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自我保护》是粤教版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单元《法律护我》中的第三个框题,它是整个第七单元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同时它也是我们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根本要求。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危害的存在,从而加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思想,为下一课时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铺垫。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认知起点:七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往往对不法侵害的认识不足,因此,在日常行为中,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常常出现生命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2.学习兴趣:参与活动,体会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

3.学习障碍、难度:七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不够成熟和社会经验不足,他们既需要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又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但容易受到客观环境所左右,因此遇到侵害时,有的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冲动行事,不计后果。

三、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教学要立足学生、立足生活,构筑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

考虑到教材这部分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通过运用多媒体中的影音手段进一步强化学生直观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感知体验中来。在多媒体的直观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集体讨论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教学中,通过思考评价,使学生做到会独立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切入并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做到会探究;通过角色扮演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让学生学会合作;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获得积极、深层次的学习体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目标:结合实例,交流想法,找出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充分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克服依赖和过于独立的心态。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依据七年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当前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十分令人担忧,另外学生严重缺乏应对一些生活中的安全方面的教育,因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教育,这也是对学生终身有益的。

2、教学难点:准确讲解让学生领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中学生既存在独立性又有依赖性,部分学生自以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应对任何事情,有部分学生又过于依赖父母和老师,不敢独立面对事情。所以,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自我保护意识,怎样才算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是比较难的。

六、教学策略:

(一)、设计思路:直观展示→探索新知→心理测试→情境体验→小结知识→练习巩固。

(二)、教材处理:按照实际教学需要重新组合教材,对于教材的内容,也进行了适当的优化和增减,尤其是增加了FLASH以突破课堂的限制,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创设情境: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四)、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多媒体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的工具。

(五)、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生活情境,展开丰富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六)、板书设计: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必要性:

1、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随时遭到各种意外和侵害。

4、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不够强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设计中“以生为本”,采用了如表演小品等多种教学方法,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得到活泼、创造性的发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维护权益的有效方法。

2、营造和谐的氛围,放飞学生的心灵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意味师生间的相互建构。在表演、自主探究、观看情景剧等环节中,从学生的角度想,把观察、思考、表演、讨论、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用真诚的赞扬激励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不再拘束,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智慧、放飞心灵的宽阔舞台。

十、教学评价: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小组合作评价

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

(1)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

(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3)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活动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1.课堂表现评价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