强了领导,在1989年6月30日召开了部分内阁大臣会议,研讨加强省厅之间的横向联系,开展协作研究的对策。
文部省也提出了关于在学校中加强环境教育的要求。
在1992年颁布新教学大纲时,就曾要求提高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充实各学科的教学内容。
此外,还编印了环境教育指导资料。
由此可看出日本学校环境教育的状况。
目前被日本学校公认的环境教育目的是: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的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有综合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能考虑环境的保护,具有良好的技能、思考力、判断力等,能主动参加良好环境的创造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对环境具有责任感的态度。
国外保护环境的方法
国外保护环境的方法保护环境是当今全球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应对环境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保护环境的常见方法,包括节约能源、提倡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环境教育等。
1.节约能源:国外许多国家致力于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德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市民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瑞典是第一个明确规定全国停产核能的国家,并且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和风能。
2.提倡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国外很多地区都提倡可持续发展。
例如,荷兰以其先进的水管理技术而闻名,致力于改善水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澳大利亚提出了“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政策,鼓励市民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3.循环利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推动循环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瑞士是全球循环经济的先驱之一,该国将垃圾处理视为资源回收利用的机会,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技术。
4.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国外受到广泛重视,目的是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例如,美国的许多学校都开设有关环境保护的课程,教育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加拿大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公园,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其中,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了解。
5.减少污染: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英国采用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市民购买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丹麦大力发展风能,并且限制了传统能源的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方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
这些方法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号召,也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
此外,这些方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用程度有所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和应用。
总结起来,国外保护环境的方法包括节约能源、提倡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环境教育和减少污染等。
国外学校环境教育研究述评
第20期2020年7月No.20July ,2020摘要:1972年,联合国召开首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此后,各个国家相继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21世纪基础教育的热点。
文章旨在综述各国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概况、开展方式及相关主体方面的文献研究,总结国外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经验,希望有助于推动本国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关键词:国外;学校;环境教育;述评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 曾婷婷,张虹萍*(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514000)作者简介:曾婷婷(1994—),女,广东省揭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通信作者:张虹萍(1969—),女,黑龙江五常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史。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国外学校环境教育研究述评1主要国家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概况1.1英国的学校环境教育1972年,英国大学国王学院院长卢卡斯教授提出实现学校环境教育目的的卢卡斯模式(Lucas Model )。
1974年,英国学校委员会提出运用“卢卡斯模式”作为国家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理论及基本指导原则。
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再次强调中小学环境教育必须从“卢卡斯模式”3个层面入手。
英国的学校环境教育主要通过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实践策略,要求通过学校组织,教师设计,学生配合,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户外活动,实现环境教育的三大目标;第二种是以学科渗透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1.2德国的学校环境教育20世纪七八十年代,联邦德国各州统一要将“环境”作为整个联邦德国地区的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优先战略地位。
环境教育被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贯穿于整个中小学课程体系。
以渗透课程组织模式,有序指导现行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内容大致分为8个专题,生物和地理学科成为德国实现环境教育目的的主要学科。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都在探索应对方案,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世界各国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
一、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尖锐。
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比如发展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等。
二、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跨国性的,无国界,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是解决环保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目前,各国之间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和组织,并签署了多个国际协定来共同实现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目标。
三、控制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排放是导致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的主要因素。
各国政府采取的外部性政策措施,如环境污染税、排放许可证、交易系统等,是控制污染的主要手段。
同时,各国政府还制定了各种法规措施来规范污染物排放,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定,减少环境和人类的负面影响。
四、鼓励环保意识除了政府行动外,环境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各国政府推广的环境保护教育、媒体宣传、环境保护奖励激励等措施,鼓励公众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普及环保知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五、加强监管和管理政府的监管和管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
各国政府部门会定期检查环境保护现状,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监管和管理,确保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全球环保和气候变化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各国应立足自身,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应对这个全球性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鼓励环保意识、加强监管和管理都是维护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国政府和公众应该积极采取的措施。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为未来的世界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清洁的环境。
国外低碳环保的措施
国外低碳环保的措施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而低碳环保正在成为全球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外低碳环保的措施,包括可持续能源、碳排放交易、公共交通以及环保教育等。
可持续能源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使用可持续能源可以在更好的保护环境的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在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力发电等能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德国在2010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案》,它规定了在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的比例必须达到35%。
在德国,太阳能板是一种常见的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方法。
这种技术允许居民利用阳光发电并将剩余的电力出售给电力公司。
德国的这种做法有望对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产生积极影响。
碳排放交易碳排放交易(Carbon Trading)是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看作商品,进行买卖,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碳排放交易侧重于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通过制定排放额度,企业可以进行自由交易,也可以通过减排来挣取相应的减排证书。
在英国,碳排放交易是英国在达成“减少2020年排放40%”的目标中的重要一环。
英国碳排放交易暨清洁发展机构(Carbon Trade Exchang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碳信用点交易平台之一,旨在将碳信用点贸易化,促进碳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交通城市交通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排放,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并减少尾气排放,许多国外城市开始推广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电车、公交车等。
日本的铁路系统是全球公认的最为便捷、精确、覆盖面最广的铁路系统之一。
在东京,铁路在日常交通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京地铁系统不仅高度智能化,还非常环保。
地铁车辆都采用电力驱动,而且在地铁车站内增加了太阳能充电站和电动自行车租赁点等环保设施。
环保教育环保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人们如何保护环境以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各国教育现状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各国教育现状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各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着各种问题,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体制僵化等。
本文将就各国教育现状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布,导致了教育机会的失衡,使得地区间和阶层间的教育差距加大,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解决方案:1.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优质的学校和教育设施。
2.实施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政策,引导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和偏远地区,提高当地教育质量。
3.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科技手段和网络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教育管理混乱等原因,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校甚至存在学习环境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负担重等问题,影响了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解决方案:1.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加强对学校的督导和管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3.增加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
三、教育体制僵化的问题教育体制的僵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存在的问题。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制已经存在多年甚至几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方式等都比较陈旧,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解决方案:1.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政策和制度,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和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各国环境教育的实施_地理论文
环境教育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各国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都极为重视。
许多国家为推行环境教育均成立专职机构从事政策之厘定,计划之规划,资料之沟通以及推行网络之建立。
虽然各国因政治结构不同,机构名称有所差异,但是都经立法程序且赋予各种权力。
同时,各国教育行政机构,还都制定文件,发布指示,强调把环境教育并入中小学课程,有的国家还设立了独立的环境教育课。
下面摘要予以介绍。
(一)英国英国于1965年就设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为协调40多个环境教育有关之组织及职业团体推行环境教育,除协调工作外,还办理以下工作:(1)发行通讯提供有关环境教育之资讯并出版各种书刊。
(2)修订现行教育目标,增加与环境有关之目标。
(3)在中学课程中开设“环境科学”与“环境研究”,并在 A级及O级会考科目中增加此类新设科目。
(4)协助国家课程发展机构棗学校委员会发展24种环境教育活动计划。
(5)在师资训练课程计划中增设环境教育科目,现已增设74种课程,并在大学中增设环境科学有关学位。
(6)协助中小学及大学使用“野外研究中心”,该中心由各地地方教育当局设立。
1988年5月,欧共体委员和欧共体教育部长会,强烈要求欧洲国家加强环境教育。
因此,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于1990年9月公布了在英国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的大纲,要求中小学付诸实施。
1.大纲确定的环境教育目的和目标大纲规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①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③鼓励学生从多种方面检验和说明环境问题,这包括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工艺学、历史学、美学、伦理学和神灵学等方面;③唤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活动。
环境教育应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
知识是人们做出合理判断的基础,通过环境教育学生应具有以下知识:①环境的自然进程;②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③环境的过去和现在;④各种环境问题,诸如酸雨、空气污染等;⑤地方、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保护和管理环境的立法,以及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政策、决定的制定、实施情况;③个人、团体、社会和国家间对环境的相互依赖,例如美国核电站泄漏事故如何会影响斯堪的那维亚国家;⑤人类生命和人类生活如何有赖于环境,以及可能引起环境问题的各种冲突;③人类过去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环境的;③规划、设计和美学要求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地保护和管理环境的重要性。
各国绿化措施
各国绿化措施1. 简介绿化措施是指为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增加居民福祉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政策。
在全球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绿化措施的实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家的绿化措施和相应的效果。
2. 中国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绿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推广生态农业、加强环境治理等。
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例如,中国的植树造林工程不仅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3. 日本日本是绿化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城市绿化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不仅有大面积的公园和绿地,还有各种形式的都市林。
其中最著名的是东京都心的“新宿御苑”,这是一个城市中的绿洲,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日本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绿化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市民参与绿化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4.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面临着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严重的土地压力。
然而,新加坡却以其出色的绿化工作而闻名。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绿化计划,通过种植各种植物和树木,创造了许多绿色空间,如公园、花园和垂直绿化。
新加坡还致力于建设“花园城市”,使城市更加宜居和美丽。
新加坡的绿化工作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还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5. 德国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一直以来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
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设立国家公园、推广有机农业和提供环境教育等。
在德国,绿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市民自觉的行动。
德国有众多的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绿化活动。
这些措施和努力使德国成为欧洲最绿色的国家之一。
6. 加拿大加拿大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绿化工作一直是加拿大政府的重点工作。
加拿大政府推出了许多绿化计划,包括树木种植、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环境教育01第一章国际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概念。如:
原则一:人类处在关注持续发展的中心。他们有 权同大自然协调一致从事健康的、创造财富的生活.
原则三:必须履行发展的权利,以便公正合理
地满足当代和世世代代的发展与环境需要。
原则二十一:应调动全世界青年人的创造性、理 想和勇气,形成一种全球的伙伴关系,以便取得持 续发展和保证人人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3学时)
第一节 国际环境教育的产生
产生的标志:为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的联合国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宣言》
一、 国际环境教育的孕育
1.《寂静的春天》与美国的《环境教育法》 1962年,美国的海洋生物学雷彻尔.卡逊(Rechel
casson)女士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该书关 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惊世骇俗的预言强烈地震撼了广 大民众。 此后在美国,一些限制杀虫剂使用的立法和各种环保 组织应运而生,同时导致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成 立 及1970年国际第一部《环境教育法》的产生。
(3)一切国家的环境政策都应增进发展中国 家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潜能,鼓励各国向发展中 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以补充这些国家自 己的努力。
(4)各国在从事发展设计时要统筹兼顾,务 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
(5)由于人口增加过快或人口过分集中而 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区域,或由人口密度过 低而妨害发展的区域,有关政府应采取适当的 人口政策。
会议上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 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合 国大会接受通过这项建议。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提醒全世界环境状况和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 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 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
492002/1栏目责编:现代中小学教育李素敏邓双进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也加速了环境的恶化,森林面积减少、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环境污染等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如何使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我们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
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应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新进展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确立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许多学校的教师凭着对环境教育积极性的认识,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的教学活动。
随着环境教育的深入,特别是1987年国际环境教育与培训会议之后,中小学环境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以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为了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其环境保护技能,许多国家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之中,具体做法多种多样。
有些国家开设了有关环境的专门课程,如日本文部省决定在高中开设“环境科学”的新课程;加拿大设立了普通水平环境科学和高级水平环境科学共5门课程。
有些国家将环境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如前苏联与英国都曾尝试将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化学、地理等传统学科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还有的国家通过户外教学、环境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21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对环境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环境保护技能环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人们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重要的是要鼓励人们去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解决问题,提高他们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功能。
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随着世界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环境教育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 从美育到环境教育20世纪60年代,日本小学教育开始注重美育,寻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关注保护环境,对于环境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日本小学从美育转向环境教育。
2. 继承传统文化日本小学环境教育注重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强调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和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穿着传统的和服和浴衣,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和价值。
3. 手工制作体验式教育日本小学环境教育注重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强调手工制作,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和模型等,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4. 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在日本小学环境教育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户外活动和实地调查,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认识生态系统。
同时,小学生也会通过农业体验和参观工厂等规模化农业和工业环境中,认识环保的必要性。
通过对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汲取启示:1. 培养环保意识应该注重小学生对于环保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愿意行动起来,更好地参与社会环保活动。
2. 加强实践环节应加强小学生的环保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活动,学习环保知识。
例如,可以安排小型环保活动比如环保手工制作或环境保洁,让学生通过动手行动学习知识。
3. 强化校外环保教育可以增加小学生的校外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眼光。
例如,可以组织参观陶瓷厂和大型矿山等工业环境、自然风景区等生态环境。
同时,应该注重对于日常环保行为的教育和宣传。
可以从实践上结合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本国文化传承的环境观念和生态学智慧。
总之,正确认识和实践环境教育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十分必要的。
看西方等国的环保教育
看西方等国的环保教育英国: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伦敦的烟雾事件是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该事件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而“环境教育”一词在英国第一次得到使用并受到重视是在1965年,其标志是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始涉足环境教育领域。
1972年,时任英国大学国王学院院长的卢卡斯教授环境教育归结为“关于环境的教育”、“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三个方面,建议以渗透课程模式和跨学科的专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
1974年,英国学校委员会采纳了卢卡斯模式作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理论框架,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始终以这一模式为理论依据和基本指导原则。
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施环境教育。
幼儿教育阶段,主要鼓励儿童探索他们身边的环境,发展他们对于所见到、摸到、听到、尝到和闻到的一切事物的观念,这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是意识、技能、理解力和关注的增长的基础。
在小学教育阶段,环境教育也很少被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教学,大多是通过一些知识领域的教学来发展相应的环境技能与概念。
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展学生关于环境教育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发展相关的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态度,如交往技能、个人学习技能、科学探索技能、社会发展技能。
不少学校带学生走出教室亲自感受和体会,如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古遗址、栽种植物、记录天气等。
中等教育阶段,一般通过与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环境教育,科学、地理、历史和艺术等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环境教育的专题。
尽管英国学校的环境教育在各个阶段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存在差别,但是整体上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教学策略。
英国一贯重视“在环境中的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掀起了环境教育的户外教学活动的热潮,提倡在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中尽可能采用户外实地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亲历自然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环境教育的全球意义的教学意义
环境教育的全球意义的教学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教育正逐渐成为全球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环境教育的全球意义在于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而在教育中,环境教育的意义也不可忽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责任感和可持续思维,塑造他们成为未来的环境领导者和生态公民。
首先,环境教育在全球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破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境教育通过向全球各地的人们传递环境知识和技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有助于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此外,环境教育还有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环境挑战的合作机制,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在教育中,环境教育的意义同样重大。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
环境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生活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通过环境教育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体验自然界的美好与脆弱,从而培养对环境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只有当学生具备了环境意识,他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环保的选择,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环境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环保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环境问题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愿和行动能力。
通过环境教育的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自己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愿意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去。
他们会主动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传播环保理念,影响身边的人,从而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最后,环境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思维。
可持续思维是指在决策和行动时,考虑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方式。
通过环境教育的引导,学生能够理解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他们会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环境教育法律法规
环境教育法律法规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法律法规。
本文将探讨环境教育法律法规的必要性以及其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一、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让人们了解自然生态环境,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环境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1.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教育可以启发人们保护环境的觉悟,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去。
2.培养环保行为习惯环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环境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环保行为习惯。
通过环境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正确的环境保护方式和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国际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环境教育,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教育法律法规。
下面是一些国际上常见的环境教育法律法规:1.《联合国环境教育大纲》该大纲于1975年通过,强调环境教育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环保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该文件为各国提供了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鼓励各国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2.《巴黎气候协定》该协定于2015年通过,旨在通过开展全球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协定要求各缔约方加强对环境教育的支持,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规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关于环境教育相关内容的规定。
该法明确提出,国家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规规定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对环境教育的规定。
该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环境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推动学校普及环境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习惯。
世界关于生态的措施
世界关于生态的措施引言在当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
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
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各国采取的关于生态的措施。
1.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由于传统能源的使用会导致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到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世界各国纷纷转向可再生能源。
例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中,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进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森林保护和树木种植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具有重要的作用。
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保护和管理现有森林,并开展大规模的树木种植活动。
一方面,通过加强森林保护和管理,可以保持林木的完整性,减少其遭受非法砍伐和利用。
另一方面,树木种植能够提供更多的氧气和生态服务,帮助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促进了土壤保水和土壤固碳能力的提高。
3.生态农业的推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存在农药、化肥和水资源过度使用等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积极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例如,采用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循环农业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并提供土壤肥力的持续供应。
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健康、可持续的食品。
4.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调节水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缓气候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各国采取了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措施。
例如,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得到加强和完善,以保护湿地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各种生态恢复项目也在进行中,以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恢复到自然的状态。
5.环境教育与意识提升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对于推动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jzx/zywx/%BC%D2%BD%C C%B5%BC%B1%A8/%CA%C0%BD%E7%B8%F7%B9%FA%B5%C4% BB%B7%BE%B3%BD%CC%D3%FD.htm/jjzx/zywx/家教导报世界各国的环境教育常初芳“环境教育’(EnvironmentJ education)萌生于本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生态复兴运动”,发展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确立于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教育规划司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
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有68国代表参加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趋于完善和成熟。
近年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环境教育更是为世人所关注。
伴随上述过程,一个全世界普遍重视“环境教育”的热潮勃然兴起。
美国的联邦教育局设立了“环境教育科”;英国制定了以8~18岁学生为对象的《环境教育计划》;俄罗斯新近公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则把“生态学”和“生命活动安全基础”列为单独开设的课程。
一、日本近期的环境教育状况前日本东京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教授绵拔邦言撰文介绍了日本国内开展环境教育方面的情况:日本政府在方针、政策上对地球环境的保护加强了领导,在1989年6月30日召开了部分内阁大臣会议,研讨加强省厅之间的横向联系,开展协作研究的对策。
文部省也提出了关于在学校中加强环境教育的要求。
在1992年颁布新教学大纲时,就曾要求提高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充实各学科的教学内容。
此外,还编印了环境教育指导资料。
由此可看出日本学校环境教育的状况。
目前被日本学校公认的环境教育目的是: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的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有综合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能考虑环境的保护,具有良好的技能、思考力、判断力等,能主动参加良好环境的创造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对环境具有责任感的态度。
文部省专门颁发的学校环境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学校环境教育不能只靠部分学科来进行,要通过多种学科、德育和特别教育活动来开展;希望从不同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能相互联系,从环境教育的观点多方面地来处理,使学生能综合地加以掌握;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要发挥作用;为提高教育效果,要加强全体教师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指导法要反复研讨,努力求得共识。
处理环境问题,努力保护环境,是人们今后无法逃避的任务,应把它视为重要的终身学习对象。
为此,学校的环境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解决环境问题所必备的判断能力,独立决策的能力和态度,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
绵拉邦言教授认为:首先,环境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科学教育必须正视和首先抓紧研究的一大课题。
他呼吁今后研究科学教育的杂志也能发表优秀的环境教育论文,奉献给广大的读者。
其次,有关环境的问题只靠自然科学是解决不了的。
从内容来看,在社会科学的幕后,社会学和经济学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物理、化学、生物、地学以及数学、教育工程学和社会科学共同地加以研究,则是必要的。
此外,目前日本的高中教育体制中,各学科都有自身研究环境问题的范围。
初中的《社会科》包括:“公害的防止、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开发”;《理科》里面包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及其认识”等。
高中的《现代社会》里包括:“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综合理科})里包括:“自然环境其保护”等。
二、美国的STS教育和环真教育如果把70年代视为美国发展环境教育的10年,那么80年代是他们的过渡阶段,90年代则可视为“STS”(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 社会)教育时期。
从1977~1978年,美国进行了“国家教育发展评价”(NAEP:The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诺里斯· 哈姆(Norris.C.Harms)作为NAEP理科部分的主要成员,他在对70年代理科教育研究进展分析和对NAEP 进行总结的同时,为探讨21世纪理科教育发展的方向,接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资助,于 1978年开始了名为“项目综合”(Project Synthesis)的新的研究计划,并从全国选出了23名理科教育专家组成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分成5个分科会:生物学、物理学、探究、初等理科、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
这个“STS分科会”就是今天盛行的“STS”教育研究的起源。
这项研究报告于1981年由N.C.哈姆斯和R.E.亚格尔整理完成。
这项研究认为,“STS”教育和环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致性,二者都是为了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另外几种观点认为:环境教育应是“STS”的道路,即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应将科学~技术一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STS法始终是解决目前理科教育问题的理论,它包括了诸如教育目的、课程研制、教学法、评价以及教师的作用等所有内容。
也就是说,“STS”教育处理的显然与环境教育是相似的课题,只不过结论各有其本质的区别。
在美国得到多数专家认同的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如下: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重视和关心环境和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并使这样的公民在世界人口中尽可能多地得到培养(“贝尔格莱德宪章”,The Bdsrade Charter,1975)。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1)关心。
要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性。
(2)知识。
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
(3)态度。
要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
(4)技能。
要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技能。
(5)评价。
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情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6)参与。
能为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的行动,以此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音课程大纲为了促进世界各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制定了国际环境教育规划,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期出版一系列与之相应的环境教育文件。
在1989年出版的第29号环境教育文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亨格福德等人编订的一份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大纲,推荐给世界各国的中学环境教育课程设计者和广大教师,作为发展各自国家中学环境教育课程的重要参考。
第一年生态学基础及作为生态因素的人1.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家做什么?(1)“生态学”定义。
(2)生态学家的任务。
2.在生态学中个体、种群和系统的标准(1)作为一确定的植物或动物的生物体,即“个体”。
(2)在特定的时间,生活在特定的生存地区的一群同种生物体,即“种群”。
(3)在特定的时间,生活在确定的生存地区的相互作用的植物和动物种群,即“群落”。
(4)如同群落概念,还包括附加的生态环境来考虑的“生态系统”。
(5)具有相似生长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一个聚合体,即“生物群落区”。
(6)实际上,生物群落区即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
(7)环绕世界的主要生物群落区。
(8)在生物群落区中,作为变化关键因素的气候。
(9)包括所有地球生态系统在内的“生物圈”。
3.发展了的“生态系统”概念(1)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概念的重要性。
(2)当地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组成。
(4)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龛位。
(5)生态系统中的竞争。
(6)生态系统中的忍耐范围和限制因素。
(7)生态系统概念的总结。
4.能量和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需要能量“驱动”。
(2)为“驱动”生态系统,以太阳为能量来源。
(3)作为能量生产基础的绿色植物。
(4)在食物链中能量的损耗。
(5)在生态系统中初级的净生产率:绿色植物生产能量的比率减去其使用能量的比率。
5.生态学演替:生态系统存在期间的变化(1)如同一自然现象的演替。
(2)作为具有明确特征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的演替。
(3)演替的主要种类。
(4)尚未完成的(初期)和完成的(后期)演替阶段的对照。
6.群体及其适应环境的表现(1)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群。
(2)物种种群的特征。
(3)群(种群,而不是在群内的诸多个体)的重要性。
(4)种群间的相互影响。
(5)种群内部的相互作用。
(6)种群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7.作为生态因素的人(l)作为有巨大潜力的生态因素的人。
(2)作为突发种群的人类。
(3)突发人口遍及一切的生态后果是人口爆炸与有限的资源。
(4)人与土壤。
(5)人与森林。
(6)人与湿地。
(7)人与野生动物。
(8)把人作为生态因素的重要考虑。
第二年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1.人:人类消耗资源的历史(l)最初的人:狩猎者和采集者。
(2)农业革命。
(3)工业革命。
(4)人口与资源利用,污染及环境质量下降的关系。
2.土壤及有关各种问题(1)“土壤”的定义。
(2)人对土壤的依赖。
(3)土壤的形成。
(4)土壤侵蚀。
(5)人口爆炸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
(6)土壤转变战略。
3.水及有关问题(1)世界的水源。
(2)持续的水源。
(3)水资源问题。
(4)管理策略。
(5)水的保护。
4.食物生产与饥饿(1)供给世界的食物。
(2)当提供给人类所消耗的肉食时,食物链能量的损耗。
(3)世界主要农业体系的特征。
(4)世界的食物问题。
(5)“绿色革命”。
(6)非传统的食用植物的利用、耕种。
(7)鱼类利用的增长。
(8)持久农业。
(9)个人对减少世界饥饿的责任。
5.森林资源(1)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森林短期与长期的益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3)世界的森林。
6.动植物资源(1)保护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原因。
(2)灭绝/濒危的物种。
(3)防止物种的灭绝。
(4)个人对保护动植物的责任。
7.空气污染(l)空气污染的根源。
(2)主要的污染物质。
(3)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4)酸雨。
(5)室内的空气污染。
(6)由于使用含氯氟烃物质造成的臭氧层破坏棗一种罕见的和危险的大气污染形成。
8.水污染(1)表层淡水污染的根源。
(2)追溯至水污染的人类的疾病。
(3)海洋污染。
(4)地下水污染。
(5)废水处理:应急所必需的措施。
9.噪声污染(1)环境噪声来源和声级。
(2)噪声对人的影响。
(3)噪声控制。
10.固体废弃物处置(1)固体废弃物定义。
(2)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3)城市废弃物的种类。
(4)通过对照,展示富裕国家与非富裕国家固体废弃物的不同。
(5)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方法。
(6)减少资源的浪费。
(7)围绕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争议问题。
(8)个人帮助解决固体废弃物问题的机会或义务。
11.有害废物(1)有害废物定义。
(2)有害废物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