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孔隙度测量实验

合集下载

岩石孔隙度测定 实验报告

岩石孔隙度测定 实验报告

岩石孔隙度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实验样品的体积和质量,确定样品的平均密度和孔隙度,并掌握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由各种类型和尺度的孔隙组成的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孔隙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原生孔隙是岩石形成时就具有的,次生孔隙是后期在岩石中形成的。

测定岩石孔隙度的方法通常有置换法和密度法。

本实验采用浮法测定岩石孔隙度。

浮法是利用岩石密度与测量液体密度的差异,通过浸泡法测得岩石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来求解。

实验步骤:1. 取实验样品,将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布或纸巾将其外表擦干。

2. 将样品放在秤盘上,测量其重量,并记录结果。

3. 取一个干净的容器,先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重量。

4. 用清水将容器装至约7/8的容积。

5. 用手将装有清水的容器置于实验样品上,至少盖住实验样品的顶部。

6. 记录液体的体积。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建议用毫升阅读浮标的容积器或移液管等专用工具测量。

记录液体体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去掉液体表面的涟漪。

7. 将容器取出,记录液体温度,并用差压计测得大气压强。

8. 计算岩石的密度和孔隙度。

岩石密度=实验样品重量/实验样品体积孔隙度=(1- 岩石平均密度/实验液体密度)×100%注意事项:1. 实验液体的温度和压强必须测量,并考虑它们对密度的影响。

实验液体的温度应在室温范围内,实验液体的密度最好与岩石密度相近。

2. 手操作时注意避免样品坠落,以免破坏样品。

3. 一定要注意记录数据时的精度,在做测量时尽量减小误差。

4. 在进行测量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转。

实验结果及分析:本实验采用浮法测定岩石孔隙度。

最终结果如下:实验样品重量:102.50g实验液体温度:25℃大气压强:100kPa实验液体体积:250.00ml平均密度:2.67g/cm³孔隙度:17.33%通过实验测得的平均密度和孔隙度结果表明,无论是平均密度还是孔隙度都是合理的。

实验二 给水度 孔隙度 持水度测定实验

实验二 给水度 孔隙度 持水度测定实验

中砂
0.25-0.20
六、思考问题
(1)从试样中退出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退水结束后,试样中保留的水是什么形式的 水?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与粒径和分选的关 系。
仪器编号:
试样体积:
cm3 透水石选用负压值:
试 样 粒径 进水量 名 (mm) (cm3) 称
累计饱 水时间 (min)
退水量 (cm3)
累计退 水时间 (min)
孔隙度 (%)
给水度 (%)
持水度 (%)
cm 备注
平 均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报告人
班号
组号
体积法(2)
一、仪器设备
1.玻璃管:直径 4cm,长 25cm。管底部放有筛网,底上有一个入水孔 2,击棒:一根 3.金属小土铲:一把 4.小漏斗:一个 5.量筒:(容量 500ml)一个 6.量杯:(容量 l00ml)一个 7.烧瓶架及烧瓶夹;二个
给水度、孔隙度和持水度的测定有两种方法:体积法和差值法。体积法适用于碎石、砾 和砂等粗粒岩土。差值法适用于砂、粉砂和粘性土等细粒岩土。
本实验要求掌握体积法测定砂的给水度、孔隙度和持水度。
体积法(1)
一、仪器设备
1.给水度仪(图 2—1)。 2.十二指肠减压器,或大号吸耳球,用以抽吸气体。 3.量筒(25ml)和胶头滴管。 4 . 松 散 岩 石 试 样 : 砾 石 ( 粒 径 为 5~10mm , 大 小 均 匀 , 磨 圆 好 ); 砂 ( 粒 径 为 0.45mm~0.6mm);砂砾混合样(指把上述砂样完全充填进砾石样的孔隙中得到的一种新试 样)。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岩石的地质学实验

岩石的地质学实验

岩石的地质学实验岩石是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可以对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地质学实验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形态特征以及岩石变形和分解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岩石地质学实验。

一、岩石物理性质实验1. 密度测定实验密度是岩石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通常使用质量和体积来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称量岩石样品的质量并浸入水中测定体积,然后计算出岩石的密度。

这种实验方法被称为浮法测定。

2. 孔隙度和孔隙率实验岩石的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总体积中孔隙占据的部分的比例。

孔隙度和孔隙率通常可以通过测量岩石样品的饱和质量(即含水量)和干质量,然后计算出来。

这些数据对于水文地质和油气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 磁化率实验磁化率是研究岩石磁性的重要参数。

使用磁化率仪可以测量岩石样品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率。

这种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地磁场对岩石反应的影响,以及岩石中可能存在的磁性矿物。

二、岩石化学性质实验1. 酸蚀实验酸蚀实验可以用于确定岩石中存在的酸溶性矿物。

在实验中,可以选择一种酸性试剂(如盐酸)来与岩石样品接触,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或溶解反应,从而推断岩石中酸溶性矿物的存在。

2. 岩石溶解实验溶解实验可以用于研究岩石中的可溶性矿物。

在实验中,可以选择一种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与岩石样品接触,观察是否发生溶解反应。

通过溶解实验可以确定岩石中的可溶性矿物类型以及它们的溶解特性。

3. 物理吸附实验物理吸附实验可以研究岩石表面的吸附性质。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一种吸附剂(如活性炭)与岩石样品接触,观察吸附剂上吸附的气体分子或溶质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实验方法对于研究岩石中的孔隙结构和孔隙表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三、岩石形态特征实验1. 岩石显微镜观察实验显微镜观察实验可以研究岩石的显微结构和组成。

通过使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岩石中的矿物颗粒、晶体结构以及岩石中可能存在的裂缝和变形等特征。

2. 岩石薄片制备实验岩石薄片制备实验是为了进行岩石显微镜观察而进行的。

测定岩石孔隙度的方法

测定岩石孔隙度的方法

测定岩石孔隙度的方法
测定岩石孔隙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接触法:将岩石样品放入已知密度的液体中,测量液面的升降高度,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岩石孔隙度。

2. 吸附法:将一定数量的气体或液体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吸附在岩石孔隙中,通过测量吸附前后的重量差,计算出岩石的孔隙度。

3. 测井法:使用测井仪器测量岩石的电导率、密度、声速等参数,进而推算出岩石孔隙度。

4. 光学法:使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岩石薄片的孔隙结构,通过图像分析计算岩石的孔隙度。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测定岩石孔隙度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环刀法测孔隙度

环刀法测孔隙度

如何用环刀法测量岩石孔隙度?
在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中,了解岩石的孔隙度非常重要。

环刀法
是一种常用的测孔隙度的方法,可以精确测量岩石的孔隙度。

本文将
详细介绍如何用环刀法测量岩石孔隙度。

首先,准备好实验器材,包括环刀、电子天平、塑料管、压力机、镜片以及计分器。

接下来,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1. 取一块洁净、干燥的岩石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重并记录其质量。

2. 将塑料管置于压力机上,并调节压力机的初始压力为零。

3. 将岩石样品放入塑料管中,并用镜片透视确定其位置。

4. 施加压力机的压力来压缩岩石样品,记录不同阶段的压力值并
计分。

5. 取出压缩后的岩石样品,并用电子天平重新称重。

6. 计算压缩前后岩石样品的体积变化,并计算出岩石的孔隙度。

通过这种方法测量得到的孔隙度非常精确,并可用于地质勘探和
工程设计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岩石样品的质量、
湿度等因素的一致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岩石孔隙度实验报告

岩石孔隙度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1.10.21 成绩:班级: 石工10-15 学号: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同组者:实验一 岩石孔隙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气测孔隙度的流程和操作步骤。

2. 巩固岩石孔隙度的概念,掌握其测定原理。

二、实验原理根据玻义尔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岩心室一定,放入岩心杯岩样的固相(颗粒)体积越小,则岩心室中气体所占体积越大,与标准室连通后,平衡压力越低;反之,当放入岩心室内的岩样固相体积越大,平衡压力越高。

绘制标准块的体积(固相体积)与平衡压力的标准曲线,测定待测岩样平衡压力,根据标准曲线反求岩样固相体积。

按下式计算岩样孔隙度:100%f s fV V V ϕ-=⨯式中 φ—孔隙度f V —岩样外表体积s V —岩样固相体积测定岩石骨架体积可以用①气体膨胀法11221()()Po Vo Vs PV P Vo V V -+=-+②气体孔隙度仪测定岩石外形体积可以用①尺量法 ——适用于外形规则的岩石②排开汞的体积法——适用于外形不规则的岩石三.实验流程图1 实验流程图四、实验操作步骤1. 将钢圆盘从小到大编号为1、2、3、4;2. 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钢圆盘和岩样的直径与长度,并记录在数据表中;3. 打开样品阀及放空阀,确保岩心室气体为大气压;4. 将2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并把岩心杯放入夹持器中,顺时针转动T形转柄,使之密封。

5. 关样品阀及放空阀,开气源阀、供气阀,调节调压阀,将标准室压力调至某一值,如560kPa。

待压力稳定后,关闭供气阀,并记录标准室气体压力。

6. 开样品阀,气体膨胀到岩心室,待压力稳定后,记下此平衡压力。

7. 开放空阀至大气压,关样品阀,逆时针转动T形转柄一周,将岩心室向外推出,取出钢圆盘。

8. 用同样方法将3号、4号、全部(1号-4号)及两两组合的三组钢圆盘装入岩心室中,重复步骤2-5,记下平衡压力。

9. 将待测岩样装入岩心室,按上述方法测定装岩样后的平衡压力。

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毛管压力曲线测定及应用

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毛管压力曲线测定及应用

毛管压力曲线、 孔喉分布特征参数
9505 型压汞仪
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孔喉 分布特征、储层分类及渗流
规律研究
二 孔渗及毛管压力曲线测定分析
1、孔隙度、渗透率测定分析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定,是提供地面条件下的有效 孔隙度值和渗透率值,考察岩样孔隙发育程度和孔喉连 通程度。测定的理论依据是气体状态方程、流体渗流原
小不一(直径 0.05~ 0.01mm),连通性较差
处于中部位置,略细歪度, 细喉峰明显高于粗喉峰,粗 喉峰位置可降至大于 10φ

普遍发育填隙物内孔 隙,孔径小(直径 0.01~
0.005mm),连通性差
右上方分布,细歪度,细喉 峰非常明显,粗喉峰不明显 或出现在 10~12φ 处,但峰
值一般比较低
35
30
25
100 90 80 70 60
20
50
40 15
30 10
20
5 10
0
0
3.2 6.4 12.5 25 50 100 200 400
Éø ͸ ÂÊ £¬ 10-3¦Ì m2
øÉ ¸Í Ê ¬£ 10-3̦ m2 Ù°Ö·¬º ¿Á ¬£ %
ÛÀ Ƽ Ù°Ö·¬º ¿Á ¬£ % Ù°Ö·¬º ¿Á ¬£ % ÛÀ Ƽ Ù°Ö·º¬ ¿Á ¬£ %
y = 0.002e0.611x R2 = 0.7398
100
10
1
0.1 0
5
10
15
20
25
30
¿×϶ ¶È £¬ %
ʯ ¶« 4¾® Çå Ë® ºÓ × é ¿×϶ ¶È Ö±· ½ ͼ £¨2657.04m¡« 2669.14m£©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定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定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定一、页岩孔隙度页岩孔隙度是指页岩岩石中存在的孔隙空间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页岩的储层质量和油气运移能力。

在测定页岩孔隙度时,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孔隙度测定仪来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取一定量的岩心样品,并将其放入浸泡石油醚中,以去除样品中的油脂。

然后,将岩心样品放入浸泡石油醚的容器中,通过施加压力的方式,使石油醚进入岩石孔隙中。

最后,根据岩心样品的质量变化和石油醚的用量,计算出页岩孔隙度。

二、渗透率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能力。

渗透率的大小决定了岩石中油气的运移速度。

测定渗透率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压汞法和气体渗透法。

压汞法是通过压汞仪来测定岩石的渗透率,具体操作是将样品放入压汞仪中,施加一定的压力,测量汞液的流量和压力变化,然后根据流量和压力的关系计算出渗透率。

气体渗透法是将气体通过岩石样品,测量气体的渗透速度,然后根据渗透速度计算出渗透率。

三、饱和度测定饱和度是指岩石中被流体充满的程度。

饱和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岩石中油气的储量和产能。

测定饱和度的方法有浸泡法、孔隙压力法和核磁共振法等。

浸泡法是将岩石样品浸泡在流体中,测量流体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然后根据流体的质量和岩石样品的体积计算出饱和度。

孔隙压力法是通过测定岩石孔隙中的压力变化来计算饱和度。

核磁共振法则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岩石样品中不同组分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来计算饱和度。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是评价页岩储层质量和油气运移能力的重要参数。

通过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这些参数的数值,为页岩油气的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岩石工程中重要的参数之一,用于描述岩石的储集性能。

以下是常见的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1. 水饱和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浸泡岩心样品在水中,测量前后的重量差以及浸入水中的体积差,计算出孔隙度和渗透率。

2. 气体测定法:该方法使用压缩气体(如氮气)对岩心样品施加压力,测量体积变化以及压力变化,计算出孔隙度和渗透率。

3. 汞饱和法:该方法使用汞作为测量介质,将岩心样品浸泡在汞中,根据浸入汞的体积和浸透压计算出孔隙度和渗透率。

4. 核磁共振法: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岩石样品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5. 声波测定法:该方法利用声学技术,测量声波在岩石样品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来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定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实验条件。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岩石孔隙度测定方法

岩石孔隙度测定方法

岩石孔隙度测定方法
岩石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空隙的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例。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饱和法:将干燥的岩石样品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饱和,然后测量其重量、体积和密度,计算出孔隙度。

2. 含气体体积法:将样品放置于高压缩气下,压缩气体可填充岩石孔隙,按体积变化量计算孔隙度。

3. 表观密度法:测量岩石样品的质量和体积,再用快速烘干方法去除孔隙中的水分和气体,计算出表观密度,从而推算岩石的孔隙度。

4. 超声波测量法:利用超声波穿过岩石样品的速度和波幅等差异,推算出孔隙度。

5. X射线透视法:将经处理后的岩石样品置于X射线透视装置中,测量X射线透过样品时的吸收程度,从而反推出样品的孔隙度。

6. 磁共振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共振信号,得到样品内部孔隙的信息,并计算出孔隙度。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流程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流程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流程1.首先,为了测量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需要准备岩芯样品和相应的实验设备。

Firstly, to measure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rock, it is necessary to prepare the rock core sampl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equipment.2.然后,将岩芯样品放入真空烘箱中,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Then, the rock core sample is placed in a vacuum oven to remove the moisture.3.接着,使用气体密度计测量干燥后的岩芯样品的体积。

Next, the volume of the dried rock core sample is measured using a gas pycnometer.4.同时,使用质量秤称量干燥后的岩芯样品的质量。

At the same time, the mass of the dried rock core sample is weighed using a mass balance.5.根据体积和质量的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岩石的孔隙度。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of volume and mass, theporosity of the rock can be calculated.6.此外,通过使用压汞仪,可以测量岩芯样品的孔隙连通率。

Furthermore, the pore connectivity of the rock core sample can be measured using a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er.7.最后,通过在实验装置中施加压力,测量岩石的渗透率。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岩石孔隙度测定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岩石孔隙度测定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岩石孔隙度测定《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岩石孔隙度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物理方法测定岩石样品的孔隙度,以了解岩石的孔隙特征,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孔隙度是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是描述岩石储油、储气能力的重要参数。

根据实验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测定岩石孔隙度:1.准备一定质量的纯砂或玻璃珠作为标准物质;2.测定标准物质的密度ρs;3.测定岩石样品的密度ρr;4.将岩石样品和标准物质浸入水中,测定它们的视密度ρrs和视密度ρrs,w;5.根据实验原理公式计算岩石孔隙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将其破碎、研磨,确保样品表面平整、无裂纹;2.准备标准物质:选用纯砂或玻璃珠作为标准物质,确保其密度均匀、无孔隙;3.测定密度ρs:将标准物质放入比重瓶中,加水至淹没,加热至沸腾,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比重瓶中水的质量m1,计算标准物质的体积Vs;再称取干燥的标准物质的质量ms,计算其密度ρs;4.测定岩石样品密度ρr:将岩石样品放入比重瓶中,加水至淹没,加热至沸腾,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比重瓶中水的质量m2,计算岩石样品的体积Vr;再称取干燥的岩石样品的质量rr,计算其密度ρr;5.浸水实验:将岩石样品和标准物质分别放入广口瓶中,加水至淹没,静置24小时后,读取广口瓶中水的质量m3和m4,计算岩石样品和标准物质的视密度ρrs和视密度ρrs,w;6.计算孔隙度:根据实验原理公式计算岩石孔隙度。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标准物质密度ρs:通过比重瓶法测得标准物质的密度为1.66 g/cm³;2.岩石样品密度ρr:通过比重瓶法测得岩石样品的密度为2.77 g/cm³;3.岩石样品视密度ρrs:通过浸水实验测得岩石样品的视密度为2.37g/cm³;4.岩石样品视密度ρrs,w:通过浸水实验测得岩石样品的视密度为1.87g/cm³;5.根据实验原理公式计算得到岩石孔隙度为37%。

电子显微镜图像法测定岩石的孔隙度

电子显微镜图像法测定岩石的孔隙度

岩、 中砂 岩 和粗砂 岩 中胶结 物 已经流 失 , 成 了连通 形 率 高 的孔 隙 , 这些孔 隙既是 储水 孔隙 , 又是 导水 的通
道。
电子 显微 图像 法可从 图像 中获得 岩石 的孔 隙度 值, 同时可 观察 到孔 隙 的形 态 、 大小 和连 通情况 。与 光学 偏光 显微镜 法 比较 , 由该方 法得 到 的孔 隙 度 值 准确 些 。电子 显微 图像法 测定 岩石 孔 隙度 的主 要步 骤如 下 : ) 石 样 品 自然 状 态 下 干 燥 ; ) 一 定 的 1岩 2用 方法 把环 氧树脂 灌 入到样 品 中 ;3 固 化的试 样 制 成 ) 光 薄片 , 既可 以进 行显 微镜 岩矿 鉴定 , 其 又可 以用 于
图 l 图 2分 别 为 光 学 偏 光 显 微 镜 照 片 和 电 子 、
但 对疏松 的岩石不 能 用 压 汞 法 的 , 对一 般 的 岩 石 用 压汞 法 往 往 会 提 高 有 效 孔 隙 度 的 比值 。压 汞 法 在
2 0世 纪 7 0年 代 曾被 广 泛 使 用 , 由于 该 方 法 存 在 但
的缺 陷和汞蒸 气对 人 体 的 伤 害 , 在 已基 本 不 再 使 现
用。
显微镜 背 散射照 片 , 由于 光学 显微镜 是透 射光 成像 , 矿物 重叠 后 , 岩石 的孔 隙就 不 能显示 , 同时 由于矿物 的光性 有方 向性 , 石 英 在 一 定 的方 向上 会 出 现消 如 光现 象 , 有可 能误认 为 是孔 隙 , 以用 光学 显微镜 就 所 不能 正确 地测定 岩石 孔 隙度 。电子 显微 镜背 散射 图 像则 不然 , 是电子 束照 射样 品表 面而 成像 , 它 根据试 样 的物质 组成 不 同而 显 示 明 暗而 成 像 , 成 试 样 的 组 矿物 中的元素 越重 ( 原子 序 数越高 ) 图像越 明亮 ; , 反 之 图像越 暗 。岩石 在制 样样 过程 中孔 隙充填 的 是有 机物 质 , c H、 由 、 0等 轻元 素 组 成 , 此在 图像 中显 因 示最 暗 的色调 。根 据 这 个 现 象 , 我们 就可 以正 确 地 测定 岩石 中的孔 隙度 和观察 孔 隙的形 态 和大小 。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定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定

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定
页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是评估其储层性质和有效性的关键参数。

1. 孔隙度(Porosity):指的是岩石中的孔隙空间相对于总体积的比例。

在页岩中,孔隙度通常比较低,一般在1%到10%之间。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密度测定、核磁共振等。

2. 渗透率(Permeability):指的是岩石中孔隙连通并能够流体通过的能力。

在页岩中,由于其细粒结构和复杂的孔隙系统,渗透率通常非常低。

直接测定页岩渗透率较困难,常采用压汞法、气体吸附法、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间接测定。

3. 饱和度(Saturation):指的是在岩石孔隙中被流体占据的比例。

在页岩中,饱和度通常是指液体(如原油或天然气)在孔隙中占据的比例。

饱和度的测定可以通过岩心采样后实验室测试,包括重力法、电阻率法、核磁共振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页岩储层的特殊性质,传统的测井方法在评价页岩储层时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针对页岩储层通常需要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和综合分析手段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参数。

另外,不同区域的页岩储层性质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测定和评价。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1.岩石标准试件的制备:实验开始前,需要选择一种代表性的岩石样品,并将其制备成标准试件。

试件通常是圆柱形或立方体形状。

制备试件的过程包括坚硬岩石的切割、抛光和清洗。

2.岩石物理参数测试:岩石的物理参数包括密度、孔隙度和饱和度等。

密度是岩石质量和体积之比,可以通过称重试验来测定。

孔隙度是岩石中孔隙空间的比例,可以通过气体浸渍法或液体置换法进行测定。

饱和度是岩石孔隙中被液体填充的程度,可以通过浸水试验或浸液试验进行测定。

3.岩石强度参数测试:岩石的强度参数是衡量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主要的强度参数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这些参数通常需要通过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来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控制试件的加载速率和采样数量,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4.岩石弹性模量测试:岩石的弹性模量是衡量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程度的参数。

主要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

实验测定弹性模量通常采用静态压缩试验和动态试验。

静态压缩试验测定弹性模量时,需要保持试件在线性阶段内,即应力和应变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而动态试验可以通过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来测定弹性模量。

5.岩石断裂特性测试:岩石的断裂特性是描述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和断裂的参数。

有些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出现明显的断裂现象。

断裂特性可以通过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剪切试验来研究。

实验中需要记录岩石断裂前后的荷载和变形情况,以分析岩石的破坏过程。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和实验经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编制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论。

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1.引言1.1 概述石头的孔隙率指的是石头内部空隙的占据比例,它是石头物理性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石头的质量、强度、渗透性和吸水性等性质,因此对于石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通过对不同测试方法的介绍和分析,提供了一些探究石头孔隙率的有效途径。

文章将介绍孔隙率的定义和重要性,并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同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进行讨论。

通过对不同孔隙率测试方法的比较和评估,本文的目标是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或应用领域的孔隙率测试方法,并指导读者在实际操作中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和问题。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各种孔隙率测试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进行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石头孔隙率测试的重要性和方法,为石头材料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布局,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顺序和信息传达的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呈现关于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的内容: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石头孔隙率的定义和重要性2.2 孔隙率的测量方法3. 结论3.1 总结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3.2 对测试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通过以上结构,我们将全面讨论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引入读者进入主题。

然后,我们将明确文章的结构,说明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将明确研究的目的,让读者清楚知道我们写作的动机和目标。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石头孔隙率的定义及其在地质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目前常用的孔隙率测量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等不同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将了解到孔隙率的含义和测试方法的多样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简要回顾石头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前景。

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成绩: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同组者:实验一岩石孔隙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岩石孔隙度、骨架体积及岩石外表体积的原理;(2)学会使用气体法测定岩石孔隙度。

二、实验原理气体法孔隙度测定原理是气体玻义耳定律,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容器阀门样品室图1-1 气体法孔隙度测定原理示意图容器中气体压力为P1,样品室压力为大气压。

打开阀门,容器与样品室连通。

压力平衡后,整个系统的压力为P2。

每次使容器中气体压力保持不变。

当样品室中放置不同体积的钢块时,连通后系统的压力不同。

可得到钢块体积与系统压力的关系曲线,称为标准曲线。

然后将样品室中的钢块换成待测岩心。

可得到连通后系统压力。

根据此压力从标准曲线上可查到对应的体积,即为岩心的骨架体积。

通过其它测量手段,可以测出岩心的视体积,从而求出岩心孔隙度φ。

三、实验仪器气体孔隙度测定仪。

如图1-2所示。

图1-2 气体孔隙度仪四、操作步骤(1)逆时针旋转气瓶阀门,打开气瓶开关(注意:打开气瓶开关前,除放空阀外,其它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2)顺时针旋转减压阀开关,气瓶出口压力调至1MPa左右;(3)打开气源阀;(4)顺时针旋转调压阀,将压力调至0.3~0.4MPa;(5)打开供气阀,给容器供气,然后关闭供气阀。

(6)逆时针旋转样品室夹持器把手,取出样品室,装入一标准钢块(样品室有4 个标准钢块,厚度分别为1〃,1/2〃,3/8〃,1/8〃),将样品室装入夹持器,顺时针旋紧夹持器把手。

(7)关闭放空阀,打开样品阀,使容器与样品室连通。

记录钢块体积和系统压力。

(8)打开放空阀,关闭样品阀,更换钢块。

(9)重复步骤(5)~(8),得到不同钢块体积所对应的系统压力,绘制钢块体积与系统压力关系曲线。

(10)将待测岩心放入样品室,测量所对应的系统压力P x,然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岩心的骨架体积V x。

(1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岩心直径和长度,计算岩心视体积。

演示文稿孔隙度及渗透率测量方法

演示文稿孔隙度及渗透率测量方法

演示文稿孔隙度及渗透率测量方法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岩石和土壤力学性质评价中常用的两个参数。

本文将介绍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方法。

孔隙度是表示岩石或土壤孔隙空间的百分比,它反映了岩土体中孔隙空间的大小和分布。

孔隙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体积比法和饱和法两种。

体积比法是通过将一定质量的岩土样品与已知体积的溶液共同加热,使岩土样品中的水分蒸发,通过测量蒸发前后样品质量的变化来计算孔隙度。

该方法的测量过程简单,适用于颗粒较大的岩石和土壤样品。

饱和法是将岩土样品完全浸入水中,使其充分饱和,然后通过测量饱和岩土样品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孔隙度。

该方法适用于颗粒细小的岩石和土壤样品,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孔隙度。

渗透率是描述岩石或土壤渗流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液体通过岩土体的能力。

渗透率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恒压渗透法和恒水头渗透法。

恒压渗透法是通过将一定压力下的液体置于岩土样品上方,并记录液体通过岩土样品所用的时间和经过的距离,从而计算渗透率。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孔径和较大渗透率的岩石和土壤样品。

恒水头渗透法是通过在岩土样品两端保持相同水头的条件下,记录渗流液体所经过的时间和距离,从而计算渗透率。

该方法适用于较小孔径和较小渗透率的岩石和土壤样品。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此外,为了考虑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空间异质性,还需要进行多个采样点的测量。

总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体积比法、饱和法、恒压渗透法和恒水头渗透法。

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岩石和土壤样品。

通过准确测量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以更好地了解岩石和土壤的水文地质性质,为水文模拟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力P0。 3.关样品阀 及放空阀,开气源阀和供气阀。调节调节阀,将标准室
气体压力P1调至某一值,如560kPa。待压力稳定后,关闭供气阀,并
记录标准室气体压力。 4 .开样品阀,气体膨胀到岩心室,待压力稳定后,记下此平衡压力
P。
四、实验步骤
5.打开放空阀,逆时针转动T形转柄,将岩心杯向外推出,取出钢
圆盘。 6.用同样方法将3号、4号及全部(1~4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中,
重复步骤2~5,记录平衡压力。
7.将待测岩样装入岩心杯,按上述方法测定装岩样后的平衡压力。
五、数据处理与计算
1. 孔隙度测定原始记录表
钢圆盘编号 直径d(cm) 长度L(cm) 2号 3号 4号 1-4号 岩样
体积V(cm3)
外 表 体 积
Vp Vf

V f Vs Vf
骨架 体积
孔隙 体积

二、实验原理
(1) 岩石外表体积的测定---游标卡尺 (2) 岩石孔隙体积的测定—玻义尔-马略特定律
三、仪器设备
根据玻义尔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岩心室一定,放入岩心杯岩样的固 相(颗粒)体积越小,则岩心室中气体所占体积越大,与标准室连通后,平 衡压力越低;反之,当放入岩心室内的岩样固相体积越大,平衡压力越高。 根据平衡压力的大小就可测得岩样的固相体积。
平衡压力 P(kPa)
五、数据处理与计算
2.计算各个钢圆盘体积和岩样外表体积。
3.绘制标准曲线:以钢圆盘体积为横坐标,平衡压力,在标准曲线上反查出岩样固 相体积。
5.计算岩样的孔隙度。
《渗流物理实验》
系列教学课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岩石孔隙度的测量
主讲:张丽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岩石孔隙度的概念,掌握
其测定原理;
2.掌握气测孔隙度的流程和操作 步骤。
二、实验原理
岩石的孔隙度是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其外表体积的比值。

P V1 P (V1 V0 VS ) 1
其中
V0 -岩心室体积
三、仪器设备
四、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钢圆盘和岩样的直径与长度(为了便于区分,
将钢圆盘从小到大编号为1、2、3、4),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2.将2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并把岩心杯放入夹持器中,顺时针转动
T形转柄一周,使之密封。打开样品阀及放空阀,确保岩心室气体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