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分析——第一章__贫困的概念

合集下载

关于贫困的概念

关于贫困的概念

关于贫困的概念贫困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和相对性很强的概念。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先,贫困是指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缺乏必要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状态。

在经济方面,贫困意味着收入水平低、就业机会少、生活条件差等。

在社会方面,贫困与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密切相关,贫困群体通常面临着排斥、歧视、无声无息等现象。

在文化方面,贫困湮没了人们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限制了他们获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

在政治方面,贫困将人们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缺乏对自己生活条件改善的控制权。

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具有时空性。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贫困的定义和标准有所不同。

世界银行将每天收入低于1.90美元的人口定义为极端贫困,而国际劳工组织将每天收入低于3.10美元的人口定义为贫困。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线标准是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居民。

此外,贫困还受到物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

贫困具有动态性,即人们的贫困状态可以改变。

贫困是由于个体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高这些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可以减少贫困。

这包括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供职业培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等方式来提升人们的技能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政府政策也可以帮助人们走出贫困。

贫困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8亿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占全球人口的1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阻碍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减少贫困、消除贫困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包括: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和健康保健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公平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公正。

穷人教案(多篇)

穷人教案(多篇)

穷人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了解穷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穷人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穷人面临的生活困难和挑战1.2 教学内容穷人的特点:生活困难、教育资源匮乏、健康问题等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穷人的纪录片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穷人的关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穷人的理解和看法1.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穷人的理解和看法学生写作表达对穷人的关注和帮助的意愿第二章:穷人的生活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穷人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穷人的生活环境对生活的影响2.2 教学内容穷人的居住环境:贫民窟、简陋住房穷人的工作环境:低收入工作、恶劣工作条件2.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有关穷人人生活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穷人生活环境的理解和关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穷人人生活环境的看法和感受2.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穷人人生活环境的理解和关注学生写作表达对穷人人生活环境的看法和感受第三章:穷人的教育和医疗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穷人的教育和医疗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穷人教育和医疗问题的方法3.2 教学内容穷人的教育问题:缺乏教育资源、学校设施不足、辍学率高穷人的医疗问题:缺乏医疗服务、医疗费用高昂、健康问题严重3.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有关穷人人教育和医疗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穷人教育和医疗问题的关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穷人人教育和医疗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3.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穷人人教育和医疗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穷人人教育和医疗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第四章:帮助穷人的方法和途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帮助穷人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帮助穷人4.2 教学内容慈善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捐款、志愿者服务政府和社区项目:社会保障、教育援助、医疗援助4.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慈善机构和非营利组织,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组织进行捐款或志愿者服务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政府和社区项目的了解和看法4.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慈善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了解和参与经历学生写作表达对政府和社区项目的看法和参与意愿第五章:总结和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和反思学习穷人教案的收获和体会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前四章的内容:穷人的定义、生活环境、教育和医疗问题、帮助方法和途径思考和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5.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穷人教案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5.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穷人教案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学生写作表达对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的看法和计划第六章:国际贫困问题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贫困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国际组织如何帮助贫困地区6.2 教学内容国际贫困问题的现状:全球贫困人口分布、贫困程度国际贫困问题的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战争和冲突、自然灾害国际组织的帮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6.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国际贫困问题的纪录片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国际贫困问题的关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国际贫困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6.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国际贫困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国际贫困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第七章:可持续发展和减贫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减贫7.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减贫的策略:提高教育水平、发展农业、创造就业机会7.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关系,讨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减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可持续发展减贫策略的看法和实施方案7.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可持续发展减贫的理解和实施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可持续发展减贫的看法和实施方案第八章: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减贫中的责任让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减贫工作8.2 教学内容个人在减贫中的责任:节约资源、支持公平贸易、参与志愿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减贫工作:支持慈善机构、参与社区项目、提高环保意识8.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个人在减贫中的责任,讨论如何履行个人责任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积极参与社会减贫工作的看法和实施方案8.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的理解和实施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的看法和实施方案第九章:案例研究:成功的减贫项目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功的减贫项目案例让学生分析成功减贫项目的原因和经验9.2 教学内容成功减贫项目案例:扶贫项目、教育项目、农业发展项目分析成功减贫项目的原因和经验:政策支持、社区参与、可持续性9.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成功减贫项目案例,讨论成功减贫项目的原因和经验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成功减贫项目的看法和实施方案9.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成功减贫项目的理解和实施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成功减贫项目的看法和实施方案第十章: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贫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减贫工作做出贡献10.2 教学内容贫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全球化、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为减贫工作做出贡献:继续教育、职业发展、社会参与10.3 教学活动学生思考贫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讨论如何应对未来挑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为减贫工作做出贡献的看法和实施方案10.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未来展望的理解和实施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为减贫工作做出贡献的看法和实施方案第十一章:多元文化与贫困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贫困问题11.2 教学内容多元文化与贫困的关系:文化差异、文化认同、文化资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贫困问题:种族贫困、性别贫困、地区贫困11.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与贫困的关系,讨论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贫困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贫困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11.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多元文化与贫困关系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贫困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第十二章:科技创新与贫困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贫困问题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科技解决贫困问题12.2 教学内容科技创新对贫困的影响:互联网普及、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利用科技解决贫困问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农业科技12.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贫困的影响,讨论如何利用科技解决贫困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利用科技解决贫困问题的看法和实施方案12.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科技创新与贫困关系的理解和实施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利用科技解决贫困问题的看法和实施方案第十三章:环境贫困与可持续发展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贫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对贫困问题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环境贫困的概念: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土地退化可持续发展对贫困的影响:绿色能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13.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环境贫困的概念,讨论可持续发展对贫困问题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环境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看法和解决方案13.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环境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环境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看法和实施方案第十四章: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企业社会责任(CSR)对减贫的影响让学生思考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以减缓贫困问题14.2 教学内容企业社会责任(CSR)对减贫的影响:企业扶贫、企业环保、企业透明度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以减缓贫困问题:创造就业机会、支持教育项目、提供公平薪酬14.3 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减贫的影响,讨论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以减缓贫困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和实施方案14.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减贫关系的理解和实施方案学生写作表达对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对减贫问题的看法和实施方案第十五章:总结与行动呼吁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整个穷人教案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15.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穷人教案的学习内容:贫困定义、生活环境、教育医疗问题、帮助方法和途径、国际贫困问题、可持续发展和减贫、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案例研究、未来展望、多元文化与贫困、科技创新与贫困、环境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15.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整个穷人教案学习内容的总结和体会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15.4 教学评价学生口头报告对整个穷人教案学习内容的总结和体会学生写作表达对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中的看法和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穷人教案(精选多篇)》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穷人的定义、生活环境、教育和医疗问题、帮助方法和途径、国际贫困问题、可持续发展和减贫、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案例研究、未来展望、多元文化与贫困、科技创新与贫困、环境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了解贫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贫困的含义和贫困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关爱贫困人群、珍惜自己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贫困的含义:介绍贫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贫困的含义。

2. 贫困的原因: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贫困不是个人的错。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贫困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贫困人群的生活环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贫困的理解,互相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贫困的认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对贫困原因的理解。

第二章:关爱贫困人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贫困人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关爱贫困人群的意义:介绍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人人有责。

2. 关爱贫困人群的方式:讲解如何关爱贫困人群,让学生知道如何行动。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些关爱贫困人群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关爱贫困人群。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关爱贫困人群的认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提出的关爱方式的可行性。

第三章:珍惜自己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幸福。

2. 培养学生珍惜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生活的幸福: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认识到自己的幸福生活。

2. 珍惜生活的意义:讲解珍惜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眼前人。

三、教学活动1. 生活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感受生活的幸福。

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珍惜自己的生活,并发誓行动起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生活幸福感的认同。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提出的珍惜生活的方法的可行性。

第四章:扶贫行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扶贫行动的重要性。

关于扶贫的PPT参考课件

关于扶贫的PPT参考课件

2020/2/10
23
扶贫
不要面子要里子!
2020/2/10
24
扶贫资金如何保证
“好钢用在刀刃上”?
2020/2/10
25
新华社曾载文分析认为:
由于缺乏刚性制度的制约,中央下拨的 扶贫专用款项在许多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 “劫持”。有的被基层各级政府“提留”用 于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甚至直接用于挥霍; 有的被吃“回扣”,一些扶贫干部为了自己 先捞到一部分,变相地私自巧设项目,虚报 各种费用开支,私分公款、做假账,欺上瞒 下。还有的扶贫款虽然被用作扶贫,但项目 被有关系、有能力的人搞到手,通过虚报预 算等方式额外获利。
2020/2/10
27
“劫持”、“提留”、吃“回扣”,各种伎
俩都在打扶贫资金的主意,专项专用的扶贫款, 在不少人眼里是一块肥肥的“唐僧肉”,不少官 员先后栽倒在扶贫资金上,多少前车之鉴,暴露 出“缺乏刚性制度制约”的扶贫资金的安全性问 题。国新办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 皮书也指出:当前,我国在扶贫资金的分配、管 理和使用中尚未形成严格规范的制度,各级政府、 中介机构、农户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开展多重博弈, 甚至出现挤占和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致使扶贫 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 第四,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分 别情况减免一定的税收,资金适当集中,统筹安排,配套 使用。
2020/2/10
19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分析
• 大扶贫大变化—我国 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2020/2/10
• 喜看扶贫开发事业华 夏大地上深入推进
20
NO.1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 让民生阳光普照贫困人群 • 为“开发式扶贫”提供“智力支撑” • 攻坚连片特困地区

贫穷与饥饿

贫穷与饥饿


一定的收入转移将会增加相对贫困程度

·
贫困:识别与加总
Head-count measure H= q / n
q:被识别出来的穷 人人数 n:社会人口总数 仍然是反贫困计划 所依据的主要指标 用于不同时期、不 同国家贫困比较 对穷人间收入分配 不敏感
P= H{ I + (1 – I ) G}
一个人有权拥有他人 自愿赠与他的东西, 但后者对这些东西所 有权必须是和巴德, 而且这种赠与可能要 等到赠与者去世后才 生效
一个人有权拥有通过 自愿交易所得到的东 西
一个人有权拥有用自 己的资源或在自愿的 基础上使用雇佣来得 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东 西
一个人有权拥有自己 的劳动能力,并进而 有权拥有与自己的劳 动能力有关的以贸易 为基础的权利,以及 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
孟加拉大饥荒
埃塞俄比亚饥荒
萨赫勒地区的干旱与饥荒
孟加拉国饥荒
贫困与饥荒
POVERTY AND FAMINES
AMARTYA SEN
2016/12/01 经济学院 2015 级 张艺凡
收入方法
计算满足最低收入水平,再考察实际收入
识别的是:实际消费不满足传统 公认的最低需要的那些人
不取决于特殊的消费行为假设
识别的是:按照社会典型的消费 方式,没有能力满足该需要的人
较少依赖于典型的生活方式 提供了偏离“贫困线”程度的数字度量 从“识别”的必要前提条件看,收到限制
第二章 贫困的概念

·
贫困的概念
贫困的概念只与穷人的利益有关


概念关注的焦点

贫困经济学课件

贫困经济学课件

贫困经济学课件贫困经济学课件序—1.关于贫困的概念贫困:就是指由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所造成的使个人或家庭不能维持正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生存状态。

2.关于贫困的特征主体:是指贫困人口,客体:是指贫困地区。

3.对贫困类型的界定中国的贫困分为制度性贫困和非制度性贫困。

制度性贫困包括:体制性贫困和观念性贫困;非制度性贫困包括:资源匮乏型贫困,生态恶劣型贫困,灾害导致型贫困,人口膨胀型贫困和能力衰弱型贫困。

本书根据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出消除对应的物质贫困、文化贫困和政治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

序二“三P”问题:人口,贫困,污染。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经济学家指出:人们决不能忽视创造全球经济增长的机会和减少贫困的需要,因为贫困是滋生一切罪恶的温床。

引言一.贫困经济学究的现状综述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美)舒尔茨(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一代大师)1965.5发表文章《贫困经济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济学家应将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建立专门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性学科——贫困经济学。

(瑞典)冈纳.缪尔达20世纪60年代里程碑巨著《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的研究》《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富国和穷国:70年代的发展战略》(印度)阿玛蒂亚.森90年代末因对福利经济学和贫困问题研究获偌贝尔经济学奖阿玛蒂亚.森在谈到“9.11”时,也言及恐怖活动和贫困问题有关联的两点,第一,不惜生命投身于恐怖活动的志愿者中许多人抱着有一种对世界的不公平的反抗情绪,而贫困却是不公平的最大问题;第二,恐怖分子有必要制造一种理由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对不公正宣战是一种制造正当化的理由。

第一编贫困的一般理论研究第一章. 贫困的基本概念:贫困和贫困线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和地域的概念,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保障学》教学大纲全套

《社会保障学》教学大纲全套

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能熟悉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和理念基础,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总体框架及其项目构成,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和功能,了解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保障的内涵、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联、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性。

课时: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一)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二)中国学者的定义。

二.社会保障的外延:比较(1)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2)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

三.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一)国家主导性;(二)法制性;(三)社会性;(四)福利性;(五)人道性。

四.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以个人自立为基点,承认帮助个人抵御在市场经济中可能遇到的生活和劳动风险既是社会和政府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个人的权利。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自助者公助。

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一.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总体框架及项目构成:(一)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二)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因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三)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四)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为社会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人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二.两类不同性质保障项目的界定及分类管理:(一)社会保险类项目和转移支付类项目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都是由国家和社会对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2.区别:社会保险的再分配属于横向再分配;社会保险的贡献与收益呈对称性。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项目的贡献和收益则呈非对称性。

(二)社会保险类项目与转移支付类项目的分类管理。

第三节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异同分析。

(一)二者的类同:1.社会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都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2.两者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经济繁荣的功能;3.二者的运作机理及其所使用的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类同。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之二.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之二.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之二《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七期刊发的《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一文,介绍了国际社会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经典解释或权威定义。

如果对这些经典释义作进一步抽象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关于贫困概念的定义至少包括三组基本要素(或称三维要素):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

例如,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对贫富概念的定义是:“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在这句话中,“一个人”是主体;“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是客体;“什么程度”是尺度。

再例如,朗特里将贫困概念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

”在这一定义中,“家庭”是贫困主体;“收入”是贫困客体;“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是贫困尺度。

还例如,英国社会学家皮特?汤森将贫困定义为:一个人缺乏参与社会惯例或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活动和享受普通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资源。

在这一定义中,“一个人”是贫困主体;“资源”是贫困客体;“社会惯例、社会广泛认同、普通生活水平”是贫困尺度。

本文认为,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是构成贫困概念必不可少的三维基本要素,是贫困理论研究的三个基本范畴。

下面,先对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的涵义进行分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探讨贫困概念的一般涵义。

一、贫困主体(一)贫困主体的涵义"主体”一词是从哲学范畴引用而来,它是指有意识、意志和实践能力的人。

社会是由有意识、有意志、有自已目的的人组成的。

因此,具有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也是主体。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

既然是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那么就必然与人有关。

因此,谈到贫困,不可能没有主体。

不难理解,所谓贫困,实际上是指人的贫困或由人组成的社会实体的贫困。

如穷人、贫困家庭、贫困群体、贫困阶层、贫困乡村、贫困地区、贫穷国家等等,这些都属于贫困概念中的主体要素。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第一章:了解贫困和资助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贫困的含义以及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

2. 培养幼儿关爱贫困人群,愿意帮助他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贫困的含义及其表现。

2. 资助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述贫困人群的生活故事,引导幼儿产生共鸣。

2.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第二章:了解我国的贫困政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政府对贫困人群的帮扶政策。

2. 培养幼儿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我国贫困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贫困政策的实施机构和受益人群。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我国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

2. 教师讲解贫困政策,引导幼儿关注国家大事。

第三章:学会关爱贫困人群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关爱贫困人群。

教学内容:1. 关爱贫困人群的方式和方法。

2. 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关爱行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贫困人群的场景。

2.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关爱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关爱。

第四章:培养节约意识,助力贫困人群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珍惜食物的意识。

2. 引导幼儿通过节约,为贫困人群提供帮助。

教学内容:1. 节约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2. 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资源。

教学活动:1. 讲解节约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节约的意义。

2. 组织幼儿进行节约实践活动,如光盘行动等。

第五章: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 引导幼儿运用创造力为贫困人群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定义及作用。

2. 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幼儿了解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 组织幼儿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等。

第六章: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懂得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穷人公开课教案范文

穷人公开课教案范文

穷人公开课教案范文第一章:了解贫困的概念与原因1.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贫困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1.2 讲解贫困的概念:解释贫困是指人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面临困难和弱势的状态。

1.3 探讨贫困的原因:介绍贫困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教育不足、疾病等因素。

1.4 分享一些国际和国内的贫困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贫困的现实情况。

第二章:贫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1 贫困对个人的影响:介绍贫困对个人的健康、教育、就业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2.2 贫困对家庭的影响:探讨贫困对家庭的经济状况、婚姻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2.3 贫困对社区和社会的影响:分析贫困对社区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危害。

2.4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贫困影响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国家和社会的扶贫措施3.1 我国的扶贫政策:介绍我国政府采取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如农村扶贫开发、城市扶贫救助等。

3.2 社会扶贫力量:探讨除了政府之外,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和贡献。

3.3 分析扶贫政策的成效与挑战:让学生了解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和遇到的困难。

3.4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第四章:如何帮助贫困人群4.1 个人层面的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个人层面上帮助贫困人群,如捐款、志愿者服务等方式。

4.2 社区层面的帮助:探讨如何在社区层面上开展扶贫工作,如社区组织、邻里互助等方式。

4.3 社会层面的帮助:介绍如何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推动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4 分享一些成功扶贫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层面帮助贫困人群的可能性。

第五章:培养同理心与积极参与5.1 同理心的意义:讲解同理心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困境。

5.2 培养同理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3 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第一章中国的贫困儿童概念及规模

第一章中国的贫困儿童概念及规模

第一章中国的贫困儿童:概念及规模一.概念的界定基于研究主题,与贫困儿童有关的概念包括两类,即基础概念和与现行救助政策有关的操作性概念。

㈠.基础概念基础概念主要有两个: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

如有需要,本报告也会把贫困儿童的概念延伸至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

1.儿童本报告指称的“儿童”,采用的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的定义,即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

这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人)的年龄界定相同。

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儿童”和“未成年人”指的是同一群体。

2.贫困家庭儿童本报告把贫困家庭儿童简称“贫困儿童”。

由于贫困标准有绝对与相对之分,特别是我国城乡、地区之间贫困状况和实践标准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要认定科学统一的贫困儿童概念实属不易。

基于研究主题和困境儿童的实际状况,本文把贫困儿童聚焦于下列三类群体: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之所以如此界定,一个最主要的理由是:衡量儿童贫困的标准相对统一,即其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所有儿童,一方面避免了贫困儿童多样性特征给本研究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上述数据无论是完整性还是可及性也较为理想。

3.低收入家庭儿童低收入家庭儿童是指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简称“低收入儿童”)。

由于“低收入家庭”尚无全国性标准,各地各部门执行的标准也有很大差异,本文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尊重各地各部门的现行标准,不刻意强求统一。

从目前的情况看,低收入户一般是指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10—150%之间的家庭。

㈡.与现行政策相关的操作性概念讨论了概念以后,还要将这些基本概念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这就引出了一系列与现行政策相关的操作性概念,这包括:低保家庭儿童、孤儿、农村五保儿童、城市福利机构收养的孤残儿童、城市救助保护机构收容的流浪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1.低保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在本报告中亦简称“低保儿童”。

贫困理论

贫困理论

对反贫困策略的研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1)界定反贫困的概念,从而确定反贫政策实 施的最终目标;
(2)选择反贫困路径,即反贫政策实施的切入 点;
(3)反贫困政策的效果评价。
五、国内外贫困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 宏观层面:关于扶贫战略方面的研究 • 微观层面:农村贫困问题,城市减贫方面
劳动生 产率提

正循环
劳动力 素质提

生活水 平提高
(5)阿玛蒂亚·森:权利贫困理论 • 森理论的独特魅力在于深刻分析了隐藏在贫困背后的生
产方式的作用,以及贫困的实质。 • 森主要研究的是贫困的特殊形态——饥饿。他认为要理
解饥饿,必须首先理解权利体系,并把饥饿放在权利体 系中加以分析。 • 饥饿是交换权利的函数,不是食品供给的函数。
数,即“贫困线” • 这是源于“恩格尔定律”的收入比例法
二、贫困经济学基本问题
(一)贫困经济学的含义
贫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 科,所要研究和考察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和矛盾。具体地说:
贫困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运动规 律的一门学科。
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 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 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
(4)缪尔达尔:“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理论内容:
➢ 在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互为因果,呈现出 “循环积累”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关系不是均衡的、守 恒的,而是一种“累积性的循环”。
(二)贫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贫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穷人问题。

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贫困经济学理论探讨之一.

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贫困经济学理论探讨之一.

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贫困经济学理论探讨之一形式逻辑学认为,概念是反映客观现象或客观现象本质属性的基本思惟形式。

概念的认识价值在于,能在对象中找到本质的、一般的东西。

毫无疑问,科学的贫困概念则是反映贫困现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

因此,研究贫困问题,必须首先把握贫困概念的科学涵义。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贫困便一直成为迄今为止各社会形态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对于贫困这一社会存在,人们可以从感性上直觉它,但似乎很难从概念上把握它。

也就是说,对于社会中的贫困,人们能较容易地根据一些现象,如缺吃少穿、营养不良、没有足够收入、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来作出感性判断,但真正对贫困作出抽象判断并对其一般概念给出准确、科学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贫困的特征是大不相同的。

同时,不同的政治信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对于贫困的理解和评价也是大不相同的。

正因如此,有些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科学涵义的可知性表示怀疑,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困惑之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贫困一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萨缪尔森著:《经济学》第14版,上册,第658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英国学者奥本海默也认为:“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实性。

它随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而变化。

”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对“贫困”这一概念的涵义作出了种种解释。

较为经典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一)中国的传统解释——财货贫乏论中国古汉语对“贫”、“穷”、“困”的释义主要是指处于财货匮乏的境况。

关于“贫”,《说文》释义:“贫,财分少也。

”《广韵·真韵》曰:“贫,乏也,少也。

”关于“穷”,《广雅·释诂四》释义:“穷,贫也。

”也就是说,“贫”与“穷”含义大体相同,都是指缺乏财物。

但“贫”与“穷”有量或程度方面的差别。

社会保障思考题

社会保障思考题

社会保障概论思考题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1、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有哪些特点?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A、收入补偿功能B、促进社会安定功能C、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功能D、促进社会公平功能4、简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E、社会互助与个人储蓄积累保障5、简述社会保障的制度类型(模式)A、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投保资助型) 德美日B、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英国、瑞典C、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澳大利亚、新西兰D、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6、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经济条件:工业化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

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社会保障的需求。

社会条件:主要是工人阶级长期为争取自己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斗争。

7、社会保障的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什么?A、德国新历史学派理论古斯塔夫. 施穆勒讲坛社会主义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与福利”的责任.主张国家举办一些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B、费边社会主义乔治.肖伯纳韦伯夫妇费边社主张通过资产阶级议会,对贫民和失业者,包括病人、残废人、老年人实行救济,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改良实施普遍福利来实现“社会主义”。

C、福利经济学庇古1920年《福利经济学》福利的定义:福利是指个人获得的某种效用或满足福利经济学两个命题:第一,对于一个人的实际收入的任何增加,会使满足感增大;第二,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于穷人会使满足更大。

收入转移的措施:自愿转移、强制转移实施福利措施应防止的内容D、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相应的国家经济干预思想。

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认为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增加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E、贝弗里奇计划”的福利国家思想1942 《社会保障及有关服务》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四条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满足最低需求原则、充分就业原则、费用共担原则,确立了战后英国社会保障计划的基本结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自愿保险提出了社会保障的范围包括七个项目: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和家庭津贴。

贫穷的本质第一章报告

贫穷的本质第一章报告

贫穷的本质第一章报告第一章:贫穷的定义和表现贫穷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本质和表现形式也有着不同的阐述。

本章将从贫穷的定义和表现两个方面探讨贫穷的本质。

一、贫穷的定义贫穷的定义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穷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物质资源缺乏的状态。

其表现在生活条件恶劣、物质匮乏、购买力不足等方面。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穷则更多地关注贫穷者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以及这种位置对他们的生活和机会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贫穷则包括了贫穷者的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

综上所述,贫穷的定义既包括了物质层面的缺乏,也包括了社会身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表现。

二、贫穷的表现1. 生活条件恶劣贫穷者的生活条件通常比较恶劣,他们可能生活在贫民窟、棚户区、废墟堆积等不利的环境中。

他们的住所可能没有基本的供水、供电、供暖等条件,甚至没有足够安全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这些条件的缺乏会影响贫穷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2. 物质匮乏贫穷者通常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源,这包括了食物、衣物、住房和医疗等方面。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也可能没有足够干净的衣服、床铺等基本物品。

他们可能只能生活在简陋的住所中,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保健服务。

3. 贫困地位的影响贫穷者的贫困地位还会对他们的生活和机会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包括了就业、教育、社交机会等方面。

贫穷者可能没有受过足够的教育,也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此外,他们还可能面临社交隔离和歧视等问题。

综上所述,贫穷的表现不仅包括了物质层面的缺乏,还包括了社会身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表现。

结论:贫穷的本质并不简单,包括了物质层面的缺乏、社会身份的影响以及心理状态方面的障碍。

只有全面分析贫穷的定义和表现,才能更好地解决贫穷问题。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第一章:了解贫困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贫困的概念,知道贫困是什么意思。

2. 培养幼儿关爱贫困人群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贫困的定义:向幼儿解释贫困是指生活困难,缺少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

2. 贫困的原因:让幼儿了解贫困可能是因为自然灾害、疾病、失业等因素造成的。

3. 贫困的影响:贫困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教育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学活动:1. 讲解贫困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让幼儿理解。

2.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贫困的原因和影响。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贫困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对贫困原因和影响的认知。

第二章:关爱贫困人群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内容:1. 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幼儿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困难和挑战。

2. 关爱的意义:向幼儿解释关爱贫困人群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3. 关爱的行动:让幼儿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关爱贫困人群。

三、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

2. 讨论如何关爱贫困人群,例如捐款、捐物、关心等。

3.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艺活动,制作小礼物送给贫困人群。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贫困人群生活状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对关爱行动的认知和实践。

第三章:感恩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感恩,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2. 培养幼儿的善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意义:向幼儿解释感恩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感恩。

2. 感恩的对象:让幼儿了解应该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3. 感恩的行动:教幼儿如何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活动:1. 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感恩的意义。

2. 引导幼儿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学会感恩。

3.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感恩卡片送给身边的人。

幼儿园贫困资助教案

幼儿园贫困资助教案

一、教案名称:幼儿园贫困资助教案第一章:理解贫困二、课时安排: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贫困的概念,明白贫困的含义。

2.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爱贫困人群。

3. 帮助幼儿理解资助贫困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幼儿了解贫困的含义。

2.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帮助贫困人群,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贫困人群,体验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五、教学内容:1. 引入:讲解贫困的概念,让幼儿了解贫困的含义。

2. 故事讲解:讲解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幼儿了解贫困的真实面貌。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帮助贫困人群,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4.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贫困人群,体验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六、作业安排: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2. 请幼儿画出他们心中的贫困人群,并写下他们想对贫困人群说的话。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贫困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同理心。

八、教学资源:1. 贫困人群的生活图片2. 角色扮演道具九、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贫困的概念,让幼儿了解贫困的含义。

2. 故事讲解:讲解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幼儿了解贫困的真实面貌。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帮助贫困人群,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4.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贫困人群,体验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十、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贫困地区,让他们亲身体验贫困人群的生活。

2. 组织幼儿进行义卖活动,筹集资金资助贫困人群。

六、教案名称:幼儿园贫困资助教案第二章:认识贫困课时安排:3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贫困,了解贫困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关爱之心,让他们学会帮助贫困人群。

3. 帮助幼儿理解资助贫困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世界贫困_PPT课件

世界贫困_PPT课件

• 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基本能力的剥夺, 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阿玛蒂亚·森
• 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 起来算一算,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都是张百万,你是怎样 看待世界人均数据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 距的?
思考:所有的穷人应不应该为自己的贫困负 责?
意义:转变对贫困的看法
小组成员:余星琪 吴明凡 程铄评 宋蕊 王姝焱 周婷婷
六、非洲国家反贫困措施
(一)、加强南南合作,努力营造有利于非洲可 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使穷国真正从全球化 中受益。 (二)发展多边外交,加强非洲的团结;推进地 区经济一体化。加快非洲内部的经济整合,减少 贫困人口。 (三)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推动非洲国家宏观经 济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 (四)呼吁发达国家降低技术转让费,加强可持 续发展中的科技合作,为穷国反贫困行动提供技 术条件。
• 2013年消除贫困日主题是“从极端贫困人群中汲 取经验和知识,共同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世界”。
• 一、如何界定“贫困” • 二、世界贫困问题现状 • 三、世界贫困地区分布 • 四、世界贫困对经济的影响 • 五、非洲贫困现状分析 • 六、非洲国家反贫困措施 • 思考讨论
1.绝对贫困
又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 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 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 困户。
2.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 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 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
--------
你判你
必断不
须一能
·
阿 玛 蒂 亚
了 解 贫 困 阶

贫困分析——第一章__贫困的概念PPT课件

贫困分析——第一章__贫困的概念PPT课件
• 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基本需求的理解是不同的 • 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基本需求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不同国家的贫困线比较
5
官方贫困线低于一美元一天
的国家
中国
坦桑尼亚
4
尼日利亚 印度
乌干达
加纳
津巴布韦 马里
3
China
2
1
0
1
6
11 16 21 26 31 36
41 46 51 56 61
– 二十世纪60-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概念;最早明确提 出相对贫困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V. 法克思(Victor Fuchs)。
– 相对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而仅仅与收入差距有关。
– 只要存在着收入差距,存在低收入阶层,贫困就没有办法消除。
– 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讲,绝对贫困可以随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提 高而消除;相对贫困只能随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减少,并随收入分 配的完全均等化而消除。念。
• 贫困是多角度的,需要同时从多个侧面分析; • 贫困没有单一的解决办法,需要从多个侧面同时努
力。
三、贫困、不平等和脆弱性
• 贫困、不平等和脆弱性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 贫困测量的是一部分人的实际福址水平或生活状态; • 不平等关注的是某种我们关心的食物(收入、消费、财产、
机会等)整个人群之间的分配(分布);
• 实际收入越高的家庭把最低生活水平理解得越高,因而给出的 最低收入额也就越高;低收入家庭正好相反;
• 实际收入水平与最低收入额相等的家庭所认定的最低收入水平 就是全社会的主观贫困线。
• 能力贫困
– 能力贫困的概念是由获得诺贝尔经济奖的阿玛蒂亚·森提出的; – 收入或消费水平低只是贫困的一种结果,并不能成为贫困的真实状态; – 森坚持认为衡量贫困的标准应该是个人福址(Well-being)的高低,而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同类型的家庭会有不同的基本需要,他们认定维持最低生活 水平所需要的收入额 不然不同;
• 实际收入越高的家庭把最低生活水平理解得越高,因而给出的 最低收入额也就越高;低收入家庭正好相反;
• 实际收入水平与最低收入额相等的家庭所认定的最低收入水平 就是全社会的主观贫困线。
• 能力贫困
– 能力贫困的概念是由获得诺贝尔经济奖的阿玛蒂亚·森提出的; – 收入或消费水平低只是贫困的一种结果,并不能成为贫困的真实状态; – 森坚持认为衡量贫困的标准应该是个人福址(Well-being)的高低,而福
– 二十世纪60-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概念;最早明确提 出相对贫困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V. 法克思(Victor Fuchs)。
– 相对贫困是以社会平均生活状况来衡量的,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家 庭的生活状况(如以收入或消费来衡量)低于社会平均的水平 (如平均或中值收入)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认为他们出于贫困状 态。
• 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基本需求的理解是不同的 • 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基本需求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不同国家的贫困线比较
5
官方贫困线低于一美元一天
的国家
中国
坦桑尼亚
4
尼日利亚 印度
乌干达
加纳
津巴布韦 马里
3
China
2
1
0
1
6
11 16 21 26 31 36
41 46 51 56 61
– 一个家庭处于贫困状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其最低 生理上的需要 ;
– 定义的核心是最低生理上的需要:食物,衣着,住房和医疗 ; – 20世纪的贫困研究将最低生理需要扩展为人的基本需要:除了基
本生理需要,还包括基本文化需要,如教育和娱乐(国际劳工组 织)。 – 美国学者卡恩(A. Khan, 1977)列出了“基本需要”的核心内 容,它们分别是食物,衣着,住房,医疗,教育,饮用水。 – 绝对贫困尽管以基本需要为基础,但并不是在不同时期和全世界 范围内固定不变的; – 基本需要的涵义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而发生改变的;
– 脆弱性高意味着未来的贫困状况可能会加剧; – 脆弱性会影响个人的和家庭的生产和消费行为; – 减少脆弱性的政策(如各类保障政策,保险等)将有利于减少贫
困人口。
四、为什么测量贫困?
• 有利于政府和公众对贫困群体的关注; • 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制定需要详细的贫困状况信息;
– 贫困人口的规模和分布 – 贫困人口的特征即致贫原因 – 不同群体(儿童、妇女、残疾人等)的贫困状况
• 贫困是多角度的,需要同时从多个侧面分析; • 贫困没有单一的解决办法,需要从多个侧面同时努
力。
三、贫困、不平等和脆弱性
• 贫困、不平等和脆弱性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 贫困测量的是一部分人的实际福址水平或生活状态; • 不平等关注的是某种我们关心的食物(收入、消费、财产、
机会等)整个人群之间的分配(分布);
• 对福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三种不同的贫困定义:
– 第一种福祉的定义是人们拥有财富或资源
• 一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财富或资源越多,福祉水平越高; • 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不足以满足人的最基
本需求;
• 通常用收入或消费水平来衡量家庭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以及满 足基本需求的能力;
• 这种定义实际上回到了绝对贫困的概念; • 被认为是所有贫困分析的起点,也是本课程的重点。
• 低于平均收入(消费)50%的人口;
• 最低20%收入的人口;
– 相对贫困与实际生活水平无关,是一种不同人之间相对收入或生 活水平的相对比较。
– 相对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而仅仅与收入差距有关。
– 只要存在着收入差距,存在低收入阶层,贫困就没有办法消除。
– 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讲,绝对贫困可以随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提 高而消除;相对贫困只能随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减少,并随收入分 配的完全均等化而消除。
– 第二种福址(贫困)的定义是考虑一个家庭能 否获得每一类的消费品;如食品、住房、医疗 和教育等;
• 与第一种定义不同的是我们不考虑一个总体的货币 收入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
• 而是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贫困状况; • 如分析一个人(家庭)是否营养不良,是否文盲,
是否长期患病等;
– 第三种福址(贫困)的定义是就是森的能力概 念;
• 评估单项扶贫政策和项目的效果需要对贫困的准确测量;
– 贫困瞄准效率 – 扶贫投资的影响
• 评价政府扶贫部门和国际机构的反贫困成效也需要可靠的 贫困信息。
– 分配越不平等则会导致更多的贫困人口和更严重的贫困状况; – 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减少不平等是减贫的
重要措施。
• 脆弱性分析的是某个人(家庭)在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 尽管他现在不一定是贫困人口(家庭);
– 脆弱性通常与自然和经济的突然冲击相连,如自然灾害,价格大 幅度下跌金融危机等;
– 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绝对贫困概念,发达国家多数采用相对贫困 的概念。
• 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
– 客观贫困是按照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来判断的,通常 由专家和政府部门来确定;
–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都属于客观贫困;
– 主观贫困是依据个人主观判断而认定的贫困,因此带 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 由每户或每个人自己认定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入额 ;
第一章 贫困的定义与贫困分析的意义
一、本章的目标
• 理解不同的贫困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 了解世界银行是如何定义贫困的 • 理解世界银行贫困定义的三种不同的观点 • 理解贫困与不平等和脆弱性的区别 • 了解对贫困进行测量的四种理由
二、贫困的定义
•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绝对贫困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九世纪末英国学者朗特里(S. Rowntree)提出的 (1901年出版的《贫困:城镇生活的研究》 (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 );
– 能力是由一系列功能(functionings)构成的,包括免于饥饿的功能,免 于疾病的功能,享受教育的功能,等等;
– 这些功能的丧失既是贫困的表现,又是贫困产生的原因;基本功能包括 获得足够的营养,基本的医疗条件,基本的住房条件,一定的受教育机 会等(Sen, 1983);
– 如果一个家庭或个人缺少这些功能或者其中的一项功能,那就意味着处 于一种贫困状态;
址的高低是不能简单地用收入来衡量的;
• 如果两个人相比,一个人身体健康,一个人体弱多病,同样的收入所带来的 个人福址是完全不同的;
• 不同的人群的需要是不同的,是有一定差异的,用单一的贫困线来界定贫困 显然会忽视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 ,如患病的人对医疗的需要;
– 森进一步认为个人的福址是以能力(capability)为保障的;贫困的原因 就是能力的匮乏 ;
– 统一的收入/消费贫困线也就没有必要,界定一个家庭或个人是否贫困可 以直接观察他们是否缺少这些功能,又在多大程度上缺少这些功能。
– 它的问题是在没有统一贫困线的贫困下,如何在个人和家庭之间进行比 较。
• 世界银行的贫困定义是:贫困是对福址的明确的 剥夺;可见世行的贫困定义更多地接受了森的观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