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集镇2018年种植业产业发展汇报
新野县2018-2019年度小麦生产总结
![新野县2018-2019年度小麦生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d2e1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b.png)
新野县2018-2019年度小麦生产总结新野县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县,也是一个小麦生产大县。
近年来,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小麦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2018-2019年度小麦生产总结如下。
一、生产情况这一年,新野县小麦种植面积为25万亩,比上一年增加了1.5万亩。
小麦总产量为16.5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0.5万吨。
平均亩产660公斤,比上一年增加了20公斤,其中春季小麦亩产550公斤,比上一年增加了50公斤;冬季小麦亩产770公斤,比上一年增加了10公斤。
二、技术措施1、适种适量稳产新野县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和散热期长短等因素,选用了适宜的品种,种植密度为每亩180-200公斤。
科学施肥,控制灌水,保证土壤湿度。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杂草和虫害,以确保小麦高产稳产。
2、优质高产新野县对小麦进行了科学管护,采用除草剂、生长调节剂、氮肥、磷肥和钾肥等化肥,精细施肥和智能化灌溉,确保小麦获得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达到了高产的效果。
同时,该县还通过品种筛选和推广,培育了多个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保证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3、科技创新新野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了小麦育种、品种改良、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引进最新的农业技术,简化了种植管理流程,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中间收益这一年,新野县的小麦生产增加了中间收益。
县政府鼓励小麦种植和小麦加工产业的发展,并提供了贷款和优惠政策。
小麦加工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县内其他工业领域的重要补充。
四、未来展望未来,新野县将继续推进小麦生产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提高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小麦品牌的建设和品质的提高,以满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需求。
在小麦生产方面,新野县将不断追求卓越,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乡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5100d93c1c708a1284a44bf.png)
乡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xx镇是xx县的城边镇,距离县城仅8公里,同时xx镇濒临微山湖畔,生态禀赋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河流纵横穿绕,沟渠连贯相通,池塘星罗棋布,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优越,农业较为发达,早就有“江北米镇”的美称。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质的农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xx镇建设县城新城区的历史任务,成为xx县向市区靠近发展的桥头堡。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重点突破现代农业和小城镇开发建设,在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宜居小镇、市级示范镇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现就xx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如下汇报: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xx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科技兴农的力度,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创办合作社,目前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服务业等诸多领域。
(一)整合大米加工市场建成镇驻地大米加工营销市场1处,整合省道251北侧大米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稻谷10万余吨,年销售额近10亿元。
在闫庙村建立xx县农鑫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为县锐农种业培育水稻、小麦良种。
xx镇建有有机大米基地2处,一是由“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丰谷米业创建,流转陈堂村、小周村土地1700亩,种植有机稻300亩,绿色精致大米500亩,糯米500亩,黑香米200亩,其中有机大米已经过三年转化期,获得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鲁鱼”牌商标于2013年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
二是xx村淯源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有有机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300亩,优质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基地建设水稻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治体系。
(二)大力扶持农产品的多样化种植。
在镇域内,毛木耳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值1.5亿元;种植棉花158亩;蔬菜759亩。
农业产业强镇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强镇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4ec80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b.png)
农业产业强镇工作情况汇报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农业产业强镇工作在上半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就农业产业强镇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
一、产业发展情况1.农作物种植上半年,全镇积极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特别是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产量明显提高,为农户增加了可观的收入。
2.畜牧业积极引进优良的畜禽品种,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了畜牧产品质量和产量。
3.特色产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农业科技部门积极扶持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如蔬菜种植、水果养殖、特色茶叶加工等。
这些产业为农户增加了收入,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小型水库、加固农田水利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提高了农田的灌溉能力,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2.农村道路加大农村道路硬化改造力度,修建了许多农村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改善了农村交通状况,方便了农产品的运输和市场出售。
3.农村电力加强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确保了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能源保障。
三、科技支撑1.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学习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增强了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2.农业科技示范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带动农民学习和模仿,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3.农业科技扶持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为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必需品,提高了农业产量和质量。
四、问题与挑战1.农产品销售目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滞销现象依然存在。
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给农民带来了销售压力。
2.农业生产成本部分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农民的经营压力较大。
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3.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农田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需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
乡镇发展现代农业情况汇报
![乡镇发展现代农业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51b8be176c66137ef0619d3.png)
乡镇发展现代农业情况汇报区县乡镇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情况汇报县xx镇地处沭河岸畔,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居,北临327国道,东依225省道。
沭河、分沂入沭河纵贯全境,造成了全镇呈典型的沭河冲积平原地型地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蔬菜和林果是农业主导产业,共种植各类果菜2万亩,有蔬菜加工企业20余家,曾获“烟台市脱水蔬菜济南市特色产业镇”称号,素有“脱水蔬菜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xx镇农业紧紧围绕“上规模、创品牌、强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现代品牌农业”为主线,以生物科技为引领和支撑,建设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业生产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培育了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该镇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农业名镇”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驶进了快车道。
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150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5个,发展战略各类优质农产品地30个,获批市级农业核准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
基地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2个、有机食品转化认证3个,注册品牌商标15个。
一是发挥科技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农户与本土市场连接起来。
独立经营进入的糟农户进入市场,面临交易费用高、市场风险大、产品销售难、市场信息不灵等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有能代表农民利益可与市场有效途径对接的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性技术协会就作为这种中介组织应运而生。
我镇以“协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形式,为菜农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供新信息。
绿云有机葡萄、鑫果葡萄、前醋葡萄等种植合作社在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培训、田间管理和市场销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产品销售上做到了五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科协立足资源,调整结构,依托科普,惠农兴村,夺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去年,鑫果葡萄基地的“武状元”牌大棚葡萄零售价达到了15元/公斤,亩收入可达30000元,中庭葡萄亩均收入超过了120xx元;绿云葡萄基地的“琼浆果”牌金手指葡萄卖到了100元/公斤的好价钱。
乡镇创建美丽圩镇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创建美丽圩镇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cca3e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7.png)
乡镇创建美丽圩镇工作情况汇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美丽圩镇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为美丽圩镇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经济发展1. 新农村建设美丽圩镇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使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现已完成了道路硬化、村内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美丽圩镇的村庄提升了一个新的水平。
2. 产业发展美丽圩镇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发展种养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现已建立了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居民的增收。
3. 旅游业发展美丽圩镇地处风景秀丽的山区,镇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美丽圩镇制定了一系列的旅游产业发展方案,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了美丽圩镇的知名度,也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二、民生改善1. 教育事业美丽圩镇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教学设施条件,提高教师水平,保障了当地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美丽圩镇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2. 医疗卫生美丽圩镇在加强医疗卫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强了村医队伍建设,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方便了居民就医。
同时,加强了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帮扶工作,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3. 就业扶贫美丽圩镇注重就业扶贫工作,通过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等多种途径,带动农民增收,有效减轻了贫困群众的负担。
同时,美丽圩镇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技能培训,提升了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三、环境保护1. 生态环境美丽圩镇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和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美丽圩镇还加强了对违法环境行为的打击,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良好。
2. 水土保护美丽圩镇注重水土保护工作,通过加强对水源和土地的保护,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和植树造林工作,加强了水源和土地的保护力度。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通用5篇)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282b3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0.png)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通用5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通用5篇)1按照《20xx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
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xx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
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
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x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xx亩的防护林基地。
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
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农业产业强镇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强镇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9ea93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6.png)
农业产业强镇汇报材料一、概述农业产业强镇是指依托农业资源、农村人力资本优势,以农业产业为主导,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优质农产品打造,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转型的一种发展模式。
本文将就我市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二、发展概况我市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建设农业强镇,实现了农业从传统的粮食生产向多元化的农产品生产转变。
目前,我市已建设成为国家级农业强镇5个,省级农业强镇10个,市级农业强镇30个。
这些农业强镇涵盖了优质粮食、优质水果、禽畜养殖、水产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农业产业链完整、协同发展的格局。
三、建设成果1. 农产品质量提升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市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全市农业强镇建立了严格的产品追溯体系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可追溯。
市级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 农民收入增长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民可以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参与到农业产业链中,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
据统计,农业强镇的农民人均收入比普通农村地区增长了30%以上。
3. 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升,农产品销售市场稳定,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同时,农业强镇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多元化经济的形成。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业强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2. 市场需求不稳定部分农业强镇的农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不稳定,导致农民的产品销售压力较大。
3. 生态环境问题部分农业强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到了可持续发展。
2024年乡镇农业工作总结(6篇)
![2024年乡镇农业工作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aa038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b.png)
2024年乡镇农业工作总结____太平店镇农业农村工作以____、____、____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力度,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全年农业总产值达____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____元。
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____,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积极创造好环境,大力招商,鼓励自主创业,加速全镇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是新增蔬菜种植面积____亩,新增蔬菜大棚____多个。
莫岗、龙李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突破____亩,宋闸村新流转土地____亩,种植有机蔬菜,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二是本地创业成效显著。
沈河村蔬菜种植大户汪军,新流转土地____亩,扩大基地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田山村发展绿色大棚____个,初步形成种、赏、售、餐、玩一条龙现代观光农业模式。
徐堤村新投资____万元,新建草莓大棚____个,加强传统优势种植项目。
三是畜牧业大户培植结硕果。
新引进喻星公司投资____万元,建成150模式____栋。
新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____家,其中养猪____家,肉鸡____家,蛋鸡____家,野生珍禽养猪____家,养羊____家,养牛____家。
养殖生产进一步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年实现牲猪出栏____头,现存栏____头;肉牛出栏____头,牛存栏____头;养出栏____只,存栏____只;家禽出栏____万羽,存栏____万羽。
二、农业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____,全镇农口各单位,主动克服了经费、人手困难,加大三农服务力度,有力支持农民增收。
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和推广。
推广新品种“y两优5845”、“y两优____号”、“郑麦7698”等____余个,新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____余个。
南漳县九集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南漳县九集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6fec9c04a1b0717fd5dde3.png)
(1) 土地资源
九集镇是一个农业大镇,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盛产水稻、水麦、玉米,年产粮食近 1 亿斤。养殖业以牲猪、家禽、淡水 鱼为主,养殖水面 5 万亩,水产品 500 吨。丰富的农产品
为发展农产品加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矿产资源
九集镇矿石资源丰富,境内重晶石、铁矿石、方解石等石材储藏量较大。尤岗村的仙 女山、金牛山被列为襄阳市石材加工基地,年出售石料近 7200 万方。
(3) 劳动力资源
九集镇是南漳县的人口大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仅每年外出打工人员就有近 1.6 万人。大量的劳动力可以为南漳县工业 园区提供充足的务工人员。
(4) 特色产业
1.农业 九集镇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支柱产业,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年产粮食近 1 亿斤。养殖业以牲猪、家禽、淡水鱼为主, 牲猪年出栏 20 万头,家禽年出栏 120 万只,成鱼产量 5000 吨,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5) 人文资源
九集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旧县铺村是春秋时期古卢戎国文化发源地;泉水堰村是汉朝丁兰“刻木思亲”孝文化的发源地; 古林坪村是明朝襄王、庄王的墓群风水宝地;还有天然氧吧,国家级七里山森林公园,这些发源地正在开发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5. 人口状况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 到 2013 年九集镇总人口从 99410 人增长为 105813 人,基本上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截至 2013 年, 镇域总人口 10.5 万人,镇区内居住 3.1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29.5%。
第一产业 九集镇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年产粮食截至 2009 年近 1 亿斤。养殖业以牲猪、家禽、淡水鱼为主,生猪年出栏 20 万头,
家禽年出栏 120 万只,成鱼产量 5000 吨,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第二产业
农业产业强镇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强镇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a779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9.png)
农业产业强镇汇报材料一、产业发展概况本镇位于中国农业大省,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农业产业基础。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农业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崛起。
目前,本镇已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园区,涵盖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产业链条。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1. 蔬菜产业:本镇拥有大片优质的温室大棚,种植了多种蔬菜和瓜果作物,如西红柿、黄瓜、辣椒等。
在不同季节都能保持供货,形成了稳定的市场输出。
积极发展有机蔬菜和绿色食品,受到了市场好评。
2. 水果产业:本镇水果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苹果、梨、桃子等水果。
产品品质优良,远销城市,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3. 畜牧养殖:积极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猪、牛、羊等养殖业。
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产量。
三、创新型农业发展1. 科技支撑:本镇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大力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2. 产业融合: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以农业为主导的综合产业园区,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
四、政策支撑与金融服务1.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发展。
2. 金融服务: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五、产业发展成效通过多年的努力,本镇农业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产业成为拉动本镇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农业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六、未来发展规划1.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2.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乡镇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f37bb6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png)
乡镇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乡镇种植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首先,我们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化的种植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其次,我们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了特色农产品种植业。
我
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了适合当地生长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种植,比如绿色有机蔬菜、优质水果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再次,我们注重了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
经营管理能力。
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邀请了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家进行技术讲座和经验交流,帮助农民了解最新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农业产业的合作发展,建立了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园区,促进了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通过合作社和园区的带动,我们整合了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看,我乡镇种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努力实现乡镇种植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镇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总结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95ee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c.png)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总结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总结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总结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绩:1. 培育特色产业。
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我们成功地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等。
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产值,还带动了农民增收。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加强了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我们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
4.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鼓励农民将土地经营权、林权等生产要素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财政资金有限,我们很难满足所有的建设需求。
2. 人才短缺。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导致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
3. 土地流转难度大。
由于土地流转政策不够完善,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不强,导致我们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努力克服困难和问题,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
年乡镇养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word
![年乡镇养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word](https://img.taocdn.com/s3/m/127090e8eff9aef8951e0630.png)
年乡镇养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2020年乡镇养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现将我村养牛产业发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养牛产业基本情况__村发展养牛产业二十余年,有较好的养牛基础,在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的关键时期,我村把发展养牛产业作为带动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科学布局规划、整合资源资金、创新发展思路、深挖黄牛产业活黄金,取得了较大成效。
截止今年*月,全村牛存栏5.6***万头,出栏2.5***万头,销售收入达5亿元。
现有年出栏10头以上专业养牛场***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牛场***个,年出栏100头以上养牛场***个,龙头企业农博翔公司于2019年*月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目前__肉牛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已初见成效,肉牛养殖产业正成为全村经济增长新的亮点和农民脱贫增收新的途径。
二、主要措施(一)创新规划机制。
一是精准产业定位。
种草养牛是我村的一村一业,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靠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养牛产业的带动效应,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二是精准产业布局。
以旧州、新州、谷陇、野洞河、上塘、浪洞、纸房等乡镇为重点发展区域,辐射带动全村***个乡镇。
按种草养畜、以草定畜原则和农牧结合、饲草分离模式,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实现量的增加,形成规模优势,为我村打造成为养牛强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融资机制。
农行__分行、村农商行、村村镇银行分别推出牛保姆、旺牛贷、鑫奔奔等为养牛产业发展量身打造的贷款产品,积极探索活牛等生物性抵押贷款和保单质押贷款的试点建设,争取金融扶贫贷款资金,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寻找突破口,切实解决养牛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创新保障机制。
一是技术有保障,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对养牛产业的支持,加强科研院校与养牛产业领域的技术合作,以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贵州省草科所、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加快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形成系统化攻关和应用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某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某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15c75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f.png)
某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来向领导及各位同事汇报我们所辖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乡镇的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以农业闻名。
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近年来,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不断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和收入。
首先是粮食种植方面。
我镇注重种植结构调整,逐渐将传统的粮食种植向优质稻米和其他经济作物转变。
我们引进了新的稻米品种,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品质。
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提高了粮食种植的效益,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是农产品加工方面。
乡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
我们鼓励农民承包土地种植果树、蔬菜等农产品,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引导他们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我们还与一些企业合作,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厂,将农产品加工成糕点、饮料、罐头等产品,进一步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周期,并提高了利润空间。
第三是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我们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建设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这些基地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最后是农业产业的市场拓展。
我们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电商的推广活动,推动农产品销售由传统的销售方式向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
我们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总结一下,我们乡镇农业产业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农产品品牌建设还不够完善,农民相对缺乏市场意识和管理经验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力度,打造更多的农业品牌,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市场化趋势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泉水堰村为例
![市场化趋势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泉水堰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5d2b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3.png)
市场化趋势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泉水堰村为例襄阳城市更新投资有限公司湖北襄阳441000摘要:该规划对现有的村庄规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充分的尊重了村民的意愿,探讨了市场化与村民实际利益的冲突和解决的方法,关注了村民的认知感和参与度。
关键词:村庄规划;村民参与;乡村产业一、前言2000年以来,我国村庄规划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初的新农村建设、第二阶段是2012年左右开始的美丽乡村建设,第三阶段是2017年以来的乡村振兴阶段。
每个阶段的村庄规划和建设,侧重点和方向有所不同。
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面对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需求,市场化参与的乡村振兴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开展的乡村规划必然要探讨市场化路径的影响作用。
九集镇位于南漳县东部,东接襄阳市,西连南漳城,是南漳县的东部重镇和门户地区,“襄宜南”区域中心城镇,襄阳都市区发展带重要节点城镇。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坚实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使其成为南漳县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泉水堰村位于九集镇最东侧,紧邻襄阳市中心城区,内部有207国道、305省道、规划襄宜高速穿越,其交通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故近年来大量的社会资本希望在泉水堰进行投资落户,部分市级重点项目也纷纷选择落户于此。
随着大量的建设用地被用于市场化的开发,村民可利用的农业空间、生产生活空间日益减少,在这样的环境形势下,如何平衡村民生活和投资项目的关系,是泉水堰村村庄规划的重中之重。
二、泉水堰村的困境1.市场化的开发压缩了村集体的空间泉水堰村村域面积9.81平方公里,人口2416人。
目前已引入四个大型的市场化建设项目:八泉水乡田园综合体、绿城襄阳十里风荷、卫东科技工业园、春风燕语田园综合体,这四个项目占地面积达2.28平方公里,占村域面积的23%。
2024年乡镇农业年度工作总结例文(3篇)
![2024年乡镇农业年度工作总结例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b1ff8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6.png)
2024年乡镇农业年度工作总结例文“天府科技卫星城、国际空港自贸区”作为本镇的城市定位,我们致力于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推动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并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加快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现将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工作总结(一)“天府红提园”提档升级1. 完成避雨大棚改造____亩,显著提升了葡萄种植的环境条件。
2. 举办葡萄促成栽培技术培训____期,惠及____人次,使葡萄采摘期提前____天左右。
3. 圆满完成葡萄种植技术培训____期,参与人数达____人次。
4. 成功引进葡萄新品种____个,并推广新技术____项,促进了葡萄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四个示范基地建设1. 白果蔬菜基地:依托农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白果村蔬菜基地进行提档升级,并辐射新街村、双坝村,已建成____亩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2. 地瓜种子基地:依托地瓜协会和地瓜合作社,制定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在松柏村、三新村、梨园村、景山村开展技术培训,发展示范户,全镇地瓜种子种植面积已达____亩以上。
3. 油橄榄基地:景山村采取家庭农场模式种植油橄榄____亩,梨园村完成____亩油橄榄栽植,为油橄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二荆条基地:在三新村组建核心示范片____亩,采取统一种苗、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等方式,目前全镇种植面积已达____亩。
(三)规范发展“农村三大经营主体”我们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经营主体,特别是带动我镇特色产业发展的现代农庄、家庭农场及农民专合组织。
重点扶持红提、二荆条辣椒、地瓜种子、健绿瓜果、沼气、红芽香椿、新农夫莲藕、渔业生产合作社等农民专合组织;规范家庭农场管理,引导其完善相关手续。
目前,我镇拥有规范的国家级合作社____个,市级合作社____个,县级合作社____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____个。
今年新培育家庭农场____家,新成立合作社____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集镇2018年种植业产业发展
情况调查汇总
2018年4月16日以来,九集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对全镇种植业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将全镇农业种植业分为九大产业,分别是:粮食规模种植、稻虾共作、食用菌生产、乡村旅游、药材种植、油茶种植、林果生产、蔬菜瓜果生产和苗木花卉生产。
各产业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汇总如下:
一、粮食规模种植情况:
全镇5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145户,经营面积10671亩。
主要种植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
二、稻虾共作:
全镇有稻虾共作或池塘养虾面积的26个村,67户,已投苗面积852.7亩;虾池已建好待投苗面积500亩,位于沈家湾村、泗堵河村;计划发展面积150亩。
其中,养殖面积10—99亩的有15户;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有4户,分别位于沈家湾村、泗堵河村、石门集村、九仙观村,其他面积均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
三、食用菌生产:
全镇有食用菌种植面积的13个村,19户,今年已种植总规模100.2万袋,计划发展1.5万袋。
具有10万袋以上种植规模的基地位于泗堵河村、沈家湾村、曾家畈村、双泉村、
汤家咀村。
其他面积为农户分散种植。
四、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全镇目前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6家,年接待能力18万人,年产值8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10户。
五、药材种植情况:
全镇共有药材种植经营主体24家,药材种植面积554.2亩,主要药材种类有元胡、丹参、薄荷、艾草等。
种植面积较大基地位于邓家集村、施家沟村。
六、油茶种植情况:
全镇目前有油茶种植经营主体9家,已栽植油茶面积2416亩,主要面积位于双泉村、彭家营村、尤家岗村;计划栽植面积1000亩,位于吴家集村。
七、林果业生产情况:
全镇有林果产业经营主体32家,种植面积5398亩。
主要种植品种为桃、梨、葡萄、猕猴桃、核桃等,种植面积较大的基地位于九仙观村、方家庙村、王花园村、尤家岗村、古林坪村和邓家集村。
其他小宗林果如甜柿子、山楂、桑葚等由各户分散种植,未形成规模。
八、蔬菜、瓜果生产情况:
全镇有蔬菜、瓜果生产经营主体57户,种植面积640亩,主要品种有草莓、黄瓜、辣椒、莴笋等,生产面积较大的位于九仙观村、泉水堰村、良种场村和方家庙村,其他面积由
各户分散种植。
九、苗木花卉生产情况:
全镇有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主体26户,各类苗木种植面积1630亩,面积较大的村有染坊湾村、方家庙村、邓家集村、县沟村、曾家畈村。
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紫薇、红叶石楠、桂花、香樟、国槐等。
九集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2018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