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优质课一等奖
世说新语两则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学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小学)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世说新语》两则故事,培养小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讨论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他们在逐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a.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分享、诚实、友善等;b.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勇敢、积极应对、努力克服等。
2.语言目标:a.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c.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故事介绍a.《世说新语》选取的两则故事:《李德裕放一百箭》和《司马德文巧破谎言》;b.逐步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2.情感体验教学法a.师生讨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和人物形象;b.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他们对故事进行情感体验;c.通过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3.阅读与理解a.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意义;b.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和段落中找寻信息;c.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教育价值。
4.写作训练a.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写作,围绕故事的主题展开;b.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表达清晰、连贯、生动的文章;c.学生进行互评和修改,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故事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和选取的两则故事,《李德裕放一百箭》和《司马德文巧破谎言》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这些故事的兴趣。
2.情感体验教师根据第一则故事《李德裕放一百箭》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李德裕的勇气和责任感。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李德裕放箭的紧张与决心。
3.阅读与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则故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鼓励学生通过画面描述、情感表达等形式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咏雪》跨学科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首先,从知识目标来看,《咏雪》作为一篇文言文,其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义,背诵课文,并熟记作家作品。
这符合课标中对于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积累的要求。
同时,学生还需要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如“俄而"、“欣然”、“拟"、“末若”等词义,这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其次,从能力目标来看,《咏雪》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文中咏雪佳句的赏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语言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者,从情感道德目标来看,《咏雪》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通过描绘古人咏雪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和睦、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
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亲情,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情感价值观。
此外,根据2022年课标的要求,《咏雪》的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教材分析在教材编排上,《咏雪》位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亲情的美好。
《咏雪》通过讲述谢太傅在下雪的日子里与晚辈讲述诗文的故事,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文化教育的画面,呈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这样的内容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激发他们对家庭和亲情的共鸣。
从学情分析来看,初一学生已经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但刚涉及文言文不久,尚未形成很好的文言语感和学习方法,系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咏雪》作为他们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作品,语言文字浅显易懂,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语言的辨析和欣赏在教学中仍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深入体会。
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重点)了解谦辞和敬辞,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
(重点)3、积累文学常识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发挥想象,赏析比喻的修辞效果。
3、圈画“谢太傅"陈元芳”的行为动作,结合本单元的“亲情"主题对人物进行评价。
(难点)情意目标:感受亲人亲情,丰富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和常见的谦敬词;难点:结合“亲情”主题对人物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摘要法、讨论法、总结反思法教学用具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达成目标学生活动及学法Ⅰ、导入今年2月22日,凯里普降大雪,触动了老师情思,于是闲吟一绝《咏雪》:“纷纷霰雪匝地来,撒盐飘絮费疑猜。
诗心犹似花争发,迎向瑞琼漫天开。
"其中用到了《世说新语》中的典故。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是哪一句诗用了什么典故。
目的: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情境Ⅱ、教学过程活动一:展示学习目标活动二、简介作者作品刘义庆(403年- 444年),南朝宋人,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的侄子。
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
著有《世说新语》、《幽明录》等(已散佚)。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
达成知识目标3活动三、指导学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检测考核达成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1出示检测题,抽学生检测、讲评修正。
1、给加点词语注音雪骤()差()可拟谢道韫()谢无奕()舍()去在不()2、解释《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词语內集:讲论:文义:俄而:雪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即:期行:日中:过中:舍去:乃:尊君:不:哉:相委:家君:则是:惭:引之:顾:活动四、赏析比喻的修辞效果老师的哪一句诗用了典故?出自哪里?你认为“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好?达成能力目标2指导:两个比喻都抓住了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8《世说新语》二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8《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古文言、文化知识。
2.掌握《世说新语》欣赏一般方法,学习欣赏古代文言小说。
3.通过鉴赏古文言小说《世说新语》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和思辨意识。
4.理解古代文人审美倾向,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 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欣赏古代文言小说。
2. 理解古代文人审美倾向。
教学过程:(一)《咏雪》任务一:初步理解,为古文加标点1.试着朗读下列没有标点的古文,在你认为应该停顿之处画“/"。
2.朗读自己成果2遍,对不当指出进行修改。
3.班内分享,其他同学纠正,做出修正解释。
4.在停顿处加上规范的标点符号,朗读自己成果,与课文进行对照。
任务二:疏通文意,添加注解1.结合注释,尝试一一对应地翻译全文,在疑难处做出标记。
2.班内提出疑难词汇,教师点拨,解疑,为课文添加注解。
任务三:理解与鉴赏1.用自己地话围绕标题讲述咏雪这个小故事。
2.再次朗读文章,哪些文字能看出谢太傅的态度?3.结合注释1,了解《世说新语》和文章作者。
从文章中看出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态度是否和作者一致呢4.把雪比作空中撒盐与比作乘风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说明理由。
(比喻的条件两种不同的事物,要有相似点:色泽、形状、气味、状态等)5. 把雪比作空中撒盐也是有合理之处的,为什么古人都很欣赏把雪比作乘风柳絮这个比喻呢?(教师讲解)a.社会风气:魏晋人士追求一种清明恬静的境界,向往一种优雅飘逸的风度。
b.喻体本身引起的审美感受:把雪比作空中撒盐,似乎也能差强人意。
雪下大之前,风急雪骤,也会下雪粒,从色泽、形状大小及雪的颗粒状态等方面与空中撒盐并无二致,甚至也可以说是十分贴切。
但谢太傅和后来的作者为什么不太认可呢?与把雪比作乘风柳絮相比,一个凝滞呆板一个飘逸灵动,一个暗淡粗俗一个清明高雅,柳絮乘风乃是自然常态,引人浮想联翩,有一种诗意的美,而空中撒盐实为怪诞反常,不能引起人的审美体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 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一等奖创新教案8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结合文章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义,掌握常见实词的意义。
2.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及文化修养,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里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走近作者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字音字形骤然(zhòu)差可拟(chā)?谢道韫(yùn)谢奕(yì)基础积累1.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子女(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2.重点实词与虚词(1)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4)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5)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6)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7)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三、文本探究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以及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
2.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
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这篇小短文讲了什么内容?【交流点拨】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4.开头一句向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交流点拨】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内集"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能正确翻译课文。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和方正品格。
3.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4.感受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色。
2. 教学难点(1)理解“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感受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2)理解“方正”的内涵,学习古人的优秀品格。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些古代小故事,比如孔融让梨、王戎识李,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品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两则》也记录了一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展示课件中刘义庆的相关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
(二)课文朗读1. 教师范读课文《咏雪》,学生标注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3.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课文。
(三)文意疏通1. 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出不懂的字词。
2.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
(1)重点字词: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相比。
未若:不如。
(2)句子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明确: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明确: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明确: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了解编者及《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区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3.学习写景状物及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4.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新课导入】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宋·苏轼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宋·蒲寿宬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三字经》这些诗句说明谢道韫凭借咏雪之句才名广播,得到了广泛认可。
“咏絮之才"也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称赞像谢道韫一样有才学的女子。
【编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注意:作者不是刘义庆,他只是组织别人编纂了《世说新语》。
)【作品简介】《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不完全符合史实。
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篇,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
《世说新语》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虽有标榜名士风度、崇尚清谈等消极因素,但也有些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残暴奢淫、表彰美德嘉行的记述。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文体知识】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
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大类。
其艺术特点包括: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二课时)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重积累与运用,增强文化底蕴。
第一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写雪的诗文名句?(学生思考,鼓励回答)示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文:《咏雪》二作品简介(学生自读课下注释①)《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何所似〕像什么。
〔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2)重点句子翻译:①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明确: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3.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2、了解古代儿童的机智聪慧和谢氏家族家庭生活的温馨和雅趣;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2、了解古代儿童的机智聪慧和谢氏家族家庭生活的温馨和雅趣;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美女和网红大行其道的网络时代,似乎颜值变成了女生成名的最重要因素。
不过,当你走出浮躁的氛围,拔开历史的云烟,在雅静的书卷中,你会发现另外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女子一一才女。
如比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才女:西汉的卓文君、东汉的蔡文姬、唐代的上官婉儿、宋代的李清照。
她们的才情,加上独特的女性魅力,持续了千年,不论文化历史的变迁,始终成为读书人最温存细腻的遐想。
这节课,我们就要认识一位东晋的大才女一一谢道龌,她凭借《世说新语》中的《咏雪》一举成名。
二、说《世说新语》1.课前学生查阅世说新语资料。
2.课上分享。
3.教师简介《世说新语》这本书,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编纂的笔记小说(注意:作者不是刘义庆,他只是组织别人编纂了《世说新语》。
)刘义庆本人是典型的富家公子,他的叔叔很厉害,是宋武帝刘裕,废了当时的东晋皇帝,但刘义庆是个文人,不愿参与当时混乱的政局,倒是对编书更有兴趣,于是就组织一批人编写了《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乱世,了解三国历史的同学都知道,曹操的儿子曹丕得到了东汉的传国玉玺,建立了曹魏政权;之后,又被司马炎夺了政权,建立了晋朝;可惜政局并不稳定,历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各种动乱的历史事件后,终于在100多年后被刘义庆的叔叔一一刘裕给灭了。
但之后天下变得更乱,南北各自出现了好几个王国和朝代,即“南北朝时期”,所以历史上把这整个400多年的乱世合称为魏晋南北朝,直到最后隋朝的建立才结束。
在这动乱的400年里,有一个阶层的境遇是极其无奈的,这就是士大夫。
士大夫的理想,本是做官为臣,辅佐君王,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1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第1课时《咏雪》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南朝宋时期那个才俊辈出的时代,一起品读《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小故事。
在这部被誉为“魏晋风度"的百科全书中,每一则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风骨。
今天的故事,如同两幅生动的画卷,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机智幽默,还深刻反映了他们独特的生活哲学与审美情趣。
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风流与雅致吧!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1. 标题含义明确:咏雪——“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作者简介明确: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听课文朗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PPT 播放视频)2.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这是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过程与方法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阅读品质。
【课堂实录】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生1:(纷纷举手)司马光砸缸(生笑)师: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假设你在场,面对掉在水缸里的孩子,你会怎么做?生2:大家一起用力把缸推倒。
生3:扔条绳子把他拉起来。
生4:掷根木棍让他爬出来。
师:砸缸的司马光是机智的,同学们能不局限于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创见更机智。
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两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他们是谁呢?请阅读《世说新语》两则。
二、品读《咏雪》师: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请放声朗读《咏雪》(生放声朗读、师同时板书: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师:下面请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
哪位同学先来试试。
生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师:她读得对吗?(生点头)为什么要这样读?生2:谢太傅在大雪天里举办家庭聚会。
师:喔,原来是根据文意读准节奏的。
(板书:读准节奏)。
下面请两人为一组再读课文,希望和这位同学一样读准节奏。
(生再读课文,一生举手提问)生3:文中的最后两句该如何去读准节奏?师:这两句确实是全文的难点,要读准这一句,首先我们要弄清前面“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与今义是否相同?生4:与今义不同,文中的“儿女”指的是侄儿侄女,即谢安的哥哥的儿子和女儿。
师:谢安何许人也?生4:谢安是东晋名士,曾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等官职。
《世说新语》两则一等奖说课稿
《世说新语》两则一等奖说课稿《《世说新语》两则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世说新语》两则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这篇课文看似浅显,但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自会翻出新意。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本文的内容、文体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意,学习古人智慧、守信的美德。
二、教学方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呵护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主题,针对这些,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方法,是引起学生与作者共鸣的最佳途径,学生读中积累,读中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2)讨论法,小组讨论,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使信息呈立体交叉式传递,也更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新理念。
(3)问答式教学法,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即对话,可以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从多方面设计学生乐于讨论的话题。
三、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设置法来导入新课,既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又能迅速地让学生进入到理想的学习氛围中。
我设计的导语是: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历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在年少时就崭露头角,如骆宾王做诗《鹅,鹅》时只有七岁,甘罗做宰相时只有十二岁,这些都已成为千古佳话。
不过,在座的各位也是意气风发、不同凡响呀。
同时,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大家也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一下中国是诗书礼仪之邦。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才女,她叫谢道蕴。
(2)诵读课文,语文的学习重在读,读中知其意,读中会其理,读中可以品评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儿来。
8《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 《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诵经典名篇,传优良家风——初中语文七年级《二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从单元主题出发,亲情是不可忽视的主题。
所以学习本课时,要“言"“文”兼顾,在完成文言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之余,也要把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与学生的实际关联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及《世说新语》的兴趣,并认识家风传承对青少年成才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已经学习了《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旁李》和《杨氏之子》两篇文言文,所以要求其借助注释从字面上理解全文大意的难度不大。
作为中学阶段的第一堂文言文课文教学,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教学目标】1.通过多形式诵读,读出节奏、语气和感情,培养文言语感。
2.品评魏晋少年们的形象,进一步感知人物的风采与神韵,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3.通过欣赏古代少年的智慧,分析其早慧的原因,并从而感受优良家风对青少年成才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多形式诵读,读出节奏、语气和感情,培养文言语感。
(二)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古代少年的智慧,分析其早慧的原因,并从而感受优良家风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工具】(一)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二)教学工具:希沃白板(三)课前准备:第一课时已经对两篇课文的重点文言字词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2、检查文言知识——希沃小游戏(分组竞争)二、合作探究(一)熟读文本,诵经典名篇1、读一读:以古人的方式读课文。
无标点文段。
学生代表朗读,要求正确、流利、停顿恰当。
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2、读一读:用角色的情感读课文。
齐读《咏雪》;分角色诵读《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品评言语,析儿童智慧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三个聪慧的儿童,他们分别是谢朗、谢道韫和陈纪。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一等奖(精选12篇)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一等奖《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一等奖(精选12篇)《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一等奖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读课文前言,然后让学生说说古代有哪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咏雪》(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1、先请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
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
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
《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
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
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
(二)诵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6、主旨: 本文讲述了七岁小朋友陈元方旳故
事,体现了他小小年龄就明白事理、 落落大方,同步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 诚信,为人要方正。
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旳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 中,它给我们一种什么启示?
诚信是中华民族旳老式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 一光荣老式,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 骨,做一种高尚旳人,一种诚实有信旳人,我们相信:诚 信相伴,一生无悔!
3.陈元方是一种怎样旳人? 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1.陈元方是一种怎样旳人?
聪慧明理、落落大方、方正率直。
2.友人听了元方旳回答后有怎样旳体现?
友人不反省自己旳过失,反而怒责陈太丘。一种 “怒”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又无理旳品质毕现;“非 人哉”更体现了友人语言粗野。
白(朋1友雪)李钱却辉强看嫌在到放春后—学立色回—即家韩晚上旳愈去,路帮《上故各春与式穿雪同各学》庭样打钱树架强,作。钱飞强旳花好。 忽(2如)刘一丰夜在体春育风课上来扭,伤了千脚树,林万健树送刘梨丰花去医开务。
室治疗,—又—回岑教室参将《老白师雪布歌置送旳语武文判作官业归题京抄》下来
燕,给山刘雪丰送花去大。 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相约同行。期,约定。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约定正午时分。日中,正午时分。
令尊在不在?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友人)才到。乃,才。
尊君,对别人爸爸旳尊称。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不,同“否”。
语气词,表达感叹。
小结
今日,老师有幸和大家一起 认识了才华出众旳谢道韫,也感 受到家庭里所洋溢旳和睦、融洽、 欢快、轻松旳气氛,感受到家庭 里旳亲情。
世说新语两则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 今月中无物,当明邪?”徐曰:“不然。如人眼 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这则故事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 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些人对他说:“若 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愈加明亮 呀?”这个姓徐孩子说:“不对。比喻说人眼中 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表演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
精读探究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是怎样反驳的? 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约的表现。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精读探究
2、从无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另外 两人呢? 元方:懂礼识义 聪明机灵 友人:无信无礼 知错能改
陈太丘:严格遵守约定
不姑息不守信的人
温馨、融洽、欢快、热闹的家庭氛围。
2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 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
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
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 有意象。
2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 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为什么?
无奕( yì ) 柳絮( xù )
咏雪
读通大意 咏雪
即谢安,字安石,东晋陈郡 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 追赠为太傅。 子女,这里泛指小 辈,包括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大体。 相比。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把家里人聚 文章的义理。 在一起。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
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
人寻味。
结构梳理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咏雪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补述“兄女”身份
赞赏谢道韫 的聪明才智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文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丢下(他)而离开。 约定。 正午时分。 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也称令尊,对别 (友人)才到。 人父亲的尊称。 这年。 乃,才。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纪,字元方, 通“否”。 陈寔的长子。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不
◆词类活用
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 )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去后乃至(“乃”前省略主语“友”)
待君久不至(“待”前省略主语“家君”)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不是人哪! 哉, 语气助词,表感叹。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谦词,对人谦 舍弃。 就,副词。 称自己的父亲。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守信。 拉,牵拉。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他,指元方。 回头看。
“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
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
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 是基础。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 的得意;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 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
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时间:
寒雪日 家中 谢太傅、儿女们
咏雪 起因 “白雪纷纷何所似?”
地点:
人物:
事情:
经过:
发展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结果 “公大笑乐”
1、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等词营 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所似何”,像什么, 即谢朗,字长度, 宾语前置。何,疑问代 小名胡儿,谢安 次兄谢据的长子。 词,什么。似,像。
不如,不及。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乘风。因,趁、乘。 即指谢道韫,东晋名 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 称。无奕,指谢安长兄 谢奕,字无奕。
8 《世说新语》二则
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 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
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
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 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 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 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古义:玩耍 下车引之(
今义:戏剧,杂技 )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
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或光顾
)
◆一词多义
则是无信( 名词,信用 ) 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形容词,真诚,诚实 ) 尊君在不( 通“否”,表疑问 ) 待君久不至( 表示否定 )
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
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
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字词学习
太傅( fù )
差( chā ) 尊君在不( fǒu )
俄而( é )
可拟( nǐ ) 撒( sǎ )
雪骤(zhòu)
精读探究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 顾”是否失礼?
不失礼:友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还对子骂父,
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拒之千
里之外。 失礼:友人毕竟是长辈,何况“人非圣贤”,要给 人以改过的机会,对人礼貌。
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结构梳理
陈太 丘与 友期 行
对话背景:客人无信
客人:无信、无礼 对话内容
元方:据理反驳
聪慧明理 个性率真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课后作业
1、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收集有关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太丘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