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太阳系大家庭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教案名称:太阳系大家庭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科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
2.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如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公转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模型或图片,识别太阳系中的行星。
教学重点:太阳系的构成,太阳系中的行星。
教学难点:太阳系的基本知识,行星的识别。
教学准备:太阳系模型或图片,行星图片,PPT。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提问学生对太阳系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太阳系的构成,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它们的顺序。
3.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太阳系的了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或图片,识别太阳系中的行星。
5. 布置作业:让学生画出太阳系大家庭的图,并写一篇关于太阳系大家庭的小作文。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和行星的识别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太阳系的基本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如行星绕太阳公转的顺序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并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三、教学设计:教案名称:太阳系大家庭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科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
2.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如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公转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模型或图片,识别太阳系中的行星。
教学重点:太阳系的构成,太阳系中的行星。
教学难点:太阳系的基本知识,行星的识别。
教学准备:太阳系模型或图片,行星图片,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提问学生对太阳系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太阳系的构成,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它们的顺序。
3.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太阳系的了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或图片,识别太阳系中的行星。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的教材内容是关于太阳系的介绍,包括太阳的特征和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学生可以获取太阳系的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同时,学生还会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培养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学生可以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和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
2.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并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1.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太阳系的信息。
2. 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科学态度: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对太空探索产生兴趣,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
2. 通过参与设计、制作等操作性活动,建立学生操作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大小关系。
2. 能够利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构建模型。
【教学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举例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学情分析】在六年级上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太空的探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为本课时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呈现一张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征,了解太阳是什么。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能观察到太阳有哪些特征?太阳是什么东西?学生:太阳很亮,有火焰,是一个大圆球。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的温度差异的实验。
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认识日地运动1、提问:谁来说说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你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吗?3、提问: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4、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二)认识四季的成因1、提问:(1)每年都有几个季节?冬天过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吗?(2)不同的季节,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样的吗?(3)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短?(4)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谈话: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这些差别与什么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点内容。
3、实验:(1)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
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上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光,即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
(2)演示地球仪,让地轴对着北极星绕电灯或蜡烛火转一圈,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被半球、南北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洋刮宫内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道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射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
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始终斜射着身体对着北极星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系大家族》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激趣导入00’00”- 1’17”激发学生探究太阳系大家族的兴趣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自学了网络资源库《太阳系大家族》的相关资料,太阳系大家族中的老大是谁呢?2.谁愿意把太阳公公和它的豪宅请到我们的课堂上?请一位同学将太阳系的轨道图拖拽到白板活动挂图中,并锁定成背景图。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拖拽和锁定功能,学生自行在白板上完成供本课使用的太阳系背景图,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后续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研究太阳系和八大行星00’00”-02’45”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所对应的轨道。
活动一:谁愿意帮助太阳公公把八大行星的门牌贴好。
请一位同学把八大行星的名字从资源库中移动到相应的轨道学生通过交互式白板拖拽功能,将八大行星的文字图片放到相对应的太阳系轨道。
在学生们的交流修改中,进一步了解到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远近顺序。
02’46”- 04’30”通过本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强化记忆行星与太阳距离位置的远近,并能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描述。
活动二:八大行星中谁离太阳最近?谁离最远呢?我们再来记住他们各自的位置吧!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学生借助自己现场操作补充完成的太阳系图片,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会更有成就感。
04’31”- 09’20”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对八大行星的外形特点及体积的大小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三:谁愿意把八大行星送入它们各自的房间?请一位同学把八大行星移动到相应的轨道学生通过交互式白板拖拽、放大和缩小的功能,将八大行星放到其名称所对应的轨道上。
在拖拽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现场来调整各星球体积的大小。
学生亲历了调整过程,会更加深他们对八大行星外形特点和体积大小的认识。
09’21”- 16’11”本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调用已有经验,梳理出八大行星各自的一些显著特点。
活动四:通过纠错游戏进一步掌握八大行星特点。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教案及反思: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排序;2. 掌握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并能够描述其相对大小、星球面貌以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似和差异;3. 培养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太阳系行星的排序及其基本特征;2. 太阳系行星与其他行星的比较与对比。
教学难点:1. 教会学生如何辨识并描述行星的特征;2. 培养学生对行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模型、实验装置、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开始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什么?有哪些行星?太阳系中有其他的天体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Step 2: 介绍太阳系的行星(15分钟)利用课件或大幅图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
先从离太阳最近的水金地火开始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行星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和表面特点等。
然后按照离太阳的距离远近,继续介绍土天海冥。
Step 3: 探究太阳系行星的特征(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星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并描述该行星的特征,并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使用课前准备的模型、图片和实验装置等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各个行星。
Step 4: 行星排序游戏(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将行星进行排序。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排序结果展示给全班,并一起讨论最终的排序结果。
Step 5: 行星对比分析(15分钟)让学生将每个小组的行星信息整理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个行星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并进行展示。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彗星和小行星等。
并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难道地球上不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Step 7: 总结回顾(5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各个行星的共同点和特点,并概括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从天文学的角度认识一年四季的形成原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温差的实验。
4、能够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知道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教学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教学准备:介绍太阳系基本情况的视频、温度计、信封、20厘米40厘米60厘米三根长短不同的棉线。
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本45页到47页的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登月之旅》这一课,知道在地球的周围有月亮这样一颗卫星。
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绕着谁在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
2、板书课题:2、太阳系大家族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1、出示45页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太阳、地球和月亮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你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多长吗?(一年。
)3、交流讨论:我们该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4、学生自由朗读儿歌,从儿歌中体会太阳、地球、月亮分别是怎样运动的?三、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那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如何形成的呢?2、出示课本第45页下面的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上面的一段文字,初步体会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太阳并不总是直射在赤道上,因为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倾向太阳的半球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另外半球就处于冬季。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地球上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
4、出示实验所需的材料:两个一样的信封、温度计5、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45页最后一段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步骤。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5篇范文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5篇范文第一篇: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太阳系大家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的温度差异的实验。
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认识日地运动1、提问:谁来说说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你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吗?3、提问: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4、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二)认识四季的成因1、提问:(1)每年都有几个季节?冬天过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吗?(2)不同的季节,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样的吗?(3)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短?(4)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谈话: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这些差别与什么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点内容。
3、实验:(1)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
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上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光,即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
(2)演示地球仪,让地轴对着北极星绕电灯或蜡烛火转一圈,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被半球、南北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洋刮宫内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道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射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
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1.太阳系大家族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是概念解读活动,主要介绍什么是太阳系,强调太阳系不仅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还包括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大小各异的天体组合在一幅全景图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太阳系大家族的构成,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第二局部是建模活动,主要认识八大行星的大小特征和距离太阳的远近特征,学生通过数据解读和分析,学习搭建太阳系模型。
第三局部是阅读活动,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八大行星的概况及局部行星的发现历程。
2.教学目标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
阅读文本资料,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奥秘的意义。
3.重点与难点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大小的球体各1个(弹子球、网球、棒球、高尔夫球、沙滩球、瑜伽球、篮球、足球,也可用差不多大小的其他球体代替)、卷尺。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直尺、圆规。
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5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这是一张宇宙的图片。
2.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小诗:在地球面前,月球很渺小。
在太阳面前,地球很渺小。
5.教师提示:在做星座放映器之前,我们先要确定自己动手制作的星座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步骤制作一个星座放映器。
6.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星座放映器。
将自己的星座放映到白墙上,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想一想,猜一猜做的是什么星座,看看猜的对不对。
请放映的小组成员相机介绍本小组所放映星座的有关知识。
活动四:认识银河.教师引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又处于太阳系中,而太阳系又处在银河系之中。
银河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银河系的有关知识。
1.出示银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银河系,初步了解银河系的大概形状,了解银河系的正面侧面的样子。
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第一章:太阳系的形成与结构1.1 太阳系的起源介绍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如太阳的形成和恒星际物质凝聚等。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1.2 太阳系的结构介绍太阳系的结构,包括太阳、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太阳系的结构。
第二章:太阳2.1 太阳的特性介绍太阳的质量、体积、温度、光度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太阳的特性。
2.2 太阳的活动介绍太阳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太阳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章:行星的形成与特性3.1 行星的形成介绍行星的形成过程,如原行星盘的凝聚和行星胚胎的碰撞生长等。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行星的形成过程。
3.2 行星的特性介绍不同行星的大小、成分、表面特征、大气层等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不同行星的特性。
第四章:inner行星4.1 水星介绍水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水星的特性和探索历程。
4.2 金星介绍金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金星的特性和解密历程。
第五章:outer行星5.1 木星介绍木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木星的特性和探索历程。
5.2 土星介绍土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土星的特性和探索历程。
第六章:矮行星与小行星带6.1 矮行星介绍矮行星的定义、分类和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矮行星的发现和研究。
6.2 小行星带介绍小行星带的位置、形成和特性。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小行星带的结构和探索历程。
第七章:卫星与彗星7.1 卫星介绍卫星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地球卫星和其他行星卫星的特点和应用。
7.2 彗星介绍彗星的定义、形成和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彗星的轨道、结构和成分。
第八章:太阳系探测任务8.1 无人探测任务介绍无人探测任务的类型、特点和成就。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火星探测、木星探测等任务的成果。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地球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太阳系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难点: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太阳系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分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太阳系各成员特点的掌握情况。
2.太阳系大家族
六年级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系的有关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科学知识1.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2.知道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
3.知道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有关太阳系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叔叔,他是谁?——杨利伟。
(出示图片)为什么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呢?“中国飞天第一人”(他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他为亿万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飞天的梦想。
)2、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飞天,更多的中国人进入了太空。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带大家走进太空,探索宇宙,大家说好吗?我们先来认识太阳系这个大家族。
二、自学课文1、大家把书翻开,自己读读45——46页,你能了解到什么知识?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问号。
2、2分钟后交流。
相应地对以下(第三、四、五部分)内容进行指导。
三、认识地日运动1、(出示文中三球运动的文字资料)板书:太阳地球月球2、你知道了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看老师模拟演示三球仪。
再说说还发现了什么?3、理解:公转周期、公转和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4、同学表演模拟地日运动,加深理解。
请三位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地球(贴上标签)模拟表演它们的运动。
说说他们演得对不对?应注意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而且是自西向东。
四、认识四季的成因1、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出示实验要求。
(课前老师安排一名学生做了实验,但是结果如何呢?强调实验前温度计刻度是一样的,现在呢?)2、思考:为什么斜放的温度高,平放的温度低呢?(斜放的温度计正对阳光,受到阳光的直射;而平放的温度计受到阳光的斜射,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受阳光斜射的地方温度低。
大班科学教案太阳系大家族
大班科学教案太阳系大家族【学科名】: 科学【适用年级】: 大班(3-6岁)【主题】: 太阳系大家族【引言】大班阶段是幼儿园生活中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渴望了解并探索世界的一切。
作为老师或者幼儿园老板,我们不仅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需要提供给他们适合的教育资源。
科学课程是一种极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孩子们去探索世界的奥秘,将能够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案是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大班科学教案太阳系大家族",旨在帮助您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针对大班幼儿的科学教学。
【正文】一、太阳系大家族的介绍太阳系是地球所处的星系,包括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8颗行星以及一系列的恒星、卫星、小行星等。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可能对太阳、月亮、星星等有一些基本认知,但还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关于太阳系的大家族的认知。
二、与幼儿沟通和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机会,并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
通过提问的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幼儿对太阳系的认知程度,例如:"你知道我们居住在哪里吗?" "你知道太阳在哪里吗?" "你知道太阳系有哪些行星吗?" 这种互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衔接后续的知识。
三、太阳系的探索之旅引导幼儿通过制作手工模型、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太阳系。
让幼儿通过制作太阳与行星的模型,观察它们的运行轨迹,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为什么行星会绕太阳公转呢?为什么太阳系的行星有不同的颜色呢?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索,幼儿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太阳系项目展示与分享在太阳系探索之旅的最后阶段,幼儿可以准备一个小项目展示,并邀请家长参与。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制作一个太阳系的立体模型,并在展示中分享他们对于太阳系大家族的认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详细组成和行星的特点,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宇宙的概念和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进行具体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2.让学生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太阳系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2.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太阳系模型或图片。
3.八大行星的特点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
例如:“白天出来照亮我们的星球,晚上躲在云后面休息,它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揭示谜底——太阳,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
同时,展示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形状。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如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木星是最大的行星等。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月球等天体的基本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也了解一些行星的基本特征。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宇宙和行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了解世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学习和分享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太阳系大家族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太阳系大家族。教材章节为《科学》六年级上册,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行星特点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月球等天体的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理解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天体的认识。
内容逻辑关系
1.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重点知识点: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
词: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2)掌握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的特点和作用;(3)能够运用太阳系的知识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3)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在宇宙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太阳系的形成(1)介绍太阳系的起源和形成过程;(2)讲解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 第二节:行星的基本特征(1)介绍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基本特征;(2)分析各个行星的分类和特点。
3. 第三节:地球的特殊性(1)讲解地球的结构和组成;(2)阐述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4. 第四节:太阳系的运动规律(1)介绍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2)讲解开普勒定律及其在太阳系中的应用。
5. 第五节:太阳系的天文现象(1)介绍太阳系中的主要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流星等;(2)分析这些天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观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太阳系的模型、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思考问题的深度;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4.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太阳系模型、图片、视频等;2. 教学器材:太阳系模型、天文望远镜等;3. 参考资料:有关太阳系的书籍、文章等。
《太阳系大家庭》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太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掌握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如椭圆轨道、共面性、近圆性等。
3.研究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探讨太阳系的起源及未来发展。
4.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光照、气候、生物周期等。
5.通过观察太阳系模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太阳系大家庭》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太阳系相关知识。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科学奥秘。
四、教学流程
《太阳系大家庭》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太阳系大家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夜晚是否观察过星空,对那些闪烁的星星有过好奇?”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太阳系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行星运动规律,我会通过动画演示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太阳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小学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太阳系大家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名称、特点和次序;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3. 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图片和实际观察进行学习。
二、教学内容太阳系大家族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太阳系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是什么吗?有哪些行星和恒星呢?2. 学习(15分钟)让学生观察图片或模型,描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由太阳和若干行星、卫星、流星等组成的。
3. 探究(30分钟)给学生发放工作表,自由探究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名称、特点和次序。
学生可以借助教材或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并填写在工作表上。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颗行星进行讨论,并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选择的行星。
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行星的特点、颜色、大小、气候等。
5. 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行星,并总结太阳系中各行星的次序和特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太阳系的理解。
6. 拓展学习(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宇宙探索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提问:你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否能够到达其他星系呢?7.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到家里,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有条件,可以参观天文馆或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了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的环节,激发了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太阳系,可以组织观星活动或深入研究某一颗行星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生命。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太阳系大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太阳系的知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理解和记忆各行星的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难点:对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太阳系图片、各行星特点介绍等。
2.教学道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卡片等。
3.学习资料:相关科学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美妙景象。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由哪些行星组成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介绍各行星的特点。
重点讲解太阳、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行星卡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找出各行星的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大的?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太阳系大家族》优秀教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开始就让学生回顾“神舟6号”升空的情景,引起学生探索太空的欲望,让学生驾驶着虚拟的宇宙飞船遨游宇宙太空,感受宇宙的美丽和神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教育将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在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本节课上,学生对“人类登上火星,并能居住下来需要哪些条件”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认为,不管怎么争论,必须让学生明白人类不断地探索பைடு நூலகம்星的目的,并不是要放弃我们的地球,因为只有地球才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培养学生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
课
后
延
伸
今天我们所交流的知识仅是关于太阳系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去了解。
1、小结:四季形成的原因
2、谈话:、你知道哪些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二、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1、请你根据准备好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想法。
2、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3、小结: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公转时间越长。
●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讨论的问题包括:1、除了地球围绕太阳转,你还知道有哪些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呢?
课前
准备
教师: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15米长的细绳、塑料管、有孔的橡皮塞、砝码、等。
学生:涂上墨汁的玻璃片、数十张的照相底片、手表、记录纸、网球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1 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太阳系的组成部分,了解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准备太阳系的模型、八大行星的图片、相关视频资料以及教学课件。
学生需准备好笔记本和笔,记录观察和思考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猜谜语,引出主题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
不背也不驮,背着红缨帽。
生猜出太阳公公后,教师引出太阳系这一主题。
2. 介绍太阳系教师出示太阳系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二)实验活动一:制作太阳系的拼图材料:教师提供硬纸板、剪刀、双面胶等工具,学生自带太阳系图片的素材(可以是照片或者打印的图片)步骤:1. 教师示范如何将素材图片粘贴在硬纸板上,制作成拼图;2. 学生分组,将素材图片粘贴成自己的太阳系拼图;3. 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各自太阳系的拼图,并介绍其组成部分;4.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拼图作品。
教师总结:通过制作太阳系拼图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同时,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环节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堂互动教师提出一些与太阳系相关的趣味问题,如“为什么太阳是八大行星的妈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解答。
通过这样的互动环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实验活动二:行星的运动轨迹绘画材料:白纸、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步骤:1. 教师演示如何用绘画工具绘制行星的运动轨迹;2. 学生分组,用绘画工具绘制八大行星的运动轨迹;3. 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作品,并讨论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特点;4.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太阳系大
1、初步认识太阳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从天文学的角度认识一年四季的形成原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温差的实验。
4、能够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知道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教学重点
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
五、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也了解了这八大行星的运动轨迹。这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2、出示实验材料:一根1米5长的细绳、一截六厘米长的塑料管、一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几个垫圈。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教师引导:其实关于太阳系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课后大家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系的知识。
教
后
记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教学准备
介绍太阳系基本情况的视频、温度计、信封、20厘米40厘米60厘米三根长短不同的棉线。
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本45页到47页的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登月之旅》这一课,知道在地球的周围有月亮这样一颗卫星。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绕着谁在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
四、认识太阳系的成员
1、我们的地球生活在太阳系中,太阳系中除了地球还有哪些天体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2、出示第46页的上面一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3、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看着太阳系的图片,一边相机介绍太阳系的成员以及它们的运行情况。
4、引导学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并且交流用什么办法把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名称记住。
2、板书课题:2、太阳系大家族
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
1、出示45页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太阳地球和月亮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你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多长吗?(一年。)
3、交流讨论:我们该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儿歌: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4、学生自由朗读儿歌,从儿歌中体会太阳、地球、月亮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三、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那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如何形成的呢?
2、出示课本第45页下面的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上面的一段文字,初步体会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
3、出示课本第47页的实验步骤图,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4、教师强调实验要领:实验中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运动的时候,不要忽快忽慢,要做匀速圆周运动。塑料管下的绳子长度要保持不变。
5、学生分小组做探究实验,同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填写好实验记录。
6、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小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这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有近有远,总的来说距离太阳越近,行星公转周期越短,距离太阳越远,行星公转的周期越长。
5、教师引导:除了教材上面记录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八大行星的知识。
6、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太阳系的知识,教师小结: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成员,比如说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还有卫星。这些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他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等等组成的天体系统,我们统称为太阳系。
教师在同学们的注视之下,在两个一样的信封中,分别插入温度计,然后把两个信封一个平放在地上,一个斜靠着,都放在阳光下。十分钟之后,观察温度计刻度的差异。
6、地球仪演示,引导学生体会地球上一年四季的变化。
7、教师边演示边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阳光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的角度最小,气温低,是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始终倾斜身体对着北极星绕太阳公转而造成的。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太阳并不总是直射在赤道上,因为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倾向太阳的半球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另外半球就处于冬季。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地球上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
4、出示实验所需的材料:两个一样的信封、温度计
5、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45页最后一段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