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生态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瓶的制作
1.在广口瓶中放入少量淤泥,并加入适量的水,将淤泥平铺在瓶底。

2.将洗净的砂子放入广口瓶,摊平,厚度约为1cm。

3.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沿瓶壁缓缓加入,加入量为广口瓶容积的4/5左右。

加水时不要将淤泥冲出,以免水质变混。

4.加入适量绿色植物。

若是有根植物,可用长镊子将植物的根插入砂子中。

5.加入适量鱼虫。

水蚤易死亡,加入量要少。

水丝蚓必须要加。

6.加入小鱼2条。

注意不要用金鱼,因为金鱼的耐逆性很差。

7.将瓶口作凡士林密封,生态瓶制作完成。

8.将制成的生态瓶放在太阳光下。

注意光线不能太强,以免瓶内温度太高,影响生物的存活。

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

材料用具:
1、广口瓶(可乐瓶)学生的瓶子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取自垃圾场、垃圾桶,二是自己喝
了饮料留下的。

不管那种情况,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

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孩子往往容易用这些东西来洗)。

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

建议你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

2、细沙:建议取一些粗沙或细石,放在一个大滤网上,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3、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用隔夜水来替代。

制作隔夜水,至少要将自来水事先静置24小时,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其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

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

4、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入生态瓶中的植物一般为藻类,它们没有根,基本都是靠沙子固定。

所以应该先将水加到位,然后再放植物,从而避免加水时把植物冲起来,有个孩子就这么一个细节没注意,种了一个下午的水草还是没种好。

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一天两天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

5、一个生态瓶中到底放几条鱼好呢?生态瓶中放养的鱼的数量和生态瓶中水的体积及鱼在水中可获取的氧气量直接相关。

如果养的是金鱼,则每4升水放两到三条成年金鱼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判别生态瓶中鱼是否太多的方法就是注意是否有鱼浮在水面不断“喘气”,如果有这个现象发生,则表明水中没有足够的溶解氧,要么是水质出问题了,要么就是放入的鱼太多了。

6、鱼刚刚放进生态瓶的第一天是很容易死去的,第一天生态瓶的水质很好,鱼为什么这么容易死去呢?
其实是鱼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造成的,大多数鱼都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鱼被突然换到不同水温的水中后,自然容易死去。

因此,将鱼放进生态瓶也是有讲究的。

你可以在原来鱼所在的水缸中放进一个塑料袋,将鱼转移到这个塑料袋中,然后连水连鱼一起转移到生态瓶中,约1.5小时后,你就可以放心地把鱼放到它的新家中去了。

7、田螺、小鱼、小虾,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很难获得,我们可以用水蜗牛来替代。

一般一个20升的瓶子中放一两只水蜗牛就可以了。

水蜗牛的繁殖速度也很快,不久你就会发现瓶壁上或水面上有胶质状的卵,两周内你和你的学生就会观察到卵开始孵化成小蜗牛。

水蜗
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绿藻就是生长在瓶壁上的那层绿色的薄膜状物质。

注意,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

8、制作一个透明的生态瓶,但是缺少水草等藻类。

石家庄市区哪里有啊???
到宠物店或者花鸟市场,卖观赏鱼的地方都有
实验原理:在生态瓶内,小虾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

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虾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

小虾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

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

制作步骤: 制作时首先准备一只透明的塑料瓶,剪去上面的部分。

其次在瓶底装入一层水底的淤泥,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第三在瓶子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第四步把田螺、小鱼、小虾、小泥鳅等放进去。

结论:小小生态瓶实际上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缩影。

在生态系统的教学中,演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动直观。

该生态瓶制做容易,且可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 1 有了这个生态瓶后,我们可以每周一次,组织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记录进行讨论,让他们对所观察到的变化的原因进行猜测,或预测一下这个水生生态系统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整个活动的持续
时间至少在两周以上,这与教材设计中的教学时间不同,要做好教学进度的调整。

2 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生态瓶可以模拟一个池塘生态系统。

从中可以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理解。

2、切记不可放大型的鱼类,因为会比较消耗氧气,导致生态瓶无法维持
较长时间。

附表:
一、小生态瓶的设计技巧
1.生态瓶制成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2.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可以让里面的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4.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5.小生态瓶的采光,以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否则瓶内水温过高,会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二、小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1.材料用具
水草(如茨藻)、水生小动物(如环棱螺、田螺)、水、砂子、玻璃瓶(如标本瓶、大试管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凡士林。

2.方法步骤
①瓶子处理:洗净标本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②放砂注水:在瓶中放入1cm厚的砂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

③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

④加盖封口: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周围涂上几上林。

⑤粘贴标签:在瓶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
⑥放置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于阳面窗台上(以后不要再随意移动其位置)。

三、对照实验
生态系统稳定性,要受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为了探索人工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组成,使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可以多设计几组对照实验,每个对照实验中,只变动其中一种因素。

如果欲探索哪种小螺对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则又可增加一倍的实验组合。

即前14组为椎实螺,新增加的14组为环棱螺。

四、观察
1.每天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

2.判别水草和小螺存活的标准。

水草绿色为生活状态,发黄、变黑,而且柔软下沉,即为死亡。

小螺外壳灰绿,能运动,为生活状态;外壳变白,而且浮起,即为死亡。

五、说明
在放有河水的封闭生态系统中,除了有投入的水草和小螺外,河水中还有单胞藻,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动物,而且水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但也是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

环棱螺杂食。

注: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

田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避寒避暑。

当水温超过40℃,田螺即被烫死。

有兴趣的话
目的要求:1、依据生态系统的知识,学会设计并制作一个生态瓶;
2、观察并记录自制的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情况;
3、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材料用具:螺蛳、小鱼或小虾、浮萍、满江红、金鱼藻、黑藻或苦草、澄清池水(河水、井水或经过晾晒的自来水)、广口瓶(可乐瓶)、玻璃板或橡皮胶塞、细沙、凡士林。

方法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瓶的方案。

设计生态瓶时要考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全班交流。

各小组介绍设计方案,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修改,挑选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准备实施。

3、各小组制作生态瓶,并在生物课上展示制作结果。

4、各小组观察生态瓶,记录其中生物生活的各种情况和生存的时间,观察记录至全部生物
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