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学设计苏教版[002]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学设计苏教版[002]

《柳叶儿》设计思想《柳叶儿》(苏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课)一文的设计,旨在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到达文本的深处,在审苦与审乐的层面,领略文章的主旨,品尝文本的语言艺术,进而培养学生对阅读方法、写作技能、语言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积累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的审美观念。

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去鉴赏主旨,明白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安排均是以揭示主旨为目标的。

本设计借鉴了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的教学思想。

语文,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1.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来积累语言、方法、技能。

教学难点审苦与审乐的辩证结合。

教学方式积累式阅读。

教学步骤一、阅读方法积累——在整体阅读感知中捕捉重要信息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倾听后说基本感受。

(倾听,感受。

)2.用一个字说说刚才倾听的感受。

(乐,答“苦”也有道理。

)3.“乐”在何处?(爬高、抢摘、品尝;满足三种欲望。

见板书设计。

)4.概括一下,开头、结尾写了些什么?5.整理行文思路(现实→回忆→现实)。

二、写作技能积累——在写作艺术欣赏中鉴赏主旨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

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捕捉表层的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

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

“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4.学生合作查找,品析后交流。

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案(新版)苏教版

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10课《柳叶儿》教学目标1.学习生动细致描写的方法。

2.体会一些语句饱含的感情。

3.感悟今天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生动细致描写的方法和语句饱含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先熟悉课文内容,进人情境,明确文中所写的事,品味课文中生动描写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探讨文章的主旨,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第一次先学后教导入新课初春,折一枝垂柳,让学生观察,然后口头描述一下。

(符合实际即应给予表扬。

)那么谁吃过柳叶呢?下边每人采一小片,尝一下它的滋味。

看和宋学孟写的《柳叶儿》中人物的感受是否一致。

(板书课题。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本文是一篇写童年趣事的叙事散文。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l。

) 1.认真读课文。

可以朗读,默读。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

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4.“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这句话除了写“我”吃柳叶儿包子时的贪婪和吃的数量之多外,还表现了“我”的什么状况?是有意夸张,还是写的真实样子?5.文中在去抢柳叶儿的路上,有一段生动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幻灯片2。

)捋噌噌逞能兀地攥飕剁咯嘣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

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明确:(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l盘的处境。

总觉得上树爬高能显示自己的本领。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课 柳叶儿学习导航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课 柳叶儿学习导航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柳叶儿学习导航苏教版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读前要热身柳树分垂柳和旱柳。

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是落叶灌木。

柳树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

“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无与伦比的适应性使之成为我国古往今来国土绿化最普遍的树种之一。

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

柳树没有松树的伟岸挺拔,也不像杨树那样正直不屈。

主干通常在二三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

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但宽窄相宜,形如少女细长的眉毛,正如“鞭蓉如面柳如眉”。

淘宝路标◎理清散文行文思路,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主旨,了解语句中饱含的感情。

◎学习衬托手法的运用。

◎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知识应储备作家作品宋学孟(1953~),山东昌邑人,当代作家,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作家班,代表作有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特殊历史的长篇小说《深秋的颜色》、短篇小说集《十九岁的微笑》、中篇小说集《马汉王外传》。

作者的童年时代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严重饥荒,生活相当艰苦。

文章描写了作者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字音识记1.字音苦涩.(sè)镰.刀(lián)咔嚓..(kā chā)捋.(luō)攥.干(zuàn)勒.紧(lēi)唾.沫(tuò)飕.飕(sōu)兀.地(wù)剁.碎(duò)一茬.(chá)逞.能(chěng)咯.嘣嘣(gē)2.多音字字形辨析文题解读这篇文章以“柳叶儿”为题,正是通过写“柳叶儿”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一段艰苦但是非常快乐的日子,抒写了他对柳叶儿的一份特殊的感情。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文本需精研柳叶儿宋学孟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案苏教版【学习目标】1. 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品味文中含义深刻、饱含感情的语句。

【学习重、难点】1.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意思感情的内涵,并体会今天生活的幸福。

2.体会文中一些语句饱含的感情。

【学法指导】通过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更好的去体验作者对柳叶儿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查字词典;把文中的重点词语及注音解释抄写在积累本上。

2.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3.试着尝尝过去人们吃的食物,诸如野菜、柳叶儿等等。

二、课堂学习(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预习成果。

(1)向大家介绍你所积累的生字、词语。

(2)交流你所了解到的长辈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这篇叙事散文是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3.独立思考: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二)合作学习,探究理解。

1.讨论交流:(1)本文重点写到抢柳叶儿吃,你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在当时是件“极苦的事”还是“最乐的事”?(2)在“我”看来“柳叶儿”的味道如何?(在文中找出依据并作分析)2.质疑解疑:(同桌讨论)组织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二研读重点语句,学生回答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但不能脱离当时和现在的特定时代背景,不能离开儿童的心理特点。

3.融合情感:(小组讨论)作者对“柳叶儿”具有何种感情?(师作引导,结合饱含感情的语言。

)4.积累学习:说说你所知道的咏柳的诗句。

(学生交流)5.小结。

(三)拓展延伸: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长辈的童年吃的食物,与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对比,以“吃”为话题,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后学习:将“拓展延伸”的内容进一步完善,整理成书面材料,写到练笔本上。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柳叶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柳叶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柳叶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理论支持】设计本课教学案时,遵循语文高效课堂设计基本理念,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师以个人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代替学生的感知和理解,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尝试中,尊重学生独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力图体现新课标实验教材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整合尽可能多的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理清文章中心,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内容,揭示主旨的意识和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具体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2.摘抄“咏柳”的诗句。

3.赏析文中生动的描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目标中,1、2、是针对所有学生确定的,3是对中等以上学生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1.课文朗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2.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课内探究一、学1.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出“柳树、柳叶”的概念。

(2)播放朗读录音,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检查预习。

(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

3. 圈点批注。

(1)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迅速地浏览全文,重点词语用框框线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2听课文的配乐朗读,用“文章讲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概括本文大意。

【设计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学设计苏教版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指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3、品味文章中“苦”“乐”,帮助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中一些“苦中带涩”的语句,正确理解童年时代的苦和乐。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1、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生活,说说自己的幸福快乐体现在哪些地方?(可形成板书)(丰富的食物,丰富的生活,父母的宠爱,生活的轻松等等。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苦恼。

3、检查预习。

一、就题设问,明确学习内容。

是呀,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但时代不同,个人的处境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柳叶儿》,感受作者苦中带涩的别样的童年。

齐读文题,让学生就题目进行设问。

(可形成板书)1、作者为什么要写“柳叶儿”?2、文章围绕“柳叶儿”写了哪些事?3、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什么样的情感?4、“柳叶儿”做题目有什么用意?(猜猜看,有什么作用?)5、“柳叶儿”能吃吗?今天还有人吃吗?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解决就题设问所提的问题。

1、为什么要写“柳叶儿”?柳叶儿救过我的命、大家又抢柳叶儿、多亏了那些树叶、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引导学生说全)齐读第3、4、14段。

(指导:要读出感恩之情,几个“吃光了”要重读,感受物质的严重匮乏,“靠着”一词重读,蕴含无尽的感激。

)2、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什么样的情感?有着特殊的感情,感恩感激。

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引导品读1、2段和15段)关注“又是”、动作描写、对比手法,表现我对柳叶儿的关切之情。

提醒学生注意“抽芽”“打着卷”“慢慢舒展”,可见作者观察之细,也突出了柳叶儿的柔嫩。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下《10柳叶儿》word教案 (13).doc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下《10柳叶儿》word教案 (13).doc

《柳叶儿》一、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

首先,咱们来汇报一下预习,打开我们的《学案》,看【课前准备】1,请同学们互查,订正错误,并看看有哪些字需要友情提醒大家引起重视的。

(同学们互查)。

师:同学们,有没有需要友情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和读音。

生:“逞”字读音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

生:“涩”字是个左右结构,“刀”字里面有一点。

师:也就是说是个“刃”,不是个“刀”,是吗?师:老师有个字想问一问大家,书上第二小节,有句“放在嘴里慢慢地……”生:jiáo着师:除了读jiáo 之外还可以读什么?生:jué师:组个词生:咀嚼师: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知道吗?翻翻字典看,组个词。

生:jiào师:组词生:倒dào嚼jiào师:对了,倒dào嚼jiào生:不是倒dào嚼jiào,是倒dǎo嚼jiào师:是这样的吗?查查字典看。

生:是的,倒dǎo嚼jiào师:哦,那是我的错,sorry,我只注意到了嚼jiào的读音,没有注意倒dǎo的读音师:还有一个字在12小节,“做菜糊糊粥吃”这个“糊糊”,在这里读hú,它除了读hú之外,还可以读什么?生:hù,糊hù弄师:还有一个读音,查字典,组词。

生:hū,糊上,糊了一层泥。

二:整体感知:师:好,请同学来看大屏幕,这是同学们在《学案》当中的质疑,老师做了一个筛选和归类,我用不同颜色给区分开来了,同学们问了这样一些问题:陈治坤同学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哪些内容?”张冰清问:“如何理解‘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刘文烨问:“为什么作者觉得抢柳叶儿、吃柳叶儿是一件乐事,却又是一件苦中带涩的事情?”张倩羽问:“‘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中的‘又’表现了什么?”徐轶凡、夏艺、李馨三人问的是:“为什么以柳叶儿为题?”“虽然柳叶儿味苦,微涩,不好吃,作者为什么却对它情有独钟?”这是田伟航、陈治坤、王烨同学的问题王中品、袁玲、陈治坤、毛沁、许歆妍问道:“看到太阳‘我’为什么想到‘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都是肉做的’?”林碧云问:“为什么家人的巴掌并不好受,但我心里为什么还是美滋滋的?”张倩羽还问:“‘于是我拼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透明’表现了‘我’贪吃还是表现了别的什么?”下面我们就先来回答陈治坤的问题,“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哪些内容?”生:线索是柳叶儿(老师板书:柳叶儿)生:围绕线索写了抢柳叶儿(老师板书:抢)师:还写了什么?生:写了吃柳叶儿。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0柳叶儿》word教案 (12)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0柳叶儿》word教案 (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描写,记叙,抒情这三中表达方式在文中的结合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中含义深刻、感情丰富的语句,体会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心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乐”和“苦衷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生在对个体案例的发散性思考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体会“乐”和“苦衷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含义深刻、感情丰富的语句。
教 学方法:
1.质疑法 教学
2.交流讨论学习法
4.学案辅助教学
所需设备:
电脑多媒体辅助设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首先,咱们来汇报一下预习,打开我们的《学案》,看【课前准备】1,请同学们互查,订正错误,并看看有哪些字需要友情提醒大家引起重视的。
2. “我”对柳叶儿情有独钟,这个情到底是什么情?
3. 品读鉴赏“我最欣赏的句子是,这句话采用的手法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 角度)写了内容,表达了作者情感。”
4.找出文中含义深刻、感情丰富的语句品味,说明这些语句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人们怎样的心态?
5.通过 学习课文我们由此得到什么启示?
三、归纳学习方法
(2)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描写,记叙,抒情这三中表达方式相结合,体现“乐”的?
二、文本研究
中国人在长期的植柳用柳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崇拜柳树的文化现象,“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成了历代文人题颂讴歌的对象,写下了大量的咏柳诗文。如:(上课前准备)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柳叶儿》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柳叶儿》教案 (新版)苏教版
难点:理解“苦”与“乐”的内涵,懂得感恩生活。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2、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2作者围绕“柳叶儿”的那几个方面来讲的?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
3、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童年的“我”什么感到“最乐”呢?
板书
设计
恋—抢—吃—赞 苦中带涩
追忆过去的苦难岁月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
—————————————————————————————————————————————————————————————————————————————————————————————————————————————————————————————————————————————————————————————————————————————————————————————————————————————————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在饥荒年代里,“我”与三叔抢柳叶儿的故事)
2作者围绕“柳叶儿”的那几个方面来讲 的?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
4、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出节奏、感情。说出喜欢的原因。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最喜欢文中的……,因为它……我觉得文中的……词用得好,好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柳叶儿》教案及教后反思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柳叶儿》教案及教后反思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及教后反思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乐”与“苦中带涩”的丰富内涵;2、品味文中描写生动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3、了解过去的童年生活,居安思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文中描写生动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内涵,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寒冬过后,看见萌芽的柳树,我们知道:春天到了。

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到处都可见它的身影。

你能从脑海中搜索一些“咏柳”名句吗?看,柳是报春的使者,是美的化身。

可是有这样一位作家,在暖和的阳光里,看到舒展的柳叶总会摘下一片嚼一嚼,他就是现代作家宋学孟。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他一起进入柳叶的时代,感受那段特殊的岁月。

(二)品味“苦乐相依”: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作者看到舒卷的柳叶总要摘下来嚼一嚼?(补充时代背景)2、在那艰难的岁月中作者的童年是什么样的?(结合课文内容)3、作者回忆的这段童年生活,看似充满很多快乐,其实隐藏着太多太多的——苦涩。

有哪些“苦涩”?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吗?4、小结: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多年后,作者以成人的视角来回忆童年时“柳叶儿”带来的快乐,实质是不断点染生活之苦。

以乐衬苦,倍显其苦。

让我们这群生活在幸福年代中的人们内心充满了酸楚。

(三)感悟“情”:1、在这“乐”与“苦”当中,我们能读出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是怎样的特殊感情呢?2、找出与之感情相呼应的段落,读一读。

3、小结:课文以嚼柳叶儿开头,嚼柳叶儿结束,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因此,苦乐相依之味,感激怀念之情,正是作者要借“柳叶儿”传达给我们的深切体悟。

(四)铭记岁月:1、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稚童低语尚言苦!欣赏下面一组图片,感受那段苦乐年华……2、你想对现在的中学生说些什么?3、请结合课文内容为我们学校的“光盘行动”写一份倡议书。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柳叶儿》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柳叶儿》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3、在具体写去抢柳叶儿的情景时(课文最后一段运用了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
5、联系全文,说一说作者在童年之所以感到“乐”,主要反映在哪几件事情上?
教学反思:
(2)、研读——品味柳叶。
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你读后感受的词句,并试着加以分析。
1、让人感受到“快乐”的语句:
我找的句子是:
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因为:
让人感受到“苦涩”的语句:
我找的句子 是:
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因为:
(3)、悟读——感恩柳叶。
1、文章中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对柳叶儿特殊感情的语句在文章哪些地方?在文章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3 、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字注音:
兀地()一茬()勒紧( )放在嘴里嚼()
捋下( )逞能( )蒙蒙亮()攥干()
(2)、收集含有“柳”的诗句。
2、自学:
(1)、初读—— 相识柳叶。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柳叶儿”写了哪几件事?
2、文中两次写“我”总要摘下柳叶儿放在嘴里嚼,为什么?
作者的童年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2、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看今朝 ,生活幸福,稚童低语尚言苦!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呢?并请 你用一两句名言警句来对那些不知道珍惜幸福生活的人进行劝说。
三、交流:
四、展示:
五、反馈:
1、文中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既可以看出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叶儿的作用。
2、“得意洋洋”地从树上溜下来、挨了打“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从这里可以体会出“我”当时什么心理?
学习内容
十、柳叶儿
学习目标
1、理解乐中之苦,把握文章主旨。
2、品味精彩语句,体会其中感情。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指导教学书(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指导教学书(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指导教学书(新版)苏教版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体会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感悟到苦难是一笔财富,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磨难,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体会一些语句包含的感情。

②认识目标:体会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互阅作业:给下列生字注音捋.下来勒.紧兀.地攥.干一茬.凉飕飕..噌噌..微涩.逞.能二、感情调节:对于柳,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咏柳的名句。

听,“两个黄鹂鸣翠柳”;看,“绝胜烟柳满皇都”;赏,“客舍青青柳色新”。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与柳有关的诗句吗?当代作家宋学孟先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与“柳”有了亲密的接触。

那么他又会怎样描绘“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先生的作品《柳叶儿》,看看我们会有什么收获。

三、自学互帮(一)自学内容一:整体感知,理解主题。

1.围绕柳叶儿,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几件事?试在“柳叶儿”前加一个动词来概括。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2.这两件事,给童年的“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柳叶儿为什么会给他带来这种感觉?明确: 乐: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

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

三“乐”是吃柳叶儿。

知者加速:而立之年的作者回忆自己8岁时的经历,他仍然只品到童年时的“乐”吗?如果没有,那么他又品出了什么滋味呢?(“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你能否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这种滋味呢?(二)自学内容二:品味语言,探究“苦涩”方法提示:仔细阅读课文3-14段,找出体现“苦涩”滋味的语句,结合其中的关键字词加以分析,说出你的感受。

【示例】第六自然段“那些天,全家最乐.的人是我”。

此处的“乐”是实写,那时的“我”的确实全家最乐的人。

因为“我”少年不知愁滋味,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和全家人的处境。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十 柳叶儿 第1学时》导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十 柳叶儿 第1学时》导学案 苏教版.doc
(2)柳叶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什么?
(3)柳叶儿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可那时的人们都抱着往家里运,这反映了什么事实??
3.写出 含有柳的诗句。
4.今天,有人喜欢吃野菜、 野草,与课文所写情况是否相同?请你以谈吃野菜、野草为话题,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
4.放声朗读爬树、拾柳叶儿时的晨景、日出的描写、吃柳叶儿的描写等。
5.讨论:
过去人们吃柳叶儿、吃野菜是生活所迫,今天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种野菜,根本的不同在哪里?
三、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捋()逞能()勒紧()兀地()
噌()唾沫()攥干()吟诗()
2.简答题。
(1)每当看到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为 什么“我”总要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一嚼?
3.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 前先学:
1.观察柳树。
2.收集含有“柳”的诗句。
3.品读课文。
二、课堂 探究:
1.读课文,学习生字,注意形近字、多音字。(请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多音字写到黑板上,同学们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2.学生再读课文, 组织同学讨论。
(1)文中两次写“我”总要摘下柳叶儿放在嘴里嚼,为什么?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我”为什么乐?
(3)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段落描写中,还可以品出什么味道?
3.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②“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柳叶儿) 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学习内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十柳叶儿第1学时》导学案苏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
苏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体会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感悟到苦难是一笔财富,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磨难,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体会一些语句包含的感情。

②认识目标:体会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1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互阅作业:
给下列生字注音
捋.下来勒.紧兀.地
攥.干一茬.凉飕飕
..
噌噌
..微涩.逞.能
二、感情调节:对于柳,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咏柳的名句。

听,“两个黄鹂鸣翠柳”;看,“绝胜烟柳满皇都”;赏,“客舍青青柳色新”。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与柳有关的诗句吗?当代作家宋学孟先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与“柳”有了亲密的接触。

那么他又会怎样描绘“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先生的作品《柳叶儿》,看看我们会有什么收获。

三、自学互帮
(一)自学内容一:整体感知,理解主题。

1.围绕柳叶儿,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几件事?试在“柳叶儿”前加一个动词来概括。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2.这两件事,给童年的“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柳叶儿为什么会给他带来这种感觉?
明确: 乐: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

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

三“乐”是吃柳叶儿。

知者加速:而立之年的作者回忆自己8岁时的经历,他仍然只品到童年时的“乐”吗?如果没有,那么他又品出了什么滋味呢?(“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你能否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这种滋味呢?
(二)自学内容二:品味语言,探究“苦涩”
方法提示:仔细阅读课文3-14段,找出体现“苦涩”滋味的语句,结合其中的关键字词加以分析,说出你的感受。

【示例】第六自然段“那些天,全家最乐.的人是我”。

此处的“乐”是实写,那时的“我”的确实全家最乐的人。

因为“我”少年不知愁滋味,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和全家人的处境。

但是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呀。

交流方法提示:我们组讨论的是第自然段的句,苦涩之情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1)第七段:柳叶儿,是要抢的。

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

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

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柳叶儿抢得快的原因是粮食紧缺)
(2)课文第9—11段具体描写清晨去抢柳叶儿的情景。

具体写上树的情况。

“仰头看看”, ----树高;
“天蒙蒙亮” --—时间早;
牙齿“咯嘣蹦响” --天气冷--“飕飕”地爬上去----爬树技术高;
肚皮“冷飕飕”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滋味并不好受。

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饥饿的苦涩---- “我”是真的这样看的。

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脑袋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
(3)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

)(4)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


四、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份份还未吃完被扔掉的饭盒;一个个穿着名牌服装还不断伸手向家长要钱,向同学炫富的孩子;一位位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却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假如你的朋友有上述的情况,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请大家用“朋友,我想对你说……”这种句式写一小段话。

(不少于50字)
五、帮困:学完全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请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六、当堂练习:
1. 关于“柳”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选取两个连续的句子写在下面。

2.作者童年时期的乐在中年的他看来,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无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试着用“有一种快乐叫•……”的句式来描述作者的复杂情感。

示例:有一种快乐叫辛酸;有一种快乐叫
3.我和三叔一大早去抢树叶是因为()
A、早晨的树叶儿沾着露珠,又嫩又新鲜。

B、“抢”其实是偷,不能让别人看见。

C、抢的人太多,争取在别人之前抢到。

D、树叶儿是难得的美味佳品,营养丰富。

4、写早春早晨的凉意有什么作用?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A、使我们抢柳叶儿的事充满诗情画意。

B、创设清凉的氛围,反衬生活的艰苦。

C、创设悲凉的气氛,反衬生活遭遇的悲惨。

D、烘托我和三叔凄楚的心境。

七、课堂总结
【今昔对比】以前的人们是寻求温饱,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现在的人们却是因为感到新鲜,想要去尝试,或者是追求绿色健康。

正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才造成了过去和现在的不同。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感激这和平的、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牢记历史,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八、最小作业量:《同步练习》“课堂同步”部分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指导教学书
(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情智目标: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①感情目标: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②认识目标:体会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教学时间】(1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互阅作业:
给下列生字注音
瞻仰()镏金()上溯( ) 重幔( )
庑殿( ) 挑衅( ) 逾越( ) 天堑( ) (二)感情调节:
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特点
(三)自学
自学内容(一)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思路。

自学方法: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2、划分层次结构。

自学内容(二)初步理清说明顺序
自学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以及观察点。

思考: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我们面前来?
(阅读2至5段,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回答。


(四)质疑
(五)当堂练习:
(六)知者加速:
(七)教学反思:
(八)作业:《同步练习》
课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情智目标: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①感情目标: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②认识目标:体会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互阅作业:
《同步练习》
(二)感情调节:
(三)自学
自学内容(一)课文分析(6—10段)。

自学方法: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自学内容(二)重点语段的分析
自学方法:朗读第四段的碑文,思考:
1、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2、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四)质疑
(五)当堂练习:
(六)知者加速:
(七)教学反思:
(八)作业:《同步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