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综述)
血浆胶体渗透压(COP)临床意义

血浆胶体渗透压(COP)临床意义使用范围:监测患者胶体渗透压,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预防、治疗毛细血管渗血、失血,引起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的肺水肿,脑水肿等各种疾病。
适用者:lCU、CCU、麻醉科、肾内科、烧伤科、肿瘤科、妇产科、儿科、临床实验室、体外循环等需要监测血液或蛋白类生物制品的胶体渗透压值而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的科室。
胶体渗透压(COP)的重要临床意义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溶质(特别是由白蛋白)所产生,它调节和控制着毛细血管内外水份的交换和平衡。
例如,当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有效胶体渗透压会下降,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测定在肺水肿、脑水肿、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等疾病的监测、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面成了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测指标。
总渗透压在标准状态下,体温为37℃时,正常人血浆总渗透压约为3000sm,近似于7个大气压,其又可分成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COP)两部分。
前者主要包括葡萄糖、尿素、电解质等小分子物质,后者则主要指血浆蛋白等大分子,通常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小得多,但对维持体内液体交换却更为重要。
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血浆晶体渗透压则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半透膜有很小的微孔,对于不同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即允许分子量小于20,000道尔顿的物质通过,大于20,000道尔顿的物质不能通过,具有此种性质之薄膜称为半透膜,如硝化纤维等。
仅用一种类型的半透膜可使测定结果更具可比性。
带半透膜的渗透压测定仪溶液的渗透压是溶液的所谓依数线性之一,这些特性随溶解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其中包括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产生渗透压。
血液中含有的不同物质混合浓度高,可通过凝固点下降进行简单测定(冰点测定法)。
但要测定血液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必须用装有对大分子不通透的半透膜渗透压测定仪进行测定。
血液的胶体渗透压,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如:1.如何才能知道初发状态下的肺水肿?2.何时开始静脉滴注蛋白液和何时停止?3.何时不适宜用蛋白输液?4.用高分子静脉输液后会发生什么?5.如何避免蛋白输液的过多输入?6.如何用心肺机监控体外循环的胶体渗透压?7.如何控制腹膜透析的胶体平衡?8.如何预期妇科/产科的EPH妊娠中毒和惊厥?9.如何预期颅脑外科手术中的脑水肿?10.如何判断肾透析患者肾功能的改变?监测胶体渗透压(COP)的重要性避免静脉滴注入过多的血浆蛋白液胶体渗透压即使在重症患者中也是与血浆蛋白浓度呈正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在患急病(如烧伤)时就消失。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2.与温度有关
2.与温度有关
3.与蒸发面积有关
蒸发:晾衣
凝结:黄梅天回潮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2
蒸气压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3
与液相处于平衡时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压强) 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用p 表示,单位为Pa或kPa。P9
液体的蒸气压p与:1.液体的本性有关 2.与温度有关
∵xA+xB=1 p=po(1-xB)=po-poxB xB=nB/(nA+nB)nB/nA =nBMA/mA=MAbB
p= poxB=poMAbB=KbB 稀溶液依数性:p= KbB
或:p= KcB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9
注意点: 1.溶质:难挥发性非电解质 电解质: p= iKbB 对于NaCl i=2 对于CaCl2 i=3
固体也有蒸气压,如:冰、樟脑、碘等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4பைடு நூலகம்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5
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Vaper pressure lowering)
当溶液中溶解了难挥发性物质后,溶液 的蒸气压会比纯溶剂低。 见P10图2-2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6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7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19
上述方法用来M不太精确 1.公式近似 2.bB0.1molkg-1,Tf 0.186oC,测量误差大
P14 例2-2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依数性
20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osmotic pressure)
扩散:
半透膜(细胞壁、肠衣、 毛细血管壁)
简述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引起的水势差,它是维持体内外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渗透压的形成与渗透物质的浓度和渗透物质的分子量有关。
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调节体液和维持血液渗透压等方面。
渗透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当溶质分子在溶液中溶解时,会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液分子团簇。
这些溶液分子团簇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溶液中的溶剂团簇。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溶液中溶剂团簇的数量就越多,水分子聚集在一起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溶液的渗透压升高。
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方面。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的,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当细胞外的溶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细胞内的水分子会向外渗透,导致细胞脱水。
相反,当细胞外的溶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时,细胞内的水分子会向内渗透,导致细胞肿胀。
细胞脱水或肿胀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渗透压还参与调节体液的平衡。
体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等。
这些体液中的渗透压需要保持稳定,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当体内渗透物质浓度升高时,体液中的渗透压也会升高,刺激体液向渗透物质浓度较高的区域移动,从而平衡渗透压差。
相反,当体内渗透物质浓度降低时,体液中的渗透压也会降低,刺激体液向渗透物质浓度较低的区域移动,以平衡渗透压差。
这种体液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渗透压还参与维持血液渗透压的平衡。
血液渗透压是血浆中溶质的浓度决定的。
当血浆中的渗透物质浓度升高时,血液的渗透压也会升高,刺激水分子从细胞内向血浆中渗透,从而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平衡。
相反,当血浆中的渗透物质浓度降低时,血液的渗透压也会降低,刺激水分子从血浆中向细胞内渗透,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平衡。
医用化学第1章溶液的渗透压

• 注意1:稀电解质溶液渗透压,必须考虑 电解质系数i,即:
•
Π = i CBRT
• 注意2:如果用两个浓度不等的溶液,来
测量渗透压力,其测量值其实是相对渗
透压力,即两个溶液的渗透压力之差。
• 或者说,任何一个溶液的绝对渗透压力, 都是相对于其纯溶剂而言。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更快,渗透压越大。
血红细胞
cos 9.0g 0 5 L -.1 5 8 1 gm 0m -0 1om 0 l o 2l/3m 0 m o 8m lL -1ol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三.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4. 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概念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由晶体物质(电解质和 由胶体物质(高分子物
小分子)产生的渗透压 质)产生的渗透压
• 沸点 boiling point:物质的液体蒸汽压等于外界 大气压力时的温度。
•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凝固点下降、 沸点升高。与纯溶剂的差值如下:
•
Δp=K·bB bB: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
ΔTf=Kf·bB K、Kf、Kb分别为对应的系数
•
ΔTb=Kb·bB
液体物质的蒸汽压、凝固点、沸点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之原理
原因:溶质粒子占据液体外表的物理现象; 规律:浓度越大,占位越多,蒸汽压越小。
电解质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
➢ 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 NaCl溶液:Δp ≈ 2 K bB
• CaCl2溶液: Δp ≈ 3 K bB • Al2(SO4)3溶液: Δp ≈ 5 K bB • 原因:
1 Al2(SO4)3 = 2Al3+ + 3SO42-
溶液的渗透压力

对学、群学
群 学
小组组员共同分析讨论能力升级题,将能力升级题 答案写在A4纸上,由各小组组长展示在粘贴板上。
1、计算下列溶液的渗透浓度: ①0.1mol/L蔗糖溶液 ②0.15mol/LNaHCO3溶液 ③50g/L葡萄糖溶液
2、比较各组溶液中两溶液渗透压力的大小:
① 0.1mol/L葡萄糖溶液与 0.1mol/LNaCl溶液 ② 0.1mol/LNaCl溶液与0.1mol/LMgCl2溶液
3、如果用半透膜将两溶液隔开,判断渗透方向:
①0.1mol/L葡萄糖溶液§0.1mol/LNaCl溶液 ②0.1mol/LNaC3H5O3溶液§0.1mol/LNaCl溶液
思路:先计算c渗透 ;
然后与血浆渗透浓度相比较。 答案: ①高渗溶液 ②等渗溶液
简述题: 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胀大→溶血)
(正常形态)
(皱缩→胞浆分离)
巩固练习
1、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 有半透膜存在 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渗透浓度)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0.1mol/LNaC3H5O3溶液§0.1mol/LNaCl溶液
③0.2mol/L葡萄糖溶液§0.05mol/LCaCl2溶液
思路:先计算c渗透 ;
判断渗透方向:由渗透浓度小→大 答案:① → ② =
③ ←
判断下列溶液是等渗、低渗还是高渗溶液: ①0.6mol/LNaHCO3溶液 ②9g/LNaCl溶液
② 0.1mol/LNaCl溶液与0.1mol/LMgCl2溶液
血浆渗透压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简称渗压)是测量动脉血水介质(即血液)中有害成分
与有益成分运动的相对压力的物理量的衡量指标。
血浆渗透压的正常
值范围在6-8mmHg左右,有三大生理意义:
一、血浆渗透压可以控制血液的渗漏
血浆渗透压可以保护血液免受潮湿环境的渗漏,从而保持血浆的正常
运行。
人体血液渗透压越高,血液越易膨胀,从而可以起到形成能量、维持稳态以及防止渗漏的作用。
二、血浆渗透压可以控制蛋白质的被降解
血浆渗透压过低,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从膜糖蛋白分离而被降解,从
而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而正常的血浆渗透压却可以将膜糖蛋白
保持在溶液中,这样它就可以正常的发挥作用。
三、血浆渗透压可以控制电解质和水分子的流动
血浆渗透压具有明显的过滤功能,我们能够施加内力或改变外力以改
变血液中电解质、水分子或者其他成分的活性或分布状态。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在于它可以控制我们摄入的水份及电解质的移动,保持血液的pH值,保持血液流动性的均衡性,以保证人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为了保证健康,应当维持血浆渗透压的正常值。
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1. 理解渗透压原理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产生的渗透力。
它是指在两个浓度不同的溶液之间,溶质分子或离子在半透膜上产生的渗透力差。
渗透压原理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包括医学诊断、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2. 渗透压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2.1 利用渗透压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和尿素等生化指标渗透压测定是通过测量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产生的渗透力来间接测定溶液中的葡萄糖、尿素等生化指标。
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渗透压,可以对患者的代谢状态进行评估,提供诊断依据。
2.2 利用渗透压原理辅助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胎盘功能不全,造成胎儿供氧供养不足的一种情况。
利用渗透压原理,可以通过胎儿血与母体血的渗透压差异,判断胎儿的供氧供养状况,进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3. 渗透压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3.1 渗透压调控药物输送速率渗透压可以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渗透速率。
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可以调节药物溶液的渗透压,改变药物的输送速率,从而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和长效作用。
3.2 渗透压控制药物在组织中的渗透渗透压可以用于控制药物在组织中的渗透。
通过调整给药溶液的渗透压,可以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目标组织,提高药物的疗效。
4. 渗透压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4.1 利用渗透压增加人工血管等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渗透压可以通过改变组织的细胞渗透压差,提高人工血管等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通过调节材料的渗透压,可以减少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2 利用渗透压控制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渗透压在组织工程中可以用于控制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
通过调节细胞培养液中的渗透压,可以控制细胞聚集和组织生长的形态,促进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
5. 总结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医学诊断中,利用渗透压可以快速测定生化指标,提供诊断依据。
在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领域,渗透压的调控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和组织工程结构的形成,为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溶液

溶液的渗透压渗透作用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对于人体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讨论渗透作用的基本原理、渗透压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在蔗糖浓溶液上小心加入一层清水,水分子即从上层渗入下层,蔗糖分子也由下层涌入上层,直到蔗糖溶液的浓度均匀为止。
一种物质的粒子自发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称为扩散。
如果将蔗糖水溶液与水用半透膜隔开(图1-2甲),使膜内和膜外液面相平,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膜内溶液的液面不断上升(图1-2乙),说明水分子不断地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
渗透(osmosis)的现象是指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由纯溶剂(或较稀溶液)一方向溶液(或较浓溶液)一方扩散使溶液变稀的现象。
{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现象。
}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时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渗透性(permeability)是泛指分子或离子透过隔离的膜的性质。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
细胞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还有晾干的猪膀胱,肠衣,新鲜的萝卜皮或各种植物果实的外皮等。
人工制造的火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上述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却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
由于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目不等,水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从纯水(或稀溶液)进入蔗糖溶液的数目,要比蔗糖溶液中水分子在同一时间内进入纯水(或稀溶液)的数目多,因而产生了渗透现象。
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图1-2是渗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入表示水分子进入半透膜内的速度,v出表示膜内水分子透出到膜外的速度。
甲表示渗透刚开始,乙表示渗透不断进行,管内液面不断上升。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综述)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摘要:渗透压力作为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之一,对医学上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
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学术研究,众多文献介绍了相关论证和成果,很多科研机构也投入了很多努力进行科研开发。
而且,渗透压力也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如血浆渗透压、尿液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等,都对我们的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综述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等进行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的相关综述。
关键词: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 —前言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力具有依数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质点数目,与溶质本性无关。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也和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将先介绍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再介绍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如血浆渗透压力,最后介绍一些和渗透压力测定相关的技术,借此大致展示一下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下面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等进行阐述。
1.1 等渗溶液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总渗透压力为标准测定的,规定渗透浓度在0.28mol/L〜0.32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例如,临床常用c(NaCI)为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c(C6H i2O6)为0.28moI/L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这两种溶液对于血浆渗透压力而言都是等渗溶液。
【1】而且,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依然是等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等渗溶液,因为使用等渗溶液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使细胞形态稳定,不会因失水过度死亡或吸水过多而胀裂。
多数病例,尤其是肠道问题,如拉稀呕吐等,要输等渗溶液。
1.2 低渗溶液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低于0.28mol/L 的溶液为低渗溶液。
浅析溶液渗透压的临床意义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临床上在为病人大量输液时,要用9.0g•L -1NaCl 溶液(又称生理盐水)或50g•L -1葡萄糖溶液,这是为什么?浓度高一些或低一些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知道,人体体液不仅由小分子物质(如NaCl 、葡萄糖)构成,也由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构成。
人体内广泛存在生物半透膜(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所以渗透现象在人体内无处不在,而体液产生的渗透压是由溶于体液中的电解质组分、非电解质组分及大分子组分等各种溶质决定的,体液的渗透压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因此,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补液时要特别注意溶液的浓度,如补液的浓度不当,过高或过低都将产生不良后果,甚至造成死亡。
根据Van ′t Hoff (荷兰化学家范特荷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一稀溶液,其渗透压应于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
因此,也可以用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来衡量溶液渗透压的大小,通常我们把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
为了表明人体体液的渗透压大小,医学上常用渗透浓度,它是指溶液中渗透活性物质大质点总浓度,用符号Cos 表示,其常用单位是mol•L -1或mmol•L -1。
在具体计算溶液的渗透浓度时,应注意溶液中溶质的组分,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溶质解离出的离子总浓度;对于弱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未解离的弱电解质分子的浓度和解离出的离子浓度的总和;而对于非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其溶液浓度。
人体体液是电解质(如NaCl 、KCl 、NaHCO 3等)、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和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等)溶解于水而形成的复杂的混合液。
在医学上,习惯把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统称为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而把高分子物质称为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虽然高分子胶体物质含量高,但由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血浆中质点数少,产生的渗透压小;小分子晶体物质含量虽少,但由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有的又可解离成离子,单位体积血浆中质点数多。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0.154mol/L
Cos NaCl= iCB=2×0.154mol/L=308mmol/L
葡萄糖溶液:
50g/L =0.278mol/L 180g/mol
葡萄糖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其校正因子i=1 Cos = 葡萄糖 iCB=1×0.278mol/L=278mmol/L 答:所以9g/L的NaCl溶液和50g/L的葡萄糖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浓度都是0.1mol/L的NaCl溶液和 FeCl3溶液。 Cos FeCl3 =3× 0.1mol/L ×103 =300mmol/L NaCl溶液的渗透压低于FeCl3溶液,因此把NaCl溶液叫做 低渗溶液,FeCl3溶液叫做高渗溶液。
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是以正常人体 的血浆渗透压来做比较的。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特殊情况: 可使用少量高渗 溶液。
临床上在治疗脑水肿时,常使用20%的甘 露醇高渗溶液。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有: 2.78mol /L (500g /L即50%)葡萄糖溶液。 0.60mol /L (50g /L) NaHCO3溶液。
注意:
用静脉注射高渗溶液治疗疾病时,为避免 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注射时用量不 能太多,速度要缓慢,少量的高渗溶液才能被 人体体液稀释。
(胀大→溶血)
(正常形态) (皱缩→胞浆分离→血栓)
二、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常用 方法之一,许多生物膜都是半 透膜。人体血浆中的红细胞膜 是半透膜,若输入低渗或高渗 溶液,都会使红细胞的形状发 生改变,影响人体健康。
输液时必须遵循一个根本原则: 要根据病人具体的血浆渗透压 来输入相应的液体。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意义(综述)工作总结.doc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意义(综述)工作总结.doc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应用
渗透压力——简称渗压,是一种液体在相应的膜层或者管壁上的作用,重力和非重力
力作用在上面,会导致液体的渗透。
在医学上,渗透压力已经广泛的应用。
它的表现为液
体的流动:渗透力往往能够运动液体,如血液、体液。
首先,渗透压力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比较重要,它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调节血管容量、
促进液体循环的作用。
其次,渗透压力在生物体内保持细胞渗透平衡、调节细胞水和矿物
质的运动。
第三,渗透压力在药物传输学上也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药物给药技术上。
渗透压力可以帮助药物迅速渗透到细胞膜中,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
第四,渗透压力可以
支持生物体正常的发育和生长。
此外,渗透压力在许多其他医学领域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外科、放射性
疗法、肾脏疾病和眼病学等。
特别是,在放射性治疗中,渗透压力被广泛用于诊断和评估
客观放疗疗效,可以提高治疗的客观效果,减少放射性治疗中的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渗透压力在医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
们调节细胞的渗透平衡,促进液体的循环,而且还可以提升药物给药技术的效果,在诊断
和评估放射性治疗疗效上发挥作用。
而且,渗透压力还可以改进生物体发育和生长的过程,对生物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简述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简述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渗透压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对于我们了解细胞的状态、识别细胞活动的机理以及进行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发展,渗透压在医学领域上的意义也日益凸显。
渗透压描述的是物质或分子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变化,由此形成的压力是渗透压。
它是由渗透系数的变化以及细胞壁的抵抗决定的。
渗透压对生物体的血液和细胞有重要的影响,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细胞的运动能力和活动。
在医学上,渗透压被用来诊断多种疾病,包括细菌性感染、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和高血压病。
此外,渗透压也用于监测变化并确定疾病发展的时机及情况。
例如,如果一个病人的外周血渗透压出现了明显的降低,那么这意味着体内的血液流量出现了异常,从而提示医生应立刻采取措施。
另外,渗透压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指标之一,它可以衡量血液液态和流动性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血液细胞和细胞液体中物质的营养吸收能力。
它也可以用于证明变态反应病和血液疾病之间的关系,同时用于监测血液路径,以确定血液病发展的趋势。
此外,渗透压还可以用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
渗透压的分析可以提供有关人类病理的有用信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量血液和组织样品的渗透压来对疾病的发生及进行的过程进行分析,以提供有效的治疗方
法。
总之,渗透压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用于诊断疾病,监测血液路径,分析营养吸收能力以及研究病理等。
渗透压的准确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病理,诊断和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确保最佳的护理和治疗结果。
简述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简述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渗透压是生物体内外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参数,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上,渗透压的测定和调节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从渗透压的定义、测定方法、生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渗透压的定义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向溶剂分子扩散的能力,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重要因素。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浓度成正比,与温度和压力成反比。
二、渗透压的测定方法1.冰点降低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冰点降低来计算渗透压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准确的测量仪器。
2.蒸发法:是通过蒸发溶液来测定渗透压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精确的称量和温度控制。
3.折射率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射率来计算渗透压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精确的测量仪器和常数。
三、渗透压的生理作用1.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渗透压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重要因素。
当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平衡时,水分会从低渗透压的溶液向高渗透压的溶液扩散,导致细胞膨胀或萎缩。
2.调节血容量和血压:渗透压可以影响血液的渗透压和容量,从而调节血压和血容量。
当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水分会从组织向血液中扩散,增加血容量和血压。
3.调节肾脏功能:肾脏是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渗透压可以影响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
当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排泄量,从而减少体内水分。
4.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渗透压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当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会导致神经细胞的萎缩和功能障碍。
四、渗透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1.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渗透压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会导致尿液中的渗透压异常,通过测定尿液中的渗透压可以判断肾脏的功能状态。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调节渗透压可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康复。
2.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渗透压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会导致血液中的渗透压异常,通过调节渗透压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康复。
有效渗透系数意义医学

有效渗透系数意义医学
有效渗透系数在医学上的意义是用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
药物的有效渗透系数是指药物分子穿过人体皮肤或黏膜的速度和程度。
这个参数可以助力医生和药物研发人员判断药物是否能够有效地被吸收,并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通过测量药物的有效渗透系数,可以了解药物在体表或黏膜上的透过能力和速度,从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为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这对于指导药物的局部给药(如皮肤贴剂、眼药水等)以及口服或肠内给药(如胶囊、片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教案

教案首页第 2 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日节授课班级中专授课教师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第二节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课时数1学时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医用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刘承蔚主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医学上的常用的等渗溶液及其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简述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学会计算比较溶液渗透压的大小,熟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溶血、皱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以及等渗、低渗、高渗溶液的判断。
教学重点等渗、低渗、高渗溶液的判断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渗、低渗、高渗溶液的判断及应用。
教学过程、内容时间分配导入:复习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溶液渗透浓度的计算,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1.等渗、低渗、高渗溶液2.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3.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总结及作业布置:4min15min 15min 7min 4min考勤作业布置1、复习本学时的重点内容。
2、完成课本P13页课堂练习。
课后记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师活动时间(分钟)导入复习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溶液渗透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渗透压大小的比较。
复习:1.渗透现象发生的2个条件:①溶液间要有半透膜隔开。
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2.溶液渗透浓度的计算公式:Cos=i c B强调其中c B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校正因子i与溶液的性质有关。
因c B的单位是mol/L,而Cos的单位是mmol/L,因此结果常常还需要乘以1000。
导入新课:不同溶液的渗透压可通过计算其渗透浓度来进行比较,化学上常根据两种溶液渗透压的相对大小,将其分为三种溶液。
4min学习新知一、等渗、低渗、高渗溶液1.等渗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2.低渗溶液:对于渗透压不相等的两种溶液,把渗透压相对较低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3.高渗溶液:把渗透压相对较高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1. 范特荷夫(Van′t Hoff)定律:
PV = n RT
Π = cBRT
单位:R=8.314 J· -1· -1 , K mol T (K ) (T=273o+toC) cB (mol · -1 ) L 则 Π (kPa) 则 Π (kPa)
注:
上式仅适用于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扩散
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 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使高浓度降低,低浓度升高。最后不同浓 度的溶液的浓度趋于相同。
溶液的渗透压
纯水 蔗糖溶液
纯水 蔗糖溶液 半透膜
扩散现象
半透膜
只允许溶剂(如水)分子通 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的 多孔性薄膜 常用半透膜:膀胱膜、硫 酸纸、玻璃纸、火棉胶膜 等。机体内的细胞膜、毛 细血管壁等都是生物半透 膜。人工制造的亚铁氰化 铜半透膜较为理想,有较 好的半透性。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有:
2.78mol .L-1(500g . L-1)葡萄糖溶液
50g. L-1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中含有50g . L-1 葡萄糖)
大量输液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临床上,病人需要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等渗溶液,否 则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输入低渗溶液,会使红血球破裂出现溶血现象。
在15.0g/LNaCl溶液中的红 细胞逐渐皱缩,医学上称胞 浆分离。
实验2结论
这一现象的产生: 是由于15.0g/LNaCl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内 液,为高渗溶液,红细胞内液的水分子便自发地透 出膜外而引起的。
实验3:将正常红细胞置入9.0g/L NaCl溶液
只有在9.0g/L NaCl中红细胞, 既不胀大,也不缩小,形态保 持正常。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综述)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摘要:渗透压力作为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之一,对医学上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
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学术研究,众多文献介绍了相关论证和成果,很多科研机构也投入了很多努力进行科研开发。
而且,渗透压力也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如血浆渗透压、尿液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等,都对我们的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综述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等进行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的相关综述。
关键词: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前言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力具有依数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质点数目,与溶质本性无关。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也和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将先介绍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再介绍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如血浆渗透压力,最后介绍一些和渗透压力测定相关的技术,借此大致展示一下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下面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等进行阐述。
1.1 等渗溶液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总渗透压力为标准测定的,规定渗透浓度在0.28mol/L~0.32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例如,临床常用c(NaCl)为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c(C6H12O6)为0.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这两种溶液对于血浆渗透压力而言都是等渗溶液。
【1】而且,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依然是等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等渗溶液,因为使用等渗溶液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使细胞形态稳定,不会因失水过度死亡或吸水过多而胀裂。
多数病例,尤其是肠道问题,如拉稀呕吐等,要输等渗溶液。
1.2 低渗溶液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低于0.28mol/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摘要:渗透压力作为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之一,对医学上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
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学术研究,众多文献介绍了相关论证和成果,很多科研机构也投入了很多努力进行科研开发。
而且,渗透压力也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如血浆渗透压、尿液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等,都对我们的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综述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等进行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的相关综述。
关键词: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前言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力具有依数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质点数目,与溶质本性无关。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也和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将先介绍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再介绍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如血浆渗透压力,最后介绍一些和渗透压力测定相关的技术,借此大致展示一下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下面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等进行阐述。
1.1 等渗溶液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总渗透压力为标准测定的,规定渗透浓度在0.28mol/L~0.32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例如,临床常用c(NaCl)为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c(C6H12O6)为0.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这两种溶液对于血浆渗透压力而言都是等渗溶液。
【1】而且,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依然是等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等渗溶液,因为使用等渗溶液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使细胞形态稳定,不会因失水过度死亡或吸水过多而胀裂。
多数病例,尤其是肠道问题,如拉稀呕吐等,要输等渗溶液。
1.2 低渗溶液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低于0.28mol/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
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时,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力不相等,细胞会吸水。
例如,将红细胞置于c(NaCl)为0.07mol/L 的NaCl溶液中时,红细胞会逐渐充盈、胀大以致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使溶液染成红色,即细胞溶血。
【1】因此,输液时基本不输低渗溶液。
有临床专家曾经做了“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在一百多名患儿中的试验中,药剂有效率和患儿病情改善率接达95%以上,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国产低渗口服补液盐(ROORS)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有临床意义,并且能减少静脉补液量,降低发生高钠血症的风险。
【2】这说明低渗溶液在医学的某些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1.3 高渗溶液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高于0.32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细胞处于高渗溶液中时,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力不相等,细胞会失水。
例如,将红细胞置于c(NaCl)为2.6mol/L 的NaCl溶液中时,红细胞会逐渐皱缩,并可能聚结成团块。
【1】因此,输液时也一般不输高渗溶液。
但是,医学上也有使用高渗溶液的情况,如c(C6H12O6)为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纠正低血糖情况。
还有人体大面积被烧伤时,也要输入高渗溶液以补充流失的组织液。
当然,高渗溶液的使用不一定得静脉输液。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进行了“肠内输入与静脉输入高渗盐葡萄糖溶液复苏犬烧伤休克的疗效比较”的研究,发现肠道输入盐糖溶液可以达到与静脉相似的一些治疗效果。
【3】但是,输入高渗溶液毕竟对人体细胞可能产生伤害,尤其在不规范输液时。
因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发表了“高渗溶液输注管理的探讨”一文,呼吁对输注高渗溶液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提高输液的安全性,促进护患和谐。
【4】2 血浆渗透压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力约为773kPa,相当于7个大气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力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力两者构成。
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力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力,约为705.6kPa。
细胞膜对膜内外的分子和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如细胞膜可以允许水分子自由透过,而钠、钾离子不易自由透过,因此晶体渗透压力在维持细胞内外水盐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与晶体渗透压力相关的情境。
例如,如果人体大量饮水,细胞外液电解质的浓度就要降低,晶体渗透压可能减小。
这时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子就要透过半透膜进入细胞内液,严重时可产生水中毒。
还有,向高温作业的工人供给含电解质类物质的汽水就是为了保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相对恒定。
【1】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力称为胶体渗透压力,约为2.93~4.00kPa。
由于胶体渗透压力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而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了胶体渗透压力的大小。
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不同,它允许水分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自由透过,对于蛋白质等大分子溶质不表现通透性,因此胶体渗透压力对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和小分子物质的分布,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力的应用在医学中同样常见。
例如,如果由于某种疾病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和低分子溶质就会过多的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造成血容量降低而组织间液增多,这是形成水肿的原因之一。
【1】又如,低蛋白造成的低胶体渗透压情况下,总渗透压的正常维持常需伴有钠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钠会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血糖升高,损害肝脏糖原异生功能以及减少乳酸的清除。
可见,血浆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血浆渗透压力不仅和人体的稳态调节息息相关,在一些重症上也有临床意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了“心搏骤停后综合征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的研究,发现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死亡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这说明动态监测渗透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
【5】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浆渗透压增高对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及脑功能损害的影响。
血浆渗透压增高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并发高渗性昏迷是危及患者生命的。
神经内科急重症常常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极易被漏诊而延误治疗,使脑卒中后的治愈率降低,因此监测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对脑卒中的病情转归及治疗和预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 体液渗透压的测定直接测定溶液的渗透压力比较困难,从理论上讲,欲知某种生物体液中所含的溶质颗粒数值,可以利用蒸汽压降低法、沸点升高法、冰点下降法和渗透压半透膜测定法四种方法进行测定,然而,由于冰点下降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样品量少和对生物样品无变性作用,因此,临床上常用“冰点渗透压力计”测定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进行推算血液、胃液、唾液、尿液等的渗透压力。
毫无疑问,这个技术的发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冰点渗透压力计是用于测定溶液晶体渗透压或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的仪器,主要部件有半导体制冷装置、高精度测温系统和过冷引晶装置。
在医学临床上,常用于测定血清或血浆、尿液、胃液、脑脊液、唾液、汗液以及各种注射液、透析液、婴儿饮料、电镜固定液、组织细胞培养液和保存液等溶液的渗透压。
冰点渗透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以冰点下降值与溶液的摩尔浓度成正比例关系为基础,采用高灵敏度的感温元件测量溶液的结冰点,通过电量转化为渗透压单位(mOsm/kg)而实现测量。
【6】从上可以看出,通过冰点渗透压力计测定渗透压力,对于研究水盐代谢平衡,评价肾功能紊乱,监护糖尿病,观察ADH内分泌失调,了解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等外科危急病情的变化以及对人工透析、输液疗法的监护和药物(尤其对中草药)的药理分析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而类似冰点渗透压力计这些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仪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换言之,冰点渗透压力计的发明离不开对渗透压力的深入研究。
至于以后有没有能取代它的仪器的发明出现,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渗透压力的理论研究。
由此也可体现出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渗透压力的原理并不难理解,但渗透压力对人体的稳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人体一些疾病症状的重要指标,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对渗透压力的研究,把相关理论应用于医学临床,或者为医学仪器和技术的发明提供理论支持,都在医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能为医学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魏祖期,刘德育.基础化学[Basic Chemistry].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2016年4月第4次印刷:19-21【2】杨道锋,郭威,田德英等.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第45卷,第4期【3】胡泉,胡森,柴家科等.肠内输入与静脉输入高渗盐葡萄糖溶液复苏犬烧伤休克的疗效比较.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第33卷,第5期【4】齐迎梅,祁标,陈晶等.高渗溶液输注管理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7期【5】张迪,陈伟,余追等.心搏骤停后综合征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第44卷,第6期【6】沪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00326号.YZB/沪1946-40-2010.FM-8P型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上海医大仪器有限公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