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钙钛矿型LaFe_1_x_Cu_xO_3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钙钛矿型LaFe_1_x_Cu_xO_3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Vol.2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o.2 2002年2月 CHEM ICAL JOURNAL OF CHINES E U NIVERSITIES 283~286 钙钛矿型LaFe1-x Cu x O3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傅希贤 杨秋华 桑丽霞(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300072)摘要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 eO3及L aF e1-x Cu x O3化合物,测定了其对酸性红3B等水溶性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利用红外、紫外和光声光谱、正电子寿命谱及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分析了L aFeO3的光催化性能及掺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Cu2+可使L aF eO3的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关键词 L aFe1-x Cu x O3;光催化降解活性;掺杂中图分类号 O64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0790(2002)02-0283-04多年来人们对钙钛矿型(ABO3)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磁性、电导性和催化活性等进行了大量研究[1,2],但对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却少见报道.利用半导体材料光催化降解处理染料废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3~5].本文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LaFeO3,并对其进行适当掺杂,制备LaFe1-x Cu x O3,研究了LaFeO3的光催化活性和掺杂对LaFeO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450W自镇流荧光汞灯(天津市灯具厂);理学2038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BIOBADEX ALIB-VRFT S3000红外光谱仪(美国);HP-8453型紫外-可见光谱仪(美国惠普);OAS-400型光声光谱仪(英国);PH-1600ESCASYSTEM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议[Mg K ,光电子能量1253.6eV,真空室真空度5.0×10-8Pa,以污染碳(C1s,E B:284.6eV)校正结合能值,美国];快-快符合型正电子寿命谱仪(EG&GORT EC公司),室温,源强为3.7×105Bq的22Na正电子源,拟合方差≤1.04.所用试剂均分析纯.商品水溶性染料为酸性红3B,弱酸性蓝2BR,活性翠蓝KGL和活性橙Ⅱ. 1.2 LaFeO3及LaFe1-x Cu x O3的制备及表征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LaFeO3及掺杂的LaFeO3.将浓度、体积相同的铁和镧硝酸盐溶液混合,并按x=0.00,0.01,0.02,0.03,0.04,0.05,0.06和0.07掺入硝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柠檬酸溶液,混合均匀,于红外灯下烘成溶胶,于95℃,79~80Pa干燥6~8h,于400℃预烧后再于700℃烧结.用X射线衍射测定LaFeO3及LaFe1-x Cu x O3的晶体结构;用光声光谱测其光响应范围;用正电子寿命谱测其缺陷结构;用光电子能谱测其表面氧种.1.3 染料的光催化降解脱色将盛有100mg LaFeO3及掺杂的LaFeO3置于装有50.00mL(10mg/L)水溶性染料溶液的锥形瓶中,在转速均为180r/m in的振荡器上,于450W荧光汞灯下( ≥410nm;与光源相距25cm;辐照度405W/m2)光照2h,静置沉降后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在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其光密度A,染料溶液的脱色率D=(A0-A)/A0×100%,其中A和A0分别为光照前后染料溶液的光密度.2 结果与讨论2.1 LaFe1-x C u x O3的结构表征LaFeO3为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由于Cu2+的半径与Fe3+半径相近(分别为0.073和0.065nm),收稿日期:2001-02-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9772019)资助.联系人简介:傅希贤(1943年生),女,教授,主要从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E-mail:chem@因此掺杂Cu 2+后应制得LaFe 1-x Cu x O 3复合氧化物.对制备的LaFeO 3及LaFe 0.95Cu 0.05O 3进行X 射线衍射分析,所得晶格参数与标准卡(卡号:37-1493)理论值对照,几乎完全吻合.表1仅列出由LaFeO 3及最佳掺杂比(x =0.05)和最大掺杂比(x =0.09)的XRD 图所得晶格参数d 值与相应的晶面.实验证明,制备的LaFe 1-x Cu x O 3均是完好的钙钛矿型结构,掺杂原子Cu 2+进入了LaFeO 3晶格结点位置.Tabl e 1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 ues of crystal lattice parameters of catalystsSampled /nmCrystal surface(hkl )(101)(121)(220)(202)(240)(242)(204)(244)LaFeO 3(Cal.) 3.930 2.779 2.270 1.965 1.604 1.389 1.242 1.050LaFeO 3(Expt.)3.929 2.766 2.264 1.957 1.602 1.385 1.241 1.049LaFe 0.95Cu 0.05O 3(Expt.) 3.926 2.776 2.266 1.964 1.599 1.389 1.241 1.050LaFe 0.91Cu 0.09O 3(Expt.)3.8772.7572.2521.9491.5971.3851.2371.0482.2 LaFe 1-x C u x O 3的光催化活性为确定Cu 2+的最佳掺杂比例,测定了LaFe 1-x Cu x O 3催化剂存在下酸性红3B 染料的光催化降解脱色率得出掺杂比例为5%时,LaFe 0.95Cu 0.05O 3的光催化活性最高.以LaFe 0.95Cu 0.05O 3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不同结构染料,其实验结果列于表2.由表2可知,尽管染料的结构不同,降解难易不一,但各种染料在LaFe 0.95Cu 0.05O 3体系中的光催化降解脱色率均高于LaFeO 3,即掺杂后的LaFeO 3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从酸性红3B 染料原液和反应后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反应后催化剂上无染料吸附.对酸性红3B 原液和经光催化反应后完全脱色的溶液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得知,染料脱色后其吸收峰消失,即在催化剂作用下染料确实发生了降解.经对光催化反应前后酸性红3B 染料溶液的COD 值和SO 2-4含量测定发现,光照前染料溶液的COD 值为688.2mg /L,未测到SO 2-4;光照后测得COD 值为6.1mg /L,SO 2-4为3.69m g/L,可知COD 去除率达99%,染料中磺酸基转化率达到100%,由此进一步证明染料分子已降解为无机小分子.Table 2 The decol orizing ratio (%)of various dyes in the systems of LaFeO 3and LaFe 0.95C u 0.05O 3Sample Supramine red 3BNylom i n e blue 2BRCibacron brilli ant bule KGLProcion brilliant or ange ⅡLaFeO 362.222.097.017.3LaFe 0.95Cu 0.05O 397.485.397.956.82.3 染料脱色与光照时间的关系 Fig .1 The decolcorizing ratio (D )of supraminred 3B versus irradiation图1为酸性红3B 溶液的脱色率与光照时间的关系.图1曲线a 表示无催化剂存在时,染料分子虽经光照,但不分解,表明其光稳定性较好;曲线b 表示染料在LaFe 0.95Cu 0.05O 3悬浮体系中不受光照的实验结果,脱色率在短时间内很快增大,之后随时间延长脱色率不再增加,说明染料的脱色为催化剂颗粒对染料分子吸附所致;曲线c 表示在LaFe 0.95Cu 0.05O 3存在时,光照加快了染料的降解反应,光照20min 脱色率即可达到86.5%,且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脱色率继续增大,说明LaFe 0.95Cu 0.05O 3有很强的光催化活性.2.4 LaFe 1-x C u x O 3光催化活性的表征与分析在LaFeO 3复合氧化物中,氧的2p 轨道构成价带,Fe 3+的3d 组态在八面体场中分裂为不同能级的t 2g 和e g 两组轨道构成导带.当催化剂受到能量大于其能隙(E g )的光照射后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并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染料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其降解为无机小分子[6].由表2得知,LaFeO 3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低于LaFe 1-x Cu x O 3,这是因为Fe 3+的d 电子构型为t 32g e 2g ,处于半充满状态,能量较低,即Fe 3+较稳定,因而催化活性较差.当掺杂使Cu 2+进入LaFeO 3晶格中Fe 3+的位置时,为保持体系的电中性,通常由产生带正电荷的氧空位(V ¨O )予以补偿,也可通过Fe3+284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 ol.23的价态变化,即产生Fe 4+(Fe ・Fe )与同时产生的晶格缺陷Cu Fe ′进行平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7].氧空位作为正电中心,其束缚的电子易被激发到导带,因而氧空位起施主能级的作用.晶格缺陷Cu Fe ′为负电中心,因其与空穴的作用较弱而容易激发至价带,在晶体中起受主中心的作用[8].提供的施主能级与受主能级分别位于禁带中导带底和价带顶附近,犹如在LaFeO 3的价带与导带间插入一块“跳板”(即受主能级),价带电子可分级跃迁,且每一级跃迁所跨越的能级均小于未掺杂的E g 值,因而整体效果相当于降低了LaFeO 3的E g 值,亦即扩大了LaFeO 3的光响应范围,提高了LaFeO 3的光催化活性.从光声光谱(图略)测试可知,LaFeO 3在340nm 左右有最强的光响应,而LaFe 0.95Cu 0.05O 3的最强光响应段移至500nm 左右,甚至在750nm 以上仍有一些明显光响应.这说明对于掺杂后的LaFeO 3,用能量较低的光源照射即可激发电子,使之迁移并产生电子-空穴对,进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分子降解,所以LaFe 0.95Cu 0.05O 3光催化活性高于LaFeO 3.图2为LaFe 1-x Cu x O 3(x =0~0.09)系列催化剂样品的正电子寿命谱参数( 1, 2)及光催化活性(对酸性红3B 染料的光降解脱色率D )与取代量x 的变化曲线.由图2可见,随着x 的增加,正电子寿命1(正电子在样品晶格内部发生的湮没)和 2(正电子在晶格间隙发生的湮没)逐渐变短;当x =0.05时达到极值,而后随掺杂量x 的增大, 1和 2又逐渐变长.染料脱色率随掺杂量的增大而加大,x =0.05时脱色率最高(达97.4%),而后又随取代量的增大而下降.正电子寿命与湮没位置的电子密度成反比.影响正电子寿命的因素复杂[9],例如,掺杂会造成ABO 3晶体中的氧空位或B 离子的价态变化.若产生氧空位,由于氧空位是正电荷密集所致,必然引起正电子寿命延长;如果引起B 离子价态的变化,若在B 位掺入Cu 2+,由于产生Cu Fe ′,使电子在Cu Fe ′与Fe Fe ′之间跳动,形成负电荷密度增大的区域,正电子寿命必然缩短.由于Cu Fe ′随掺杂量增加而增加,因而正电子寿命随掺杂量x 增大而降低,但掺杂量x 超过0.05以后,Cu Fe ′的随机分布转化为有序簇结构[10],使正电子寿命反而延长.Fig .2 The 1and 2of LaFe 1-x C u x O 3samples versus the decolorizing ratio (D )and doping amounts (x )1:Positron life in an nihilation w ithin lattice of the sample; 2:positron li fe in annihilation among the lattice gaps of th esample.Fig .3 X -ray photoel ectron spectra in O 1S region of LaFe 0.95Cu 0.05O 3(A )and LaFeO 3(B )(A)LaFe 0.95Cu 0.05O 3;(B)L aFeO 3.由LaFeO 3及LaFe 1-x Cu x O 3的XPS 结果(图3)可知,二者表面均具有两类氧种,其结合能位于527.5~530.0eV 之间的峰对应晶格氧( 氧),结合能位于530.0~531.5eV 之间的峰对应于吸附氧(!氧)[11].由拟合数据可知,LaFe 0.95Cu 0.05O 3表面的吸附氧(61.30%)大于掺杂前的LaFeO 3表面的吸285N o.2傅希贤等:钙钛矿型L aF e 1-x Cu x O 3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附氧(57.25%),由此可说明掺杂使得吸附氧量增加.另外,吸附氧的增加也可说明掺杂后氧空位的增加.当掺杂量增加时,氧空位的浓度增加,催化剂中的准自由电子浓度则增加,催化剂吸附氧的能力愈大[12].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氧空位也可较长时间地捕获电子而成为光生电子的陷阱,从而延长其寿命,改变电子-空穴的复合率,提高光催化活性.非化学计量性与催化反应中反应物的吸附、氧化-还原作用以及提高氧化物中组分的传递等都有密切关系[13],由于掺杂加大了LaFeO 3的非化学计量性,因而随掺杂量的增加,其光催化活性也随之提高.当LaFe 0.95Cu 0.05O 3受到能量大于其能隙(E g )的光照射后会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光生电子在导带中自由运动,使正电子迅速湮没,光生空穴扩散到颗粒表面,使表面吸附氧转化为高活性的HO ・和HO ・2自由基,使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染料分子迅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光催化活性增强.参 考 文 献1 Yamazoe N .,Teraora Y ..Catalysis T oday [J ],1990,8(2):175—1992 Arima T.,Tokura Y..J.Phys.Soc.Japan[J],1995,64(7):2488—25013 ZHU Lian -J ie(朱连杰),W ANG De-Jun(王德军),XIE T eng-Feng(谢腾峰)et al ..Chem.J.Chinese U 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2000,21(5):827—8294 JINAG W ei-Chuan (蒋伟川),YU Chuan-M ing (俞传明),W ANG Qi-Jin(王琪金).In dustry Water T reatment(工业水处理)[J],1994,14(2):25—275 BAI S hu-Lin(白树林),FU Xi-Xian (傅希贤),SANG Li-Xia(桑丽霞).Ch em.J.Chinese U 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2001,22(4):663—6646 YOU Dao-Xin(游道新),BAO M ing-Liang(鲍明亮),LI Xiao-Xin (李小昕)et al ..Technology of Water T reatm ent(水处理技术)[J],1992,18(2):90—957 Junichiro M izusaki ,M asafumi Yoshihiro ,Sh igeru Yamauchi et al ..J .of S olid State Chemistry [J ],1985,58:257—2668 XU Yu-Long(徐毓龙).Semiconductor Basis on Oxides and Compounds(氧化物与化合物半导体基础)[M ],Xi ′an:Xi ′an University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1:49—509 HE Yuan-Jin(何元金),YU W ei-Zhong(郁伟中).The T echnology of Positron Annihilation(正电子湮没技术)[M ],Beijing:Scien-tific Press,1983:11—2010 WU Yue (吴 越).Chinese Sci 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J ],1992,(2):97—10611 LIU Sh e-Tian(刘社田),YU Zuo-Long(于作龙),YU Ya-Li(于亚利)et al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J ],1993,51:543—54912 WANG Ch eng-Xian(王承宪),DOU Bo-S heng(窦伯生),FAN Shu-Rong(范淑蓉)et al ..S cience in China,Series B(中国科学,B辑)[J],1984,(3):209—21613 ZHANG Yi -Heng (张宜恒),GONG Zhu -Fang (宫竹芳),WANG Feng (王 峰)et al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化学物理学报)[J],1998,11(4):348—353S tudies 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Perovskite Type LaFe 1-x Cu x O 3FU Xi -Xian *,YANG Qiu -Hua ,SANG Li -Xia(School of Science ,T ianj in U niversity ,T ianj in 300072,China )Abstract LaFeO 3and a series of Cu -doped com pounds LaFe 1-x Cu x O 3w ere prepared by citrate method .The photodegradation experiments of various w ater -soluble dy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suspension of LaFe 1-x Cu x O 3acting as the photocataly sts.T 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LaFeO 3and LaFe 1-x Cu x O 3was studied w ith IR ,UV -Vis ,and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he influence of doping 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 as also analy zed by PAT and XPS technology.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p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LaFeO 3.Keywords LaFe 1-x Cu x O 3;Photocataly tic activity ;Doping(Ed.:V,X)286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 ol.23。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研究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研究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化学 物理化学指导教师:***20030501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Lal.xsr。

c01.xM,03(M=Mn、Fe、Ce、Cu)及Lal.。

Sr;Nil.xcux03等5个系列、25个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样品,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晶相、取代量(x)、表面氧等和催化氧化CO活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各种催化剂均对CO氧化具有活性。

在取代量一致(X相同)的情况下,Mn部分取代Co的催化剂系列的氧化活性最高,但在同一系列催化剂中,一般而言,取代量小的催化剂活性高于取代量大的催化剂。

在Lal.xSrxNil-xcu。

03中,不管取代量或大或小,其氧化活性都相差无几。

同时还发现所有催化剂存在着两种表面氧,即a氧和13氧。

其中a氧是‰。

Sr。

.Coo.枷n0。

03的低温氧化活性中心,t3氧主要参与该催化剂高温下的氧化反应。

另外发现在这些催化剂中存在化学组成不尽相同的各型钙钛矿晶相;高取代x值下容易产生尖晶石结构,在较小的取代量X下,催化剂易获得单一的钙钛矿相;单一的钙钛矿具有独特的c0氧化优势。

本实验条件下650℃焙烧要比850℃下更易获得单一钙钛矿晶相。

由此可见催化剂的物相不仅与焙烧温度有关,还与取代量的大小有关。

另外本文还以表面涂覆ce02的整形_r—A1:0,为载体合成了一种负载型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探讨了乙酸乙酯在该催化剂上的完全氧化活性及有关的反应网络。

关键词:柠檬酸络合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负载型乙酸乙酯完全氧化反应网络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ABSTRACTFiveseriesofperovskite—typemixedoxidescatalystsweresynthesizedandtherelationsofcalcinationtemperature,structure,surNceoxygenandcatalyticactivityforCOoxidationwereinvestigatedinthissmdy.TheresultsshowedthatsomecatalystsshowedhigheractivitytothereactionofCOoxidation.ThecatalystssubstitutedpartlybyMnshowedhigheractivitythanothercatalystswhenxvaluewasequal.Amongthesameseriescatalysts,thecatalyst、ⅣitIllesssubstituentshowedhigheractivity.IntheseriesofLal.xSrxNil《Cux03,allcatalystsshowedsimilaractivity.Theresultsshowedthatthesecatalystssurfaceexisttwotypesofactiveoxygen,ooxygenand13oxygen.DuringCOoxidationoverLa06Sro4C006Mn0403,aoxygenwastheactivecenterinlowerreactiontemperaturewhile13oxygentookpartinreactioninhigherreactiontemperature.Atthesametime,asupportedperovskite-typemixedoxidescatalystwaspreparedandthereactionschemeofethylacetatecompleteoxidationoverthiscatalystwasinvestigated.Theresunsshowedthatethanolandaldehydeweretheintermediatesinthereactionofethylacetatecompleteoxidationoverthiscatalyst.Keywords:perovskite—typemixedoxidescatalysts,supported,ethylacetate,completeoxidationscheme1l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型”,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活性研究进展

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活性研究进展
徐 科
( 阳医 学院化 学教 研室 , 贵 贵州 贵 阳 500 ) 5 04
摘 要 概 述 了近 年 来 对 钙 钛 矿 型 稀 土 复 合 氧 化 物 催 化 活 性 研 究 的 进 展 。研 究 发 现 , 其 他 催 化 剂 相 比 , 钛 矿 型 与 钙
稀 土 复 合 氧化 物 作 为燃 烧 催 化 剂 时 , 别 是 对 大 气 污 染 物 降解 具 有 较 好 的 催 化 活 性 , 钙 钛 矿 型 稀 土 复 合 氧 化 物 作 特 而 为光 催 化 剂 时 , 水 体 污 染 物 降 解方 面 具 有 很 好 的 光 催 化作 用 , 有很 大 的应 用 价 值 。 对 具 关 键 词 钙 钛 矿 稀 土 复 合 氧 化 物 燃 烧 催 化 光 催 化
烧 转化成 C 2 H 0的 转 化 率 进 行 了研 究 , 进 行 O 和 2 并 了一 系列 的 对 比实 验[ 2圳 。钙 钛 矿 型 ( 土 一过 、、 稀
Ⅱ 堡
二塑 堡
渡金属 ) 氧化 物对 N x分解 J O 羰基 氧 化 物 的氧 化具
有很好 的催 化 活性 , 将这些 废气催 化燃 烧 为无害 的 可
●= A
● =B
o= x
图 2 理 想 的 钙 钛 矿 型 晶 胞
从图 2 可知 , A位一般是稀土或碱土元素离子 , B位 为过渡元素离 子 , A位和 B位皆可 被半径相近 的其他金
属离子部分取代 而保持其 晶体结构基本不 变 , 在理 因此
() a () b
论 上它是研究 催化剂表面及催化性能的理想样 品。 当前 , 大气污 染和 水污染 是世界 各 国普 遍 面临 的 急需解决 的 问 题 之 一 , 着 电解 水 的 光 电 化 学 的发 随

La2Ti2O7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La2Ti2O7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La2Ti2O7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La2Ti2O7是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能,因此在环境净化、光电催化和光催化水分解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La2Ti2O7的制备主要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

其中,在固相法中,La2O3和TiO2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然后在高温下进行退火处理,最终得到La2Ti2O7。

溶胶-凝胶法则是通过将金属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与有机物混合,然后进行水热处理和焙烧,制备出La2Ti2O7。

水热法则是通过将La(NO3)3和TiCl4等金属盐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La2Ti2O7。

这些方法制备简单,操作灵活,相应地,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La2Ti2O7材料的晶型和形貌也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La2Ti2O7的光催化性能与其结构、晶粒尺寸、表面缺陷等因素密切相关。

La2Ti2O7具有近带隙的光电催化活性,其光谱范围主要在紫外线到可见光区域。

通过改变La2Ti2O7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调控其光催化活性。

例如,引入其他金属元素形成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

一些研究表明,改变La2Ti2O7中的Ti离子含量,有助于提高光催化性能。

此外,表面修饰也是提高光催化活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La2Ti2O7表面修饰稀土元素、贵金属或半导体量子点等材料,可改变其表面电子结构,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

除了La2Ti2O7的自身光催化性能外,还可以与其他材料形成复合材料,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La2Ti2O7和二氧化硅、La2Ti2O7和石墨烯等。

这些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缺陷位点,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同时,复合材料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光吸收活性位点和电子传输通道,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主要通过一些基于目标反应的评价方法进行,如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光催化还原CO2等。

钙钛矿型光催化材料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钙钛矿型光催化材料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钙钛矿型材料具有与天然钙钛矿(CaTiO3)相同的晶体结构,其化学通式为ABX3,A为碱土或稀土金属离子,B为过渡金属离子,X为原子半径较小的阴离子。

通过元素的替换和掺杂可以调控钙钛矿型材料的催化性能,A位和B位都可被相同或不同价态离子取代,用A1−xA′xB1−yB′yX3+δ表示。

元素周期表中绝大部分元素都能组成稳定的钙钛矿结构。

钙钛矿材料具有光、电、磁等物理特性以及氧化还原性、催化活性等化学性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钙钛矿型材料具备优异的电子结构,利于电子激发和迁移,可将光响应段向可见光区移动,所以钙钛矿型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对太阳光具有极高的利用率。

同时,通过晶格畸变可以强烈影响钙钛矿型材料的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进而避免复合过程。

所以,钙钛矿型材料作为新型光催化剂的潜力逐步得到重视。

钙钛矿型材料的光催化原理与传统光催化材料相似。

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下,钙钛矿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光生电子和空穴在内部电场力的作用下分离并分别转移到导带(CB)和价带(VB),这些电荷与表面吸附的氧气和氧化物发生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进而实现污染物的降解。

本文综述了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因素、新型钙钛矿光催化材料的发展现状以及钙钛矿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摘要:光催化技术和光芬顿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光催化剂是其研究核心。

钙钛矿材料因其在光催化能量转换和环境净化方面的潜力而成为新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

该文综述了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特性、活性影响因素和新型钙钛矿光催化材料的发展现状,归纳了该材料在染料废水处理、氨氮废水处理、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大气污染物净化和土壤有机物及重金属去除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最后指出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节能绿色制备方法的开发、新型复合钙钛矿材料尤其是高比表面积钙钛矿基体材料的研发和针对钙钛矿材料特性的反应器的建造。

钙钛矿光电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钙钛矿光电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钙钛矿光电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对清洁能源和环境治理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技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光催化技术中,钙钛矿光电材料的应用正在引发广泛的研究兴趣。

一、钙钛矿材料的基本概念及特性钙钛矿材料是指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晶体材料,由A离子、B离子与氧离子组成。

目前最为研究和应用广泛的是锆钛矿(ZrTiO4)、铅钛矿(PbTiO3)和钙钛矿(CaTiO3)等。

钙钛矿材料具有很高的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其光电化学性能优异,成为光催化材料研究的热门领域。

二、钙钛矿光电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1. 水污染治理钙钛矿光电材料可通过吸收太阳光的能量,产生电子与空穴对,从而实现水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

研究表明,钙钛矿光电材料在降解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去除和水资源净化等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性能。

通过调控材料结构和添加掺杂物,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2. 空气净化钙钛矿光电材料在光催化空气净化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它们可以将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钙钛矿光电材料的高吸收率和良好的载流子传输性能使其能够高效利用太阳能,提高空气净化技术的效率和可行性。

3. 能源转化由于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它们在光催化水分解和光电池等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

光催化水分解是一种实现可持续的氢能源生产的重要途径,而钙钛矿光电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水分解反应,提高氢气产量和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此外,钙钛矿光电材料还有望在光催化有机合成和光电转化等领域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结论:钙钛矿光电材料作为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已在光催化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它们在水污染治理、空气净化和能源转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钙钛矿光电材料具备着卓越的光催化性能和潜在的商业价值。

然而,钙钛矿光电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如稳定性、纳米化和可制备性等问题。

浅谈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其应用前景

浅谈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其应用前景

浅谈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其应用前景摘要: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尤其经掺杂后形成的晶体缺陷结构和性能,被应用或可被应用在固体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传感器、高温加热材料、固体电阻器及替代贵金属的氧化还原催化剂等诸多领域,成为化学、物理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钙钛矿结构钙钛矿研究进展应用前景1钙钛矿结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因具有天然钙钛矿(CaTiO3)结构而命名,与之相似的结构有正交、菱方、四方、单斜和三斜构型。

标准钙钛矿结构中,A2+和O2_离子共同构成近似立方密堆积,A离子有12个氧配位,氧离子同时有属于8个BO6八面体共享角,每个氧离子有6个阳离子(4A~2B)连接,B2+离子有6个氧配位,占据着由氧离子形成的全部氧八面体空隙。

钙钛矿结构的对称性较同种原子构成的最紧密堆积的对称性低,A、B离子大小匹配。

各离子半径间满足下列关系:其中RA、RB、RO分别为A离子、B离子和O2-离子的半径,但也存在不遵循该式的结构,可由Goldschmidt容忍因子t来度量:理想结构只在t接近1或高温情况下出现,多数结构是它的不同畸变形式,这些畸变结构在高温时转变为立方结构,当t在0.77~1.1,以钙钛矿存在;t<0.77,以铁钛矿存在;t>1.1时以方解石或文石型存在。

2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的研究进展标准钙钛矿中A或B位被其它金属离子取代或部分取代后可合成各种复合氧化物,形成阴离子缺陷或不同价态的B位离子,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新型功能材料。

2.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材料钙钛矿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有以下优点:(1)全固态结构,不存在液态电解质所带来的腐蚀和电解液流失等问题;(2)无须使用贵金属电极,电池成本大大降低;(3)燃料适用范围广;(4)燃料可以在电池内部重整。

通过电极材料中的掺杂来提高活性,优化碱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参见表1)。

用含锰的钙钛矿氧化物作为碱性溶液中的阴极材料,获得了好的结果。

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由ABX3的晶格结构组成,其中A表示较大的离子,B表示较小的离子,X表示氧或其他非金属。

这些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活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光催化材料。

本文将讨论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首先,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电特性是其优异光催化性能的基础。

这些材料具有较窄的能隙,使其能够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区域的光子。

此外,它们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其次,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与其表面特性密切相关。

材料的表面特性包括晶粒尺寸、晶面结构和表面氧化物等。

较小的晶粒尺寸和高度结晶的晶面结构有助于提高光吸收和电子迁移率。

此外,表面氧化物的存在可以增加催化活性位点,提高光催化反应速率。

另外,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还与其能带结构和能级位置有关。

材料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光吸收、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和反应活性的过程。

因此,合理调控能带结构和能级位置可以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它们可用于水分解产生氢气、光降解有机污染物和二氧化碳还原等。

对于水分解产生氢气,研究表明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对于光降解有机污染物,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能够通过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有机污染物,具有很高的降解效率和催化活性。

对于二氧化碳还原,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

总之,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电特性、表面特性和能带结构是决定其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对这些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的更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推动其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应用。

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O_3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O_3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A ′BB ′O 3钙钛矿型光催化材料的研制及设计;批准号:59772019;批准日期:1998-01.收稿日期:1999-03-29;收修改稿日期:1999-05-31研究论文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O 3光催化活性的研究傅希贤 杨秋华 白树林 孙艺环 王俊珍 郑小艳(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本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FeO 3及La 1-x Ca x FeO 3、LaFe 1-x Cu x O 3等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以这些氧化物作催化剂在荧光高压汞灯照射下进行水溶性染料光催化降解试验,探讨了掺杂对LaFeO 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LaFeO 3,掺杂,光催化活性A Study of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Perovskite LaFeO 3Fu Xixian Yang Qiuhua Bai Shulin Sun Yihuan Wang Junzhen Zheng Xiaoy an(S chool of S cience,Tianjin Un ivers ity,T ianjin 300072)AbstractA Series of perov skite ox ides LaFeO 3,LaFe 1-x Cu x O 3and La 1-x Ca x FeO 3by co mplex m ethod of citr ic acid were prepared.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 f these co mpo unds has been tested by photodeg radation of w ater -soluble dyes.The do ping effect 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LaFeO 3w as discussed.Keywords LaFeO 3,doping ,photocataly tic activity 钙钛矿型ABO 3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磁性、介电性和催化性能等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1~4]。

ABO_3型钙钛矿结构光催化剂的合成及掺杂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ABO_3型钙钛矿结构光催化剂的合成及掺杂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其中,h+是价带电子跃迁后 产生的空穴,e- 是跃迁 至导带上电子。
由于光生空穴为正电性,极易捕获能量相匹配 的电子而复原,故呈现出强氧化性,可夺取半导体颗 粒表面被吸附物质或溶剂中的电子,使原本不吸收光 的物质被活化氧化,光生电子为负电性,所以呈现出 高还原性,这样光照的结果使半导体产生了氧化/还 原电对。物质能否在半导体界面进行光催化反应,是 该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半导体的能带位置决定的 [1]。半 导 体的 价带 能 级代 表该 半 导体 空穴 的 氧化 电位 的极限,任何具有氧化电位在价带位置以上的物质原 则上都可被光生空穴氧化,同理任何具有还原电位在 导带以下的物质都可被光生电子还原。与金属不同, 半导体粒子的能带间缺少连续区域,电子~空穴对寿
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有低温粉碎法、超声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及燃烧氧化剂摩尔比对燃烧物的晶相结构晶粒大小和微观形貌都有显著的影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方法abo型钙钛矿氧化物结构中bo6八面体结构中条简并轨道分裂为能量较高的eg能量较低的t2g轨道当egt2g轨道上的电子处于不饱和状态时费米能级升高电子逸出功变小电发跃迁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催化活性
第03期
一来源:
O2+ e- →O2- .
O2- .+ H+→H O2.
HO2. + HO2. →H2O2+O2 H2O2+ O2- .→HO. +OH- +O2
氘 同位素试 验和ESR[4] 研 究均已证 明,.OH是一 种
主要活性 物质[5]。它 无论是在吸附相 还是在溶液相都 能
引起物质的化学反应,是光催化氧化主要的氧化剂, 且.OH可以氧化 包括生物难 以转化的各种 有机物并使 之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严启龙;秦明娜;宋振伟;刘萌;齐晓飞【期刊名称】《工业催化》【年(卷),期】2011(19)5【摘要】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ovskite composite oxides catalysts and the progress in their application i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urification of vehicle exhaust, flue gas desuffurization, solid oxide fuel cells and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solid rocket propellant were reviewed. The existing technical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se fields were outlined.%概述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特征,阐述了在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净化、烟气催化脱硫、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及固体推进剂催化燃烧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类催化剂在各应用领域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发展前景.【总页数】10页(P8-17)【作者】严启龙;秦明娜;宋振伟;刘萌;齐晓飞【作者单位】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94;O643.36【相关文献】1.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现状(Ⅰ) [J], 段碧林;曾令可;刘平安;王慧;税安泽;刘艳春2.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现状(Ⅱ) [J], 段碧林;曾令可;刘平安;王慧;税安泽;刘艳春3.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研究现状 [J], 祝杰;刘艳春;曾令可;王兆春;王慧;刘平安4.A2BO4类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张雪黎;罗来涛5.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前驱体构筑La-Ce氧化物修饰的Pt-Co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CO氧化的性能 [J], 张智敏; 张成相; 安康; 刘强; 张斯然; 刘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钙钛矿型LaFeO_(3)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钙钛矿型LaFeO_(3)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钙钛矿型LaFeO_(3)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张霞;张灏昱;张晗;彭利满;黄姝姝
【期刊名称】《印染》
【年(卷),期】2024(50)5
【摘要】光催化技术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在不同的纳米材料中,钙钛矿型LaFeO(3 LFO)由于具有丰富的高稳定性组成和结构灵活性、高电催化活性、高效的阳光吸收、可调的带隙和带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综述了钙钛矿化合物LFO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如有机污染物降解、光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抗菌以及空气净化等。

同时,对钙钛矿型LFO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7页(P96-101)
【作者】张霞;张灏昱;张晗;彭利满;黄姝姝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9;O643.36;O644.1
【相关文献】
1.A2BO4类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3.ABO_(3)型钙钛矿光催化剂制备、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4.
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脱除典型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5.钙钛矿型LaFeO_(3)载氧体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研究进展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研究进展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研究进展李莹莹【摘要】Preparation methods of different forms of perovskites were introduced.Only several examples employing novel technique in recent years were listed,because the common prepared methods were reported by others.Besides,the application of perovskite-type metal oxide i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hydrocarbons,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treatment of automotive exhaust gas and solid-oxide fuel cell were reviewed.%介绍了不同形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由于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较多,文中简单列举了近年来出现的与新的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新合成技术。

综述了复合氧化物在烃类催化燃烧、光催化分解水、汽车尾气净化、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24【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钙钛矿;制备方法;应用研究【作者】李莹莹【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1.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是结构类似于天然钙钛矿 (CaTiO3)的一类化合物,分子具有ABO3组分形式。

在ABO3中,A位上通常是半径较大的稀土或碱土金属离子,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B位上通常是半径较小的过渡金属离子,其价态多样,决定着钙钛矿的性质与种类,而A、B位的元素即可以是单一组分,又可以是多种组分掺杂。

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合成、改性掺杂与负载技术的研究进展

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合成、改性掺杂与负载技术的研究进展

备 方法 , 主要对其 中常用 的高温固相 法 、 溶胶 一 凝胶 法以及水 热合成 法进行 了总结 ; 点介 绍 了提 高其光 重 催化性能 的两种 主要 途径 , 即掺杂 和负载的方法 , 两种方法可在不 同程度上改善其光催 化性能。并指 出 这
了今后光催化研究发展 的趋势 。
关键词 : 钙钛矿 ; 导体 ; 半 光催化 ; 光催化剂
个充 满 电子 的低 能价 带 ( B 和 一 个 空 的高 能 导 带 V )
( B 构成 , C ) 它们 之 间存在 一个 禁带 。当半 导体粒 子
吸收的能量大于或等 于禁带宽度时, 价带 电子被激 发跃 迁 至导带 , 样 价 带 和导 带 上 分别 产 生 了光 生 这
空穴 ( ) 光 生 电 子 ( 一 , 在 电场 作 用 下 分 离 h 和 e )并
随着 科学 技术 的进 步 和经 济 的发 展 , 境 污染 环 问题 1 受 到 人 们 的 关 注 , 源 和 资 源 也 1益 短 3益 能 3 缺 。光催 化 在 环 境 治 理 和 开 发 绿 色 能 源 方 面 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光 催 化 研 究 的关 键 是 开 发 高 效 的 光 催化剂 。近年 来 , 们 在 新 型光 催 化 剂 的研 制 【2 人 I] .
aerv w di ti ppr uha i tm eauesl terat n o —gl eh i ea dhdo em l r ei e s a e,sc sh e nh 曲 e p r r oi s t ec o ,sl e cnq n yrt r a t d a i t u h
C HEN nn g,Z HEN Hu —d n,W ANG i G i a Pn,MI AO e g—rn ,L U i Ch n o g I Ja—w n e

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脱除典型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脱除典型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2年第41卷第2期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脱除典型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马颢菲1,苑鹏2,沈伯雄2(1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天津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摘要:近年来,开发宽光谱响应、高吸附性能和强催化活性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光催化脱除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全面梳理了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并对其光催化脱除典型气态污染物的反应机理、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归纳和评述。

文中指出: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所得钙钛矿型光催化剂具有粒径小和光催化活性高的特点,经离子掺杂或复合改性后可进一步提升其可见光响应能力。

该类催化剂在光催化脱除烟气中的NO 、Hg 0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催化反应性,其协同催化氧化Hg 0和NO 的可行性也得以初步的理论论证。

此外,含钛高炉渣衍生的钙钛矿型光催化剂在气态污染物净化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用于气态多污染物协同脱除及含钛高炉渣中钙钛矿型组分的富集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本文以期为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气态污染物光催化脱除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催化剂;制备;烟道气;光催化;改性;自由基中图分类号:X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2)02-0721-09Research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erovskite-typephotocatalyst in romoval of typical gaseous pollutantsMA Haofei 1,YUAN Peng 2,SHEN Boxiong 2(1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2School of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catalysts with wide spectral response,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strong catalytic activity for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gaseous pollutants was widely concerned.In this work,the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perovskite-type photocatalysts were elaborated in detail,and then the research status,reaction mechanism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perovskite-type photocatalysts for removing typical atmospheric emissions wer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systematically.The perovskite-type photocatalyst prepared by citric acid complexation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particle size and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hereafter its visible light response abilit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ion doping or composite modification.The catalysts show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removal of NO,Hg 0and VOCs from flue gas,and the feasibility of synergistic catalytic oxidation of Hg 0and NO has been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d.Furthermore,the perovskite-type photocatalyst derived from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1-0711收稿日期:2021-04-07;修改稿日期:2021-05-13。

钙钛矿型LaCoO_3的光催化活性

钙钛矿型LaCoO_3的光催化活性

钙钛矿型LaCoO 3的光催化活性王俊珍*傅希贤 杨秋华 孙艺环 陈秀增 曾淑兰(天津大学化学系 天津300072)关键词 LaCoO 3,光催化活性,染料脱色反应1998 10 09收稿,1999 01 21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59772019)对钙钛矿型ABO 3复合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已有许多研究,但对其光催化活性很少报道.我们曾报道SrTiO 3[1]、PbTiO 3[2]等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性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本文报道LaCoO 3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LaCoO 3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将等摩尔的0 1mol/L La(NO 3)3和0 1mol/L Co(NO 3)2溶液与略过量的0 1mol/L 的柠檬酸溶液混合均匀,于红外灯下缓慢烘烤,至形成暗红色凝胶.然后在90~100 下真空干燥6~8h.干燥物先在400 灼烧4h,再在700 灼烧4h,即得黑色LaCoO 3粉末.所制LaCoO 3用理学2038型X 射线衍射仪进行分析,用OAS400型光声光谱仪测其最大吸收波长.以悬浮LaCoO 3染料溶液的脱色率表征LaCoO 3的光催化活性.称取0 1000g LaCoO 3,放入50mL 浓度为10mg /L 的染料水溶液中,用450W 高压汞灯或太阳光照射1h,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离心分离后,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于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其光密度A .染料溶液的脱色率D =A 0-A A 0100%,A 0为光照前染料溶液的光密度.结果与讨论由样品的XRD 图,可以计算LaCoO 3各衍射峰的晶格参数d 的实验值(理论值):3 834(3 820),2 714(2 719),2 222(2 217),1 918(1 912),1 566(1 564),1 361(1 360),(理论值参照25 1060标准卡),可见两值几乎完全相同,表明已制得较纯的钙钛矿型LaCoO 3.悬浮LaCoO 3的各种染料溶液的光催化脱色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看出,各种染料溶液在LaCoO 3存在下,无论光源是荧光高压汞灯,还是太阳光,照射仅1h(9月上旬,上午9:00~表1 染料溶液的光催化脱色率/%染料高压汞灯太阳光酸性红 3B(偶氮型)93.996.2活性翠兰KGL(酞菁型)90.096.9孔雀绿(三芳甲烷型)92.293.3活性红紫X 2R(偶氮型)91.093.4弱酸性蓝2BR(蒽醌型)89.796.3活性橙(偶氮型)79.088.9第16卷第3期应用化学Vol.16No.31999年6月 CH IN ESE JOU RNA L O F APPL I ED CHEM IST RY Jun.199910:00),其脱色率均在80%以上,并且太阳光照射的效果皆优于汞灯.而无LaCoO 3时,光照1h 的脱色率均为零.由图1LaCoO 3的光声光谱图看出,LaCoO 3在近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均有吸收,其中在408nm 、464nm 处有较强的吸收峰,在692nm 处有较弱的吸收峰.由于实验所用荧光高压汞灯的发射光谱主要在 >410nm 的可见光区,所以用太阳光作光源时,染料的脱色率均高于汞灯.图1 L aCoO 3的光声光谱图图2 酸性红3B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 .光照前染料溶液;b .光催化降解后的染料溶液(阳光照射1h)图2为染料酸性红3B 溶液光催化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中曲线a (光照前染料溶液)在可见光区520nm 处有很强的吸收峰,在紫外光区也有明显的吸收峰;曲线b (光催化后的染料溶液)在可见光区吸收峰已经完全消失,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峰也已基本消失,只在200nm 处有微弱吸收,吸收值仅为0 089.对光催化前后酸性红3B 染料溶液的化学耗氧量(COD)和SO 2-4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光照前染料溶液的COD 值为688 2mg/L,SO 2-4未检测到;光照后COD 值为6 1mg/L,SO 2-4为3 69mg/L.计算可知,COD 的去除率达99%,染料中磺酸基的转化率达100%,说明溶液中染料分子已基本光降解.另外,对用于降解脱色后的LaCoO 3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红外谱图中没有出现染料酸性红3B 的吸收峰,说明染料溶液的脱色并非LaCoO 3吸附所致.而是溶液中悬浮的LaCoO 3受能量大于能带隙的光照射时,产生电子 空穴对,活泼的电子和空穴穿过界面,与溶解氧和水作用生成超氧离子和羟基自由基,进而与吸附在LaCoO 3表面的染料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降解脱色[6].对钙钛矿型ABO 3复合氧化物,从催化角度看,A 离子为非活性组分,B 离子为活性组分[5].钙钛矿型LaCoO 3之所以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主要与Co(!)的电子结构有关.钴为第1过渡系中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相对于Ti 、V 、Cr 、Mn 、Fe),其核电荷必然较大,而Co (!)离子的半径与其它过渡金属离子的半径相比相差不大,所以Co (!)的核电荷对其外层3d 电子的吸引较大,因而使得Co(!)的3d 电子能态较稳定,能级较低.另外,在LaCoO 3中,Co(!)处于氧八面体结构的中心,5条简并的3d 轨道在八面体场中可以分裂为能量较高的e g 和能量较低的t 2g 轨道.已经证实,LaCoO 3中的Co (!)既有低自旋的t 62g ,又具有高自旋的t 42g e 2g 电子构型.在室温时,Co(!)以低自旋态为主,约占80%[3,4].低自旋态处于低能级,这98应用化学 第16卷样使LaCoO 3中Co(!)的3d 能级更低.在复合氧化物ABO 3中,一般氧的2p 轨道构成价带,B 原子的d 轨道构成导带.对大部分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氧的2p 轨道的能级相差不大.在LaCoO 3中,由于作为导带的Co (!)的3d 能级较低,从而使LaCoO 3的价带与导带的能隙变小,这一结论由LaCoO 3的光声光谱得到证实.由光声光谱图上的3个主要吸收峰408nm 、464nm 和692nm 可以算出其相对应能量分别为3 04eV 、2 68eV 和1 79eV.因此,用能量较低的可见光照射时,即可以激发LaCoO 3的电子跃迁产生电子 空穴对,进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显示出LaCoO 3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参 考 文 献1 王俊珍,颜秀茹,王建苹等.化学工业与工程,1993,10(4):222 王俊珍,古风才,颜秀茹等.应用化学,1995,12(6):293 T hornto n C T ,Or chard A F.J Phys C:Solid State Phys ,1976,9:19914 V eal B W,L am D J.J A p pl Phys ,1978,49(3):14615 Burtor J J,Gorten R L.林西平译.新型催化材料,第1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6 胡春,王怡中,汤鸿霄.环境科学进展,1995,3(1):55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Perovskite LaCoO 3Wang Junzhen *,Fu Xix ian,Yang Qiuhua,Shun Yihuan,Chen Xiuzeng ,Zeng Shulan(Dep artment o f Chemistry ,Tianjin Univer sity ,Tianj in 300072)Abstract Perovskite LaCoO 3prepared from La (NO 3)3and Co (NO 3)2in citrate acid solution showed an effective catalytic decolouration property to several dyes in aqueous suspension solution under light.Keywords LaCoO 3,photocatalytic activity,dye decolouration 99第3期王俊珍等:钙钛矿型LaCoO 3的光催化活性。

钙钛矿氧化物催化研究进展

钙钛矿氧化物催化研究进展

第49卷第1期2020年1月应㊀用㊀化㊀工AppliedChemicalIndustryVol.49No.1Jan.2020收稿日期:2019 ̄05 ̄15㊀㊀修改稿日期:2019 ̄06 ̄19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3CFA091)ꎻ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CX2018025)作者简介:彭梦妮(1995-)ꎬ女ꎬ湖北潜江人ꎬ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ꎬ师从闫志国教授ꎬ从事分子模拟方面研究ꎮ电话:18627964706ꎬE-mail:1061182558@qq.com通讯联系人:闫志国(1975-)ꎬ男ꎬ教授ꎬ主要从事化工系统工程㊁分子模拟㊁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研究ꎮE-mail:saman ̄yan@163.com钙钛矿氧化物催化研究进展彭梦妮1ꎬ2ꎬ3ꎬ闫志国1ꎬ2ꎬ3ꎬ殷霞1ꎬ2ꎬ3ꎬ杜虹波1ꎬ2ꎬ3(1.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ꎬ湖北武汉㊀430205ꎻ2.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ꎬ湖北武汉㊀430205ꎻ3.武汉工程大学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湖北省实验室ꎬ湖北武汉㊀430205)摘㊀要:简要介绍了钙钛矿氧化物的结构及优点ꎮ着重阐述了近年来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在环境催化(NOx消除㊁碳烟燃烧等)㊁电催化㊁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及催化改性研究ꎮ简要分析了钙钛矿氧化催化剂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ꎬ并对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ꎬ期望为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改进提供思路及方法ꎮ关键词:钙钛矿氧化物ꎻ环境催化ꎻ电催化ꎻ光催化中图分类号:TQ426ꎻTQ132.32ꎻO643.3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3206(2020)01-0212-05ProgressinperovskiteoxidecatalysisPENGMeng ̄ni1ꎬ2ꎬ3ꎬYANZhi ̄guo1ꎬ2ꎬ3ꎬYINXia1ꎬ2ꎬ3ꎬDUHong ̄bo1ꎬ2ꎬ3(1.SchoolofChemicalEngineeringandPharmacyꎬ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ꎬWuhan430205ꎬChinaꎻ2.KeyLaboratoryofGreenChemicalProcessꎬ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ꎬWuhan430205ꎬChinaꎻ3.HubeiKeyLaboratoryofNovelChemicalReactorandGreenChemicalTechnologyꎬ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ꎬWuhan430205ꎬChina)Abstract:Thestructureandadvantagesofperovskiteoxidesarebrieflyintroduced.Theapplicationsofperovskiteoxidecatalystsinenvironmentalcatalysis(NOxremovalꎬsootcombustionꎬetc.)ꎬelectrocatalys ̄isꎬphotocatalysisandtheircatalyticmodificationinrecentyearsareemphaticallydescribed.Finallyꎬ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urrentapplicationofperovskiteoxidecatalystsarebrieflyanalyzedꎬandthefu ̄tureresearchdirectionsofperovskiteoxidecatalystsareprospected.Itisexpectedtoprovideideasandmethodsforimprovingthecatalyticperformanceofperovskiteoxidecatalysts.Keywords:perovskiteoxidesꎻenvironmentalcatalysisꎻelectrocatalysisꎻphotocatalysis㊀㊀催化作用对于解决一些紧迫的社会和环境挑战至关重要ꎬ虽然以贵金属为基础的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ꎬ但是贵金属储量低ꎬ价格昂贵ꎮ而钙钛矿氧化物地球含量丰富ꎬ价格低廉ꎬ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氧化还原活性等特点ꎬ可用于多类反应ꎬ一直以来被视为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首选催化剂[1]ꎮ最早被发现的钙钛矿氧化物是钙钛矿石中的化合物钛酸钙(CaTiO3)ꎬ由此而命名ꎮ现在的钙钛矿氧化物是一类分子结构式为ABO3的氧化物的通称[2]ꎮ其中A位一般为较大的稀土阳离子或碱土离子ꎬB位为较小的过渡金属离子[3]ꎮA位和B位的离子均可被其他元素部分取代ꎬ而保持原有的钙钛矿结构不变ꎮ钙钛矿这一灵活的结构特点可以包含元素周期表中90%以上的元素[4]ꎬ设计和制备出成千上万种钙钛矿催化剂ꎬ在环境催化㊁电催化㊁光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5]ꎮ传统方法制备的钙钛矿在高温煅烧后比表面积较低ꎬ不利于催化反应ꎮ通常需要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ꎬ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的钙钛矿增加比表面积ꎬ提升催化活性ꎬ或是对钙钛矿进行掺杂ꎬ增加氧空位浓度㊁比表面积㊁晶格氧浓度等对催化剂进行改性ꎮ1㊀钙钛矿氧化物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在发电厂和交通运输中使用化石燃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的同时ꎬ导致了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分子(如CO和NOx等)以及排放到大气中第1期彭梦妮等:钙钛矿氧化物催化研究进展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增加ꎮ催化是有效地将有害排放物转化为无害分子如水或N2的关键[6]ꎮ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在氮氧化物消除方面展现出优良的活性ꎮTran等[7]用溶胶 ̄凝胶法ꎬ在不同的煅烧条件下制备了Sr掺杂的La0.4Sr0.6CoO3催化剂并测试了其丙烯还原NOx性能ꎬ结果表明ꎬSr的加入能提升催化活性ꎬ1000ħ真空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和N2收率ꎮBehrang课题组[8]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LaMnxCo1-xO3纳米钙钛矿催化剂ꎬx=0.5时ꎬ其CO还原NOx活性最高ꎮPeng等[9]发现Sr掺杂LaMnO3钙钛矿催化剂能降低氧空位生成能ꎬ提高氧空位浓度ꎮ之后ꎬ用稀硝酸选择性溶解了La1-xSrxCoO3钙钛矿A位上的Srꎬ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ꎬ在NOx存储和还原方面展示出优良的活性[10]ꎮLi等[11]研究了Ce掺杂的LaBO3(B=Co㊁Fe㊁Mn)催化剂ꎬ发现当Ce掺杂比超过溶液极限(x>S)时ꎬ可以从钙钛矿中分离出新的铈(CeO2)相ꎮ分散在晶格表面或小颗粒上的CeO2有利于催化活性ꎬ但较大颗粒则不利于催化活性ꎮ表现出最佳活性的掺铈钙钛矿必须含有额外的CeO2相ꎮ贵金属掺杂也是钙钛矿氧化催化剂改性研究的一个热点ꎮLi等[12]报道了一种Pd掺杂的La0.7Sr0.3CoO3催化剂ꎬ这种催化剂工作温度范围宽ꎬ对贫燃废弃显示出了出色的NOx还原活性(NOx转化率>90%ꎬN2选择性>90%)ꎮVicente等[13]利用Cu掺杂BaMnO3催化剂ꎬCu的加入能增加晶格氧的流动ꎬ从而提升催化剂NOx还原性能ꎮ此外ꎬ许多工业过程和运输活动ꎬ如发电㊁车辆排放㊁有机溶剂的使用等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㊁碳烟㊁CO和CxHx对环境和人类都是有害和危险的ꎮ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在消除这些环境污染物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ꎮRazieh等[14]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LaMn1+xO3和LaCo1+xO3钙钛矿催化剂ꎬ测试了其对VOCs中含量最多的三氯乙烯的氧化还原性能ꎮ结果表明ꎬ超化学计量比会导致比表面积㊁氧迁移率的增加ꎬ从而提升催化活性ꎮ在镧系钙钛矿中ꎬMn含量超过20%的钙钛矿催化性能最好ꎮGanesh课题组[15]通过固相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Ag和K取代的LaMnO3钙钛矿催化剂ꎮ用Ag取代钙钛矿结构的A位所制备的催化剂在碳烟和NOx同时消除的反应中ꎬ比其他类型的催化剂具有更强的活性ꎮ而Ag和K的双重取代的LaMnO3催化剂比仅掺杂Ag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活性ꎮ单一和双取代钙钛矿催化剂均能有效地同时去除NOx和烟尘颗粒ꎮFeng等[16]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La0.8K0.2CoO3钙钛矿催化剂ꎬ该催化剂能有效地去除碳烟ꎮ随后ꎬ利用浸渍法制备了K ̄Mn/La0.8Ce0.2FeO3三维有序大孔钙钛矿催化剂ꎬK和Mn的加载可以提高表面氧的浓度ꎬ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17]ꎮDinamarca和他的研究团队[18]用柠檬酸法制备了Ag掺杂的La1-xAgxMnO3催化剂和具有A位缺陷的La1-xMnO3-δ催化剂ꎬ在碳烟燃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ꎮLi等[19]研究了Ni对LaCoO3催化CO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ꎬ发现Ni负载在催化剂表面时ꎬ催化活性显著提高ꎮXiao等[20]制备出了比表面积大ꎬ活性晶格氧丰富ꎬ表面还原性强的LaFeO3钙钛矿催化剂ꎬ在CO和碳烟消除方面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ꎮ2 钙钛矿氧化物在电催化中的应用虽然以贵金属为基础的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广泛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如Pt)ꎬ但其抗毒性差ꎬ价格昂贵ꎬ因此具有高活性㊁高选择性㊁高稳定性的无机物㊁非贵金属材料是满足全球环境和能源需求的关键ꎮ寻找地球丰富而廉价的催化剂ꎬ使钙钛矿在利用氧电催化来实现电化学高效生产和使用可持续燃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ꎮ氧还原和析氧反应(ORR㊁OER)的缓慢动力学阻碍了使用大量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碱性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的能量转换和储存ꎬ改变反应动力学能有效改变催化剂催化活性ꎮStoerzinger课题组[21]重点研究了LaCoO3的模型化学ꎬ首次证明外延应变可以调节碱性溶液中氧电催化活性ꎬ其中适度的拉伸应变可以进一步诱导电子结构的变化ꎬ导致活性增加ꎮ由此产生的电解质的电荷转移电阻降低ꎬ与OER相比会更显著地降低了ORR中的过电位ꎬ提升反应动力学ꎮ随后又研究了外延取向La1-xSrxMnO3(LSMO)表面的ORR活性ꎬ并通过改变Sr取代ꎬ研究了在碱性环境中电荷转移的作用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22]ꎮSr取代量为33%时LSMO的活性最大ꎬ包含混合Mn3+/4+ꎬ(110)和(111)方向显示与(001)类似的活性ꎮ利用易氧化还原偶联物[Fe(CN)6]3/4进行的电化学测量表明ꎬ随着电荷转移动力学的加快ꎬORR活性呈上升趋势ꎬ说明了氧化物/水界面易氧化电荷转移和混合锰价对促进ORR动力学的重要性ꎮ利用常压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LSMO(001)面的羟基化[23]ꎬ指出价带中心靠近费米能级的LSMO钙钛矿对水的反应更强ꎬ在给定的相对湿度下形成更312应用化工第49卷多的羟基ꎮ在碱性溶液中ꎬ羟基的种类越多ꎬ表面自由能的供电子性越强ꎬ从而降低了催化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的活性ꎮChen等[24]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SrCoO3-δ钙钛矿的B位掺杂效应ꎬ发现SrCo0.95Sc0.05O3-δ有着最佳的氧动力学ꎬ对于有效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氧传输膜ꎬ开发高活性混合导电钙钛矿是一种有效的策略ꎬ即用较少的氧化还原非活性阳离子对SrCoO3-δ进行B位掺杂是一种有效的策略ꎮ此外ꎬ利用不同的制备方法改变钙钛矿氧化物的结构ꎬ制备新型钙钛矿催化剂也能提升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ꎮDeganello课题组[25]通过软 ̄硬化模板(SHT)方法合成La0.6Sr0.4Fe0.6Mn0.4O3-δ(LSFM)钙钛矿型催化剂ꎬ使用具有不同质地特性的三种二氧化硅硬模板来增加钙钛矿的比表面积ꎬ并且因此改善它们对OER和ORR反应的电化学活性ꎮMajee等[26]通过改变非水相的煅烧温度ꎬ优化La1-xSrxCo1-yFeyO3-δ(LSCFꎻx=0.301ꎬy=0.298和δ=0.05~0.11)对电化学水氧化(OER)的活性ꎮ在975ħ下制备C(LSCF ̄975)优于其他可区分的LSCF形态ꎬ需要440mV过电位才能达到10mA/cm2ꎬ性能可与性能最佳的钙钛矿氧化物电催化剂相媲美ꎮKim等[27]采用喷涂法制备了两种钙钛矿氧化物La0.2Sr0.8Co1-xFexO3-δ和Ba0.5Sr0.5Co1-xFexO3-δꎬ然后对其进行实验并使用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研究ꎬ结果表明ꎬ将Fe掺入钴基钙钛矿氧化物会改变其内在性能ꎬ从而提高氧析出反应并延长稳定性ꎮMueller等[28]使用薄膜铁和钴钙钛矿氧化物直接观察表面氧化还原过程ꎬ发现由于氧气和过渡金属3d电子态之间的强烈杂化ꎬ表面附近的氧阴离子是分子氧的重要氧化还原伙伴ꎮLiu等[29]开发了一种原位析出Fe ̄Ni合金纳米球均匀地嵌在缺氧钙钛矿[La(Sr)Fe ̄(Ni)]上的新型催化剂ꎮ作为一种高效稳定催化剂ꎬ可有效地将CO2转化为COꎮ在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HT ̄SOEC)中ꎬ该催化剂还原和再氧化循环之间的不对称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ꎬ二氧化碳电解的阴极反应动力学显著提高且极化电阻低至0.272Ω cm2ꎮZhang等[30]合成了钙钛矿氧化物阴极SrSc0.075Ta0.025Fe0.9O3-δ(SSTF75)ꎬ其具有CO2抗性和较高的ORR活性ꎮ将SSTF75/Sm0.2Ce0.8O1.9阴极在650ħ下用甲烷和氧气(1ʒ1)混合ꎬ能实现1430mW/cm2的峰值功率密度ꎮ当在10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时ꎬ在600ħ下保持稳定的电压性能超过90hꎮ3 钙钛矿氧化物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需要用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ꎬ钙钛矿作为稳定㊁高效的光催化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ꎮ为了让钙钛矿氧化物在光催化中更好的应用ꎬ通常需要利用不同的制备手段来获得不同的钙钛矿结构ꎬ从而提升其性能ꎮ改变钙钛矿氧化物的表面积㊁氧空位浓度㊁体相结构等能有效提升其催化性能ꎮTIJARE等[31]采用3种不同的合成方法ꎬ即溶胶 ̄凝胶法㊁模板法和燃烧法ꎬ合成了纳米晶PrFeO3钙钛矿型正铁氧体ꎮ通过溶胶法合成的PrFeO3具有最好的纯度和结晶性ꎬ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价值ꎮNair等[32]用有序介孔二氧化硅SBA ̄15作为硬模板合成高表面积LaNiO3钙钛矿前驱体ꎬ得到的纳米钙钛矿比表面积为150m2/gꎬ远高于使用柠檬酸盐方法合成的LaNiO3钙钛矿(50m2/g)ꎮ且纳米LaNiO3还原得到的纳米结构Ni/La2O3对反应气体(CH4和CO2)的转化表现出更高活性ꎮWu等[33]采用可调氧空位的天然甘蔗渣成功合成了钙钛LaCoO3ꎮ蔗渣碎片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调节氧空位的量ꎮ适当的氧空位可以作为LaCoO3价带以上的缺陷能级ꎬ调节带隙ꎬ加速电荷转移ꎬ产生高光催化性能ꎮ可见光下甲醛水溶液的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ꎬ甘蔗渣制备的LaCoO3产氢量高于用常规柠檬酸法制备ꎮTan等[34]通过NaBH4和SrTiO3纳米晶体合成了具有可调颜色ꎬ纳米晶表面氧空位集中的STO(SrTiO3)样品ꎮ光催化结果表明ꎬSTO表面的氧空位对影响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起着重要作用ꎮ然而ꎬ过量的氧空气导致光催化性能降低ꎮ由于钙钛矿氧化物的特殊结构ꎬ可以通过对A位或B位离子进行掺杂取代㊁改变化学计量比来提升催化性能[35]ꎮWang等[36]通过无模板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La/Cr共掺杂的空心CaTiO3立方体ꎮ发现在全波长(λȡ250nm)和可见光照(λȡ400nm)下空心CaTiO3均比固体CaTiO3表现出更高的光吸收和更好的光催化活性ꎮ同时ꎬ通过改变CaTiO3中的La/Cr含量ꎬ可以改变催化剂活性ꎮ在全波长照射下ꎬ5%La/Cr掺杂时活性最好ꎬ而在可见光照射下ꎬ20%La/Cr掺杂具有最高的表观量子效率ꎮParrino等[37]采用柠檬酸盐自燃法合成了LaFeO3和含有5%~40%(摩尔含量)的Cu(II)取代Fe(III)的LaFeO3钙钛矿氧化物ꎬ并作为非均相光催化剂用于降解2 ̄丙醇ꎮ实验结果表明ꎬLaFeO3无活性ꎬ而含Cu(II)的钙钛矿能将2 ̄丙醇氧化成丙酮ꎬ并且产生CO2和H2Oꎮ且含Cu的LaFeO3钙钛矿的光催化活性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ꎬ最高可达10%ꎬ然后随着铜含量的增加ꎬ光催化活性略有下降ꎮXu等[38]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LaNi0.75W0.25O3钙钛矿412第1期彭梦妮等:钙钛矿氧化物催化研究进展氧化物ꎬ且光学测量证明其可吸收2.41eV的低带能量的可见光ꎮ含有Ni2+的钙钛矿作为光催化剂应用ꎬ在可见光的激发下对亚甲基蓝溶液具有良好的光降解能力ꎮKang等[39]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CaxTiyO3纳米颗粒ꎬ并在紫外光灯(6W/cm2)照射下ꎬ利用0.2gCa1.00Ti1.00O3将CO2光还原为CH4ꎬ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ꎮ除了改变钙钛矿氧化物的结构和对其进行掺杂取代ꎬ也可以将钙钛矿氧化物与其他材料结合起来ꎬ制备复合催化剂使用ꎮHu等[40]采用溶胶法合成LaMnO3 ̄石墨烯纳米复合光催化剂ꎬLaMnO3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高于原始LaMnO3ꎮLaMnO3 ̄石墨烯中石墨烯的优异导电性能导致的光诱导电子对的效率提高ꎬ石墨烯与LaMnO3之间的大面积接触可促进有机染料的吸附ꎬ从而提高了光催化过程的转移效率ꎮ4 结束语综述了钙钛矿氧化物在环境催化㊁电催化㊁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ꎮ改进制备方法制备不同结构的钙钛矿(如三维孔状钙钛矿㊁纳米钙钛矿㊁复合钙钛矿等)ꎬ利用不同元素对A位或是B位进行掺杂取代均是有效提升钙钛矿催化性能的手段ꎮ近年来ꎬ钙钛矿氧化物在学术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ꎬ但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还没有实现完全商业化ꎮ部分问题可能是由于它们的催化效率低(比表面积不高等)和对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的抵抗力弱ꎮ因此ꎬ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地注意如何制备一种更有效的催化剂ꎬ并学习有毒物质与钙钛矿氧化物表面相互作用的知识ꎬ以便将这些材料商业化ꎬ供工业使用ꎮ同时ꎬ钙钛矿氧化物的电催化反应动力学必须大幅度提高ꎬ才能在电化学相关的能源器件中得到应用ꎮ由于能源的不足ꎬ钙钛矿氧化物在光催化方面表现出的优异的活性将会引起更多的研究ꎮ参考文献:[1]㊀YangJꎬGuoY.Nanostructuredperovskiteoxidesasprom ̄isingsubstitutesofnoblemetalscatalystsforcatalyticcombustionofmethane[J].ChineseChemicalLettersꎬ2018ꎬ29(2):252 ̄260.[2]ZhuJꎬLiHꎬZhongLꎬetal.Perovskiteoxides:prepara ̄tionꎬcharacterizationsꎬandapplicationsinheterogeneouscatalysis[J].ACSCatalysisꎬ2014ꎬ4(9):2917 ̄2940. [3]YangQꎬLiuGꎬLiuY.Perovskite ̄typeoxidesasthecata ̄lystprecursorsforpreparingsupportedmetallicnanocata ̄lysts:Areview[J].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ꎬ2017ꎬ57(1):1 ̄17.[4]ZhuHꎬZhangPꎬDaiS.Recentadvancesoflanthanum ̄basedperovskiteoxidesforcatalysis[J].ACSCatalysisꎬ2015ꎬ5(11):6370 ̄6385.[5]AttaNFꎬGalalAꎬEl ̄AdsEH.PerovskiteNanomaterials ̄SynthesisꎬCharacterizationꎬandApplications[M].Philip ̄pines:Inteehꎬ2016:107 ̄151.[6]HwangJꎬRaoRRꎬGiordanoLꎬetal.Perovskitesincatal ̄ysisandelectrocatalysis[J].Scienceꎬ2017ꎬ358(6364):751 ̄756.[7]TranMNTꎬQuachHYTꎬNguyenQVꎬetal.Synthesisofperovskite basednanocompositesfordeNOxcatalyticactivity[J].TheCanadianJournalofChemistryꎬ2016ꎬ94(3):215 ̄220.[8]IzadkhahBꎬNiaeiAꎬSalariDꎬetal.CatalyticremovalofCOandNOxusingsol ̄gelsynthesizedLaB0.5Co0.5O3(B=CrꎬMnandCu)andLaMnxCo1-xO3nano ̄perovskites[J].Korean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ꎬ2016ꎬ33(4):1192 ̄1199.[9]PengYꎬSiWꎬLiJꎬetal.ExperimentalandDFTstudiesonSr ̄dopedLaMnO3catalystsforNOxstorageandreduc ̄tion[J].CatalysisScience&Technologyꎬ2015ꎬ5(4):2478 ̄2485.[10]PengYꎬSiWꎬLuoJꎬetal.SurfacetuningofLa0.5Sr0.5CoO3perovskitecatalystsbyaceticacidforNOxstorageandre ̄duction[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ꎬ2016ꎬ50(12):6442 ̄6448.[11]LiXꎬGaoH.RoleofceriaintheimprovementofNOre ̄movaloflanthanum ̄basedperovskite ̄typecatalysts[J].RSCAdvancesꎬ2018ꎬ8(21):11778 ̄11784.[12]LiXꎬChenCꎬLiuCꎬetal.Pd ̄Dopedperovskite:aneffec ̄tivecatalystforremovalofNOxfromlean ̄burnexhaustswithhighsulfurresistance[J].ACSCatalysisꎬ2013ꎬ3(6):1071 ̄1075.[13]Torregrosa ̄RiveroVꎬAlbaladejo ̄FuentesVꎬS nchez ̄Ads ̄uarMꎬetal.CopperdopedBaMnO3perovskitecatalystsforNOoxidationandNO2 ̄assisteddieselsootremoval[J].RSCAdvancesꎬ2017ꎬ7(56):35228 ̄35238. [14]AlaghebandRꎬMaghsoodiSꎬKootenaeiASꎬetal.Synthe ̄sisandevaluationofABO3perovskites(A=LaandB=MnꎬCo)withStoichiometricandover ̄stoichiometricratiosofB/Aforcatalyticoxidationoftrichloroethylene[J].Bulletin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Catalysisꎬ2018ꎬ13(1):47 ̄56.[15]DhalGꎬDeySꎬMohanDꎬetal.SimultaneouscontrolofNOx ̄sootbysubstitutionsofAgandKonperovskite(LaMnO3)catalyst[J].Bulletin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Catalysisꎬ2018ꎬ13(1):144 ̄154. [16]FengNꎬChenCꎬMengJꎬetal.Facilesynthesisofthree ̄dimensionallyorderedmacroporoussilicon ̄dopedLa0.8K0.2CoO3perovskitecatalystsforsootcombustion[J].CatalysisScience&Technologyꎬ2016ꎬ6(21):7718 ̄7728.512应用化工第49卷[17]FengNꎬChenCꎬMengJꎬetal.K ̄Mnsupportedonthree ̄dimensionallyorderedmacroporousLa0.8Ce0.2FeO3cata ̄lystsforthecatalyticcombustionofsoot[J].AppliedSur ̄faceScienceꎬ2017ꎬ399:114 ̄122.[18]DinamarcaRꎬGarciaXꎬJimenezRꎬetal.EffectofA ̄sitedeficiencyinLaMn0.9Co0.1O3perovskitesontheircatalyt ̄icperformanceforsootcombustion[J].MaterialsRe ̄searchBulletinꎬ2016ꎬ81:134 ̄141.[19]LiHꎬYuKꎬWanCꎬetal.Comparisonofthenickeladdi ̄tionpatternsonthecatalyticperformancesofLaCoO3forlow ̄temperatureCOoxidation[J].CatalysisTodayꎬ2017ꎬ281(3):534 ̄541.[20]XiaoPꎬZhongLꎬZhuJꎬetal.COandsootoxidationovermacroporousperovskiteLaFeO3[J].CatalysisTodayꎬ2015ꎬ258(2):660 ̄667.[21]StoerzingerKAꎬChoiWSꎬJeenHꎬetal.RoleofstrainandconductivityinoxygenelectrocatalysisonLaCoO3thinfilms[J].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Lettersꎬ2015ꎬ6(3):487 ̄492.[22]StoerzingerKAꎬLuWꎬLiCꎬetal.HighlyactiveepitaxialLa1-xSrxMnO3surfacesfortheoxygenreductionreaction:roleofchargetransfer[J].TheJournalofPhysicalChem ̄istryLettersꎬ2015ꎬ6(8):1435 ̄1440.[23]StoerzingerKAꎬHongWTꎬWangXRꎬetal.DecreasingthehydroxylationaffinityofLa1-xSrxMnO3perovskitestopromoteoxygenreductionelectrocatalysis[J].ChemistryofMaterialsꎬ2017ꎬ29(23):9990 ̄9997.[24]ChenDꎬChenCꎬZhangZꎬetal.Compositionalengineer ̄ingofperovskiteoxidesforhighlyefficientoxygenreduc ̄tionreactions[J].ACSApplMaterInterfacesꎬ2015ꎬ7(16):8562 ̄8571.[25]DeganelloFꎬOkoDꎬTestaMꎬetal.Perovskite ̄typecata ̄lystspreparedbynanocasting:effectofmetalsilicatesontheelectrocatalyticactivitytowardoxygenevolutionandreductionreactions[J].ACSAppliedEnergyMaterialsꎬ2018ꎬ1(6):2565 ̄2575.[26]MajeeRꎬChakrabortySꎬSalunkeHꎬetal.Maneuveringthephysicalpropertiesandspinstatestoenhancetheac ̄tivityofLa ̄Sr ̄Co ̄Fe ̄Operovskiteoxidenanoparticlesinelectrochemicalwateroxidation[J].ACSAppliedEnergyMaterialsꎬ2018ꎬ1(7):3342 ̄3350.[27]KimBꎬFabbriEꎬAbbottDꎬetal.FunctionalroleofFe ̄dopinginCo ̄basedperovskiteoxidecatalystsforoxygenevolutionreaction[J].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ꎬ2019ꎬ141(13):5231 ̄5240.[28]MuellerDꎬMachalaMꎬBluhmHꎬetal.Redoxactivityofsurfaceoxygenanionsinoxygen ̄deficientperovskiteox ̄idesduringelectrochemicalreactions[J].NatureCommu ̄nicationsꎬ2015(6):6097.[29]LiuSꎬLiuQꎬLuoJ.HighlystableandefficientcatalystwithinsituexsolvedFe ̄NialloynanospheressocketedonanoxygendeficientperovskitefordirectCO2electrolysis[J].ACSCatalysisꎬ2016ꎬ6(9):6219 ̄6228.[30]ZhangYꎬGaoXꎬSunarsoJꎬetal.Significantlyimprovingthedurabilityofsingle ̄chambersolidoxidefuelCells:ahighlyactiveCO2resistantperovskitecathode[J].ACSAppliedEnergyMaterialsꎬ2018ꎬ1(3):1337 ̄1343. [31]SntijareSꎬJsubrtM.Synthesisandvisiblelightphotocata ̄lyticactivityofnanocrystallinePrFeO3perovskiteforhy ̄drogengenerationinethanol ̄watersystem[J].JournalofChemicalSciencesꎬ2014ꎬ126(2):517 ̄525.[32]NairMꎬKaliaguineSꎬKleitzF.NanocastLaNiO3perovs ̄kitesasprecursorsforthepreparationofcoke ̄pesistantdryreformingcatalysts[J].ACSCatalysisꎬ2014ꎬ4(11):3837 ̄3846.[33]WuMꎬLuoMꎬGuoMꎬetal.SugarcanebagassehydrolysisbymetalionsmediatedsynthesisofperovskiteLaCoO3andthephotocatalyticperformanceforhydrogenfromformaldehydesolutionundervisiblelight[J].ACSSus ̄tainableChemistry&Engineeringꎬ2017ꎬ5(12):11558 ̄11565.[34]TanHꎬZhaoZꎬZhuWꎬetal.OxygenvacancyenhancedphotocatalyticactivityofpervoskiteSrTiO3[J].ACSApplMaterInterfacesꎬ2014ꎬ6(21):19184 ̄19190.[35]GrabowskaE.Selectedperovskiteoxides:characteriza ̄tionꎬpreparationandphotocatalyticpropertiesareview[J].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ꎬ2016ꎬ186:97 ̄126.[36]WangRꎬNiSꎬLiuGꎬetal.HollowCaTiO3cubesmodi ̄fiedbyLa/Crco ̄dopingforefficientphotocatalytichy ̄drogenproduction[J].AppliedCatalysisB:Environ ̄mentalꎬ2018ꎬ225:139 ̄147.[37]ParrinoFꎬGarcía ̄LópezEꎬMarcìGꎬetal.Cu ̄substitu ̄tedlanthanumferriteperovskites:preparationꎬcharac ̄terizationandphotocatalyticactivityingas ̄solidregimeundersimulatedsolarlightirradiation[J].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ꎬ2016ꎬ682:686 ̄694. [38]XuLꎬXieHꎬPuYꎬetal.PerovskitesemiconductorLa(Ni0.75W0.25)O3nanoparticlesforvisible ̄light ̄absorbingphotocatalyticmaterial[J].JournalofNanop ̄articleResearchꎬ2016ꎬ19(1):2 ̄11.[39]KwakBꎬKangM.PhotocatalyticreductionofCO2withH2OusingperovskiteCaxTiyO3[J].AppliedSurfaceScienceꎬ2015ꎬ337:138 ̄144.[40]HuJꎬMaJꎬWangLꎬetal.SynthesisandphotocatalyticpropertiesofLaMnO3 ̄graphenenanocomposites[J].Jour ̄nalofAlloysandCompoundsꎬ2014ꎬ583:539 ̄545.6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7期2006年7月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 ica lR esea rch and A pp licati on V o.l 18,N o .7J u.l ,2006收稿日期:2004-11-22;修回日期:2005-05-17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424270073)项目资助联系人简介:牛新书(1954-),男,教授,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研究。

Te:l 0373-*******文章编号:1004-1656(2006)07-0770-06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研究进展牛新书,曹志民(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7)摘要:扼要叙述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 3)作为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包括结构,机理,制备,改性和研究现状。

强调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半导体中图分类号:O 643 3 文献标识码:AFu ji s hi m a 和H onda [1]在1972年的发现标志着多相光催化新时代的开始。

此后T i O 2因其稳定的结构和性能,低廉的价格且无毒无害等优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围绕T i O 2光催化性能的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T i O 2较宽的能隙(3 2ev)决定了其只能吸收紫外光波。

长期以来,受T i O 2自身结构和合成条件限制,大量研究集中于阳离子掺杂[2],目前较为前沿的是阴离子掺杂[3,4,5],但此方面的研究仅见有少量的文献报导,所得到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还比较低[6]。

总体来说,在提高T i O 2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方面没有取得巨大突破,因此人们仍在寻找新的高效光催化剂。

钙钛矿是地球上最多的矿物,由于其全范围的电气性能,人们很早就开始了钙钛矿结构的人造晶体的合成以及对其在铁电、压电、超导等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另外,在气敏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催化有机合成[7,8,9,10]等方面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近年来,白树林、傅希贤[12,17]等系统研究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 3)在光催化方面的性能,结果显示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在光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AB O 3型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及评价。

1 A BO 3型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特征图1 A BO 3结构示意图F i g .1 Sche m e o f ABO 3structure理想的钙钛矿晶体为立方结构,满足空间群Pm 3m Oh ,其中A 为较大的阳离子,与12个O 配位,位于立方体的中心。

B 为较小的阳离子,与6个O 配位,位于6个O 组成的8面体中心(图1)。

理想的钙钛矿结构中,R A >0 090nm,R B >0 051n m [13],A O 之间的距离应为20 5a /2(a 为晶胞参数),B O 之间的距离应为0 5a ,3种离子半径应满足下列关系式:r A +r O =20 5(r B +r O )实际情况下,许多ABO 3型复合氧化物不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仍能保持立方结构,针对这种情况,Go l d schm idt[14]引入了允许因子,t 规定:第7期牛新书等: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研究进展t=(r A+r O)/20 5(r B+r O)当0 75 t 1时,ABO3型复合氧化物能够保持稳定的立方结构,t是B O B键角的函数[15]。

相对于A位阳离子而言,B位阳离子半径较小,电荷密度较大,B O间距较小,是形成稳定的钙钛矿晶体结构的主要因素,可将钙钛矿晶体视为由BO6八面体共顶点形成的三维网格,A位阳离子填充于其中的十四面体空穴中。

在立方结构的ABO3型复合氧化物中,常见的是A位的正离子空位和O位的负离子空位,而B 位阳离子因其电荷较大且半径较小,形成空位是热力学不允许的,但当B位阳离子为低价离子如B3+时,B位空位可能出现。

2 ABO3型复合氧化物的能带理论及其光催化反应机理2 1 AB O3型复合氧化物的能带理论传统观念认为[8,16,17],在AB O3型复合氧化物中,A为催化惰性组分,起到调节B O键,稳定钙钛矿晶体结构的作用,不直接参与实际反应。

B 为催化活性组分,B O B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能带。

根据PariG[17]的描述,位于费米能级附近的B位阳离子的3d轨道(2e g、3t2g)构成导带,而位于低位能级的氧的2p轨道(1t1g、4t1u、1t2u、2e g、3a1g、3t1u、1t2g)构成价带。

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级差即为能隙,能隙的大小决定其对应的响应光波长,关系式为:E g=h/这就意味着在氧的2p轨道能级已定的情况下,选择不同B位离子便可以获得不同能隙的、响应不同波长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相对于T i O2,在光催化剂的设计上ABO3型复合氧化物无疑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白树林[18]等认为,ABO3型复合氧化物的能隙不仅与B、O的电负性差值有关,同时也与A、O的电负性差值有关。

不同能隙的A氧化物与B氧化物合成的AB O3型复合氧化物的禁带宽度一般位于两氧化物禁带宽度之间。

2 2 半导体催化反应机理当能量大于或等于半导体能隙的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时,价带电子e 就会吸收光波的能量而被激发到导带上去,在价带中留下光生空穴h+。

光生载流子(e 和h+)可在晶体内迁移和复合,当未复合的e 和h+分别迁移到半导体表面的不同位置时,h+易捕获能量相匹配的电子而呈现强氧化性,而e 则呈现强还原性,由此半导体产生了氧化还原电对。

原则上任何氧化电位在半导体价带位置以上的物质都可以捕获h+而被氧化,而还原电位在半导体导带以下的物质都可以捕获e 而被还原。

光生载流子存在着被捕获和复合的竞争,从动力学角度看,只有吸附在半导体表面的光生载流子捕获剂才有竞争力。

半导体悬浮水溶液中其表面吸附的OH ,H2O和有机物(R ed)本身均可当h+的捕获剂,具体反应如下:h++H2O!HO∀+H+h++OH !HO∀h++Red!Red∀+e 的捕获剂可以是半导体表面吸附的氧或重金属离子M x+。

具体反应如下:M x++ye !M(x y)+O2+e !O ∀2O ∀2可以进一步引发下列反应:O ∀2+H+!HO∀2O ∀2+H2O!HO∀2+OH∀2HO∀2!O2+H2O2H2O2!2OH∀OH∀自由基的氧化能力极强,能够氧化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是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关键物质[19,20]。

3 ABO3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制备AB O3型复合氧化物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气相法、固相法和液相法三大类。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3 1 溶胶 凝胶法(so l gel)该方法属于液相法,具体方法是先将金属的无机盐、有机盐或配合物水解形成溶胶,再聚合成凝胶,将凝胶干燥、煅烧得到纳米粒子。

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合成温度低、反应易控制、成本低、产物纯度高、粒径小、分散性好等优点,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范崇政等[21]曾将其与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结合,进一步提高了产物的质量,但设备要求与工艺难度也相应增加。

3 2 共沉淀法该方法属于液相法,具体方法是将两种或多771化学研究与应用第18卷种金属盐混合溶液与沉淀剂生成多组分沉淀物,再经洗涤、煅烧而成。

该方法可使各组分达到分子级的混合,但煅烧温度较溶胶 凝胶法高。

宋崇林[22]等用此法合成了LaCo O3,并分别用普通干燥、真空干燥和超临界流体干燥三种方法进行处理并证实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得的产物粒径最小。

3 3 氧化物烧结法该方法属于固相法,具体方法是将相应的氧化物经粉碎、混合,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烧结而成。

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其产物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和抗中毒能力,缺点是混合的均匀性不如液相法。

夏熙[23]等用此法合成了La Co y M n1 yO3,平均粒径为50nm。

另外,还有非晶态配合物法[24]、微乳液法[25]、非晶态分子合金法[26]、醋酸盐法[27]、草酸盐热分解法[28]、水热法[29]等。

4 影响纳米A BO3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活性的因素4 1 粒径表1 不同方法制备的光催化剂的粒径(R)及其对酸性红3B的脱色率(D)T able1 T he deco l or izati on of red3B and the radiusof photocata lysts synthes i zed by d ifferen tm ethodsL aF e O3La1 0 2Ca0 2FeO3L aF e1 0 05Cu0 05O3D%R/n m D%R/n m D%R/n m柠檬酸络合法744090509530共沉淀法65 340~6071 450~708460~70研磨法26 5>10049 3>9066 5>80催化剂的纳米粒子越小,则比表面积越高,因此可增加光吸收的效率和目标物的吸附率,这样就增加了光生载流子的产率和载流子与目标物反应的几率,同时,粒径的减小使得光生载流子迁移至表面的距离缩短,降低了迁移过程中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几率,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所以选择恰当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级的、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催化剂是保证光催化活性的关键步骤。

桑丽霞[30]等比较了研磨法、共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LaFe O3系列的光催化活性,结果如表1所示,溶胶 凝胶法合成的催化剂粒径最小,同时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

4 2 B位阳离子B位阳离子是公认的光催化活性组分,其性质对ABO3型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无机固体化学能带理论,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大小与半导体的离子性有关,而离子性则与构成半导体的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有关,电负性差值越大,禁带宽度越大。

在氧的电负性为定值的情况下,B的电负性越大,ABO3型复合氧化物的禁带宽度越小,光催化所需的能量越低,催化活性越高。

H ank W Eng等[31]系统研究比较了Sr T i O3、KNbO3等数十种ABO3型复合氧化物的电子结构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时认为B O B 的键角和BO6八面体的连接也有重要作用,并认为电正性的#旁观者∃阳离子(即A位离子)的诱导效应看起来很小,而且通常可以忽略。

桑丽霞、傅希贤[32]等制备了LaBO3(B=T i C o)系列氧化物并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测试,也得出同样结论并进一步发现LaB O3的光催化活性随B位离子的3d电子数的递增而增加。

Goodenough[33]在研究了LaB O3(B=C r Fe)系列后,从另外一个角度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催化剂的强弱由O与B离子的结合能所决定,低的结合能有利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氧空位和表面吸附,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