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规范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一、目的:公司为了统一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含十项内容。
●板材选用规范●孔缺结构设计规范●弯曲结构设计规范●焊接结构设计规范●结构缝隙设计规范●表面涂层种类选用规范●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范●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范●图纸尺寸标准规范●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二、范围: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6mm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1.板材选用规范:1)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4mm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如图2);图1图22)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3)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4)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5)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2.孔缺结构设计规范:1)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
短的突出宽度b2t,长的窄条宽度B3t。
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3,附表4)。
图3附表4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3)成右侧的“U”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4)对于距零件边缘较近的锁、折页、螺母、螺钉等附件的让位孔优先采用缺口型,从经济精度及安装拆卸的工艺性考虑,应尽可能避免封闭型(如图4)。
结构设计工艺规范钣金超经典知名企业资深工艺工程师编写
钣金设计工艺规范目录钣金设计工艺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合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规范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公司常用板材规格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常用板材和工艺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选用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设计工艺规范--钣金(超经典,知名企业资深工艺工程师编写)
钣金设计工艺规范目录钣金设计工艺规范 (1)目录 (2)1. 目的 (5)2. 适用范围 (5)3. 规范内容 (5)3.1 公司常用板材规格汇总 (5)3.1.1常用板材和工艺影响 (5)3.1.2选用原则 (6)3.2 冲裁 (7)3.2.1毛刺 (7)3.2.2公差 (7)3.2.2.1冲裁线性尺寸公差 (7)3.2.2.2成型尺寸公差 (8)3.2.2.3经弯曲成形而形成冲压件的角度尺寸 (10)3.2.2.4经冲孔、落料及其他分离工序加工而成冲压件圆角半径的线性尺寸 (10)3.2.2.5在平板或成形件平面处,经冲裁加工而成的角度尺寸 (11)3.2.2.7 直线度、平面度未注公差 (11)3.2.3 冲裁孔位设计尺寸基准基本原则 (12)3.2.4 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12)3.2.4.1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 (12)3.2.4.2冲裁件的悬臂与狭槽。
(12)3.2.4.3 冲孔最小尺寸要求 (13)3.2.4.4 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13)3.2.5数冲冲孔与鐳射切割及冷冲模工艺区别 (14)3.2.6公司常用冲孔尺寸 (15)3.2.7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16)3.3 折弯 (17)3.3.1 折弯时的干涉现象见下图 (18)3.3.2孔、长圆孔离折弯边最小距离 (18)3.3.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9)3.3.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9)3.3.5弯曲件的工艺孔、工艺槽和工艺缺口 (19)3.3.6钣金件最小折弯内径 (20)3.3.7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20)3.3.8压死边 (20)3.3.9 180度折弯 (20)3.3.10 三重折叠压死边 (21)3.3.11 段差工艺 (21)3.3.12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注意装配关系 (22)3.3.13 弯曲件的回弹 (22)3.3.14折弯件折弯边最小直边高度 (22)3.4拉伸 (24)3.4.1 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24)3.4.1.1 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24)3.4.1.2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24)3.4.1.3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24)3.4.1.4 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 (25)3.4.2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25)3.4.3 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注方法 (25)3.4.4.加强筋 (25)3.4.5 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26)3.4.6 百叶窗 (26)3.4.7孔翻边 (27)3.5铆接 (28)3.5.1 铆接使用的注意事项 (28)3.5.2 拉铆 (29)3.5.3压铆 (29)3.5.4 涨铆 (29)3.5.5 抽孔铆接 (29)3.5.6 公司优选铆装件 (30)3.5.7 SP不锈钢压铆螺母推出力及扭出力值 (33)3.5.8 压铆螺钉螺柱扭力值及推出力值 (34)3.6焊接 (35)3.6.1螺柱焊 (35)3.6.2电阻焊 (36)3.6.3电弧焊接 (36)3.6.3.1焊缝焊接符号 (37)3.7特殊区域喷塑保护标注 (41)3.7.1 压铆件螺纹保护 (41)3.7.2 接地保护区域 (41)1.目的为了提高研发设计中钣金工艺实现的可行性、钣金外协加工厂选择的合理性,使钣金工艺设计规范化,特制定本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钣金设计规范是指钣金加工和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下面是一份钣金设计规范的范例,仅供参考。
一、材料选择和规范1. 钣金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ASTM等。
2. 板材厚度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力学分析进行合理计算。
3. 不同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能的适应性,确保材料的强度、耐蚀性和可焊性等性能满足要求。
二、加工工艺和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确保对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过多的热变形和应力集中,使用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工艺控制,如冷却水等。
3. 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钣金件应采取适当的夹持装置和定位方式,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三、表面处理和喷涂规范1. 钣金件表面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方式,如除锈、抛光、喷砂等。
2. 喷涂涂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涂层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3. 各工序之间应有合理的缓冲时间,防止过早的重叠喷涂或处理,造成质量问题。
四、焊接和连接规范1. 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等。
2. 焊接前应进行合适的预热处理,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使接头处得到良好的焊接质量。
五、设计尺寸和公差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尺寸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图样加工尺寸、公差限制等。
2. 钣金件的公差应根据其用途和重要程度进行合理设定,精度要求高的部件应采用较小的公差限制。
六、安全和环保规范1.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操作人员的防护用具、紧急停机设备等。
2. 钣金加工过程中应减少废料和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符合环保要求。
七、质量检验和测试规范1. 钣金件的质量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等。
2. 钣金件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也应进行合适的测试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八、设计文件和记录规范1. 钣金件的设计图纸应准确、清晰,包含必要的尺寸、公差、材料信息、表面处理要求等。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
3.台阶加工的处理
对一些高度较低的钣金Z形台阶折弯, 成形长度L不易保证,竖边的垂直度也不 易保证
目前台阶模规格: H=1.8 2.4 3.6 4.2 5.5
9
四.钣金件上的螺母、螺钉的结构形式 1.压铆螺母
名称:花齿压铆螺母 规格型号:S-M3-2
10
8.因目前铝材焊接技术不是很可靠,且焊后工件变形较大,因此建议铝材
零件尽量避免焊接,在满足使用条件下尽量用冷板材料替代。
2
二.孔缺结构设计规范 1.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冲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
3
2.对于板厚≤1.5mm的钢板上的螺孔,为获得使用可靠的螺牙,一般采用翻边攻 丝或压铆螺母的方式。 3.折弯件的孔边距一般要求:当加工工序采用先冲孔后折弯时,孔的位置应设 计在折弯变形区外,以避免折弯时孔发生变形,如图应保证孔壁至折弯边的最小 距离为5mm;如特殊需要可先打小孔,折弯后再扩孔。
机架此面不能有焊点凸起
20
2.氩弧焊: 生产效率高,焊点小,主要用于焊接零件各折弯接边(接缝)的加固 连接。
零件各折弯接边(接缝)在图纸上要注明该边上的焊接位置,如折 弯内或折弯外等。
21
3.碰焊: 生产效率高,焊点小,无焊点凸出,但焊点处有微小凹坑。
主要用于焊接较薄(通常为1.0mm以下)零件各折弯搭边叠加一起 的加固连接。
折弯刀 各种厚度材料折弯高H的最小值 与折弯刀槽宽W的大小有关 1.&=0.5mm H=4mm 2.&=1-1.2mm H=5.5mm 3.&=1.5 H=5.5-6mm 4.&=2 H=7mm
5
2.对于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折弯,经常出现折弯工件与刀具相碰出现干涉, 如下所示黑色部分为干涉部分,这样无法完成折弯,或者因折弯干涉 导致折弯变形,在结构设计时注意避开折弯模。
结构设计工艺规范--钣金(超经典,知名企业资深工艺工程师编写)
钣金设计工艺规范目录钣金设计工艺规范..............................................错误!未指定书签。
目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1.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2.适用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3.规范内容..................................................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公司常用板材规格汇总...............................错误!未指定书签。
3.1.1常用板材和工艺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3.1.2选用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冲裁...............................................错误!未指定书签。
3.2.1毛刺............................................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公差............................................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1冲裁线性尺寸公差..............................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2成型尺寸公差..................................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3经弯曲成形而形成冲压件的角度尺寸..............错误!未指定书签。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常用结构的工艺要求
外翻边高度H的规格:
H
R
R
H(MIN-MAX)
T 0.8
2.0 5.0 10.0 2.4-4.0 2.4-6.0 2.4-10.0
1.0 3.0-4.4 3.0-6.8 3.0-10.8
1.2 3.6-4.8 3.6-7.5 3.6-11.5
钣金件常用结构的工艺要求
折弯边到孔的最小距离 L:
四.正反折: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五.切折:
钣金件的折弯工艺
钣金件的段曲成形
山折的成形工艺
钣金件的翻边
钣金件的沙拉孔
两种常用沙拉孔的规格:
钣金件的凸包成形 1.浅凸成形: 冲压工艺可实现一步成形.
钣金件的凸包成形 2.深凸成形: 需多次成形才能实现.
钣金件的卷圆成形 两种卷圆的成形工艺:
钣金件的展开计算
2.折弯角大于90度时: L: 展开长度 δ: 展开系数
L=A+B+(180-a)/90*δt
2
钣金件的展开计算
二.圆角折弯: L: 展开长度 C:中性层长度
R>t时,用求中性层长度的方法来计算展开长.
L=A+B+C
中性层位移系数 r R/t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3 1.5
L
T
T≦1.0>源自.0L 3.0 >3T
r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8 0.30 0.32 0.33 0.34 0.36 3
钣金件的展开计算
三.180度反折: L: 展开长度
L=A+B+1.57t (B>3t)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M10 Ø11 ——
——
铆钉过孔尺寸要求
• 板材太薄时优先保证过孔
铆钉 过孔直径 沉孔直径 沉孔角度 沉头螺钉高度
Ø2 Ø2.1 Ø4.1
1
Ø2.5 Ø2.6 Ø5.0
1.1
Ø3 Ø3.1 Ø5.5 90° 1.2
Ø4 Ø4.1 Ø7.2
1.6
Ø5 Ø5.1 Ø9
2
常用金属材料折弯最小弯曲半径
附录A: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
序号
材料种类
图纸标注 牌号
实际可使用 的材料牌号
材料规格 (mm)
材料大类
1 耐指纹电镀锌钢板
DX2
SECC-N2 MSE-CC-U
低碳钢
2
热浸锌板
DX2
GI St02Z
低碳钢
3
覆铝锌板
DX2
CS (TAPE A)
低碳钢
4 耐指纹电镀锌钢板
DX2
SECC
圆孔 • 料厚t≤2时 • 孔壁至弯边的间距 ≥t+r • 料厚t >2时 • 孔壁至弯边的间距 ≥1.5t+r
隧道孔 • 孔中心间距≤25时 • 孔壁至弯边的间距 ≥2t+r • 孔中心间距>25-50时 • 孔壁至弯边的间距 ≥2.5t+r • 孔中心间距>50时 • 孔壁至弯边的间距 ≥3t+r
低碳钢
12
冷轧钢板
08
10
低碳钢
13
冷轧钢板
08
15F
低碳钢
14
热轧钢板
Q235A
Q235A
低碳钢
15
热轧钢板
16
热轧钢板
Q235A Q335A
钣金零件结构设计规范与工艺合理性要求
前言钣金件是目前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件设计形式,它是由钣金材料经过冲压加工而成的。
钣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及加工精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零件的加工工艺,而加工工艺又对材料、工序、模具寿命、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产生制约。
本文重点介绍了钣金类结构件在设计中应遵循的设计规范和相关工艺合理性要求,可为钣金类结构零件的详细设计提供指导。
目前钣金件的基本加工方法有:冲裁、折弯、拉伸、成型等。
以下将分别按钣金件的几种加工方法进行逐一说明。
(文中的图例只表示设计规范及工艺要求,而不表示具体零件的结构设计图)1、冲裁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
目前在电子通信产品的结构件中通常是采用普通冲裁。
下面所列出的冲裁工艺,是指普通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1.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应尽可能简单、对称。
冲裁件形状、尺寸简单、对称,可使冲裁排样时的废料最少,有利于节约用料。
图例11.2(t为材料厚度)图例2图例2 冲裁件外形及内孔的连接过渡圆角1.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或凹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长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都应大于1.5t(t为材料厚度)。
同时应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增大模具相应切口部位的刃口强度,提高模具的寿命,降低模具加工的难度。
图例31.4图例4图例4 冲孔形状示例表1 冲孔最小尺寸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常用材料牌号列表参见第5章的附录。
1.5、冲裁的孔间距及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到零件材料边缘的最小距离与零件和孔的形状有关,参见图例5。
其中,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最小距离a应大于材料厚度t;而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平行时,最小距离b应大于1.5t。
1.6、折弯件及拉伸件中的冲孔 在折弯件或拉伸件中冲孔时,其孔壁与零件直壁之间的距离与内圆角半径和材料厚度有关。
参见图例6。
图例6 折弯件或拉伸件中孔壁与零件直壁间的距离1.7、螺钉、螺栓及铆钉的过孔和沉头孔螺钉、螺栓及铆钉的过孔和沉头孔的结构尺寸通常按所对应的表2、表3、表4选取。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规范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一、目的:为了统一公司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6mm 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1.板材选用规范:1) 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4mm 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2) 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 3) 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 图14) 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5) 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2.孔缺结构设计规范:1) 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 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
短的突出宽度b /2t ,长的窄条宽度B /3t 。
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2,附表4)。
≥3图2附表4 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3) 按图2(d ),当D1'1.5t(有色金属),D1'2t(黑色金属)时,将园孔或方孔开通成右侧的“U ”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4) 对于距零件边缘较近的锁、折页、螺母、螺钉等附件的让位孔优先采用缺口型,从经济精度及安装拆卸的工艺性考虑,应尽可能避免封闭型(如图3)。
结构设计工艺规范--钣金(超经典,知名企业资深工艺工程师编写)
钣金设计工艺规范目录钣金设计工艺规范 (1)目录 (2)1.目的 (5)2.适用范围 (5)3.规范内容 (5)3.1公司常用板材规格汇总 (5)3.1.1常用板材和工艺影响 (5)3.1.2选用原则 (7)3.2冲裁 (7)3.2.1毛刺 (8)3.2.2公差 (8)3.2.2.1冲裁线性尺寸公差 (8)3.2.2.2成型尺寸公差 (9)3.2.2.3经弯曲成形而形成冲压件的角度尺寸 (10)3.2.2.4经冲孔、落料及其他分离工序加工而成冲压件圆角半径的线性尺寸 (11)3.2.2.5在平板或成形件平面处,经冲裁加工而成的角度尺寸 (11)3.2.2.7 直线度、平面度未注公差 (12)3.2.3 冲裁孔位设计尺寸基准基本原则 (12)3.2.4 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12)3.2.4.1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 (12)3.2.4.2冲裁件的悬臂与狭槽。
(13)3.2.4.3 冲孔最小尺寸要求 (13)3.2.4.4 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14)3.2.5数冲冲孔与鐳射切割及冷冲模工艺区别 (14)3.2.6公司常用冲孔尺寸 (15)3.2.7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17)3.3折弯 (17)3.3.1 折弯时的干涉现象见下图 (18)3.3.2孔、长圆孔离折弯边最小距离 (18)3.3.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9)3.3.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9)3.3.5弯曲件的工艺孔、工艺槽和工艺缺口 (19)3.3.6钣金件最小折弯内径 (20)3.3.7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20)3.3.8压死边 (20)3.3.9 180度折弯 (20)3.3.10 三重折叠压死边 (21)3.3.11 段差工艺 (21)3.3.12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注意装配关系 (22)3.3.13 弯曲件的回弹 (22)3.3.14折弯件折弯边最小直边高度 (22)3.4拉伸 (24)3.4.1 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24)3.4.1.1 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24)3.4.1.2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24)3.4.1.3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24)3.4.1.4 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 (25)3.4.2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25)3.4.3 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注方法 (25)3.4.4.加强筋 (25)3.4.5 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26)3.4.6 百叶窗 (26)3.4.7孔翻边 (27)3.5铆接 (28)3.5.1 铆接使用的注意事项 (28)3.5.2 拉铆 (29)3.5.3压铆 (29)3.5.4 涨铆 (29)3.5.5 抽孔铆接 (29)3.5.6 公司优选铆装件 (30)3.5.7 SP不锈钢压铆螺母推出力及扭出力值 (33)3.5.8 压铆螺钉螺柱扭力值及推出力值 (34)3.6焊接 (35)3.6.1螺柱焊 (35)3.6.2电阻焊 (35)3.6.3电弧焊接 (36)3.6.3.1焊缝焊接符号 (37)3.7特殊区域喷塑保护标注 (40)3.7.1 压铆件螺纹保护 (41)3.7.2 接地保护区域 (41)1.目的为了提高研发设计中钣金工艺实现的可行性、钣金外协加工厂选择的合理性,使钣金工艺设计规范化,特制定本规范。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课件
有限元分析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将整体结构划分为多个小的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受 力分析,从而得出整体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变形情况。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将结构离散化为 有限个小的单元,利用数学方程描述每个单元的力学行为 ,再通过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条件,形成整个结构 的力学模型。这种方法能够模拟结构的复杂变形和应力分 布,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实例一:机箱结构设计
详细描述
机箱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规范标 准
强度要求
根据设备重量和使用环境,合理 设计机箱的承重结构和连接方式 ,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散热设计
考虑设备运行时的散热需求,合 理布置散热孔、散热风扇等散热 设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温度。
总结词
机箱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承载部 件,其结构设计需满足强度、散 热、电磁屏蔽等多方面要求。
铝合金板
铝合金板质轻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用作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钣金材料的特性
冷轧钢板
铝合金板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 容易生锈。
质轻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但强度较低。
不锈钢板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但加 工难度较大。
钣金材料的选用原则
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室 内使用可选用不锈钢板,室外使用则需考虑 防锈问题。
承重设计
根据设备重量和数量,合 理设计机柜的承重梁和立 柱结构,确保机柜的整体
承载能力。
布线管理
为便于设备连接和布线管 理,机柜应设置合理的线 缆通道和理线装置,保持
内部整洁有序。
实例三:支架结构设计
详细描述
钣金结构件设计工艺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目录A折弯的相关知识B螺纹孔规格及对应底孔大小C零件上电气元件开孔D工艺孔F弯曲结构设计规范G钣金件的焊接定位H坚固件选用注意事项A 折弯的相关知识:1单层折弯:直角正常钣金零件料厚T≤2.0的内R须为0.3,T>2.0内R为0.5。
锐角、钝角内R为1倍料厚,即内R=T。
如图示:T≤2.0 T>2.0 锐角钝角B螺纹孔规格及对应底孔大小:C零件上电气元件开孔:模型上对此类开孔要充分考虑后序加工的涂层厚度,在设计模型时直接将开孔尺寸设计为含涂层尺寸。
如下图,尺寸20即为已考虑涂层后的成品尺寸。
考虑涂层的开孔增大尺寸可参考按下表:D工艺孔:1》为避免弯曲后变形等需要在后工序进行扩孔的孔,在模型上需要建模为底孔,标注时标明扩孔至***孔。
如:料厚1.2门板上需要进行弯曲后扩孔的门轴孔,在模型上建模要建为¢2.5的底孔,同时标注为扩至¢5.3。
为避免弯曲变形的工艺底孔值具体可参照下表2》漏水孔/吊挂孔的工艺规定:对于平板零件/弯曲件,如果其上没有什么开孔,为了后期处理需要(喷粉/喷漆/电镀等),需要在其上另开吊挂孔,开孔原则:在不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部位,或者在后工序能够被弥补(焊接覆盖,组装掩盖)的部件加开φ2.5的孔。
漏水孔:1)对于有偏差的标注尺寸,应按L0+0.5或L0-0.5,而应避免L -1.5-2.5,以防止生产当中误读为L 。
2)对于公差,画展开图是图纸表示多少,就按照公差计算多少。
所以设计人员标注时,不要把公差标注的太大,以免尺寸变化太大而造成不便。
3)零件有特殊结构的须标注详细说明(如:翻边,压包,钳工扩孔,断差等)。
4)技术要求要详尽(如毛刺,焊接等),以及涂装要求。
5)图纸制作的视角须统一(一般可采用第一视角摆放),视图须能够完整的反应零件的结构,并力求清晰简洁,必要时采用放大。
6)剖面视图以达成产品的结构完整性,图纸的清晰性。
对于特殊结构的零件,须作出剖面视图,以清晰的显示零件特殊结构。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一、目的:公司为了统一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含十项内容。
●板材选用规范●孔缺结构设计规范●弯曲结构设计规范●焊接结构设计规范●结构缝隙设计规范●表面涂层种类选用规范●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范●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范●图纸尺寸标准规范●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二、范围: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 6mm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1.板材选用规范:1)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 4mm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如图2);图1 图2 2)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3)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4)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5)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2.孔缺结构设计规范:1)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
短的突出宽度b 2t,长的窄条宽度B 3t。
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3,附表4)。
图3附表4 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3) U ”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4) 对于距零件边缘较近的锁、折页、螺母、螺钉等附件的让位孔优先采用缺口型,从经济精度及安装拆卸的工艺性考虑,应尽可能避免封闭型(如图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一、目的:为了统一公司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6mm 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1.板材选用规范:1) 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4mm 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2) 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 3) 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 图14) 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5) 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2.孔缺结构设计规范:1) 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 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
短的突出宽度b /2t ,长的窄条宽度B /3t 。
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2,附表4)。
≥3图2附表4 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3) 按图2(d ),当D1'1.5t(有色金属),D1'2t(黑色金属)时,将园孔或方孔开通成右侧的“U ”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4) 对于距零件边缘较近的锁、折页、螺母、螺钉等附件的让位孔优先采用缺口型,从经济精度及安装拆卸的工艺性考虑,应尽可能避免封闭型(如图3)。
不推荐不推荐图35) 板厚≤2mm的钢板适于翻边攻丝,相应的厚板不适于翻孔攻丝,详细规范参照附表4。
附表4 板厚与丝孔结构对照表注:关于板厚与铆接紧固件的详细搭配关系请参照JGGS/GY-02-04-00《铆接紧固件选用规范》。
如果翻边孔与翻边孔之间及板材之间的距离太小,会造成板材的扭曲、变形,影响加工效果。
设计应按右面图4推荐的最小值设计。
3.弯曲结构设计规范:图41) 各种板材常规折弯结构依据《数控车间弯曲加工能力简介》。
2) 板材在弯曲机上各角度正常加工后的内R 约等同于料厚,所以在图纸中不应注明内R 值,与弯曲件内R 配合件的倒角应大于等于内R 值以免配合干涉。
当料厚≤2.5mm 时,对内R 有特殊要求的可按R0。
3) 关于孔到弯曲线的最小间距,见图5。
4) 料厚≤2.0mm 时,可任意角度折弯,料厚为2.5mm 时,最小折弯角度为30°,不能压死边,料厚为3.0mm 时,最小折弯角度为60°,料厚≥4mm 时,不允许有锐角零件。
5) 料厚≤2.0mm 时,可以实现“Z ”型折弯,即断差折弯。
图5 6) 为避免零件的折弯撕裂可突起,对于料厚t ≥2.5mm 的零件,应设计宽度为1~1.5t 工艺缺口。
4.焊接结构设计规范:1) 为了保证产品结构优秀的加工工艺性和良好的外观效果,焊点焊缝应设计在相对次要的表面上,情形类同于不锈钢结构,参看图7、8、9、10、11、12。
2) 在公司现有的焊接方式下,参照附表5选用适合所设计结构的焊接方式。
附表5 板厚、结构形式与焊接方式参照表x>2.5t+R这样有助于提高产品档次和生产效率,如底座的“U ”型对接,大台面的材料拼接,如图6。
4) 对于适合点焊机加工的贴面焊结构,点焊边宽度必须≥15mm ,板厚≤2.5mm 的钢板、不锈钢板的同材质焊接。
5) 加强筋的设置:宽度大于500mm 的门板或带有面积≥门板面积的20%的散热孔、方孔等板类零件,必须设置加强筋增加强度,加强筋应采用ς形,长度尽可能顶住零件两端弯曲边。
6) M8、M10点焊螺母可用于板厚≤4.5mm 零件的点焊。
图6 7) 接地铜块不能与不锈钢材料之间进行焊接组合,但可以与钢焊合。
5.结构缝隙设计规范:1)旋转门板与框架的间隙因直线度问题受门高影响,如门高H ≤1m ,则单边间隙=1.5mm, 如1m <H ≤1.8m, 则单边间隙=2.0mm ,如门高H ∃1.8m ,则单边间隙=2.5mm 。
2)固定门板与框架的间隙与门高关系是,如门高H ≤1m ,则单边间隙=0.5mm, 如1m <H ≤1.8m, 则单边间隙=1.0mm ,如门高H ∃1.8m ,则单边间隙=1.5mm 。
3)滑动结构的间隙与滑动面关系是 参照附表6附表6结构形式与配合间隙对照表1)由于喷涂厚度在60~90μm 之间,边缘部位会稍厚,所以结构设计计算尺寸链时,零件单面按加0.2mm 厚进行,如图7,JP -6A 安装关系图中,涂层能影响面板与竖架板间的安装尺寸的因素,有C 型材、肋条、竖架板共四个贴合面八层涂层,累积因涂层厚度可达8X0.2=1.6mm,所以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涂层因素,按每个尺寸链-0.2的偏差,则不会出现800偏大的情况。
2)所有需要处理、喷涂的工件,在结构设计时均需要预留工艺孔,以便于吊挂和排水。
图73)因在电镀件、覆铝锌钣、耐指纹钣、达克罗、电泳、不锈钢等工件上喷涂,其涂层附着力按国标方法检查均不合格,如果选用,则不应对涂层附着力有与普通钢板上一致的要求,该喷涂只起装饰作用。
4)因漆膜与粉膜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应避免工件喷粉后再喷漆。
5)因先后两涂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应避免外购已有涂层的工件再喷涂。
6)因行业内喷粉分色工艺较为复杂,目前我公司暂时难以做到,所以喷涂费用视量的大小及分色复杂程度需要增加2.5~3.5倍。
7.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范:1) 对于电镀(Zn 、Cu 、Ni 、Cr 、Sn )件,每面屏在保证防腐、防护等级的统一性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同一种镀层方式来满足要求。
2)一台机柜里面既有镀锌件,又有镀铬件时,应优先选用低成本的镀锌件。
3) 对于在使用中必须用手接触的手抽、插销等功能件,优先选用镀铬、镀镍等耐腐蚀镀层。
4)无法避免锌和铬在一台机柜中同时使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以防止在潮湿的气候下,形成铬锌电池,加速镀锌件的锈蚀。
5)由于电镀工艺中工件不同的部位电位不同而导致镀层也不同,且需经酸洗的前处理,要避免双层叠夹和半封闭的电镀结构。
6)因热板在电镀后会显现明显的基材花斑,所以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零件设计要避免使用热板。
7)对于客户的非常规的表面要求,设计人员或部门应提前与工艺室备案。
8.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范:1)材料选择是否符合标准规定,选用是否合适,是否经济。
2)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否合理和便于加工。
3)零件的精度和技术是否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是否经济合理。
4)零件设计是否考虑工艺基准的选择。
5)装配、拆卸、维护与维修是否方便。
6)是否可利用现有设备、工具及仪表进行加工和检测。
7)产品结构和零件的通用化、标准化程度是否高。
8)质量特征值是否便于测量和控制。
9)结构的继承性是否合理(继承性的衡量标准是借用定型零件数量与全部零件数量之比)。
9.图纸尺寸标准规范:1)钣金零件的标注应以外皮为基准,内档有配合要求的零件除外,如图8。
2)对于锐角的标注,参照图9。
3)对于钝角的标注,参照图10。
4)对于对称件应用点划线表示出轴线,对于以轴线对称的图素,如圆孔或方孔,只按轴线垂直方向标注孔的中心距或方孔宽度,而不需标注孔边距,以防止单边死基准导致加工偏,如图11。
5)对于有偏差的标注尺寸,应按L+00。
5或L0-0。
5,而应避免L-1。
5-2。
5,以防止生产当中误读为L。
6)对于有焊接要求的部位,应按照附表5《板厚、结构形式与焊接方式参照表》中的焊逢旁注要求标注,不允许以技术的形式提出“满焊”、“封角”等笼统的要求。
7)在系列产品图中,结构一样而尺寸变动的零件标注格式即布局应一致,以方便核对。
8)对于同一结构零件相关图素的标注基准,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向后,应保持一致,例如:若同台机柜立柱上门折页孔的位置尺寸标注基准为上端,则门板上折页孔的位置尺寸标注基准也应为上端,以此避免因基准不同而加大加工误差对总装配精度的影响。
9)电子文档技术要求:图中零件的实线要素应单独设置图层,必须与图框、标注、中心线、技术说明分开,严格按照1:1绘图,不得出现手工改动电子文档中标注尺寸的现象,以便保证编程人员借用电子文档编制DXF文件的准确性。
9.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1)对于非喷涂不锈钢产品,非焊接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用镜面、拉丝、雾面三种中一种,焊接件只能选用镜面和拉丝两种中的一种;2)对于使用拉丝不锈钢或其他有纹理方向的材料应在图纸及料单上明确注明纹理方向;3)为了保证良好的工艺性和外观,在结构设计中应将焊缝隐藏于相对次要的表面上,参照图5、6、7、8、9;(注:此项也适用于喷涂产品)图7(前面接缝避开外侧置于内侧)图8(接缝避开侧面置于底面内侧)图9(接缝避开外侧置于背面内侧)图10(接缝避开前面置于侧面)图11(接缝避开侧面置于顶、底侧)4)对于非喷涂不锈钢机柜、箱的前、后、侧、顶四面要避免采用植焊以外的焊接方式,以便避免在外面出现焊斑、焊点、焊包等缺陷,根据强度要求,可适当采用丙烯酸胶、AB胶或3M胶粘接代替焊接,参照图10、11;图12(侧板附件植焊螺钉紧固代替焊接避免外面焊包)图13(背板粘接加强筋代替焊接)5)外露面应在图纸及料单上明确要求去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