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1)
关于《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草案)》的说明

关于《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3.03.06•【分类】其他正文关于《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草案)》的说明——2011年2月21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冰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省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一是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村道)是全国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惠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民心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村村通”建设列入民生工程,截止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149386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3697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7%,实现了乡乡通沥青或者水泥路,97.8%的村民委员会驻地通沥青或者水泥路。
全省农村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方便了农民生活,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伴随我省农村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许多农村公路已陆续进入大修期,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任务日益繁重,亟需明确有关方面的职责,并对执行标准作出规范;二是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筹集以县为主,省、市补助、支持。
由于县级财政投入有限,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需要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筹集作出规定;三是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力量不足,加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足等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地查处损坏、破坏农村公路的行为,农村公路损毁情况比较严重。
为了依法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必要制定《条例》。
二是贯彻实施《公路法》,完善农村公路立法规范的需要。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范本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范本《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合理规划和落实农村公路项目,保障农村交通畅通,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效益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应当坚持中央统筹、地方负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质量监控,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农村公路项目规划管理第六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遵循“按需规划、分类建设、有序推进、综合协调”的原则。
第七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农村交通需求、自然地理环境、生态保护等因素,并充分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意见。
第八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区分编制村村通、镇镇通、乡乡通等农村公路规划,力争实现全面连通。
第九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明确项目的用途、线路、工程量等基本信息,编制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
第十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严格遵守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完成环保、水保、山洪灾害防治等工作,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经过评估和论证后,应当报请所在地农村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审批应当依法审批,严格按照规划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三章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第十四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编制施工方案,明确工程的实施内容和建设要求。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依法进行工程招标,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和要求进行招标工作。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依法组织建设过程的监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严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省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第三章奖励与责任追究第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我省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及《××农村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扩建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农村公路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安全至上、确保质量、生态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负责,落实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扶持和促进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乡道、村道的建设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在乡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可以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和一事一议制度组织村道建设。
第五条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行业管理工作。
各市、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指导、监督乡道、村道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按照规模、功能、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分为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和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是指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含)以上政府投资项目。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不含)以下,建设内容相对简单,资金来源基本落实的政府投资项目为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第七条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采用随机抽取建设项目,随机选派检查人员,检查情况向社会公开的方式,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04•【字号】皖政办[2007]76号•【施行日期】2007.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07〕7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全省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
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我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快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力争用2-3年的时间,基本建立符合我省农村实际和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明确管理养护职责农村公路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负责管理养护工作,省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一)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数据库,编制下达全省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工程补助资金计划,统筹安排和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检查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和养护质量,指导、监督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监管全省农村公路养护市场。
安徽省财政厅、交通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交通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交通厅•【公布日期】2007.06.15•【字号】财建[2007]643号•【施行日期】2007.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安徽省财政厅、交通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643号)各市、县财政局、交通局: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皖政〔2005〕7号)要求,我们制定了《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六月十五日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皖政〔2005〕7号)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包括客货运附加费收入省级分成部分、公路(桥梁)资产经营权转让部分收益、省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安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中心的融资贷款,以及省级交通部门筹集的其他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
第二章省级补助资金使用范围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只能用于省交通厅、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批复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及安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中心融资贷款利息支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
第三章省级补助资金专户管理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省级专户由省交通厅所辖安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中心负责具体管理,安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中心应按季将安徽农村公路建设省级补助资金中贷款增减情况报告省交通厅、省财政厅。
各市、县也必须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做到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专项拨付、专款专用。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一)

农村公路建立质量监视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我区农村公路建立质量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立质量,根据《公路法》、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农村公路建立质量管理方法(试行)》、《农村公路建立指导意见》、《公路工程质量监视规定》以及省交通厅相关农村公路管理方法,结合我区农村公路建立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建立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开展为宗旨,注重培育“政府监视、建立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条中央和地方财政全额或局部投资的县道、乡道、村道公路工程(含提档升级工程)及沿线桥梁改造工程,应执行本方法。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立应承受社会和舆论监视,各镇各村应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监视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农村公路建立中的工程质量事故、质量缺陷和违反有关质量法规的行为,均有权向区交通运输局或其质量监视机构举报。
第二章工程实施和质量管理第五条农村公路工程建立工程应当依法进展招标,施工、监理应当具备相应资质。
农村公路工程实行施工(监理)、平安、廉政三合同制。
第 1 页共6 页第六条农村公路工程实行开工报告制度,开工报告由施工单位填报,建立单位审批,并报区交通运输局备案(附建立合同复印件),工程经批准前方可施工。
填报单位及审批单位对填报的真实性负责,建立中出现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第七条农村公路建立工程要加强施工路段管理,维护施工路段正常秩序,确保交通交通平安。
具体参照《江苏省公路施工路段管理方法》执行。
第八条各建立单位要加强农村公路工程平安生产的监视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管理,严格施工平安操作规程,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平安。
第九条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区农村公路建立质量管理的指导,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立质量管理政策和工程技术政策,明确本地区农村公路建立的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全面指导农村公路的建立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解读

《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解读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落实省委巡视组指出的农村公路资金计划分配中存在“吃不饱、吃不了”的意见,根据省厅巡视整改工作要求,省公路局草拟了《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下为您带来《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解读,欢迎浏览!一、《办法》的起草依据《办法》起草的主要依据为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结合《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有关规定,同时充分吸纳交通运输部《关于“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对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细化,形成适合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际情况的建设管理办法。
二、《办法》的主要修改点重点围绕解决省巡视组指出农村公路资金计划分配中存在“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和对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分工,细化、充实了相关内容。
1.解决“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
第三章规划及计划管理中第十五条至第二十条,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及年度建议计划编制的有关要求,确立了“多干多补、奖优罚劣”的竞争性分配机制,让积极性高、工程实施得又好又快的市(县),在年度资金计划分配中增加建设投资或补助资金,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对积极性低、工程实施不力的市(县),削减其下年度计划指标规模,化解“吃不了”问题。
2.细化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新的工作要求。
必须充分发挥省公路局和各级质监机构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各自农村公路管理职能,确保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等民生项目扎实推进。
相关章节分别分布在,一是第一章总则第八条,明确了省公路局和省交通质监局各自的行业管理职能;二是第三章规划及计划管理第十六条第二款,明确省公路局在农村公路数据库建设和落实计划监督执行中的工作职责;三是第五章建设组织与管理第四十条,规定了市、县交通质监机构各自职能。
3.其他新增内容第三章规划及计划管理第二十条第一款,将现行的农村公路年度建议计划编制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
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

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取得实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根据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厅公路字〔2008〕52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以下简称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国家有关质量工作方针,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为先”的原则,实现农村公路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夯实农村公路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活动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质量年活动,实现“五个明显”的目标,即质量意识明显提高,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具体目标:质量管理制度基本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健全,建设项目优良率逐年提高。
全省平均质量抽检项目(见附表指标)总体合格率在2007年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94 %;其中路基压实度、路面强度与厚度、混凝土强度指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组织机构省交通厅成立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组长:梅劲副组长:罗宁成员:徐乃强、姜芸、秦勤、浦锦华、郑赤鹏、何光、章后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公路局,负责质量年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各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活动安排(一)活动范围:2008~2010年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和渡改桥工程,包括部安排的通畅工程、通达工程,以及我省自行安排的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
(二)质量年活动主体:省、市和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各参建单位和人员,以及应聘参与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人员。
(三)工作阶段安排质量年活动自2008年3月开始,至2011年3月结束。
按动员、实施、总结评比三个阶段进行。
组织动员阶段,从2008年3月至2008年5月底。
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动员大会;各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研究制订质量年活动的具体安排,广泛开展质量年活动培训与动员,强化质量意识,明确质量目标,完善质量管理各项制度。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11.13•【文号】交安监发〔2018〕152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交安监发〔2018〕152号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农村公路质量耐久、工程耐用和安全可靠,现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2018年11月13日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农村公路质量耐久、工程耐用和安全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质量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应当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有效监督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行业管理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综合行业管理工作。
地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工作职责和项目管理职权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机制,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要求,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
乡级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
项目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应当明确相应的项目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进行工程质量责任登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全文)

Life is not perfect, if you find it wrong.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其中,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简便适用、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保证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节能降耗,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鼓励农村公路建设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第七条交通部负责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
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
第九条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
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
路面应当选择能够就地取材、易于施工、有利于后期养护的结构。
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

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
佚名
【期刊名称】《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2(000)021
【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总页数】7页(P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
【相关文献】
1.依法规范农村公路发展更好服务美好乡村建设——《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解读[J], 周密
2.认真实施两个“监督条例” 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写在安徽省两个“监督条例”施行之际 [J], 江严
3.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黄山市农村公路发展为例 [J], 吴
菁
4.《广东省农村公路条例》审议通过填补广东农村公路管理法规空白 [J],
5.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法规类别】公路运输【发布部门】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日期】2017【实施日期】20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2017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境内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国家和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实行。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包括农村公路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省市补助”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满足功能、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保证质量,降低建设成本,注重节约集约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并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第七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第八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按照职责分工,省公路管理局履行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技术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履行对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指导职能。
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工作,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工作,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相关工作。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8.12.17•【字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交通运输局,广德、宿松县交通运输局,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为加强全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管理,规范计划管理程序,提高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厅制定了《安徽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018年12月17日安徽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管理,规范计划管理程序,提高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全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配套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依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在2018-2020年实施的连通较大自然村的硬化路以及一批末梢路、循环路、产业路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第三条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计划优先安排贫困地区、行蓄洪区尤其是革命老区中贫困县的建设项目,原则上贫困地区和行蓄洪区建设项目在2018-2019两年内全部安排完毕。
第四条根据全省2018-2020年完成6.5万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总建设任务和《全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项目库(2018-2020)》,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年度计划编制工作按照以下流程开展:(1)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全省年度建设任务,每年9月底前提出各市(省直管县)下一年度建设任务分解方案并征求各市(省直管县)意见;(2)省交通运输厅统筹考虑各市(省直管县)意见后,每年10月15日前下达各市县下一年度建设任务,并要求各市县同步开展具体建设项目的计划申报工作;(3)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报的建设计划进行初审,于每年12月15日前上报省交通运输厅;(4)省交通运输厅对各市上报的年度建议计划及时组织审核、整理,并同步开展全省年度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于每年12月底前正式下达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
1、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2、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3、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简便适用、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4、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指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5、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当落实养护责任和养护资金,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安全畅通。
6、农村公路的养护生产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7、每月对养护路段巡视不少于2次,对挡墙、桥涵、公路标志、里程碑等应观测检查,雨季期间巡视次数相应的增加。
8、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加强绿化美化,逐步实现田路分家、路宅分家,努力做到路面整洁无杂物,排水畅通无淤积,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乡道、村道的建设管理活动。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安全至上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美观协调,实现建、管、养、运协调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第二章项目管理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公路发展规划,并与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协调。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
第七条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负责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三章施工管理第八条农村公路施工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法律法规。
第九条农村公路施工应当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质量评定。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质量缺陷责任期制度,质量缺陷责任期不得少于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第五章维护管理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成后,应当及时纳入养护管理范围,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养护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落实养护责任,保障养护经费。
第六章资金筹措与使用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当通过政府投入、社会资本等多渠道筹措,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办法

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5.10.05•【字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65号]•【施行日期】1995.10.05•【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65号)《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办法》已经1995年8月14日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回良玉一九九五年十月五日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保证公路安全畅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
专用公路由建设单位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三条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第四条公路路政管理工作遵循“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依法治路”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检查。
公安、土地、城建、环保、水利、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公路管理机构做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六条公路有遵守公路管理法规,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设施的义务;有检举、揭发违章侵占、破坏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设施行为的权利。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七条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公路管理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路政管理工作。
公路管理机构路政管理的职权是:(一)宣传贯彻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管理和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设施;(三)实施公路路政巡查,依法制止、查处各种违章利用、侵占、污染、破坏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设施的行为;(四)按照公路建设规划要求,对公路两侧实施建筑控制线;(五)维护公路渡口、收费站(点)区和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的正常秩序;(六)审查增设交叉道口和从地面、公路上空或地下穿(跨)越公路的其他设施的建筑事宜;(七)参与新建、改建公路工程验收,负责办理其交接手续;(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法》(以下简称《道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遵照《道路法》,统筹利用各种资源,积极组织和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活动。
第三条各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定期检查农村公路的质量和安全,严格控制农村公路建设和运行的环境污染,确保农村公路可以安全通行。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由国家拨款,省市县政府拨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推行公路建设企业共建共管模式,并由政府企业党派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
第五条加强规划设计和投资管理,控制农村公路建设费用。
拟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遵守省级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经有关专业审批机构审批确认。
第六条严格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建设安全可行的公路。
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施工,实行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第七条充分发挥农牧民及有关社会力量作用,强化农村公路管理。
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维护等。
第八条强化安全管理,实行安全保密措施。
要对供电、信号、桥梁等有关设施,以及公路行车安全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确保农村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通行。
以上就是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令2018年第4号)2018年6月1日实施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 年第4 号)《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已于2017年12 月27 日经第25 次部务会议通过,并经财政部同意,现予公布。
自2018年6 月1 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8年4 月8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扩建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县道是指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乡道是指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安全至上、确保质量、生态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指导、监督乡道、村道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负责,落实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扶持和促进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建设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在乡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可以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和一事一议制度组织村道建设。
安徽省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 (1)

安徽省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提高我省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主要包括水泥(沥青)路面病害处治、路面改善及大中修工程、危桥改造、安保工程和抗灾抢险等专项工程。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保障畅通”的原则,实行专业化养护,逐步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管理体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受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委托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监督、检查、考核、指导和协调工作。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的编制应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安排县道、乡道的养护工程和文明样板路创建、安保工程、危桥改造、抗灾抢险等专项工程。
第五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与管理应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二章养护工程计划第六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是养护工程监督、检查、考核、验收的依据,各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养护工程管理,认真执行经上级批准的计划。
第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建议计划编制单位,要对已完成的大中修项目建立档案,并做好即将进入大中修期项目的前期储备工作,在每年11月底前确定下年度的工作计划;养护工程计划批准单位要在每年12月底前,完成下年度计划的批复工作,做到早作准备,早实施。
第八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建议计划由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编制,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经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纳入本市年度养护计划。
市级年度养护计划报省公路管理局备案,由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要严格按照上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境内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国家和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实行。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包括农村公路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省市补助”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满足功能、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保证质量,降低建设成本,注重节约集约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并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第七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第八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按照职责分工,省公路管理局履行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技术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履行对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指导职能。
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工作,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工作,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建设标准与设计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农业经营开发、客货运输、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因素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对交通量增长快的地区适当考虑建设标准,预留发展空间。
县道按照一般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乡道、村道按照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现有农村公路不符合上述规定要求的,应当逐步改造。
除自然条件不具备外,单车道的农村公路应当实施路肩硬化,并设置会车道。
第十条农村公路设计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耐久”的原则,在具体技术指标选择时,既要立足当前需要,又要考虑远期改造升级的需要。
对于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的路段,可按照交通运输部的《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的技术指标确定,但应进一步强化受限路段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减少征地拆迁和土地占用。
桥涵等构筑物宜采用施工简便、经济适用、适合养护的的型式,提倡采用标准跨径。
路面应当选择能够就地取材、易于施工、有利于后期养护的结构。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排水等必要的附属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公路,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县道、乡道上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在村道的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及沿河、村庄和人群聚集地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第十三条二级以上(含二级)的公路和中型以上的农村公路桥梁、隧道、渡口工程项目的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其设计方案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他农村公路项目可以直接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其设计方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工程及其桥梁、隧道、渡口工程项目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其他农村公路工程的设计,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
第三章规划及计划管理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农村公路发展状况,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扶贫攻坚的需要进行编制,并与城乡规划、国道和省道规划以及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衔接,使县道、乡道、村道连通成网。
第十六条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组织编制全省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指导并协助各地编制和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分阶段建设目标和实施重点,组织建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库,并作为安排年度建设计划的依据。
省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对各市上报的农村公路项目数据库进行初审,参与年度计划编制与审核,督促检查年度计划的执行。
第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库为基础,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充分尊重群众和基层政府的意愿,统筹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本着群众愿意干,政府就支持的原则,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年度建议计划。
(依据《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办法》第五条)第十八条申请国家和省补助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管理实行建设项目申报审核制。
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对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编制上报的年度农村公路建议计划项目应加强审核,严禁多渠道、重复申报,并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依据国家、省和市投资补助规模,综合平衡、协调解决辖区内各县(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需求和能力,编制上报市级农村公路建设建议计划。
第十九条本着实事求是、科学调配、统筹推进的原则,,将年度资金计划分配与项目执行情况、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挂钩,采用多干多补、奖优罚劣的竞争性分配机制。
对未能完成年度计划项目的,未完成计划部分占用其下年度计划指标,情况严重的,将削减下年度计划指标规模;对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项目的单位,可在下年度计划中增加建设投资规模或补助资金。
第二十条省交通运输厅审核确定全省农村公路年度建议计划,并按照国家农村公路计划管理的相关规定商同级财政部门上报、下达农村公路年度建议计划。
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变更投资、减少建设规模、降低技术标准,确需调整变更的,需报原计划下达机关审批。
第四章建设资金与管理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资金筹集机制。
除各级财政资金外,还包括村民委员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一事一议”和政府奖补结合方式筹集的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以及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捐助或者利用农村公路冠名权、绿化经营权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出工、备料。
确需农民出资、投入劳动力的,应当由村民委员会征得农民同意。
第二十三条中央和省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应当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工程直接费用,并严格执行国家对农村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
补助资金可以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或者先预拨一部分,待工程验收合格后再全部支付。
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设资金应当按时到位,并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支付。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征地拆迁款。
第二十五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应当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审计检查。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第二十六条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的人民群众进行公示,加强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第五章建设组织与管理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用地依法应当列入农用地范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需要拆迁的,应当按照当地政府确定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应当公开。
第二十九条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法进行招标,选择持有国家规定相应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施工。
对于规模较大或技术复杂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单独招标,为便于施工组织和减少招标工作量,对工程规模不大、技术相对简单的同区域或临近项目,可以在同一区域内多项目打捆招标。
含群众集资、农民投劳或利用扶贫资金、抢险救灾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及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
第三十条招标人应按规定编制招标文件,并上报相应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县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乡道、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标,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也可以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
招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第三十三条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隧道等工程,应当选择持有国家规定的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施工。
路基改建和公路附属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当地农民参加施工。
第三十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公路和中型以上桥梁、隧道、渡口工程项目的施工许可,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三十五条农村公路路面和桥梁、隧道工程应当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
第三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明确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要达到100%。
第三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单位应具备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机构和人员,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过程管控,促进参建各方认真履约。
农村公路要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
施工和监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人员、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强化过程控制和中间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农村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应当注重技术服务和指导,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加强现场质量抽检,确保质量,避免返工。
第三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制度。
质量缺陷责任期不得少于交工验收后一年,质量保证金一般为施工合同额的5%。
质量保证金由施工单位交付,由建设单位设立专户保管。
质量缺陷责任期满、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处置后,质量保证金应当返还施工单位。
第三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发生工程质量或者安全事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