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摘要:几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在中国和希腊几乎是同时产生了两位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
他们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个性的闪光,更多的来自东西方古代文明的沉淀,对推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他们身上,有“智者所见略同”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相异之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东西方古代文化的异同进行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和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分别对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极具研究价值。
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着真理,因而其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致的结论。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多种差异,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见解,见仁见智。
通过对“轴心时代”东、西方两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不同特点。
以下我们就从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其教育教学中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论述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
一、思想背景1.不同的时代背景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的春秋中晚期。
社会动荡、王权衰落,礼乐征战自诸侯出,自大夫出,争霸战争此起彼伏,新兴地主阶级迅速崛起,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名存实亡。
在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作为统治基础力量的士阶层成为统治阶级竞相争夺的对象,养士之风日盛,在士阶层的推动下,出现了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
孔子就是“士”阶层的典型代表,他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希望用恢复周礼的典章制度来挽救四分五裂的“周室”,希望通过参政拯救黎民,力挽狂澜。
他甚至作出承诺:“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①但因为当时把持政权的是“斗筲之人”,所以孔子虽有过短暂的从政机会,但终究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
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
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
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
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与孔子 评价
苏格拉底与孔子评价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两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两位思想家的评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以“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为核心思想,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道德实践来达到对真理的追求。
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格拉底一生追求真理,不畏强权,为人类的智慧和道德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思想,主张以仁爱为中心,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
孔子的思想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他们各自文化背景下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强调理性思考、道德实践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人类智慧和道德的共同追求。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
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
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观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观(一)教育的对象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教学对象的广泛性。
苏格拉底也同样,他的学生处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都有涉及,同样也是有教无类。
他迫切地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拯救这个城邦。
(二)教育的方法不仅二者教育对象均十分广泛,二人教育的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并且学思结合、不耻下问。
他还提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老师点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悟出更多的道理。
苏格拉底更是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他称之为‚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即借助他的帮助,由对方自己来生产出自己的思想。
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大概的意思是‚通过反问来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然后一步步地将其引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他们二人的教育方法都侧重于让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接受。
只是苏格拉底是一反前人在自然哲学上的研究,而提出要关注、研究人本身;孔子则是极力倡导学生学习古代先贤、学习经典文章。
(三)述而不作作为两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主动放弃了通过自己著作来教育后代的机会,他们都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思想。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即使是《论语》,也是他的弟子撰写的。
苏格拉底同样是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对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从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克赛诺封的著作中获得。
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用自己的言语留给后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谜,一个神秘美丽的谜,或许只有多了这一点缺憾才完美吧。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启发式教育是一种以发掘学生内在知识和思维潜能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教育思想家,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启发式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教而不厌,诲人于深而悦人”,他认为教育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追问,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同样地,苏格拉底也通过对话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他认为,通过自我发现和探索,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对话和提问的教学方式正是启发式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其次,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和品质。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苏格拉底也认为,知识和智慧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他通过质疑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
这种强调道德和品质培养的教育观点与启发式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思想相契合。
第三,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自己去努力学习,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教导。
他提倡“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来巩固和扩充自己的知识。
苏格拉底则主张通过自我发现和思考来获得知识。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
这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教育观念与启发式教育中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致。
第四,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智慧和素养。
孔子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追求卓越,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君子”,具备高尚的道德和深厚的智慧。
苏格拉底则认为,智慧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真理并使其生活更充实有意义。
他通过哲学探讨和批判性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学思想比较
一、描述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 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是要引 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 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 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 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 得出正确的结论。
值得思考的现象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命题。他 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 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 的精神导师,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比方说,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 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 有孔子等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 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所以雅斯 贝尔斯把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关于教育的作用: 对国家和社会:“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 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对个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 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一、描述
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 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 寄托在弟子身上。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 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 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 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 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 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在古代史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两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孔子的启发式思想教育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理念着重于启发式思想教育。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素质。
为此,他提倡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孔子的启发式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为主体:孔子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学以致用:孔子注重实际应用,他认为学习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他倡导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3. 尊重个体差异: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差异性。
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真知的获取。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激发质疑和思考: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建立在思考和质疑的基础上的。
他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问题的本质。
2. 强调自我认知: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通过自我认知来实现智慧的提升。
他认为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无知,并通过不断自省和反思来获得真正的智慧。
3. 培养道德品质: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因此,他注重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三、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的启示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比较及其优点缺点
一、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应该平等的接受教育,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他的学生大部分是平民阶层;这一点苏格拉底与孔子相似,都是广收学生,把受教育权扩展到下级阶层。
二、在实际教学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天赋能力进行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迪,他的精神助产术,对于知识不只是一味灌输,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导。
三、孔子提倡“仁”,要宽厚待人;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美德。
两者都强调美德的重要性。
四、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
孔子打破了教育上的阶级性,使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它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是孔子忽视自然科学,轻视农业,这也是其弊端所在。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把重要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引导学生的思辨。
2016级免费师范生一班2016100370。
中西“启发式教学”的较量——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比较
中西“启发式教学”的较量——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比较摘要: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思想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对两者的教学思想进行简要阐述和对比分析,发现其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启发式教学,即通过提问与对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
然而,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很多启示,包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强调学生和老师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强调实践等方面。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似乎都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教育实践研究者总是会去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追溯源泉,而教育理论研究者除此之外还会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中去找寻真理。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学方式都强调启发式教学,且都喜欢用谈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对当下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然二者的具体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就二者的观点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比较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古代著名的教学方法,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产婆术”相似之处1.两种教学都反对直接填鸭式灌输地教学方式,主张启发式教学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思维。
他们都认为,知识的获取应该是自主的、发现性的,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生应该通过自发性的探究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
他们通过点拨或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发性的去思考,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受和记忆。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苏格拉底与孔子是两位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分别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思想传统。
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道德观、教育观和政治观三个方面对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与剖析。
一、道德观:苏格拉底的道德观注重个人的内心品质和思想的准确性。
他认为人应该以真理为导向来评判和引导自己的行为,他讲究的是一个人的灵魂的美和道德的合宜。
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通过对话和辩论来寻找真相。
孔子的道德观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责任。
他关注的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以仁爱、尊重和忠诚来待人,追求亲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尽管苏格拉底和孔子的道德观着重点不同,但他们都强调了人的内心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个体的内心思想,而孔子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二、教育观: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将教育视为塑造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手段,但他们在教育目标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苏格拉底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个体的自主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他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苏格拉底主张学问没有终点,教育应该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和文化传统来陶冶情操和培养品德。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和地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尽管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教育观念都体现了培养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三、政治观: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政治观存在明显的差异。
苏格拉底对于民主制度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民主往往会导致无知和草率的决策。
苏格拉底主张由哲学家或智者来领导国家,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理性思考和追求真理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孔子则提倡君主制度,他主张君主应该是仁德高尚的人,通过道德的榜样来影响和治理国家。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两位伟大的“述而不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后世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从时间上看,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孔子生活在乱世,苏格拉底生活在社会极盛将衰的转变期。
两人的际遇不同,但是都憧憬与社会长治久安则一,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同的实现其理想的方法:教育。
比较中西方两位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异同,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的不同点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
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相同点一。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式教育都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知识准备,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还有,这种对话式教育都是在和谐与民主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
二、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苏格拉底 孔子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和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二人在教育思想上有诸多的相似点。
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将原本只属于贵族的教育无偿向平民开放)
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由于后天环境不同,人与人之间的习性发生了重大差异,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他认为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判断是非善恶时应当受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
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现成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启发”一词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苏格拉底问答法”、“精神助产术”。
不同点:
孔子没落的贵族;苏格拉底平民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造成一种贵族化政治。
苏格拉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者,主张独立思考,主张平民化的政治
1孔子对个人的要求的终极不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统治利益,
苏格拉底重于个人修养
2方式上:孔子——广收门徒,苏格拉底——到处说教,孔子也存在四处说教,但是主要精力还是门徒似的教育
3内容上,孔子——说教不依赖神意,对神敬而远之,
苏格拉底——借神意阐释哲理。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作者:邸芳芳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02期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轴心时代”东西方重要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多相似和相异的地方。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期对当前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新课改;启示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对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思想均有着许多相似性,同时也因东西文化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一)教育目的1. 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一生事业在教育,理想却在政治。
在各国游说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不得的时候,他转而潜心办教育,通过培养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贤才去取代当时普遍存在于政界的“斗筲之人”,以实现自己“庶、富、教”和“老少安怀”的政治理想。
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把培养治国人才看成比自己亲身从政更为重要。
2. 在实现最终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的教育理念各有侧重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文”学中,伦理问题都居于中心地位,但是他们二者的伦理学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孔子的伦理学可以称之为政治伦理学,伦理是达到社会政治目的的手段。
而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则可称之为哲学伦理学或伦理哲学。
孔子在实现教育目标时更侧重培养入世的躬行者,而伦理道德方面的修养只是入世前的必要准备罢了。
苏格拉底关注的更多是人作为个体发展中的心智完善的探索、追求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和使命,推崇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二)教育对象1. 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固定的学习地方,也没有惯常的座位, 讨论问题、辩论问题像开圆桌会。教师也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像学生一样是一 位平等的参与者,只是在回答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教师才进行指导。在这种教学 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礼节上的拘束,既自由又平等。
由此可见,孔子师生关系下的平等,是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平等,而苏格 拉底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人格上的平等。这便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4) 教学对象。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主张教育对象的扩大化,提倡民众广泛地 接受教育。孔子在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 类”,不分地域、种族地招收学生。而从事公众教育是苏格拉底一生的主要事业 之一,他的教育对象也格外广泛,有母邦雅典人,也有来自希腊各邦乃至非洲的 外邦人;有贵族派成员,有豪门门巨富的子弟,也有手工业者和穷人。所以说, 苏格拉底的教育对象是全体民众。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论文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论文摘要:要“言传身教”就必须立身以正,洁身自好,言行一致。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是应该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志向;二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三是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四是要学会内省;五是要知错就改。
这些做人的原则仍然是我们做人应遵循的起码道德准则。
我们每个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外,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节课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启发式教学;差异一、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而“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最大贡献,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
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味着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二、关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会在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地方开展他的教育。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经常佯装无知,向受教育者设下巧妙的诘问,通过对话暴露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
第二步是定义,在反复诘难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归纳,从而对探寻的问题得出明确的定义或概念。
孔 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思想家和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智慧。
其中,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先驱,他们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孔子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常常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他们的困惑和想法,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领悟真理。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感到疑惑,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您的回答却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让他们在思考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孔子还强调“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他认为,教师应该通过一个例子,引导学生推想出其他类似的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样倡导启发式教育。
他的教育方法被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就像胎儿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像助产婆一样,帮助学生把真理“生”出来。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苏格拉底总是通过不断地提问,让学生陷入自我矛盾之中,从而促使他们反思和探索。
例如,他会问学生“什么是正义”,当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后,他会继续追问,让学生发现自己答案中的漏洞和不足。
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智慧
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智慧由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相似时代背景,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差异。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教育对象选择上二者都有相似之处,但在教育内容上则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一)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较为明确,是培养志道弘道、志仁的志士和君子。
孔子提出了“志于道”,在《论语》中多次提到“道”,这也暗含了他所希望培养出的理想人格就应该把人生的根本目标定位在“道”上。
《论语·子张》:“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知识学好了就可以去从政为官,治国理政。
当然,能去从政的人才必然是需要德才兼备的,这就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方式来实现。
在对于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孔子提出了他所要培养的志士的标准是:“行己有耻,始于国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紧密相连,自己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的知识技能、优秀的品格修养以后,就要出去为这个社会做事,忠于自己的使命。
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有德有才的志士君子,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则是旨在培养治国人才。
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曾说:“真正为正义而困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
”可见,苏格拉底认为人要积极地参与政治。
由于当时社会民主制度的混乱,苏格拉底希望具有丰厚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才来担任城邦领导人。
他在回答智者安提丰的问题时曾说道:“我若想要影响政治,那么是我一个人参与政治的力量强大一些呢,还是我所培养的人都参与政事的影响大些呢?”苏格拉底认为和自己身体力行参与政治相比,培养出从政人才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积极从政的治国之才。
所以,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基本一致,都是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进而服务社会,为国效力。
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较强,参与政治的意识也较为明确。
(二)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一是教授文化知识,《论语·述而》里记录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二)教育思想1、论教育作用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分别论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发展方面,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即庶、富、教,已达到民食、民兵、民信,进而国治民安。
同时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也因此可以认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孔子首先予以肯定,“性相近,习相远也”。
孔子将人分为三等:生而知之者,上智;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者,中人;困而不学者,下愚。
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教育只对中人起作用,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人施教。
2、办学方针——有教无类孔丘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应该是不包括女性)。
此办学方针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
也因为坚持这一办学方针,孔子的学生“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阶级和阶层。
3、教育目的——德才兼备的君子孔丘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也因此决定其教育目的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走政治改良路线,以达到大同社会。
孔子对君子强调三方面的修养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方面的修养都必要,其中最为注重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
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其弟子子夏概括为“学而优则仕”。
主张自觉修养德行,认为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行为实践,其德育原则有: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4、教育内容——“六艺”孔子在继承吸收西周贵族“六艺”的基础上,根据现实需要编新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以此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其教学内容有三个特点:偏重社会人事,而非宗教;相对于军事而言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5、教学方法孔子在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的同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者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叩其两端”;因材施教,通过谈话、个别观察了解学生特点及个体差异;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师生双方配合,学生应端正态度,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6、树立教师的典范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也对教师的基本条件做以论述。
教师应做到: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三)历史影响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创办了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受教育范围,促使文化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重视古代文的继承和整理,编纂“六艺”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遵循的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当然也存在其局限性,我们应该总结继承,以促进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简介苏格拉底(∑ωκρ τη );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出身于平民家庭,其父亲是个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
他在继承父亲职业的同时又从事教育活动。
他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而衰的时代,他对民主政体的一些极端做法不满,政治观点倾向于奴隶主贵族专制。
公元前五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苏格拉底组织了一个小哲学集团,意在建立斯巴达式的专制制度,反对民主制。
战争结束后,苏格拉底被人控告犯有蛊惑青年和不信旧神之罪,被判死刑,饮毒酒而死去。
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著作,其哲学观点和教育思想主要由他的学生柏拉图等人记载下来并流传后世。
苏格拉底人品高洁,他热爱祖国雅典,热爱雅典的民众,眼看着雅典城邦日益衰落,民风日下,他十分悲痛,决心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挽救祖国的命运。
为提高雅典人的道德水平和造就治国人才,他潜心研究哲学并积极从事教育工作。
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学生不计其数,从不收取学费。
提出了很多内涵深刻的教育见解,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二)教育思想1、论教育作用苏格拉底将教育视为发展人的才能、陶冶人的情操的必须途径,主张每个人必须接受教育,“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或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2、教育目的——德才兼备的治国良材认为官员比普通公民接受教育更有必要,因为治国重任必须是由经过良好教育的德才兼备之人承担。
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人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道德。
认为道德并非与生俱来,提出著名“智慧即美德”命题。
3、教育内容苏格拉底认为德才兼备的治国者应该是学识渊博之士。
因此,在教育内容方面,苏格拉底除了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处理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所必需的实用知识外,还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学科目。
重视这些学科的实用价值。
4、教育方法苏格拉底认为,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任务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与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由此,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学方法,后人称之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助产术”。
由四个步骤组成:反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强调师生平等。
(三)历史影响在苏格拉底之前,经智者学派的发展,希腊教育思想已经基本成型,但这种教育思想发展成为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却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
他总结了包括智者派在内的许多思想家的教育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的理论抽象,使前人关于教育的见解、主张范畴化,从而为教育思想的体系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想工具。
三、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对比(一)相同之处苏格拉底与孔子分别是古代西方与东方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代表人物之一。
千百年来他们的名字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他们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们的思想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
尽管他们分处地理的两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
苏格拉底与孔子都热衷于政治,他们的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问题中度过。
苏格拉底曾当选过雅典议事会的成员,参与审理过轰动一时的雅典将军案件;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勇敢地反对过里底亚的暴政。
孔子年轻时也曾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等职,并且政绩卓著。
两位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都对政治问题抱有自己的理解看法。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伦理性的,同时伦理也是政治性的。
人世间至高至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
政治美德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艺术。
正是借助这种管理艺术,人们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首长、家长,而对自己和国家的其他公民都有益处。
同时,这种至高至大的美德在人们的私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根据这种艺术和知识来管理相应的事务。
一个好主人或好管家的本领类似一个好统治者的本领,而且前者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事后者的工作。
苏格拉底还指出,雅典有一万多个家庭;如果连一个家庭都料理不好,那么又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一万个家庭呢?具备有关事务的相应知识和处世本领的人,必将是一个优秀的首长,而不管他是管理家庭还是管理军队或国家。
孔子也是一个伦理政治的提倡者。
他认为治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来感化人民,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前来归附,好象满天星斗都环绕北斗运行一样。
同时治理国家的人本身也必须是一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国家只有在道德模范达到治理下才会井井有条,百姓们才会见贤思齐乐于从命。
而且孔子还认为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正人君子们只有从“齐家”开始才能获取管理经验,进而才可以治理国家平定天下,是之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苏格拉底与孔子都是古代有名的大教育家,在教育的重要性方面两人看法十分接近。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人,不管有才还是无才,要想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都必须学习和训练,并且有才的人如果预先学习了自己将来的活动内容,学会了管理的艺术,养成了政治美德,那么将来就能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孔子也从社会和个人发展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
二者均提倡“有教无类”。
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共通之处,都重视启发诱导。
在教学目的上二者也均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