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斯夫MDI项目跨文化管理案例

重庆巴斯夫MDI项目跨文化管理案例
重庆巴斯夫MDI项目跨文化管理案例

重庆巴斯夫MDI项目跨文化管理案例

【项目概况】

巴斯夫重庆40万吨MDI项目,由惠生与韩国大林公司(以下简称…MDI联合团队?),组成联合体伙伴,共同执行该项目的详细设计、采购服务和施工管理工作。

该项目在经过严格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标准审核、两轮当地公众咨询和数次专家评审后,获得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正式批准。该项目由巴斯夫独立投资建设,总预算费用80亿元人民币,这套现代化的设施包括MDI生产装置、硝基苯生产装置和苯胺生产装置,它将成为一体化化工生产综合设施的核心部分,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作为地方合作伙伴,提供所需的大部分主要生产原料,同时重庆(长寿)化学工业园区辅助提供所需的公用工程系统。

重庆MDI一体化项目有自己独创的安全措施,视环保安全为第一位。巴斯夫公司的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高度重视安全和环保。该项目的废水排放量将受到严格管控,以达到最小化。重庆MDI项目采取的水保护措施将和巴斯夫在德国莱茵河的路德维希港、比利时斯海尔德河边的安特卫普、美国密西西比河边的盖斯玛等地的厂区如出一辙。巴斯夫公司对项目所在地居民郑重承诺:MDI项目是按照世界级安全环保标准建造和生产运行,并致力于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绿色化工基地。这一设施将于2014年开始运行,将主要生产用于聚氨酯泡沫的核心原料,使重庆成为世界级聚氨酯原料的主要生产基地和中国西部地区聚氨酯产品技术服务中心。

MDI联合团队,以其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相似的文化、激情和忠诚,将尽一切努力,为巴斯夫未来几年的MDI项目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为维护MDI联合团队在全球EPC服务提供商的声誉,所有MDI联合团队的执行管理者和员工将尽全力为项目成功做最大的贡献。

巴斯夫和MDI联合团队三方在上海MDI项目办公室集中办公,到目前为止,有240多项目人员在项目办公室紧张而努力地工作,预期项目任务高峰时增加到400人以上。

MDI团队是一支全球化的团队,项目成员来自于16个不同的国家(比利时、哥伦比亚、德国、意大利、韩国、荷兰、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美国、中国等)。可以说,MDI项目是一个跨文化管理的典范。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团队的融合、多种文化的碰撞和适应成为项目的主旋律。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取得项目的成功?本文我们试图从巴斯夫、大林和惠生的项目管理者的视角去解读跨文化管理的奥秘。

自从项目启动以来,MDI联合团队就在一起紧密地合作。这样的合作关系在开始阶段总是比较困难的。随着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理解、各方的角色和职责等方面确定后而

解决。显然从项目开始到现在,项目进展都相当顺利,我们对目前项目的执行情况非常满意。所以我确信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将成功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

我曾经说过我们要开始一个持续长达三年的长途“旅行”。我们大家来自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团队都要保护各自公司/集团的利益,这是法律上的要求。在这个“旅行”中我们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立场,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一起做出共同的解决方案来支持我们达到项目要求的安全、质量、时间和成本的目标。尽管在这个“旅行”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地位,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目标:项目的成功,这是我们大家的项目!

我认为,这个成功有几个重要因素:

信任:建立信任是任何合作的重要基础。当不同的工作层面和关系层面缺乏信任,误解很容易升级为冲突。信任的建立及获得是要花时间的。一般来说,在初始阶段信任度的增长非常缓慢但随后不久就可快速增加。但是,一旦信任被破坏,又要从零开始,而这第二次的开始通常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建立彼此的信任。

相互信任是良好合作的基础。因此大家应该要彼此信任。

合作:在商业生活中,彼此间的工作和合作是基于一纸合约例如合同。但实际上是人们(也就是我们自己)代表他们各自的公司在进行工作和彼此间的合作。所以建立人际关系来加强我们的合作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是坐在同一条船上,必须朝同一方向划行才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也就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彼此了解,我们必须确保很好沟通并通力合作。

沟通:忽视,缺失信息,不正确的沟通都会很快引发问题并使问题逐步升级而导致冲突。因此在沟通中我们都应该诚实和透明。邮件不是沟通的主要渠道。如果你希望去沟通,你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去彼此交谈。当双方有共同的兴趣去了解彼此时,语言不再是公开和直接沟通的障碍。有时候尽管大家说着不同的母语,他们相互不明白对方是因为他们只是不愿意去明白。

因此,我们应该公开并诚实地相互沟通。

最后,谈到跨文化能力:在我们的“旅行”中,你必须去面对你可能不熟悉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我们不仅仅在谈论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而且包括那些不同公司内的不同的企业文化。面对这些文化方面确实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会。在这方面考虑的关键因素是:宽容、尊重和适应。

对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式你必须要宽容。尽管你的观点是正确的,然而你必须尊重其它文化的差异并要理解为何他人迥异的做事方式。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要互相学习。应该从他人不同的处事方式中看到其它文化中积极的一面。这就是适应。

MDI 项目自2011年6月开工以来,在项目大团队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完成了45万安全人工时,包括BASF的54名员工在内,目前人力投入已经达到约340人,惠生的参与度超过64%。

在本项目中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不仅仅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合作文化方面也有差别。我们可以认同共同的理念,我们可以认为我们有共同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时常明白一点,由于文化差异可能会遇到未预料的困难。

我们怎样更好地避免误解,我们怎样更好地建立一种可能的关系?对我们所有人是一个挑战。我们的答案是什么?

我认为有几点:尊重与我们的文化有差异的文化,默许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不同的经营方式。所有这些的最终体现出来的是,最终落到一个字,那就是“信任”;信任他人,赢得他人的信任;这是Bora先生无论何时一有机会就会说的一个字。

我无法想象在未来40多个月还有比此项目更令人兴奋的工作,因为这种刺激鼓舞来自于每天与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并设法向他们学习。

社会科学家曾经建议多元文化经历的民族最适于在变化多端的世界的惊涛骇浪的水域航行。

曾经受过培训的个人,认为他们能够从最多变化的来源学到东西,并准备使他们质疑的假设得到答案,比起大体上相同的文化特性的人相比,与那些有着不同背景的人可能更有创造力、更能相互理解和更容易共事。

所以,这是我们成长的一个最大机遇。这个成长的机遇不只是你能够学到鉴赏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是因为你越来越对个性化敏感,避免了那些最初假设和你相像的人似乎是非常不同的人。

从惠生角度来看,我们这个项目和其它项目一样,每天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尤其是我们在这个超过16个国家国籍组成的项目大团队里,我们始终都保持着愉悦的工作氛围和他们一起工作,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去交流和吸收彼此国家间的风俗、文化和理念。通过努力工作共同见证成长。怎样全面提升我们在工程总承包的能力,从工程设计、采购服务到施工管理,BASF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质量的服务要求,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如何去做,彼此的文化理念不同,考虑问题的思维也不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攻克的难关。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挑战,使我们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舞台具有竞争力的工程服务公司。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多次参与巴斯夫项目,而目前MDI项目正是我的第六个巴斯夫项目。

在这长达一年的项目申请工作之后,中国政府终于完成了对项目的审批,今年六月份,三方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极大的热情,调来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在这一切如期开始的时候,我回想起过往与巴斯夫朋友一起的工作生活,虽然有过困难和辛苦,但是开心快乐多于巴斯夫装置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我1989年加入大林,从1995年开始参与巴斯夫的项目,巴斯夫聚氨酯(重庆)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项目已经是我参与的第六个巴斯夫项目。无论怎样,在与巴斯夫合作的项目中,无论大林以何种模式被选定,特别是以优秀承包商的资格参与项目时,我总是有幸参与其中。我参与的第一个巴斯夫项目是在韩国蔚山的Poly-THF项目。那时,我刚结完婚,在项目上做项目工程师。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巴斯夫项目,这个项目给了我提高和成长的平台,成为了我在大林生涯的巨大转折点。无论是在谈判或是在工作过程中,巴斯夫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分析和他们诚恳的态度都打动着我。所有这些,使承包商在与其的合作中,都能以同样的热情和共同的目标发挥其所能而努力工作。在这个项目中,我开始学习在工作中做到相互信任,相互依靠,打开心扉地与他人交流,同甘共苦。那时,韩国刚刚经历过一场全国范围的金融危机,一切才开始恢复。很多大公司和银行都破产关闭了,整个韩国的银行系统已经崩溃,许多国际机构纷纷借贷大量资金来摆脱困境。巴斯夫,这个全球最大化工产品的市场领导者和市场最大占有率拥有者,冒险的选择了在韩国进行投资。当然,这些债务韩国政府已经全部还清。巴斯夫,不仅仅是大林的恩人,而且在那个很多国际大公司不愿意投资韩国,没人相信韩国的信用度的日子里,给了韩国信任和机会,同样也是韩国的大恩人。

Poly-THF 项目做的非常的成功,项目实际投资比预算要少很多,未出现任何的安全缺陷,并提前投入商业运营和通过性能考核。该项目的成功消息发布在每天报纸的头条。在金融危机刚刚恢复的那些日子,这总会是一个让人们看到希望的消息。从这个项目开始,巴斯夫对大林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出色表现,开始给予足够的信任。

我参与巴斯夫的第二个项目是2001年在韩国丽水(Yosu)CCD 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开始做项目设计经理,这个项目虽小,但却成为了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挑战,即使是到现在,在项目性能考核中所要战胜的困难依然会经常萦绕在我的睡梦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项目给了我学习做巴斯夫项目详细设计的机会,学习他们的规范、获得巴斯夫技术的技术秘密,和巴斯夫工艺技术对有腐蚀性的、有毒的、易燃易爆的化工产品的特殊要求。因此,这个项目的安全策划和设计比任何装置要更加严格和一丝不苟,多重的安全审查和多种方法来保证详细设计的安全性,严格的安全措施、任何与安全设备或设计相关的变更,都要经权威批准。我经历了大多数非金属、高强抗腐蚀金属

以及各种能抵抗高强腐蚀性液体的衬里材料,我也了解如何在设计、运输、测试、安装和开车过程中如何处置这些材料。这些从CCD项目中学到的教训和知识现在仍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冲突的最主要的和根本的判断因素。而且,不幸的是,当时由于低薪工人在罢工,工会封锁了所有的项目施工现场,在我招聘做性能测试的工人时遇到了大麻烦。我作为大林的代表,要按照承包合同,准时完成性能测试,但是我却找不到一个工人来为我工作。最后的希望就是从我的现场工程师、项目工程师、销售经理和分包商的施工经理那里寻求帮助。一支突击队诞生了,赶工做性能测试,我们把这支队伍称作“五人老兵队”。我是领头,有两个人做我的助手,还有一个是管道安装工和一个是装配工。除了焊接,我们包揽了其它所有的活。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了性能测试的失败,我都不会忘记我孤独无助时他们陪伴我的时光和给予我的帮助。现在,我们仍然会经常见面,无论他们在哪里或他们在干什么,我们仍保持着友谊。我非常肯定,这个项目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个是2003年在韩国丽水的TDI项目。那时,这是大林在韩国最大的化工项目。大林的管理层为这个项目指派了最具能力的、最有经验的团队。由于业主巴斯夫需要一个项目人员协助总体的项目管理执行工作,所以我在业主这一方工作。这个项目让我有机会来到中国,从那时起因为巴斯夫极力推荐,我作为上海IIP项目的设计经理,这是我人生中的又一大转折点。

第四个是2004年在中国上海的IIP项目。这个项目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学习如何与国际联合团队合作。对于大林来说,在承包甚至业主的合资企业这个非常复杂的组织中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共同执行项目,是全新的体验。大林在韩国做过许多服务性的工程,但仅限于详细设计和采购。从九十年代初起,大林开始独自做国外的一些EPC总包交钥匙工程。在执行项目中EPsCm项目需要不同的管理技能和经营哲学。在完成这个项目之后,大林有资格作为一个领头企业在中国承接EPsCm项目,而且大林也开始被许多中国设计院和建筑公司所熟知,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大林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与项目中所有的中国合作伙伴以及分包商之间建立起了良好合作和相互的信任,最后取得项目的成功。

第五个是2008年在中国南京扬巴IPS-II项目。这是IPS-I项目的扩建项目。大林承担其中一套装置,是IPS-II整个扩建项目其中的一部分,大林作为设计、采购和施工交钥匙工程的承包商,福陆是项目管理承包商。IPS-II工程是大林、福陆和日本东洋工程公司三方联合承包的项目。众人皆知,韩国大林公司的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远不如美国福陆公司以及日本东洋公司的程度。美国和日本是发达的经济大国。而在这个项目中,大林赢得了业主及合作伙伴的尊重。

最后,2011年我正开始我的第六个巴斯夫项目——重庆MDI 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作为项目经理,肩负着整个项目的实施。回首过往,在我为大林服务的22年工作生涯中,与BA巴斯夫合作的时间就不少于12年。每一个项目开始,我都想到有两点要告诫自己,第一就是要自信这个项目会成功,这是因为我除了有很多与巴斯夫合作的项目经验,我还有很多相互信任和一直保持良好的沟通的巴斯夫朋友。另一个就是要高度关注可能会影响项目顺利进行或引起质量和安全问题所隐藏的风险和意料之外的事情。众所周知,潜在的风险无处不在,但是我相信我们可以把潜在的风险转化成为一种契机,一种激励项目人员积极向前的动力。

现在,巴斯夫,大林和惠生三家公司强强联手联合作项目,拥有组织良好的团队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一定会取得项目的成功。

而对于这种多元文化团队,我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来自于文学名著《三个火枪手》,火枪手们总是用呐喊来提醒和鼓励他们自己,他们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奋斗,并且每个人都为了大家而不停地奋斗。其实对于团队而言,这种合作的理念至关重要。现在,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的边界线或者障碍。“业主”或“承包商”的字眼在为同一目标奋斗时已不分的那么清清楚楚。巴斯夫、大林和惠生在同一条船上就像电影里的三个火枪手一样,同生共死。

我的第六个巴斯夫的MDI项目,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完整word版)《管理学》经典案例、实例资料分析

《管理学》经典案例、实例资料分析 焦强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

目录 1、管理前智:企业管理新思考 (1) 是什么在决定创新能力 (5) 中国企业如何进入欧美市场 (9) 2、人本管理:世界顶级企业是怎样“打造”员工的 (10) 通用电气如何挑选接班人 (15) 诺基亚“人才管理”文化的启示 (19) 3、管理论谈:管理的圆融大智:中国式管理 (24) 管理的善恶 (27) 量化未必能管理好 (31) 4、管理实务:化繁为简 (35) 企业有效管理者的十大策略 (37) 简单管理是一种智慧 (40) 5、管理艺术:如何做成功的领导者 (43) 6、管理专题:华尔街缺的是道德 (45) 7、人才管理:销售经理与鱼缸 (49) 8、管理新智:将制度贯彻到底 (53)

企业管理新思考 ——取长补短式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管理方法——取长补短式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建立这种新的管理方法考虑的主要因素:(一)企业管理的内容和范畴。(二)文化基础。(三)国情基础。(四)先进性和前瞻性。(五)广泛推广性。新管理的特点:1、一头看政府、一头看市场。2、一头看国内管理文化、一头看国外先进管理方式。新的管理方法是综合中西管理思想的优点和长处。一头吸取西方先进管理思想及手段,一头完善中国式管理思想、文化传统。在这个发展年代,变是永恒的,任何已有的管理模式都将被创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管理的主旋律必然是创新。 一、建立取长补短式管理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管理的内容和范畴。管理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面的内容。具体讲,生产力包括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协作关系,产品的终了分配关系;上层建筑方面包括企业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层面和企业制度层面的具体内容。从以上可以看出企业管理包含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 (二)文化基础。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管理是与该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的。管理的文化基础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任何管理都植根于一种文化之上,社会文化背景是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环境,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和方式与之相适应、因为社会文化环境是客观的、相对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管理植根于文化之上如果能与之相适应,符合它的特征及要求,则管理效果就好,管理效率就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会提高;如果管理不适应文化、则管理效果差、甚至导致管理失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文化发展,把文化背景、文化特点、文化内容借用来作为具体的管理手段,利用文化本身的系列内涵建立相应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兴趣越来越趋向于管理文化研究,借用文化作为管理不失为最有效的管理办法之一。 (三)国情基础。由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

1010732327 化工学院 桂舒舒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一、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1.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有利于解决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由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各个子公司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他们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就会产生不同,从而在公司内部引起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不仅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冲突。在跨国公司中对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管理不当势必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合作的失败。许多跨国公司后来的失败大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2.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有利于解决跨国度、跨文化的管理移植问题。 所谓管理移植是指将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去,其目的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效果、获得相应的利益。由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从发达国家移植过来的管理方法,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修改和改进,使之与原有的管理方法融为一体,从而提高管理移植的效果,获取相应的收益,达到管理移植的目的。 3.跨文化管理对跨国公司及其员工具有导向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跨文化管理形成自己的母公司与各个子公司都要遵循的企业文化,形成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等。跨国公司通过跨文化管理形成的企业的宗旨、最高目标、共同愿景、价值观念等对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及各个子公司以及所有的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公司所确定的总目标。这种导向是通过跨国公司共同的企业文化的塑造来引导公司员工的行为心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地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巴斯夫小小化学家项目

巴斯夫小小化学家项目 巴斯夫:“小小化学家” 塑造可持续的未来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项目概述 巴斯夫于1997年6月在德国路得维希港(Ludwigshafen)设立了一个永久型“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儿童互动实验室,免费对全球 6-12岁的孩子们开放。这是欧洲第一个以化学为主题并能让孩子们亲自实验的实验室。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化学小实验,并在一个充满乐趣又安全的环境中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体会巴斯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02年,在庆祝中德建交30周年系列活动中,小小化学家首次引入中国并在北京亮相。由于各界反馈极好,2003年起该活动先后登陆了南京、上海、香港、台北、重庆、广州、沈阳和武汉。迄今为止,中国共有超过十万两千名儿童和55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这一活动。与此同时,巴斯夫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也陆续举办了“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 6~12岁的孩子们在“巴斯夫小小化学家”通过亲手做实验感受化学的神奇魅力。

项目背景:欢乐化学塑造孩子们的未来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先生表示:“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观对孩子们的成长都十分重要,这也正是我们在中国持续举办‘巴斯夫小小化学家’的原因,我们希望以此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更多地了解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并在这样的理念中茁壮成长。我们愿意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塑造孩子们的未来。” 化学科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实验的现象更是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它特别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伸手即可触及化学,巴斯夫通过举办“巴斯夫小小化学家”这项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摆弄眼前的瓶瓶罐罐和动手实验,了解基础科学知识,体验科学的奥妙,从小就培养自己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指导孩子们实验的大学生志愿者也能通过活动学以致用,培养自己奉献社会、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成为巴斯夫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参与者和传播者。最后,活动也使广大的家长们在孩子的感染下,真切体会到巴斯夫正致力于用可持续的方式塑造未来的不懈努力。 实施过程:奇妙实验生动教育模式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到身边化学无处不在,真实感受化学世界的奇趣,巴斯夫精心挑选与孩子们的生活相关的实验主题,并谨慎选择安全的材料。实验简单有趣,浅显易懂,且社会实践意义强,很适合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化学、关心环境、关爱人类的观念。 实验开始前,大学生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化学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每天的实验分为若干场,每次40分钟。活动现场播放“嘟嘟博士”主演的动画片,让更多的孩子提前感受到了化学创新的魅力,也让更多的家长更加放心。

跨文化管理_(双语)报告封面

1、案例分析:走向地狱之路 案例思考题 (1) 贝克和雷诺斯之间的隔膜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层隔膜? (2) 贝克与雷诺斯的谈话是否有效?贝克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3) 雷诺斯的信的容可能是什么? (4) 如果是辞职信,什么可能是最直接影响该决定的主导因素? (5) 如果你是贝克,你会怎么处理? (1)We can know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Reynolds and Beck are mainly cultural barriers and that they don’t trust each other.从文章可知,雷诺斯和贝克之间的隔膜主要是文化障碍,并且他们没有建立对彼此的信任 文章中,贝克和雷诺斯存在着种族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贝克和雷诺斯两个是不同国家的人,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巴拉加尼亚,他们虽然彼此相互交流过,却未能真正的了解对方的文化,对彼此的文化不能深入的欣赏。而且贝克相信自己有天赋,可以解决一切沟通上的问题,十分自负,雷诺斯也是,对别的种族有观念上的不认同,造成了他们之间的隔膜。 (2)Their conversation was invalid because of power distance.他们的谈话无效,因为他们之间的权力距离。 雷诺斯是贝克的继任者,也就是雷诺斯现在是贝克的上司,而贝克的谈话带着一种强烈的征服感去的,这样让雷诺斯在整个谈话过程中都处于弱势地位,不能真正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是贝克的理所当然的认为。贝克一直在否定雷诺斯的种族观,这就让雷诺斯感到尴尬和不适。雷诺斯的沉默和肢体语言,并未引起贝克的关注,这是他们之间的信任几乎不存在。此外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权力距离,公司里欧洲文化占据上风,这就让巴拉加尼亚文化的雷诺斯处于下风。总之,他们之间的权力距离造成了现在的状况,让雷诺斯和贝克之间的谈话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3)Resignation letter雷诺斯的辞职信 前一天的贝克的与其谈话的失败,让雷诺斯选择辞职。可能容是控诉雷诺斯对其文化的不尊重,对这样的文化环境感到不能忍受,继续下去也是不能被别人所认同,而且对雷诺斯的谈话态度感到不满,根本不去听从自己的解释和意见,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样的一份工作。

跨文化管理案例

摘要:跨国公司中的各类人员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进而产生文化冲突,使得跨国公司内部无法有针对性地沟通管理,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成功发展主要归功于它卓有成效的跨文化管理。本文分析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成功的跨文化管理,以期为更多的跨国公司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中韩文化差异跨国公司三星 0 引言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许多韩国企业都在中国投资成立合资和独资企业。这既包括像三星、LG、SK、现代这样的大企业集团,也包括许多韩国的中小企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为两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中韩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势必会引起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令在文化、习俗、社会体系不同的外国经营的跨国企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跨国公司必须要解决好促使不同文化在企业中融合这一新课题,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下面对三星电子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它的品牌战略、营销战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看它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进而获得成功的。 1 三星电子的跨文化管理分析 三星(SAMSUNG)连续多年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三星创立于1938年,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世界级大企业。三星在韩语中具有“天长地久,强大兴旺”之意。美国《时代》周刊评论:“三星凭借…简约、新奇、亲和力?的产品理念,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了…科技、时尚、数字先锋?的品牌形象。” 1.1 品牌战略在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三星坚持走时尚路线。首先,三星在外观设计上体现出了时尚感。1998年,三星确定了新潮设计的产品策略,以此来打造其时尚品牌。三星请来了IBM的首席设计师汤姆·哈迪为三星的设计师们抛砖引玉、开拓思路,使得三星以一种全新的时尚、前卫的形象亮相于消费者面前。其次,三星的产品定位是高价位的高端产品。三星进军海外市场的初期也是从低端产品开始的。但随着不断发展,低端策略显示出了它的弊端,于是三星转型为推出高品位高价位的时尚产品,并获得了年轻的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消费者的青睐。再次,三星选择了高级专业商店(如Best Buy、Sears、Circuit City 等)销售产品,并且注重与高雅艺术相结合。三星另一个品牌策略是增加亲和力。具有良好亲和力的企业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三星的口号是“三星数码世界欢迎您(Samsung Digital Everyone?s invited)”,在产品性能上为消费者考虑的很周到,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在外观设计上注重品位与时尚,给消费者一种体贴亲切的感觉。在中国,三星成立了“三星中国社会公益团”,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这些都给三星的亲和力增加了砝码,从而提升了三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1.2 营销战略—体育营销三星精心设计了在国内外的营销策略及营销渠道。除了常规的媒体广告宣传外,三星将重点放在了体育营销上,并专门设置了体育营销部门。这是因为体育竞技的激情、动感、追求、挑战、协作意识和公平竞争精神也正是三星所追求的企业精神。三星赞助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的亚特兰大展示会、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并在1999年加入奥林匹克TOP计划(The Olympic Plan,全球赞助商计划),之后又赞助了2000年及以后的各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除此之外,三星还积极赞助地区性体育活动。从1986年汉城亚运会开始,三星一直赞助各届亚运会。在中国,三星积极赞助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并请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刘国梁做其体育形象代表。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三星继续其奥运赞助商的角色。“三星通过自己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让此届奥运会成为不同以往的心旷神怡的奥运会。”赞助TOP计划的同时,三星还投入大约3倍于赞助费的资金用于宣传三星自身的奥林匹克形象。拥有顶级赞助商头衔的三星,品牌认可度及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销售额也将有大幅度的增长。

跨文化管理成功与失败

跨文化管理成功与失败 合资企业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活跃、最为盛行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这是在各种经营方式中困难最多、经营要求最为复杂,也最不容易被理解的一种方式”。从表面形式看,中外合资企业是各方资本、技术、人员、劳动的组合,而其深层次的内涵则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碰撞与融合。由于不同的文化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和员工行为,因此跨文化管理已成为关系到合资企业的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并越来 越受关注。 一、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物、事的管理。也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广州标致案例 (一)案例背景。广州标致是由广州汽车制造厂、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合资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标致成立于1985年,总投资额8.5亿法郎,注册资本为3.25亿法郎。广州标致员工共2,000余人,由广州汽车制造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共同管理。截至1997年8月,广州标致累积亏损10.5亿元人民币,实际年产量最高时才达2.1万辆,未能达到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年产15万辆的标准。同时,中法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合作无法继续。1997年9月,中法签订协议,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宣布中止合作。 (二)广州标致合资双方文化差异 1、目标期望差异。法国标致的主要经营目标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在这样的经营思想指导下,法方人员的决策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色彩,工作重点就放在向中国出口技术、设备、零配件上,旨在短期内获利。中

《管理学》教材各章节课后测验题及答案 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第八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不是组织文化的特征。 A.独特性 B.不稳定性 C.实践性 D.人本性 2、组织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理智约束,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地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这句话描述了组织文化的()。 A.约束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辐射功能 3、组织文化具有()。 A.强的创新性,打破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 B.独立于环境,始终保持高雅性和纯洁性 C.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淘汰旧文化,发展新文化 D.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稳定性 4、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 B.组织文化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立即消失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5、跨文化管理的目的是()。 A.组织领导者的模范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塑造中起到号召和导向作用 B.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C.组织文化主要靠自律,所以不需要建立制度 D.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无需改变 6、关于组织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是在组织的发展历程中自发形成的

B.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 C.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 D.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7、()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 A.战略性变革 B.结构性变革 C.流程主导性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8、对()的改变包括对作业流程与方法的重新设计、修正和组合,包括更换机器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等。 A.人员 B.结构 C.技术与任务 D. 管理层9、按照组织所处的经营环境状况不同,组织变革的类型是()。 A.主动性变革和被动性变革 B.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 C.战略性变革和流程主导性变革 D.以组织为重点的变革和所以技术为重点的变革 10、作为跨文化管理的策略之一,占领式策略是指()。 A. 国外分公司只保留母公司的企业,凭借母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优势,对于公司的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 B. 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 C. 直接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行注入国外的分公司,对国外分公司的当地文化进行消灭 D. 国外的子公司中不以母国的文化作为主文化,对于文化差异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人员的变革,叙述正确的是()。 A. 指员工在态度,技能、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B. 变革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成员之间在权力和利益等资源方面的重新分配 C. 必须注重员工的参与

巴斯夫固化剂地坪

从地坪市场发展至今,人们最早认识的是环氧地坪及固化地坪,因为环氧地坪最早为人所知,环氧地坪性能好,颜色丰富可以搭配组合为不同的风格的地面,但是到了现在,随着时光的流逝,固化剂地坪脱颖而出,成为地坪市场的新宠。下面由巴斯夫固化剂地坪厂家合肥华鉴装饰工程为大家分析下环氧地坪和固化地坪的区别吧。 环氧地坪属于涂装类的高质量产品,它有色泽,具有较高强度的涂膜性,且施工后地表面平整光滑,清洁简单,适用范围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被划伤、破损等现象出现。是一种耐磨损、高强度、美观的地板,具有质地坚实、无接缝、耐药品性佳、防腐、防尘、保养方便等优点。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设计成多种方案:如薄层涂装,1-5mm厚的自流平地面,防滑耐磨涂装,砂浆型涂装,防静电,防腐蚀涂装等,但是超过5年基本上会破损翘皮,而且维护费用较高!主要用于电子、电器、五金机械厂、烟厂、制药厂、食品加车间、超市、实验楼等地面。

固化地坪硬化地坪与环氧地坪不同,它是用一种混凝土密封、防尘、耐磨硬化剂从根本上解决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金刚砂地坪,环氧地坪的起壳、空鼓、碎裂、脱落,粉化,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环保纯天然,0维护费用,可以使用30年以上。主要用于一般高硬度军事设施、国防、防空洞、遂道、大型桥梁、电力、仓储物流中心、码头、直升机停机砰、重型机械厂房、飞机维修库等混凝土、水磨石或金钢砂硬化剂地面上。 1.耐磨度:环氧地坪的耐磨度是 2.3,密封固化剂地坪的耐磨度能达到6.3以上。 2使用寿命:环氧地坪一般在3-5年,密封固化剂地坪的抗老化年限是60年以上。 3.环氧地坪对一些产品也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而固化剂地坪能耐一切腐蚀。 总之来说,环氧地坪与固化剂地坪各有各的优点,我们需要根据

《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 进入全球市场的企业员工必读,因为他像小说一样通俗易懂; 研究全球化的专家必读,因为他是目前唯一一本全面介绍最前沿的的全球化理论的中文图书。 作者简介: 陈晓萍,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客座教授。在此之前,她曾是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商学院教授。 陈晓萍教授的学术研究涉及很多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跨文化管理、个体和群体决策、领导学、商业谈判、企业公民行为,等等。她的学术论文曾发表于全球顶尖的管理学杂志,如《美国管理学》、《美国管理学评论》、《应用心理学》、《社会和个性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国际商学》及《组织行为和决策过程》等。 陈晓萍教授的教学包括跨文化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商业谈判,团队建设等MBA、EMBA和博士生课程。她曾数次获得美国科研教学大奖,还荣获2004年度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的“杰出博导奖”。 陈晓萍教授还非常关心中国国内企业管理的发展,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研究。她现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副会长,并担任中文管理杂志《管理@人》的总编。她被中国《财经时报》评为2004年最具影响力的八名管理大师之一。

内容简介: 1. 生动翔实的案例,恬淡幽默的语言 2.引人入胜的练习和角色模拟 3.典型的外国影片来讲述跨文化管理 4.跨文化沟通和谈判中可能出现的陷阱5.跨文化团队建设的艰辛 6.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7.全球化职业旅程的酸甜苦辣 目录: 第1部分文化与管理 第1章什么是文化?文化如何影响管理? 3 1.1 什么是文化 4 1.2 文化的两个常用比喻 5 1.2.1 洋葱的比喻:文化层次论 6 1.2.2 民族社会文化与公司文化 14 1.2.3 文化的冰山比喻 15 1.3 文化的正态分布 16 1.4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17 1.4.1 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17 1.4.2 文化对组织架构设置的影响 20 1.4.3 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影响 20 1.4.4 文化对领导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21

巴斯夫公司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巴斯夫公司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是随着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及我们随着发展水平提高而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步上升,随着政府对产业升级要求的提高,我国很多企业进入了一个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的痛苦时期。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引进、消化、吸收的技术创新模式在某些方面已体现出弊端,照搬西方管理理论、方法、技术而形成的管理体系也存在缺陷。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我国企业要在实现产业升级、提质增效,这一切都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巴斯夫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跨国化工公司,于1865年创立于德国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到2015年刚好是整整150年。本文以巴斯夫公司的技术创新管理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回顾了技术创新在150年巴斯夫历史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对巴斯夫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组织设置、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及要素管理进行了具体研究分析。总结了巴斯夫公司技术创新管理的一些主要特点,包括着眼长远的技术创新战略、独特的技术创新一体化网络(德语Verbund)、不断优化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等。 在对巴斯夫公司技术创新管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例介绍了我国化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际,提出了一些可用于加强我国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的建议,包括建立并坚持着眼长远的技术创新战略、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构建分层级的技术创新组织、善用外脑、加强技术创新项目管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希望能为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浅析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浅析 一.具体案例分析 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跨国快餐连锁企业,它在全球拥有30,000多家连锁店,分布在六大洲121个国家,因此,在收获各地区的利润时,麦当劳也承担着很多风险,比如民族、宗教等跨文化对抗。2001年5月,约500名示威者分别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最大的商业城市孟买的几家麦当劳餐厅前举行抗议活动。示威者包围了麦当劳设在新德里的总部,向麦当劳餐厅投掷牛粪块,并洗劫了孟买一家麦当劳连锁店。他们还要求瓦杰帕伊总理下令关闭印度国内所有的麦当劳连锁店。 这件事的起因是麦当劳制作炸薯条的食用油中含有牛肉调味成分,而大多数印度教徒都把牛看成圣物。一个月后,美国麦当劳公司宣布将向印度教徒、素食主义者和其他一些相关组织赔偿1000万美元。这次事件不仅造成麦当劳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可见,如何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真正实现“当地化”发展,这对麦当劳来说已经是一个重要问题了。 二.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麦当劳,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在不同地区的跨文化管理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在跨越国界的同时,也跨越了文化。因此,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既是一个经济活动,又是一个社会文化活动,必然会面对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碰撞而造成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对跨国公司有积极、有益的一面,但处理不当会给跨国公司正常的经营造成负面的影响。跨文化管理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应运而生。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积极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我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必然处于一个异质的文化环境,特别是在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交往时,中西方文化差异必然会在跨国经营中反映出来。加之我国跨国公司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我国跨国公司面临的跨文化问题更为复杂。为此,对我国跨国公司的

现代企业跨文化管理

第三章现代企业跨文化管理 没有文化的企业是庸俗的企业,庸俗的企业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段永基学习要点 1.熟知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2.掌握企业文化的划分层次。 3.熟悉企业文化的主要学说。 4.理解管理者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5.把握跨文化企业的基本类型。 6.思考跨文化存在的问题。 7.知道跨文化企业的管理模式。 8.了解进行跨文化管理的途径。 引导案例 日本电气企业的“秘密武器”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日本企业大肆进军美国,或直接投资办厂,或收购兼并美国企业。1974年,松下电器接管了芝加哥电视机厂,三洋电器公司收购了阿肯色州富利士的瓦利克电器公司。在接管这些风雨飘摇、难以维特的企业的过程中,日本人摸索出一套日美混合的经营管理方式,使这些产品质量低劣、经营不善而行将破产的工厂迅速恢复了生机。为什么同样的技术、设备、同样的员工和产品,只是增加了几个日本的管理人员,企业的面貌会有如此的变化?人们不禁要问;日本人究竟启用了什么样的“秘密武器”?答案很简单,是用了企业文化这一新式武器。 日本企业领导上任后,烧了“三把火”。一是“以美治美”。这两家美国

工厂都拥有2000名员工,人心换散,士气低落。日本人决定要改变原来的经营方式,但并不采取“大换血”,而是要“掺沙子”。松下和三洋分别派出了解30名和40 名经理人员,而多数日常管理事务由美国人来进行。二是从质量入手。三是上下打成一片。一位老员工称赞日本经理说;他们很会照顾工人的感情,强调产品质量和清洁卫生。还征询工人的意见,共同商计提高生产效率的力法,很信任大家。可以说寥寥数语,却概括出对日本企业文化的感性体会。松下、三洋两家日本大公司在美国的实践,一方面说明了美日之间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着差异;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日本企业文化有其独到之处和优势。资料来源;摘自应焕红著《公司文化管理—永续经营的动力源》,中国经济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说,到底什么因素最重要、最关健?有人说奖金最关健,钱最灵验。也有人说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事实上,一些企业奖金没少发,管理也不可谓不严格,但重奖重罚并未见到明显的长远效果。也有人说企业资金设备或市场要件最关键。可有的企业资金设备条件并不差,市场也比较广阔,却倒闭垮台了。那么到底什么最重要?什么是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内在动力呢?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美国的IBM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日本的松下公司,我国的邯钢、海尔等企业,无不对人的因素、对文化观念的神奇力量有深切的感受。它们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诀窍在于直正重视人的因素,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一节企业文化 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管理学家波得·德鲁克曾指出,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一九七四年出版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

跨文化管理案例

跨文化管理案例 跨国公司中的各类人员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进而产生文化冲突,使得跨国公司内部无法有针对性地沟通管理,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成功发展主要归功于它卓有成效的跨文化管理。本文分析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成功的跨文化管理,以期为更多的跨国公司提供借鉴。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许多韩国企业都在中国投资成立合资和独资企业。这既包括像三星、LG、SK、现代这样的大企业集团,也包括许多韩国的中小企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为两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中韩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势必会引起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令在文化、习俗、社会体系不同的外国经营的跨国企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跨国公司必须要解决好促使不同文化在企业中融合这一新课题,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下面对三星电子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它的品牌战略、营销战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看它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进而获得成功的。 1 三星电子的跨文化管理分析 三星(SAMSUNG)连续多年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三星创立于1938年,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世界级大企业。三星在韩语中具有“天长地久,强大兴旺”之意。美国《时代》周刊评论:“三星凭借…简约、新奇、亲和力?的产品理念,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了…科技、时尚、数字先锋?的品牌形象。” 1.1 品牌战略在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三星坚持走时尚路线。首先,三星在外观设计上体现出了时尚感。1998年,三星确定了新潮设计的产品策略,以此来

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文化,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广大方面。同时,文化又是一种积淀物,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这些共同接受并采用的言行模式和沟通体式,使我们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生活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受到一定地理环境限制的社会之中。 伦理是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遵循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伦理准则与伦理规范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反映。文化常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并且渗透在各个方面。人们的行为是由其文化的若干方面决定的,称为“文化倾向”。文化倾向一般涉及七个方面:世界观、人性观、人际关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空间观和时间观。一种文化的倾向决定了其独特的感知、语言过程与非语言过程的编码与解码。只有理解此文化、谙熟其伦理的人才能解读。 交往中的文化因素 中国学者余凯成曾归纳出中国文化对中国商务与交往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呈现出的七个关键而敏感的文化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在本国文化影响下自身的行为,并提醒海外人士在与中国本土企业交往时应予以注意的七个方面。所有这七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的,呈“钻石型”结构。其中“大家庭制”处于核心的位置。

“与中国交往中的文化因素”自然源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文化倾向”。这在余凯成的叙述中没能见到充分的阐述。我们将从文化倾向的基本理论出发,具体导出七个“与中国交往的文化因素”,并指出其对外商在中国的商务活动的指导意义。 1.世界观——爱国主义敏感性(Patriotically Sensitivity) 世界观是指一种文化对于诸如上帝、人、自然、宇宙以及其它与存在概念有关的哲学问题的取向。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听命型”、“协调型”与“驾驭型”。 在世界观方面,中国文化基本属于居中的协调型。这种世界观反映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个人与国家也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凝聚力。 西方人所指的“民族主义敏感性”暗示中国人狭隘的沙文主义与本民族中心主义。但考虑到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与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所受的列强欺侮史,虽然中国人的这种感情性反应也确有一些消极、片面的成分,但其主流仍然是积极的。

《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跨文化管理》课程启示篇 宏碁公司阶段性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大陆,“文化”和“走出去”、“跨国经营”的概念由远及近,正成为治国官员、知识国民、有志走出国门企业家的热门词汇。 五千年闭关锁国,封建强权、三纲五常、农耕经济、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裔子孙的思想、行为。与大陆相比,接受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稍早,而又深得中华文化精髓的台湾人,先浴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对跨国经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部分台湾企业家的经典案例,值得研读和深思,以资借鉴。 本文作者初涉《跨文化管理》课程,反复阅读《台湾宏碁有限公司:台湾暴龙》教学案例,试图作一些解读。 一、宏碁公司掌门人施正荣先生 *企业的核心人物和核心团队,决定企业战略成败和企业文化的优劣。 作为宏碁公司创始人及灵魂人物,施正荣先生幼年有在母亲的小店成长的经历,对台湾普遍盛行的“以父权为主导、家庭经营”的公司经营模式,抱有成见,养成其传承和叛逆兼具的企业经营理念:“一个穷人的哲学”、节俭管理;雇员所有权、分权、合资企业。也就是

施正荣先生所称的“母亲文化”---施爱子女、节俭持家,兼具对强势夫权的怨言。 施正荣先生应该是谙熟“王道文化”的精要,具备“驭衡全局,动态整合”、权力收放、成果分享的能力。所以,虽然不为宏碁公司绝对控股股东,却始终掌控着公司,无论企业初期的成功,突破期的困顿,短暂混局后的重振,以及后续的跨越式发展,都包含施正荣先生深厚的中华智慧和权谋的典型特征。 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经营成败与企业战略和文化的关联性 *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必然要有相映衬的企业文化,作为战略实施的支撑。 1、初创期—企业文化与战略的耦合期(与员工分权、共享成果,调动了员工参与、投入的积极性;合作企业,调动了社会资源,建立了广泛的利益联盟。)---企业文化(母亲文化:雇员所有权、分权、节俭管理、合资企业等)----与台湾社会文化看似部分冲突,其实一脉相承---与盛行的父权主导、家庭经营模式相比,实则是一种创新或突围---企业获得早期成功; 2、扩张期—企业文化相对于企业战略处于疲惫、松散、滞后期---企业文化(“母亲文化”的包容过度导致溺爱;企业早期发展积累的财富,导致员工“穷人哲学”的基础缺失)----与台湾社会文化的暗面(即没有盈亏责任—责任心不强、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过

韩国在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韩国三星公司案例分析

韩国在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韩国三星公司案例分析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本文选择在华投资颇为成功的韩国三星公司作为范例,以期通过对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探讨,对中国企业的提供有益的启示。韩国与中国同属于东亚、两国的企业文化有许多相似性。 例如,以儒家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融化在两国企业经营者和中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所以两国企业都具有集权、仁爱提倡吃苦耐劳、服从家长专制的特点。在两个国家的文化相似性的基础上,分析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差异对管理方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星企业文化的分析,了解韩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化在一起的三星文化,且研究三星如何建设而发展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及如何克服和弥合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本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阐述了文化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文化的特征、韩国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探讨了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差异,主要回顾了韩国母公司与在华子公司的文化差别、文化差异的原因、文化差异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的冲突。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三星公司案例,探讨了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和经营状况、企业文化等。在第四章,笔者重点讨论了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对韩国在华企业的启示,在分析文化差异对子公司管理的影响、其克服方法和对策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差异对子公司品牌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三星企业文化建设做法对中国企业的借鉴建议。 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与借鉴。

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跨文化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它研究的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是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更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研究多元文化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的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1.复杂性 跨文化管理在以往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文化维度,扩大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把管理的复杂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往管理考虑的是二重人格,即个人人格和组织人格,在跨文化管理中,除了个人人格和组织人格以外,还需考虑国家人格(民族人格)。以往的管理是在同质或大致同质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而跨文化管理则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质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大型的国际企业往往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都设有分公司或子公司,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要在几十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整合公司的职员。 2.特殊性 管理是围绕各项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展开的,

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许多方面,而跨文化管理主要研究国际企业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的管理。 3.共同性 跨文化不能按照某一个国家的管理文化进行管理,它是一种最大限度追求人类共同性的管理,或者说尽量按照国际惯例形式的管理。 4.协商性 跨文化管理在没有国际惯例参照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协商的方式,用“求同存异”的原则解决管理中的冲突,任何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方。

巴斯夫:百年公司的绿色创新之道

巴斯夫巴斯夫::百年公司的绿色创新之道百年公司的绿色创新之道 2011年11月10日 巴斯夫的历史巴斯夫的历史,,或许比许多新兴国家的近代工业史还要长或许比许多新兴国家的近代工业史还要长。。 1865年巴斯夫开始从事化纤纺织染料和煤焦油生产。时至今日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己的子公司,几乎见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的每一点渐进。 回顾巴斯夫近147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家百年企业如何在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作出应对,以及越来越清晰以环境保护、创新作为推动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 信息透明信息透明,,欢迎舆论监督 欢迎舆论监督 2008年开始,巴斯夫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定期发布企业碳足迹综合报告的工业公司。并为《温室气体议定书》全球第三类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专业知识。2010年,该项新标准被纳入巴斯夫全球报告,巴斯夫原油和天然气业务的排放量也被计算在内。同时,重新计算了巴斯夫隔热保温材料、燃油添加剂、工业催化剂等气候保护产品帮助客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显示,通过使用巴斯夫气候保护型产品,2010年巴斯夫在全球范围帮助客户减少排放量3.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2008年为2.87亿吨)。 和很多跨国企业一样,巴斯夫非常看重中国这片新兴市场的发展。但是,国内近期化工行业的事故频出,也开始引发中国民众和舆论的焦虑。 在公众意识中,“化工”似乎还是神秘而危险的代名词。一方面,新兴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民众负面情绪却在与日俱增。雄心勃勃地想拓展中国乃至大中华地区市场的巴斯夫,是否感受到了重重压力,又能如何应对挑战?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表示:“首先,我们非常关注此类事件,但还不至于紧张。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发展中自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民众关于企业污染的舆论,关于环境保护的呼吁,我们都可以理解,并且鼓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相信公众的态度会从感性的角度,一步步逐渐过渡到理性的思考,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环境保护问题。” 为此,巴斯夫正在寻求并实践各种解决办法,以清晰地将真实情况传递给公众。一个有效例子是和媒体合作举行研讨会,探讨比如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之后的应急方案。通过建立这样的公开透明的交流平台,来促进公众对行业的科学了解,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疑虑。 “我们正在努力不断加强和媒体的沟通交流,当然我们也欢迎媒体的不断监督。”关志华说,“一开始可能对某些话题认识不太全面,但能够开始就是好事,希望今后积极地与媒体、其他利益相关方更加公开地沟通消息。” 巴斯夫大中华区年度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份报告在排放量和能源等领域,对巴斯夫大中华区各生产基地约98%的排放情况进行了报告。报告从2008年开始,每年推出一期年度报告。 “实际上,虽然2008年才开始首次推出,但在推出的第一年我们就已经收录了之前五年的数据,并且持续进行数据监测。巴斯夫在这方面可以说比较超前。”关志华介绍说,“2008年,全中国只有不到200本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0年底也只有近700本,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1. 海尔把1999年定为自己的全球化年,这一年中,张瑞敏与海尔得到国际舆论的不断喝彩,是上述称呼显得名副其实。在全球化年中,海尔最大的一步莫过于在美国独资建厂。1999年4月30日,海尔开始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坎登(Camden)建设它在北美的第一个家用电器的生产基地。记者曾经问张瑞敏在美国办厂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困难?张瑞敏认为其中一大困难就是海尔的管理会不会外国人所接受,中美有文化差异,不光是文化差异还有制度上的差异。美国的工会、美国的工人本来对中国就有一些敌视或者有一些误解,都可以误打到海尔的头上来。而海尔最好的办法的就是借鉴多方面的东西,包括中国企业在那里的失败教训,包括其他外国企业在那里的成功经验。张瑞敏笑着说:因为连哈佛都用案例来教学,我们何必自己闷着头来想呢? 2. 再一次访谈中,张瑞敏被问及美国的海尔如何协调并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当地化。张瑞敏坦言,在美国的海尔,部门的领导与自己的成果挂钩,海尔在美国的工厂雇的就是美国当地人。海尔对美国的雇员是有指标,有要求的,并不是他们完成了多少销售额就可以了,而是要在美国建立信誉、建立网络。在美国成立了美国海尔贸易公司,经理有25万美金的年薪,而且这仅仅是底薪,做的好的话还有加薪的机会。张瑞敏说: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你要我的钱,我要我的效果,你必须能拿出效果供我考核。 3. 而世界各地的海尔也正积极的进行着本地化的改良。张瑞敏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海尔在海外的本地化一定要跳出产品的概念,海尔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在当地融资、在当地融智。海尔认为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当地融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应该主要用当地的,因此美国海尔的员工都是美国当地人。张瑞敏做了有关美国和日本公司的比较,发现美国公司往往会比较成功的进行国际化,其原因是日本公司很难接受外来人,而美国公司则敢于让当地的员工放手大干。海尔在美国建厂好比是播下了一粒种子,通过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海尔希望实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移植,而是在当地扎下了根并成长为茂密森林的海尔。 4.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给张瑞民意很大的启发。他说:在海外不管有多少公司和工厂,关键是能不能做到利用当地的资本,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能不能在当地融资、融智。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如果不能够做到,不管你设立多少工厂,那仅仅是一个在海外拥有很多工厂的一个企业。 5. 张瑞敏看重思维的国际化、行动的当地化,这可以从宏观的发展和具体运作这两个层面来分析。 6. 贾迈尔和亚默瑞是海尔遍布海外的经理人队伍中的两位代表性人物。目前,海尔在全球的设计中心、制造工厂、营销网络,聘用的大都是当地化的人才,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已经形成了一支海尔的全球经理人队伍,为海尔加速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