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

合集下载

妇科看中医还是西医好

妇科看中医还是西医好

妇科看中医还是西医好妇科问题在女性生活中是常见的,而选择看中医还是西医,往往取决于个人偏好、病情以及对不同医疗体系的信任程度。

中医和西医在处理妇科问题上各有优势,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1. 中医治疗妇科问题通常采用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方法。

中医注重调和阴阳、气血,通过草药、针灸、按摩等手段来治疗疾病。

中医治疗妇科问题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从根本上调整身体状态,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2. 西医治疗妇科问题则侧重于病因治疗和症状缓解。

西医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直接针对病症进行治疗,效果往往比较快速明显。

对于急性病症或者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西医可能更加适合。

3. 个人偏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中医的温和调理,而有些人则可能更相信西医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4. 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也会影响选择。

对于一些慢性妇科问题,中医的长期调理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急性炎症或者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西医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5. 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

中医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草药,可能会带来较高的经济负担。

而西医的治疗虽然快速,但手术和药物的费用也可能不菲。

6. 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也是一个考虑点。

在一些地区,中医资源可能更为丰富,而在其他地区,西医的设施和服务可能更为完善。

7. 最后,建议在做出选择前,咨询专业的医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综上所述,中医和西医在妇科治疗上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偏好来决定。

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种医疗方式,都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意见,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中医妇科各家学说

中医妇科各家学说

中医妇科各家学说中医妇科各家学说包括多个流派和理论,以下列举一些主要观点: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了胎产论,认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

这种理论成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绝经期着重理脾的理论依据。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善用汗、吐、下三法以驱病。

这种观点也常用于妇科。

此外,他还开创了中医产科器械手术助产的先河。

李果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始生”,治病着重应用补脾升阳除湿之法,此法也广泛用于妇科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朱震亨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疗上重视保存阴精,对妇科胎前病、产后病提出的一些治疗原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

明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设13科,据明史《百官志》记载有妇人科。

此期间妇科专著较多,包括薛己著的《薛氏医案》《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万全著的《广嗣记要》《妇人秘科》,王肯堂著的《证治准绳.女科》,武之望著的《济阴纲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赵养葵著的《邯郸遗稿》,张介宾著的《景岳全书》等。

这些专著对妇科疾病均有精辟论述,大大丰富了妇产科学的内容。

另外,唐代昝殷(四川成都人)所著《经效产宝》是中医产科专著,也开创了川派中医的妇科理论体系。

以卓雨农、王渭川、唐伯渊等为本学派代表医家,主要传承人有刘敏如、杨家林、卓启墀、陆华、魏绍斌、张庆文、吴克明、曾倩等。

主要学术思想以补益脾肾、调理气血治疗妊娠病,从“瘀”和“虚”论治产后诸疾等。

代表作有《王渭川临床经验选》《沈绍九医话》《中医妇科临床精华》等。

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调经六法

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调经六法

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调经六法月经失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等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

其也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现代社会中,月经失调已成为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江南中医妇科流派临证调经时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共融性及贯穿性,最终形成一种调经特色。

标签:调经;妇科;流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1]。

女性一生中最主要的生理表现是月经,当先天肾气充足、冲任二脉相互资生、脉络通畅时,经事才一月一行,继而孕育胎儿。

在现代,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月经失调的诊断标准:月经周期正常者为28天左右,但在21-35天也属正常范围,经期3-7天,经量总量为50-80ml。

由此标准,我们常将月经失调细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

同时,在临床上可以发现,由月经失调引发的不孕症,或是子宫肌瘤所致的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或表现为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的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皆可属于月经失调的范畴。

《女科经纶?月经门?经候不调不通有分因详证施病之法论》云:“妇人有先病而致经不调者,有因经不调而生诸症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2]。

即在对月经失调的治疗上需要以“本”为先,正本清源。

在这一基础上,江南中医妇科各流派,如江苏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上海海派的蔡氏妇科、朱氏妇科、王氏妇科、胡氏妇科,浙江浙派的何氏女科、宋氏女科、竹林寺女科在调经时的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上异中求同,形成调经六法。

1肝为先天,疏肝养血浙派何氏妇科认为女子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易使肝血耗损,而肝主疏泄,为藏血之脏。

因此在调经时,十分重视对肝脏的调摄,并创有“调肝八法”(疏肝理气、行滞化湿、开郁和中、平肝清热、暖肝温经、酸甘缓中、柔肝息风、豁痰镇肝)[3]。

中医妇科简介

中医妇科简介

中医妇科简介中医妇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中医妇科与西医妇科相比,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妇科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外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都是阴阳的相互作用结果;五行学说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五行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经络学说强调人体内的经络系统对身体的调节和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中医妇科主要研究妇女生理周期的变化、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相关的疾病。

常见的中医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中医妇科通过望诊、问诊、切诊和听诊等方法,结合中医的独特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妇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艾灸、中药治疗、中药熏洗、中药膏方等。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则是利用艾绒的热力作用,刺激特定穴位,起到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中药治疗是通过选用具有特定功效的中草药,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熏洗是将中草药煎煮后,用其蒸气进行局部熏洗,起到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药膏方则是将中草药煎煮后,制成膏状,涂抹在患处,起到温通经络、消炎止痛的作用。

中医妇科治疗的特点是综合施治、个体化和调理阴阳平衡。

中医妇科强调“因人而异”,即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体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中医妇科还注重调理阴阳平衡,认为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调理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疗疾病、防止复发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妇科广泛应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

中医妇科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尤其在一些慢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妇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极具特色的中医七大流派你看好哪派

极具特色的中医七大流派你看好哪派

极具特色的中医七大流派你看好哪派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流派。

这些流派在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各有千秋,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医的七大流派,看看它们各自的魅力所在,也思考一下您更看好哪一派。

首先,咱们来说说伤寒派。

伤寒派的理论基础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这一派强调通过辨证论治,准确把握疾病的发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他们认为,人体受到外邪侵袭后,会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六经辨证就是伤寒派诊断和治疗的核心。

伤寒派的用药特点往往是药味较少,但药力峻猛,直达病所。

在临床上,对于外感热病以及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伤寒派常常能发挥出显著的疗效。

接下来是河间派。

河间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主张“火热论”,认为火热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他强调六气皆能化火,在治疗上善用寒凉药物来清热泻火。

河间派的出现,打破了当时墨守成规的用药习惯,为中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派在治疗温热病、热毒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然后是易水派。

易水派的创始人张元素重视脏腑辨证,他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弟子李东垣更是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强调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地位。

易水派在治疗上注重调理脾胃,常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方法。

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等病症,易水派的治疗思路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说说滋阴派。

滋阴派的代表人物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

他倡导滋阴清热的治疗方法,常用熟地、知母、黄柏等药物。

在临床上,滋阴派对于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等病症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接着是温补派。

温补派强调阳气的重要性,认为“命门之火”是生命的根本。

代表人物薛己、赵献可等在治疗上常用温补阳气的药物,如肉桂、附子等。

温补派对于阳虚、虚寒性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为许多久病体虚、阳气不足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妇科流派特色与名医经验研讨班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妇科流派特色与名医经验研讨班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岭南医学在妇科方面的记载有清代和近代的医家和文献。

现代妇科名家则首推罗元恺,祖籍南海,德艺双馨,是全国较早的中医妇科教授、中医博士生导师。

提出“肾气-天癸-冲任-子宫是女性生殖轴”的观点,影响较大。

粤东蔡氏妇科善脉诊与带下,第13代之蔡仰高、蔡纯臣均为省级、市级名医,其后人蔡妙珊等亦继承医业。

广西班氏妇科是壮医妇科的代表。

班秀文祖籍广西隆安,是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的杰出代表,2009年获“国医大师”称号,被誉为“中医妇科一代宗师”。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主要学术特色有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顾护真阴,固本培元调冲任;化湿清热,袪邪宁血治经带;行气活血,散结软坚除癥瘕。

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

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

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神黄中医智库2017-05-14 15:30北京肖氏妇科知常达变育阴培本肖氏妇科代表人物肖龙友1928 年弃官行医,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赢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誉。

肖龙友刻苦读书,精研医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疾病,临床经验极为丰富,治愈了很多疑难重症,誉满京城,成为北京四大名医之冠。

解放后,肖龙友历任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中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名誉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中西医交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人民医院顾问等职。

作为中医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即中科院院士),肖龙友为历史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肖龙友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念念不忘发展中医教育事业,他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案建立中医学院,被政府采纳,1956 年我国首批成立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 4 所中医学院。

肖龙友治病深明立法原则,知常达变。

他说:“三春早草,得雨即荣,残腊枯枝,虽灌而弗泽,故对象不同即须作不同之措施,然又须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临床实践中,肖龙友重视妇女患者,每每遇之,强调护本,勿妄加攻伐。

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先生在治疗妇科病的时候,既辨证准确,又顾及妇人之患病特点,故而临床效果显著。

肖龙友每治妇科疾患,注重育阴培本,然亦则其要者施之。

他说:“欲投育阴培本之剂,必先观其条件如何。

设病宜投而有一二征象不便投,又必须先除其障碍,或为其创造条件。

”肖龙友在治疗妇科病时还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

妇人之病因肝郁者多,且因病致郁的现象也易出现,故处方中多加入合欢花、橘络等,调畅其情志,舒其郁结。

如张某某,女,54 岁,诉心时悸动,手足发冷,胸部畏寒,左半身有时抽搐,脉见虚弦。

肖龙友认为此人是忧思太过,肝脾两伤。

中医妇科辨证处方口诀

中医妇科辨证处方口诀

中医妇科辨证处方口诀
女科治疗大如男,所异带乳经孕产。

月经先两补清丹,经后温艾乌补元。

先后无定固逍散,过多保失举元煎。

过少滋归桃导痰,经延桃失两二丸。

经间出血瘀逐止,湿清阴虚两二丸。

痛经可分五六般,温经少腹治胞寒。

膈下逐瘀注清热,气血圣愈肾调肝。

闭经五种分二三,气血人养肝归丸。

阴虚血燥用一阴,血府逐瘀佛导痰。

六种崩漏清保煎,左右归固四失散。

经行泄泻参四健,经行吐衄顺清肝。

绝经前后左右理,带下五止知内完。

产后血晕参夺命,腹痛肠宁生化堪。

恶露不绝生保补,产后身痛独寄寒。

血虚黄芪桂五用,肾虚养荣壮骨煎。

产后发热荆外感,解毒生化虚八珍。

恶阻香砂治胃虚,不和苏胡痰小半。

胎漏血热加味阿,气虚固益肾寿丸。

不安肾虚寿胎可,血虚苎根气举元。

血热保阴伤加圣,徵瘕桂枝茯苓丸。

滑胎补固或泰盘,子肿白真四天仙。

子淋阴虚知柏地,火导湿热加五散。

难产催生难产方,徵瘕开二桂香丸。

阴虚知龙虫萆薢,不孕少毓玉启丸。

劝君用心牢牢记,女科九十七病完。

中医历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都有哪些

中医历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都有哪些

中医历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都有哪些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医学流派。

这些流派在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医丰富而多彩的体系。

首先要提到的是伤寒学派。

这一学派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基础。

张仲景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方法。

伤寒学派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对六经辨证的研究和应用。

六经辨证即将外感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原则。

这一学派的代表医家众多,他们不断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注释、发挥和创新,使得伤寒学说在中医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是金元四大家所代表的流派。

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被称为寒凉派。

他认为火热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主张用寒凉药物清热泻火。

张从正主张“攻邪论”,为攻下派。

他认为治病应先攻邪,邪去则正安,善用汗、吐、下三法驱邪外出。

李杲强调“脾胃论”,属于补土派。

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损伤则百病丛生,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

朱震亨提倡“相火论”,是滋阴派的代表。

他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各具特色,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病学派也是中医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明清时期,随着传染病的增多,温病学派应运而生。

该学派认为温病与伤寒有所不同,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代表人物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提出了三焦辨证,丰富了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他们主张使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等治法,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为治疗温热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流派是温补学派。

这一学派在明代兴起,以薛己、张介宾等为代表。

他们重视人体阳气和命门真火的作用,主张用温补的方法治疗疾病。

温补学派纠正了当时一些医家过于苦寒泻火的弊端,强调了扶正补虚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易水学派。

妇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是什么

妇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是什么

妇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是什么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给女性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辨证论治的方法独具特色,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的治疗。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的发生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情志因素、生活环境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在辨证论治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明确病因病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首先,中医注重对月经病的辨证论治。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其正常与否反映了身体的健康状况。

月经过多,常见于气虚、血热或血瘀。

气虚者,多因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导致月经量多、色淡、质稀,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

治疗应以补气摄血为主,常用方剂如归脾汤。

血热者,多因体内阳气过盛或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表现为经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伴有口渴心烦、舌红苔黄等。

治疗宜清热凉血止血,可选用清经散等方剂。

血瘀者,多因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导致经量多、色紫暗有块,伴有腹痛拒按。

治疗需活血化瘀止血,常用失笑散加味。

月经过少,则可能是由于血虚、肾虚或血瘀所致。

血虚者,多因营血不足,血海空虚,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常伴有头晕眼花、面色苍白。

治疗重在养血调经,可用滋血汤。

肾虚者,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

肾阳虚者,多因肾阳不足,虚寒内生,冲任失于温煦,月经量少、色淡黯、质稀,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治疗当温肾助阳调经,方选右归丸。

肾阴虚者,多因肾阴亏虚,精血不足,月经量少、色红质稠,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

治疗宜滋肾养血调经,常用左归丸。

血瘀型月经过少,多因瘀血内阻,血行不畅,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伴有小腹疼痛。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调经为主,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其次,对于带下病的辨证论治,中医也有独到之处。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

带下色白、量多、质稀,如涕如唾,多为脾虚湿盛。

患者常伴有神疲乏力、四肢困倦、纳少便溏等症状。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名家简介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名家简介
上海中医医院 上海中 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副院长 妇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
妇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中医药学会
妇科分会 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妇科分会 副会长
1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为何传承? 传承什么? 怎么传承?
经典:流传与世
传承:继承经典
2
传承就是传承经典 经典就是历经临床有效,流传下来的学术
7
海派文化
海派: “海”---上海 “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派文化:内容广泛 海派首先是“容”。 “容”即容量、包容、容纳、
兼容。有容才能开放以纳百川,才能创新有发展。 体现在学术创新、广纳贤才、培养模式 裘沛然语:“海派”是无派之大派,海纳百川,
包罗万象,各派均归于“海”。“无派之派”是 学术之“海量”,不拘一格,吸收众长。
方药,如用辛苦芳香法温通瘕聚;用食血虫类药 治冲任瘀滞;用腥臭脂膏之润治秽带精枯;以奇 经膏冬季进补治崩漏不止奇经虚损。
朱师在继承发挥。如久婚未孕,胞脉阻滞, 勿忘气虚,治以补气通络;房事不慎,热瘀交阻, 冲任阻塞,又宜清热化瘀,疏理冲任。针对妇女 周期气血盛衰变化,将补充冲任和疏理冲任药有 机组合,应时而施。谓冲任以通盛为贵,任通冲 盛,毓麟有望。
上海在中医近代发展史上有诸多第一和创新。
11
著名药号
“童涵春堂”——上海本 地
“胡庆余堂”——杭州 “蔡同德堂” ——汉口 “雷允上” ------苏州
12
海派中医妇科
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 著名妇科流派
江湾蔡氏、南通朱氏、宁波宋氏、 浦东陈氏、慈溪胡氏、浦东王氏、 松江骆氏、川沙胡氏、青浦胡氏 著名妇科医家
名录问世,其中中医药有9个项目(中医生命 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等相关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乳腺增生等多种病症。

中医在妇科领域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可以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1.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经期长短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经血质地变化等症状。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包括调理脾胃、活血祛瘀、补益虚损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针灸疗法,如用足三里、关元、足太阴肾经等经穴进行调理。

2.痛经痛经是指在月经来潮期间或前后,出现腹痛、腰酸等症状。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包括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暖宫散寒等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延胡索、丹参、姜黄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缓解痛经,如用足三里、关元、足太阴肝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中医认为多与肝郁气滞、气血不通有关。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赤芍、丹参、广木香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如用磁针、腧穴贴敷等。

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生长引起的病症,常见症状为经期腹痛和性交疼痛。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包括行气活血、疏肝理气、祛瘀止痛等。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延胡索、丹参、赤芍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缓解疼痛,如用足三里、足太阴脾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5.盆腔炎盆腔炎是盆腔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的感染性炎症,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增多等。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丹参、红花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提高盆腔血液循环,如用中脘、关元、足太阴脾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6.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房组织增生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祛瘀、调理中焦等。

中医治疗妇科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妇科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妇科病的方法一、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妇科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病情,中医师会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配,通过药物的作用来调理身体。

例如,对于月经不调的患者,中医常用的调理方法是使用益母草、当归等药物,来调理女性的月经周期,促进月经的正常排出。

二、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妇科病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例如,对于经期痛经的患者,中医师会选择刺激足三里穴位,来缓解疼痛。

三、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

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艾灸疗法有一定的疗效。

四、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妇科病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来调理身体。

例如,对于乳腺增生的患者,中医师会选择按摩乳房周围的穴位,来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症状。

五、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认为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

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痛经等,中医师会根据病情推荐特定的食疗方案,如多食用黑豆、红糖等食物,来缓解症状。

六、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

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脱垂、盆腔炎等,中医师会推荐一些特定的气功动作,来加强盆腔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促进康复。

中医治疗妇科病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艾灸疗法、推拿按摩、食疗调理和气功调理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加速康复。

妇科六大流派各有传承

妇科六大流派各有传承

妇科六大流派各有传承【北京:肖氏妇科】肖龙友,北京近代四大名医之一。

1928年弃官行医,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赢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誉,成为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

解放后,肖龙友在1951年被政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为第一位中医学家担任此职务者。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医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即中科院院士),肖龙友为历史第一人。

肖龙友的嫡孙女肖承棕教授自幼受祖父影响得其真传,临证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严格遵循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宗旨,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检测手段,力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组方用药严谨精良,重视标本兼治,重视气血的变化,以及精神情志与疾病的关系。

肖氏妇科名方三则1、经前宁:丹参,白芍,生地,枸杞,郁金,合欢皮,续断,茯苓,薏苡织。

主治:经前期综合症。

2、和胃止呕安胎饮:沙参,檑皮,白芍,沙茹,炙杷叶,砂仁,苏梗,鲜笋根,生姜。

主治:早孕期间恶心呕吐,多痰涎,厌食等。

3、荣阴外洗方:覆盆子,旱莲草,鸡血藤,地夫子,布包后水煎,沸后20分钟,外用坐浴。

主治:外阴皮肤变薄,甚或色素脱失变白,干燥,瘙痒,或有灼热感。

【上海:朱氏妇科】朱氏妇科创始人朱南山先生,家贫好学,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1916年应旅沪同乡会之邀到上海行医。

因其辨证确切、用药富有魄力,往往一帖见效,人称“朱一帖”,成为上海滩上的名医。

朱南山擅长妇科,自拟《妇科十问口诀》,以治妇科杂病及不孕症著称。

朱南孙教授是朱南山先生长孙女,1942年毕业于新中国医学院,1952年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该门诊所即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前身,经历六十载杏林生涯,朱南孙教授今已耄耋高龄,2003年初成立“朱南孙名中医工作室”,言传身教、临诊示范,系统传授朱氏妇科之学,培养其学术继承人。

朱氏妇科名方三则1、加味没竭汤:生蒲黄(包)、炒五灵脂、三棱、莪术、制乳没、血竭粉(吞)、生山楂、青皮。

中医妇科证型速记歌诀

中医妇科证型速记歌诀

中医妇科证型速记歌诀一:寒宫温床,湿滞血瘀妇科病多为寒湿血瘀的证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寒宫温床是指宫寒现象,具有寒凉的性质。

常见的病症有崩漏不停、月经不调、痛经等。

寒宫温床主要是通过温瓶暖宫、用温草泥敷肚子温宫、温散草药煮水洗宫以及温瓶熏蒸等来改善宫寒的症状。

湿滞血瘀是指湿气阻滞,导致气血淤积,出现疼痛、淤血等症状。

常见的病症有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闭经等。

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主要有利湿祛湿法、活血化瘀法以及行气法等。

中医妇科证型速记歌诀二:气滞血瘀,通络活血妇科气滞血瘀的证型比较常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不顺、气血淤积,导致经血不畅、疼痛等症状。

常见的病症有经痛、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主要有通络活血法、调气活血法、疏肝理气法等。

通络活血法是通过调节经脉,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拔罐、艾灸、针灸等。

调气活血法是通过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常用的方法有草药调剂、按摩、推拿等。

疏肝理气法是通过调节肝气,缓解气滞的症状。

常用的方法有草药调剂、针灸等。

中医妇科证型速记歌诀三:湿腻逐湿,清热解毒妇科病中,湿腻逐湿和清热解毒属于比较常见的证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湿腻逐湿是指体内湿气较重,导致湿热症状的出现。

常见的病症有带下、痒症、白带等。

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清热利湿法、温通湿滞法等。

清热利湿法是通过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缓解湿症。

常用的方法有草药调剂、艾灸、针灸等。

温通湿滞法是通过温草药,通络理气,缓解湿滞的症状。

常用的方法有草药调剂、熏蒸、熨灸等。

清热解毒是通过清热化痰,解除毒热,缓解湿症。

常用的方法有草药调剂、艾灸、针灸等。

以上是关于中医妇科证型速记歌诀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面对妇科疾病时,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妇科疾病的目的。

中医妇科证型趣味记忆

中医妇科证型趣味记忆

中医妇科证型趣味记忆
中医妇科共有六大证型,每个证型都有其特征和治疗方法。

为了记忆这些证型,可以使用趣味记忆的方法:
1. 湿热下注型:可以将其记忆为“下凉拖”,湿热滞留在下焦,像是在拖地时沾湿了凉水一样。

2. 血瘀症候型:可以将其记忆为“瘀,瘀,瘀死我”,血液在子宫内凝结成块,导致疼痛难忍。

3. 虚寒症候型:可以将其记忆为“冷症候,我要喝热可乐”,虚寒证型的患者容易感到寒冷,喜欢喝热的饮料来暖身体。

4. 气郁血瘀症候型:可以将其记忆为“郁闷呀,我的血液好像
跑不动”,气郁血瘀型的患者情绪低落,容易感到郁闷和焦虑。

5. 脾肾两虚症候型:可以将其记忆为“疲劳困乏,我要去肾脾
养生馆”,脾肾两虚型的患者常常感到疲劳乏力,需要通过养
生来补充能量。

6. 肝肾阴虚症候型:可以将其记忆为“情绪起伏,我肝肾都虚”,肝肾阴虚型的患者情绪波动大,容易感到疲惫和焦虑。

通过将中医妇科的证型与生动的画面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证型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应对妇科问题。

中医妇科病的临床辨证大全

中医妇科病的临床辨证大全

中医妇科病的临床辨证大全搜狐媒体平台 05-09 22:00 大中医上认为,这些妇科疾病的发病基本都是由于肝肾亏虚、血气瘀滞、血气不足以及肝脾湿热等原因所致。

但相同病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多种,精确的辨证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妇科疾病发病的病因,从而才能够设计合理的处方进行施治。

月经病的辨证在对月经病进行辨证时,月经量多、颜色深红且较为粘稠者多为血热所致;月经量少,且颜色较暗者多为血寒所致。

若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性欲减退,舌质淡等症状时,则认为其由肾气虚所致。

若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颧红潮热,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大便于结等症状则认为其是由于肾阴虚所致。

此外,肾阴虚时较为常见的症状还有崩漏、行经头痛、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阴痒、胎漏、胎动不安等症状。

乳房相关疾病的辨证中医上认为,乳房疼痛或乳腺增生等疾病多是由于血气不畅、瘀滞所致。

若伴有精神抑郁,喜叹息、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舌质正常,脉弦等症状则说明该疾病属于肝气瘀滞所致。

该病发生时,还常常会伴有月经异常、痛经等症状。

带下病的辨证带下病属于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常认为其是由于肝经湿热、脾胃过湿或肾阴虚所致。

在临床上,带下质稠秽臭且伴有高热以及下腹疼痛者多为热毒所致;带下量多色白、无臭秽味道者多为脾虚过脾胃湿热所致;带下量多、有臭秽味道且伴有阴部瘙痒者多为湿热所致。

带下较少,且色白无臭者多为肾阳虚与血虚;有臭味者则为肾阴虚。

在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时,除了进行上述辨证以外,还需要借助常规的妇科检查。

盆腔炎以及附件炎症疾病的辨证腔炎以及附件炎症在妇科疾病中,属于较为常见但危害程度相对较大的疾病。

对其进行中医治疗时,常常还需要与抗生素等西药联合应用才能根治。

中医上认为,伴有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且带下量多如脓的盆腔炎或附件炎多为热毒所致;伴有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者,多为湿热瘀滞所致;伴有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者多为血瘀所致;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苔薄白,脉沉细者多为冲任虚寒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神黄中医智库2017-05-14 15:30北京肖氏妇科知常达变育阴培本肖氏妇科代表人物肖龙友1928 年弃官行医,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赢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誉。

肖龙友刻苦读书,精研医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疾病,临床经验极为丰富,治愈了很多疑难重症,誉满京城,成为北京四大名医之冠。

解放后,肖龙友历任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中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名誉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中西医交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人民医院顾问等职。

作为中医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即中科院院士),肖龙友为历史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肖龙友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念念不忘发展中医教育事业,他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案建立中医学院,被政府采纳,1956 年我国首批成立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 4 所中医学院。

肖龙友治病深明立法原则,知常达变。

他说:“三春早草,得雨即荣,残腊枯枝,虽灌而弗泽,故对象不同即须作不同之措施,然又须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临床实践中,肖龙友重视妇女患者,每每遇之,强调护本,勿妄加攻伐。

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先生在治疗妇科病的时候,既辨证准确,又顾及妇人之患病特点,故而临床效果显著。

肖龙友每治妇科疾患,注重育阴培本,然亦则其要者施之。

他说:“欲投育阴培本之剂,必先观其条件如何。

设病宜投而有一二征象不便投,又必须先除其障碍,或为其创造条件。

”肖龙友在治疗妇科病时还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

妇人之病因肝郁者多,且因病致郁的现象也易出现,故处方中多加入合欢花、橘络等,调畅其情志,舒其郁结。

如张某某,女,54 岁,诉心时悸动,手足发冷,胸部畏寒,左半身有时抽搐,脉见虚弦。

肖龙友认为此人是忧思太过,肝脾两伤。

方用:生芪皮15 克,炒台参12 克,郁金9 克,合欢花15 克,焦冬术9 克,佛手片15克,朱茯神15 克,焦鸡内金9 克,桑寄生15 克,生赤芍12克,盐炒砂仁9 克,炙甘草9 克,桂圆 3 枚,荔枝3 枚。

又诊数次,仍以上法出入为方,服药10 余剂而愈。

浙江何氏妇科以血为本以肝为先杭州何氏妇科始于晚清,迄今已传四代,历经150 多年。

创始人何九香曾师从清代名医钱宝灿。

何九香擅长妇科,屡起沉疴。

时浙江抚台因其女闭经腹胀,疑为不贞,何九香诊视后力辩其无,用药后下瘀血盈盆,其恙尽除,由是医名大噪。

何氏第三代传人何子淮、何少山1953 年向国家捐献何氏秘方“定呕饮”,获政府嘉奖。

何子淮1983 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1991 年评为国家首批名中医,1992 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先后任杭州市中医院妇科主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省中医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华东片主任、杭州市政协委员。

何子淮在学术上推崇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治妇科更得益于陈良甫、张景岳、傅青主诸家学术,重视整体观念,突出脏腑经络辨证,并以论治奇经作为调治妇科病的重要手段,理论上强调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治血病注重调气机,治杂病重视调理肝、脾、肾,诊断注重望闻问切,用药灵动变化,师古法而不泥古方。

对妇科病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治法,临床疗效显著。

何子淮编著出版了《何子淮女科经验集》、《名家女科评述》等专著。

早在上世纪70 年代,何少山就提出了流产后并发症的中医防治,并总结出辨证及用药规律,对流产后继发不孕具有独到的见解,其独创的温通疏补法治疗流产继发不孕取得显著的疗效;他还首先将温阳法用于治疗崩漏,对慢性盆腔炎以气虚血瘀论治等学术观点均为全国同行所认同。

何少山撰写的《论温阳止崩》等二十余篇论文和即将出版的《何少山妇科学术经验集》都成为当代中医妇科的重要文献。

何少山之长女何嘉琳1998 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

2000 年被杭州市中医院聘为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导师。

2003 年被评为“全国名中医”,在妇科临床、教学、科研中学习现代医学理论技术,运用中医妇科诊疗特色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复发性流产等妇科疑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她领导的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先后建设成为浙江省中医妇科重点学科、国家级中医妇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何嘉琳现任浙江省政协委员、第八届杭州市政协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硕士生导师。

上海蔡氏妇科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一位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7 岁蒋姓患者,曾是上海某市级医院儿科医生,后移居美国,结婚 5 年未孕,基础体温单相,每经行腹痛剧烈,伴恶心呕吐,畏寒神疲,不能正常工作,需卧床休息,服中西药 3 年余,后经腹腔镜手术清除异位病灶,并行3 次人工授精,一次试管婴儿均不见效。

经人介绍至蔡小荪处就诊。

蔡小荪根据患者证情表现,辨其为宿瘀内结,聚而成癥,伴肾气不足,治疗原则拟活血化瘀消癥,参育肾促孕,采取蔡氏周期疗法,以“化瘀散结方”、“育肾培元方”及“四物调冲汤”随诊加减应用,调理两月证情改善,半年怀孕。

上海江湾蔡氏妇科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迄今已传七代,历时200 余年。

蔡小荪是蔡氏妇科第七代传人,1923 年生,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弱冠之年即独立应诊。

1952 年参与创办新城区第二联合诊所,1980年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兼中医妇科主任医师。

曾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受聘为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及国际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顾问,并曾任上海市卫生局主办中医研究班教研组成员,《中医食疗学》编委、全国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等。

1992 年被上海市卫生局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兼任评委,1999 年受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同时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曾主编《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妇产科分卷、《中医妇科验方选》、《经病手册》、《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蔡小荪卷》、《蔡小荪谈妇科病》、《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带教主治级以上中西医师百余位。

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是蔡氏妇科临床经验的根本法则,蔡氏妇科同时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权衡轻重而不偏,适度寒湿而不怫。

危症急需单刀直入,务期脱险奏功;久病则宜标本兼顾,不求速愈。

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与分型结合,处方用药精简验廉,验方今用,务求实效。

1991 年台湾华视电视台以《送子观音》为题,在全台“海棠风情”节目以及美国洛杉矶和芝加哥“大陆神奇”等节目中播放了蔡老为不孕妇女带来福音的录像,由是海外就诊者络绎不绝,大多获得满意效果。

上海朱氏妇科察阴阳审动静朱氏妇科是近代中医一大流派,自上世纪初创立以来,已历百年。

全国名老中医朱南孙教授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目前担任中国中医妇科学会顾问、中国中医妇科学会上海分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是上海市首席名中医工作室主持者。

1933 年,上海北京西路长沙路口,有一所“南山小筑”,它的主人便是朱氏妇科创始人、朱南孙教授的祖父朱南山。

朱南山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宗张子和学派,以治时疫重症成名于乡里。

1916 年应旅沪同乡会之邀来沪行医。

最初设诊于开封路同兴里,因其辨证确切、用药富有魄力,往往一贴见效,人称“朱一贴”,成为上海滩上的名医。

朱南山擅妇科,自拟《妇科十问口诀》,以治妇科杂病及不孕症著称。

朱南山重视妇女婚孕育产和经带肿瘤等方面的保健防治及有关的胸腹诊断。

他拟定的《妇科十问口诀》为:“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症;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弄清楚,十全诊治方得准”,奠定了朱氏妇科的基础。

朱小南为朱南山长子,18 岁即随父助诊。

临诊用药内外兼治,善治崩漏、痛经、不孕等证。

他在朱南山先生妇科论治注重气、血、肝、脾、胃的基础上,潜心钻研,认为妇科疑难之病,非究奇经难以奏效。

他将奇经八脉理论体系汇入朱氏妇科,对奇经用药整编归类,著有《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朱小南医案、医话、医论》等。

朱小南曾组织“鸣社”,定期聚会研讨学术,交流临证经验。

1952 年朱小南参加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门诊部工作,主持妇科。

并任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妇科组组长等职。

朱南孙教授是朱小南先生长女,1952 年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该门诊所即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前身。

朱南孙历任岳阳医院妇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她开创了岳阳医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项目的先河,科研创新屡次获奖:1998 年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 年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等资助课题多项,“加味没竭片”新药已进入三期临床研究。

1991 年,朱南孙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

朱南孙主要著作有《朱南孙医案四则》、《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等,为朱氏妇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精彩宝贵的文字资料。

60 载杏林生涯,朱南孙今已84岁高龄。

1994 年在其弟子协助下,她将多年来的医论、医话、医案汇集成《朱南孙妇科临床秘验》一书。

朱南孙身负两代名医的学术积淀,虚心勤勉,潜心医道,她根据《内经》“所胜平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理论,提出审动静之偏向而使之复于平衡是临床治疗之原则,临证施治总结概括为“从、合、守、变”富有哲理性的四法。

在前辈的学术中,又汇入李东垣之脾胃学、朱丹溪之滋阴降火说,张景岳之温阳益肾论及唐容川、王清仁之活血化瘀法,并揉合进陈自明、傅青主等临床大师的精髓,融为一炉。

她的学生曾将其学术思想归纳为“从合守变、燮理阴阳”、“乙癸同源、肝肾为纲”、“注重冲任、贵在通盛”、“衷中参西、务求实效”、“处方精专、善于通变”、“诊治妇疾、适时为贵”。

天津哈氏妇科强调肝脾肾扩大气分药哈氏医学历经五代,以内、妇科蜚声医林。

其代表人物哈荔田生前曾任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天津中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妇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一生致力于中医妇科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哈氏妇科第四代传人哈孝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72 医院主任医师,1962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证学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生育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哈孝廉从医40 余年,长于内科、肿瘤科,尤精于妇科,对妇科功血、妊娠合并症、子宫肌瘤、男女不孕不育症、计划生育并发症均有独特疗效,对内科发热、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颇有经验,著有《中医妇产科学》、《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内经妇科辑文集义》等,有多项课题获军、地科技成果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