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溶液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标题: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正确使用次氯酸钠可以有效杀灭病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本文将介绍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匡助人们正确、安全地使用次氯酸钠。
一、准备工作1.1 准备次氯酸钠溶液:根据需要的浓度和用量,准确称取次氯酸钠粉末或者液体。
1.2 穿戴防护装备:操作时应佩戴护目镜、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次氯酸钠溶液溅到皮肤或者眼睛。
1.3 选择合适的操作场所:操作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次氯酸钠溶液的气味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操作步骤2.1 搅拌溶解:将准备好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适量水中,并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至溶解。
2.2 均匀喷洒:使用喷雾器或者喷壶将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得到覆盖。
2.3 静置时间:让次氯酸钠溶液在表面停留一段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以确保病菌被有效杀灭。
三、注意事项3.1 防止混合:次氯酸钠溶液与酸性物质、有机物质等不可混合,以免产生有毒气体或者爆炸。
3.2 避免直接接触:操作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次氯酸钠溶液,如不慎接触应即将用清水冲洗。
3.3 储存注意:次氯酸钠溶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光线和热源,避免溶液失效。
四、急救措施4.1 眼部接触:如次氯酸钠溶液溅入眼睛,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
4.2 皮肤接触:如次氯酸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即将用清水冲洗,并使用中性洗剂清洗皮肤。
4.3 意外吸入:如不慎吸入次氯酸钠溶液的气雾,应迅速转移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就医。
五、废弃处理5.1 废液处理:使用完的次氯酸钠溶液应按规定的废液处理程序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或者随意丢弃。
5.2 容器处理:空的次氯酸钠容器应清洗干净后,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桶。
5.3 环保意识:在使用次氯酸钠时,应保持环保意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正确使用次氯酸钠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大家掌握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做到安全、高效地使用该消毒剂。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为了保证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提高其消毒效果,制定和遵守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包括储存、稀释、使用、处理废液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
一、储存1.1 温度要求:次氯酸钠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储存温度普通不超过25摄氏度。
1.2 包装容器:次氯酸钠应储存在密封良好的塑料或者玻璃容器中,以防止其挥发和泄漏。
容器应标明次氯酸钠的名称、浓度、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等信息。
1.3 防火防爆:次氯酸钠属于氧化性物质,储存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禁止与有机物、酸类和还原剂等物质混存。
二、稀释2.1 稀释比例:根据需要,将次氯酸钠与水按照一定比例稀释。
普通情况下,稀释比例为1:100-1:500,具体比例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消毒对象而定。
2.2 搅拌均匀:将次氯酸钠缓慢加入水中,同时进行搅拌,确保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搅拌时间普通不少于5分钟。
2.3 检测浓度: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应进行浓度检测,确保其浓度符合使用要求。
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或者光谱分析仪器进行浓度检测。
三、使用3.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次氯酸钠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溅入眼睛、吸入或者接触皮肤。
3.2 注意通风:使用次氯酸钠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以排除溶液中的氯气。
避免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氯气环境中。
3.3 按照规定浸泡时间: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需要,将消毒物品浸泡在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时间应符合规定。
普通情况下,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
四、处理废液4.1 中和处理:使用过的次氯酸钠溶液应进行中和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者环境中。
可以使用中和剂将溶液中的次氯酸中和成盐类物质,然后进行安全处理。
4.2 分装保存:处理后的废液应分装保存,并标明处理日期和内容。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一、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清洁、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操作规范,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次氯酸钠,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或清洁工作的操作人员。
三、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次氯酸钠,必要时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次氯酸钠的性质、危害和正确操作方法。
4. 次氯酸钠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5. 操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和面部,避免误触眼睛或口腔。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次氯酸钠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b. 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干扰操作。
c.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d.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喷雾器、擦拭布等。
2. 配制次氯酸钠溶液a. 根据需要的浓度和用途,准确称取次氯酸钠和水的比例。
b. 先将一部分水倒入容器中,再将次氯酸钠缓慢加入,搅拌均匀。
c. 注意不要将次氯酸钠和水混合物溅到皮肤或眼睛上。
3.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a. 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次氯酸钠溶液,确保涂覆面积均匀。
b. 避免溅到衣物或其他物体上,以免产生氧化或褪色。
c. 如需擦拭,使用干净的擦拭布进行轻柔擦拭,避免过度摩擦。
4. 操作结束a. 关闭喷雾器,清洗喷雾器和其他使用过的工具。
b. 清洁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面罩等。
c. 将剩余的次氯酸钠溶液妥善密封保存,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五、应急处理1. 如发生次氯酸钠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2. 如误食次氯酸钠溶液,应立即漱口,并立即就医。
3. 如发生泄漏或溢出,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散,使用吸收剂进行清理,并通风通气。
次氯酸钠溶液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溶液使用安全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防酸碱手套、防护口罩及工作帽,必要时要穿戴好防酸碱防护服。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具(半面罩)二、装卸安全1、装卸时防止碰撞,注意密封,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2、装卸过程中要禁止野蛮装卸,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防止装卸过程中溶液溅出伤人。
三、储存安全1、将次氯酸钠储存在阴暗、通风的库房,并远离火种和高温,库温不宜超过30度。
2、禁止与酸碱一同储存,防止发生氧化反应。
四、使用安全1、避免吸入、食入,操作时要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工作过程中不准进食、饮水,注意通风或局部排风,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3、进入存有次氯酸钠的密闭室、设备内等检修前,应严格清洗、置换,并严格化验其有毒物料的浓度,检测其内的氧含量,进入时要佩戴防毒面具,并要监护人员。
四、应急处置1、火灾,小火采用干粉、CO2、砂土、水幕灭火。
大火用干粉、CO2、抗醇泡沫或水幕灭火;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2、泄露处置(1)如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3)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4)注意保持现场通风,用泡沫覆盖,降低泄漏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急救措施(1)食入:不要催吐,饮足量温水,就医。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安全处2018年3月22日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次氯酸钠溶液的处理安全操作,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所有操作人员都应仔细阅读并遵守本规程。
2. 环境准备2.1 确保处理区域通风良好,有足够的排气系统。
2.2 准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
2.3 确定处理区域内无可燃物和易燃物。
3. 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3.1 在制备次氯酸钠溶液前,确保所有实验材料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2 严格按照配制比例准备次氯酸钠溶液,并在搅拌时逐渐加入次氯酸钠。
3.3 制备好的次氯酸钠溶液应置于标有警示标志的中,并妥善存放。
4. 次氯酸钠溶液的处理4.1 操作人员在进行溶液处理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操作台面整洁干净。
4.2 次氯酸钠溶液不得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4.3 处理过程中禁止饮食和吸烟,以防止溶液被误摄入体内而引发安全危机。
5. 废液处理和清洁5.1 处理完次氯酸钠溶液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废液应经过中和处理或按相关规定处置。
5.2 处理台面和实验器具应及时清洁,严禁将次氯酸钠溶液残留于器具或台面上。
6. 突发事件处置6.1 如发生次氯酸钠溶液泄漏、火灾等突发事件,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6.2 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遵循预案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的安全。
7. 培训和记录7.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本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7.2 每次操作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操作时间、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数量和浓度等信息。
8. 安全常识8.1 次氯酸钠溶液应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可燃物。
8.2 次氯酸钠溶液应远离酸性物质和有机物,以防止产生危险反应。
9.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进行次氯酸钠溶液处理时必须遵守本规程,并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操作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1. 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有效消毒,制定本操作规程。
2. 安全注意事项2.1. 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2.2. 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2.3. 存放次氯酸钠应远离有机物、易燃物和酸性物质,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
2.4. 使用前检查次氯酸钠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即将报告。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3.1.2. 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1.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3.1.4. 准备所需的次氯酸钠溶液和配制容器。
3.2. 配制次氯酸钠溶液3.2.1. 根据需要的浓度和用途,准确称量次氯酸钠粉末。
3.2.2. 将次氯酸钠粉末缓慢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直至溶解。
3.2.3. 注意配制过程中避免溅溶液到皮肤或者眼睛。
3.3.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3.3.1.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喷洒、浸泡或者擦拭。
3.3.2. 将配制好的次氯酸钠溶液倒入消毒器具中。
3.3.3. 按照规定的消毒时间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3.3.4. 注意操作过程中的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溶液。
3.4. 清洗和处理废液3.4.1. 使用完毕后,彻底清洗消毒器具,避免残留次氯酸钠。
3.4.2. 将废液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应急措施4.1. 发生溅溶液到皮肤或者眼睛时,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4.2. 发生误食或者误吸入次氯酸钠时,即将赋予大量清水漱口或者呼吸新鲜空气,并咨询医生。
5. 记录和报告5.1. 每次使用次氯酸钠前,应填写使用记录,包括日期、用量、浓度等信息。
5.2. 如发生事故、泄漏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向上级主管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 培训和考核6.1. 所有操作人员应接受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次氯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消毒剂,常用于食品加工、水处理、医疗卫生等领域。
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消毒效果。
下面是一份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和操作后处理等内容。
一、操作前准备1.熟悉次氯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其毒性和危害性,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完整性和合适性。
3.准备所需的次氯酸钠溶液、容器、工具等。
确保容器和工具清洁无杂质,并与次氯酸钠不发生反应。
4.安排好工作场所,确保操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二、操作过程1.将所需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清洁的容器中。
根据需要调节浓度,注意加入适量的次氯酸钠粉末或溶液。
2.在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时,要小心搅拌,避免产生溅射。
搅拌要均匀,使溶液中次氯酸钠均匀分布。
3.使用过程中避免将次氯酸钠溶液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次氯酸钠溶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分解、失去活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储存时要密封。
5.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时,应根据需要调整浓度和接触时间。
不同的消毒对象和环境要求有所不同,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指南。
三、操作后处理1.使用完毕后,将未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密封储存,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
如有残余溶液,应按规定方式处理。
2.清洗使用过的容器和工具,使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干净,确保无明显残留物。
储存清洁的容器和工具,以备下次使用。
3.拆卸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安全处理废弃的防护装备,包括焚烧、填埋或专门处理设施处理。
4.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洗双手。
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双手,确保无次氯酸钠残留,并彻底擦干。
以上是一份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其中涵盖了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和操作后处理的要点。
在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有效完成消毒任务。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1. 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为保证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和正确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和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2. 安全注意事项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和防护手套等。
避免直接接触次氯酸钠;2.2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次氯酸钠蒸汽的积聚;2.3 禁止与有机物质、可燃物、酸性物质等混合使用;2.4 避免次氯酸钠与皮肤、眼睛等直接接触,一旦发生,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2.5 注意次氯酸钠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期限,避免过期使用。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确认使用的次氯酸钠规格和浓度;3.1.2 清理工作台面,保持整洁;3.1.3 准备所需的操作工具和器材,如称量器、试剂瓶、移液管等。
3.2 配制次氯酸钠溶液3.2.1 根据需要的浓度和用途,称取适量的次氯酸钠固体;3.2.2 将次氯酸钠固体缓慢加入去离子水中,并充分搅拌溶解;3.2.3 检查溶液的浓度并调整至所需浓度。
3.3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3.3.1 根据使用需要,取出适量的次氯酸钠溶液;3.3.2 谨慎使用次氯酸钠溶液,避免溅出或飞溅;3.3.3 注意遵守使用规范,避免长时间的接触或浸泡。
4. 废弃物处理4.1 根据当地法规,将废弃物分类存放;4.2 确保废弃物容器密封,并标明废弃物的性质;4.3 将废弃物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切勿随意倾倒。
5. 应急处理5.1 皮肤接触事故5.1.1 立即将受污染的皮肤区域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5.1.2 如有刺激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5.2 眼部接触事故5.2.1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用手轻轻托开上下眼睑;5.2.2 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洁净无菌的眼膏或眼药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5.3 吸入事故5.3.1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5.3.2 如症状严重,请立即就医。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1. 简介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次氯酸钠的使用和操作,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安全措施2.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2.2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3 避免吸入次氯酸钠的气体,操作时保持通风良好。
2.4 存放次氯酸钠的容器必须密封严实,远离火源和可燃物。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确保操作区域整洁,无杂物。
3.1.2 根据需要,准备适量的次氯酸钠溶液。
3.1.3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整性和适合性。
3.2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3.2.1 将适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倒入容器中。
3.2.2 根据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可以加入适量的水稀释。
3.2.3 使用专用的喷雾器、刷子或拖把等工具将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地涂抹或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
3.2.4 注意不要将溶液喷洒到眼睛、口腔或开放性伤口等易受伤的部位。
3.3 清洗和消毒3.3.1 使用湿布或清水擦拭被次氯酸钠溶液处理过的表面,确保去除残留的溶液。
3.3.2 操作结束后,彻底清洗使用过的工具和容器,确保无次氯酸钠残留。
4. 注意事项4.1 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漂白性质,避免接触有色织物和有色表面。
4.2 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4.3 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时,避免接触眼睛、口腔和开放性伤口等易受伤的部位。
4.4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其气体。
5. 应急措施5.1 如不慎接触次氯酸钠溶液,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寻求医疗帮助。
5.2 如不慎吸入次氯酸钠的气体,迅速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寻求医疗帮助。
5.3 如发生泼溅或溶液误食等意外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咨询专业人士。
本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次氯酸钠的使用和操作步骤,包括安全措施、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一、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次氯酸钠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的场所和个人。
三、工具和材料1. 次氯酸钠2. 清洁布或纸巾3. 消毒器具(如喷雾器、擦拭布等)4. 手套和防护眼镜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次氯酸钠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泄漏应及时更换。
b. 安排好工作区域,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品。
c. 确保操作人员身穿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和防护眼镜。
2. 稀释次氯酸钠a. 将适量的次氯酸钠加入清水中,按照规定的浓度稀释。
b. 搅拌溶液,直至溶解均匀。
3. 清洁和准备消毒器具a. 使用清洁布或纸巾清洁消毒器具,并确保其干净。
b. 检查消毒器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腐蚀应及时更换。
4. 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a. 将稀释好的次氯酸钠装入消毒器具中。
b. 根据需要,使用喷雾器将次氯酸钠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确保完全覆盖。
c. 或者使用擦拭布蘸取次氯酸钠溶液,擦拭需要消毒的表面,确保充分湿润。
5. 处理和存放次氯酸钠a. 使用完毕后,如有余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应妥善处理,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b. 空的次氯酸钠包装物应当分类投放。
c. 保持次氯酸钠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六、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次氯酸钠时,应戴上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溅入眼睛和皮肤。
2. 使用次氯酸钠时,应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3. 严禁将次氯酸钠接触到有机物质或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爆炸或火灾。
4. 当使用喷雾器进行消毒时,应保持距离目标表面适当,避免吸入喷雾剂。
5. 使用完毕后,应将次氯酸钠消毒器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七、紧急处理措施1. 意外接触到次氯酸钠的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并寻求医生帮助。
2. 意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立即就医。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1. 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为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制定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的场所和操作人员。
3. 安全注意事项3.1 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2 次氯酸钠与酸类物质、有机物质等不宜混合,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3.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次氯酸钠的安全培训,熟悉应急处理措施。
4. 设备准备4.1 次氯酸钠溶液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2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前,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4.3 准备好所需的操作工具,如喷雾器、拖把、擦拭布等。
5. 操作步骤5.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5.2 根据需要,将次氯酸钠溶液按照规定的浓度配制好。
5.3 在操作区域进行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5.4 使用喷雾器将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保持一定的湿润时间。
5.5 使用拖把或擦拭布将次氯酸钠溶液擦拭干净,确保表面彻底消毒。
5.6 操作完成后,将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6. 废弃物处理6.1 废弃的次氯酸钠溶液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6.2 废弃的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7. 应急处理7.1 如发生次氯酸钠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7.2 如误食次氯酸钠溶液,应立即漱口,并及时就医。
7.3 如发生泄漏事故,应迅速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8. 监测与记录8.1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操作区域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效果。
8.2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记录表记录消毒操作的时间、地点、浓度等信息。
9. 培训与考核9.1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次氯酸钠的安全培训,熟悉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消毒等领域。
为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操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包括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使用次氯酸钠的目的和剂量:在使用次氯酸钠之前,需要明确消毒的目的和所需的剂量。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的次氯酸钠浓度和使用量。
1.2 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操作次氯酸钠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次氯酸钠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1.3 准备消毒设备和容器:准备好所需的消毒设备和容器,保证其干净、无杂质,并确保其能够承受次氯酸钠的浓度和压力。
二、操作步骤:2.1 配制次氯酸钠溶液:按照所需的浓度和使用量,将适量的次氯酸钠粉末或者液体加入适量的清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次氯酸钠溶液。
2.2 测量次氯酸钠浓度: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测量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2.3 进行消毒操作:将配制好的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地喷洒或者涂抹在需要消毒的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喷雾器或者刷子等工具进行操作。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次氯酸钠与酸性物质、有机物等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者剧烈反应,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
3.2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免引起不适或者损伤。
3.3 储存和处置:次氯酸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在使用完毕后,残存的次氯酸钠溶液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不符合要求:如果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不符合要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次氯酸钠或者清水进行调整。
4.2 操作过程中浮现异味或者刺激性气体:如果操作过程中浮现异味或者刺激性气体,应即将住手操作,保持通风,并检查是否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或者浮现泄漏。
10%次氯酸钠稀释安全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稀释操作对于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消毒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给出次氯酸钠稀释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一、准备工作1.1 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稀释操作,避免次氯酸钠蒸气对人体造成危害。
1.2 携带防护用具,包括手套、护目镜和呼吸面罩。
二、稀释方法2.1 将所需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放入清洁的容器中。
2.2 根据需要使用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的水量,并将水缓慢添加到次氯酸钠溶液中。
2.3 使用搅拌棒均匀搅拌次氯酸钠溶液和水,直至完全稀释。
三、注意事项3.1 稀释过程中严禁接触眼睛、皮肤和衣物,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2 稀释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以免吸入或接触。
3.3 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应用于消毒前,应先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浓度符合使用要求。
四、存储和处置4.1 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应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4.2 未稀释的次氯酸钠溶液应妥善封存,以免造成意外溢漏。
4.3 次氯酸钠溶液的废弃物需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严禁随意倾倒或排放到环境中。
通过严格遵守次氯酸钠稀释的安全操作规程,可以有效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并确保次氯酸钠溶液的消毒效果。
希望大家在使用次氯酸钠时,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次氯酸钠稀释的安全操作规程,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对次氯酸钠的性质、用途以及应急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掌握次氯酸钠的相关知识。
五、次氯酸钠的性质和用途5.1 性质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形式是白色固体粉末或颗粒状,其在水中易溶解。
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等微生物。
5.2 用途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消毒等领域。
其消毒效果高,在杀灭微生物的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影响较小,因此备受青睐。
六、次氯酸钠的应急措施6.1 眼部接触若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15分钟,若有隐痛或视力模糊,应尽快就医。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一、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和医疗领域。
为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操作,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操作次氯酸钠。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的相关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
三、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熟悉次氯酸钠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并接受相关培训。
2.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3. 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次氯酸钠蒸气。
4. 次氯酸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可燃物和有机物。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次氯酸钠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区域清洁整齐,无杂物。
b. 确认个人防护装备完好并穿戴。
c. 检查次氯酸钠容器的标签,确保标识清晰可读。
d.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取用次氯酸钠a. 使用防护手套打开次氯酸钠容器。
b. 使用专用工具或者器皿取出所需的次氯酸钠。
c. 关闭次氯酸钠容器,确保密封。
3. 配制次氯酸钠溶液a. 根据需要的浓度和用途,将取出的次氯酸钠溶解于适量的水中。
b. 搅拌溶液,直至次氯酸钠彻底溶解。
4.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a. 根据实际需要,将配制好的次氯酸钠溶液用于消毒或者清洁工作。
b. 使用专用喷雾器、刷子或者拖把等工具进行操作。
c. 注意避免溅入眼睛或者皮肤接触,如有不慎,应即将用清水冲洗。
5. 清洗和存储a. 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b. 将次氯酸钠容器密封并妥善存放于指定位置。
c. 清洁操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物和污染。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如不慎溅入眼睛或者皮肤,应即将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匡助。
2. 如意外吸入次氯酸钠蒸气,应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寻求医疗匡助。
3. 如发生次氯酸钠泄漏或者泡液溅洒,应即将远离泄漏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泄漏应急措施。
六、操作人员培训和考核1. 操作人员应接受次氯酸钠的相关培训,包括性质、危害、安全操作方法和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操作规程目的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使用和储存次氯酸钠溶液时的安全,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和储存次氯酸钠溶液的工作场所和场所。
安全措施1. 储存1.1 将次氯酸钠溶液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1.2 将次氯酸钠溶液储存在标有化学品符号和警示标志的中,并确保密封良好。
2. 使用2.1 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时,应戴上防护眼镜和化学特殊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产生次氯酸钠溶液的喷溅或溅入其他物质中。
2.3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的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3. 废物处理3.1 废弃次氯酸钠溶液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3.2 禁止将次氯酸钠溶液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应选择合适的储存,并将废弃物交由专门处理机构处理。
应急措施1. 溅入眼睛时1.1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注意将泪腺冲洗干净。
1.2 如果持续不适或出现症状,立即就医。
2. 溅入皮肤时2.1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避免擦拭。
2.2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3. 吸入或误食时3.1 尽快离开污染区域,呼吸新鲜空气。
3.2 如果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立即就医。
相关培训与资质所有接触次氯酸钠溶液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这是一份关于次氯酸钠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包含了储存、使用、废物处理和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确保操作规程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1. 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环境等领域。
为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操作,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次氯酸钠,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2. 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操作的场所和人员。
3. 安全要求3.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熟悉次氯酸钠的性质、危害和操作方法。
3.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3.3 操作前应检查次氯酸钠容器的完整性,如有破损或者泄漏应即将报告并更换容器。
3.4 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次氯酸钠的浓度超过安全范围。
3.5 操作人员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禁止与可燃物质同存放。
4. 操作流程4.1 操作前的准备4.1.1 确保操作区域整洁、干燥,无明火和易燃物品。
4.1.2 检查次氯酸钠容器的标签和有效期,确保使用的次氯酸钠符合规定。
4.1.3 准备好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4.2 次氯酸钠的配制4.2.1 根据需要的浓度和用量,准确计量次氯酸钠粉末或者液体。
4.2.2 将次氯酸钠溶解在适量的清水中,搅拌至彻底溶解。
4.2.3 注意溶液的浓度和PH值,确保符合使用要求。
4.3 次氯酸钠的使用4.3.1 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次氯酸钠的使用,如喷洒、浸泡或者擦拭等。
4.3.2 按照规定的用量将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地应用到消毒对象上。
4.3.3 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溅入眼睛或者皮肤接触。
4.4 次氯酸钠的储存4.4.1 将未使用完的次氯酸钠溶液密封保存,避免光照和高温。
4.4.2 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并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存放。
4.4.3 定期检查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和有效期,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或者更换。
5. 废弃物处理5.1 废弃的次氯酸钠溶液应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5.2 废弃物应采集并储存在专用的容器中,标明危(wei)险性质,并定期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一、引言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防疫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操作规范,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次氯酸钠的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
三、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次氯酸钠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适宜从事次氯酸钠操作工作。
4. 操作场所应通风良好,避免次氯酸钠蒸气积聚。
5. 次氯酸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可燃物和有机物。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操作场所的通风情况,并开启通风设备。
b. 检查次氯酸钠储存容器的密封性和标识,确保无泄漏和混淆。
c.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2. 配制次氯酸钠溶液a. 根据需要的浓度,准确称量次氯酸钠和水的比例。
b. 先向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次氯酸钠缓慢加入,并充分搅拌溶解。
c. 配制好的溶液应立即使用,不得长时间存放。
3.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a. 在使用前,先检查溶液的浓度和pH值是否符合要求。
b. 使用时应佩戴手套,并避免溅入眼睛和口鼻。
c. 根据需要,将次氯酸钠溶液喷洒、擦拭或浸泡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d.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避免溶液残留。
五、急救措施1.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持续15分钟,并寻求医疗救助。
2.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如有刺激或不适,及时就医。
3. 吸入: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CPR,并立即就医。
4. 食入:立即给予大量清水漱口,并立即就医。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泄漏或溢出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人员,并采取措施防止扩散。
2. 小范围泄漏可使用吸附剂或稀释剂进行清理,大范围泄漏应呼叫专业清洁公司进行处理。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为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事故发生,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包括贮存与保管、配制与稀释、使用与处理、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
正文内容:1. 贮存与保管1.1 选择合适的贮存场所:次氯酸钠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有机物。
1.2 包装容器的选择:次氯酸钠应使用特殊的塑料桶或玻璃瓶进行包装,确保密封性和稳定性。
1.3 贮存温度和湿度控制:次氯酸钠应存放在室温下,避免暴晒和高温环境,同时要保持干燥。
2. 配制与稀释2.1 配制方法:根据需要,将适量的次氯酸钠溶解于水中,确保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2 搅拌与稀释:在配制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搅拌设备,并逐渐加入次氯酸钠,同时保持充分的搅拌。
2.3 稀释比例: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次氯酸钠的稀释比例,确保达到所需的消毒效果。
3. 使用与处理3.1 使用方法:在使用次氯酸钠时,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操作。
3.2 使用场所:次氯酸钠主要用于消毒,应在清洁的表面上使用,避免与有机物或其他化学物质接触。
3.3 处理废液:使用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应进行妥善处理,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或土壤中。
4. 安全防护4.1 个人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次氯酸钠。
4.2 通风设施:使用次氯酸钠时,应确保操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设施,避免气体积聚和吸入过量的次氯酸钠气体。
4.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应急措施5.1 溢漏处理:发生次氯酸钠的溢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使用吸收剂或稀释剂进行吸收和稀释,避免扩散和蔓延。
5.2 紧急救援:在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如转移人员、提供急救等。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正确的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安全操作要点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次氯酸钠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1.2 避免混合使用:次氯酸钠与其他化学品如酸性物质、氨类化合物等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应避免混合使用。
1.3 防止误食: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应将其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以防止误食。
二、正确稀释方法2.1 确定浓度要求: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和要求,确定次氯酸钠的稀释浓度,一般为1000ppm。
2.2 按比例稀释:将指定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适量清水中,按照比例稀释至所需浓度。
2.3 搅拌均匀: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需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消毒效果均匀。
三、正确施用方法3.1 喷洒消毒:将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装入喷雾器中,均匀喷洒在消毒对象表面,保持一定湿润时间。
3.2 擦拭消毒:使用浸湿次氯酸钠溶液的清洁布或海绵,对消毒对象表面进行擦拭,确保每个角落都被消毒。
3.3 等待干燥:消毒完成后,让消毒对象自然晾干,不要用水冲洗,以保持消毒效果。
四、正确处理废液4.1 废液处理:次氯酸钠溶液在使用后属于废液,应按照当地环保法规进行处理,不可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4.2 中和处理:可以使用中和剂中和废液中的次氯酸钠,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4.3 定期清洁:消毒器具和容器应定期清洁,避免次氯酸钠残留导致交叉污染。
五、存储注意事项5.1 避光存储:次氯酸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其失效。
5.2 隔离存放:次氯酸钠应与食品、饮料等物品隔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5.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次氯酸钠的存储条件和有效期,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结语:遵循正确的次氯酸钠操作规程,不仅可以确保消毒效果,还可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使用次氯酸钠时,务必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做到安全、准确、高效。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为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有效消毒,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次氯酸钠的操作规程,包括其正确的储存、配制、使用和处理方法。
一、储存1.1 储存环境:次氯酸钠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1.2 储存容器:次氯酸钠应储存在密封的塑料或玻璃容器中,避免与其他有机物或易燃物接触。
1.3 储存标识:储存容器上应标明次氯酸钠的名称、浓度、储存日期和有效期,以便及时识别和管理。
二、配制2.1 配制工具:使用干净的塑料或玻璃容器进行配制,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2.2 配制比例:按照指定的浓度比例配制次氯酸钠溶液,一般为每升水中加入适量的次氯酸钠。
2.3 搅拌均匀:在配制过程中,应充分搅拌溶液,确保次氯酸钠完全溶解。
三、使用3.1 佩戴防护用具:在使用次氯酸钠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3.2 注意浓度:根据实际需要,使用适当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3.3 使用方法:将次氯酸钠溶液均匀喷洒或涂抹在需要消毒的表面,确保覆盖整个区域,并按照指定时间进行作用。
四、处理4.1 废液处理:使用过的次氯酸钠溶液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4.2 容器清洗:使用过的配制容器应彻底清洗,避免残留次氯酸钠溶液。
4.3 安全储存:处理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应储存在专用容器中,标明其为废液,并妥善储存。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避免混合:次氯酸钠不应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危险反应。
5.2 防止溅入眼睛:在操作次氯酸钠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溅入眼睛,如不慎溅入,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5.3 远离火源: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应远离明火或高温物品,避免引发火灾。
结论:以上是次氯酸钠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储存、配制、使用和处理方法的正确操作将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使用和有效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钠溶液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防酸碱手套、防护口罩及工作帽,必要时要穿戴好防酸碱防护服。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具(半面罩)
二、装卸安全
1、装卸时防止碰撞,注意密封,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2、装卸过程中要禁止野蛮装卸,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防止装卸过程中溶液溅出伤人。
三、储存安全
1、将次氯酸钠储存在阴暗、通风的库房,并远离火种和高温,库温不宜超过30度。
2、禁止与酸碱一同储存,防止发生氧化反应。
四、使用安全
1、避免吸入、食入,操作时要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工作过程中不准进食、饮水,注意通风或局部排风,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3、进入存有次氯酸钠的密闭室、设备内等检修前,应严格清洗、置换,并严格化验其有毒物料的浓度,检测其内的氧含量,进入时要佩戴防毒面具,并要监护人员。
四、应急处置
1、火灾,小火采用干粉、CO
2、砂土、水幕灭火。
大火用干粉、CO2、抗醇泡沫或水幕灭火;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
2、泄露处置
(1)如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3)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4)注意保持现场通风,用泡沫覆盖,降低泄漏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急救措施
(1)食入:不要催吐,饮足量温水,就医。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安全处
2018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