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合集下载

毛概整理笔记(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整理笔记(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在1959年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第一次明确地划分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在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这是在党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对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是党的十三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从我国情况来看,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即从本世纪中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精选全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精选全文
35
3)确定了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一条是“立国之本”,一条是“强国之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怎样的经济政
治制度,由谁领导,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
列重大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
❖是中国的实际、是最基本的国情。 ❖不是“泛指”,而是“特指”。
(是特指我国 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
历的特定阶段,这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
段。)
❖包含着两层涵义:
20
(I)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4
❖ 首先是根源于马列理论的,但无现成答案, ( ) 因是笼统的,也不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得出的,且有不正确的地方。
❖ 只能自己探索,但在探索中出现反复, (这是正常的,探索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错误是难免 ) 的,这正体现了“道路是曲折的”这个普遍原理。
❖ 经过了长期、多次的实践,积累了正反的很多的经验,
❖1959年,苏 联 “ 进入全 面展开共产主 义社会建设的 时期 ”
❖1961年,“ 二十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
8
邓小平对苏联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评价: (1980年1月)
“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 命算起,已经 63 年了,但是怎么 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
9
毛泽东: (1954年)还是实事求是的
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 二次革命”。 ❖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 选择,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毛概》习题及答案(第六章)

《毛概》习题及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名词解释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现阶段的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落后B人口多C底子薄D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高度加以论述是()A十二大B十二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届五中全会D十三大3、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经济建设D社会稳定5、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曾指出,如果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A赶上发达国家水平B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接近发达国家水平D建成中等发达国家6、()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A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B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是()A消费B投资C出口D优化结构2、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也就是()A“共产主义低级阶段” B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C主要是在物质技术方面D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它是()A我们党指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B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C是我党工作永远的指导方针D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5、以下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的是()A实现共产主义纲领B民主革命的纲领C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四、问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毛概习题)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习题)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6、我国改革的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8、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C.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的“双百”方针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紧紧围绕着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展开的B.“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展开的C.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的D.社会主义改革展开的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过渡时期E.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因为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C.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阶段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E.一个从不发达社会主义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经济的社会化C.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D.实现经营的集约化5、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中国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6、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E.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主要表现是A.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B.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C.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D.巩固和提高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E.农村人口还占到全部人口的70%9、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如下特点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突出地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标志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E.战略步骤分三步走10、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A.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B.是与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C.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的目标D.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E.是重点强调经济增长的目标三、辩析题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动摇。

毛概 第6章 习题与答案

毛概 第6章 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首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是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三大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B.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还不完善C.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主要是取决于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B.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C.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思想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按照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A、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达到发达国家水平C、接近发达国家水平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 不了解社会性质或判断失误,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 A )A.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B.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C.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D.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环境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B )A.以阶段斗争为纲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优先发展重工业D.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3.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D )A.人口多,耕地少B.自然资源贫乏C.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我国将长期处于(B )A.人民生活的小康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渡时期5.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B )A.五十年B.一百年C.二百年D.三百年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 )A.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全实现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温饱生活的实现8.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是( D )A 前资本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 新民主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9.从社会发展程度上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C )A 准备阶段B 建成阶段C 初级阶段D 高级阶段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核心和关键是(A)不动摇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党的领导和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1.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明确概括的是在( B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C )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实现现代化1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C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B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5.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C )把我国建设成为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B 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 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16.邓小平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 C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 “三个有利于”17.四项基本原则是( B)A.强国之路B.立国之本C.组织保证D.政治需要18.改革开放是( A )A.强国之路B.立国之本C.组织保证D.权宜之计19.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A )A.政治保证B.组织保证C.思想保证D.发展动力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D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B.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C.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D.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23.改革是发展的( A)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方向24.发展是改革的( B )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方向25.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 C)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方向26.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C )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完善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27.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D )A.基本矛盾B.基本方针C.基本路线D.基本纲领2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C)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 A)A.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B.党的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C.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D.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31.党的基本纲领的提出是( A )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贡献.A.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B.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C.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D.第一、二、三代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企业占有之间的矛盾D.人们的需求愿望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3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是( B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35.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是( 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6.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小康目标的时间是( D )A.1990年B.2000年C.2010年D.2020年37.全面设小康社会战略是在党的( C )上正式提出的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三大3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的总的基本特征是:(A)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D.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3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B)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40.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D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一国两制”理论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 D )A.党的十三大提出的B.党的十四大提出的C.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D.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的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C )A.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B.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4.唯物史观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D )A.阶级斗争B.生产关系C.市场经济D.生产力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C)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6.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 C )A.社会主义发达阶段B.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低级阶段7.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选择了社会主义,但是( A )的充分发展阶段却是无法逾越的A.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自然经济8.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D)A.基本理论B.基本路线C.基本方针D.基本纲领9.( B )是立国之本A.改革开放B.四项基本原则C.实事求是D.现代化建设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 D )为中心不动摇A.改革B.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经济建设二、多项选择题1.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是(ABE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B.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E.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 AB )方面新的更高要求:A.增强发展协调性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C.加强文化建设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E.建设生态文明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A.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B.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反对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离开社会主义的左右倾错误E.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4.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包括()A.高级纲领B.最高纲领C.最低纲领D.低级纲领E.全局纲领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 B.我国现阶段基本的国情C.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 D.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E.抵制“左”和右的错误观念的实行武器6.邓小平提出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工农联盟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党的领导E.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7.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现代化B.富强C.民主D.文明E.和谐8.我国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B.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C.低水平的、D.不全面的E.发展很不平衡的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含()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毛概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总结

毛概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总结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是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矛盾、任务,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立论基础。

1.初级阶段理论2.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3.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马恩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存在适应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对马克思主义应该灵活应用。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1.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9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1921年新经济政策193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1939年宣布开始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1959年21大赫鲁晓夫宣布社会主义已取得彻底胜利1961年22大赫鲁晓夫宣布用20年时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1967年勃列日涅夫降温苏只是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1982年安得罗波夫“苏联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以俄国国情为基础的分析资本主义只能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列宁1917年,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

1920年,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

意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将是长期的。

2.我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毛泽东——两步走的思想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化、机械化,要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

第 六 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课件

第 六 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课件

05
CATALOGU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未来 展望
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需要更加注重解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这决定了中 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
历史经验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总结正 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终于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制度不健全,文化教育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社会主义制度还 需进一步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 2 3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 放。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确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核心。
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03
党的十六大报告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就必须始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03
CATALOGU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 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
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1956年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大学期末考试毛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大学期末考试毛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党的()。

A. 十一届六中全会B. 十二大C. 十三大D. 十五大2.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是()。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C. 叶剑英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D. 中共十三大报告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是()。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5.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 马克思B. 列宁C. 斯大林D. 毛泽东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建立高度民主、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8.从现代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等九个方面概括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的是()。

A.十三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9.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 十三大B. 十四大C. 十五大D. 十六大10.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D.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A.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B.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C.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D.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A.一百年B.一百五十年C.二百年D.三百年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6.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非对抗性B.仍然是对抗性的C.有时是非对抗性的,有时是对抗性的,但以非对抗性为主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之间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平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9.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生产力D.一场阶级革命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喝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2.()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

毛概 第6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6章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A、认清中国革命的性质B、认清中国革命的任务C、认清中国的国情2、我国处于()阶段,是中共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A、社会主义比较发达B、社会主义比较富裕C、社会主义初级3、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4、()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进行了系统阐述。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三大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年开始算起。

A、1956B、1949C、19786、毛泽东在()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人民民主专政>>C、<<矛盾论>>7、()是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8、()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9、()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A、改革开放B、四项基本原则C、自力更生10、()年,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A、1987B、1983C、1982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14、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A、经济建设B、文化建设C、党的建设D、新农村建设15、确立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的是()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7年党的十五大D、2002年党的十六大二、多项选择题:1、党的十三大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是()A、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B、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D、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E、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所强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A、经济建设是核心B、改革开放是动力C、改革开放是主体D、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E、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3、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我国在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三步走”战略是()A、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到2020年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E、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毛概第六章习题库

毛概第六章习题库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B.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C.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D.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2.在我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C.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D.1987年十三大报告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侧,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入口素质不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的矛盾B.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的矛盾C.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5.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A.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发展社会生产力C.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发展生产力的主要任务是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实现工业化C.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D.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 D.建设精神文明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建设精神文明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9.改革的目的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A.展开 B.重要内容C.核心内容 D.组成部分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C.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D.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E.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A.实现工业化 B.实现经济的现代化C.实现经济的社会化 D.实现经济的市场化E.实现经营的集约化3.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看是否有利于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国家的宏观调控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有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E.艰苦创业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马克思主义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E.坚持改革开放6.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A.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C.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E.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手段E.稳定是目的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A.经济 B.政治C.文化 D.民主E.文明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抓住机遇 B.深化改革C.扩大开放 D.促进发展E.保持稳定10.党的基本路线是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 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 D.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E.基本纲领的展开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E.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12.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是A.经济建设是中心 B.改革开放是动力C.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 D.四项基本原则是目的E.经济建设是目的13.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是A.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C.保证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和统—的行动D.保证社会有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E.保证国家有巩固的国防三、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我国为什么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7.试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毛概题库第六章

毛概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 C )4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C.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D.提高产业技术水平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D )A.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C.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D.在中共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B.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体地位D.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5.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指()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B.全面建设富裕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6.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A.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的时期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迅速发展的时期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好时期D.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7.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A.认清中国的国情B.认清世界的局势C.认清各国的国情D.认清各国的体制8.我国处在(),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A.社会主义中级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发达阶段D.资本主义阶段9.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10.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单项选择题1。

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A.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B.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C。

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

生产关系的性质【答案】B【解读】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认清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变化。

因此,正确答案是B。

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是中国A。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B。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C。

自然条件差,能源、资源相对不足D。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D【解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因此,正确答案是D。

3.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级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

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C.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和社会主义第二阶段D。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答案】A【解读】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正确答案是A。

4.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A。

马克思 B。

恩格斯C.列宁 D。

斯大林【答案】C。

【解读】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认为,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

因此,正确答案是C。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对于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毛概习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习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6、我国改革的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8、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C.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的“双百”方针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紧紧围绕着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展开的B.“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展开的C.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的D.社会主义改革展开的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过渡时期E.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因为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C.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阶段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E.一个从不发达社会主义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经济的社会化C.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D.实现经营的集约化5、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中国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6、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E.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主要表现是A.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B.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C.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D.巩固和提高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E.农村人口还占到全部人口的70%9、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如下特点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突出地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标志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E.战略步骤分三步走10、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A.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B.是与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C.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的目标D.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E.是重点强调经济增长的目标三、辩析题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动摇。

毛邓三习题六

毛邓三习题六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企图在社会主义建成不久就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始作俑者是()A.列宁B.斯大林C.毛泽东D.铁托3.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4.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时,正在研读的主要著作是( )A.《联共(布)党史教程》B.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C.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5.在党的领导人中,较早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思想的领导人中,除了邓小平以外还有()A.陈云B.李先念C.叶剑英D.胡耀邦6.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党的领导14.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是( )A.1949年全国政协B.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15.我国现代化任务经历了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的变化,提出“两步走”的是( ) A.七届二中全会B.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16.“文化大革命”十年使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感到迷茫,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及其“两步走”战略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陶铸17.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 )A.已经进入小康社会B.正处在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之中C.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8.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19.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由贫穷到富裕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2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21.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十七大的报告提出的新战略是(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B.坚持科教兴国,做到可持续发展C.坚持科教兴国,实现人才强国D.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BCDA.我国最大的实际B.我国最基本的国情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2.新时期30多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两个没有变”,主要是指()AB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变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出发,从而意味着我们()ABCA.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B.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C.不能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和主观附加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D.不能从社会主义空想出发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弄清楚()ABCA.什么是社会主义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D.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5.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BCA.社会制度性质 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和阶段 D.社会发展模式6.在发展阶段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证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ABCDA.只讲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方向不讲发展程度与水平,会产生“左”的错误B.只讲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不讲性质与方向,又可能离开社会主义C.只有坚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水平的统一认识和把握,才能自觉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全面把握社会性质、方向与发展程度的水平才能克服“左”和“右”的干扰7.党的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科学论述,是因为()ABA.有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实践B.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迫切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的认识问题C.有了十二大以来的认识基础D.需要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8.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里讲的“不够格”主要是指()ABCA.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B.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无法逾越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C.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D.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差别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指()ACA.从社会的性质看,我国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从社会的性质看,我国的社会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C.从社会的发展程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D.从社会的发展程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已达到中等发达水平。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是明确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一是规范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二者关系在于()ABCDA.不了解社会性质或判断错误,就会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根本方向B.不能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可能超越或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C.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是根本原则,是前提D.正视而不超越发展阶段是保证,是防止急于求成或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认识基础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有()ABCDA.公有制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居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主体,当时经济总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农业、手工业经济,初级阶段的公有制是社会经济主体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社会主义因素为主导居于领导地位,但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C.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加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解决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通过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进程看,其主要特征有()ABCD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B.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C.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D.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体现在()ABCDA.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C.坚持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反对搞指导思想多元化14.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ABCD有了更加清醒的思想准备。

A.长期性B.紧迫性C. 复杂性D. 艰巨性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是决定于()AB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B.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C.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经济现代化和商品化、市场化程度D.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思想觉悟水平1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 发展是手段17.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ABCDA. 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解放生产力1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原因是()ABCA.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对我们党至关重要B.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政治灵魂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战略目标相联系的D. 它是党的代表会议通过并写进了决议的19.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内在联系是()ABCDA. 互相储存,不可分割,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B. 经济建设为核心,是主体,两个基本点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C.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才有坚实的基础和正确的方向D. 两个基本点是确保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个支柱,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治保证20.党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包括()ABCD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基本方针2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因为()ABC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时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B.是兴国之要以及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C.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D.如果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动摇,党的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2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因为()ABCD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C.离开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D.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失去方向2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ABCA.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C.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D.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4.四项基本原则是指()ABCD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必须()ABCDA. 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B.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C. 反对“左”的僵化思想D.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内容26.对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做到()ABCDA. 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C. 警惕和防止“左”右两种错误倾向D. 更主要是防止“左”的错误27.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ABCDA.富强B.民主C. 文明D.和谐2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BD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D.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29.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主要有()ABCDA.明确规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C,明确指出了实现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D.明确指出了实现初级阶段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30.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有区别又有联系,统一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具体是指()ABCDA.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前进方向B.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C.坚持最高纲领不能离开现实空谈理想D.实现最低纲领不能只顾眼前迷失方向31.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是()ABCDA.现代化的工业 B.现代化的农业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 D.现代化的国防32.1953年到1964年我国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战略步骤是指()ADA.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第一步形成了农轻重并举的工业化格局C.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家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D.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33.新时期1987年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ABCDA.突出体现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化B.体现党的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品格C.是第二代第三代领导总结国内外经验的结晶D.是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对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34.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特点是()ABCDA.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相结合B.以人民生活为出发点、落脚点,把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统一C.不断完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奋斗目标,强调全面协调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35.江泽民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是()ABCDA.2000年到2010年GDP翻一番B.2010年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GDP翻一番C.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D.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