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保护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应运而生。
这一体系是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保护和传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
保护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严格保护。
北京拥有众多古建筑和文物,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这些建筑和文物都是北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它们,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它们的长久保存。
其次是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民居的保护。
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民居,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和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历史特色。
此外,北京还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名城的精髓。
保护体系通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同时,不断完善保护体系,加强政府、社会和市民的互动,共同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传承。
总的来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保护体系,旨在保护、传承和弘扬北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有效传承,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10.16•【字号】京政发[2002]27号•【施行日期】2002.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京政发[2002]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的,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文件。
在加快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一定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为此,特作如下决定:一、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规划、文物、建设、园林、市政管理、国土房管等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把好审批关,保证切实执行《规划》确定的保护内容和范围,实现有效保护古都风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的目标。
市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要积极研究有关政策,支持试点工作,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规划》,查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规划》依法编制,内容详实、丰富、具体、细致,坚持了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正确处理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搞好旧城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使其在保护中持续发展。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
附件4: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
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规定的保护建筑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40片历史文
化保护区
5.2.2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
旧皇城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前街,地安门内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陟山门街;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什刹海地区,国子监地区,阜城门内大街,东交民巷;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东、西琉璃厂,鲜鱼口地区。
5.3.2 旧城内第二批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皇城、北
锣鼓巷、张自忠路北、张自忠路南、法源寺。
5.3.3 旧城外确定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海淀区西
郊清代皇家园林、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石景山区模式口、门头沟区三家店、川底下村、延庆县岔道城、榆林堡、密云区古北口老城、遥桥峪和小口城堡、顺义区焦庄户。
二、《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规定的保护建筑。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北京(中国首都、政治文化中心)
一、城市简介北京(Beijing;Peking),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空港,国家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1] 。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
北京市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等16个区县。
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
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二、制度(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1991年6月修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5月)
4.《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7年6月)
5.《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1994年)
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21年)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21年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体系第一节保护对象第二节老城、三山五园地区等重点保护区域第三节保护名录第三章保护规划第四章保护措施第五章保护利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协调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城乡建设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共治共享、区域协同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风貌的完整性、社会生活的延续性、城市功能的多样性,保持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优秀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融合,保留人民群众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忆和情感。
第四条本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单位实施、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机制。
涉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大事项,应当经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审议,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统筹安排保护资金,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推进世界遗产申报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落实保护利用、改善民生等责任。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对本辖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的巡查,引导动员公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工作。
第六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负责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并纳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体系。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承担。
《2024年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范文
《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不仅为国内外所公认,更是其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首都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护好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和谐共生,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关乎北京自身的发展,更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北京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故宫、天坛、长城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根脉,也是对全人类文明的贡献。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首都发展并非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历史文化名城是首都发展的重要资源,为首都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支撑。
其次,首都的发展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使得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因此,我们需要寻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最佳平衡点,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
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措施要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和谐共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物质支持。
再次,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此外,还需要科学规划城市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
五、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建议1. 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避免过度开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2.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导读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爱护,始终是首都城市进展建设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在一代又一代城市规划师的不懈奋斗与传承中,才实现了爱护对象的扩大、爱护体系的完善、爱护理念的提升。
喜爱北京历史文化的当代城市规划师,有幸生活在名城爱护为主流核心价值的时代,既贴近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继承丰富的规划思想内涵。
本期专家访谈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爱护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享主要思路和探究历程。
▲ 明清北京内城城墙遗址(图|黄钟摄)柯焕章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讨论院原院长,正高级工程师作为规划界前辈,您曾经在1991年主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并提出北京作为世界闻名古都的功能定位。
您能谈谈当时是如何从整体上考虑历史文化名城爱护的吗?柯焕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爱护必需从整体上入手,尤其要关注对城市格局和历史环境的爱护。
1993年公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整体爱护的十项原则:一是,爱护和进展传统城市中轴线。
一方面爱护好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一方面要在南北延长线上体现出21世纪首都新风貌。
二是,留意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平面,形成象征城墙旧址的绿化环。
三是,爱护与北京城市严格亲密相关的河湖水系,如长河、护城河、六海等。
四是,老城改造要基本保持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布局。
五是,留意吸取传统民居和城市颜色的特点。
保持皇城内青灰色民居,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群的传统色调。
六是,老城要保持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以故宫、皇城为中心,分层次掌握外围建筑高度。
七是,爱护城市重要景观线。
例如“银锭观山”等传统景观视廊,以及景山、白塔、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天坛、正阳门等各标志性城市景观节点之间的视线通廊。
八是,爱护街道对景。
通过城市设计,对历史形成的对景景观及其环境加以爱护。
九是,增辟城市广场。
在老城各城门口四周、内环路沿线各重要路口、重要公共建筑地段等建设城市广场,搞好景观设计。
十是,爱护古树名木,增加绿化,发扬古城绿树相映成趣的传统城市特色。
《2024年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范文
《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无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世界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实现首都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二、北京历史文化的价值与保护意义北京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故宫、天坛、长城等著名古迹,还有众多的胡同、四合院、老字号等民间文化载体。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北京城市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史的见证。
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加强文物修缮和保护、推广历史文化教育等。
这些措施为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城市改造与文物保护的矛盾、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问题、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四、首都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平衡在首都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确保城市发展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技术手段。
五、具体措施与建议1. 强化法规保障: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科学规划与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风格等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协调。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五点建议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五点建议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为
了保护和传承北京的历史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建设北京
市历史文化名城。
以下是五点建议:
一、保护历史建筑和文物。
北京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物,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宝藏。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
强对这些建筑和文物的保护,防止它们被毁坏或者丢失。
二、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北京的历史文化是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我
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份优势,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旅游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
三、加强历史文化教育。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我们应该加强
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让他们了解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
通过
文化教育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
四、建设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保存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需要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让人们通过漫步欣
赏历史建筑,感受自己身处其中的历史韵味。
五、推广本土文化。
北京是有着独特的本土文化的,我们应该加强对
本土文化的挖掘和推广,让人们了解这份独特的文化。
通过推广本土文化,让更多人在共同的文化传承中找到共鸣,彰显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活力。
总之,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份传统文化。
这既有责任,也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北京市城市环境保护方案建议
北京市城市环境保护方案建议摘要: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案的提出,为北京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北京市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建设红线。
为加快北京市历史文化,文化名城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
首先,从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的角度对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案进行了解读。
然后以北京东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为例,介绍了具体的保护和修护建议,可以为北京市其他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北京;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东堂2020年10月28日,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
相较于现行条例,此次修订,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到底“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答案。
但方案的实施,需要对其内容进行解读,同时也需要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和方案实施建议,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
1.北京市城市环境保护方案的解读1.1保什么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不得随便损坏随便拆。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明确为“市域范围全覆盖”。
修订草案提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范围涵盖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主要包括老城、三山五园地区以及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
保护对象包括:世界遗产、文物;历史建筑和革命史迹;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地区和地下文物埋藏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9大类。
1.2谁来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行保护责任人制度。
各区政府和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人,均有保护责任。
各区政府,各司其职。
修订草案要求,对于东城区和西城区人民政府来说,禁止破坏各类保护对象及成片传统平房区,实现应保尽保;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及成片传统平房区的保护和有机更新,保护传统风貌;推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促进合理开放利用。
1.3怎么保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随意新建、改扩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不同,管控力度各有差异。
《2024年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范文
《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关系进行浅议,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与意义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拥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北京乃至中国的发展历程,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目前,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规模建设活动可能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紧张,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此外,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关系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北京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为首都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另一方面,首都的发展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
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是实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策略建议1. 制定科学的规划:根据北京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城市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规划,明确保护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2.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顺利进行。
3.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氛围。
《2024年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范文
《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拥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北京,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从古至今,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实现首都的现代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关系、挑战与对策进行探讨。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挑战然而,在首都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历史建筑、古迹和传统风貌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另一方面,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在风格、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也给城市规划带来了挑战。
此外,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首都发展的新思路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首都发展。
首先,要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将历史建筑、古迹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
其次,要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
再次,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实施策略为了实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双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历史建筑、古迹进行保护和修复;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四是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同保护历史文化的合力。
六、结语总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一、历史古迹保护历史古迹是北京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对历史古迹进行登记、认定和公布,建立保护档案,制定保护规划和修缮计划等。
二、传统胡同和四合院保护传统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市独特的建筑风貌,也是北京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这些建筑,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传统胡同和四合院进行认定、公布和修缮,推广传统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控制传统建筑风貌的改建和翻新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
为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传承人保护和培养、推广非遗项目等。
四、文物和博物馆事业文物和博物馆事业是北京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北京市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为了加强管理和保护,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文物鉴定和评估、推广文物知识、提高博物馆质量等。
五、历史建筑修缮和再利用历史建筑是北京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这些建筑,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推广修缮技术和建筑材料,鼓励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等。
六、古都风貌保护区划定与管控为了保护北京市的古都风貌,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划定古都风貌保护区,对保护区的建筑风貌、高度、密度等进行控制,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破坏性建设等。
七、历史文化街区认定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这些街区,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街区进行认定和公布,制定保护规划和修缮计划等。
同时鼓励居民参与街区的保护和管理,促进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八、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引导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
北京市通过制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推广优秀案例和技术标准等措施,引导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向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的方向发展。
建国以来北京的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有文字可考的城市历史始于公元前1045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
周代燕、蓟等诸侯国开始在此建立都邑;秦汉至隋唐时期成为北方重镇;作为封建都城历经辽、金、元、明、清800多年。
特别是经过明、清两代的修建,古城格局更加完整宏大,形成了在大片平房四合院民居衬托下,以紫禁城为主体,以景山为制高点,自永定门至钟鼓楼对称严谨、起伏有致的,总长约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
在这条中轴线及其两侧,布置了紫禁城、景山、钟鼓楼、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等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建筑群。
北京旧城以大片青砖灰瓦的民居为基调,突出了金黄琉璃瓦的皇宫及蓝、绿琉璃瓦的王府、坛庙,形成了统一而重点突出的城市色彩。
城内既有平直整齐的棋盘式街道网,也有与严密对称格局相对比的园林水系,并由城楼、牌楼和亭、塔、殿堂构成丰富的街道对景,形成了红墙黄瓦、绿荫碧波、刚柔相济的城市空间。
北京的旧城集中国封建都城建设之大成,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中,将北京列入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1993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的城市性质。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中国首都的独特风貌。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旧城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建设。
特别是近十年来,改造范围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如何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虽经多次研究,但一直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
为此,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1.北京旧城现状的基本情况1.1土地使用和房屋建筑北京旧城是指在二环路(原城墙和护城河位置)以内的地区,面积62.5平方公里。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计划
如有重大调整 必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规划依据
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年月 年 月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年月
年月
年月
1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国务院关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的批复
年月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
北京旧城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对保护区内的建筑保护和更
新分为六类进行规划管理 文物类建筑 保护类建筑 改善类建筑 保留类建筑 更新类建
筑 整饰类建筑 须遵照执行
北京旧城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对保护区内的用地性质变更
人口疏解 道路调整 市政设施改善 环境绿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原则 对策和措施
社稷坛 北海 中南海及 片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面积约
平方公里
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东城区 南至鼓楼东大街 北至车辇店 净土
胡同 东至安定门内大街 西至赵府街 总面积约为 公顷 该地区与什刹海 南锣鼓巷
国子监等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相邻 是皇城的重要背景 也是保护旧城整体风貌和沿中轴线
对称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
界定 占地
平方公里 除旧城范围以外 有世界文化遗产 处 颐和园 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处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处 区级文物暂
保单位
处 普查在册文物
处 总计
处
市域范围内 辖十个远郊区县 总面积达
平方公里 除规划市
区及旧城范围外 有世界文化遗产 处 长城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迹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7.8
• (2) 保 护 明 清 北 京 城 “ 凸 ” 字 形 城
廓
(3)整体保护皇城
• 按照《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开展保护 和整治工作。
(4)保护旧城内的历史河湖水系。
• 护城河水系——北护城河、南护城河、北土城 沟、筒子河 • 古代水源河系——莲花河、长河、莲花池、玉 渊潭 • 古代漕运河道——通惠河、坝河、北运河 • 古代防洪河道——永定河、南旱河 • 风景园林水域——六海、昆明湖、圆明园水系
(1)建立旧城保护、中心城调整优化和新城发展的统筹 协调机制,完善旧城保护的实施机制,促进旧城的有机 疏散。 (2)健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 (3)建立健全旧城历史建筑长期修缮和保护的机制。 (4)打破旧城行政界限,调整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协 调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以及市政府相关行政 主管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负担的责任和义务。 (5)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制度化的专家 论证和公众参与机• 旧城文物保 护单位及历 史文化保护 区规划图
•
(1)及时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
• •
• • •
(2)对已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应严格依据 保护规划实施规划管理。 (3)进一步扩大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
(4)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 (5)根据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 历史环境保护和有机更新方式。 (6)逐步整治、改建或拆除历史文化保护区内 不符合保护控制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市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 保护独特的自然地理形态。 • 完善市域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 资源的保护体系。 • 保护各级风景名胜区。 • 保护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划 定保护范围并加以整治。 • 保护辽、金、元、明、清不同时期北京城池变 迁过程中遗存的历史遗迹和城池格局特征。 • 发掘、整理、恢复和保护丰富的各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如传统地名、戏剧、音乐、字画、服 饰、庙会、老字号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 髓,焕发古都活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1)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正确处理保 护与发展的关系。 • (2)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 •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 有机更新的方法。 • (4)坚持积极保护的原则。 • (5)坚持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原则。
传公 统里 保 风长 护 貌的 从 特明 永 色清 定 北门 京至 城钟 中鼓 轴楼 线 的
(5)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 和街巷、胡同格局。
(6)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 传统的建筑形态。
(7)分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保持旧 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8)保护重要景观线和街道对景。 (9)保护旧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 (10)保护古树名木及大树。
•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的重要内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必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执 行,要保护历史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