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与中国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期论文

课程名称:《国富论》

专业年级:研究生2012级

姓名:蒋艳婷

学号:4121020027

二O一三年零十二月

亚当斯密论分工增进劳动生产率

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越高;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越高,技术进步越快;技术进步越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国民财富增加就越多;国民财富越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一、分工增进生产率的原因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分工出现后,同等数量的劳动者能够完成过去更多的工作量。分工促进产量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熟能生巧,劳动者的操作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熟练地掌握了属于自己工作范畴内的操作技巧;第二,劳动者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过程通常需要损失大量的时间,有了分工,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损失;第三,在分工劳动的过程中,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出来。使一个劳动者能够完成原本需要许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宇琦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一月第一版第十页)亚当斯密分析了劳动分工,并指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他认为一国国民财富积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最大提高则是由于分工的结果。他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定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斯密不仅一般论述了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深入分析了产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产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产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关于分工的决定因素,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到市场广狭的限制”。(宇琦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一月第一版第七页)

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有了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势必会有所增加,并且增加不少,分工的结果是让每一个劳动者的业务成为单纯的操作,也就是说,他们终生局限于一项单纯操作,因此一定能够大大增加自己工作的熟练程度。中学学的卖油翁让很多人看到熟能生巧的魔力。

第二,劳动者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损失一些时间,这些浪费掉的时间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比我们所想象的缺失要大很多。对于劳动者

来说,想要很快地从一种工作转换到使用完全不同的工具,并且在不同地方进行另一种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是机器,在工作转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适应过程就大大降低了生产率。

第三,机械的适当利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简化劳动以及节省劳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在这里讲的是:那些机械的发明能够使我们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也是源于分工。机械是帮助人们省力的装置,机械的运用提高效率是毋庸置疑的。

亚当.斯密给出分工提高生产率的经典解释是: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节省劳动时间;第三,机器的发明和采用。将斯密这一观点加以概括,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有两点:其一,原来要求复杂劳动的工作通过分工以后只要求简单劳动就可以了。由于简单劳动只需要较少的生产技能学习时间。所以分工增加了人们可以用于生产的时间,从整体上降低了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成本。其二,分工使得单个生产过程简单化,有利于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的使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又进一步降低了对劳动技能复杂性的要求。亚当斯密还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分工提高了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是产生酬递增的根源。总之,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是,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酬递增,而进一步的分工依靠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所体现出的就是酬递增机制。因此,专业化和分工应该成为研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二、分工受规模限制

“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这就是闻名的“斯密定理”。市场的范围(规模)决定了市场是否可以分工,当市场规模很小的时候,分工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行的;当市场规模比较大时就会有很细的分工。因此,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看一下张维迎在他的书中曾经提到的一个例子:在农村里,很少有专业的理发师,如果有的话,理发师也会将所有与理发相关的事情一个人都做了。但在城市里,理发师是一个分工细致的事情,有人专门就负责洗头,有人专门负责剪发。再比如,城市里的洗脚行业,端水的和洗脚的不是一个人,剪趾甲的也不是同一个人,抠耳朵的又是另外一个人。分工细致后才能做得比较优秀。举一个跟我们贴近的实例进行解析,如学校食堂。我们中小学的食堂由一家或屈指可数的几家承包,每家提供给学生的食物无非就是米饭、面食、还有几份菜,家家都是这些,

他们的差异化非常非常小。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生本来就非常少,外加一部分学生走读,在学校就餐的学生就更少,因此规模比较小,各个承包户不得提供各种食物,没有差异。但大学的食堂则不然,就我们现在学校的食堂,各个承包者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专门卖面的、有专门卖炒饭的、有专门卖面包的、还有专门卖包子的,面食就进行了如此多的细分,因为学校内学生数量众多。即使每家承包者专业化经营某一种食物,也足以维持他的正常盈利。

三、从分工增进生产率看农业现代化

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里说农业与制造业相比,农业由于自身的原因,不利于分工,其生产率要落后于制造业。我们可以将亚当斯密分工的思想运用于农业,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现状是土地分包到户,农户自主经营,由于中国农业人口巨多,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农村人口比例还是占接近51%,综合各种因素使得中国是农户分散经营。根据西方经济学我们知道,任何产业都有规模效应,只有中国的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对比美国农业经营与我国农业经营,美国都是大农场,农业实现机械化;中国都是小农户,机械化比率非常低。未来如果实现中国农业经营机械化方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因此中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必须集规模、分工、机械化于一体,通过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实现“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分工经营;通过分工经营,进而实现机械化生产;通过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