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

课程论文

题目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姓名

学号121425050107

院系专业国际教育学院工商1班

2014年5月20日

The importa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Cui Chao

670100366@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attracting and clos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elationship as a starting point, with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ctivity. Thus, the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loving others, loving others will encounter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pproach to love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崔超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洛阳471003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吸引和亲密的作用。亲密关系贯穿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是我们对人生体验的核心所在。文章从概念关系作为切入点,联系影响关系的几个因素,进而探讨了亲密关系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由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的重要性、将会遇到的问题和正确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亲密关系经营爱情

1引言

人与人之间最终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开天辟地以后,就存在着吸引——男性和女性间的吸引,我们应该为自己得以来到世间而对它心存感激。亚里士多德将人称为“社会性动物”。确实,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关系的需要。

2社会中的自我

在我们的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度。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并不能总是对事情做出冷静的判断。当亲密关系,比如婚姻关系中出现问题时,个体通常会把责任更多的推在配偶身上。可当在工作、家庭甚至游戏中的情况好转时,个体却往往会认为自己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威尔逊(1985,2002)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因此而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威尔逊及同事认为,这说明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我们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这些控制我们

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也往往会错误的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并且威尔逊和罗斯指出,我们更乐于承认那些已经快淡忘的从前具有的缺点,认为那是“过去的我”具有的。

自我展示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示一种受赞许的形象。那些自我监控性差的人则很少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更多地受其内在的指引,从而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感觉和信念来说话做事。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威克伦德和杜瓦尔与其合作者们发现了自我觉知效应。当我们把注意聚集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叫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的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如果一个气球的运动是由我们看不见的风的推动所造成,我们不会认为它是有内在动力的。但人不是无生命的物体,因此当一个人在活动时,我们通常轻视“环境的风”,而集中考虑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就像在海底生活的鱼类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之中,以至于我们必须从中跳出来以理解文化的影响。有箴言曰:措辞差之毫厘,实去之千里也。下面是一个关于苏丹的故事,苏丹梦见自己掉光了所偶有的牙齿。第一个被叫来解梦的人说:“天啊!掉牙齿说明您将会目睹家庭成员的死亡。”于是怒不可遏的苏丹下令给这个坏消息的使者50鞭子。第二个解梦人听说这个梦以后,他对苏丹解释这是好运气的先兆:“你将比你的整个宗族还要长寿!”于是安下心来的苏丹下令管家奖给这个好消息的使者50个金币。途中迷惑不解的管家向第二个解梦人请教:“你的解释和第一个没什么区别啊?”“啊,没错,”那个睿智的解梦人回答道,“不过请记住这一点: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说话的内容,还在于你说话的方式。”

3 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接近性。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为什么接近会诱发喜欢呢?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易得性,因为我们更喜欢那些经常见面的人。另一个原因就是曝光效应。扎伊翁茨指出曝光效应具有“巨大的适应意义”,它是一种可以预见我们的吸引和依恋倾向的“硬件”现象。

外表吸引力。亚里士多德在《第欧根尼·拉尔修》提到过“人格的魅力胜过任何介绍信。”要说外表不重要,其实那只是我们拒绝现实对我们的影响的一个例证而已,事实上美貌是一种财富。伯纳德·默斯坦等人的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相同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人们选择朋友,尤其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方面都能与自己匹配的人。正如格雷戈里·怀特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的有关约会的研究结果:外表上的匹配将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也许你会想,有很多夫妻的吸引力并不匹配但他们却很幸福。在这种情况下,吸引力较差的一方常常具有其他方面的品质可以对自己的外表进行补偿。

相似性和互补性。当某人的态度与你自己的越相似时,你就会越喜欢他。相似性产生喜爱,这不仅对于大学生,而且对于儿童和老人,对于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的人也都适用。对于那些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人则更是如此。如果你喜欢自己,就会更有可能与一个同样喜欢你的人结为伴侣。这种“相似性导致喜欢”的效应已经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得到验证。

自尊和坦诚。低自尊的个体倾向于低估同伴对他们的欣赏程度,并且也不积极给予同伴回报性评论,因而对与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也较低。若你对自己信心不足,你可能会对你们的关系持悲观态度。当自己感觉良好你才会对伙伴或配偶的看法更有信心。要让所爱的人满意很难,但伤害所爱的人却很容易。这说明与压抑不快情绪和戴尔·卡内基所说的“过度赞扬”相比,保持坦率而真诚的关系——即互相尊重、彼此接纳、保持忠诚——更可以持续地让对方感到满意。阿伦森这样解释道:当关系向更加亲密的方向发展时,真诚变的更为重要——我们不再一味努力的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而是开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哪怕有些方面令人生厌……如果两人真心喜欢对方,如果他们能在对方面前坦然表露自己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而不是总是“友善”地对待对方,那么他们将持有的拥有更满意、更富有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