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精品课程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 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 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必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 人不饱暖” 。 康有为《大同书》: “人人相亲,人人 平等,天下为公” 的理想社会。
B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傅立叶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 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 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 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 名;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 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 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 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
C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 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 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 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 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 1卷,第294页。
2.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 集体对构建美好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和实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刘庄村民别墅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不和谐音
碘超标奶粉
四川泡菜和四川 火锅一样,很有 名。在四川,家 家户户几乎哪天 都离不开泡菜, 可现在有一位泡 菜厂的老板跟我 们说:他们根本不 吃自己做的泡菜, 只给外地人吃。 难道是他们改变 了多年的习惯?
淇县西岗乡臧口村的12家农户在同一个地方遭遇了假玉米种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 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有利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 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 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 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 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 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 制。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 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执政 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1993 私营企业主中的百万富翁约为500名; 1995《人民日报》将这个数字扩大了200倍,称拥有100万 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人已超过100万人;而《中国工商时报》 认为这个数字乘3还属保守。 2001年度《福布斯》最新排名则显示: 在2000年,中国最富有的前50名富豪中,排在第一的荣 氏家族资产为19亿美元,最末的也有4200万美元,这50人 的财富之和为100亿美元,平均每人2亿美元 根据国家体改办的统计,2000年度,湖南、湖北、安徽、 河南、河北、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9省农民的年纯收 入为1924元,陕西、宁夏、青海、云南、甘肃、贵州6省区 的年纯收入为1464元。也就是说,50个中国富豪的资产, 相当于5000万中国农民的年纯收入;而300万个百万富翁 的资产,则相当于9亿中国农民2年的纯收入。
分配比例 1978 1998 2003
居民 企业 政府 55%: 11.1%: 33.9%、 68.6%:13.9%:17.5% 61.8%:15.1%:23.1%

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 80年代初期基尼系数为0.28 1995年为0.38 2001年为0.458,超过国际0.4的警戒线 2005年为0.47 2005 印度为0.33, 美国为0.41, 巴西为0.54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乡学院社会科学部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提出 过程;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掌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重点的社会建设。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 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 相处。”
全国共有29.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 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重症 患儿154人,死亡11人。
毗邻北京的河北省香 河县竟有数万亩施用 高毒农药3911的韭 菜田。每当农民用 3911给韭菜灌根时, 其刺鼻味道数里可闻, 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 却在长达5年的时间 里,闻若未闻。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历史过程 A 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孔子:“和为贵”;
墨子:“兼相爱”、“爱无差” 等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 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 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 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
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4 )十六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 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 目标。
2006.10 ,全面深刻阐明了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 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 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 重大部署。 2007.10,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 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 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 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 长治久安。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发挥党的领导核 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 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 面。
非典
世界卫生组织:截至8月7日,全球累计非 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
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 665例,死亡180人。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推进以改善 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难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属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 第三个层面是人自身的和谐
讨论
为什么物质生活富裕了,人的精神生活却越 来越空虚?人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wk.baidu.com
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 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 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 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 协调发展的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生态破坏
1997,黄河断流13次,226天,长达704 公里 1998,长江洪水 2006,北京城区春天降尘30万吨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关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 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指 导 思 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 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 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 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 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56—457页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 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 面的经验,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 路。
4.必须坚持民主法制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 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 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科学阐述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 论观点,也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 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 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 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 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