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答案:答案:√
解释: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其总价值量相等。
答案:答案:√
解释:商品的价值量取决劳动量和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和劳动量质检室正比例关系,和劳动生产率之间是发比例关系。
()3.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用,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案:答案:√
解释:货币要产生价值增值,即货币不再是一般等价物,而转化为资本,前提条件是它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创造价值增值的劳动力商品。
()4.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核心问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答案:√
解释:国际新秩序的核心问题是全球经济利益和政治话语的分配问题,霸权和强权是建立新秩序的核心问题。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的道路。
答案:答案:√
解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是立足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的道路,而非西方、原苏联的体制改革道路。
二、相关概念解释(每题6分,合计30分)
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答案: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并购、联合,向社会发行股票)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区别:首先,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其次,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和联合的途径,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再次,社会资本总额的变化:增加和不变。
2.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
答案: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p′= m/c)。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m ′= m/v)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剩余价值率是真正的资本剥削率,利润率则掩盖了剥削的真正来源。
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答案: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除了包含有经济增挺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增长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等,广大人民物质福利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衡量经济发展比衡量经济增长困难得多。
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但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
4.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
答案:劳动即劳动者的劳动,它是劳动者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人们的劳动所加工的对象,它分为两类:一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质;一是已经人类加工过的半成品即原材料。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劳动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传导体,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广义劳动资料还包括劳动过程所必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劳动就是劳动者运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作用劳动对象的过程,它包含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任何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5.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答案: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都是由经济制度即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远行机制的统称。一定的生产关系必须经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体现着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
经济制度是内容和决定性因素,经济体制是形式,服务于经济制度。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1)虚拟经济的正效应:是其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2)虚拟经济的负效应: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动摇社会信用基础。二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三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
2.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大社会经济后果?
(1)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后果:①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相对增加。②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相对人口过剩规律随着资本积累运动而周期性地变化,并分布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中。相对过剩人口的出现与部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的变化相联系。③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构和条件。
(2)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后果,原因主要是:
①不断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剩余价值下降,平均利润率下降。②平均利润的下降趋势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一方面,这是因为在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存在着其他一些起反作用的因素阻碍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为抵消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资本家只得提高积累率,增大积累量,从而使总资本急剧地增大,结果使得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总量却增加了。③利润率下降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扩大和价值的增值之间的矛盾;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3.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四、分析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方针,请回答:
(1)为什么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答案:①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较大国情的要求。改革开放之后,为了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日益拉大,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
②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我国建没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社会是不平衡的、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小康社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标准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与注重社会公平是根本一致的。
(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出,注重社会公平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案:总的说来应该调节过高收人,增加较低收人,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取缔非法收入。从具体的措施来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影响社会的收人分配。
(3)注重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分配中的效率要求分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分配中的公平要求分配以政府为主体,因此分配中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这个矛盾从短期看是有市场运行机制本身决定的,从长期来看,效率取决于生产力,公平取决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效率从根本上决定着公平的历史实现程度,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公平与效率兼顾:(1)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公平必须以经济发展尤其是以效率提高为条件;(2)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强项来协调两者之间谁无关系,有所侧重;(3)兼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同时,寻找两者的最大结合点。
2. 试述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答案:(1)二战后,过去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成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但在经济上它们依然未能实现完全独立,未能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2)形成这样一种关系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顽固的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建立新的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形成了尖锐的“南北关系”问题。(3)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虽然斗争是长期曲折的,但历史终将发展,正义事业必将取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