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3第三章 植物组织培养简介
的细胞在人工诱导条件下,恢复分生能力, 的细胞在人工诱导条件下,恢复分生能力, 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过程。 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过程。
3.再分化 redifferentiation〕 3.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Folke Skoog(1908- )
1955年,Miller从DNA降解物中分离出6-呋喃 1955年 Miller从DNA降解物中分离出6 降解物中分离出 氨基嘌呤(激动素), ),发现它诱导芽分化的效率比 氨基嘌呤(激动素),发现它诱导芽分化的效率比 腺嘌呤高3万倍。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模式变为激动 腺嘌呤高3万倍。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模式变为激动 生长素的比例关系 促进组培的发展。 的比例关系。 素/生长素的比例关系。促进组培的发展。
Gottlieb Haberlandt(1854-1946). He was the first to formulate clearly the principles of plant cell culture.
细胞全能性学说: 细胞全能性学说: 植物体中任何生活细胞都具有该 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相同的形态结构和一定的生理 功能。只要条件合适, 功能。只要条件合适,由一个单细胞就可以发育成为一个 新的个体。 新的个体。 该文还报道了几种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培养实验,由 该文还报道了几种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培养实验, 于当时的条件所限,都没有成功. 于当时的条件所限,都没有成功
第三章 植物组织培养 (tissue culture) 概述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重点 重点) 一、植物组织培养概念 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基础(难点 难点) 二、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基础 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类型(难点 难点) 三、植物组织培养类型 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特点(重点 重点) 四、植物组织培养特点 重点
细胞工程课件习题 答案
第三章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一、单选题1、植物组织培养是建立在__ _理论基础上的。
A进化论 B植物细胞全能性 C基因决定论 D细胞多样性2、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不含__ _。
A含 N物质 B碳源 C血清 D生长激素3、过滤除菌适用对象_ __。
A玻璃器皿 B塑料器皿 C金属器皿 D易被高温破坏的材料如抗生素、激素等试剂4、将___ 重新转移到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A外殖体 B愈伤组织 C 生根苗 D 幼苗5、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 形成层细胞B. 韧皮部细胞C. 木质部细胞D. 叶肉细胞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 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 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 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 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三、判断题1、根尖、茎、芽、嫩叶、种子、花粉均是植物组织培养外殖体的来源。
( √ )2、一个细胞由分生状态转变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
( × )3、所有的植物培养材料都必须高压灭菌锅灭菌121℃、15分钟。
( × )4、继代培养的最适时间是愈伤组织的生长达到高峰期时。
(×)5、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均是控制胚状体同步化的方法(×)第四章植物离体无性繁殖和脱毒技术一、选择题(单选)1.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 有丝分裂 B. 分化 C. 减数分裂 D. 全能性2、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下列与人工种子形成过程无关的是()A.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B.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减数分裂3.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①体细胞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 ①、②⑧⑥⑦③⑨、④B. ①、②⑦⑥⑧③⑨、⑤C. ①、⑥②⑨⑧③⑦、⑤D. ①、②⑨⑧⑥⑦③、④4. 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的个体,全能性最高B. 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C. 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D. 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5、胚状体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哪一阶段上获得的()A.愈伤组织 B.再分化 C.形成完整植株 D.取离体组织二、判断题1、无病毒苗(脱毒苗)就是植物体已没有病毒感染了(×)2、茎尖外植体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成正比。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PPT)
2
06.10.2020
主要有:
➢ 原生质体(Protoplast)培养 ➢ 悬浮细胞培养 ➢ 组织(愈伤组织Callus、茎尖分生组织)培
养 ➢ 器官(胚,花药,子房,根和茎)培养
其中最常见的是愈伤组织培养。
06.10.2020
3
06.10.2020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范畴:
(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 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 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 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 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06.10.2020
14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理依据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于植物细胞组织的分化和决定具 有关键性作用。它包括: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 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生长素类主要用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体细胞胚的产生及试管 苗的生根。常用的有2,4-D、NAA、IBA、IAA等。其作用强 弱为2,4-D>NAA>IBA>IAA。
细胞分裂素类则有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延迟组织的衰老, 促进芽的产生等作用。常用的有Zip(异戊烯腺嘌呤)、KT、6BA、ZT等作用强弱顺序为。Zip>KT>6-BA>ZT。
赤霉素则有促进已分化的芽伸长生长,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 常用的为GA3。
06.10.2020
15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植物细胞全能性(Cellular totipotency): 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
种子培养
10
06.10.2020
3. 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tissue, callus culture) :是对植物体的各部分
组织进行培养,如茎尖分生组织、形成层、 木质部、韧皮部、表皮组织、胚乳组织和薄 壁组织等等;或对由植物器官培养产生的愈 伤组织进行培养,二者均通过再分化诱导形 成植株.
细胞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细胞工程实验室组成及无菌操作技术1、目前,常用的植物细胞培养基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MS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平衡溶液。
2)5B培养基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是因为铵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White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N培养基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
4)65)KM8P培养基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培养。
2、简要说明MS培养基的基本组成。
1)大量元素母液配制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主要包括硝酸铵(NH4NO3)、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镁(MgSO4•7H2O)和氯化钙(CaCl2,CaCl2•2H2O)五种化合物。
2)微量元素母液配制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由7种化合物(除Fe外)。
3)铁盐母液配制MS培养基中的铁盐是硫酸亚铁(FeSO4•4H2O)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的螯合物,必须单独配成母液。
4)有机母液的配制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有甘氨酸、肌醇、烟酸、烟酸硫胺素和盐酸吡哆素。
5)激素母液配制MS培养基中的激素有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3、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要先配制母液?如何配制母液?为了避免每次配制时都要称量各种化学药品,常常把培养中必需的一些化学药品,以10倍、50倍或100倍的量,配制成一种浓缩液,这种浓缩液被称为母液。
配制母液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去,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
确定培养基--按照扩大倍数称量--溶解--按顺序混合--定容--母液分装--贴标签--保存于冰箱。
大量元素应配成浓度为10倍的母液,--般将微量元素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
配置时化合物应分别称量,分别溶解;混合时注意先后顺序,防止产生沉淀;混合时要边搅拌边混合。
4、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一)物理灭菌1)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优点:高温高压蒸汽对生物材料有良好的穿透力,能造成蛋白质变性凝固而使微生物死亡,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知识重点
第一个发明的培养基为White 培养基培养基中的铁盐采用Fe-EDTA 形态IAA/CTK比例高时,促进生根培养,比例低时,促进芽的分化植物组织培养:(广义)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狭义)对植物组织器官产生愈伤组织进行培养直至生成完整植株。
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切口处形成的一团具有分生能力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分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脱分化:已分化好的细胞在人工诱导条件下恢复分生能力恢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过程再分化:由脱分化的细胞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初代培养:诱导愈伤组织、侧芽或不定芽、胚状体(形似胚,具有配的功能)过程继代培养:更换新鲜培养基繁殖同一类型材料生根培养:将芽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完整植株驯化培养:将组培苗经人工炼苗驯化使其能够在苗床上生长器官培养:是指对植物体各种器官的离体培养离体胚培养:指从植物种子中分离出胚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细胞悬浮培养:将植物的细胞或细胞小聚体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之在体外繁殖、生长、发育,并在培养过程中能保持很好的分散性的技术原生质体培养:指从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原生质体经过离体培养使其分裂、增殖进而分化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器官发生:又名器官形成,是指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分化与形成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空隙间的微生物消毒:杀死,消除或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发生作用褐化:接种后外植体表面产生酚、醌类棕褐色物质,细胞停止代谢生长玻璃化:离体植物嫩茎或叶呈半透明水状,生理失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指示植物:能够对病毒汁液产生迅速和特有的反应的某类转株寄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母体的全部遗传特性;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发育成与母体一样的植株灭菌方法:物理法:灼烧、常压蒸煮,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
化学法:升汞,过氧化氢,甲醛,酒精,高锰酸钾,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四大母液:大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有机物质母液、激素母液实验室安排:贮藏室、药品室、洗涤间、消毒室、接种室,准备室、暗室、分析室、培养室离体培养基本设备:天平、酸度计、移液管、容量瓶、三角瓶添加活性炭的目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非极性物质和色素大分子物质,茎尖初代培养使可防止褐化,促进生根,防止玻璃化苗几种维生素:VB1:有利于植株生根,促进愈伤组织产生VB6:促进根的生长VC:防止褐化VB5:影响植物代谢和胚的发育VE、VB12各培养基的特点:White:无机盐浓度低,适宜于生根培养;MS:无机盐浓度高,为比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比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广泛应用于植物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B5:含较低的铵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
3.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第三章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指对从植物器官或由愈伤组织上分离的单细胞(或⼩细胞团)进⾏培养,形成单细胞⽆性系或再⽣植株的技术。
Haberlandt(1902)⾸次尝试分离和培养植物叶⽚单细胞。
细胞培养的意义有利于进⾏细胞⽣理代谢以及各种不同物质对细胞代谢影响的研究。
进⾏细胞培养,通过单细胞的克隆化,即称为“细胞株”(cell line),可以把微⽣物遗传技术⽤于⾼等植物以进⾏农作物的改良。
细胞培养的增殖速度快,适合⼤规模悬浮培养,⽣产⼀些特有的产物,如许多种植物的次⽣代谢产物,包括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等,⽤于医药业、酶⼯业及天然⾊素⼯业,这是植物产品⼯业化⽣产的新途径。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之间在遗传和⽣理⽣化上会出现种种变异,这些细胞形成的植株也都表现出⼀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在它们的植株的形态、产量、品质、抗病⾍和抗逆性等⽅⾯。
所以由单细胞培养获得的单细胞⽆性繁殖系,并对不同的细胞进⾏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细胞培养就是从⾼等植物的某个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取得单个细胞进⾏培养,并诱导其分裂增殖,由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长成完整植株。
第⼀节植物细胞培养⼀. 单细胞培养(⼀)单细胞分离1.机械法2.酶解法3.从愈伤组织中分离(⼆)单细胞的培养⽅法1、平板培养(细胞的⽣长周期)2、看护培养3、微室培养 4. 条件化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的⽅法1、分批培养(细胞的⽣长周期)2、半连续培养3、连续培养——封闭型、开放型(化学、浊度恒定式)4、固定化培养(⼆)培养细胞的同步化1. 化学⽅法(饥饿法、抑制法、有丝分裂抑制法)2. 物理⽅法(分选、低温)(三)培养基振荡⼀、单细胞培养(⼀)单细胞的分离1.机械法: Ball(1965)⾸次由花⽣成熟叶⽚利⽤机械的⽅法使叶⾁细胞得到分离的技术。
⑴⼑⽚刮: 取下叶⽚→叶⽚消毒(75%酒精或7%次氯酸钠)→撕去下表⽪(露出叶⾁细胞) →⽤解剖⼑刮下细胞→单细胞悬浮培养⑵研磨离⼼法: 取下叶⽚→叶⽚消毒(75%酒精或7%次氯酸钠) →研磨匀浆(10g叶⽚+40ml研磨介质)→匀浆过滤(细纱布) →离⼼(先低速去碎屑) →游离细胞沉降到底部(净化细胞) →植株培养或悬浮培养研磨介质: 20µmol蔗糖+ 10µmol MgCl2 + 20µmol Tris-HCl (pH7.8)机械法的特点:⑴细胞不受酶的伤害;⑵不发⽣质壁分离。
细胞工程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B、植物细胞培养过程
3.3.5 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3.3.6 原生质体 培养
(技术线 路,以经 济海藻— —红篱为
例)
【习题】
1、名词解释,并简要说明它们间关系: 去分化与再分化
外植体与胚状体 无毒苗与快繁苗 2、简要分析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在植物细胞全
能性的实现途径中技术关键是什么?
Chapter3、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3.1 植物细胞工程概述 3.2 植物组织培养 3.3 植物细胞培养
3.1 植物细胞工程概述
3.1.1 植物细胞工程是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3.1.2 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
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是 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以植物细胞为 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 人为的精细操作,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 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品种或 创制新种,或加速繁殖植物个体,或获得有 用产物的过程。
体细胞胚的培养:(自旋过滤式反应器)气升式剪 切力小。
3.2.9 存在问题:
一、理论问题:细胞全能性与激素作用机制; 二、技术问题:效率偏低、外植体诱导时间
长、培养基配方、继代培养植株变异、 新型反应器工艺设备改进; 三、应用范围:工厂化、成本高、资金多。
3.3 植物细胞培养 3.3.1 定义: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将愈 伤组织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 基中进行振荡培养,得到悬浮细胞,再通 过继代培养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细 胞群体的技术。它是在组培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七、植物组织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是指那些用来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组织 器官(生长快,生理、生化特征稳定)培养物的大规 模工厂化批量生产过程。
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动物细胞工程【1】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探究点二 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流程
下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 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幼龄动物的细胞与老龄动物的细胞比较,分化程度低的细胞与分化程度 高的细胞比较,哪些细胞更易于培养?为什么? 提示 幼龄动物的细胞和分化程度低的细胞更易培养,原因是这些细胞的分 裂能力强。 2.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常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这说明细胞间的物质除了 水以外主要是什么?能否使用胃蛋白酶处理?为什么? 提示 蛋白质。不能使用胃蛋白酶处理,因为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左右, 而动物细胞培养液的pH为7.2~7.4,在此环境下,胃蛋白酶无活性。
[探究应用] 1.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一定的气体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2的作用是为细胞需氧呼吸提供原料 B.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培养 D.CO2培养箱内应含有95%的O2和5%的CO2 答案 D 解析 CO2培养箱内应含有95%的空气和5%的CO2,D项错误。
2.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 ) A.用胃蛋白酶处理以获得细胞悬液 B.充入5%的CO2以刺激细胞正常呼吸 C.加入经高压蒸汽灭菌的血清以提供营养 D.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
答案 D 解析 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获得细胞悬液,A项不符合题意;充入 5%的CO2是为了维持培养液的pH相对稳定,B项不符合题意;加入血清为动 物细胞培养提供营养,高压蒸汽灭菌会破坏血清中的活性成分,C项不符合 题意;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D项符合题意。
特别提醒动物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 (1)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通常是液体培养基,其并非完全的合成培养基,因 为还添加了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应该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而非消毒。 (3)动物细胞培养时,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应含有5%的CO2和95%的空气,而非 5%的CO2和95%的O2。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课件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培养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幼胚培养
(péiyǎng)
影响幼胚培养成功的因素 培养基:无机盐、碳水化合物、激素等
环境(huánjìng)条件(温度:多数为25-30℃,因植物种类有所
差别。光照:一般认为黑暗或弱光条件较为合适。)
提高幼胚的成活率,可采用胚乳看护培养
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
胚龄与胚性发育(fāyù)的关系
胚乳培养过程 含胚乳的果实或种子→表面消毒(xiāo dú)→无菌 条件下胚乳的剥离→接种培养基培养。 培养室温度25-27℃,黑暗或弱光下进行。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胚乳培养的器官发生(fāshēng)
愈伤组织形成、器官发生 (1)愈伤组织的诱导 (2)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3)胚乳苗的生根培养
经过自身的代谢作用合成其生长必需的物质,在营养 上已可以完全独立。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依据所剥离胚的发育时期(shíqī)不同:
培养类型
幼胚培养 (immature embryo)
成熟胚培养 (mature embryo)
子叶形成(xíngchéng) 之前
子叶(zǐyè)形成之后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受精胚珠的培养
未受精胚珠的培养
植物胚珠(pēi zhū)结构图示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胚珠 培养 (pēi zhū)
胚珠培养的方法 培养受精胚珠,摘取授粉时间合适的子房(zǐfáng),如培养 未受精胚珠,则在授粉前摘取子房(zǐfáng)→表面灭菌→剖 开子房壁,取出胚珠或带胚珠的胎座接种培养。
胚培养:指在无菌条件(tiáojiàn)下将胚从胚珠或种子中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成、仪器设备及无菌操作技术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第四章器官培养技术第五章植物胚胎培养第六章花粉及花药培养第七章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第八章组培培养技术在中药学上的应用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1. 概念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广义上是指无菌条件下,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甚至包括完整植株进行培养的技术。
2.主要特征(1)在培养容器中进行;(2)无菌培养环境,排除了微生物如真菌、细菌以及害虫等的侵入;(3)各种环境因子如营养因子、激素因子以及光照、温度等物理因子处于人工控制之下,并可达到最适条件。
(4)通常打破了正常的植物发育过程和格局;(5)随着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对植物显微结构进行操作成为可能。
二、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不同分类的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Plant Culture):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2、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Organogenesis):直接器官发生途径:植物器官可以直接由外植体上诱导。
如茎尖培养。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成熟细胞经过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及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而形成新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当时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确定,但基于对自然状态下某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的观察,人们便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即能否将植物体的一部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为此许多植物科学工作者开始了培养植物组织的尝试。
最初的问题仍然是集中在植物细胞有没有全能性和如何使这种全能性表现出来。
1839年Schwann提出细胞有机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在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下都有独立发育的潜能。
1853年trecul利用离体的茎段和根段进行培养获得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指一种没有器官分化但能进行活跃分裂的细胞团,但这还不能证明细胞具有全能性,因为由愈伤组织没能再生出完整植物体。
1901年Morgan首次提出一个全能性细胞应具有发育出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
所谓全能性细胞就是指具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的生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再生出一个完整植株。
White 指出:如果一个给定的有机体的所有细胞都大致相同,并具有全能性,那么在有机体内所观察到的细胞分化必定是这些细胞对有机体内微环境和周围环境的反应。
就是说机体内每个细胞所以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因为该细胞所处位置的不同,致使其某些功能被抑制(suppressed),这充分说明机体内的微环境因素在细胞分化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现代发育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细胞分化是受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的调空,空间就是指细胞在机体内所处的位置。
不同位置的细胞,其基因的表达不同,细胞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和行为就不同。
如果将一个生活的细胞从植物体内分离出来,使之脱离开原有的环境,细胞被抑制的功能将有望得以恢复,重新表现出全能性。
基于这种认识,科学工作者便萌生出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念头。
Haberlandt(1902)首次提出细胞培养的概念,也是第一个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的人。
与rechinger不同,Haberlandt相信切块大小不会影响细胞增殖,但由于Haberlandt使用的培养液成分简单,培养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又没采取消毒技术,所以实验失败,培养的细胞虽然存活了几个月但没能分裂。
课件 _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条件
小资料
克隆:用幼苗或嫩枝以营养繁殖方式培育植物。 1.分子水平基因克隆 指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某载体的特定DNA片段,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多次复制而 形成的分子群体。 2.细胞水平的克隆 指由一个细胞分裂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所有浆细胞是由一个 B细胞分裂形成的的一个细胞群体。 3.个体水平 指通过无性繁殖而得到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组完整植株成为可能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定义: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 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生成完整植株或使其细胞增殖并产生细胞代谢产物的技术。 (由于脱离母体又称为离体培养) 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类型:依据外植体的不同,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 养、原生质体培养等。
第一节第1课时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 过程和条件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案,借助工程学的方法或技术,以生物组织、细 胞和细胞器为对象进行操作,在细胞水平上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目的) 特定的细胞产物、细胞、组织、器官或新生物体的技术。
类型:按技术类型可分为细胞和组织培养、细胞融合、核移植技术等; 按生物类型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
天然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都有相应的使之分解的酶,所以作用的时间短。而人工 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在植物体内没有使之分解的酶,作用的时间长,效果显 著,生产成本低。
问题探究
如图是 1958 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以一小块胡萝卜韧皮部组织为材料培育出 能开花结果的胡萝卜植株的简要流程图:
胡萝卜根横取切出韧皮部组织培养基①中培养愈伤组织――②→胚状体―→试管苗―→ 开花的胡萝卜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已分化的植物细胞 要表达全能性,必需先脱分化,使细胞恢复到胚性阶段。 生长素尤其是2,4-D对脱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2,4-D浓度高时,诱发不均等分裂;而浓度低时,只 诱发均等分裂。一旦发生不均等分裂,细胞就对生长素 失去敏感性,在无生长素的条件下能自发形成体细胞胚。
全能相对性的启发在离体培养的选材上,尽可能
选取分生组织的部位。
将实验目的与外植体生长发育状态(“决定”状态)
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离体条件。
合理使用生长调节物质。
二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
1、概念
(1) 分化:是指植物体各个部分出现异质性的现象,
包括细胞分化、组织分化和器官分化。 (2)细胞分化: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 改变或潜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细胞分化是组织分化和器官分化的基础,是植株离 体再生的基础。
(3)器官水平再分化 : 依起源不同,分器官型(Organ )和器官发生型 (Organogenesis )。
– 器官型:直接由外植体细胞形成器官原基,继而发育成
器官;
– 器官发生型:外植体先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产
生不同的器官原基。
(4) 植株再生:根和茎(包括其变态器官)或芽器官 的发生可使植株重建。
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大致有:
A 先形成芽,芽的基部后产生根; B 先形成根,根上再出芽;
C 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形成芽和根,然后形成微管束 组织把两者结合起来.
一些变态茎、叶器官,离体培养易于形成相应的变
态器官。
2、影响细胞再分化因素:
从理论上讲,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经过再分化可获 得各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再生植株。但是 目前,还不能使所有植物的活细胞都再生植株。主要 原因是: (1)不同植物种类再分化的能力差异较大;
细胞生物学-第3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翟中和第四版)
基础上,添加 “环状光阑”和
“相差板”,将光程差或相位差, 转换成振幅差。 • 这是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不同于 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
体外培养MDCK 细胞在普通(明视场)光学显微镜(A) 和相 差显微镜(B)下拍摄图像效果的比较
(二)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
甲醛
石蜡
5μm
(二)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发明: 1934~1935 荷兰物理学家Zernike 设计和发明相差显微 镜,并获得诺贝尔奖。
原理:利用光线干涉的原理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 成振幅差,表现为明与暗的对比,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之间 的对比度,使标本的各种结构变得更清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荧光显微镜——基本原理
特点: 1. 利用汞灯或氙灯作为荧光激 发光源,波长较短,分辨 率高于普通显微镜; 2 . 核心部件是滤光片系统及专 用物镜镜头; 3. 滤光片系统由激发滤光片和 阻断滤光片组成。 应用: 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 定性、定位研究。
520~560nm的 绿色荧光透过
阻断滤光片
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细胞组分
组织匀浆
差速离心
密度梯度离心
分离出各组分
用途:于分离细胞器与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差速离心:分离密度不同的细胞组分
密度梯度离心:精细组分或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二、细胞成分的细胞化学显示方法
• 显色剂与细胞组分中特殊基团的结合 • 通过显色剂在细胞中的定位及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蛋白质、 核酸、多糖和脂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相对含量
福尔根反应 Feulgen stain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合适的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进行精细操作和培养,使其按照人们的意愿生长、增殖或再生的一门生物技术学科。
植物细胞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珠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初代培养:芽、茎段、叶片、花器等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第一次培养的过程。
继代培养:初代培养后,将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都称为继代培养。
体细胞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能够产生与正常合子胚相似的结构,由体细胞发育而成,也称为胚状体。
(离体)胚的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胚从胚珠或种子中分离出来,置于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驯化现象:植物组织经长期继代培养,要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其后加入少量或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就可以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驯化”现象。
玻璃化苗: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迹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这种出现玻璃化现象的试管苗成为玻璃化苗。
愈伤组织:通常是指植物受到机械、动物或微生物等伤害后,创伤部位细胞脱分化而不断增殖形成的松散排列、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非器官化组织。
脱分化:已分化好的细胞在人工诱导条件下,恢复分生能力,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过程。
再分化: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人工种子: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所形成的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褐化现象:褐化是指在接种后,外植体表面开始褐化,释放出褐色物质,有时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褐化的现象。
器官培养:以植物器官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包括离体的根、茎、叶、花器和果实的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用酶及物理方法除去细胞壁,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与器官培养
2019/10/6
29
2019/10/6
30
培养基分类
• 根据培养基无机盐含量的差异将其分为以 下4类:
①高无机盐含量培养基(植物器官、花药、 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MS
②较高硝酸盐含量培养基(木本、十字花科 和单子叶植物的组织和花药培养);-B5
材料灭菌 培养基筛选
器
官 发
增殖、分化
培养基中激素配比
生
型
激素种类及浓度
基 本
植株再生及鉴定 基本培养基组成
程
渗透压
序
炼苗和移植
逐步过渡
2019/10/6
7
胚状体发生型(embryogenesis type):
• 指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外植体经培养脱 分化形成胚状体再成苗的方式。
• 技术关键:提高不同外植体胚状体发生及 萌发率和提高胚状体同步化率。
FLash
• 技术关键:打破顶端优势, 促使腋芽增殖并促其生根。
• 特点:繁殖率高、保持物种 的遗传稳定性,多用于林木
的繁殖。
器官型(organ type)
• 指直接从茎、叶、鳞片等外植体上诱导不 定芽或带芽的休眠器官(如小鳞茎、小球 茎、小块茎)产生再生成植株的方式。
• 技术关键:对培养基要求高,控制好激素 浓度,避免愈伤组织发生。
来自茎尖或茎段
培养物的不定芽。
• 通常玻璃化苗
恢复正常的比例很低,
在继代培养中仍然
形成玻201璃9/10化/6 苗。
32
玻璃化的解决方法
1. 增加培养基中的溶质水平,以降低培养基的 水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无病毒植株
三种假说: 能量竞争假说:病毒核酸和植物细胞分裂时DNA合成 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分生组织细胞本身很活跃, 其DNA合成是自我提供能量自我复制,而病毒核酸的 合成要靠植物提供能量来自我复制,因而就得不到足 够的能量,从而就抑制了病毒核酸的复制。 传导抑制假说: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 维管束实现的,但在分生组织中,维管组织还不健全, 从而抑制了病毒向分生组织的传导。 激素抑制假说:在分生组织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 素水平均很高,因而阻滞了病毒的侵入或者抑制病毒 的合成。 还有酶缺乏假说和抑止因子假说等。
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
特点:不受季节限制,用材少,速度快。 应用:主要用于繁殖率低的名特优植物 品种,使其保持原来优质品种的特性, 而不发生变异。
获得无病毒植株
郁金香碎色病毒
正常郁金香
染毒郁金香
获得无病毒植株
依据: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原理: 植物生长点有三处:根尖、茎尖以及花 器。怀特(White)在1943年发现植物 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毒。
植物组织与细胞的培养发展历史
3. 应用研究阶段 ①组织培养领域的研究迅速在世界各国 的有关实验室广泛展开。 ②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④研究目的性更加明确,并已广泛应用 到生物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定义(P33) 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 茎、叶、芽等)、组织(如花药组织)、细 胞(如体细胞)、胚胎、原生质体等培养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 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潜伏芽、或者长成新的 完整植株的一种实验技术。 由于整个过程是脱离母体,在试管中进行的, 也可称为植物的离体培养。培育出的植物也 叫“试管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5)芽与根的诱导,形成组培苗 愈伤组织经过增殖后,一般在上面会形成不定芽和侧 芽,但是却没有根系;于是再将其转入生根培养基中 进行生根培养。一个月后就能获得健壮的根系。这样, 一株完整的组培苗就形成了。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6)组培苗的练苗移栽 实验条件和自然条件不同,在试管苗移栽入自然环境前,必须 先进行练苗。目的是让它逐步适应自然环境。 练苗:先把培养容器打开,在室内自然光照下放3天(从无菌环 境到有菌环境,从人造光到自然光); 移栽:取出小苗,用自来水冲洗根系,再栽入基质中(沙子和 腐殖土,比例为1:1)。要适当遮阴,加强水分管理,湿度, 温度也都要适宜。(从培养基到自然基质)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3)制备外植体 在无菌环境下,将已消毒的材料剥去外表皮。然后切成0.2 cm厚的小 片。 (4)接种及愈伤组织的培养 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愈 伤组织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加琼脂的),每瓶可接种4-10片。 封口:瓶或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子封口,若是培养皿,用无菌胶带封口。 在这种环境中大概培养15天后,在外植体周围就会形成愈伤组织。 增殖:在愈伤组织等形成后,需要继代培养。这个过程也就是扩大培 养的一个过程。把愈伤组织分株或切段后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
细胞工程
第三章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1)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2)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间区别(书上P31)
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定义 (2)应用 (3)培养方法
定义上的区别(P31)
组织培养是指从机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 模拟机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 养,使之生存或生长成组织。 细胞培养是指动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 的存活和生长,它们并不能再形成组织。
植物组织与细胞的培养发展历史
2.培养技术建立阶段 植物组织培养建立了两个与培养技术有关的重要模式,一是培养 基模式,二是激素调控模式。 ①1934年,荷兰植物学家温特(Went)发现了生长素,叫吲哚乙 酸。之后,又发现各种生长素。 ②1937年,法国科学家高特里特(Gautheret)培养胡萝卜小块组 织,并使细胞增殖获得成功。 ③1948年,斯科克较好的解决了如何从离体组织或器官中诱导植 物再生的问题,并确定了腺嘌呤/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 的重要条件。 ④1953年,缪尔(Muir)分离得到单细胞,并通过看护培养使细 胞分裂生长,开创了单细胞无性繁殖的工作,建立了培养基模式。 ⑤1956年,米勒(Miller)发现了具有高度活力、能促进细胞分裂 和芽形成的物质,叫激动素。建立了激动素(分裂素)/生长素比 例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调控模式。比例高,产生芽;比例低,产 生根;适中,则维持生长,不分化。
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愈伤组织的生长 培养基:诱导培养基 不断更换新的培养基,使愈伤组织长期生长旺盛 (3)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形态的发生 培养基:分化培养基 当外界条件满足时,愈伤组织可以再分化成为芽和根 的分生组织,并由其发育成完整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主要体现五个方面(P41-44) 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 获得无病毒植株; 新品种选育; 在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研究上的应 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
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1)愈伤组织的形成(P36) 培养基:诱导培养基 形成过程: A. 启动期(诱导期):主要是指细胞或原生质体准 备分裂的时期,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诱导剂, 如:生长素:NAA(萘乙酸),IAA(吲哚乙酸), 2,4-D(二氯苯氧乙酸),细胞分裂素:BA(6-苄基嘌 呤)等。 B. 分裂期:开始分裂,并不断增生子细胞的过程。 如果是外植体,其外层细胞开始分裂,并使细胞脱分 化。 C. 分化期:细胞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上 的变化,分化出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几个相关概念 (P33) (1)全能细胞:能够表达生物体基因组的任 何一种基因,并能分化出该生物体内任何一 种类型的细胞,进而发育为一个完全相同的 生物体。 (2)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离 体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 细胞和原生质体。 (3)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由外植 体组织增生的细胞形成的一团不定型的疏散 排列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具有全能性。
应用上的区别
组织培养主要用于植株的快速繁殖; 细胞培养主要是为了得到这些细胞的代 谢产物。
组织培养应用
大规模组织培养的现代郁金香
野生郁金香
细胞培养应用
野山参
人参皂苷
植物组织与细胞的培养发展历史
1.探索阶段(理论基础) ①1830年,施旺(Schwann)和施莱登(Schleiden) 提出细胞学说(cell theory),其核心内容是,细胞 是有机体,亦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②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德(Haberlanclt) 根据细胞理论,认为高等植物的组织、器官可以不断 分割,直到单个细胞。并且首次尝试分离植物进行培 养,但条件限制,没能成功。他也被誉为“植物组织 培养之父”。 ③1943年,美国科学家怀特(White)正式提出植物 细胞具有全能性。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b. 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繁殖脱毒植物 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将扩增的外植体再切成小段,均匀接种在雾化反应器的 筛网上,继续扩增培养10天后,换成分化培养基,出芽,生根, 逐渐长大。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b. 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繁殖脱毒植物 几个概念: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几个相关概念 (7)继代培养与原代培养:愈伤组织在培养 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营养物枯竭、水 分散失,并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这些都不 利于继续生长。因此,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 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种转移称为继 代培养或传代培养。与之相对应的,原代培 养也称为初代培养,是从机体取得组织或细 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
继代培养 完整植株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培养方式: 根据外植体的不同,分为:植株培养、 器官培养(根、茎、叶等)、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根据培养的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固体 培养和液体培养(振荡、旋转和静止培 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1)材料的采集(P34-35) 前提条件:所培养的组织细胞要有全能性。 就植物而言,具有全能性的组织细胞有三类:受精卵、 发育中的分生组织细胞(根尖,嫩茎,幼叶,花 等)、雌雄配子及单倍体细胞。在快速繁殖中,我 们一般采用茎尖,大小<0.5 cm。
获得无病毒植株
唐 菖 蒲
新品种选育
优势:与传统的田间育种相比,利用植 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具有 效率高、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 这一过程是结合其它相关技术如基因转 移、细胞融合、染色体工程等进行的。
在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研 究上的应用
实践应用推动理论发展
种质资源的保存
农业生产是在现有种子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 的。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的,人为的),据 估计,每天都有75种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有些无性繁殖的植物因为没有种子,长期以 来只能依靠田间种植来保存。现在利用植物 组培和低温保存技术来保存种子,可大大节 省人力,物力,还能延长保存期,防止病害。
针对气质传递问题: 针对光照问题:
需要在反应器周围加上光源。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3)实例
a. 雾化生物反应器培养毛状根生产代谢产物—青蒿素
青蒿(香蒿)
黄花蒿(臭蒿)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青蒿素分子式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天山雪莲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
b. 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繁殖脱毒植物(P50)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将脱毒苗在固体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目的是组织扩增。
植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反应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