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导学案
(部编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精品导学案
![(部编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精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04d426650e52ea55189879.png)
2.《走月亮》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自由交流。
3.师: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在月夜下散步,她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走月亮。
4.板书课题:走月亮5.齐读课题,质疑激思。
(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1.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调动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理解课文的情感,培养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字词运用1.辨字组词。
牵(牵手)卵(卵石)庄(村庄)俗(风俗)牢(牢固)卯(卯时)应(应该)浴(沐浴)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明亮) 的月盘(宁静) 的夜晚(柔和) 的月光(漆黑) 的夜晚3.多音字组词:chuán (传说) zǎi(记载)传载zhuàn (传记) zài(载重)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
思考: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
数一数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让同学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标记符号记录思考的足迹,养成批注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汇报:①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妈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②“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
“走月亮”:在月夜下漫步。
(3)根据“我和阿妈走月亮”语句,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86cb2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
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
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
那请同学们将文章默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作者和阿妈“走月亮”的意思是他们在月色下做什么?预设:我和阿妈手拉手在月光下散步还可以怎么说?2.你从哪里知道的?预设①:我从书上的第三小节中的这句话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观察的真仔细啊!)预设②:书上说的——书上哪里告诉你的?——哪句话告诉你的?(追问)师:你能把这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ppt出示)——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3.老师在课前也去查了“走月亮”,引出资料——中国很多的地方,大家出于对月亮的喜爱,在月明之夜,身着盛装,一起在月光下散步,欣赏风景;(出示课文插图)4.看——我和阿妈身着盛装,在月光下走着走着……这就是——“我和阿妈走月亮”5.那,老师想问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个机会让你和妈妈去乡下,一个非常美的地方,晚上妈妈带着你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悠闲地在月色下散步,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是什么?预设:各种乡村的经历,目的是唤起孩子农村的经历。
走月亮导学案
![走月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5da9e51e79b89680226ef.png)
课题:走月亮(一)主备人:许建伟学生姓名:我要学———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学会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我会学——导学问题:1、根据要求写句子:(1)、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2)比喻句:——————————————(3)拟人句:——————————————(4)我最喜欢的一句话:——————————————2、照样子写词语:沉甸甸:—————————闪闪烁烁:—————————我思考——自学后的疑惑、新发现:我会做——达标检测:A、读拼音,写词语。
zhào mǎn wèi( ) 亮()意气()yùn zài wēn nuǎn bào ()()()()怀()B、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 的月亮 ( ) 的夜晚( ) 的月亮 ( ) 的夜晚C、选词填空。
1、明亮柔和2、铺满洒满3、运载搬运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许多新鲜的花瓣。
我总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想给老师说的话:家长签字:教师评价:A B C D课题:走月亮(二)主备人:许建伟学生姓名:我要学———学习目标:1、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能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我会学——导学问题: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4、第六、七自然段: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1)鸟此刻在做什么?(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的景吗?(3)作者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4)交流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走月亮》导学案
![《走月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1e0ef0975f46527d3e1cd.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班级:姓名:编制人:审核:评价等级:《走月亮》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淘、洼”等7个生字;会写“盘、柔”等6个生字;理解“风俗、闪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3.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散文:文学体裁,古代指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现指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吴地:指江苏、安徽、浙江省的某些区域。
◆教材助读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勾画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预习案一、教材链接(完成《配套练习》“温故知新”1、2题)二、根据要求在文中找句子并划出来。
1.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把全文自然地分成了四部分,你会分吗?2.比喻句3.拟人句(给其赋于人的动作、表情等)4.排比句(同一个出现三次以上)5.设问句(自问自答的)6.我最喜欢的句子三、照样子写词语。
沉甸甸闪闪烁烁四、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点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探究点二: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月景的美?读给大家听一听。
探究点三: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小作者“我”与阿妈的亲情?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探究点四: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细节的体察细致入微?探究点五:本课多处出现了省略号,你能体悟它表示什么意思吗?当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róu qiān guà fēng sú( ) ( ) ( )táo qì cán sī mài suì( ) ( ) ( )máo tǎn shǎn shuò( ) ( )二.选词填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af39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氛围。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你认真看过晚上陪伴我们的月亮吗?听一段体现月夜静谧的音乐,放朦胧的月景图。
师:让我们把耳朵、眼睛、鼻子和心都唤醒,带着它们去月光下散散步。
板书课题:《走月亮》评价课题读法,重新试读。
(轻而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打开课本,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月亮。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感受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三、再读课文,研读重点师:要想走月亮,先得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连课题读读。
师:这不是月亮升起来,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
师:晚上周围环境有什么特点?生:很安静。
师谁再来读,接着读。
师:还没读过书的请举手。
请你读。
生读: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师:挺好!谁还想读?师:读得有点急。
“柔和”的月光是什么样的?谁能读出来?师:下面我需要课堂特别安静。
注意听!听我读这三个“照亮”,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呀,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看听不听得出来。
师:远处的景物在月光朦胧中能看清楚吗?(生齐:不能)所以读起来模模糊糊,到了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点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脚下的路,所以就有不同的读法。
谁能读读?生读。
(学生读得很好)师:踩着月光的银辉,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柔和的月光,团团的月影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带着你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一起走月亮,并与你的小伙伴交流并分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d2e81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0.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构思、激发思维1、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3、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
4、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
5、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
(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路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
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2、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3、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4、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
(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三、自主表现、穿插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
2、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
3、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
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
(大胆实践,将独特思维转化成美术作品。
)四、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用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第2篇】《走月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走月亮》导学案
![《走月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1c9129b89680202d82518.png)
靖师附小“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流展示1.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想读读。
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2. 重点体会:“月亮照亮了咼咼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3.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 学生配乐朗读。
5. 引导学生重点交流:??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③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是想到了什么??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6. 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1. ?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哪边升起来了。
” 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
2. 师引导: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读起来模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的是脚下的路。
3. 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4. 重点体会“抱”的温暖;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F'QX * I I5. 课文反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四、精讲点拨五、达标测试1.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2. 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温情也始终互相感染着,多美的意境呀!3.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一一温馨、快乐、甜美、幸福。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4. 播放视频歌曲《母亲》,情感升华。
走月亮发现生成课导学案
![走月亮发现生成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c994024a7302768e993948.png)
《走月亮》师生体验活动导学案学校:慕仪镇中心小学班级:四年级组名姓名时间:9.17 科目语文课题走月亮课型问题发现、生成课导学人房艺红课时 1 审核人教材分析《走月亮》是一片又没的抒情散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
“走月亮”不同于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是以。
本文以优美的语句为我们描绘了月光下的迷人美景,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母子之浓浓的亲情,让我们感叹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无论是景色也好还是情感也好都给人美的感受!文中作者使用的比喻、拟人,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学习目标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读写“淘洗、柔和、运载、风俗、甜香、满意、低垂、气息、闪烁”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初步了解并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3、认真完成导学案,通过预习生成个人问题,组内交流讨论生成小组问题班级内讨论交流生成班级问题,写好初步收获。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
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
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
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
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其中《民族小学》、《新年礼物》、《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
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走月亮》导学案
![《走月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6d928902d276a200292e63.png)
20分钟
4、小练笔:想像一下,“我”陪着阿妈还会走过那些地方,我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写一段话。
1、仿照课文写作方法创作。
2、班内展示优秀作品。(4名)
不使用课件。
学文
积累,
畅谈
收获
15分钟
5、积累优美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1、小组内互相背诵,互相评价.
2、听写词语,组内互批。
3、读读优美语句,摘抄在活动单上,组内交流。
第二
课时
3、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结构中的作用。
4、积累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
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感受文章的意境美,体会亲情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核心
问题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体会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第一课时主要导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不使用课件
再读
课文,
理清
思路
10分
钟
2、理解课文思路。
1、默读课文,自主画出课文的思路图。
2、组内展示:讲解思路图。
3、两名代表在全班展示优秀思路图。
第三环节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思路图。
第一课时主要导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活动内容
教学行为策略
课件使用说明
品读课文,探究源自感悟17分钟3、探究核心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体会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4、写出学完本课后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组内交流。
不使用课件。
学习
小结,
同伴
互评
5
分
钟
个人、小组学习情况小结。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4dd6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4.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一、课文背景1. 课文简介《走月亮》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气和友谊的故事,主要介绍了小明在困难面前勇敢拯救好友小龙的情节。
2. 主要教学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了解勇气和友谊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勇敢拯救他人。
二、导学问题1. 读前问题•你认为勇气和友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你觉得小明怎么样表现了勇气和友谊?2. 全文导读问题•小明是如何发现小龙被困在山洞中的?•小明是如何拯救小龙的?•你认为小明的行为展示了哪些美德?3. 情感连线请你谈谈一个你自己面对困难时克服困难的经历,并分析你在那时表现出的哪些品质。
三、课文理解1. 词语解释请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光明,悬崖,月亮,遥远。
2. 短文回答•请概括一下小明怎么样拯救小龙的。
•你认为小明为什么要去拯救小龙呢?3. 情感表达请根据课文的内容,谈谈你对勇气和友谊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四、写作拓展1. 写一封信假设你是小明,请你给小龙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友谊和拯救他的心情。
2. 编写故事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主要讲述一个人在困难时的勇敢行动和友谊故事。
五、课后延伸1. 阅读推荐推荐一篇你喜欢的关于勇气和友谊的故事,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2. 课外思考你觉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机会可以展现勇气和友谊呢?3. 诗词欣赏请背诵一首与勇气和友谊相关的诗词,并谈谈你对其中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结语《走月亮》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通过小明的勇敢行动和友谊精神,启发学生勇敢拯救他人,并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友谊品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这篇课文中汲取力量,积极应用在生活中。
2、走月亮 (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走月亮 (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2f34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3.png)
2、走月亮(导学案)知识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掌握寓言故事中的寓意以及教育意义。
•阅读、理解、分析寓言故事《走月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提升阅读水平。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培养对课文的理解和评论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能力。
课前预习1.学生可以先自行了解一下寓言故事的概念和形式,可以通过故事书籍、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知识。
2.阅读课文,注意字词的理解和理解文章意思上下文及整体的语言风格。
导学过程1. 寓言故事•讲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形式,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寓言故事,如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寓言故事等。
•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寓言故事中的物象象征的意义,如《狼来了》中的狼代表危险,教育人们要勇敢和及时应对。
•游戏互动环节:老师出示一些物品或图片,让学生通过互动方式猜测物品的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这些物品在不同寓言故事中的含义。
2.《走月亮》阅读•先由学生对文本进行预测,通过文本标题及图画等素材预测故事情节和寓意。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辅导学生本地化阅读,通过图片、词语解释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生僻字或语言表达。
•问题引导:老师可以提问,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词语表达和作者的意图,如题外话“也许……也许……”,询问学生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语音语调练习:老师可以请学生模仿角色语音语调,比如小龟说话的样子和声音。
•辅导学生归纳文章,理清其结构,提取文章中主旨。
3. 教育意义分析•教育意义引导:教师通过深入思考,带领学生分析故事的寓意,如“困境中找寻自救”“勇敢向前,坚持不懈”等。
•小组讨论环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及寓意,进行小组讨论。
可以从“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想说的话”等方向展开讨论。
课后拓展1.学生可以独立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并进行阅读和教育意义分析,比如《井中仙》《池上菊》等。
2.学生可以通过写寓言故事的形式,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走月亮》教案(优秀7篇)
![《走月亮》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d56e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9.png)
《走月亮》教案(优秀7篇)《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词析句,感悟走月亮的景美和情美。
2、积累语句,背诵课文,体味小韵文的韵味。
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4、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表达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整体感受文本。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张老师一起美美的读了读《走月亮》,这节课我们再一次与作者和他的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一走月亮。
师:下面老师先来读一遍课文,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谈听后感受。
二、品词析句,把握文章情感。
师:好,下面带着你的感受自己小声的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最喜欢文章哪个地方?为什么?可以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A、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1、师:为什么喜欢这?带给你什么感觉?生:觉得我的家乡很好看,很美。
2、师: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能照亮?(手电筒、太阳、灯塔)那月光和这些光有什么区别?生:更柔和,更浪漫。
师:好,孩子,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3、师:太柔和了,这月光一下把作者带回了故乡,月光照亮了远处高高的点苍山,近了,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更近了,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同学们,还没有完,你说这月光还会照亮哪些地方呢?师:在月光照亮下的作者家乡变得(更美丽,更宁静)板书。
师:好,谁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4、师:真美,这么美的景色,我起头一起背一背,看是不是记在了心里。
设计意图:本段通过“三读一背”来指导学习,体会月光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家乡美。
让孩子初步感知排比句的用法以及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
B、学生找到文章第四自然段:1、品读“流着”师:好,还有哪些景色你觉得很美,你很喜欢?生找到第二段。
这一段里你觉得哪的景色你最喜欢?生:我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抱着一个月亮!师:嗯,真是,这香味怎么还会流呢?生:可能花瓣落到了水里,水就有香味了,因为溪水在流,所以香味也就随着溪水在流动。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70e75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1.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导学案:《走月亮》【学习目标】1. 了解小说《走月亮》的作者和内容;2.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3.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语文综合素养。
【学习方法】1. 阅读课文前,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2. 认真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3. 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 学会运用想象和表达能力,帮助解读文中的难点。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你们知道月亮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圆月、半月、残月?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月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主学习1. 阅读小说《走月亮》,进行理解。
2. 介绍作者王大雷:他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曾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赢得了多个文学奖项。
三、重点解读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1. 阿贵: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他不忍心看到月亮失去光芒。
2. 大爷:阿贵的爷爷,他告诉阿贵,月亮是被一个大怪物吞掉的。
3. 月亮灯笼:阿贵的奶奶为了让阿贵找到月亮,做了一个特殊的灯笼。
4. 阿贵的行动:阿贵偷偷带着灯笼去找月亮,他勇敢地翻过大山,最终找到了被大怪物吞掉的月亮。
四、集体讨论1. 小组合作,讨论阅读感受。
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说出一个观点。
2. 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拓展活动1. 描述你所喜欢的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并分析其性格特点。
2. 展开联想,想象月亮被吞掉后的情况,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阅读,学生了解了小说《走月亮》的作者和故事内容,并掌握了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思考的能力,培养了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情感和语文综合素养。
【导学案延伸部分】一、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你们知道月亮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圆月、半月、残月?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月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走月亮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走月亮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78f9e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3.png)
《走月亮》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电影《走月亮》,同砚能够理解和精通电影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培育同砚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引导同砚回顾电影《走月亮》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激发同砚对电影的爱好。
2. 提出问题:你对电影中的主题和情感有何感受?你认为电影想要传达的是什么?二、进修内容1. 分析电影主题:通过观看片段和谈论,援助同砚理解电影中所探讨的主题是关于家庭、友情、成长还是其他方面。
2. 钻研情感表达:结合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让同砚分析人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如眼神、语言、动作等。
3. 探讨影片细节:引导同砚关注电影中的细节,如镜头运用、音乐配乐等,分析这些细节对电影情感的营建有何作用。
三、沉思谈论1. 小组谈论:让同砚分组谈论电影中的关键场景和人物,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2. 提出问题:你认为电影中哪个场景或人物最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3. 沉思总结:引导同砚总结电影《走月亮》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沉思电影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四、拓展延伸1. 创作表达:鼓舞同砚通过写作、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
2. 观影心得:让同砚撰写观影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3. 课外阅读:推举相关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拓展同砚的视野和审美能力。
五、教室总结1. 回顾进修内容:援助同砚梳理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和收获。
2. 总结主题:引导同砚总结电影《走月亮》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悟。
3. 展望将来:鼓舞同砚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培育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以上是本次《走月亮》导学案的内容,期望同砚们通过勤勉进修和沉思,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观览这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祝大家进修幸福!。
走月亮导学案
![走月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75ca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e.png)
走月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3)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6)九、预习检测答案 (6)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我们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中描绘的月夜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其次,要仔细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的技巧,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感悟文中展现的浓浓亲情,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亲人,感恩他们给予我们的关爱与陪伴。
二、学习重难点《走月亮》学习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深入品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和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亲情。
在品味语言方面,学生需要细心揣摩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月光下的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
在体会亲情方面,学生需要深入感受作者与阿妈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
通过想象文中描绘的温馨场景,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与亲人间的点滴回忆,从而更加珍惜身边的亲情,学会感恩与回报。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走月亮》一文主要描绘了“我”和阿妈在________(地点)走月亮的温馨画面,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
2.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________的月色之美和________的自然风光。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走月亮》中描绘的景物?()A. 溪水潺潺B. 虫鸣鸟叫C. 高楼大厦D. 鹅卵石小路2. 《走月亮》一文中,作者的心情变化是()A. 悲伤—喜悦B. 平静—激动C. 紧张—放松D. 忧虑—安心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走月亮》一文中,“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的景色。
2. 通过预习《走月亮》,你对亲情和自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或感受?四、中心思想《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走月亮这一习俗的喜爱。
(部编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精品导学案
![(部编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精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04d426650e52ea55189879.png)
2.《走月亮》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自由交流。
3.师: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在月夜下散步,她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走月亮。
4.板书课题:走月亮5.齐读课题,质疑激思。
(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1.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调动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理解课文的情感,培养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字词运用1.辨字组词。
牵(牵手)卵(卵石)庄(村庄)俗(风俗)牢(牢固)卯(卯时)应(应该)浴(沐浴)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明亮) 的月盘(宁静) 的夜晚(柔和) 的月光(漆黑) 的夜晚3.多音字组词:chuán (传说) zǎi(记载)传载zhuàn (传记) zài(载重)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
思考: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
数一数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让同学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标记符号记录思考的足迹,养成批注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汇报:①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妈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②“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
“走月亮”:在月夜下漫步。
(3)根据“我和阿妈走月亮”语句,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合集1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ad7c0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合集15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二)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走月亮的意境,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古诗,引入新课。
(课件)1、同学们好,学习新课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几首和明月有关的诗。
(播放课件:《暮江吟》《鸟鸣涧》《月夜忆舍弟》《春江花月夜》)读着这些优美的诗句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将月夜的清幽空寂,月色的绚丽多彩,月下的淡淡情愁之中。
(播放课件:四张图片)2、一轮明月,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明月有关的散文《走月亮》,作者是吴然。
(播放课件:吴然)吴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走月亮》、《火把花》、《一碗水》、《天使的花房》《我的小马》等十多部。
40余篇作品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我国当代作品入选教科书最多的作家之一。
3、我们今天要学他的,走月亮,读一读题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播放课件:走月亮)(生: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
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文中写的是谁又是怎么走月亮的呢?说得好,我和妈妈手拉着手在洒满月光的田间小路上散步。
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乡村迷人的月色之中。
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欢呢!那好,让我们来学习课文,一起和作者去体验《走月亮》的快乐吧。
(二)自学检查课文。
(课件3)1.请你读几边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正确,标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播放课件:请你自由读几遍课文)2.同学们读完了,请你读一读生字词(播放课件:词语)运载泼剌汩汩淘洗柔和风俗香甜浇灌蚕豆稻穗银毯月盘牵着低垂气息闪烁坑坑洼洼闪闪烁烁月影团团注意“运载”的“载”在这里读第四声,运载。
《走月亮》 导学案
![《走月亮》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cda17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f.png)
●波音公司(美国芝加哥)
波音737max的驾驶舱
3,航空英语:航向 Heading
●东
East
●南
South
●西
West
●北
North
90° 180° 270° 360°/0°
航向表
4,飞行操作
● 四大基本飞行动作:
1. 直线平飞 2. 转弯 3. 爬升 4. 下降
4,飞行操作:基础六仪表
● 二阶段:24课时
● 学习转场飞行,不同天气情况下的科目飞行。 ● 学习双发飞机的基本飞行,学习G1000仪表。 ● 学习飞行原理与无线电相关知识和英语。
● 三阶段:24课时
● 带你环球飞行 ● 基本的导航飞行,自动驾驶的使用。 ● 学习航图和导航的相关知识与英语。
怎样成为飞行员?
● 身体健康,视力良好,勇敢大胆,沉着冷静, ● 各门功课良好,高中毕业,报考飞行学院 ● 经过4年的飞行训练,到航空公司,担任飞行学员, ● 经历模拟机训练,和跟机飞行,成为一名飞行员。 ● 经历几千小时的飞行,成为一名机长。
● 要求:
● 航向误差10°,高度误差100英尺(30米),空速误差10节(海里每小时) ● 注意力分配和仪表认读,能正确修正相应的俯仰和坡度。
直线平飞(仪表参考)
直线平飞(G1000仪表参考)
5,飞行考核
●说出:E;N;W;S 分别代表哪个方向?
项目
标准
满分 得分
航向
误差10°
2
高度
误差100英尺 2
操作
柔和与连贯性 3
注意力分配 循环检查
3
点评
机 公司 创始人。 1902 年 毕业 于 耶鲁 大学。 1915 年 与人 合作 设计 制造 教练机 和 水上飞机。 1916 年 创办 太平洋 航空 产品 公司, 不久 改称 波音 飞机 公司, 此期间中 国工程师 王 助曾 担任 相当于总设计师的职务。 目前, 波音 公司 是 世界上 最 成功 的 飞机 制造 公司。 ● 民用飞机的主要型号有:737系列,747系列,777系列,787系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81653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d.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2.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走月亮——吴地传统风俗,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
今天就我们将要学习课文《走月亮》。
板书课题,齐读。
师:自古以来,人们借月亮寄托丰富的情感:思念家乡时吟诵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孤独难耐,可以吟咏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师:失意时想起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师:想念亲人时想到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①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②生字词要多读一读。
2.出示字词,指名轮读,随机正音。
3.重点教学难读、难理解的字词。
预设①出示鹅卵石图片,音义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出示语句“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理解句意,朗读语句。
指导书写生字“鹅,卵”②出示语句“就要收庄稼了……这是村里的风俗。
”指名几生朗读语句,理解词语“风俗”的意思。
出示释义“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
填空:可见,村里的人们——的高尚品质。
③出示语句“看,稻谷就要成熟了……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读准字音“稻穗,镀亮,田埂”,出示相关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指导朗读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师附小“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三、交流展示1.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
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想读
读。
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
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
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
2. 重点体会: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
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
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3.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
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怎
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学生配乐朗读。
5.引导学生重点交流:
??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小溪流香
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
?③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是想
到了什么?
?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
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
6. 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我和阿妈
走月亮
1.?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
升起来了,从洱海哪边升起来了。
”
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
意境。
2. 师引导: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
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读起来模
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
清楚了,看得最真的是脚下的路。
3. 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
呀!
4. 重点体会“抱”的温暖;结合
生活经验感悟。
5. 课文反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
亮,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
散步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四、精讲点拨1.“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2. 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温情也始终互相感染着,多美的意境呀!
3.《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温馨、快乐、甜美、幸福。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4.播放视频歌曲《母亲》,情感升华。
? 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妈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不禁也让我们想起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让我们怀着甜蜜、幸福、感恩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歌曲《母亲》,一起回忆妈妈带给我们的温馨、快乐、幸福、无畏…
五、达标测试1、课文“多美的夜晚啊”中的“美”有几层含义分别是那些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你认为美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