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2023年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案
2023年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案____年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国家决定在____年全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
该建设方案以森林生态为核心,整合各方资源,重心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力推绿色发展,以期到____年,初步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的国家森林城市。
二、建设目标1. 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建立起以国家森林城市为节点的区域生态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提升城市绿化率: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行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3. 提高空气质量: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4.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设优美的森林景区和生态公园,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旅游经济收入。
5. 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 增加绿色就业机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 建设生态绿化带:以国家森林城市为核心,向外规划建设生态绿化带,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行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2.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制定和实施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3. 推广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发展,推广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减少建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推行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5. 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以国家森林城市为支撑点,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6. 加强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能力。
攀枝花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加快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山水园林城市、川滇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资源利用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建设进程,实现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十年彻底变,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最宜人居”和“最宜发展”的生态家园。
到2007年,攀枝花城镇化水平达60%,建成区面积达54km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7.6m2,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7km/km2,自来水普及率达98%,燃气普及率达87.6%,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达11标台,人均居住面积达15m2,日清扫面积达400万m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万人拥有城市公厕1.8座,亮灯率达9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绿地率达40%,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990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m2,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5m2。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管理体系等方面形成与现代化大城市指标体系一致的发展格局,城市步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2004年实现省级园林城市目标,2005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力争2007年基本建成“数字攀枝花”城市、国家山水园林城市。
城市民用燃气设施建设。优化民用煤气管网布局,确保供气安全,提高服务质量,逐年提高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到2007年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达87.6%。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形成多种能源互补的共用格局。
城市公交客运设施建设。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意识,继续培育和规范城市客运市场。重点强化城市公交客运的中心主导地位,调整完善公交线路布局,配套完善城市公共客运设施,提高城市公共客运服务质量,使公交行业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到2007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11标台。
攀枝花市城市建设发展五年规划(2003——2007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攀西资源开发会议精神,根据《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年)》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结合建设部、建设厅“十五”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攀枝花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特编制攀枝花市城市建设发展五年规划。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攀府发[2010]22号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攀府发〔2010〕2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2010年7月7日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十二日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攀委发〔2007〕18号)精神,全面推进攀枝花生态市建设,确保实现2020年建成生态市的目标,根据《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和“四个倾力打造”战略,紧扣发展和为民主题,以建设生态攀枝花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为切入点,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规律,融合攀枝花历史、经济、文化、环境特点,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自下而上、逐年落实”原则,着力建设生态经济体系、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能力支撑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促进攀枝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一)全市目标到2020年,全市各县(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区)建设标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市建设目标。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一、主要指标对比分析攀枝花与国家、省森林城市指标的对比分析根据目前攀枝花森林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分为已达指标、易达指标和不可达指标三类,进行攀枝花市森林城市建设指标的可达性。
(一)已达指标分析在25项指标中已达指标9项,具体有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郊区森林公园、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生态科普活动次数、创森的支持率和古树名木保护率等指标。
(二)易达指标分析易达标指标虽然与目标有一定距离,但通过努力容易达到。
根据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易达指标共11项,分别是郊区森林覆盖率、立体绿化、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道路绿化率、水岸绿化率、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保护、保护区面积比例、休闲绿地、创森的市民知晓率、乡村绿化、特色生态产业等,通过努力可以在近期或2015年前达到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要求。
(三)难以达到的指标分析目前攀枝花难以达到的指标有城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乡土树种使用率和城市森林的自然度等4项。
攀枝花城市处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薄,砂石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差,生态容量低,造林难度大,形成典型的稀树灌草丛,这是城市森林覆盖率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加速度与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基本持平,限制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量,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 m2,与2007年相当,离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存在距离。
攀枝花城市属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下南亚热带气候环境。
根据攀枝花乡土树种调查和多年荒山造林及城市绿化的实践经验,对乡土和引种成功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初步筛选,云南松、攀枝花、番石榴等94种本土木本植物和台湾相思、木麻黄、三角梅等72种引种木本植物可作为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使用。
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应考虑所处的气候带和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群落,以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为主,以当地乡土植物种类为基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适应当地环境,保证城市森林群落的成功建设。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pdf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一、规划期限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生态康养攀枝花金沙江畔森林城——攀枝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海 ,规划的项 目卓有成效地落在攀枝花的城市 乡间 、山头
地块 、大街小 巷 。
生 态蝶 变 ,稳 步走 向宜 居 、 宜 业 、宜 游 、宜 养的 特 色康 养 城 市 。2 0 1 7 年 ,攀 枝 花吹 响 了 “ 创 森 ”最 后一 公 里 的冲锋
一 个资源 川 发I X,四川省攀
』 一 扶 “ 个I } 舣圳 f 5 1 范城 I
卡 支 化f 仃 制铁 、煤炭 支撑 而一度辉煌 . .正} 大 l 为
这f / ; \ J I : I 比 蜊,未术辉煌 『 』 n 何J 1 : , 成 为攀枝
化愈发 峻 的挑战 5 + I - ,攀枝 化人, f + J 她+ f t F + i + j + p y
和城 市 转 型发 展? 攀枝 花 正在 以不 同 于过 去 的方式 再 次起
跑。
范区创建单位 ,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 , “ 阳光花城 ・ 康
养胜 地”品牌效应进一 步凸显。
绿色在 不断延展 。 然 而 ,在 攀 枝 花 , “ 创 森 ” 工 程 已 不 只是 绿 色 的 复 制 ,而是 将绿色融人 了民生的血液 。 在 创 建 国 家 森 林 城市 的 过 程 中 ,攀枝 花重 点 建 设 生 态体 系 、林业 产业 体 系 、 生 态 文化 体 系 、支撑保 障体 系 等 “ 四大体 系” 。实 现绿 色惠 民 、产业 富 民 、文化 润 民 、绿 荫 庇 民 。不仅 要打 造金 沙 江畔 森林 城 ,生态 康 养攀枝 花 , 更要 呈现 一个人 与 自然 和谐 发展 的攀枝花 。 把 生 态 体 系 建 设 作 为 提 升 市 民 幸 福指 数 的 “ 第 一 T 程 ” ,做 到 绿 色 惠 民 。实 施 城 乡绿 色 福 利 空 间 、绿 色通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建设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生态森林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建设现代化的生态交通网络,包括道路、铁路、水路等,提高城市内部和外部交通的便捷程度。
2. 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的应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建设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等,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三、生态保护与恢复1. 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保护城市内外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湿地、林地、水源地等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2. 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加强草原、河流等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3. 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生态农庄等,吸引游客,拉动当地经济。
四、绿色产业发展1. 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和支持高科技环保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广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3.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推动绿色科技产业的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1.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2.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建设生态公园和城市绿心。
3.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鼓励建设绿色建筑,减少土地利用强度。
六、政策支持和监管1. 设立专门的森林城市建设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和推进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地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2. 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各地开展森林城市建设,配套建设保障资金。
3.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森林城市建设。
七、社会参与和宣传1.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2. 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森林城市建设,促进合作共赢。
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旨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生态森林城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支持和监管、社会参与和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和有效性。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2017年修编资料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一、规划期限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5)》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5)》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5.04.16
•【字号】攀办发[2015]25号
•【施行日期】2015.04.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5)》的通知
攀办发[2015]25号
各县(区)政府,钒钛高新区管委会,花城新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5)》已经市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4月16日。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主要内容简介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主要内容简介一、规划期限近中期 2011年—2020年远期 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国家级二滩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K㎡。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用地规模城镇用地规模:根据山地城市的实际情况,攀枝花城镇用地人均指标控制在110平方米左右。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指标控制:2020年近期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城市用地规模为100.09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人均建设用地110.02平方米,城市用地规模为119.92平方公里。
(三)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渔门镇、大田镇为次重点,依托红格、平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主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大田为中心,包括平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城镇等级结构规划攀枝花市市域城镇体系由五级城镇构成:一级:攀枝花中心城区。
攀枝花市建设城市森林浅谈
森 林 景 观 与 人 文 景 观 有 机 结 合 , 善 城 市 生 改 态环境 , 快城 市生 态化 进 程 , 进城 市 、 加 促 城
49
维普资讯
PANZ HUA HI
S —TECH & I ORM ATI CI NF ON
市 居 民 及 自然 环 境 间 的 和 谐 共 存 , 动 城 市 推
时 也 说 明 攀 枝 花 城 区 绿 量 不 足 。攀 枝 花 在 大
力治理污染 的 同时还 须加 快 建设 城 市 森林 , 大 量 增 加 城 区人 均绿 量 , 会 提 高 人 居 环 境 。 才
一
、
国 内外 城 市 森 林 发 展 状 况
城 市 森 林 的 提 法 最 早 源 于 美 国 和 加 拿 大 。 由于城 市 森 林 提 倡 将 “ 市 ” “ 林 ” 城 和 森 相
结 合 , 使 工 业 文 明 与 自然 林 业 的融 合 , 两 促 是
种 不 同 建设 过 程 相 互 交 融 而 形 成 的 一 种 特 殊 生态 类 型 , 内 外 学 者 对 城 市 森 林 的 提 法 也 国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大 多 美 国 学 者 对 城 市 森 林 的 理 解 是 包 含 城 市 内 的 所 有 树 木 , 且 十 分 注 而
些 国家 比如 英 国 、 国 、 兰 等 对 城 市 森 林 德 芬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城 市 郊 区 的 森 林 或 城 市 内
境 等 , 来 备 受 关 注 。世 界 上 任 何 一 个 人 居 历
环 境 优 良的 城 市 均 有 发 达 的 森 林 和 很 高 的 人
均绿量 。
维普资讯
第 3 2卷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生态保护和建设管控生态红线发挥生态红线制度在生态空间管控中的基础作用,把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划定为生态红线管控区。
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形成以金沙江、雅砻江及安宁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盐边县北部、米易县西部、仁和区北部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
加强生态建设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生态自然恢复为主,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
落实河(湖、库)长制和林长制,持续实施大规模绿化攀枝花行动。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天然林资源和公益林保护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遏制天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
加大草地生态保护和退化草地修复治理力度,逐步实施退牧还草和草地补种,降低高山草地开发利用强度,推动长江-金沙江、雅砻江等江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沿线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加强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重点加强金沙江干热河谷及安宁河流域生态保护。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强化生物安全和入侵物种防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加快建设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建设重点项目二、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控制,加快工业污染治理提档升级。
推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脱硫、脱硝、除尘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工程。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安宁河谷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城市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防治力度。
攀枝花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一、规划期限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为了实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态福祉,特制定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以下是具体内容:一、总体目标1. 培育一批以林木为主要景观元素的城市,实现生态与城市的有机结合。
2. 提升城市森林覆盖率到30%,增加森林面积10000公顷。
3. 严格控制城市扩张边界,统筹安排城市与森林的空间布局。
4.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与传承。
二、推进重点及措施1. 加强规划引领,制定城市森林发展规划,确保森林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金、企业捐赠等方式,增加城市森林建设的资金来源。
3. 积极引导城市绿化,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注重打造生态景观,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
4. 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对市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5. 推动森林产业发展,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林产加工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社会宣传、公众教育、专题展览等方式,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7.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相关技术和资金,推动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
三、工作步骤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制定城市森林发展规划,明确年度任务和目标。
2. 推进城市绿化项目,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3. 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森林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4. 支持森林产业发展,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
5.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森林文化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6. 建立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评估机制,定期对各地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
四、工作保障1. 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
2. 设置专项资金,保证工作的资金支持。
3.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态 环境 建设 , 提高 城 市绿 量 和城 市环 境生 产 能力 , 改善 环境 质量 , 善人 居 环境 , 城 市 与森 林 和谐共 存 , 改 使 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处 , 城市 生 态 系统 中 的 自然 、 会 、 社 经济 各 子 系统 平 衡 发 展 J 。因此 , 如何 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 建设 环 境 , 现城 市可 持续 发展 , 摆 在攀 枝 花人 当前无 可 回避 而又 十分 艰 巨 的任 务 。 实 是
杂, 气候独特, 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 属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 J 4 。多年的工业发展模式 导致城市基础设施滞后 、 城市功能极不完整 ; 工业治污不到位、 工业企业总数的增加 , 环保设施相对落后 , 采矿 业 和治金 工业 生产 排放 了大量 工业 粉 尘 和有 害气 体 , 城 市 带 来 了严 重 的 生态 环 境 问 题 , 给 导致 城 市 人居环境质量不高 , 城市绿量少 , 严重危及攀枝花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升城市 的环境容量 、 减少环境污染 , 解决 目前攀枝花城市绿化总量与人居环境改善的绿量需求之 间存在 的矛盾 , 遵循可持续 发展原 则和 生态 经济 学原 则 , 鉴世 界城 市发 展 的成 功经验 , 治理 污 染 和发 展循 环 经 济 的 同时 , 化生 借 在 强
1 研 究 区 自然 概 况
攀枝花城区位于四川省西南 川滇交界部 , 雅砻江和金沙江汇合处 , 地质 、 地貌 复杂 多样 , 中山峡谷 属 地貌。其年太阳辐射总量 10千卡/ r ~17千卡/r , 日照 2 8. 26 . h 5 e2 3 a e 年 a 707~ 4 82 。年均温为 2 . ℃ 07 1.  ̄ ≥1 ̄ 积温 74 . 67 .  ̄ 无霜期 24— 5 天 。年降雨量 7 47— 7 . m 相对湿度5 — 79 C, 0C 4 78~ 26 9C, 9 30 6. 83 1 m, 1 6 %, 3 蒸发量 2 3. 22 . m 是降雨量的 3 1 24 4 86— 12 8 m, .9~ .3倍。干燥度为 16 11 l 。主要水系为金 .4~ .57 】 沙江、 雅砻江及其支流。主要 自然植被类型有稀树灌草丛 、 灌草丛 、 灌丛、 云南松林 和硬叶砾林等五大类。 主要土壤类型有燥红土 、 褐红壤 、 赤红壤 、 山地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等几种 ‘ 。 8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案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国家决定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森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使城市呈现出浓郁的森林氛围,提供优质生态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森林城市建设,使城市绿化率达到3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生态环境健康,居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2.原则: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参与公众。
三、主要内容1.加强绿化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加大对绿化的投入。
将公园、植物园、绿道等绿地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形成“绿脉”和“绿网”,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同时,采用适宜的树种和植物进行绿化,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美观度。
2.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水体、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限制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鼓励绿色产业和低碳发展。
3.改善空气质量: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大气污染。
同时,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力度,增加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的使用比例,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4.完善城市设施:增加城市的绿色设施和服务设施。
建设更多的市民休闲广场、公园和运动场所,提供更多的户外健身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网络和供水排水系统,提高城市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5.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森林城市建设。
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化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相关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加强对森林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城市的认知和参与度。
四、实施路径1.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目标和措施。
2.加大财政投入:增加财政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2024年城市森林工程建设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森林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森林工程建设是指通过种植树木、绿化公园、修建绿地等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2024年城市森林工程建设方案:一、确定建设目标1.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通过种植多年生乔木、落叶杂木和常绿灌木等植物,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使城市的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改善城市热环境:通过植树造林、建设绿地和水体等方式,降低城市的气温,改善城市的热环境,减少气候变暖对城市居民的不良影响。
3.提高城市生态功能:通过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生态绿地等方式,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二、确定建设重点1.加强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加入森林工程建设内容,明确城市森林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保护并利用现有的绿地和自然湿地资源,合理规划城市的森林空间。
2.加强社会参与: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森林工程建设,通过组织居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并鼓励市民绿化自家住宅区,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
3.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城市森林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定期监测城市森林建设的效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城市森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确定建设措施1.加强树木种植:在城市的行道树、公园、广场等地方,加大乔木和灌木的种植力度,选择适应城市环境的树种,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2.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按照城市森林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绿地建设,建设各类绿地,包括湿地公园、林地公园、草地公园等,形成城市绿地系统。
3.改善城市水体环境:通过湿地修复和水体治理等方式,改善城市的水体环境,增加城市景观的美观性和生态功能。
4.加强科学研究:开展城市森林工程的科学研究,探索城市森林工程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森林工程的建设效果。
总之,2024年的城市森林工程建设方案旨在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热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一、主要指标对比分析
攀枝花与国家、省森林城市指标的对比分析
根据目前攀枝花森林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分为已达指标、易达指标和不可达指标三类,进行攀枝花市森
林城市建设指标的可达性。
(一)已达指标分析
在25项指标中已达指标9项,具体有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郊区森林公园、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生态科普活动次数、创森的支持率和古树名木保护率等指标。
(二)易达指标分析
易达标指标虽然与目标有一定距离,但通过努力容易达到。
根据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易达指标共11项,分别是郊区森林覆盖率、立体绿化、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道路绿化率、水岸绿化率、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保护、保护区面积比例、休闲绿地、创森的市民知晓率、乡村绿化、特色生态产业等,通过努力可以在近期或2015年前达到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要求。
(三)难以达到的指标分析
目前攀枝花难以达到的指标有城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乡土树种使用率和城市森林的自然度等4项。
攀枝花城市处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薄,砂石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差,生态容量低,造林难度大,形成典型的稀树灌草丛,这是城市森林覆盖率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加速度与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基本持平,限制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量,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 m2,与2007年相当,离国家森林城市
创建指标存在距离。
攀枝花城市属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下南亚热带气候环境。
根据攀枝花乡土树种调查和多年荒山造林及城市绿化的实践经验,对乡土和引种成功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初步筛选,云南松、攀枝花、番石榴等94种本土木本植物和台湾相思、木麻黄、三角梅等72种引种木本植物可作为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使用。
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应考虑所处的气候带和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群落,以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为主,以当地乡土植物种类为基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适应当地环境,保证城市森林群落的成功建设。
(四)不可达指标分析
不可能达到的指标有城市郊区农田林网1项。
攀枝花市地形破碎,沟谷纵横,境内土地92%为山地,河谷坝区面积小,以山地农业为主要特征,主要发展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禽四大农业优势产业,粮食常年播种面积小,仅保持在60万亩,不可能按国家标准的农田林网要求建设。
建议该指标不作为攀枝花森林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
二、规划定位及理念
(一)规划定位
特色定位:山青、水秀、林茂、花香
功能定位:生态、宜居、康养
主题定位:打造花城特色,建设森林城市,塑造“山川壮丽、林茂花繁,生态、宜居、康养”的现代城市新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