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遗传学论文
遗传学课程论文——细胞质遗传并非完全是母系遗传
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遗传学课程论文细胞质遗传并非完全是母系遗传姓名:孙颖雯班级:2010级生物科学(师范)2班学号:222010317011053指导教师:帅小蓉【摘要】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具母系遗传的特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学家们已发现在动物及植物中均存在有低频的线粒体DNA单亲父系遗传以及双亲遗传的现象。
对质体DNA遗传的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的质体DNA大多表现为母系遗传,而裸子植物的质体DNA则主要表现为父系遗传的方式,同时也发现存在其它的遗传规律[1]。
由此证实了细胞质基因的遗传并非全部都是母系遗传。
【关键词】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线粒体DNA遗传质粒DNA遗传【引言】母系遗传是细胞质遗传的普遍形式,高等生物的细胞质遗传包括母系遗传、父系遗传和双亲遗传。
母系遗传是指: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通常子代只表现母本性状,这种表型和母本表型一致而与父本表型无关的细胞质遗传又称母系遗传。
异配生殖的生物,其合子中细胞质主要来自雌配子,同时父本所形成的配子中,细胞质基因或丢失、或以某种方式被破坏、或失去活性,即只有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得到表达,父本的细胞质基因没有表达,因此,后代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这种细胞质遗传才是母系遗传[2]。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雌配子中的细胞质多,而雄配子中细胞质少是母系遗传的主要原因,则以后就难以理解父系遗传和双亲遗传。
通常所说的细胞质遗传特点其实是指母系遗传的特点,如子代通常只表现母本性状,母系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是包容关系的概念。
因此,母系遗传一定是细胞质遗传,而细胞质遗传却不一定是母系遗传[3]。
例如花斑紫茉莉白色枝叶、绿色枝叶、花斑枝叶的遗传和链孢霉的慢性生长性状遗传,属于母系遗传;而酵母菌小菌落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但不属于母系遗传。
【正文】细胞质遗传中,正、反交结果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常常根据正、反交结果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来判断一种遗传是否是细胞质遗传。
细胞论文范文
细胞论文范文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奥秘。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它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其中包含着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能够指挥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功能表达。
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营养摄取、代谢活动、生长和分裂等。
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摄取营养物质,然后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活动,产生能量和合成各种生物分子。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细胞增殖的基础,它能够保持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以及修复受损的组织。
研究细胞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但对于细胞内部的细节了解有限。
电子显微镜能够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但需要对样品进行特殊的处理。
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研究细胞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表达,揭示细胞的分子机制。
细胞的研究对于生命科学和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细胞的研究,探索细胞的奥秘,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
总之,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
通过对细胞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应该加强对细胞的研究,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医学遗传学论文(最新期刊范文8篇)范文2
2021医学遗传学论文(最新期刊范文8篇)范文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以出生缺陷生命科学为主要研究课题,通过DNA技术,进行基因诊断、基因治疗、预防出生缺陷,是一种新型又有效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本文汇总了8篇“医学遗传学论文范文”,供医学工作者们参考阅读。
医学遗传学论文(最新期刊范文8篇)之第一篇:基于医学遗传学的抑郁症研究 摘要:抑郁症作为常见精神障碍,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目前,人们对抑郁症遗传机制的理解远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其他常见精神障碍透彻。
近年来,随着临床样本量的不断积累以及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进步,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该文从抑郁症的候选基因、常见变异位点、罕见变异位点以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等方面对该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遗传学,研究进展;医学遗传学 抑郁症是一类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精神障碍,全球约3.5亿人罹患抑郁症;从伤残调整生命年来看,抑郁症在全球疾病总负担中所占比例高达10.2%,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健康问题[1]。
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科学家们仍难以阐明抑郁症的分子机制,因此抑郁症的治疗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其他复杂疾病如肿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所带来的靶向治疗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提示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拥有巨大潜力,有望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比于遗传度较高的自闭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遗传度为31%~42%[2],遗传学研究发现的变异位点数目也远不及上述精神障碍,揭示抑郁症的遗传机制需要更大的样本量研究。
近年来随着诸如精神障碍基因组学研究合作组织(PsychiatricGenomics Consortium,PGC)、CONVERGE(China,Oxford,and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Genetic Epidemiology)等组织的抑郁症临床队列样本数的增加,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将迎来新的曙光。
遗传学论文3(1)
Cu2+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的影响张晋,王馨【摘要】采用硫酸铜对泥鳅进行染毒试验,用常规方法制备血涂片,以研究其不同浓度范围(0.05mg/L—0.4mg/L)对泥鳅红细胞核异常和微核的诱导效应。
结果表明:硫酸铜能不同程度地引起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率的升高,各处理组泥鳅红细胞微核的出现率随铜离子浓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不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关键词】Cu2+;泥鳅;红细胞微核;核异常近年来,大量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被排到江河湖泊,其中的重金属在水体中不易被降解,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在鱼体中积累,会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
微核试验是20世纪70年代由Heddle(1973)和Schmid(1975)分别独自创立的,是检测细胞遗传损伤的指标和检测化学物质毒性的一种常规方法。
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监察各种理化因子对机体的致癌、致突变效应。
泥鳅的血红细胞具核,在外来诱变剂的作用下会出现微核和各种核畸变现象。
近年来学者将泥鳅作为研究水体污染的材料,取得较好效果。
泥鳅在实验室易于饲养,分布广泛,取材容易,易于涂片,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等优点,因而常被用于检测水体的污染情况。
因此,可用泥鳅作为评价水体污染和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遗传损害及毒理效应的指示生物。
泥鳅对环境中低浓度的污染物较为敏感,微核试验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物质、重金属、除草剂及食品添加剂等对泥鳅遗传毒性的影响的研究。
实验以泥鳅为研究对象,探讨Cu2+对泥鳅红细胞微核、核异常等遗传指标的影响,为环境监测提供参考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泥鳅30条(泥鳅购大学城永辉超市,体长10±2.0)cm,在曝气的自来水中暂养3 d,实验时选用体重相近、体表无损、健康活泼的个体作为试验材料。
1.1.2 主要试剂分析纯CuSO4·5H2O用蒸馏水配置成10 mg/L母液,再稀释成所需的浓度;吉姆瑞氏混合染液,使用前用0.2 mol/L 磷酸缓冲液(pH值6.8)稀释10倍。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论文篇一: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论述生物工程《2》姓名:学号:0802021040摘要:细胞生物学与其说是一个学科,倒不如说它是一个领域。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核心问题的性质──把发育与遗传在细胞水平结合起来,这就不局限于一个学科的范围。
二:是它和许多学科都有交叉,甚至界限难分。
例如,就研究材料而言,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既是最简单的动物,也是最复杂的细胞,因为它们集许多功能于一身;尤其是其中的纤毛虫,不仅对于研究某些问题,例如纤毛和鞭毛的运动,特别有利,关于发育和遗传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但是这类研究也可以列入原生动物学的范畴。
其次,就研究的问题而言,免疫性是细胞的重要功能之一,细胞免疫应属细胞生物学的范畴,但这也是免疫学的基本问题。
由于广泛的学科交叉,细胞生物学虽然范围广阔,却不能像有些学科那样再划分一些分支学科──如象细胞学那样,根据从哪个角度研究细胞而分为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等。
如果要把它的内容再适当地划分,可以首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细胞的各种组分的结构和功能(按具体的研究对象),这应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把它们罗列出来,例如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染色质和染色体、各种细胞器、细胞的表面膜和膜系、细胞骨架、细胞外间质等等。
其次是根据研究细胞的哪些生命活动划分,例如细胞分裂、生长、运动、兴奋性、分化、衰老与病变等,研究细胞在这些过程中的变化,产生这些过程的机制等。
关键字:细胞生物结构基因蛋白质结构发展正文: 1. 定义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由Cytology发展而来,Cytology是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特别是染色体)的研究。
现代细胞生物学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
在我国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中,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遗传学论文
谈谈中学生物之遗传学入门摘要:针对遗传生命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变异生命现象如“一树结果,有酸又甜”,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给我们做了遗传学的基础概括。
我们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是一对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本文主要由微观到宏观,由实质到表象构造中学生物之遗传学基础的结构路线。
关键词:遗传变异遗传物质遗传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和掌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从而主动的控制和改造生物,使其为人类服务。
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生命本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等重大理论问题,而且对于生产实践、社会生活以至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控制、改造自然都有巨大的作用。
一历史回顾遗传学发展至今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却取得辉煌的成就。
根据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可粗略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的启蒙遗传阶段,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孟德尔遗传学建立,细胞遗传学的建立以及微生物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的发展,分子遗传学建立和发展,遗传工程的发展。
其中中间三大阶段是遗传史上的重大突破。
1.1. 孟德尔遗传学建立1866年,孟德尔(Mendel GJ)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遗传是受细胞内遗传因子控制的。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该年被公认为遗传学建立和开始的年份。
发现者为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Carl)。
1909年,约翰生(Johannsen WL)发表了“纯系学说”,并最先提出“基因”一词,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
在这个时期细胞学和胚胎学已有很大的发展,细胞学与遗传学相结合开始。
1910年以后,摩尔根(Morgan TH)同样发现性状连锁现象,并提出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遗传规律。
遗传学综述论文
遗传学综述论文1000字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遗传规律并探讨基因与表现型之间联系的科学。
从远古时代的人类开始,遗传规律就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发展。
自从人类发现了基因的存在,遗传学的研究范围就逐渐扩大,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遗传学的领域中,人类已经阐明了一些基本规律。
一、基础遗传学基础遗传学是遗传学的基础,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基因的遗传规律。
杂交、基因型、表型、基因频率、分离原则、掩蔽规律等是基础遗传学的主要内容。
1.杂交杂交是指两个不同的纯系的产生一代直系杂交的过程。
对于许多生物和植物品种,杂交是造成它们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杂交的研究也是遗传学的基础之一。
2.基因型基因型指个体基因在同一位点上的组合。
一个基因型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其中一个等位基因来自父亲,另外一个等位基因来自母亲。
基因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基因频率以及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3.表型表型是指个体显现出来的性状或特征。
在遗传学中,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十分密切,基因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表型。
表型的研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
4.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指一群个体某一个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
通过不同群体、时间和物种的比较,可以研究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频率的研究也是基础遗传学的重要内容。
5.分离原则分离原则是指基因对在杂交后在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分离。
分离原则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机制,为基因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帮助。
6.掩蔽规律掩蔽规律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种等位基因掩蔽了另一种等位基因。
掩蔽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关系。
二、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主要探讨基因的分子结构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表达和调控等方面的问题。
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基因调控、基因复制和PCR技术等是分子遗传学的主要内容。
1.DNA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是确定遗传信息的空间结构,也是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之一。
医学遗传学论文
姓名:孙广成专业:中西医结合(全科班)学号:11412035关于几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一些关于基因病的患者,但是传统的疾病诊断,是以疾病或病原体的表型改变为依据的表型诊断。
由于疾病的表型改变往往出现较晚,当表型改变出现时,基因型的改变早已出现。
因此,只针对表现型的诊断,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然而,在我们认识的基因病主要分为三类:单基因(由一个基因位点突变引起),多基因病(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较多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是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获得性基因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获得性基因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我们经常提到的常见疾病即为其中的多基因病,它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表型复杂性及种族差异性等特征。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的某些位点可以发生中性改变,使DNA 的一级结构各不相同,但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形成多态。
基因的多态性可以看作是在分子水平上的个体区别的遗传标志,有很多表现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还有短片段重复序列、插入和缺失多态性等。
与稀有和高外显率的致病性突变不同,SNP 广泛存在于人群中,是广义上基因点突变,其发生率在1%以上。
易感基因的特点是基因变异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而只造成集体患病的潜在危险性增加,一旦外界有因素介入,即可导致疾病发生。
多基因病属高发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常见的多基因病及其诱发基因:与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相比,多基因病有明显不同的传递规律。
主要表现:(1)家族聚集现象,即在多基因遗传病传递过程中,患者家族成员的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但不符合任何一种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患者同胞及子女的发病率远低于1/2或1/4。
当群体发病率在0.1%~1%,遗传度在70%~80%之间时,患者受同胞的再发率约为人群发病率的平方根。
医学遗传学论文强烈推荐.doc
医学遗传学论文有关X-显性遗传和X-隐性遗传的研究进展作者:摘要:X-连锁遗传(X-linked inheritance)根据其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性质的不同,可分为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控制某种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这种基因为显性基因,其遗传方式称为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XD)。
同样的,若控制某种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这种基因为隐性基因,其遗传方式称为X-连锁隐性遗传(X-recessive inheritance,XR)。
关键词:X-连锁遗传(X-linked inheritance);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XD);X-连锁隐性遗传(X-recessive inheritance,XR);X-连锁遗传病同意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他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叫做连锁遗传。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番奈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队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人类疾病的遗传与遗传病中,有一类为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对后代的传递受孟德尔规律的制约,又称为孟德尔遗传。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广泛引起人们关注之后,在1905年,摩尔根开始用果蝇为材料进行遗传试验。
摩尔根假设:控制白眼性状的隐性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不带有这个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
关键的问题解决了,果蝇白眼性状遗传的特殊情况都得到了圆满的解释。
摩尔根的假设不仅合理地解释了他的实验结果,而且可以预计白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交配时,F1应全为白眼,而且永远是真实遗传的。
实验的结果与假设相符,假设得到了证实。
像果蝇白眼性状这样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或称X连锁遗传。
人类遗传学论文
T00914199 孙漫漫 09级新闻传播学院摘要: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15年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中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弄清它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进一步的认识自我。
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为人类生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它对生命本质人类进化、生物遗传,个体差异、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等领域,以及对整个生物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生命科学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本文将在对前人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作出计划进展和意义的总结。
正文:天和地被创造,大海波浪拍岸,鱼儿戏水,鸟儿欢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还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世界的高级生物。
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赋予万物以智慧,盗来天火照亮人间······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已听了很多,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科学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代代的繁衍是基因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人类基因组,以及其的计划进展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所谓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以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类奥秘的基础为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带动和促进生物产业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是显而易见。
她着眼于基因组的整体理论、策略、技术,前所未有地加速了人的新基因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的速度。
生命科学开始了以DNA序列为基础的,以生物信息学为导向的新纪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对来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人们将从基因组和比较生物基因组的水平,而不是孤立的、单基因水平,来重新探讨和认识生命的进化、遗传、发育、生物和环境、脑功能等重要生物学问题。
人类遗传学论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意义T00914199 孙漫漫 09级新闻传播学院摘要: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15年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中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弄清它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进一步的认识自我。
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为人类生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它对生命本质人类进化、生物遗传,个体差异、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等领域,以及对整个生物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生命科学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本文将在对前人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作出计划进展和意义的总结。
正文:天和地被创造,大海波浪拍岸,鱼儿戏水,鸟儿欢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还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世界的高级生物。
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赋予万物 以智慧,盗来天火照亮人间······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已听了很多,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科学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代代的繁衍是基因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人类基因组,以及其的计划进展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所谓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以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类奥秘的基础为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它的进展和意义。
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带动和促进生物产业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是显而易见。
她着眼于基因组的整体理论、策略、技术,前所未有地加速了人的新基因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的速度。
生命科学开始了以DNA序列为基础的,以生物信息学为导向的新纪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对来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自主实验》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2010级5班校区编码:北区姓名:陈建坤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四日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摘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通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初步了解到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与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该实验采用人工离体培养的方法,采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加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72±2)恒温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获得大量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最后经过空气干燥法制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字】: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人工离体培养一.引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将人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在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主要根据着丝点位置),对染色体进行分组、排队和配对。
这对于探索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动物和植物的起源,以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对染色体本身的细致深入研究才成为可能。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人类G显带核型图谱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952年徐道觉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使染色体充分分散开来。
1956年,Tjio等用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固定在分裂中期,增加了细胞分裂相。
之后,有科学家建立了人体外周血培养法,使得染色体取材变得更加容易,大大推动了人类对染色体的研究。
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1.实验依据:.细胞培养是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培养从机体中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为细胞培养技术。
【遗传学结课论文】DNA损伤与修复
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论文题目: DNA 损伤与修复课程名称: 遗传学 任课教师: 朱登云 郭岩班 级: 生物111班学 号: *********** 名:***DNA损伤与修复摘要 DNA—作为生物体生存及繁衍的重要遗传信息—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存至关重要。
基因组的稳定性经常会受到DNA 损伤的威胁.,然而,高度致密的染色质结构却极大地妨碍了DNA 修复的进行。
因此,真核生物细胞中必须有一套精确的机制来克服染色质这一天然的屏障。
因此,在长期的进化中,生物体演化出了若干机制来修复因为各种内外因素而发生的DNA损伤。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已知的四种诱变机制并着重阐述其对应的五种主要的DNA损伤修复机制,最后对DNA损伤修复机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DNA 损伤修复表观遗传学一、引言DNA储存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因此维护DNA分子的完整性对细胞至关紧要。
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许多因素都经常会导致DNA分子的损伤或改变。
如果DNA的损伤或改变不能被修复,将影响细胞乃至生物体的生存。
所以细胞修复DNA损伤的能力十分重要。
DNA损伤是指在生物体生命过程中DNA双螺旋结构发生的任何非正常改变。
其中因自然条件引起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其突变频率很低(约为10-6-10-10)。
另外一种为因存在诱变剂(mutagen)导致的DNA损伤,因突变率相比于自发突变较高,常作为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及材料。
主要诱变作用机制有4种: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碱基修饰物(base modifier);嵌入染料(intercalating dye);紫外线(ultraviolet)。
针对DNA损伤,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获得了对DNA损伤的修复功能。
目前已知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大致有5种: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聚体或甲基化DNA;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碱基或核苷酸片段;错配修复——恢复错配;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越过损伤部位重新启动停滞的复制叉;SOS修复——紧急修复,导致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摘要细胞融合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本文简述了细胞融合技术技术中的常用方法:仙台病毒(HVJ)诱导法、聚乙二醇(PEG)化学诱导法、电融合诱导法、激光诱导法及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空间细胞融合技术、离子束细胞融合技术、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等。
该技术不仅为核质关系、基因定位、基因调控、遗传互补、细胞免疫、疾病发生、膜蛋白动力学等理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单克隆抗体、抗肿瘤疫苗及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和微生物茵种选育,绘制基因图谱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细胞融合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细胞融合技术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产生的影响将日益显著。
关键词:细胞融合;方法;应用;进展细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生物工程技术。
所谓细胞融合指在外力(诱导剂或促融剂)作用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源(种、属间)细胞或原生质体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cell fusion)或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1]。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来自于不同种生物的单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这个新细胞(杂合细胞)得到了来自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核的染色体组合和核外基因),将具有新的遗传学或生物学特性。
目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已成为细胞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
细胞融合技术不仅为核质相互关系、基因调控、遗传互补、肿瘤发生、基因定位、衰老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在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生生物学、免疫医学以及医药、食品、农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特别是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哺乳动物的克隆以及抗癌疫苗的研发等技术中,细胞融合技术已成为关键技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本文就其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1细胞融合技术的常用方法1.1 仙台病毒(HVJ)诱导法1962年日本的冈田善雄(Okada)[3]偶然发现了由日本血凝性病毒(HVJ)或称仙台病毒引起的艾氏腹水瘤细胞融合成多核细胞的现象。
冈田善雄的研究为人工诱导体细胞杂交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细胞融合现象的发现引起细胞学界的高度重视,1965年英国的Harris和watkins在利用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进一步利用这种灭活病毒来诱导不同种动物细胞问的融合。
但是,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病毒制备困难、操作复杂、灭活病毒的效价差异大、实验的重复性差、融合率很低等。
目前,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动物细胞融合,用于实验室研究。
1.2 聚乙二醇(PEG)化学诱导法1974年华裔加拿大籍科学家高国楠(Kao)[4]发现PEG可促进不同科属的植物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
当加入一定分子量的PEG时,融合效率较病毒诱导法提高1 000倍以上。
后来人们又发现还有许多其他的化学剂可促进细胞凝集和融合,如磷酸盐、高级脂肪酸衍生物、脂质体等,但诱导的效果都不如PEG。
由于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存在诸多缺点,所以1975年以后,利用PEG诱导细胞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规范的重要化学融合方法。
PEG法的优点是没有种间、属间、科间的特异性或专一性,所以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PEG法以其低廉的实验成本和相对较高的融合率,大量应用于诸多实验中。
虽然PEG 作为融合剂有很多成功的报道,但仍存在着对细胞损伤大、残存毒性、融合率较低及经验性大等缺陷。
近年来,一种物理融合技术——细胞电融合技术迅速崛起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3 电融合诱导法自1978年Zimmermann[5]等及1979年Senda[6]等报道电脉冲诱导细胞融合成功以来,Zimmermann及其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创立了物理的、实用的Zimmermann电融合法。
其原理是在短时间强电场的作用下,细胞膜发生可逆性电击穿,瞬时失去其高电阻和低通透特性,然后在数分钟后恢复原状.当可逆电击穿发生在2个相邻细胞的接触区时,即可诱导它们的膜相互融合,从而导致细胞融合.利用电融合的方法,人们对膜的融合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电融合诱导法在农业和医学上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与使用PEG的化学法相比,电融合诱导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细胞融合方法。
电融合技术的优点在于:融合频率高,是PEG的100倍;操作简便、快速;对细胞无毒;可在镜下观察融合过程。
故这种方法得以在短期内被广泛采用,成为细胞融合的主要技术手段。
该方法的缺点是必须购置专用的细胞电融合设备。
1.4激光诱导法1984年Schierenberg首次报道利用微束激光成功地进行了细胞融合实验,为细胞融合找到了另一种有效的方法。
细胞之间相互接触是实现细胞融合的前提,除了采用病毒、化学剂或电场的方法使细胞接触以外,还可以利用激光的光镊建立细胞间接触。
利用激光微束可以对相邻细胞的接触区细胞进行破坏,从而诱导许多细胞中所需的2个相邻细胞融合。
使用此技术时,为促使细胞接触可用光俘虏法,也可用低浓度的融合剂PEG(5%)使细胞聚集。
激光微束融合法与以前的病毒法、PEG法、电融合法相比较,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它可选择任意两个细胞进行融合,易于实现特异性细胞融合,作用于细胞的应力小,定时定位性强,损伤小,参数易于控制,操作方便,可利用监控器清晰地观察整个融合过程,实验重复性好,无菌无毒性,但它只能逐一处理细胞。
2细胞融合技术的最新进展2.1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融合技术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微电极阵列的设计加工制作也日趋成熟,加之微通道网络可以整合到生物芯片之上,这将使得微流控系统成为细胞融合的理想平台,利用微流控系统可以按照预定的要求大量融合异种细胞。
目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融合技术已成为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7]。
利用基于芯片技术的微流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细胞甚至单个细胞的操控,比如转移、定位、变形等,也可以同时输送、合并、分离和分选大量细胞,细胞融合在芯片上可以通过并行或快速排队的方式实现。
此外由于在微通道内的腔体容积很小,所以会大幅减少细胞融合中所需的细胞数量,同时细胞融合率和杂合细胞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2.2 高通量细胞融合芯片高通量细胞融合芯片利用微电极阵列在微米范围内(10一40μm)产生的高强度、高梯度辐射电场,使得细胞在特殊辐射电场的作用下产生介电质电泳力,精确处理和刺激预定的目标细胞,从而使目标细胞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向(可以是任何预先设计好的方向)以预定的速度(可以是不同种的细胞以不同的速度定向)移动,从而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地、大批量地得到目标细胞配型,集成微电极阵列的微流控系统,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对细胞的操作、隔离和转移。
由于在微通道内微电极间距可以做得很小,因此获得同样强度的辐射电场强度只需施加较低电压的交变电场和脉冲即可,不用加载昂贵的高电压发生装置[7]。
高通量细胞融合芯片可以与化学诱导融合、电诱导融合等方法相互结合,比如:在细胞融合缓冲液中加入少量的PEG可大大提高细胞的融合率.此外,二价阳离子(例如:Ca2+)以及蛋白酶对细胞进行预处理,融合率也可大幅提高。
然而,截至目前各国与此相关的细胞融合实验工作只有几篇文章见诸报端,许多构想也只是在理论层次上的探讨。
2.3 空间细胞融合技术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有液泡的原生质体与无液泡的原生质体的密度差加大,异源细胞间的融合得率十分有限[8]。
在利用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由于无法排除地球引力的影响,要提高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得率相当困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空间材料科学的启发下,试图利用空间微重力条件改进细胞融合技术。
大量的飞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微重力条件下酵母细胞的融合得率有很大的增加,融合得率增加主要是由于降低了重力沉降影响,而杂种细胞的活力增加可能是由细胞排列时间缩短引起的。
在取得这些成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融合后的细胞在空间培养的可能性已经具备。
2.4 离子束细胞融合技术雷电、辐射等自然过程中产生的低能离子可作用于生物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余增亮等人发现并证实了离子注入生物效应和粒子沉积生物效应的存在,建立了质量、能量、电荷三因子作用机制体系。
在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中,粒子的植入、动量的传递和电荷交换可导致细胞表面被刻蚀,引起细胞膜透性和跨膜电场的改变。
据此原理,发展了离子束诱导细胞融合技术。
此项研究一旦成功,将改变传统的一对一细胞融合的弊端,减少供体细胞导入的染色体范围,使融合更具目的性,大大减少筛选的工作量,将是细胞融合研究的一大进步。
2.5 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是利用某种外界因素(常为γ射线,即γ融合)辐照某一细胞原生质体,选择性地破坏其细胞核,并用碘乙酰胺碱性蕊香红6G处理在细胞核中含有优良基因的第二种原生质体,选择性地使其细胞质失活。
然后融合来自这两个原生质体品系的细胞,从而实现所需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优化组合,或使前者被打碎的细胞核染色体片段中的个别基因渗入到后者原生质体的染色体内,实现有限基因的转移,从而在保留亲本之一全部优良性状的同时改良其某个不良性状。
实践表明,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通过γ射线照射,为实现供体亲本少数基因的转移,创造种间、属间杂种,提供了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法特别适用于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转移,通过辐照胞质不育的原生质体,破坏其染色体,与具有优良性状品种的原生质体融合,从而获得实用的新的胞质不育系,这些都是常规育种所做不到的。
3细胞融合的应用3.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动物细胞融合是从细胞水平来改变动物细胞的遗传性,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疫苗等特定的生物制品[9],改良培育动物新品种,缩短动物的育种过程。
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范围已广及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特别是在绘制人类基因图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虽然细胞杂交属于理论生物学范畴,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对研究细胞分化、基因定位、肿瘤发生机制[10]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方面,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在药物定向释放系统、细胞治疗以及抗肿瘤免疫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3.2植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植物细胞融合技术目前主要是作为扩大变异的手段,同时也正朝着将抗药性和胞质雄性不育等细胞质基因导入另一个体细胞的方向发展,有可能形成新的核质杂种。
如果获得了有用性状的细胞系,在还不能形成植株时,就可以通过快速大量繁殖细胞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