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PPT课件

• 什么叫运河,你都知道哪 些著名的运河?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 1、隋文帝时国家经济繁荣,使开 凿具备了经济实力;
• 2、隋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做基础。
起点
中点
三点、四段、
五河流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止点

隋朝大运河
3.隋朝的强盛: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1、隋朝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2、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改革,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长江
钱塘江
C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C(今杭州)
尽道大隋大亡促为进此了河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 巩至固今统千一里和赖社通会波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 作若用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开论凿功大不运较河多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 级矛盾—激—化唐。•皮日休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 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A.永济渠 C.邗沟
B.通济渠 D.江南河
• 4、(2010·山东威海)隋朝,犹如一颗流 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 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七下第一课课件

七下第一课课件
整体感知
夏、商、西周、春秋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 ——隋唐
经济繁荣 历时短暂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北周)
南朝
(陈)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隋朝统一
(589年)
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代周称帝,建 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 南北统一 。
请同学们比较这五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 哪些不同,到底哪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 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与大运 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 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 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隋文帝杨坚(在位581年-604年)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二、隋朝经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统治者提倡节俭。
隋炀帝龙舟模型
瓜洲古运河渡口遗址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淮扬一 枝花,四海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 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州观赏。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长安太仓
隋盛时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9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 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 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目的 大运河
时间
开凿者
作用
中心
隋的灭亡
618年
.
29
1.(2015年海南省)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
B 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2015年扬州市)“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历代朝代歌1ppt课件夏夏商商西周周春秋秋战国国秦秦西汉汉东汉汉魏魏西晋晋十六国北魏东魏魏北齐蜀蜀西魏魏北周周吴吴东晋宋宋齐齐梁梁陈陈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东周汉秦汉时期2ppt课件第1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3ppt课件大运河隋的灭亡隋整体感知4ppt课件隋陈北周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
19
假如在魏晋时候,李富贵和张有才谁会做官呢?
俺可是名 门望族!
.
20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 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 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 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04
近代历史的开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定义
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 纪的思想和文化运动。它起源于意大 利,随后影响到了整个欧洲。
核心思想
主要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艺术、科 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创作 了大量的杰出作品。
文艺复兴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反 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神学思想。
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巩固所学
通过简短的小测,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试题型可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确保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有全面了解。
06
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
介绍了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包括明太 祖朱元璋的统治和明朝的疆域扩张。
讲解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和农民 起义,以及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小组讨论: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深入探讨
小组讨论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文明如何影响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科技、 文化、经济等。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课堂问答:关于近代历史开端的问题
启发思考
针对“为什么认为1500年左右是近代历史的开端”这一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的 思考。
日本幕府时期
日本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幕府统治时 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得以保持。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影响
伊斯兰教在中东、北非和亚洲的传播 ,对当地文化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中世纪的非洲和美洲
非洲的部族社会与文化
中世纪非洲的部族社会和文化,以及欧洲殖民对非洲的影响 。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课件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课件

05
隋唐时期的历史影响
对后世的政治影响
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打 破了士族门阀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为 寒门学子提供了上升通道,对后世的 政治选举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确了中央 政府的职权分工,提高了政府的行政 效率,对后世的政治组织形式产生了 重要影响。
对后世的科技与文化影响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 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 响。
学习目标
01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 时间、过程和历史背景 。
02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对 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03
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采取的各项政治、经济 和文化措施。
04
探讨秦始皇的历史地位 和评价。
02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 册第一课内容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
总结词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 期,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 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 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总结词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加强了 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
总结词
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 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 化的经典之一。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课后练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看谢 谢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 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 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人才的学识,具有较 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课后活动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人物:隋炀帝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 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数字巧记
历代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时间: 581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北周外戚),(隋文帝)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件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件

等历史人物的重要贡献。
02
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课介绍了唐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艺术成果,展示了唐朝的
繁荣和辉煌。
03
唐代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唐朝时期,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既有和平交流,也有战争
冲突。本课讲述了唐朝与契丹、党项、吐蕃等民族的关系,以及唐朝在
四大古代文明简介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 3100年出现统一的国家。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等是其代表性建筑。
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约公元前18世纪建立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建造空中花园为其代表性成就。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2600年左 右兴起。种姓制度、佛教为其文化特色。
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学习感悟与思考
深刻认识到了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巅峰和文化艺 术的重要成就。
对于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以及和平交流和战争冲突的相互交织。
汉武帝开拓西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同 时,汉武帝的统治思想和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总结与思考
本课重点回顾
01
唐朝的建立和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
文化的代表之一。本课讲述了唐朝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唐太宗和武则天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
(笔记:P3倒数第一段)
叁 开千年变
(2020·湖北恩施·28) 材料: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 ,说一说该选官制度的创立有何历史意义?(1分)
制度:科举制。(1分)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 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1分)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
隋朝·隋炀帝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的统一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女皇武则天
经济的繁荣
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民族交往与交融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
遣唐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时间
户数
人口
时间
垦田 人口增长
581年 159多万户 3000多万人 589年 1940多万顷
606年 890多万户 4600多万人 大业年间 5585多万顷 垦田扩大
意义 :
——据《通典》整理
P2~P3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 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 王朝。
38年(581年~618年)。
中考链接
1.(2020·四川成都·4)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
C 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课件
C. 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赋运往中央。
解释
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赋运往中央 ,以削弱地方的财政实力,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不属于宋太祖采取 的措施。
填空题
题目:元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其中最著名的棉纺织品产 地在________。
重点三:主要人物的作用
总结词
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详细描述
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将领、科学家等。了解这些人物的思 想、行动和决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这些人物如何影响历史的走向。同时,通过了 解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以为我们的个人成长提供借鉴和启示。
详细描述
历史背景是指一个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了解历史 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时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以及这些行为和决策如何影响 历史事件的发展。
重点二:关键事件的影响
总结词
关键事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详细描述
关键事件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往 往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关键事件的影 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学习目标
掌握隋唐时期的基本 史实和重要事件。
分析隋唐时期在历史 上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隋唐时期繁荣与 开放的原因和影响。
02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内容
CHAPTER
历史背景
01
02
03
时间背景
本课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发 生在明朝末期,具体为17 世纪初。
社会背景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 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 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 “福手福足”。有的地区 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 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 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 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 流恶难尽。”
隋炀帝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每年都要征发 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 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夯实基础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下列关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赞扬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 B.诗人认为,隋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 C.大运河的开通实现了我国南水北调 D.大运河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答案】A【详解】根据诗句中的“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诗
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 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 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 工,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2、概况: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 隋朝灭亡
知识拓展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 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 求,先后有三次。第三次是在610 年,由文臣武将率领10000多人, 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 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 地区的认识比前代前进了一大步。 在《隋书》中,就有对流求的专 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 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 习俗等方面宋朝
明清
1905年
增加考试科目
开武举 创殿试
大幅度增加 科举取士名额
八股取士
清政府废除 科举制
3、影响:
(1)积极: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加强了皇权;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 材料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运,其为利也博哉。
——《通典·食货七》 材料9:大运河使继隋而兴的唐、宋王朝,由于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
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也加强了全国的统一。——《中国古代史》 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大型工程 修长城,建驰道等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
统治时间 15年(秦始皇、秦二世)
38年(隋文帝、隋炀帝)
灭亡原因 统治残暴,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炀帝的暴政
对后世 的影响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 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 武帝大一统的局面。
唐承隋制,唐吸取隋亡教训, 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一、隋的统一 1.建立及统一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
兴,他就是隋文帝。589年,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外 戚
隋文帝像
(541-604)
589隋年灭陈
国家统一 陈
一、隋的统一
2.统一的意义
25
22
26
0魏 6
东汉
26 22 6
1蜀 26
西 晋
22 3
9吴
220
28 31
30
38
4
夏商周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血缘/嫡长子) (举荐/贤孝品行)(门第/士族垄断)
隋朝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过程 :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
科举制:真才实学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隋文帝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三人,荐给朝廷。 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等以“志行修谨” (有才)、“清平干济”(有德)二科荐举人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 学习与
看?
探究
你总怎的样来看说=是对好开事通,大但只运用河一的个评“价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积运极河影的响作和用太消简极单影化响了)。
隋朝的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隋文帝:初创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 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 注 重
特 点:
门 第
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
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
凭 才


科举制正式诞生

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

【点拨】材料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他们克 服了重重困难”,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B正确。材料没 有体现社会秩序、南北联系以及经济繁荣的信息,排除A 、C、D。
返回
3.[2022 ·滨州]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 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 ,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泯贵族平民之阶级,庶 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 科举制度( B )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
① 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 要求参政。
② 已有的选官制度矛盾突出,无法适应政治发展 的需要,中央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 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
2.开创过程:
①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隋文帝:
杨坚,华阴人,隋朝的开国 君主。
初仕北周,封隋公,581年, 静帝禅让为帝,国号隋。
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 广所弑,谥文帝。
隋文帝
5.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6.发展措施: ①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②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个国家的控制,而且朕在日理万机之余可以乘龙舟游江南,体 察民情,实乃一大幸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说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开通大运 河无论主观目的如何,给当时的老百姓都带来了深 重的苦难。大运河在古代发挥交通命脉的功能,是 从唐朝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大运河南物北 运的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多,对历代王朝,尤其是在 元、明、清的数百年间,更是功不可没。时至今日, 大运河仍在发挥着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1.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粮食 2.原因:
①统治者 ②政局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 四千六百
多万
垦田
一千九百 五千五百 多万顷 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1.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粮食 2.原因:
①统治者 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政局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一. 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3.地位: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2345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610 人物:隋炀帝 起止地点: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流经六省区: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
隋朝时,如果有一批粮食,要从江都运往长安,走水路的
话,请填写正确路线。江都
淮水
黄河
长安
扬州大运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 淮经济文化中心,素 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 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 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末 年(从江苏的扬州到 淮水开一条运河,取 名邗沟,这是我国古 代最早的运河)。到 了隋朝,为了沟通南 北漕运,隋炀帝下令 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 渠道,开通了包括邗 沟在内的大运河,形 成了全国运河系统。
结合这两首诗和课后“活动与探究2”, 谈一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
四、隋朝的灭亡: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7年岁末农 民战争使隋朝 灭亡。
历史法庭:
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开凿大运 河,大量征发徭役和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 次巡游江都导致的,所以简单地说,就是 由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 亡”,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隋朝灭 亡的关系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
本课小结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的 隋
一时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作业布置:
完成填图册第1课练习; 绘制《隋朝大运河图》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预习第2课,搜集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和
唐玄宗的历史小故事
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1课
一. 南北重归统一
江苏、浙江
1-3填城市名称 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 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
12
1
4
11
2
5
10
9
6
7 3 8
1-3填城市名称
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
1
12
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
4
11
5 2
6 10
7
9
3
8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3、开凿条件:
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隋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使得征发两百多万人 进行开凿运河成为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作为基础。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3、开凿条件:
4、地位: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大运河的作用:
促进了南北交通的发展
大运河的评价:
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汴河通汴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朝开国皇帝隋 文帝的画像
隋文帝在位期 间,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官制,减免赋 税,使得社会经济 有较大的发展,出 现了“开皇之治” 的局面。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隋文帝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灭陈
胭 脂 井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 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七年级历史下 册第一课课件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的建立:


西
国魏 晋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2、隋朝的统一:
时间: 589 人物: 隋文帝 标志事件: 灭陈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3.地位: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三.隋朝大运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B
D A
C 请回答图中的A 、 B 、 C 、 D四地在当时的 名称及其今天的名称。(2005年)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 全国的统治。
一. 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三点: 中心洛阳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
一. 南北重归统一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统治者提倡节俭。
比较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隋文帝 的措施,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