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笔记格式

它不同于读后感,虽然也有几种分类,但有一些要求是相同的,希望你交来的作业,能够符合这些基本的要求:

一、标题

二、下面写书名、作者、全书字数、出版社等资料以及你的阅读日期。(假期布置的是读一本传记)

三、介绍一下整本书,比如是传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写这本书的特色。可参看目录、序言或简介等资料。

四、重点写你看过的内容,做些摘录,写写感受。(最吸引你的地方详写)

补充: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摘录的后面,最好对摘录内容进行点评、比较、分析等。

2笔记写法

它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笔记。这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的写作,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1)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即记录自己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体会和感想。可以着重谈一点或几点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可以对正确观点补充发挥,或对某一错误观点加以分析、评论和批判。

(2)摘录笔记。就是把书籍或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精采的描写,或与自己的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词句或数字材料,按照原文准确地摘录下来,便于查找应用。

(3)提纲笔记。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分段写成提纲,以便于分清文章的层次,抓住中心,记住要点。

(4)提要笔记。即把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写下来,以便于我们理解、记住全文的内容,锻炼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也有助于复习、参考。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书笔记

一、3日重读完《留德十年》。

二、3日晚上做《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书笔记。许知远引述的文段比许知远本人的文字更有价值,更有味道。当然《燕园的记忆》部分写的还是不错的,写年轻人的彷徨、躁动,无可遏制的青春激情,对失落的美好日子的忧伤,让我读到凌晨。

三、4日重读《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并做笔记。晚上参加4班同学聚会,喝了4瓶半的啤酒,大醉,回屋即睡。

四、5日早晨写《那年去人民大学看诗会》。中午参加3班同学聚会,被灌6瓶多啤酒,居然能面不改色,该干啥干啥,自己佩服自己一下。

五、6日大睡。开始读曹聚仁的《书林又话》。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摘要

爱德蒙•威尔逊曾经觉得他的书平装本销量太大——“大得足以使一个严肃的作家害臊”。(P12)可马尔克斯的书据说当年在拉美卖了一千多万册,作何解释。马尔克斯赶紧跳太平洋去吧!

坚持严肃让人尊敬,同时也意味着你又被嘲弄的危险。(14)深得我心。

歌德说,阅读是读者和作者间的一次合谋。(15)

史努比是一条富有人文气息的狗,坚持尊严、不安现状、耽于幻想、英雄主义理想。(25)很多时候,人不如狗。

但面对现实的残酷,我们所能做的可能仅仅是怀念。(27)怀念过往就是对现实的反抗。

对那种苦难的向往,是对我们目前生活的一种无情的唾弃。(28)人们对沉滞的生活总有种逃离的冲动,梁遇春在《谈“流浪汉”》里讲得很精彩。每个人灵魂深处都是流浪汉。

英国作家汤姆•彼得森说:“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青春期。”(30)孕育着不成熟,反抗。

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写道,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31)说的真好。可现实是我们只能做“蚁族”。

T.S.艾略特的诗句,“我坐在岸上/钓鱼,背后一片荒芜的平原,/我是否至少将我的田园收拾好。”(32)充满巨大隐喻的诗句。

试图勾勒一代人是危险的,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世界来讲,定义一代人的方式往往流于肤浅与偏颇。(39)我们根本没有看到一代人的崛起,他们只不过是恰好都生在那十年之间,他们志趣各异,并且在内心深处相互不屑,缺乏共同的价值体系。(41)英雄所见略同。

帕斯:“在20世纪各项伟大的起义中,爱情缺席了……”(43)更准确地说,是爱情异化了。

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中写道,“真正值得尊重的是不是信息,而是思维的艺术。”(54)海量的信息会让人的思维浅薄。

叔本华曾经写道,“人的相貌有如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是可以破译的……他的相貌概括了他所要说的一切。”(61)面由心生。

李欧梵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写道,“林纾证明了爱,苏曼殊在爱中漂流,郁达夫创造了他的爱的想像,而徐志摩则体现了爱本身”。(64)郁达夫的《迟桂花》。徐志摩的人生比他的诗更有价值。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69)水至清则无鱼。

本世纪,在这些卑微的小职员中,又产生了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与思想家。在白天,他们披着小职员的面纱,面无表情地行走在人群之中,观察着别人;夜晚,他们撕下那层暗淡,在夜色的隐藏中,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准备篡改或者制造历史。(73)我曾经把创作的冲动当成创作的才能,这个误会延续了很久时间,直到工作了两年后我才意识到。我要向隐藏在小职员表象下的大师们致敬,因为他们完成了我的梦。

评论家詹姆斯•伍德说:“博尔赫斯的大部分时间不是用于白日梦的幻想,便是在与之相对应的失眠中度过。”(75)我向往的生活方式,努力中。

卡夫卡说,“心灵的枯燥掩藏在感情洋溢的风格背后”。(81)这是今天大多数文章所具有的弊病。

布罗茨基说,“大众应该用文学的语言说话”。(85)雅俗之争中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叔本华说,“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85)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席勒说,“人是如此迷恋于为历史下定义”。(89)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雅思贝尔斯说,由于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极为复杂,社会愈来愈功能化,新闻记者成了联结广泛的外部世界和个人之间的唯一纽带。所以新闻记者必须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与自我反思和学习的能力,在现实的报道中引入客观而崇高的感情。(101)记者的伟大使命。

活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人可能正经历着马修•阿诺德的判断:"一个世界已经死去,而另一个还没有生成。"(104)所以社会失去了信仰。

芝加哥大学教授阿兰•布鲁姆说,“在我们的时代,教育应该去发现学生们渴望完美的任何东西,重建一种知识体系,能让他们自发地去追求完美”。(163)教育的目的。

1918年,19岁的海明威在米兰说:“与其在年老体衰、万念俱灰时死去,还不如在这无不充满幻想的幸福的青年时代死去,让生命在灿烂的光明中消逝。”(175)让我想起了三岛由纪夫的《天人五衰》,那个活到十八岁就死去,然后永远轮回的生命。

40年后,海明威对他的朋友这样讲:“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175)巴黎的魅力。

在《红与黑》中,柯哈莎夫王子这样教导失恋的家庭教师于连,“忧愁的态度不能算是优雅;你需要的是一种厌倦的神情。若是你发愁,那是因为你有欠缺,在某些事情上失败了。这是表现自己的低下。反过来如果仅是厌倦,低下的却是徒然讨你欢心的那个人了。”(187)发愁与厌倦。

我的整个成长被蒙上了现实的羞涩与内心世界渴望激情的双重幕布。(189)成长的本质。

传播学巨擘马歇尔•麦克卢汉则更加推断,“在未来的电子社会中,对于由口语控制的信息体系来说,无知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因为无知者更具有可塑性,他们不受过去的规范来限制,所以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容易地学习新技术”。(192)信息的无限丰富与人的浅薄无知并存,是电子时代的特性。

施宾格勒在《西方地没落》里对于技术的描述:“技术是像我父上帝一样永恒和不可变化的,它像上帝之子一样拯救人类,它像圣灵一样照耀着我们。”(194)技术三位一体,主宰一切。

莫洛亚在其传记中写道的,“在虔诚的正经的大作家下面,生活着一个嬉皮笑脸的、谈吐随便、神态放荡的夏多布里昂”。(209)所有作家都具有的两面性,何止是夏多布里昂。

而今天,浪荡这个词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在充满规范与束缚的今天,浪荡者转换成对于数量的追逐,而非对于生命无限可能性的探索,更失去了慷慨大方的美誉,变成了一种纯粹自私自利的行径。(215)所以人们怀念狼。

安迪•沃霍说,“未来每个人都能当15分钟名人”。(219)瞬时性是现代社会的特性。悠长的东西无处存身。

弗朗兹•卡夫卡说,“一本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利斧”。(222)书的价值。

前浙江大学竺可桢曾说,“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230)大学的定位。

哈佛大学教授罗索夫斯基:“我们的任务还在于保存和阐述文化。我们要将伟大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232)大学的意义。

费希特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去培养人们是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236)我们的教育谆谆教导学生的是要去适应社会,否则就会被淘汰。

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认为大学教育最大的作用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262)“富有想象力”是关键。

怀特海说,“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270)希望我的学生们能明白这一点。

一种致命的平庸与现世感就死死地围困着我。(276)这说的是95年后的中国。

这是一个青春绽放的年代,生命中的狂喜被眼花缭乱的变幻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276)许知远借助高晓松的音乐和孔庆东的讲述构筑的80年代的大学校园图景。

高晓松的音乐令我沉醉的原因:一方面他是小布尔乔亚情调的,另一方面它是豪情灼人的。(277)原来如此。之前我只注意到忧伤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