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语言文字学问测验(附答案)
![2024年全国语言文字学问测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425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1.png)
2024年全国语言文字学问测验(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中国的官方语言?a. 汉语b. 英语c. 法语d. 德语答案:a2. “书法”在汉字文化中指的是什么?a. 用毛笔写字的艺术b. 书写法律文件的技巧c. 用钢笔写字的技巧d. 用打字机打字的技巧答案:a3. 以下哪个成语与“助人为乐”相关?a. 一箭双雕b. 指鹿为马c.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d. 画蛇添足答案:c4.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 __星__ 。
2.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推动经济合作和 __互联互通__ 的倡议。
3. “白酒”是中国的传统 __酒品__ 之一。
4. 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有 __21__ 根弦。
第三部分:简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家人会一起吃团圆饭,还有拜年、赏灯等俗。
2.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哪些发明?简要介绍一下其中一个发明。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其中,造纸术是指利用纤维素原料制作纸张的技术。
中国古代发明了纸张,这对人类的文化传播和记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判断题1. 中国的京剧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剧形式。
答案:正确2.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物。
答案:正确3. 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答案:正确4.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答案:错误。
语言文字规范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ead2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7.png)
语言文字规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穿流不息B. 再接再励C. 出奇不意D. 迫不及待2. “不假思索”中“假”的意思是()。
A. 假设B. 借用C. 依靠D. 假装3. “一言九鼎”中的“九鼎”最初指()。
A. 九个鼎B. 九个州C. 九个部落D. 九个朝代4. “不胫而走”中的“胫”指的是()。
A. 腿B. 脚C. 胫骨D. 胫部5. “不速之客”中的“速”的意思是()。
A. 速度C. 快速D. 迅速6. “不翼而飞”中的“翼”的意思是()。
A. 翅膀B. 翅膀的羽毛C. 鸟类D. 鸟类的翅膀7. “不以为然”中的“然”的意思是()。
A. 这样B. 正确C. 那样D. 错误8. “不卑不亢”中的“卑”和“亢”分别表示()。
A. 低、高B. 高、低C. 低、低D. 高、高9. “不耻下问”中的“耻”的意思是()。
A. 羞耻B. 耻辱C. 可耻D. 不以为耻10. “不寒而栗”中的“栗”的意思是()。
A. 栗子B. 颤抖D. 栗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不劳而获”中的“劳”指的是____。
2. “不二法门”中的“二”指的是____。
3. “不打自招”中的“招”指的是____。
4. “不经之谈”中的“经”指的是____。
5. “不学无术”中的“术”指的是____。
6. “不卑不亢”中的“卑”和“亢”分别表示____和____。
7. “不耻下问”中的“耻”指的是____。
8. “不寒而栗”中的“栗”指的是____。
9. “不翼而飞”中的“翼”指的是____。
10. “不速之客”中的“速”指的是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不以为然”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使用该成语的例句。
2. 描述“不寒而栗”的情境,并解释其比喻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不耻下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带答案)202401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带答案)20240110](https://img.taocdn.com/s3/m/d095cc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f.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带答
案)20240110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A. 汉字
- B. 英文
- C. 阿拉伯字母
- D. 日文
- Answer: A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A. 简单易学
- B. 高效表达
- C. 统一标准
- D. 无歧义
- Answer: C
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
- A. 在官方文件中使用
- B. 在私人聊天中使用
- C. 在外国人交流中使用
- D. 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 Answer: A
第二部分:判断题
1.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提高沟通效率。
- True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范围只限于学术领域。
- False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的共同语言,它可以统一人们的交流方式,提高沟通效率,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
2. 请列举三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场景。
- 官方文件和公文的起草和编辑
- 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 商务谈判和合作交流
以上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
![中国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29b7179ec3d5bbfd0a74f8.png)
1、七大方言区,代表性方言是什么?七大方言分别是指官话、赣语、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
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
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
以南昌话为代表,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海片,以台山话为代表的四邑片,以韶关粤语为代表的粤北片,」以阳江话为代表的高阳片,以广西钦州话为代表的钦廉片,以广西南宁话为代表的邕浔片,以广西玉林话为代表的勾漏片,客家话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
过去以福州话为代表,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
2、举例说明现代汉语中的语流音变现象。
人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
因发音器官的制约和发音方便的需要,音位与音位接续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类型。
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语音的这种语流中变化就叫同化。
如英语中表示复数的词尾s本应读作[s],但在dogs中因为受到了前面浊音g的读音的影响,变成浊音[z]。
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自己原来的发音不同了,这就是异化。
如普通话中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前面一个就不能再读上声,而必须读成近似于阳平(即调值由214变为24),“冷水”、“选举”等就是这种情况。
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得比原来更弱更轻了,这种现象叫做弱化。
如普通话中的轻声,很多就是典型的声调弱化,如“看一看”中的“一”、“我的书”中的“的”等就是。
语流中有些音在连读时因缩并等原因而不再发音或消失了,这就是脱落,也称减音。
如普通话中,“我们”会读作[uom],“豆腐”读作[touf],“小孩儿”读作[tiauxar]等都是脱落。
语言文字工作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工作达标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e6dc5e009581b6bd9eb9d.png)
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一、单项选择(共20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4、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6、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8、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9、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10、手书的招牌凡使用了繁体字的,必须在明显的位置再配放()。
A、标牌;B、宣传标语;C、说明;D、规范字的标牌二、填空题(共8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分为级等。
3、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4、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国家公务员的作用、新闻媒体的和主要服务行业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7beb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4.png)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汉字“明”的正确读音是()。
A. ménB. míngC. mèngD. mǐng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摩学习持之以恒B. 滥竽充数破斧沉舟C. 一诺千金明哲保身D. 按部就班破釜沉舟3.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学习语言,不仅要“听、说”,还要“读、写”。
C. 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D.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上进的学生。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B.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诚实是金。
C. 通过这次活动,使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D.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5. 以下关于修辞手法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比喻。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明月”是借代。
D.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二、填空题1. 请用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国”,并注明笔画名称。
__ __ __ __。
2. 请填写下列成语中的空缺字。
__ __ 笑,十年少。
3. 请用恰当的词语完成句子。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__ __,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4. 请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他虽然年纪小,__ __ 很有见识。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遥远的古老国度,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
村庄里的人们勤劳善良,他们种植庄稼,养殖家畜,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幸福和安宁。
然而,村庄的宁静被一条恶龙的出现所打破。
恶龙居住在附近的山洞中,它经常飞出来袭击村庄,掠夺粮食和财物,村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一天,一个勇敢的青年决定站出来对抗恶龙。
他带上了村民们为他准备的食物和水,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恶龙洞穴的旅程。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94f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6.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 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通用字体标准?a. 宋体b. 楷体c. 隶书d. 仿宋体答案: c. 隶书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标准中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语法规范b. 文字书写规范c. 声调标注规范d. 笔画顺序规范答案: a. 语法规范、b. 文字书写规范、c. 声调标注规范、d. 笔画顺序规范3.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制定和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a. 国家教育部b. 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局c. 国家文化部d.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答案: b. 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局第二部分: 填空题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制定目的是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 __规范化__。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适用范围是整个 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语言文字的 __统一__。
第三部分: 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
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性在于规范和统一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文字使用。
它的作用包括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促进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与文化的传承。
2. 请列举3条你认为重要的国家通用字体标准。
答案:- 宋体:作为中文字符的常用字体,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易识别性。
- 楷体:适合书写书法和书信等正式文体,具有优美的笔画和清晰的结构。
- 仿宋体:仿古字体的一种,适合用于设计古风文化作品和出版物。
以上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局. (2018).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
语言文字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28026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b.png)
语言文字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B. 明察秋毫C. 明查秋毫D. 明察秋毫答案:B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
A. 《论语》B. 《左传》C. 《史记》D. 《庄子》答案:C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诗人()的《登科后》。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孟郊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向老师请教。
答案:D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
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品德高尚,自然有人追随。
C.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品德低下,自然有人远离。
D.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品德一般,无人关注。
答案:B6.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是()。
A.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
B.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话已出口,就无法收回。
C.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人说话要慎重。
D.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人说话要负责。
答案:B7.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出自()。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B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是()。
A.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
B.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比喻做事要有规矩。
C.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比喻人要遵守规则。
D.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比喻人要遵守法律。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dc2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3.png)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以身作责B.专心至志C.提心吊胆2.“山”的笔顺是()A.竖、竖折、短竖B.竖折、竖、短竖C.竖折、短竖、竖3.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下列词组中用字全都符合规范标准的一组是()A.烟雨濛濛B.像雾像雨又像风C.天翻地复4.下列各组字中,全部是独体字的一组是()A.人、口、手、水B.工、农、而、庆C.门、也、习、杨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规范的是()A.家俱B.惟一C.成分D.陷井6.下列三组词语中用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水天相联、对联、联欢B.连续、联合、连忙C.联跑带跳、联想、连累7.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A.万、力、戈B.芳、乃、伤C.叨、匕、易8.下列三组中,“母”的笔顺完全正确的是()A.横折钩、竖折、点、横、点B.竖折、横折钩、点、横、点C.竖折、横折钩、横、点、点9.“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10.下列成语用字正确的一项是()A.少壮不努力,老大徙伤悲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失之东偶,收之桑榆D.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必竟人是必需各自飞行的,彼此能看一眼已是一剎又已是千年。
B.这位老人看起来饱经风霜,面容苍桑。
C.理想若真人人唾手可得,世上也就无所谓烦恼和痛苦了。
D.他说了几句话,总算有个交待了。
12.向来甲班和乙班的篮球赛总是十分精彩,两班实力在()。
A.一发千钧B.上行下效C.伯仲之间D.杵臼之交。
13.“貂chán”是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字的正确写法是()A.貂禅B.貂蝉C.貂婵14.“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非_____利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横线处应该选用的字是()A.赢B.盈C.营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31f3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a.png)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选取拼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彻底B. 澄清C. 填补D. 撤销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很高兴。
B. 眼前的大海无边无际,让人心旷神怡!C. 他拿起刀,做好了咬牙切齿的准备。
D. “我们明天去爬山?”“好的!”3.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出现在哪一项上?A. 聪明伶俐B. 丰富多彩C. 美食佳肴D. 善解人意4. 下列词语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A. 浪漫的恋爱B. 浓郁的咖啡C. 温暖的微笑D. 悠闲的假期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大雁飞过,呈现出一个人的字形。
B. 面对困难,他像一棵铁树般坚定。
C. 夏天的阳光比冬天更温暖。
D. 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着。
二、填空题1. 请用正确的拼音补全下面的词语:______ 老师教我们学习汉字。
2. 请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补全下面的句子:你想要去看电影还是去逛街______3. 请在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正确的写法:书法、书发、熟发4. 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他笑得______像一朵花。
5. 请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A. 月亮像一面明镜,照亮着夜空。
B. 我们一起努力吧,团结就是力量。
C. 桌子上放着一杯水。
D. 雨点儿敲打着窗户。
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同义词,并给出一个例子。
2. 请说明标点符号在书写中的作用。
3. 请解释词性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个例子。
4. 请解释比喻修辞手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5. 请简要解释错别字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4. B5. B二、填空题1. 汉字2. ?3. 书法4. 像5. A三、问答题1. 同义词是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例如,快乐和愉快是同义词,它们都表示高兴、开心的意思。
2. 标点符号在书写中的作用有分隔、标注语气、表示停顿等。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083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b.png)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 B. 心旷神怡- C. 一愁莫展- D. 一诺千斤答案:B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李清照答案:A二、填空题1. “______,天涯若比邻。
”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答案:海内存知己2. “但愿人长久,______。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答案:千里共婵娟三、判断题1. “春眠不觉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对/错)答案:错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对仗”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答案:对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要求诗句中的词语在音韵、意义、结构等方面相互对应,形成对称美。
对仗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通过对比和对照,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效果。
2. 请解释“意境”一词在文学创作中的含义。
答案: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字描绘所营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它超越了文字的直接意义,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出更为深远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
意境的营造是文学作品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五、论述题1. 论述古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答案:古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古文语言简练、含蓄,常用典故和成语,表达方式较为曲折,读者需要通过上下文和文化背景来理解其深层含义。
而现代汉语则更加直接、明快,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古文的表达往往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而现代汉语则更注重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流的便捷性。
六、翻译题1. 请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为英文。
答案:Do not rejoice in external gains, nor grieve over personal losses.七、连词成句1. 请将以下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月色、朦胧、夜、宁静、美。
2024年版全国语言文字知识考试试题(包含答案)
![2024年版全国语言文字知识考试试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d55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1.png)
2024年版全国语言文字知识考试试题(包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词语中,拼音读音与注音读音相同的是:A. 教育B. 角落C. 真实D. 思考答案:B2. 下列词语中,注音读音与汉字读音相同的是:A. 爱B. 意C. 艺D. 难答案:C3. 下列词语中,注音读音与拼音读音相同的是:A. 零食B. 麦片C. 喜欢D. 汉堡答案:D4.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拼音读音相同的是:A. 书包B. 北京C. 火车D. 学校答案:A5.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注音读音相同的是:A. 口罩B. 天气C. 毛巾D. 洗手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 汉字“飞”共有__4__笔。
答案:42. 下列词语中,使用了形声字的是__电话__。
答案:电话3. 下列词语中,使用了朝代名字的是__宋__朝。
答案:宋4. 下列词语中,使用了地名的是__北京__。
答案:北京...第三部分:解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爱国运动,发生在1919年。
它是对列强侵略的反抗,也是中国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潮的高涨。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是推动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2. 解释什么是汉字的偏旁部首,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通常位于字的左侧或上方,具有一定的意义。
它的作用是协助理解和记忆汉字,起到辅助记忆的作用。
3. 什么是文言文?列举一个文言文的句子并解释其意思。
答案: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它是以古代汉民族的语言为基础,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
一个文言文的句子是:“吾乃天德之子,敢问尔等,何人也?”意思是“我是上天赋予德行的子孙,敢问你们,是何人?”。
4. 解释什么是熟语,举一个熟语的例子并解释其意思。
答案:熟语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
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e639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8.png)
语言文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毫D. 明察秋毫答案:C2.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中的“经”字的意思是:A. 经过B. 经验C. 经历D. 经受答案:C3.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A. 四匹马拉的车B. 四匹马C. 四匹马的马车D. 四匹马的马队答案:A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后汉书》答案:D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A. 道路B. 河流C. 桥梁D. 山谷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______。
答案:《道德经》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3. “温故而知新”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______。
答案: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______。
答案:杜甫《望岳》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 短文中“东风来了”意味着什么?答案: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2. 短文中“山朗润起来了”中的“朗润”是什么意思?答案:形容山色清新明亮,滋润。
3. 短文中“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拟人。
4. 短文中“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草地柔软舒适的景象。
四、作文题(2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1c6d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3.png)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2005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是()A.“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B.“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C.“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B.普通话C.汉语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XXX、XXX、上声和去声B.XXX、XXX、上声、去声和轻声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6.XXX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A.三级三等B.三级六等C.三级九等8.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列标点符号属于点号的()。
A逗号(,)B.省略号(……)C.着重号(.)9.“标记”不要误写作“标识”,根据的规范尺度是()。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C.权威词典10.当前国度奉行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A.大力提倡,重点奉行,逐步遍及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1.经国务院核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奉行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三周D.第周围12.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13.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语言文字相关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相关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2a9a0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5.png)
语言文字相关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汉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霎时(shà shí)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徜徉(cháng yáng)D. 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答案:D2.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B. 画龙点睛(形容锦上添花)C. 画蛇添足(形容多此一举)D. 狐假虎威(形容借他人之势)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C. 他虽然生病了,但是仍然坚持工作。
D. 因为天气原因,所以比赛推迟了。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一项是:A. 狡猾B. 奸诈C. 机智D. 阴险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敏捷。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狼一样狡猾。
D.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下一句:_________。
答案:朽木不折2.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空缺部分:_________,必有近忧。
答案:人无远虑3. 请用“风”字组成一个成语:_________。
答案:风起云涌4. 请用“雨”字组成一个成语:_________。
答案:雨过天晴5. 请用“雷”字组成一个成语:_________。
答案:雷霆万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解释“一言九鼎”的含义。
答案:一言九鼎原指一句话可以重如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有权威,使人信服。
2. 请解释“画龙点睛”的寓意。
答案: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70d1d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3.png)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72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公民有研究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义务。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7.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和规定。
10.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服务用字。
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1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1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外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7.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8.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但经XXX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可以使用方言。
19.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20.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21.《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和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带答案)202401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带答案)20240110](https://img.taocdn.com/s3/m/0c66bf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f.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试题(带答案)20240110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属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是:A. 汉字B. 拼音C. 英文D. 方言答案:A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官方标准是:A. GB2312B. GBKC. GB18030D. GB30000答案:C3. 下列哪个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音输入法?A. QWERTYB. 拼音C. 五笔D. 笔画答案:B4. 在计算机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编码采用的标准是:A. UTF-8B. GB2312C. GBKD. GB18030答案:D5. 下列哪个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体?A. 楷体B. 宋体C. 黑体D. 微软雅黑答案:A二、填空题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我国_________的官方语言文字。
答案:汉族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汉字总数约为_________。
答案:700003. 在计算机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编码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GB180304.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音输入法主要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答案:全拼、简拼5. 下列哪个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书写顺序?答案:从左到右三、判断题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官方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正确)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汉字总数约为10000个。
(错误)3. 在计算机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编码范围是GB2312。
(错误)4.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音输入法主要分为全拼和简拼两种。
(正确)5. 下列哪个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书写顺序?从左到右。
(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意义。
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官方语言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我国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一是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三是有利于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国民素质;四是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交流中的沟通与协作。
语言文字法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法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60f7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c.png)
语言文字法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汉”的笔画数是:A. 5B. 6C. 7D. 8答案:B2.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是:A. 坐阵B. 坐镇C. 坐阵D. 坐镇答案:B3. “语言文字法”是指:A. 规定语言文字使用的法律B. 规定语言文字的语法规则C. 规定语言文字的发音规则D. 规定语言文字的书写规则答案:A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B. 他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C. 他学习刻苦,因此成绩优异。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答案:D5. 汉字“书”的部首是:A. 木B. 聿C. 竹D. 攵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笑”的笔画数是_________。
答案:102. “语言文字法”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
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3. 在句子“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中,“刻苦”是_________。
答案:状语4. “坐镇”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坐镇指挥5. 汉字“汉”的部首是_________。
答案:氵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汉”的笔画数是6。
()答案:×2. “坐阵”和“坐镇”是同义词。
()答案:×3. “语言文字法”是规定语言文字使用的法律。
()答案:√4. 句子“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没有语病。
()答案:×5. 汉字“书”的部首是“竹”。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语言文字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语言文字法主要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管理,包括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使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
2. 汉字“书”的笔画顺序是什么?答案: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横折钩、一竖、一横折钩、一横。
3. 请解释“坐镇”和“坐阵”的区别。
答案:“坐镇”通常指坐镇指挥,指领导或指挥者亲自在场指挥;而“坐阵”则没有这样的用法,是误用。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试题45个含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试题45个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6577212f60ddccda38a033.png)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试题45个含答案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七大方言区,代表性方言是什么?七大方言分别是指官话、赣语、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
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
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
以南昌话为代表,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海片,以台山话为代表的四邑片,以韶关粤语为代表的粤北片,」以阳江话为代表的高阳片,以广西钦州话为代表的钦廉片,以广西南宁话为代表的邕浔片,以广西玉林话为代表的勾漏片,客家话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
过去以福州话为代表,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
2、举例说明现代汉语中的语流音变现象。
人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
因发音器官的制约和发音方便的需要,音位与音位接续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类型。
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语音的这种语流中变化就叫同化。
如英语中表示复数的词尾s本应读作[s],但在dogs中因为受到了前面浊音g的读音的影响,变成浊音[z]。
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自己原来的发音不同了,这就是异化。
如普通话中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前面一个就不能再读上声,而必须读成近似于阳平(即调值由214变为24),“冷水”、“选举”等就是这种情况。
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得比原来更弱更轻了,这种现象叫做弱化。
如普通话中的轻声,很多就是典型的声调弱化,如“看一看”中的“一”、“我的书”中的“的”等就是。
语流中有些音在连读时因缩并等原因而不再发音或消失了,这就是脱落,也称减音。
如普通话中,“我们”会读作[uom],“豆腐”读作[touf],“小孩儿”读作[tiauxar]等都是脱落。
3、说明现代汉语中合成词的基本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
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占了绝大多数。
合成词中,多数由两个语素构成,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少数。
汉语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联合型(并列型):1、两词根意义并列,可互相说明,准确表达含义。
例如:途径价值关闭治理富强2、两词根结合后产生了新的意义。
例如:方圆聪明眉目骨肉始终3、两词根意结合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项在起主要作用。
例如:国家人物忘记没有质量。
偏正型:前一词根对后一根起修饰限制作用。
如:高山小说汉字公牛红色倾销飞奔。
补充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的结果。
例如:说服打倒延长改进合成推广2、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例如:船只人员羊群花朵房间牛只。
动宾型(支配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例如:司法管家扫地投资动员拔河挂钩。
主谓型(陈述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如:嘴馋民主肉麻眼熟自动心慌海啸。
(2)附加式:前加式(前缀加词根):老-老乡老师老鼠老爸,第-第一第十第五,阿-阿公阿婕阿毛,后加4、简述现代汉语语法的5个特点。
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跟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汉语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1,、形态变化即词形变化,指一个词在句子中由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而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
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就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示相应的语法意义, 2.汉语没有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变化,没有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示不同语法意义。
同一个词处于不同的语法位置、表示不同语法意义时,词形本身并无任何变化。
3.汉语中也有某些类似形态标志的成分,但数量少,普遍性差。
如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商量一商量商量,干净一干干净净),“子、儿、头”作为有些名词的后缀(扣子、画儿、甜头),“们”用来表示复数(朋友们、同学们),“着、了、过”用来表示动作的不同过程等,但这类形态不仅很少,而且在表示一定语法范畴时缺乏普遍性,出现与否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不像在有形态标志的语言中,表示不同语法意义时的形式变化是强制性的。
二、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由于汉语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于是语序、虚词就成为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表示语法和语义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1)语序不同,结构就不同。
(2)语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语序不同,表达的重心也不同。
(1)虚词的有无,会造成句法结构的不同(2)虚词的有无会导致语义发生变化三、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词类指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法功能为依据而划分出来的,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四、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在汉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不是简单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具有多功能性。
五、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在西方语言里,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
现代汉语的数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中间要加上一个量词。
如:英语:two books 汉语:两本书汉语有丰富的量词特别是个体量词,不同的名词往往要配用不同的个体量词。
如“一张床”、“两台电视机”、“一部电话”、“一匹马”、“一口猪”、“一把刀”等。
5、根据谓语的构成成分不同,现代汉语单句可以分为哪4类(一类举2个例子)(1)动词谓语句:1、定义: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2、常见形式①动词谓语句的常见形式是动词前面有状语或后有宾语、补语,也可以是这几个成分同时出现,就是说,谓语动词对它前后的成分有一定依存性。
②否则,有些动词就要重叠一下,例如:我考虑考虑,你们俩认识认识。
(2)形容词谓语句:1、定义:所谓形容词谓语句,即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
2、常见形式:状+形、形+补、状+形+补,性质形容词则要常常加上程度副词、某些语气副词或者表示比较的成分等作状语、补语。
如:海风特别凉爽。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今年的夏天比以往来得更早。
(3)名词谓语句:1、定义: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叫名词谓语句。
2、名词谓语句的表意功能说明主语的时间、日期、天气、节日处所、籍贯、年龄、职业、数量、容貌、特征等。
例如:今天星期日(名||名,表时间)后天清明节(名||名,表节日)昨天晴天(名||名,表天气)我,山西人(名||名词短语,表籍贯)(4)主谓谓语句:1.定义:凡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统称为主谓谓语句。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例如:这件事||我没有听说过。
那些水果||我们已经吃完了。
这部电影||我看过。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
例如: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他|| 一口水都不喝。
6、举例说明什么是六书。
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1]》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转注属于“用字法”。
各说文家解释不同。
大致有“形转”“音转” “义转”三说。
江声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老部。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
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类。
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
如“北”,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背。
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
7、现阶段能否实行汉字的拼音化?为什么?一、汉字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汉字拼音化的不可行性。
汉字的同音字比较多,同音字可以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汉字拼音化的一大障碍。
比如如果用拼音记录“ zha ng fu yu qi zi chao jia ”这句拼音可以翻译为"丈夫与妻子吵架”,也可以翻译为“张富与其子吵架”,两句话的意思完全不同。
因此如果汉字实现拼音化,这些原来靠字形来区别不同于语素的文字就不能识别,会给语言文字带来新的不便。
廖旭东的现代汉语中也有所体现。
汉字几千年来所固有的这种表意性质是无法轻易改变的。
二、方言的存在是汉字拼音化的一大阻碍。
汉字如果实现拼音化,就必须要适合各个社会群体。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分布比较广,方言现象明显。
一共有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的语言又各不相同。
比如说,很多南方人n、I不分,而山东诸城话中z c s与zh ch sh不分,山东省胶东方言中j zh 不分,这样就造成很多字在他们的方言中单靠听觉是无法区分的,比如说“四”和“十”,“造”和“照”,“囊”和“郎”等。
三、汉字拼音化对阅读古籍来说有很大的困难。
古典文集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留给我们下来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阅读与研究古籍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
因此,对于古籍的阅读不可怠慢。
如果汉字抛却了文字的魅力,那么《诗经》、《尔雅》等这些富有文采的古诗就会变得晦涩难懂,黯然无光。
四、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可随意丢弃。
首先,汉字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他把人类的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活动都记录下来,并世代相传下去,使中国文化永垂不朽。
汉字可以反映出很多古代的文化,比如说通过甲骨文的“女”字可以看出古人对女性的歧视,汉字中的“杵”“臼” “舂”“鼎”等字可以看出古代的饮食制作文化。
如果抛却汉字,那么这些都将无处可考。
其次,中国的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也是拼音文字无法与之相媲美的,很多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最初原因就是书法源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