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十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女方 看足
球 逛 商 店
男 看 3, 0
方足 1 ,
球0 逛 0, 1 图7-3 性别战
商0 ,
10
第三节 完全信息动态均衡
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二、重复博弈 三、动态博弈战略行动
11
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B 低价 高价
A 低 24 4 价 ,2 0 4, 8
高 8, 3
价 40 2
,图7-4 房地产开发博弈
3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一、占优战略均衡 二、重复剔除的占优战略均衡 三、纳什均衡
4
一、占优战略均衡
• 不论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战略,他的最优战略 是唯一的,这样的最优战略被称为“占优战略” (dominant strategies)。
• 占优战略均衡只要求所有的参与人是理性的, 而并不要求每个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也是理 性的。因为,不论其他参与人是否理性,占优 战略总是一个理性参与人的最优选择。
• 参与人在前一个阶段的选择将决定随后 的子博弈的结构。这样的动态博弈称为 序贯博弈(sequential games)。动态博 弈中另外一类是所谓的重复博弈 (repeated games)。顾名思义,重复博 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许多次,其 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stage game)。
14
•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
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
5
囚徒B
坦白
抵赖
囚徒A 坦 -8, -8 -1, -10 白
抵 -10, -1 -2, -2 赖
图7-1 囚徒困境
6
二、重复剔除的占优战略均衡
经济学对市场不完全信息的分析

经济学对市场不完全信息的分析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然而,市场参与者往往面临信息的不完全性,即无法获得或者不完全了解市场中的所有信息。
这种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对市场的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完全信息的分析,揭示了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中存在不对称信息的问题。
买方和卖方在交易过程中往往拥有不同的信息,这使得交易双方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
例如,卖方可能掌握着关于产品质量、市场前景等更多的信息,而买方则可能对这些信息知之甚少。
这种不对称信息会导致市场交易的不顺畅,买卖双方很难达成有效的交易。
其次,不完全信息还会导致市场中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
道德风险指的是在交易过程中,买方或卖方可能会故意隐瞒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从而使得交易对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逆向选择则是指在交易发生前,买方或卖方无法准确评估对方的质量或者诚信度,从而导致交易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
这些问题会导致市场交易的效率降低,并增加交易双方的风险。
为了解决市场不完全信息带来的问题,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之一是信息经济学,它研究信息在市场中的传递和利用。
信息经济学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的信息获取成本、信息传递的途径以及信息披露的机制,提出了一些策略来改善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性。
例如,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公司向投资者公开财务信息,以增加市场参与者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性。
此外,经济学还提出了契约理论来解决市场不完全信息带来的合同问题。
契约理论研究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合同以保证交易双方的利益。
例如,经济学家发展了一系列的契约设计原则,如契约的明确性、契约的可执行性等,以确保双方在交易中能够达成一致,并减少信息不完全性带来的风险。
此外,经济学还研究了市场中的信号传递问题。
信号传递是指市场参与者通过某种行为或者信号向其他参与者传递信息。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

五、不对称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信息经济学)1. 逆向选择(如何规避,如何解决,生活中的例子)汽车保险业逆向选择随着个人购买家庭轿车的数量逐渐增多,汽车保险业务近年增长得很快。
可是由于车多路窄,新手又多,汽车交通事故比原来增加很多。
这些购买了汽车保险的人由于有了保险,开起车了跟开坦克似的,横冲直撞,反正汽车坏了有保险公司负责修理。
更有人经常酒后开车,把握不住;还有的是开车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
结果就是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致使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不够赔付汽车修理公司的汽车修理费。
两年下来,中原保险公司已经在汽车保险项目上赔了几百万。
汽车保险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费收取得比较低,结果就造成了收入不抵支出。
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提高保费的额度,否则会一直亏损下去。
最后的决议是提高保险费。
中原保险公司的这一决策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开始出现下降。
这是他们的决策者们所始料不及的。
他们不知道在经济行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
这种逆向选择告诉,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常常是最具有风险的人,而收取较高保险价格会阻止具有较低风险的人购买保险。
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得高,出险率低,你进一步提高保险价格,干脆不买保险了。
这种逆向选择效应的根源在于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尽管公司也知道,在它的顾客中有些肯定比其他人具有更低的风险,但它不能确切知道谁是风险低的人。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知道个人之间肯定存在差别,应该努力把他们划分为较好的和较差的风险类别,并征收不同的保险费。
但是它做不到,因为它不能知道哪些人是高风险的,哪些人是低风险的。
凡是那些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险的人,因为他们容易出事故,所以常常渴望购买保险,以便出险之后有保险公司为他们付费。
而出险概率较低的人则往往犹豫不决,如果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会把他们首先拒之门外。
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效应。
提高保险价格导致那些事故倾向较小的人退出了保险市场,而高风险顾客比例的上升直接影响的是保险赔付的上升。
《信息经济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信息经济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信息经济2.信息产品的商品化3.信息市场营销4.信息市场细分5.信息产业集团6.网络经济7.信息经济学8.扩张型信息产品9.信息商品的价值10.信息产业11.信息资源的配置:12委托——代理关系:13.经济测度指标体系:14.信息资源:15.信息产业结构:16.社会信息化测度:17国民经济信息化:18数字产品19.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20.信息服务业21.道德风险22.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23.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24.市场信号二、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调查不同的商家以及了解不同牌号商品所需要的时间成本是。
A.个别成本B.机会成本C.社会必要成本D.现实支出成本2.首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的是美国信息经济学家。
A.斯托尼尔(T.Stonier)B.马克卢普(F.Machlup)C.霍肯(P.Hawken)D.波拉特(M.U.C.Porat)3.按照标准划分,当代信息技术可以分为软技术和硬技术。
A.技术传输方式B.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C.处理信息的方法D.实物形态的有无4.物质和能源的高消耗是的特征。
A.信息经济B.数字经济C.质能经济D.后工业经济5.在信息经济中,企业管理中的主导型要素是和技术。
A.土地B.资金C.人才D.自然资源6.信息作为经济资源,其创造财富的功能表现为参与创造财富和对的替代与节约。
A.质能资源B.信息资源C.实物型信息资源D.文献型信息资源7.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是。
A.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B.传统经济受信息经济制约C.传统经济依赖于信息经济D.信息经济完全脱离传统经济8.传统西方经济学关于信息条件的假设是 .A.不对称信息B.对称信息C.完全信息D.不完全信息9. 我国著名学者乌家培在“信息经济学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可分为。
A. 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B. 产业信息经济学和区域信息经济学C. 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应用信息经济学D. 计量信息经济学和消费信息经济学10.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信息产品B. 信息经济C. 信息活动D. 信息科学11. 是信息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Q
“传统公司”和“绿色公司”的短期
微观经济学
§10-2 外部性与环境经济
四、解决外部性的措施
政府的税收(庇古税)和补贴
罚款 确定所有权 合并企业 政府规制 公众参与
微观经济学
根据最优污染程度,如果企业的污染超出这一标 准,政府将予以重罚,处以高额罚金。 对污染企业收费的办法控制企业的污染,使其污 染量符合社会最优标准。污染费是按照平均每 一单位污染量征收的。
二、投票悖论 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的偏好排
序 :甲(A > B > C)
> B)
乙(B > C > A)
丙(C> A
三个社会偏好次序——(A > B )、(B > C )、(C> A )
(矛盾)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非独裁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 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即满足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偏好选
1、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
2、供给上不具有竞争性
微观经济学
边际成本为0
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 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 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 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非排他性是指很难或禁止他人不付代价消费该种 产品。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 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 甚至是不可能的。
牛群数量(头) 1 2 3 4 5 6 边际成本 (万元) 1.0 1.05 1.15 1.3 1.5 1.75 养牛人的边际收益 (万元) 2.2 2.1 1.95 1.75 1.5 1.2 菜农的边际成本(损失) (万元) 0.36 0.38 0.41 0.45 0.5 0.56
微观经济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定义:在静态贝叶斯G {A1, , An ; 1, , n ; p1, , pn ;u1, , un}博弈中, 纯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一个类型依存策略组
合a (θ) (a1 (1 ),
,
a
n
(
n
)),其中,每个参与人
i
在给定自己的类
型
i
和其他参与人依存策略
a
i
(θ i
不完全信息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n 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时间顺序为:
⑴自然给定类型向量θ 察到 i ,但参与人
(1, ,
j( i
n ) ,其中,i )只知道 p j
(θ j
i
|
,参与人 i 观 j ),观察不
到 i;
⑵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参与人 i 从可行集 Ai (i )中选择行
动 a i,n 人的行动组合为a (a1, , an );
p(i ,i ) p(i )
p(i ,i ) p(i ,i )
ii
这里,p(i ) 是边缘概率。如果类型的分布是独立的,pi (i i ) p(i )
不完全信息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贝叶斯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概念在不完 全信息静态博弈上的扩展。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又称为静 态贝叶斯博弈。 ◆定义:n人静态贝叶斯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包括:参与人的类 型空间 1, , n,条件概率 p1 ,..., pn ,类型依存战略空间
A11,..., An n ,和类型依存支付函数u1(a1, , an ;1),..., un (a1, , an ;n )
参与人i知道自己的类型 i i ,条件概率 pi pi (i i ) 描述 给定自己属于 i 的情况下,参与人i有关其他参与人类型 i i的不确定性。我们用 G {A1, , An ;1, ,n ; p1, , pn ;u1, ,un} 代表这个博弈。
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全理论分析

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全理论分析在经济学中,信息不完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表明了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所掌握的信息存在缺失。
这种不完全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不足、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研究信息不完全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信息不完全的概念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所掌握的信息存在缺失或不完全。
这种不完全的信息可能是由于信息获取成本过高、信息传递不完全、信息持有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引起的。
举个例子,某个企业想要招聘一个工程师,但是对于这个工程师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信息并不完全掌握,只能通过面试、参考信等方式来了解。
这种信息不完全可能会导致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信息不完全的影响1. 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价格不能够反映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价值,从而无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2. 资源配置不足信息不完全还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足。
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经济主体无法获得他们所需的资源。
这会导致某些重要的经济活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3. 经济效率低下信息不完全还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主体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的经济活动。
三、经济学中有很多的理论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信息不完全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例如博弈论、机制设计等。
1. 博弈论博弈论是一种研究经济主体之间互动及其行为决策的工具。
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往往无法做出最优决策,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模拟不同策略的结果来做出最优决策。
2. 机制设计机制设计是一种用来设计有效的机制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方法。
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机制设计可以用来建立一种有效的契约机制,来协调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从而解决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问题。
四、信息不完全的应对策略1. 提高信息透明度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以让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和公正。
信息经济学 (1)

《信息经济学》习题解答第二章1. 如何定义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它们对应均衡的性质是什么?答:完全信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中,均衡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它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经济现实性。
2.导致市场失灵有哪三大原因,试举例说明。
答:有三种原因能够导致市场失灵:不完全竞争、经济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竞争的一个典型例证就是垄断,例如,中国的移动通讯行业被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大巨头所垄断。
在这一垄断市场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能将其产品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使移动通讯的收费远高于其边际成本。
消费者通讯话费的缴纳就会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多很多,满意程度也会下降。
消费者满意度的这种下降正是不完全竞争所带来的低效率的典型例证。
外部性也能导致市场失灵。
当生产或消费的某些外在影响未被包括在市场价格中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
例如,当一个电厂向空气中排放含硫磺的废气时,会对附近的房屋和居民的健康造成损害。
如果该电厂不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赔偿,那么它对社会的污染就很严重,会损害消费者的福利。
柠檬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现象就是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市场失灵的最好例证。
例如,在二手汽车市场上,卖主对车的质量信息比买主要多,买主对交易具有不完全信息,使其只能按照平均质量估价,而这一估价只会使买主购买到质量低于平均质量的汽车,高质量汽车退出市场,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
3.有哪些风险转移制度,试选取其中两种举例说明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答:现实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成本保利合同、期货合同、破产法和有限责任法以及厂商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来转移风险。
就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为例,驾驶汽车的经济人面临着发生汽车交通事故的风险,通过财产保险市场,他可以购买车辆损失保险以及第三方责任险等保险品种弥补发生事故时的生命和财产的巨额损失。
经济学中的信息经济学习题

经济学中的信息经济学习题一、选择题1.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A. 信息的获取B. 信息的处理C. 信息的传递D. 信息的评估2. 在信息经济学中,不完全信息会导致:A. 市场失灵B. 市场效率提高C. 存在市场垄断D. 市场价格下降3. 在信息经济中,逆向选择是指:A. 市场供应过剩B. 市场需求不足C. 质量高的产品价格上涨D. 质量差的产品占据市场4.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的问题是:A. 需求下降B. 供给过剩C. 市场失灵D. 市场垄断5. 在信息经济学中,道德风险是指:A. 买方对卖方的不信任B. 卖方对买方的不信任C. 市场需求下降D. 市场供给增加二、填空题1.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2. __________是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3. 在信息经济学中,质量差的产品占据市场现象称为_________。
4.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产生_________。
5. 在信息经济学中,买方对卖方的不信任称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
2. 解释道德风险在信息经济学中的概念和作用。
3. 逆向选择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请解释什么是逆向选择,并举例说明。
4. 信息经济学对市场经济有哪些影响?请从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5. 信息经济学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有着怎样的影响?请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进行回答。
四、论述题1. 信息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对经济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2. 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道德风险,以及如何通过信息披露、信任建立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3. 逆向选择是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请分析逆向选择的原因、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五、解答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并分别进行详细解释。
2. 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和技术手段,如何提高市场的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3. 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着重要作用,请从建立信任的角度进行详细论述。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价格信息的特征 1 )价格信息的双向性特点:无论对买卖双方,市场价格对于其都包含有一定的新信息,且双方可 能同时利用同一价格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调整在讨价还价中的策略,也就是说,市场参加者所提出的价格在 双向意义上传递并利用信息。 2 )价格信息在内容上具有隐含性特点:市场价格的信息内容在形式上是隐含的,时常参加者能否 识别,把握,利用价格的信息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进入市场所具备的市场知识经验。 3 )价格信息的现实性(环境性)特点:指价格信息“产生”、递传到消亡(失效、修正)是一定现实 市场关系与实际市场环境的产物,离开具体市场关系(买卖)与环境(市场),其价格就不具任何信息内 容,也无所谓利用。 4 )价格信息的相对性特点: ① 买卖相对应; ② 价格数量相对,讨价还价; ③ 价格,买卖双 方个性因素的相对因素; ④ 相对于对方获得一些信息内容。 5 )价格信息的模糊性特点: ① 市场售价讨价还价,非唯一性,成交预期双方均有弹性; ② 与 隐含有关,必然模糊; ③ 推测双方揣摩对方的心理。
管理经济学不完全信息

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 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利率与借款人的风险 • 斯蒂格利茨与魏思在1981和1983年发表了两篇 论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 • 结论:减轻银行坏帐,限制每笔贷款的额度比 提高利率更有效。 • 斯蒂格利茨1976与罗斯查尔德合作: 《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一篇关于不完善信 息经济学的论文》 • 保险市场上的客户— 低风险&高风险
8
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信息是不完全的,一方 面受主、客观技术条件的制约,二者不会知悉所 有信息,另外,获取信息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超 过了一定的限度以后,获取信息本身就变成一种 不理性的行为,因为获取过量信息的成本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其成本有时会大于收益。 • 在不完全信息中,不对称信息是一种典型情况。 • 我们分析信息的经济问题,了解信息的供给和需 求。
14
逆向选择与柠檬市场
• 这个过程不断继续,市场上只会剩下完全不值钱 的车,因此也没有人买,市场消亡. • 但是, 市场为什么没有消亡呢? • Institutions are needed to correct the problem • 当然, 逆向选择会产生市场配置的低效率,因为它 会导致好车的所有者由于价格低而不愿意或根本 没有卖出自己的好车,而那些愿意支付相对高价 格购买好车的买者也没有买到自己合意的车子。
21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 道德风险是属于道德范畴类内的事情,通过法 律途径解决的费用太高,甚至根本无法利用法 律通过强制性途径解决。人们在购买了火灾保 险以后不再注意防火安全,毕竟与纵火犯罪有 明显的区别。 • 道德风险是当事人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行为,但是,道德风险无论是对另外的交易方, 还是对社会的总体福利都有负面效应。 • 下面还是以财产防盗保险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的不完全信息

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的不完全信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是市场中常见的现象。
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的不完全性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特征之一。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分析这一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市场的不完全信息如何影响市场行为和产生的经济效应。
一、市场的不完全信息概述市场的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即买方和卖方拥有不同的信息,或者某一方对交易所涉及的信息了解不完全。
这导致了买方和卖方在市场中选择策略时,无法准确地评估交易品的真实价值和质量。
而信息的不完全性则导致市场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影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二、不完全信息的市场行为和经济效应1. 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采取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的策略。
隐藏行动指的是某方在交易过程中违反事先达成的协议,通过一些不可观察的行动,获得不公平的利益。
而隐藏信息则是指一方对自身信息故意保密,以获取更有利的交易结果。
这种策略会导致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增加,使得交易的结果偏离理论预期。
2.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可能存在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买方或卖方无法准确评估交易品的质量,导致市场上质量低劣的产品更容易出现。
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交易双方无法对对方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和约束,从而增加道德风险,进一步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3. 所有者风险和不完全契约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可能面临所有者风险。
所有者风险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一方对交易品的真实价值了解不完全,无法准确评估其损失程度。
这种风险会导致交易双方对风险的不同承担意愿,进而影响交易的达成。
同时,不完全信息也给契约的签订和执行带来了困难,契约的完善程度会受到信息的不完全性限制。
三、经济学解决市场不完全信息问题的方法1.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的提高为了减轻市场不完全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的要求和透明度来加强市场监管。
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 EV=(1—π)V(W0—A—P)+ πV〔W0—A—P—L+X〕 >
•
(1—π)[V(W0—P)—V(A)]+ π[V〔W0—P—
L+X〕—V(A)]
• =(1—π)V(W0—P)+ πV〔W0—P—L+X〕—V(A)
• 在π′>π,L—X>0时,
• (π′—π)[V(W0-P)-V(W0-P-(L-X))]>0
• 信息市场存在的效果:
• 1、有限性:信息市场可以改善信息不完 全的状况,但无法消弭。
• 2、不完善:信息市场自身也存在品德圈 套等效果。
• 3、信息的置信度效果:疑心信息提供者 的动机以及所提供信息的可信性。
• 三、信息经济学
• 1、信息经济学:又可称为契约实际,或机制设计实际。 是有关非对称信息状况下的买卖关系和最优买卖契约 布置实际。从实质下去讲,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 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运用。
• 4、主要模型:委托—代理模型。信息经济学将博弈论 中拥有公家信息的局中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公 家信息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据此,信息经济学 的一切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停止剖 析。
• 5、剖析方法:信息经济学的剖析方法,对我们研讨理 想经济社会效果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 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实际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 个重要缘由,在于信息经济学所运用的方法为经济学 提供了新的剖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 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实际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实际的 剖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剖析之中,使得经济剖析不时 贴近理想经济生活。实践上,在我国目前经济实际界 的经济剖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剖析 方法。置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开展,其剖析方 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范围的运用中发生重要 影响。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2、外部影响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1)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的后果
P
MC D2=MRs D1=MRp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 收益,产量过少。
O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第15页
一、垄断与低效率
在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 的 产 量 水 平 qm 上 , 由 于 P>MC ,表明消费者 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 产量所支付的数量超过 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 的成本,因此资源配置 存在帕累托改进。
右图中,资源配置的帕 累托最优状态在产量等 于q*的水平上达到。
P
Pm a AC=MC MR O
第4页
P*
D q* Q
qm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第一节 垄断
二、寻租理论
寻 租 ( rent seeking ):为获 得和维持垄断地 位从而得到垄断 利润的活动。
价 格
消费者 剩余 MC ATC ATC
PM
寻租者用尽 生产者剩余MR无谓损失 NhomakorabeaD
0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有效率的价格,P=MC 平均成本定价法: 公平的价格,P=AC
P E MC
Pm Pc Pz
A
AC
MR O
第6页
D=AR
政府定价的两种方法
qm qc qz
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Q
微观经济学 第 10 章 市场失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不完全信息的基本概念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商品市场的信号显示;激励机制教学重点: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教学难点: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节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一)不完全信息1、价格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前提:充分信息,即所有经济主体拥有一切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2、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3、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1)经济的不确定性(2)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二)非对称信息1、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2、非对称信息的分类:(1)按非对称发生的时间: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2)按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分为行动非对称和知识非对称,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hidden action),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hidden knowledge)或隐藏信息模型(hidden information)(三)二者区别:不完全信息指的是缺乏完全信息的情况,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但可以是对称的,即交易双方拥有的不完全信息是一样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的分布不均匀,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信息一定是不完全的。
可见,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表现之一。
二、信息市场1、信息市场的定义信息具有价值,人们愿意为得到它而支付费用。
就像劳动和资本有市场一样,也存在着信息市场,信息也有价格,不同之处在于,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是信息。
目前,学术界对信息市场的界定很不统一,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
第二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及其所要求的法制关系的总称。
第三种观点:信息市场是指信息产品的供需双方按一定的条件和方式,对信息产品进行交易的领域和场所。
第四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人们信息交换的总和,是信息商品的交换、流通或信息贸易,也包括信息商品化所引起的信息有偿服务。
第五种观点:信息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信息市场是指与其它商品进行交换的信息商品,是通过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来表现的,它可以传递、处理并且经过加工后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亦即通常所说的“软”信息,如计算机软件,情报资料、统计数据等非物质形态的信息产品;在广义信息市场中,信息商品则包括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生产、处理和流通中所消费的一切资源,如计算机、半导体、电信、光电子和机械电子等产品。
信息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信息市场是指对信息商品进行交易的场所,如信息发布会、技术交易市场等,都属于狭义的信息市场。
而广义的信息市场则是指信息拥有者与信息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2、信息市场存在的问题:1、有限性:信息市场可以改善信息不完全的状况,但无法消除。
2、不完善:信息市场本身也存在道德陷阱等问题。
3、信息的置信度问题:怀疑信息提供者的动机以及所提供信息的可信性。
三、信息经济学1、信息经济学:又可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是有关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交易关系和最优交易契约安排理论。
从本质上来讲,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
2、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联系和区别:(1)两门学科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博弈论研究的是在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终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优的契约安排。
由于信息经济学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对策和博弈,因此,可以说它是博弈论的一个分支。
(2)博弈论是方法导向的,而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
(3)博弈论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信息经济学则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3、信息经济学的演化(1)产生: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评论》的文章,可视为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1960年代斯蒂格勒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劳动市场的信息》和《寡占》三篇文章。
他批判了传统经济学中完全信息的假定,认为与其他商品一样,信息也有成本和收益,市场中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以及政府干预的错位。
他的信息搜寻理论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发展:1970年代,产生大量有意义的成果。
阿克洛夫的次品市场;赫什拉法的信息市场理论;马尔萨科和拉德纳的团队经济理论;斯本思的信号理论;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的“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维克里的委托—代理理论,构成了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阿罗发表了大量文献,对信息、信息成本、信息的经济价值、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不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下风险转移等问题均进行了深入研究。
(3)成熟:198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系统化、逻辑化的阶段,标志着信息经济学逐步走向成熟。
国外相继出版了信息经济学的代表作。
如1981年加兰廷和莱特的《信息经济学》,1982年斯蒂格勒的《信息经济学》,1984年阿罗的《信息经济学》等;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形成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
4、主要模型:委托—代理模型。
信息经济学将博弈论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据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进行分析。
5、分析方法: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
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
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
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一、商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假定前提:每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比别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但对别人的专业所知甚少,导致信息不对称。
商品市场参与者:生产者、零售商和最终购买者。
三者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生产者具有最充分的信息,零售商次之,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
二、道德风险(一)道德风险1、含义: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
2、道德风险的产生:(1)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人们的行为会变得不合情理。
如购买了家庭财产盗窃险的人不愿花钱加固门锁;购买了汽车偷盗保险的车主不再愿意安装先进的防盗装置。
这些行为都是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由于属于道德范畴,故无法用法律对投保人实施强制性约束。
(2)道德风险对保险公司的不利影响:改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
使损害发生的概率上升。
在有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被迫提高他们的保险费或者甚至拒绝出售保险。
(3)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
保险市场上当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在保险和约签定后,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投保人的行为,或无法完全获知投保人行为的全部信息时,投保人就能利用这种不对称信息使自己受益而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
保险公司获知的信息只是最后遭受损失的事实情况,但这种损失发生的真实原因,即是纯属意外抑或投保人行为不当使然,保险公司无从得知。
(二)投保人的选择1、无保险情况下,个人采取防范措施的花费模型假设一个风险规避者面临着发生损失L的可能性,会降低他的初始财富W0。
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用π来表示,而且这种可能性受到他采取防范措施的花费A的影响。
如果用V(W)代表该个人的效用函数,在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他的两种状态(不发生损失1和发生损失2)的财富分别为:W1=W0-AW2=W0-A-L由于π是A的函数,EV最大化的条件为:由于,上式表示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个人采取的防范措施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为防范措施再支付1元成本的预期效用损失(等式的左边)应等于这1元成本能达到的预期效用损失的减少值。
2、有保险赔偿情况下的模型个人购买保险之后,若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偿额为X,为此个人需支付P的保险费(P取决于X),此时两种状态下的财富分别为:最大。
在全额保险情况下,个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又由于 W1=W2??? 这个在全额保险下的边际条件同没有保险情况下的边际条件相似。
个人为了使预期效用最大,他为采取防范措施的边际成本(在这里是1元)应该等于着额外的1元支出所能达到的预期损失的减少额。
因此,在全额保险和收取正确的保险费的情况下,投保人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是能达到社会的最优状态的,资源的配置是最优的。
3、保险公司面临的道德风险以上分析的基础是保险公司能监督每个投保人采取防范行为,并能确切地知道每个投保人损失发生的概率,根据这个正确的概率来向他收取保险费。
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前提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很难成立的,保险公司不可能时时监督投保人的行为来决定真实的损失发生概率。
而且,保险公司也不可能根据各个投保人的行为来收取不同的保险费。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根据损失发生的平均概率来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不因其是否采取防范措施而使用不同的费率。
因此,保险公司将面临道德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解决道德风险的市场方案1、政府实行强制保险2、部分保险:保险公司只对承保财产的部分价值承担风险,其余部分由投保人自己负责。
3、在保单内加入扣除条款:在保单内规定保险公司对某一数额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
二、逆向选择与旧车市场(一)逆向选择: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那么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并进行交易。
逆向选择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
(二)市场均衡——劣品驱逐优品。
三、信号显示(信号传递)1、信号:在市场外形成并在市场上使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2、信号手段:(1)以品牌和信誉或者产品质量保证书等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优势一方关于生产工序、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信息;(2)广告方式,广告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它能提供可供选择的商品的信息,同时广告也是厂商宣传其产品具有高质量的一种方式:高额的广告费用会使消费者相信厂商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从而间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3)“二次信号”发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产品上粘贴防伪标识;二是名牌产品与名牌商家的结合;三是产品与保险公司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