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第二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网和知识库只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 一个“硬件”基础而已,知识管理的关键还 在于“软件”环境。
误区之四:知识管理就是知识管理软件 • 1.知识管理软件忽视了对知识主体的管理。 •
• 2.实现知识管理应该“文化第一,技术第二”。
• 知识管理软件只不过是知识管理的一种技术方
法而已。
“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
现代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
知识管理推广应用 阶段 知识管理初始阶段
•1945年计算机出现 •50年代,生产管理 走向信息化 •70-80年代,出现了 超文本/群件系统
知识管理全面发展阶段
•知识管理的标准体系形成 •知识管理研究机构得到发 展:如APQC,KSL •1998年, 知识经济年, KM正式传入我国
卫军朝 weijch@gmail.com
思考
• 在信息爆炸的时候,你如何管理能寻找到自己需 要的信息,管理好自己的知识? • 在获取到知识之后如何有效地学习和利用这些知
识?
• 如何将自己的信息和知识尽快地传播出去?
4、知识管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古代、近代知识管理 • 现代知识管理的出现及发展历程

国内外知识管理发展历程
国外 机构 OECD 美国科学院 世界银行 内容 1996 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 的经济》中确立了知识经济的概念 机构 国内 内容 1996 年 OECD 报告翻译并 出版
1997 年发表了 《国家知识评估大纲》 中 国 科 学 1997 年《迎接知识经济, 建 院 设国家创新系统》报告发表 1998 年年度报告《知识促进发展》 1998 年江泽民主席指出 “知 识经济已见端倪”
美国国家标准 1999 年举办知识管理标准问题会 中 国 知 识 1999 年, 中国首家知识管理 化组织和国际 议;2002 年 ANSI 正式批准 EKEC 管理网站 网站 www.chinakm.com.cn 标准组织 知识管理方案为国家标准 诞生 欧洲标准化委 2001 年召开欧洲知识管理会议,开 中 国 国 家 2009 年 8 月, 我国知识管理 员会 发知识管理优秀实践的欧洲指南 标 准 管 理 第一个国家标准正式颁布 委员会
隐化(internalization)”过程,完成一次螺旋上升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 场(Ba)”存在。 • 相应于知识转化四个过程阶段的“场(Ba)”,分别为“创始场 (Originating Ba)、对话场(Interacting/Dialoguing Ba)、系统化场 (Cyber/Systemizing Ba)、练习场(Exercising Ba)”。
定义
• 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经过编码的、有序地承载于某种可见 载体之上的知识,包括传统的书面文件或电子化 后的档案。这类知识是客观的、理性的知识,可 以在不同的个人之间快速而简单地传递,便于组 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分享。 •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则是未经正式化(Formalize)的知识,包 括个体的思维(心智)模式、主观信仰和观点,是 基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不易用言语来沟通 及表达,例如企业、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 习惯等。
•1987年,弗里曼提 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 炼 •1993年,彼得· 德鲁克 《后资本主义社会》 提出“知识生产力” 概念
1924-1985
1995
2010
知识管理的发展史
从文献管理到现代知识管理
表1-1 人类对知识的管理活动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时期 文献管理
(1900-1950)
现代知识管理
• 1995年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のなかいくじ ろう)和竹内广孝(Hirotaka Takeuchi)出版了《创 造知识的公司:日本企业如何建立创新动力学》(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该 书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理论产生的标志。 此后全世界都开始关注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迅速风靡。 知识管理的研究论文迅速增加,不仅学术界、企业界、 政府都开始关注知识管理,并纷纷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来 实施知识管理。
本体论维度:知识创新的螺旋过程
认识论维度之一:四种知识转化模式
四种知识转化模式
第一种模式--“潜移默化”(社会化)[个体间隐性知识 转移] 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共 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共感知识) 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 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进行的所谓“在职培训”基本上 应用的就是这种原理。 例如:(l)公司与供应商及顾客 直接交往及互动,因而获得了知识。 (2)勤于在公司内部 各处所走动及视察,因而获得隐性知识。通常在公司内部 各个实际职场 皆可搜集到最新的资讯。 社会化也包括隐性知识之散布 。将一个人现存的想法 或意念直接传达或移转给他的同仁或部属, 强调“大我” 的精神,愿意让人分享他个人的知识,因而创造了一个共 有的知识转化之场所。
息网和知识库”、“知识管理软件”都只能
称作知识管理的基础“碎片”,并不是知识
管理的本质。知识管理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
理技术、手段、方法,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管
理模式、方式、原则,还是一种新型的管理
思想、观念、意识。
4、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
• 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和知识螺旋理论 • 达文波特的知识管理理论 • 知识管理理论实施的组织和主体
• 3.知识主管不能取代信息主管。
信息管理
1. 2. 3. 4. 5. 6. 以信息整序为目的 静态对象 注重显性知识 以文献组织为核心 注重加工与保存 外部形态整合
知识管理
1. 2. 3. 4. 5. 6. 以知识创新为目的 动态过程 注重隐性知识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以知识共享为核心 内容的整合
• 误区之二:知识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
四化,请注意
隐性知识 社会化:引起共鸣 隐性知识 外化:表达清楚
隐性知识 内化:具体化
显性知识
组合化:联系
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
SECI模型的要点
一个动态交互:知识转移
两种知识形式:隐性和显性知识,组合为各种知识资产。
三个知识聚合层次:个人, 群组, 组织 认识论维度:四种知识创造模式:社会化、外部化、组合 化和内部化;四个知识转移场所(Ba) 时间维度:组织知识创造的五个阶段
古代知识管理
• 据考古发现,殷墟甲骨的入藏、排列都有一定的次序和方法。
•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给《易经》一书和《尚书》、《
诗经》中的各篇做了必要的说明,这就是后世所称的大序和小 序 •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编目工作,建立了中国封建时代 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模式。《七略》作为一部系统目录,开创
– 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型企业 – 实施知识管理的主体——知识主管
知识管理学者——野中郁次郎
• 野中郁次郎(のなかいくじ ろう,1935- )
1935年生于东京,1958年毕 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72 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获 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 1971年起在日本南山大学任 教,1982年起在东京一桥大 学教授
• 语言文字、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 古代知识管理。
古代知识管理
• 古巴比伦王国的寺庙废墟附近所收藏的大批泥板文献是按主
题排列的,
• 亚述巴尼拔皇宫图书馆的泥板文献上也刻有主题的标记,其 目录被刻在收藏室的门旁和墙壁上。
• 同时代的卡西奥多鲁斯在自撰的《宗教文献和世俗文献指南
》中编了一份解题书目,
信息总监 (CIO) 知识总监 (CKO)
信息资源管理科学
知识管理Baidu Nhomakorabea
(1995年至今
知识经济
知识资源
知识管理科学
3、知识管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演变
• 知识管理成为 经济管理、情 报学、计算机
等领域的研究
知识管理的误区?
• 误区之一: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
• 1.知识不等于信息。
• 2.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变革和超越。
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SECI Model) )
SECI模型的最初原型是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內弘高(Hirotaka Takeuchi)于1995年 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提出,将企业知识划分 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 在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 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 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 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社会化 (Socialization)、外部化 (Externalization)、组合化 (Combination)和内部化 (Internalization),即著名 的SECI模型。
SECI模型存在一个基本的前提
• 不管是人的学习成长,还是知识的创新,都是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
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的。正是社会的存在,才有文化的传承活动,任
何人的成长、任何思想的创新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的群体、集体的智慧。 因此,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SECI模型的“社会
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 (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
四种知识转化模式
第二种模式——“外部明示”(外化) [个体隐性知识→组织显性知
识]
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 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概念知识)清晰表达的过程,其转化 手法有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 在商业实务方面,外化须有下列两项要素之协助:(l) 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这会涉及一些表达的技术,以 便将一个人的想法或心意利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与图 片或影片等视觉教育器材等,以交谈或对话等方式加以清楚 的表达出来。(2)将顾客或专家们高度个人化或高度专业化 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可以理解之形式。这会涉及演绎或推论技 巧,因而须善用创造性推论。
了一个典籍以六经为首,诸子以儒家为尊的分类体系。
• 自汉“六分”,晋“四部”,几经变化,到了唐代确定为“经 史子集”四类,成为后世图书分类体系的主流。
近代知识管理
• 技术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打字机、汽车、电话、无线电„
• 古代、近代知识管理,一是对知识的载体 (文献、媒介等)的组织活动,二是知识 的积累与传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管 理。
• 1.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2.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管理的内涵远比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要丰 富和深刻。
误区之三:知识管理就是建立企业信息网和知识库 • 1.信息网和知识库只是知识共享的平台。
• 2.信息网和知识库不能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
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
古代知识管理
• 约6万年前人类祖先克罗马
侬人(Cro-Magnons)和尼 安德塔人(Neanderthals)同 时存在地球上。 • 约三万年前尼安德塔人却从 地球上消失了,为什么?
尼安德塔人
克罗马侬人
• 晚近古人类学家的研究比较发现这两 种人都有语言,也都已经会使用工具。 • 克罗马侬人有阴历,会将观察大自然 的心得,诸如野牛会何时迁徙至洞穴 附近,鱼群何时会出现在河流中等知 识配合阴历写在洞穴的墙上,也就是 现今我们发现的洞穴壁画。 • 在冰河时期来临时,克罗马侬人躲在 洞穴中取暖,等到季节到了才去捕捉 野兽,事半功倍。尼安德塔人却盲目 地出去打猎,而大部分冻死在野外。
• 野中的研究轨迹 • 信息管理—信息创造---知识创造
– 早期研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研究组织与市场的关系, 组织是“信息处理”的机器 – 批判西方组织理论与西方的管理理论 – 提出了信息创造的概念 – 1982年,野中研究日本企业如何管理新产品开发的流 程,通过访谈发现创新来自创新者个人的理念 – 1991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创《创造知识的 企业》 – 施乐公司聘请野中为“施乐知识管理学”第一讲座教 授 – “施乐知识领域教授”
背景 农业经济
对象 以纸为载 体的文献
措施 手工方式
象征 图书馆、档 案馆
学科 目录学、文献学、图 书馆学、档案学 情报学、管理信息系 统
技术管理 工业经济
(1950-1980)
数据
单纯依靠计算机
MIS、OA
信息资源 管理
(1980-1995)
信息经济
信息资源
技术、经济和人 文三位一体 人文、组织、技 术三位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