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占位病变的分类
肝占位病变作文
肝占位病变作文
临床上常见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有: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硬化大结节、肝癌等。
肝血管瘤是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是先天性,小于5cm多不用治疗可以定期监测其大小是否有变化;大于10cm的大血管瘤和大于
15cm的超大血管瘤可以采取手术、栓塞、射频、微波固化等方法治疗。
肝囊肿是肝脏良性病变,多为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只有5%的肝囊肿有压迫症状需要治疗,可以采取开窗、引流、切除等治疗方法;肝硬化大结节需要定期复查彩超、CT、监测甲胎蛋白。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可以采取手术、消融、射频、栓塞、靶向药物治疗和肝移植。
比较少见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有肝包虫病囊肿形成、肝吸虫病的虫体和虫卵团块。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29页
原发性肝癌其它肿瘤标识
PLC SLC 其它癌 肝硬化 肝炎DCP ++ ± ± ±GGT-Ⅱ ++ ++ + +AFU ++ + +AIF ++ + + + +ALD-A ++ + + + +5’-NPD-Ⅴ ++ ++ ALP-Ⅰ + +AAT ++ ++ + +CEA ++ ++ ++ + +
第39页
原发性肝癌动脉造影及碘油CT
介入治疗前后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前后CT检验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40页
原发性肝癌病理诊疗
术中活检影像学引导肝穿刺- 适于诊疗不明且恶性可能较少者, 注意针道种植和癌结节破裂出血腹腔镜活检-适于可见范围内AFP(+)肝占位, 不适于深部或膈顶肿瘤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方法: 肝动脉造影肝静脉造影门静脉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7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选择性肝血管造影
明确肝占位病变(< 2cm) 了解病灶大小、数目、范围及播散情况肿瘤栓塞治疗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8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肝动脉造影
肝脏常见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肝癌诊断要点
• 病史:肝炎、肝硬化 • 实验室: (+)、 (+) • 影像学: • 超声:低回声不均、晕圈、动脉血流、高阻力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1)肝炎、肝硬化史:58% (2)(+)90%,(+)10-30% (3)肝癌家族史:12%
2. 症状
早期无,中晚期出现,乏特异性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间歇/持续,放射痛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腹胀、腹泻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出血倾向、 转移灶症状:肺、骨、脑等
3. 体征
35/1037 20/1037
9/1037 5/1037 2/1037 2/1037 9/1037
97.4% 2.6%
一、原发性肝癌
• 世界肿瘤发病第5、死因第3 • 年发病56.4万、死亡54.9万 • 中国第2肿瘤死因(占世界54%) • 恶性度高,预后差(5年率
5%)
2001
• 根治术后5年率40-50% • 早期发现、早诊、早治
早期无,中晚期表现 肝区肿块 黄疸:胆管受压、肝功障碍 腹水:肝功障碍,门V主干、肝V、下腔V
癌栓 癌旁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
症、高钙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等 其他: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
(二)实验室检查
• (甲胎蛋白):特异指标 • 60-70%肝癌阳性( >20 ) • 除外肝病活动、妊娠、生殖腺肿瘤、消化道
• 具特殊地位:切除率、安全性、彻底性的保证
•
(外科医师的慧眼、术前必备)
肝内占位性病变分析
肝内占位性病变分析
从多个角度考虑:大小、数量、囊实性、边界、部位……
(一)、炎症性
1、细菌性:脓肿(单发、多发);肝脏肉芽肿性炎,如结核、麻风、梅毒
等
2、寄生虫性,如:阿米巴肝脓肿,肝华支睾吸虫病,肝包囊虫病等
3、肝真菌病
4、肝硬化:各型
(二)、肿瘤性
1、良性:1)上皮性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胆管腺瘤、胆管囊腺瘤等
2)非上皮性良性肿瘤: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婴儿血管
内皮细胞瘤……
2、恶性:1)上皮性恶性肿瘤: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混合细胞性肝
癌、肝类癌……
2)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内皮细胞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3、转移性肿瘤
(三)瘤样病变
肝囊肿,肝间叶错构瘤(错构瘤是指机体某一器官内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
现错误的组合、排列,因而导致的类瘤样畸形),炎性假瘤……
(四)发育异常
先天性多囊肝,肝内异位组织……
常用的肝脏疾病检查方法:
(一)肝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
(二)器械检查
1、X线
2、CT
3、MRI(核磁共振)
4、B超
5、放射性核素
6、肝内血管造影
7、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三)肝脏穿刺活组织病检。
肝占位性病变查房
0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 等,观察肝脏病变情况
04
诊断性治疗:如介入治疗、消融治 疗等,以明确病变性质
06
疾病发展和预后
肝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中出现的 异常组织,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后与病变的性 质、大小、位置、治疗方法等因
素有关。
A
B
C
D
肝占位性病变的发展过程通常包 括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阶段
疼痛缓解措施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等 心理治疗: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心理支持措施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 其心理需求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 策,增强其自主性
提供心理疏导,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恐惧
处理并发症: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 6
出血、血栓、肠梗阻等, 确保患者安全
05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宣教
A
B
C
D
肝占位性病变的定义和 分类
肝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 体征
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防措 施和健康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指导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等情绪
提供心理教育,帮助 患者了解疾病知识,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
心
营养支持和饮食调整
01
营养支持:保证 充足的营养摄入, 以维持正常生理 功能
02
饮食调整:根据 病情和治疗需要, 调整饮食结构, 如低脂、低糖、 高蛋白等
03
饮食禁忌:避免 刺激性、油腻、 生冷等食物,以 免加重病情
肝脏占位性病变
饮食指导
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原则,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营 养均衡。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控 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
复查意义
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肝脏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
由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多样, 且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较为困 难,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 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
确诊。
02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超声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肝脏的形态 ,可以发现占位性病变,如血
管瘤、肝癌等。
CT扫描
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 肝脏进行断层扫描,能够清晰 显示肝脏内部的占位性病变。
其他因素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药物、放射线等也可能导致肝脏占位 性病变的发生。
临床表现
症状多样性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 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 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
疸等。
病情轻重不一
肝脏占位性病变病情轻重不一, 良性病变一般进展缓慢,恶性病 变则进展迅速,可出现转移和扩
散。
诊断困难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病情不同而异,对 于一些恶性占位性病变,药物治疗可 能无法完全消除病灶。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肝脏占位性病变的 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对于一些 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手术
切除是根治的唯一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肝部分切除术、 肝移植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
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
局灶结节性增生(FNH)
• 一种不明原因的肝脏良性肿瘤 • 可能与肝硬化或其它慢性肝实质性疾病 无关。 • 多数发生于30-50岁妇女 • 多数妇女使用过口服避孕药 • 病理特点:中央星形瘢痕 • 无症状,生长慢,无恶变潜能
局灶结节性增生(FNH)
• CT: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由于病变血 运丰富,增强时为高密度。中央星形瘢 痕常显示为不规则低密度区。 • MRI:T1相呈等信号,T2相呈等信号至 高信号;中央星形瘢痕在T2相呈高信号。 • 血管造影:多血管病变来自离心型供血, “轮辐状”图像。
• CT:影像特点差异大,可呈低密度或等 密度,特征性改变是内含高密度区,这 是近期或陈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肿 瘤内也可为低密度区,这反应了没有出 血的肿瘤坏死。 • MRI:T1和T2相信号均增强 • 血管造影:通常血运丰富呈向心性供血, 但无特异性。
肝癌
• AFP水平与肿瘤大小不一定平行 • CT: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中 央低密度区反应肿瘤坏死。增强呈速升 速降型,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 • 67镓有助于鉴别肝癌和肝血管瘤,肝癌 在67镓扫描中表现为浓聚区。 • 血管造影:异常血管、动静脉短路、血 管受侵犯。
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肝脏血管瘤
• • • • • • • 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 女性:男性为 5:1 多次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多数血管瘤小且无症状,肝功能常正常。 肝血管瘤可能破裂并出现腹腔积血 经皮肝穿为禁忌 无需治疗,无恶变潜能。
肝脏血管瘤
• CT:低密度边界清楚肿块,周边开始增强, 逐步向中心充盈,并与周围肝组织成等密度。 • MRI: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检测血管瘤的方 法,尤其对于小的病灶。血管瘤具有很高的 T2信号强度,而T1强度则与周围相等。 • 血管造影:早期充盈并持续染色,具有特征 的“棉絮团”样改变。
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因病变的 性质和大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肝 区疼痛、食欲不振、消瘦等。
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 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同 时,血液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检 测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02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
X线检查
总结词
提高病理学诊断水平
加强病理学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考虑进行穿刺活 检或手术切除,通过病理学诊断确定病变 性质。
误诊原因分析
影像学特征不典型
部分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 特征重叠,导致难以准确诊断
。
病史采集不全面
医生在采集病史时遗漏重要信 息,影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
生化指标检测不准确
由于检测方法或试剂等原因, 导致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准确 。
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影像 诊断
目录
• 肝脏占位性病变概述 •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
法 • 肝脏常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影像
诊断
目录
• 肝脏常见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影像 诊断
•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与误 诊分析
01
肝脏占位性病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肝脏占位性病变是指在肝脏内出现异常的肿块或结节,这些肿块或结节可以是 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分类
肝脏占位性病变主要分为良性占位和恶性占位两类。常见的良性占位包括肝囊 肿、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等;恶性占位则包括肝癌、转移性肝癌等。
发病机制与病因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断思路
CT表现
MRI表现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清 晰。
低密度灶,边界清晰,CT值接近水。
肝血管瘤
01
02
03
超声表现
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不均匀。
CT表现
平扫为低密度灶,边界清 晰;增强扫描呈“快进慢 出”的强化方式。
MRI表现
T1WI低信号,T2WI高信 号;增强扫描呈“灯泡征 ”。
3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腺瘤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为等回声或稍低回声结节,中 央有瘢痕;肝腺瘤呈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无 瘢痕。
误区防范策略
01 重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全面了解患者 病情。
02 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CT 、MRI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03
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肝功能、肿瘤标 志物等,提高诊断准确性。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有望在肝占位病变的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影像信息,提供更全面、 准确的诊断依据。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将成为影像诊断的重要工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肝占位病变影像辅助诊断 系统,为医生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诊断支持。
综合分析。
误诊或漏诊可能导致治疗延误 或不当治疗,影响患者预后。
易混淆疾病区分
1 2
肝囊肿与肝脓肿
肝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液性暗区,边界清晰;肝 脓肿早期为不均匀低回声,液化后呈液性暗区, 壁厚,内壁不光滑。
肝血管瘤与肝癌
肝血管瘤多呈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肝癌多呈 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THANKS
感谢观看
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17
磁共振成像(二)
• 原发性肝癌:
– T1权重像为低信号、高信号、混杂信号 – T2权重像为不同程度的增强,信号强度不均
匀,假包膜环 – 病灶内的血管结构:动脉、静脉主要分支分
散、短少、缺如,血管轮廓模糊、不规则
18
磁共振成像(三)
• 区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肝癌病灶 • 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高信号
5
肝功能试验
• 常用:AL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KP)、 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
• AKP、γ-GT明显增高:65%~70%的原发性 肝癌
• AKP同功酶Ⅰ、γ-GT同功酶Ⅱ在原发性肝 癌特异性较高
6
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 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属最 高
• 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 与肝癌的大小有关 • 具有动态变化性:持续低浓度、 先低后
检查目的与要求不明确 片面强调经济效益 多不做Topo片 扫描层距过大 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时机把握不当 忽略肝脏和肝脏以外的情况 检查者和阅片者技术水平有限
13
肝核素显像
• 肝胶体显像 • 肝血流血池显像 • 肝癌阳性显像及 • 肝癌放射性免疫显像 • 检出率较低,直径2cm
14
B超、CT和肝核素显像检出率 的比较(直径3cm)
高、马鞍型 • 应警惕肝病活动的同时存在早期肝癌
7
AFP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AFP500g/l,持续4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 •AFP在200g/l以上中等水平,持续8周。
8
超声检查(一)
• 最常用的方法 • 检出病变:1cm;3~5cm检出率达100%
医学影像学肝占位CT鉴别
+ 增强扫描:肿瘤呈肿块边缘向心性轻中度 强化密度低于周围肝组织,延迟强化区即 纤维组织丰富区,是由于造影剂在纤维组 织间质与血管之间弥散缓慢,再从纤维组 织间质经血管清除也慢,这样就出现了肝 内胆管癌产生延迟强化这一有意义的征象。
+ 表现出的不规则细线样强化征及网格状强 化其病理机制是肝内胆管细胞癌呈浸润性 生长,局部的门脉为肿瘤所浸润发生包埋 时造影剂的进入而出现此征象。是诊断的 主要依据
峰值停留时间短, )
然后迅速下降,
至静脉期(60~
90s)时病灶CT
值往往较肝实质
为低。
时间(min)
肝右叶肝癌
延迟扫描肿块边缘显示更清晰
+ 一般呈多发性散在结节状低密度影,少数 呈单发结节或肿块。
+ 增强后部分肿瘤由于血供不丰富,仍呈低 密度,部分肿瘤表现为低密度中更低密度, 即“牛眼征”。
+ 肝脏转移瘤增强CT表现与血供关系密切。因原发 灶组织类型或转移途径的不同,肝转移瘤的血供 存在差异,强化形式多样。多数人认为以门脉供 血为主。也有人认为 肝转移瘤是以肝动脉供血为 主,门脉次之。门脉参与肿瘤供血的机制是通过 肿瘤旁肝窦进入肿瘤的。
早期无,中晚期出现,乏特异性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间歇/持续,放射痛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腹胀、腹泻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出血倾向、 转移灶症状:肺、骨、脑等
早期无,中晚期表现
肝区肿块 黄疸:胆管受压、肝功障碍 腹水:肝功障碍,门V主干、肝V、下腔V癌栓 癌旁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
•增强: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肿 瘤强化程度迅速下降,呈“快进快出”的表现
• 常伴肝门淋巴结重大
•肝硬化征象
ct:肝脏占位的8大常见病变
CT:肝脏占位的8大常见病变!从浅到深,缓缓道来一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是由许多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组成,大小不等,可由几毫米至10cm,部分肝血管瘤内部可见瘢痕。
CT可见血管瘤边缘光滑,平扫CT与血管密度相似,肝血管瘤的强化方式与血管也类似,即动脉期与主动脉强化类似,门脉期与门静脉强化类似。
让我们复习上一期的图片:A-D 平扫、动脉、门脉、延迟期。
肝内多发低密度灶,血管密度相似。
动脉期明显强化,与主动脉一致。
门脉期仍可见强化,与门脉一致。
延迟期与肝实质密度一致。
把肝血管瘤想象成血管团,就能理解它的强化方式了。
巨大肝血管瘤平扫可见血管瘤内坏死,坏死疤痕组织增强扫描各期均未见强化,但血管瘤内强化的部分延迟期与血液密度相等。
但是,小的肝血管瘤可能强化不明显,单纯观察动脉期不能做出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期相,做出诊断。
肝左叶被膜下小血管瘤,动脉期、门脉期均可见强化,注意:强化方式与血管相同。
需要与小肝癌和小转移瘤鉴别。
肝血管瘤鉴别诊断肝右叶病灶,平扫至延迟期似乎有边缘强逐渐向中心填充的趋势,但左下图的门脉期,病灶强化较差,低于门静脉。
故我们认为,该病灶不是血管瘤。
边缘强化,逐渐填充可见于很多疾病,如胆管癌、转移瘤。
该病灶最终确诊为胆管癌,逐渐强化的成分是病灶内纤维组织,我们上一篇文章提到过。
肝血管瘤超声:左图为典型强回声肝血管瘤,右图为脂肪肝背景下肝血管瘤,此事对比肝实质,血管瘤呈低回声。
二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腹部肿瘤,亚洲发病率较高。
肿瘤可以是单发、多发、浸润生长的,内部因出血或坏死,经常密度不均匀。
而且肝癌患者是由85%肝硬化发展未来。
早期肝癌:小肝癌可能一过性强化,只在动脉期高强化,部分小肝癌可能边缘强化,需要与血管瘤鉴别,一定注意其他期相观察结节强化方式是否与血液强化方式一致。
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癌,可见动脉期结节状强化(中图箭头),门脉期呈等密度。
晚期肝癌:肝癌可无临床症状,直到晚期被发现,晚期肝癌可密度不均,可有包膜、出血、坏死、分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意义:
• 肝占位病变的检出率提高(影像技术、保健意识)• 中国为肝癌高发区
• 及早明确诊断、正确鉴别、恰当处理
肝脏占位病变的分类
手术切除肝实质占位病变统计
一、原发性肝癌
• 世界肿瘤发病第5、死因第3
• 年发病56.4万、死亡54.9万
• 中国第2肿瘤死因(占世界54%)
5%) • 恶性度高,预后差(5年率
• 根治术后5年率40-50%
• 早期发现、早诊、早治
• 肝细胞肝癌占80-90%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1)肝炎、肝硬化史:58%
(2)HBV(+)90%,HCV(+)10-30%
(3)肝癌家族史:12%
2. 症状
早期无,中晚期出现,乏特异性
•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间歇/持续,放射痛
•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腹胀、腹泻
•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出血倾向、
• 转移灶症状:肺、骨、脑等
3. 体征
早期无,中晚期表现
• 肝区肿块
• 黄疸:胆管受压、肝功障碍
• 腹水:肝功障碍,门V主干、肝V、下腔V癌栓
• 癌旁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等• 其他: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
(二)实验室检查
• AFP(甲胎蛋白):特异指标
– 60-70%肝癌AFP阳性( >20ng/ml )
–除外肝病活动、妊娠、生殖腺肿瘤、消化道肿瘤
• HBV:90%阳性
• ALT、r-GT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 B型超声
• 彩色超声
•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磁共振显像(MRI)
• 同位素扫描
• 血管造影
1. B型超声
• 实质不均质光团、晕圈
• 小肝癌低回声、大肝癌高或混合回声
• 伴管道癌栓(门脉、静脉、胆管)
• 肝硬变、腹水
2. 彩色多普勒超声
• 丰富的动脉血流(95%)
• 动脉频谱
• 流速快、阻力系数高(RI>0.6)
诊断价值高:鉴别良恶性病变
3.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
• 平扫:低密度
• 增强:A相早期填充(不均匀),V相低密度
(快进快出)
• 伴肝硬化征象(肝裂增宽、表面不平、脾肿大)
• 准确直观:肿瘤与管道及周围的关系
具特殊地位:切除率、安全性、彻底性的保证
(外科医师的慧眼、术前必备)4. 磁共振(MRI)
• 表现:T1加权低信号,T2高,A相早期填充
• 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成像
• 显示管道优于CT:肝门区肝癌
• 微小肝癌、血管瘤诊断优于CT
• 无辐射,无碘造影剂
• 昂贵、不如CT清晰直观。
5. 同位素检查
99mTC-PMT显像(吡哆醛-5-甲基色氨酸)
• 为阳性显像
• 肝癌摄取,排出慢(缺乏胆道系统)
• 特异性高达90%以上
• 主要用于肝细胞肝癌诊断
• 敏感性约60%(>3cm显示)
6. 血管造影
• 表现:肿瘤血管、肿瘤染色、造影剂湖、动脉扭曲移位• 分辨率最高:<1cm(2cm病灶90%)
• 侵入性,不作常规
• 疑肝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
• 肝内有无微小播散结节
• 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癌诊断要点
• 病史:肝炎、肝硬化
• 实验室: HBV (+)、 AFP (+)
• 影像学:
超声:低回声不均、晕圈、动脉血流、高阻力系数
CT:动态增强快进快出
MRI: T1低、T2高,动态增强快进快出
PMT:阳性
造影:肿瘤血管、染色、造影剂湖、动脉扭曲移位胆管细胞癌
• 占原发性肝癌的10%
• 病因不明
• 可能与肝内胆管结石,血吸虫等有关
• 无肝炎肝硬化病史,HBsAg阴性
• AFP阴性,部分CA19-9,CEA阳性
CT检查:
• 平扫:低密度,部分钙化,边界不清
• 增强:动脉相强化不明显,静脉或延迟相强化• 常伴病灶或周围胆管扩张
• 常伴肝门淋巴结重大
• 无肝硬化征象
二、继发性肝癌
• 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到肝脏
• 最常见肿瘤转移部位(双重血供)
• 西方国家发病率高(原发肝癌20倍)
• 国内两者相仿
• 总体预后差;技术进步,疗效提高
• 大肠癌肝转移术后5年率20-40%
诊断要点
• 肝外原发癌病史或证据
• 无肝炎、肝硬化
• AFP(-),CEA、CA19-9 (+) (消化道来源)
• 影像学表现:病灶散在、多发
– B超:多发、类圆形、低回声
–彩超:周边少许彩色血流
– CT:周边少许强化、“ 牛眼征”
三、肝海绵状血管瘤
• 最常见良性实质肿瘤(2/3以上)
• 病因不明,可能为血管发育异常
• 女性多见
• 多为体检发现
• 部分伴肝区隐痛不适
• 不会恶变,罕见破裂
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要点
• 无肝炎、肝硬化
• AFP(-)
• 影像学
– B超:均匀、高回声、筛网状
–彩超:无或少许彩色血流、阻力系数低
– CT:慢进慢出(动态增强)、周边中心– MRI: T1W低、 T2W极高信号-“灯泡征”
–肝血池(+)、PMT(-)
四、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
• 良性、实质性、占位病变(非肿瘤)
• 发病率:2.7%,良性实质性第二位,仅次血管瘤
• 病理改变:增生的肝细胞、kupffer细胞、血管、胆管、
中央星状疤痕、辐射状纤维间隔,缺乏正常肝小叶结构
• 不会恶变,不会破裂
• 临床、影像学特点与肝腺瘤、肝癌重叠
(一)、临床特点
• 年龄:青壮年(30岁~50岁)
• 性别:男/女性无差异
• 病因:避孕药? 局部血管异常
• 无肝炎、肝硬化基础
• 无症状偶然发现
(二)、影像学特点
1、常规超声:无特异性 (高、低、等回声)、肝无硬化
彩超:中央粗大动脉、四周放射,动脉血流、高速低阻
2、CT:平扫低密度、无硬化
特征表现:中央星状疤痕,动脉相显著、均匀填充、
静脉及延迟相等密度3、MRI: T1WI 低或等信号,T2WI 等或高信号
特征表现:信号均一,动脉相显著、均匀强化,
中央疤痕( T2WI 高信号)4、核素扫描:FNH含Kupffer细胞,
正常/增多摄取99mTc-硫胶
5、血管造影:特征表现
轮辐征-由中央动脉向周边离心性、放射性充盈
新近CO2微泡超声造影:敏感性100%
五、肝细胞腺瘤
• 肝细胞来源良性肿瘤
• 发病率低(本所8/6000例)
• 女性多见,伴右上腹不适
• 病因不明,口服避孕药有关
• 破裂出血、癌变可能
• 应予切除
肝腺瘤诊断要点
• 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史
• 彩超:低回声、实质、均匀、包膜
多静脉血流,少动脉血流、RI低
• CT:低密度、界清、瘤内出血
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 MR: T1W低(出血高)、 T2W高信号、包膜征
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 99mTc-硫胶扫描:缺损区(不含Kupffer细胞)
• 99mTC-PMT显像:强阳性(强于HCC)
常见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继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肝外原发癌(+〕(-〕(-)
肝炎、肝硬化(-) (+) (-〕
甲胎蛋白AFP (-) (+) (-〕CEA/CA19-9 (+〕(-〕 (+) 彩超动脉血流静脉血流高速高阻少许
晕圈“牛眼征”常见边界不清
CT 动脉相周边强化“牛眼征” 早期明显强化少强化,伴胆管扩张静脉相低密度低密度有强化
MRI 增强相周边强化早期明显强化少强化
PMT显像 (-) (+) (-〕
富含动脉血供病变的鉴别要点
FNH 肝癌肝腺瘤
口服避孕药(-〕(-〕(+)
肝炎、肝硬化(-) (+) (-〕
AFP、HBsAg (-) (+) (-〕
彩超中央动脉多见无无
动脉血流高速低阻高速高阻静脉血流
晕圈少见常见常见
CT 动脉相早期明显强化、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静脉相等密度低密度低密度
中央星状疤痕可见无出血、坏死区
MRI 增强相早期明显强化、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中央星状疤痕可见无无
核素扫描(硫胶)正常/增多摄取不摄取不摄取
PMT显像++~+++ +~++ +++~++++
诊断鉴别要点
• 掌握各种肿瘤(病变)特征
• 多种检查联合应用
• 病史+血清指标+影像
• 90%以上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 恶性肿瘤:积极治疗(手术等)
• 不能除外恶性:积极治疗(手术等)
• 良性肿瘤(病变):
• 肝腺瘤:手术
• 其它:大于5cm、有症状、强烈要求--手术
小于5cm、无症状--暂不治疗、定期复查附:肝囊肿
• 最常见囊性占位
• 两种类型:孤立性肝囊肿--囊肿孤立
多囊肝--满肝弥漫、融合成串• 病因不明,肝内胆管、淋巴管发育障碍
• 多囊肝常伴多囊肾、家族性
• 多无症状,大者上腹不适,伴感染者发热
肝囊肿诊断要点
• B超:低回声、液性暗区、界清壁薄、后方回声增强
敏感、准确(95%以上)
• CT: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整、增强无强化
• MR: T1W极低、 T2W极高信号-“灯泡征”、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