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3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心理学》在线、纸质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心理学》在线、纸质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35e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5.png)
答: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 。该原则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巳存储的信息又决 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巳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当提取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 时,
(3)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剌激的干扰所致。
(4)应抑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答:(1)及时复习。
(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开 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理。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团体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 展。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答: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
(1)临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剌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剌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2022春国开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答案

1、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正确答案是:“对”。
2行为规范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各种形式的教育、社会舆论以及使用强制性手段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传统,用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调整个人、团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正确答案是:“对”。
3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正确答案是:“对”。
4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对人们的要求也不同。
正确答案是:“对”。
5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相互补充的,二者共同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对”。
6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7社会化作为一种发展过程,那是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8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9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
正确答案是:“对”。
10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正确答案是:“对”。
11社会化是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并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
正确答案是:“对”。
12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
正确答案是:“对”。
13社会化具有贯穿终生、双向互动、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等特点。
正确答案是:“对”。
14自我肯定型是积极的统一类型,其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通过积极的矛盾斗争达到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对”。
15自我肯定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想自我和逐步改正不断完善的现实自我的统一。
国开电大18秋《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作业

1.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的传递。
选择一项:A.社会文化B.社会知识C.社会经验D.社会责任2.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的()体现在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
选择一项:A.连续性B.意义C.学习性D.延续性3.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获得发展的基点。
选择一项:A.进入社会B.远离社会C.适应社会D.接近社会4.现实自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选择一项:A.想象情况B.真实情况C.具体情况D.模拟情况5.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
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所有物是指()。
选择一项:A.现实自我B.精神自我C.物质自我D.理想自我6.自我障碍策略是一种“故意的”自作自受。
指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提前准备一系列()的行为。
选择一项:A.导向失败B.导向成功C.基于现实D.面对失败7.情商又称(),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选择一项:A.情绪智力B.情绪控制能力C.情绪表现力D.情绪学习力8.()是将原因定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
选择一项:A.全部原因B.内部归因C.自我原因D.外部原因9.智商可以理解为(),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一项:A.智力B.知识C.经验D.能力网络连接断开(自动保存失败)。
请记录下最近几分钟在本页面所键入的答题结果,然后尝试重新连接。
一旦连接被重新建立,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自动保存,同时这个消息会消失。
网络连接恢复。
你可以继续安全使用。
跳过测验导航测验导航信息信息此页10.性别歧视,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对待。
选择一项:A.平等B.不平等C.更好的D.相同11.“性别”这个词则代表了与男性或女性相关的所有()和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特质。
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终审稿)

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形考任务一一、选择题(自我知觉)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
(内部归因)是将原因定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
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的(连续性)体现在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
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能力)有关: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
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经验)的传递。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社会特性是指(社会自我)现实自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真实情况),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
包括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等是指(精神自我)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
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所有物是指(物质自我)智商可以理解为(智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障碍策略是一种“故意的”自作自受。
指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提前准备一系列(基于现实)的行为。
二、选择填空题社会化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和A个人对于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人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社会对于个人的调整与适应。
社会化的目标是指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C–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E-积现实自我、应该自我、理想自我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性,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D-巴纳姆效应智商可以理解为智力包括注意、观察、I-想象、思维、记忆等五种能力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既有H-社会性又有G-个体性社会化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形成符合于社会需要的稳定的F-行为定向系统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B-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1-7

形考任务一一、选择题●(自我知觉)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
●(内部归因)是将原因定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
●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的(连续性)体现在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
●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能力)有关: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
●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经验)的传递。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社会特性是指(社会自我)●现实自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真实情况),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
包括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等是指(精神自我)●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
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所有物是指(物质自我)●智商可以理解为(智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障碍策略是一种“故意的”自作自受。
指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提前准备一系列(基于现实)的行为。
二、选择填空题社会化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和A个人对于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人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社会对于个人的调整与适应。
社会化的目标是指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C–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E-积现实自我、应该自我、理想自我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性,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D-巴纳姆效应智商可以理解为智力包括注意、观察、I-想象、思维、记忆等五种能力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既有H-社会性又有G-个体性社会化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形成符合于社会需要的稳定的F-行为定向系统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B-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国开电大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题目1.下列不属于压力的心理学理论的是()。
A. 病态反应理论
B. “战斗或逃跑”理论
C. 交互模型
D. 一般适应综合症
【答案】:病态反应理论
题目2.副交感神经系统在威胁解除或减弱后开始获得控制权,负责使身体返回到正常或基准线状态,也就是(),即身体在经历环境和生理变化期间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A. 应变稳态
B. 基准稳态
C. 平衡静态
D. 反射静态
【答案】:应变稳态
题目3.外周神经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分别是()。
A.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B.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C. 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
D. 躯干神经系统与激素神经系统
【答案】: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
题目4.“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包含三个阶段,其中不包含()。
A. 警戒期
B. 衰竭期
C. 抵抗期
D. 发现期
【答案】:发现期。
国开 社会心理适应 任务1、2答案

形考任务1一、选择题: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有关: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
能力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的()体现在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
连续性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的传递。
社会经验()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
自我知觉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社会特性是指()。
社会自我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
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所有物是指()。
物质自我情商又称(),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情绪智力()是将原因定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
内部归因智商可以理解为(),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二、选择填空题:填A B C D等即可。
社会化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和个人对于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人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社会对于个人的调整与适应。
社会化的目标是指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积现实自我、应该自我、理想自我。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性,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智商可以理解为智力包括注意、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五种能力。
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
三、判断题没有语言,也可以有文化,有社会化。
正确的答案是“错”。
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
正确的答案是“对”。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正确的答案是“对”。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没有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正确的答案是“错”。
内部归因是将原因定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选题(20题,每题4分,共80分)1.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末年的中医学典籍《皇帝内经》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关系状态来表达人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形神合一的观点、以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的病因说,主张对身体疾病采取()的治疗观点。
A.身心兼顾B.以毒攻毒C.神灵保佑D.顺应天命2.很多文明都设立了卫生体制、建造了基础设施,并使用草药和植物等自然资源以保护和提高民众的健康。
其中()对改变健康状况的环境条件起到了关键作用。
A.保健政策B.卫生体制C.文化传播D.社会共识3.健康定义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是()。
A.保健养生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健康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4.()认为健康分为最佳健康、健康、疾病和死亡四个相互联系的水平,每一健康水平包含五类健康,分别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情绪健康、社会健康和心灵健康。
A.罗宾B.科恩C.乔治布朗D.格林伯格5.一个良好社会适应的人应该具有多种特征,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是()。
A.构建积极环境B.积极情绪体验C.塑造积极人格D.创造竞争和谐6.以下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认识错误的是()。
A.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B.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C.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D.自我效能感迫使我们投入无休止的竞争中7.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错误的是()。
A.归因训练B.外部强化C.竞争逼迫D.自我强化8.Festinger提出的()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出现这种不和谐的状态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A.态度-行为B.协调平衡C.平衡控制D.认知失调9.Brehm(1965)的实验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来减少决策后失调。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形考任务3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形考任务3试题一、单选题(20题,每题4分,共80分)题目1:下列不属于压力的心理学理论的是()。
A. 病态反应理论B. 一般适应综合症C. 交互模型D. 战斗或逃跑理论题目2:副交感神经系统在威胁解除或减弱后开始获得控制权,负责使身体返回到正常或基准线状态,也就是(),即身体在经历环境和生理变化期间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A. 基准稳态B. 应变稳态C. 平衡静态D. 反射静态题目3:外周神经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分别是()。
A. 躯干神经系统与激素神经系统B. 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C.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题目4: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包含三个阶段,其中不包含()。
A. 衰竭期B. 警戒期C. 发现期D. 抵抗期题目5: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综合体系,其中不包含()。
A. 认知评价B. 心理支持C. 应激源D. 个性特点题目6:应激的本质就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的适应。
A. 应急B. 认知C. 反射D. 需求题目7:下列不属于认知应对方式的是()。
A. 摆脱策略B. 情绪焦点性策略C. 回报焦点性策略D. 卷入策略题目8:()是指从问题中退缩或否认问题的存在,使用摆脱策略处理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的问题,会放弃治疗尝试,或寻求其他人的帮助,结果可能因为从问题退缩却无法回避其压力,就变得抑郁或滥用酒精和毒品。
A. 摆脱策略B. 回报焦点性策略C. 情绪焦点性策略D. 卷入策略题目9:参与社会网络具有许多好处,其中不包含()。
A. 给人提供了参与感B. 给人提供了未来的可预测感C. 给人提供了自我价值感D. 给人提供了稳定感题目10:行为主义应对机制的方法不包括()。
A. 幽默疗法B. 社交参与疗法C. 芳香疗法D. 音乐放松疗法题目11: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健康有以下三个标准:足够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实际,保持人际关系良好。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任务1至四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1至四答案CTRL+F 查找答案再认是对已经识记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在考试的常见题型中,属于考察对知识再认水平的是()。
选择一项:a. 选择题b. 案例分析题c. 简答题d. 填空题e. 论述题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我们在听到指甲划黑板的声音时,不仅会觉得刺耳,还会体验到揪心的感受。
这是一种()。
选择一项:a. 联觉b. 嗅觉c. 听觉d. 痛觉e. 知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或危险情境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指的是()。
选择一项:a. 心境b. 应激c. 情感d. 心情e. 激情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称为()。
选择一项:a. 需要b. 气质c. 智力d. 性格e. 能力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有利的作用,称为()。
选择一项:a. 举一反三b. 正迁移c. 触类旁通d. 迁移e. 负迁移你的回答正确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实验方法对记忆的保持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中作为识记材料的是()。
选择一项:a. 短语b. 数字c. 有意义音节d. 无意义音节e. 单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7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找工作时,既想当老师获得尊重与地位,又想自己创业能够自由支配时间。
这是()。
选择一项:a. 双趋冲突b. 趋避冲突c. 双重趋避冲突d. 多重趋避冲突e. 双避冲突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针对一个问题,学生想出了标准答案之外的多种解决办法,这体现了()。
国开网社会心理学形考

国开网社会心理学形考1角色扮演又被称为角色实践。
对 2在角色丛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角色者都能够很好地进行协调。
错 3在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不会面临伦理问题。
错 4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变化。
对 5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对 6一般而言,角色技巧可以分为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
对 7文化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环境,使身在其中的人们心理具有同一性。
错 8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对 9“我很有人缘”。
这句话是对心理自我的认识。
错 10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步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对11角色扮演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
对 12、3到6岁期间,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
对 13角色中断是指新角色与原有角色相抵触,角色承担者放弃了原有角色。
错 14自我概念又称为自我认识。
对 15根据角色的支配性,可以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对 16角色扮演是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
对 17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性的认识集合。
对 18大量青少年期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的形式出现的。
对 19文化是当代的产物,并不是民族历史的产物。
错 20个体的内在属性可以被他人直接明确地感知到。
错 21自尊是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错 22一个角色扮演者能够扮演的角色越少,他的社会生活就会越顺畅。
错 23角色失败是指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对 24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技能、知识、价值动机以及在社会群体中应该扮演角色的过程。
对 25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
对 26角色学习包括角色领悟、角色失调和角色技能学习。
错 27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以及档案研究法。
对 28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单向的。
错 29社会角色是由社会地位结构规定的,并不具有动态性。
错 3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
国开大学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及考核方式(1)

社会心理适应· 形考任务1(题目随机)操作提示:若无法一次答完,请点击左侧边栏的“测验导航”下的“结束答题”按钮(如下图所示),保存本次已答内容。
若不点击此按钮本次答题记录将不保存,下次您需要重新答题。
一、选择题1. 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有关: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能力B. 想法C. 经验D. 年龄正确答案:A2. 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获得发展的基点。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接近社会B. 适应社会C. 进入社会D. 远离社会正确答案:B3. 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的()体现在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延续性B. 连续性C. 学习性D. 意义正确答案:B4.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
包括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等是指()。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现实自我B. 精神自我C. 理想自我D. 物质自我正确答案:B5. ()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自我知觉B. 社会认知C. 个体自我D. 精神自我正确答案:A6. 现实自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想象情况B. 具体情况C. 真实情况D. 模拟情况正确答案:C7. 情商又称(),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情绪控制能力B. 情绪智力C. 情绪表现力D. 情绪学习力正确答案:B8. 智商可以理解为(),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重庆)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商家为什么不惜重金用明星做广告?这样做可能会有哪些
风险?
【答案】:
商家不惜重金用明星做广告原因有:(1)影响说服效果的发起者的因素:吸引力明星的吸引力大、知名度高,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好感,有助于增加产品的影响和说服力。(2)态度的学习理论(联结、强化、观察模仿)明星的消费态度和行为容易引导、强化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消费者会观察、学习、模仿明星的消费态度和行为。(3)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同消费者容易认同和接受明星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这样做的风险有:(1)有些消费者对明星不信任,认为他们代言广告是为了赚钱,并不代表产品好。(2)产品的声誉容易受明星的丑闻所累。
题目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外交官
b.父亲
c.妻子
d.朋友
【答案】:外交官
题目2.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机遇
b.任务难度
c.能力
d.努力
【答案】:努力
题目3.卡茨(D.Katz)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功能理论
b.社会判断理论
c.学习理论
d.三阶段理论
题目12.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改变态度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一.劝说宣传法。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二.角度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该方法在态度改变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三.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四.活动参与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国开作业心理咨询入门-形考任务三45参考(含答案)

题目: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这反映了归因中的什么现象()。
选项A:错误归因选项B:自我价值保护选项C:社会性归因选项D:不公平性答案:自我价值保护题目:下面哪一种不是引起从众行为的原因()。
选项A:能更好的融入团体,增强团体凝聚力选项B:为了和别人保持一致从而被被人喜欢和接纳选项C: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选项D:追求个性答案:追求个性题目: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是()。
选项A:强化条件反射选项B:工具条件反射选项C:经典条件反射选项D:动作条件反射答案:经典条件反射题目:“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一种()现象。
选项A:社会促进选项B:社会感染选项C:社会进步选项D:社会抑制答案:社会抑制题目: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选项A:社会行为选项B:社会影响选项C:社会心理选项D:社会认知答案:社会影响题目: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即获得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的过程叫做()。
选项A:适应化选项B:社会化选项C:规范化选项D:现代化答案:社会化题目:“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种()。
选项A:首因效应选项B:刻板印象选项C:性别印象选项D:光环效应答案:光环效应题目:关于利他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他行为选项B:他人在场,往往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对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选项C:助人的榜样,会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3
一、选择题
题目1:弗里德曼提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务、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性。
选择一项:
A. 情绪、行为倾向、认知
B. 情感、行为倾向、认知
C. 情感、行为倾向、金钱
D. 激情、关心、忠诚
题目2:态度就是对人、事物、观点的()。
选择一项:
A. 认识
B. 否定
C. 理解
D. 评价
题目3:人们的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态度。
选择一项:
A. 也会
B. 不一定
C. 可能
D. 不会
题目4:他人的存在、物理环境的特质和()这三个因素会对一个人是否做出助人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选择一项:
A. 物质条件
B. 有限时间的压力
C. 成长环境
D. 自己年龄
题目5:群体的()比其他群体成员更可能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选择一项:
A. 老成员
B. 追随者
C. 领导者
D. 新成员
题目6:如何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呢?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告诉公众那些可能会阻碍助人行为的()。
选择一项:
A. 原因
B. 后果
C. 行为
D. 价值观
题目7:言语暴力倾向于忽视他人的(),以致人际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是一种异化的沟通方式。
选择一项:
A. 地位
B. 感受和需要
C. 心情
D. 语言
题目8:攻击是对他人的()行为。
选择一项:
A. 破坏
B. 友善
C. 敌对
D. 伤害
题目9:()是由某个家庭成员或同居伴侣施加给其他成员的暴力。
选择一项:
A. 性暴力
B. 亲缘暴力
C. 语言暴力
D. 家庭暴力
二、选择填空题
A-合理的;B-优、缺点;
C-倡导;D-有益的;E-利他行为;F-助人行为;
G-正面冲突;H-重复;I-直接;
根据感觉、评价和价值观而不是基于事物(B-优、缺点)而形成的态度被称为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自我辩解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人们会企图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A-合理的)亲社会行为分为(E-利他行为)和(F-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通常对整个社会是(D-有益的),因而它就成了社会习俗或规范的一部分,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所(C-倡导)。
当一个特定的行为被奖励时,人们倾向于在将来(H-重复)这一行为。
好的教养方式不单单是保护和养育,还应该鼓励的决策。
攻击区分为间接攻击和直接攻击两种类型。
在间接攻击中包含了在明显的(G-正面冲突)的情境下对另一个人造成伤害的企图;(I-直接)攻击指的则
是那种当着他人的面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三、判断题
1.基于情感反应的态度只是一些简单的态度,我们绝大多数的态度是认知与学习的结果。
选择一项:
对
错
2.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选择一项:
对
错
3.研究者认为某一种人格特质能对助人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错
4.要理解人类的行为,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体人格和环境特征两大类因素。
选择一项:
对
错
5.在职业环境下,性骚扰通常与提供工作机会与晋升机会相关联。
选择一项:
对
错
6.儿童时期是否目睹父母暴力是影响丈夫是否殴打妻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选择一项:
对
错
四、简答题补缺选择
1.有侵犯倾向的人是如何分类的?
A-罪大恶极;B-小错误;
心理学研究者把有侵犯倾向的人们分为两类:1)控制不足侵犯型:指经常犯的(B-小错误)人,这类人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2)控制过分侵犯型:指平常把自己隐藏的很好的人,这些人一旦犯罪,就是(A-罪大恶极)
2.导致了攻击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A-归因;B-挫折;C–愤怒;
(1)(C–愤怒),虽然愤怒确实会导致人们的攻击行为,但是愤怒的人并不总是采取攻击行为。
(2)(B-挫折),在达成某一目标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或阻碍。
(3)报复,使攻击行为逐步升级的另一个因素是报复动机。
(4)(A-归因),人们的攻击倾向性通常依赖于他人行为背后动机或意愿的判断。
(5)学习与模仿,人类出现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天的学习和模仿。
强化是一种极其有影响力的学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