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之小说

合集下载

2024年高频考点解密05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情节分析(讲义)(解析版)

2024年高频考点解密05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情节分析(讲义)(解析版)

解密05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情节分析(解析版)高频考点一情节和线索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小说情节是小说中用来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事件,它与小说人物、环境、主题息息相关。

情节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

请按照叙述顺序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6分)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1)情节的基本结构情节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序幕,对故事背景的交代,或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开端,一般指文本中发生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发展,指矛盾冲突从开展到激化的过程;高潮,指矛盾冲突发展到极点,矛盾各方的主要矛盾达到最紧张、激烈的阶段。

结局,指矛盾得到解决,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

尾声,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以此深化升华主题。

(2)线索的类型线索是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可以是某人、某物、某个事件或心理变化、情感变化、关系变化等,还可以是时间或空间。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单线结构:线索明晰,情节单一,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情节,环环相扣。

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情节丰富,人物形象刻得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明线是显性的,故事情节从正面展开,人物活动、场面从正面描写;暗线是隐性的,人物活动、情节、场面等都从侧面处理。

双线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明线使故事更为集中,暗线能够更好地揭示社会的矛盾,显隐结合,贯穿全文。

(2)答题步骤(3)线索的作用线索的作用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和效果有关。

人物上,塑造人物,丰富形象;情节上,贯穿全文,严谨结构;环境上,交代环境,渲染气氛;主题上,寄托情感,揭示主题;效果上,明暗结合,行文变化。

重难点0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旨(一)-备考2023(解析版)

重难点0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旨(一)-备考2023(解析版)

重难点0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观题答题技巧(一)这里说的主旨题,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抓标题: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抓情节: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确定了小说的主旨方向。

抓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抓环境描写:①分析环境的特点。

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②抓背景介绍。

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抓作者的思想倾向:①抓住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

②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

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两种:1.理解标题含义(意蕴)型2.分析标题的作用型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意蕴等,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对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创作意图的精要概括。

所以解答主旨、标题题,首先要想到文章的创作意图。

小说的主旨和标题,即使考题中没有直接考查此类题目,也可能会出现在其他题目的解答中,因为均离不开对小说主旨的把握和对标题服务主旨意图的揣摩。

所以说,“小说主旨和标题”不考也考。

标题作用分析的“五个角度”一、(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梳理——以《祝福》为例-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梳理——以《祝福》为例-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统编版必修下册)

3、人物角度: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发展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4、主题角度: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5、读者角度: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思考点:(三要素+主题)1、人物方面: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身份;对比、衬托、烘托其他人物,突出其他人物形象特点;使其他人物形象更加鲜明。2、情节方面: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造成情节的陡转;3、主题方面:揭示、突出、深化主题。
二、人物形象作用题
设问方式:小说中某个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1、肖像、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对话、独白)、动作描写。2、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渲染时代气氛,深化主题;3、其他术语:工笔、白描、正面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心理、细节描写、白描、工笔)、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比、衬托、烘托)、对比、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
三、情节安排(艺术)题
设问方式:这篇文章情节曲折,饶有波澜,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
4、就结尾看:①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②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④留白式结局。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025高考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2025高考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知识积累1小说的种类知识积累2小说的叙述特征叙述人称分类具体说明“我”第一人称(1)非“主人公”型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个人物;可以坦陈自己的疑虑和困惑,让读者去思考。

[链接教材:《孔乙己》中的“我”。

]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

[链接教材:《百合花》中的“我”。

](2)“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

[链接教材:《变形记》(节选)中的“我”。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展开心理描写。

不足: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

谈作用、效果时,还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旁观者,还是主人公。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你”第二人称叙述者以直接对话的方式,与作品中的“你”进行交流。

使用这种叙述人称虽然可以拉近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但在小说的叙述中略显拗口。

“他”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

该叙述人称可以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还可以展示同一时间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叙述视角(1)常见的叙述视角类别说明及其效果全知视角大致对应“零聚焦”,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的视角。

作用:①视野开阔,适合讲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故事;②自由度高,叙述时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③客观全面,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事件。

限知视角大致对应“内聚焦”。

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

主人公视角就是作品中主人公的视角。

既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见证人视角,即作品中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的视角,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

作用: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教师卷) -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通用)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教师卷) -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通用)

专题03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年份卷别试题简析题材考点2024新高考Ⅱ卷革命小说概括筛选信息、鉴赏艺术特色、理解分析重要语句2023全国乙卷乡土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分析人物描写手法2022新高考Ⅰ卷历史小说鉴赏文学形象、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结构全国甲卷革命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分析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浙江卷革命小说分析人物描写手法、鉴赏文学形象、鉴赏情节作用、鉴赏艺术效果2021新高考Ⅰ卷革命小说理解分析文本、鉴赏写作手法、鉴赏文学形象全国乙卷当代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情节作用、梳理人物心理变化浙江卷乡土小说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2020新课标Ⅰ卷外国小说鉴赏艺术特色、分析人物心理、鉴赏情节作用新课标Ⅲ卷现代小说鉴赏艺术特色、分析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筛选概括信息新高考Ⅱ卷现代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重要物象、理解重要语句含义江苏卷乡土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探究作者情感态度浙江卷外国小说理解重要语句含义、鉴赏文学形象、鉴赏情节作用命题趋势在理解文本内容、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考查点进一步细化,着眼于对个别语句、某种艺术手法的具体考查,要求考生对文本进行精读,充分把握文本情节,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一、(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孙甘露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

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

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小说人物1赏析人物描写的角度及作用一、正面描写1. 肖像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2. 语言描写:①鲜明的展示人物的性格,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 动作描写:使人物鲜活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人物的举手投足中窥见人物的心态性格等。

4.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5.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6. 细节描写:①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

②深化主题。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⑤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二、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烘托、借助物象烘托、借助环境烘托。

它们的作用: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三、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的技巧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对人物的正面侧面描写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展开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

展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5.从分析人物关系入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

理清人物之间的行为关系,分析他们的交互评价、情感态度。

6.借助作者的议论或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语句分析。

答题模式:……是一个……样的人物形象。

……具有以下性格特点:①……②……③……四、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1.对情节的作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情节是否有推进作用?2.对主题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2023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含答案)

2023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含答案)

专题3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坟场救人茹志鹃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二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

这就是有名的“穷鬼滩”,后来这里又成了清剿队的刑场;不过那时被杀害的人也都是穷人,所以大家还是叫它“穷鬼滩”。

这里的坟堆大都只有二三尺高,四周稀稀散散地站着几株秃树。

来上坟的人很少,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

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离大路较远,有一座坟,坟上还按了个定胜糕似的坟帽,土色是新的。

坟前插着一炷香,放着一碗饭,那饭早已凉了。

新烧的一堆纸灰,给风一吹,夹杂着枯叶,一起旋转着直升起来。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也没唉声叹气,也没号哭,只是发愣。

她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敞开了怀,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关大妈眼睁睁地瞪着远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儿子说的那句话:“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啊……”自从大军北撤以后,儿子一直好像背着自己在做些什么事。

常常深更半夜的在外跑。

去年年底,一天晚上,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提了一个硬小包来找他,那小伙子住了半宿,就悄悄地走了。

哪知天刚放亮,清剿队下乡来清乡了,她急忙起来,脚还没跨出房门,就看见桂平高高地爬在屋梁上,正在把那硬包里的纸片,往屋顶上二梁木里塞。

关大妈一想起这事,又把儿子临死前的那句话,跟他临死时那不慌不忙的样子一对,心里好像明白了许多。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像打在耳朵跟前似的,吓得关大妈急忙站起。

可四周静悄悄的,不见个人影,风仍在摆弄那一片野草。

掉头望望通到镇上去的那条大路,连个过路人也没有,只是在远处扬起了尘土。

关大妈放下心,正要坐下来,忽又听到“砰砰”两下,接着就看到靠近大路那边的草,乱纷纷地朝两边倒。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新高考I卷:冯至《江上》
【小说】历史、诗化小说
新高考Ⅱ卷:李广田《到橘子林去》 【小说 】
新高考I卷:陈村《给儿子》
【小说】书信、知青小说【
新高考Ⅱ卷:沈从文《社戏》(节选) 小说 】
提示:近三年新课标卷命题素材均以小说为主,侧重国内名家的文本,还未 出现外国小说,其中有些作者是统编版教材中的选文作者。
14
(2) 隐性关联:阅读材料与试题材料有关联
2021——2023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一览表
卷别 2023新高考I卷 2023新高考II卷
篇目 《给儿子》 《社 戏 (节选)》
作者 陈村 沈从文
2023全国甲卷 2023全国乙卷 2022新高考I卷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江上》
作品简要分析。
全国甲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 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 2020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 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
考查对小说情节安 排及其作用的分析 能力。
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考查筛选并概括文
全国乙卷: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信息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的整体阅读
读懂一本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让我们经历一段我们不曾经历 的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最杰出的小说是文明赠予我们的礼 物。它们让你完全沉浸在床头的台灯能够照射到的小小空 间之中,摒除了喧哗的世界。本来你对自己几乎一无所知, 它们却让你了解自己的孤独,了解自己的悲哀,了解自己 在永恒时光中小小的位置。
小说阅读有问题 想说爱你不容易
1.不曾经历的人生让我们产生隔阂 2.专注于故事情节让我们忽略鉴赏 3.艰深的主题意蕴让我们难以把握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 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阅读考情通告
• 一、命题者选材特点
• 小说选材,中外均有,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 主;体裁上,以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为主, 或者选择独立性比较强的长中篇小说的节选, 一般在1500字左右;从内容上看,高考小说 的选材倾向于一些关注人生、反映社会变迁 和时代变化大背景下反映人性的小说。
三、四个角度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
1.情节上一,牵线搭桥二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
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相关的故事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
节发展。
2.形象上,侧面衬托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
-29-
3.用模板答题 对小说形象的作用,一般要答出如下三点:“情节结构上的作 用”+“内容方面(对其他人物)的作用”+“小说主题上的作用”。 4.答案整合
关闭
①人物上:有助于塑造陶先生的人物形象,陶先生不顾乞丐老头脏臭的救助 行为,突出了他的医术高明、医者仁心。②情节上: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陶先生在救助乞丐老头之后,人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不理解 甚至嘲讽,变为吴掌柜的“登门拜访”。③主题上:有利于展现小说医者仁 心的主题,突出营造人心良善的社会氛围的用意。
-26-
陶先生打开雕花木窗,看着天边的那轮明月:“我知道,大家都 认为我有洁癖。其实,有些疾病具有传染性,像上次的肺结核病人, 我观色听声,知他病得不轻。如果不戴口罩,极有可能传染他人。”
“那,今天,您就不怕那老人有病会传染于您?” “哈哈,你只知医者有洁癖,却不知医者更有救人癖啊!”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型专题讲解:专题二文学类阅读之小说阅读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型专题讲解:专题二文学类阅读之小说阅读

专题二文学类阅读高考命题分析选文特点体裁:近几年全国新高考卷文学类阅读选文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其中新高考Ⅰ卷均考查了小说,新高考Ⅱ卷则散文、小说兼有。

现代诗歌、戏剧尚未涉考。

文本形式:除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以相互关联的“散文+小说”双文本的形式考查外, 其余均以单篇文本的形式考查。

题材:以红色革命题材、历史文化题材、社会主义建设题材为主要方向,反映了大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考动态,彰显了人物独特的生命体验,突显了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艺性。

从作品的作者构成来看,选文偏好中国现当代的著名作家以及新锐作家。

篇幅:字数在1800~1900字之间。

设题特点题型:均为2道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

考查内容:2道客观题多从微观角度分别考查对文章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近两年全国新高考卷客观题的考查内容出现新变化,设问更灵活开放,更能体现因文设题的命题趋势。

例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第6题与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第7题,前者综合考查小说的情节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后者考查小说具体语句的情感分析,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主观题的内容, 考查容量大,涉及考点多。

此外,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两题都是正向的,打破了以往文学类阅读客观题较少正向设题的模式,题目难度增大。

主观题多从宏观角度因文设题,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考查分析文本的文学形象、艺术手法、思想情感和语言等,考查点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或者是文本的鲜明突出之处;重视探究,注重读写结合,体现开放性,如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最后一题考查了写文学短评的思路。

文学类阅读之小说阅读一、知识体系图解二、题型解法(1)略读,读懂故事读懂故事,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一个考查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一道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抓住故事,就是要把握事件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的完整过程,这是理清层次、概括主题的前提。

04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选择题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

04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选择题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
明崇祯九年秋,徐霞客自感老病将至,开始自己最后一次“万里遐 征”。
其时,徐霞客长子徐屺、次子徐岘均已婚娶,孙子徐建极已三岁。按 理说,他家有遗产,衣食足以自给,百年已过其半,五岳已游其四,本该 弄孙课子,优游林下,安享晚年,可他偏偏闲不住。
这年九月十九日,徐霞客偕一僧二仆,从家乡江阴出发,奋然西行,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II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
选择题精准突破
考点解读 选项设误 方法对策 知识储备 随堂训练
第6题: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 第7题:把握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 选项设误陷阱 1.情节设误 情节设误是指选项曲解某一情节的作用,颠倒情节顺序或夸大某个情节, 甚至无中生有。 2.人物形象设误 人物形象设误是指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错误解说,考生在解题时要特别 注意概述人物形象的词语。 3.环境设误 环境设误是指选项对环境特点、作用及描写的特点进行错误理解分析。
2.比对人物个性。看选项概括的小说人物个性,与原文相比,有无 “曲解人格”(概括人物性格时,或歪曲,或贬低,或拔高)等。 3.比对思想意蕴。看选项分析的小说主旨、情节内涵、人物语言行为 等,与原文相比,有无偏离作者的思想情感、歪曲作者的创作意图等。 4.比对艺术手法。看选项分析的小说艺术特色,有无“手法误判” (错误地界定小说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方法)、“效果误解” (对小说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方法追求的效果进行错误解读) 等。
故事情节: 答题策略:高考小说的情节构思一般都很巧妙,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 有悬念、有起伏、有伏笔、有照应等曲折性方面,还表现在情节尽管曲 折,却很合理。
所以阅读小说时,首先要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和作品 的情节脉络,这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其 次,弄清楚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并按照 统一的角度“主体,做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进行概括。还要弄清楚各 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发展递进,还是对照对比,抑或突转。阅读时 最好在旁边用简明的语句进行标注。》)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考点1+赏析小说的叙述特征+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考点1+赏析小说的叙述特征+课件

1
2
3
4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 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 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 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意蕴丰富。

1
2
3
4
4. [分析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必修下册中的《祝福》的叙事艺术。 ①采取倒叙的手法。先写祥林嫂悲惨的结局,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想要探

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②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写“我”的所

见所闻所感,既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使情节紧凑。③现实与回忆交织。把祥
1
2
3
4
5
4. [分析穿插使用不同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2024浙江杭州质量检测,T9]小说叙述故
事穿插运用了“我”“你”“他”三种人称,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
加以分析。(6分)(张承志《北方的河》) ①“他”是小说主要的叙述人称,表现的是主人公当下坐车前往黄河的情节及所

思所感,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更加客观冷静;②“我”更侧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1
2
3
4
命题拓展
1. [分析反复的叙述方式/2021新高考I卷,T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考点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考点复习

4.分析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题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文本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所谓情 感意蕴,是指文本的情感意义或取向,说白了,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无论哪种意蕴, 都必须从文本的内容、材料人手,因为它总是附着于文本的内容、材料之中的。 (1)围绕主要形象(主人公、物象) 小说都是围绕一个主要形象展开的,这个主要形象在情节中的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意蕴,或者其 形象的不同特征富有不同的意蕴。答题时应抓住这个主要形象的不同时段、不同特征的表现这个切 入点,挖掘其不同意蕴。 (2)分辨相关事物 分析意蕴除了要抓主要对象外,还要分辨与主要对象相关联的其他事物。文本中,与主要对象相关 的事物可分成四类,即“人、事、物、景”。我们应按照“人、事、物、景”四个思路(方向)明 确文中的具体写作内容,分析作者对这四类事物及其相互关系赋予的不同意蕴。 (3)将事物抽象化 分析时我们还必须关注人文精神,将文本呈现出来的人、事、物、景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 可以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实现从更多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思想意蕴和情 感倾向的目的。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 维护、追求及关切,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情感复杂、矛盾、变化的句子。应多揣摩人物的情感,注意小说中的 情感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等体现出来,多与主旨相联系。
(2)含意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既要联系表层意思(字面意 思),又要联系深层含意(语境临时义),这些句子不仅有比喻义、象征义,还 有抽象方面的含义,如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应尽可能地深人下去。
第三,注重联系。 (1)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联系。所给句子都是与全文主旨相联系的,所 以,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看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说, 它体现了怎样的主旨。联系主旨分析句子,一定能分析出句外意蕴、更深层的 意蕴。

3 高考命题点三 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

3 高考命题点三 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怎样确定是环境特点类题 (2018·高考江苏卷)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 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2014·高考重庆卷)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
题干 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示例 (2012·高考江苏卷)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
栏目 导引
怎样解答环境特点类题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祝福》中有多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请各找出一
处,并概括其特点。
环境 类型
原文语句
特点概括
自然 环境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 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 天飞舞……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雪大而乱
栏目 导引
环境 类型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 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 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 等。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 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 装饰布置,也可以是当地风土人情等。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1.从“时”的角度 “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 战时期”。 2.从“地”的角度 “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 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从“人”的角度 “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团结友善) 等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 通过厘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紧张的还 是冷漠的,等等。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之小说的阅读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之小说的阅读方法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之小说的阅读方法考情分析(1)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作品为主,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章多节选自现当代名篇,情节相对完整,能展现人物的性格侧面。

作品多反映底层人的生活。

(2)人物选择上,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闪光点;主题上,反映小人物身上勤劳、善良、乐于助人、轻财重义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多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上的高贵品质。

(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

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

(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

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

(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集中于拓展和探究题。

基础知识一、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依托。

二、小说篇幅(1)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一般认为,字数在六万或十万以上的小说为长篇小说,还可细分为小长篇(一般六万字到十万字),中长篇(一般十几万字到三五十万字),超长篇(一般超过百万字)。

(2)中篇小说(三万字至六万字)。

一般认为,字数在三万字至六万字的小说为中篇小说。

也有少数十几万字的小说也被算作中篇而不归于长篇,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丰富度。

(3)短篇小说(几千字至三万字)。

一般认为,字数在几千字到三万字的小说为短篇小说。

(4)微型小说(数百字至几千字)。

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字数应在两千字以下。

三、常考小说题材、主题(1)军事小说。

1 高考命题点一 情节类题——三大题型三思维,梳理赏析明作用

1 高考命题点一 情节类题——三大题型三思维,梳理赏析明作用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 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 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 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 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 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 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 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 结构,比较复杂,高考时一般不考。不论几条线索,通常都是 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种: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 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 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 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 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 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 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 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 海洋。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 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 烟云。
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
结局 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
李锐《锄》
1629字 小说
【美】迈尔尼《战争》
1357字 小说
贾平凹《玻璃》
1503字
2017年
小说
赵长天《天嚣》
散文
林徽因《窗子之外》
散文
李娟《我们的裁缝 店 》
全国卷近几年在小说阅读这一考点上的几个特点: 1.选材范围。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作品为主,作品内容具有较强 考题形式相对稳定, 问题设置切口小且较具 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试题样式。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但2017年略有调整。 体, 3.考题特点。 ( 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 答案规范易操作,“轻文学重实用”的大纠偏, 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 人物性格特点必考查, 人物形象分析是备考 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物形象; 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 的重中之重!(2017年没有直接考) 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 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温情, 普通人群 ( 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 (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集中于探究题。 中常见的德行。
五、几个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探究主题 5.理解小说标题
写什么
6.品味语言特色
7.分析写作技巧
怎么写
如何读懂小说 小说的常识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1,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的主题 3,关于小说的表达技巧:
解题指导:
1.理清小说的结构
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
人物、事物、时间、情感变化、对比冲突等
多线结构:明暗线等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 常用答题模式
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何人’‘做何事’不能省)”
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人称运用;不同顺序的作用;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小说表达技巧常见提问方式;小说表达技巧解题基本思路。 4,小说标题的作用: 5,小说的语言特色:
6,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部分
题型剖析
命题角度一:情节
小说的情节: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 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 人物性格的成长史 生的一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 程。
高考专题复习之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部分
考纲解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命题特点(一)
年份 全国卷Ⅰ
2014年
小说
叶紫《古渡 头》
1604字 小说
中国小说占主 流,体现对本 刘庆邦《鞋》 1595字 国文化重视
刘震云《塾师老汪》 1615字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2015年
小说 李德霞《马兰花》 1486字 小说
2016年
常考题型
1.情节概括类; 2.情节手法类(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 理性等); 3.情节作用类(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 用分析)。
(一)概括小说情节
常见提问方式: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中的某一方面)。
知识储备:
1、情节的运行方式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的曲折
在一个小说中,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绝不会让人物选择捷
径跑到底的,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即体现出情节的
曲折性。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如“欧· 亨利式的结尾”——在小说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
理 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②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①感受主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
考 纲
分析 综合 鉴赏 评价 探 究
②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③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评价。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情节的生动性。
4.情节叙述顺序
• 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主题更加鲜明)
• 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
1.阅读文章时边阅读边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关键语句。
2.阅读后先明确三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及对象特点或主要事件、 人物;②理清文章脉络;③明确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 3.审题要细致深入,既要关注问题,也要关注分值。 4.树立文本意识,答案要从文章中来。 5.答案组织要点面结合。 6.答题思路要清晰,用语要准确,不写错别字,能分点作答 的尽量分点,标出① ② 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