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保健操作指南指南
孕期保健操作流程及规范

孕期保健操作流程及规范
营养饮食
- 多样化饮食:摄入均衡的食物种类,包括蛋白质(肉、鱼、豆类)、谷物、蔬菜、水果和奶制品。
- 补充叶酸:补充足够的叶酸有助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可以通过食物或医生建议的叶酸补充剂来获得叶酸。
- 避免不健康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的咖啡因、加工食品、油炸食物和含高糖分的食物。
锻炼与休息
- 适度锻炼: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散步、瑜伽或孕妇体操。
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的体育活动。
-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持续长时间的站立。
心理健康
-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您的感受和担忧。
及时解决问题,减轻心理压力。
- 放松疲劳:尝试放松疲劳的活动,如听音乐、冥想或读书,以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
定期产检
- 遵循医生建议:定期接受产检,及时了解自己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遵循医生的嘱咐,执行必要的检查和化验。
环境和生活惯
- 避免二手烟: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吸烟环境中,包括避免吸烟者的附近。
- 避免有害物质: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如农药、有毒气体、射线等。
- 安全用药:在孕期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未经医生批准的药物。
请牢记这些操作流程和规范,让您的孕期过得健康、安全和愉快。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及时与您的医生联系。
>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和决策应以专业医生的建议为准。
围产期系统保健管理规范

围产期系统保健管理规范本规范主要是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机构在孕前、孕期和产后各时期为孕产妇和胎、婴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指南,以达到保护母婴健康和安全,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一)孕产期保健管理要求1、发挥市、各区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的作用。
通过妇幼保健三级网,对孕产妇和婴儿进行系统保健管理。
2、统一使用母子保健手册。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为孕产妇进行系统保健时,必须使用市妇保健所统一印制的《母子保健手册》,并将每次检查情况详细记录在保健手册内。
3、产前检查的时间及次数。
整个孕期平均检查8次以上,孕12周前一次;孕16—19周一次;孕32周前每四周一次;孕32周后每两周复查一次;孕36周后每周复查一次。
4、高危妊娠筛查、监测和管理。
高危孕妇或发现异常情况的,适当增加检查次数与有关的检查项目。
高危评分≥10分直接转到上级医院。
(二)孕产期保健内容A、孕前保健是预防后代发生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避免环境中有害因素对生殖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
保健重点:1、计划受孕:指导夫妇双方在思想、工作、经济和身体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后再受孕。
2、选择适当年龄:避免年龄过大、过小受孕,最佳受孕年龄应在24—29岁。
3、排除遗传和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
通过询问病史和必要体格检查,及早发现受孕前的危险因素。
避免接触烟酒、理化物质的刺激、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
4、合理膳食和增补叶酸:适当增加营养,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口服叶酸片0.4mg 每日1次。
5、调整避孕方法: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停服避孕药6个月、取出节育环或注射风疹疫苗3个月后再受孕。
6、强调早期、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B、早孕保健早孕期是致畸的敏感期,防病防畸是早孕期保健的重点,因此,应及早发现合并症和进行孕期保健指导。
1、监护内容(1)及早确诊妊娠并早期建册。
妇女在停经12周内,一旦确诊怀孕即到所辖区围产保健网点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档案(早孕建卡)。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目录一、早孕建卡初查常规 (1)二、产前检查常规 (2)三、高危妊娠管理常规 (3)四、产科诊疗常规 (3)五、接产常规 (4)六、母婴同室工作常规 (5)七、母乳喂养工作常规 (5)八、产后护理常规 (6)九、产后访视常规 (7)十、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常规 (7)一、早孕建卡初查常规1.妊娠13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详细询问停经情况,进行全身检查,测身高、体重及基础血压。
3.进行外阴、阴道检查,了解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
根据孕情,必要时做B超检查(B超不宜作为常规)。
4.了解以往健康情况,重点了解心、肺、肝、肾、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对有内科合并症的孕妇应请专科医生会诊,以估计孕妇能否负担妊娠与分娩过程。
若不宜继续妊娠及早终止。
5.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白带常规检查及梅毒、淋病等筛查。
6.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对高危孕妇进行高危评分,并进行管理。
7.进行妊娠早期的健康教育。
8.做好孕期卫生指导。
二、产前检查常规1.孕早期(妊娠13周内):见“早孕建卡初查常规”2.孕中期(妊娠13-27周)2.1 每隔4周产前检查一次,高危孕妇增加检查次数。
2.2 询问孕妇健康情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
2.3 测体重、量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检查有无水肿,孕20周时复测尿蛋白。
2.4 测量宫底高度、腹围、听胎心,注意胎儿大小,判断是否与孕周相符。
20周起绘制妊娠图,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2.5 孕16-20周间行母血甲胎蛋白筛查,孕18-24周超声波检查,必要时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提出医学指导意见。
2.6 提供营养及心理保健指导。
2.7 孕26周左右时对所有孕妇作50克糖筛查试验,如血糖≥7.8mmol/L作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2.8 筛查高危产妇,系统管理。
3.孕晚期(孕28周以后)3.1 每隔4周产前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有异常者增加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治疗。
【VIP专享】围产期保健操作指南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第一部分指南目标和原则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
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指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一、复苏准备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的步骤复苏的步骤见流程图。
(一)快速评估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哭声或呼吸吗?4.肌张力好吗?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1.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如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等。
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有的医疗单位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
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内容及管理流程

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内容及管理流程
一、产前保健
1、早孕建卡及产前检查内容: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全身、妇科);化验:血、尿、白带常规,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艾滋病筛查,产前筛查等。
同时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和孕期健康教育。
2、产前检查时间:正常情况下妇女怀孕13周前检查1次(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孕28周前每月检查1次,孕36周前每两周检查1次,以后每周检查1次。
各卫生服务中心于孕24周产前检查后转分娩医院进行检查,直至分娩。
二、产后保健
1、产妇分娩出院后,于三天内将《孕产妇保健册》交回到建册医院围产保健门诊,以便医生进行产后访视。
如休养地址有变动,由建册医院开具“产后访视代访单”,委托居住地医院进行产后访视。
2、产后访视医生在接到访视要求后第三天或分娩后第7天、分娩后第14天、分娩后第25~28天内上门进行家庭访视三次,检查产妇和新生儿情况并进行保健指导。
巩营乡卫生院。
围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围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一、开展围产期保健,对辖区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
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做好登记、孕中期检查三次,孕晚期检查两次;如有高危因素孕妇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为孕产妇提供孕期保健、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孕期系统管理,高危妊娠管理。
开始健康教育、育儿教育、普通产科门诊、胎心监护、吸氧、孕妇学校等。
和对一些病理妊娠进行产前监护、诊断和治疗。
二、对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做高危标志,定期随访。
三、严守工作岗位,热情接待孕产妇,耐心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检查。
四、对不宜妊娠者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和知情告知,适时终止妊娠。
五、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宣传、孕期卫生和营养个性化指导。
六、教会孕妇进行自我监护。
七、接受下级医院的高危孕妇转诊,详细检查并填写接诊情况及处理。
八、门诊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
九、进行产褥期的卫生宣教指导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十、收集、汇总、上报妇幼卫生信息报表。
一、改善产科门诊服务规范与工作标准,提高门诊病人满意度。
二、优化服务流程,方便就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三、热情接待孕妇,协助和指导孕妇填写各种表格;制定并落实产妇围产期各阶段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和母乳喂养、体重管理、正常分娩教育内容。
四、加强孕妇学校知识讲课,电话、微信、面对面交流为孕妇提供咨询服务、健康教育特别是孕期体重管理等。
五、提供优质的产科病房护理服务。
六、有隐私保护措施。
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规范

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规范怀孕生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而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则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孕产妇能够得到全面、系统、优质的保健服务,以下是一套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
一、孕前保健1、健康咨询与评估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了解其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史、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职业状况以及环境暴露等情况。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妇科检查、男科检查(如适用),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TORCH 筛查等)。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检查结果,评估夫妇的健康状况和受孕风险,提供个性化的孕前保健建议。
2、营养指导指导夫妇合理膳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补充叶酸,建议孕前 3 个月开始每天口服 04mg 叶酸,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3、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夫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农药等。
减少电磁辐射暴露,如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
4、心理调适帮助夫妇缓解孕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必要时转介至专业心理机构。
二、孕期保健1、早孕建册孕妇确诊怀孕后,应在孕 12 周前到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医务人员详细询问孕妇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家族病史、本次妊娠情况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梅毒血清学试验、HIV 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2、产前检查按照孕周和孕妇的具体情况,安排定期产前检查。
一般来说,孕16-20 周、21-24 周、25-28 周、29-32 周、33-36 周、37-41 周各进行一次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孕妇的体重、血压、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等基本情况的监测,以及超声检查、唐筛、糖耐量试验、胎心监护等特殊检查项目。
社区围产期保健管理的流程及主要内容

社区围产期保健管理的流程及主要内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社区围产期保健管理的流程与主要内容围产期保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尤其在社区层面,其管理和服务更为关键。
围生期保健诊疗常规

围生期保健诊疗常规围生期保健是指产前、产时、产后以保护母婴安全,提高孕产质量为目的,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预防保健工作。
主要是针对影响孕产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运用围生医学发展的监护技术对胎儿的生长和健康进行监测;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发生率为具体目标,对母子实行统一规范管理。
从孕12周开始,每4周检查一次;孕32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每1周检查一次。
通过规定的产前检查,加强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的监测,及早发现并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不宜妊娠、分娩者应于孕3月前终止妊娠。
(一)孕早期保健:1.详细了解病史,尤其既往妊娠、分娩史,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心、肺、肝、肾情况及全身骨骼形态,了解乳房发育及乳头有无凹陷。
2.推算预产期,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月份数减3或加9,日期数加7。
3.了解有无有关妊娠的危险因素,如TORCH系列感染、接触x射线、服用易致胎儿畸形药物、接触有害物质及妊娠并发症,以确定能否继续妊娠。
4.了解早孕妊娠反应情况,必要时输液补充营养。
5.查血、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HBV、AFP等。
6.卫生宣教及营养指导。
(二)孕中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要求城市不少于8次,农村不少于5次。
1.注意孕妇的全身健康、营养状况,进行骨盆外测量,必要时行骨盆内测量。
2. 绘制妊娠图(测宫高、腹围),监测胎儿发育状况。
3.开展预测性诊断:妊娠20--28周进行测定。
常用以下方法进行有无发生子痫前期倾向预测。
(1) 平均动脉压(mABP):mABP=(收缩压+舒张压×2)÷3或=舒张压+1/3脉压,如≥85mmHg即为阳性,表明孕妇有发生子痫前期倾向。
(2) 翻身试验(ROT):孕6—30周进行。
方法:孕妇左侧卧位测血压,待舒张压稳定后,翻身仰卧5分钟后再测血压,如此时舒张压较前上升20mmHg为阳性,提示孕妇有发生子痫前期倾向。
(3) 血液流变学试验:低血容量(红细胞比容≥0.35)及血液粘度高(全血粘度比值≥3.6,血浆粘度比值≥1.6)者,提示孕妇有发生子痫前期倾向。
围产期操作规程及保健

围产期操作规程及保健一、产前15天1、进入产房:停止按摩乳房,每天自由运动,必要时奶牛要牵着走一走,产房事先用2%火碱水消毒。
2、减喂食盐,饲喂低钙日粮,含钙量为平时的1/2—1/3。
或钙在日粮干物质中的比例为0.2—0.4%。
3、临产前8天可逐渐增精料至4千克左右,乳房水肿严重的母牛适当少喂精料和青贮,增加优质禾本科干草,停喂青绿饲料。
为防止高产奶牛产后瘫痪,从产前第8天开始,每天肌肉注射V AD,并且给牛输2次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
4、产前2—5天,精料中增加麸皮含量,以防止母体便秘。
5、准备消毒药品、毛巾、接生用器具。
二、接产1、产房干燥、清洁、温度12℃以上,没有贼风。
2、用3%来苏尔洗刷母体后躯、乳房和外阴,后用毛巾擦干。
3、助产人员穿清洁工作服,鞋底消毒,用3%来苏尔洗手和产绳。
4、母牛有临产症状,用0.1%高锰酸钾擦洗母体外部。
5、产房内保持安静。
6、母牛阵痛开始需1—4小时,犊牛即可顺利产出母牛分娩应其左侧躺卧。
7犊牛产出后,除去犊牛口、鼻腔粘液,防止小牛膣息;让母牛立刻添干犊牛粘液,防止犊牛着凉和感冒。
8、喂母牛35℃麸皮钙盐汤,10千克(麦夫皮500克,食盐50克,碳酸钙50克)。
9、母牛分娩后应在半小时内驱使其站立,以利子宫复位和防止子宫外翻。
10、分娩后把母牛两肋、乳房、腹部、后躯和尾部等污脏部分,用温来苏尔洗净,擦干,将污草、污物、粪便消除出去,并进行消毒。
11、产后1小时内,清洗40—50热水乳头药浴擦干,按摩奶牛乳房,头二把奶废弃,手工挤2千克初乳立即喂给犊牛,(奶温低时,加热至38℃,奶具必须经过消毒)。
5—6小时后,再挤2千克初乳喂犊牛。
12、高产牛在产后4—5天内,不可将乳房中的奶全部挤尽,第一天余1/3,第二天余1/4,第三天余1/5,第四天余少量,每天挤奶4—5次。
13、产犊7天内喂给优质干草(以苜蓿干草为好)和产前精料量,提高钙、磷水平;根据乳房肿胀程度,适当控制饮水量,适当增加挤奶次数。
广州围产保健工作技术指引

广州市围产保健工作技术指引围产期保健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包括早孕建册、产前检查、产时保健、产褥期保健。
妊娠12周末前进行早孕建册,妊娠16周开始在设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规范系统的产前检查,其中妊娠16-28周每4周产检一次,28-36周每2周产检一次,36-40周后每周产检一次,40周后每3天检查一次或随诊,孕满41周应及时入院待产。
凡属高危妊娠,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一、早孕建册早孕建册是指孕妇在妊娠12周末前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手册(以下简称“孕管册”)。
建册单位在为孕妇早孕建册时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必要实验室辅助检查,初步筛查高危妊娠,开展孕早期健康教育等。
具体如下:(一)建册:根据广州市实际情况实行首诊建册或地段建册。
首诊建册即由产科医院为有继续妊娠意愿的孕妇建立孕管册;地段建册是指孕妇到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管册。
城区原则上实行地段建册,由女方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凡户籍不在广州或居住地与户籍分离的孕妇可就近选择有早孕建册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
从化、增城、番禺、南沙、花都、萝岗等区(县级市)实行首诊建册,即由首次接诊的产科医院为孕妇建立孕管册。
(二)各区(县级市)要制定本辖区早孕建册工作制度,规范和公示早孕建册检查项目和收费标准,为孕妇提供规范的服务。
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手册使用和运转见附件。
(三)询问病史1.年龄:年龄过小(≤18岁)、年龄过大,特别是≥35岁的高危妊娠对象,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和遗传病患儿、出生缺陷儿等。
2.职业:重点询问孕妇的工作环境,对处于不良工作环境的孕妇,应指导其在孕期避免或连续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必要时提出调换工作的医学指导意见。
孕妇的户口地址、产后休养地址、计划生育情况等。
3.月经史:了解初潮年龄及月经周期,通过末次月经推算预产期。
4.既往孕产史:询问既往妊娠、流产或分娩等情况,若为经产妇,应了解分娩方式,有无难产史、先天畸形儿史、死胎死产史、产后出血史等,还应了解新生儿情况。
2021年围产期保健指导:从孕前到产后阶段要点(全文)

2021年围产期保健指导:从孕前到产后阶段要点(全文)围产期保健(perinatal health care)指一次妊娠从妊娠前、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为孕产妇和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所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措施,从而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机,有计划妊娠,以减少许多危险因素和高危妊娠。
在国家取消强制性婚前检查后,提倡计划妊娠,建议在受孕前3 ~6 个月进行孕前健康检查,目的是在受孕前进入最佳的健康状态,包括进行生殖相关的健康保健,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
孕前仔细评估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和遗传病史,积极治疗对妊娠有影响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心脏病等,选择适宜时间受孕,告知两次妊娠间隔时间最好在2~5年,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知。
妊娠前健康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也很重要,戒烟酒,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和放射线。
孕前3 个月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可明显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风险,若前次有不良孕产史者,此次受孕应向医师咨询,作好孕前准备,以减少高危妊娠和高危儿的发生。
妊娠早期保健妊娠早期是胚胎,胎儿分化发育阶段,易受外界因素及孕妇疾病的影响,导致胎儿畸形或发生流产,应注意防病致畸。
早孕期保健主要有以下目的:1、尽早确定妊娠和妊娠胎数排除异位妊娠,根据孕早期胚胎发育确定准确的孕龄,对于多胎妊娠确定绒毛膜性。
2、预防出生缺陷妊娠早期是胚胎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
评估孕前保健情况,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制剂和放射线,避免密切接触某些宠物,避免病毒感染等有害物质。
3、做好预防流产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妊娠早期营养和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活动,避免高强度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避免精神受刺激,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4、进行高危妊娠初筛了解有无不良孕产史,家族成员有无遗传病史;了解有无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病史,对于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严密观察,严格执行转诊制度。
围产期保健的主要内容

围产期保健的主要内容
围产期是指孕期、分娩期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对于女性来说,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女性需要特别关注自己
的身体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胎儿的健康。
因此,围产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孕期保健是围产期保健的第一步。
在孕期,女性需要注
意饮食的均衡,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量。
同时,要
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尽量减少接触有害物质。
此外,孕
期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
波动。
其次,分娩期的保健也至关重要。
在分娩期,女性需要根据医
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同时要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包
括心理上的准备和生活用品的准备。
在分娩时,要听从医生和护士
的指导,保持配合,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
最后,产后的保健同样不容忽视。
产后,女性需要充分休息,
恢复身体的力量。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保证营养的均衡,促
进身体的康复。
产后的锻炼也非常重要,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产后的
运动方式,帮助身体恢复。
总的来说,围产期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孕期开始,一直到产后,都要进行全方位的保健工作。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母婴的健康,让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都能顺利度过。
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重视围产期保健,健康地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围产期保健专业规章制度

围产期保健专业规章制度一、目录1.引言2.定义和范围3.核心原则4.围产期保健流程5.培训和资质要求6.监督和评估7.罚则和制裁措施8.结论1. 引言围产期保健是指在孕产妇怀孕期间以及分娩和产后期间的一系列健康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孕产妇及其胎儿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制定了本专业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围产期保健的实践行为和方法。
2. 定义和范围2.1 定义围产期保健是指针对孕产妇在怀孕、分娩和产后期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胎儿发育进行的一系列卫生保障和健康管理措施。
2.2 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医生、护士、助产士等医疗人员,并包括孕产妇及其家属。
3. 核心原则围产期保健专业规章制度遵守以下核心原则:•尊重孕产妇的权益和人性化关怀•无歧视的提供服务和保障•按照科学和规范化的方法进行保健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和行为准则4. 围产期保健流程4.1 孕前保健•完善孕前检查制度,包括体格检查、家族病史询问等。
•对孕妇进行相关疾病的筛查,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提供孕前营养咨询,指导合理饮食和补充营养。
•鼓励孕妇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4.2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进行定期产检,包括体检、血液检查、超声波检查等。
•为孕妇提供孕期营养指导和合理饮食建议。
•提供孕期健康教育,包括孕期注意事项、母婴保健知识等。
•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3 分娩期保健•提供分娩准备知识,如分娩方式选择、麻醉方法等。
•监测分娩过程,随时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提供分娩后恢复指导,包括产后护理、乳房护理等。
4.4 产后保健•对新生儿进行体检,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
•提供母乳喂养指导和支持。
•定期随访产妇,了解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
•提供产后康复训练指导,促进身体康复。
5. 培训和资质要求5.1 培训要求•基本医学知识培训,包括妇产科学、儿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强化围产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产检技术、产后护理等。
围产期保健工作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保障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及胎儿的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所有从事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
三、职责分工1. 围产期保健科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开展,对工作质量负责。
2. 围产期保健科医师:负责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管理、诊疗、咨询、教育等工作。
3. 护士:负责孕产妇及胎儿的护理、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
4. 行政人员:负责围产期保健工作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
四、工作流程1. 孕前保健:(1)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前咨询和健康教育。
(2)对有生育意愿的妇女进行孕前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
(3)对有生育风险的妇女进行遗传咨询和干预。
2. 孕期保健:(1)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血压、宫高、腹围、胎心率等。
(2)对孕产妇进行孕期营养、心理、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3)对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进行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4)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3. 分娩期保健:(1)进行产前评估,确保母婴安全。
(2)开展科学接生,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3)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监测和健康教育。
4. 产褥期保健:(1)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指导,促进身体健康。
(2)对孕产妇进行心理、营养、睡眠等方面的指导。
(3)对新生儿进行新生儿保健和早期教育。
五、质量考核1. 定期对围产期保健工作进行质量考核,包括医师、护士、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
2. 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指标进行监测,确保母婴安全。
3. 对围产期保健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六、培训与学习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参加围产期保健知识培训和学习。
2. 鼓励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3. 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围产期保健科负责解释。
围产保健服务指南

围产保健服务指南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 天为止,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的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减少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和难产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一、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1. 了解夫妻双方健康状况,指导受孕时机,计划妊娠;2. 对于有遗传病、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夫妻双方提供咨询指导;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均衡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远离宠物,预防弓形虫病,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4. 保持心理健康,减缓工作和生活压力;5. 提倡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至孕满3个月,每日口服0.4mg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6. 相关检查:①体格检查,盆腔检查(外阴、阴道、子宫及附件检查);②实验室检查,血、尿、白带常规,乙肝、梅毒、艾滋病筛查,TORCH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及宫颈支原体、衣原体检查等。
二、孕期保健:(妇女保健科进行)孕期检查次数和孕周:孕6~8 周内;10~14 周;15~19 周;20~24 周;24~28 周;28~30 周(孕7个月);32周;34 周;36 周;37 周;38周;39 周;40 周各进行一次产前检查。
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检查。
1、孕早期首次检查(孕6-8 周内)(1)详细询问病史:孕妇一般情况、月经史、生育史、家庭史、过去病史、本次妊娠史。
(2)体格检查:发育、营养、体重、血压、巩膜、甲状腺、乳房、乳头、心、肺、肝、脾、浮肿、妇科检查,测量骨盆。
(3)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血型(ABO、Rh),肝、肾功能,TORCH 检查,乙型肝炎检查,梅毒及艾滋病筛查(此项免费),有条件的孕妇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及血糖、阴道分泌物等实验室检查。
(4)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
(5)排查孕期高危因素,进行高危因素评分,实行专案管理。
围产期保健操作指南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第一部分指南目标和原则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
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指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一、复苏准备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的步骤复苏的步骤见流程图。
(一)快速评估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哭声或呼吸吗?4.肌张力好吗?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1.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如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等。
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有的医疗单位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臵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
围产期保健操作

围产保健操作题1、会阴侧切术答案:阴部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术者于宫缩时以左手示、中两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右手用钝头直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剪开会阴,长4-5cm。
切开后纱布压迫止血。
胎盘娩出后缝合。
2、徒手剥离胎盘术答案:术者一手手指并拢呈圆锥状直接伸入宫腔,手掌面向着胎盘母体面,手指并拢以手掌尺侧缘缓慢将胎盘从边缘开始逐渐自子宫壁分离,另手在腹部协助按压宫底。
待确认胎盘已全部剥离方可取出胎盘。
3、宫腔填塞答案: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术者用卵圆钳将无菌特制宽6-8cm、长1.5-2m、4-6层不脱脂棉纱布条填塞宫腔,自宫底由内向外填紧宫腔,压迫止血。
若留有空隙可造成隐性出血。
24小时后取出纱条,取出前静脉滴注缩宫素10U,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四部触诊法答案: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
第一步: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手测宫底高度,根据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期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胎头硬而圆,有浮球感;胎臀柔软而宽,形状不规则)。
第二步:检查者两手掌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轻轻深按进行检查。
(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
若胎先露部仍可左右移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不能被推动,则以衔接。
第四步: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情况。
5、肩难产的处理答案:肩难产一旦发生,缩短胎肩娩出的时间,是新生儿能否存活的关键。
采用下述方法助产:屈大腿法;压前肩法;旋肩法;牵后臀娩后肩法;断锁骨法。
行上述处理时,将会阴后-侧切开足够大,并加用麻醉。
做好新生儿复苏,认真检查软产道裂伤,预防产后出现及产褥感染。
6、臀位助产答案:第一产程:当宫口开大4-5cm时,胎足可经阴道口脱出至阴道,使用“堵”外阴方法,待宫口及阴道充分扩张后才让胎臀娩出。
最佳围产保健方案(终稿)

息的设备. 加强高危妊娠的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提前住院待产,重点
监护, 配备及时转诊的通讯和交通工具。 4. 详细填写围产保健册。 5. 登记报告每一例孕20周后分娩的胎婴儿。 6. 畸形要照相、围产儿死亡报告.提高尸检率。
五. 产褥期及新生儿保健
1. 设置婴儿室----正常 、高危,儿科医生定期查房.
2. 产后访视制度 时间: 产后或出院后第二天. 产后第7,14,28,42天
内容: 指导产褥期卫生和新生儿护理, 指导母乳喂养.发现产褥病率. 详细记录围产保健册.
3. 告知婴儿计划免疫程序,落实节育措施.
4. 回收保健册、检查、核对、数据录入、资料汇总分析.
最佳围产保健方案
最佳围产保健方案
定义: 从婚前保健开始到产后6周访视为止的提早保健,系统保健和多学
科的保健,母子统一管理的保健服务。
目的: 通过为母婴提供最佳的围产保健服务、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儿
健康。
内容: 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妊娠诊断及早孕保健、中晚期保健、产时
保健、产褥期及新生儿保健。
婚前保健
适用人群:
青年男女双方结婚前.
保健内容:
• 询问家族史及本人病史. • 全身一般体检(血压、心肺肾、肝脾 等). • 男女双方生殖器官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和X线胸透.对
某些高危人群需查 性 病五项,地中海贫血等. • 优生,性知识宣教和婚姻指导,提倡杜绝婚前性行为. • 健康咨询.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 建立围产保健册并填写婚前保健内容. • 婚礼前到婚后居住地的乡政府进行结婚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第一部分指南目标和原则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
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指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一、复苏准备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的步骤复苏的步骤见流程图。
(一)快速评估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哭声或呼吸吗?4.肌张力好吗?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1.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如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等。
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有的医疗单位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臵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
因会引发呼吸抑制,也要避免高温。
2.体位:臵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3.吸引: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挤出新生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
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清理分泌物,先口咽后鼻腔。
过度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心动过缓,并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
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s),吸引器的负压不应超过100mmHg(1mmHg=0.133kPa)。
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当羊水有胎粪污染时,无论胎粪是稠或稀,新生儿一娩出先评估有无活力:有活力时,继续初步复苏;如无活力,采用胎粪吸引管进行气管内吸引。
4.擦干:快速擦干全身,拿掉湿毛巾。
5.刺激:用手拍打或用手指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有关用氧的推荐:建议县以上医疗单位创造在产房添臵空氧混合仪以及脉搏氧饱和度仪。
无论足月儿或早产儿,正压通气均要在氧饱和度仪的监测指导下进行。
足月儿可用空气复苏,早产儿开始给30%~40%的氧,用空氧混合仪根据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达到目标值。
如暂时无空氧混合仪可用接上氧源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除储氧袋(氧浓度为40%)进行正压通气。
如果有效通气90s 心率不增加或氧饱和度增加不满意,应当考虑将氧浓度提高到100%。
脉搏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导管前位臵(即右上肢,通常是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
在传感器与仪器连接前,先将传感器与婴儿连接,有助于最迅速地获得信号。
(三)正压通气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充分的正压通气。
1.指征:⑴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
⑵心率100次/min。
2.气囊面罩正压通气⑴通气压力需要20~25cm H2O(1cm H2O=0.098kPa),少数病情严重的新生儿可用2~3次30~40cm H2O,以后维持在20cm H2O。
⑵通气频率40~60次/min(胸外按压时为30次/min)。
⑶有效的正压通气应显示心率迅速增快,以心率、胸廓起伏、呼吸音及氧饱和度来评价。
⑷如正压通气达不到有效通气,需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是否有气道阻塞(可调整头位,清除分泌物,使新生儿的口张开)或气囊是否漏气。
面罩型号应正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
⑸经30s充分正压通气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min,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
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100次/min,须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施行正压通气,并检查及矫正通气操作。
如心率<60次/min,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开始胸外按压。
⑹持续气囊面罩正压通气(>2min)可产生胃充盈,应常规插入8F胃管,用注射器抽气和通过在空气中敞开端口来缓解。
⑺国内使用的新生儿复苏囊为自动充气式气囊(250ml),使用前要检查减压阀,有最好配备压力表。
自动充气式气囊不能用于常压给氧。
3.T-组合复苏器(T-Piece复苏器)T-组合复苏器是一种由气流控制和压力限制的机械装臵。
本指南推荐县以上医疗单位,尤其是三级医院,需要使用或创造使用T-组合复苏器,尤其对早产儿的复苏更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⑴指征:用于足月儿和早产儿正压通气。
⑵用法:需接压缩气源,氧气由T-组合复苏器的新生儿气体出口经一个管道输送到新生儿端,与面罩相连使与口鼻密封或与气管导管相连。
预先设定吸气峰压20~25cm H2O、呼气末正压5cm H2O、最大气道压(安全压)30~40cm H2O。
操作者用拇指或食指关闭或打开T形管的开口,控制呼吸频率及吸气时间,使氧气直接流入新生儿气道。
由于提供恒定一致的呼气末正压及吸气峰压,维持功能残气量,更适合早产儿复苏时正压通气的需要。
本装臵容易操作、使用灵活、压力输出安全正确及操作者不易疲劳。
(四)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1.气管插管的指征⑴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
⑵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无效或需要延长。
⑶胸外按压。
⑷经气管注入药物。
⑸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2.准备:在每个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室和急救室,应将气管插管必需的器械和用品保存在一起,以随时备用。
常用的气管导管为上下直径一致的直管(无管肩)、不透射线和有厘米(cm)刻度。
如使用金属管芯,不可超过管端。
表1提供了气管导管型号和插入深度的选择方法。
表1 不同体重气管导管型号和插入深度的选择新生儿体重(g)导管内径(mm)唇-端距离(cm)a≤1000 2.5 6~7~2000 3.0 7~8~3000 3.5 8~9>3000 4.0 9~10注:a 为上唇至气管导管管端的距离3.方法⑴左手持喉镜,使用带直镜片(早产儿用0号,足月儿用1号)的喉镜进行经口气管插管。
将喉镜夹在拇指与前3个手指间,镜片朝前。
小指靠在新生儿颏部提供稳定性。
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侧滑入,将舌头推至口腔左侧,推进镜片直至其顶端达会厌软骨谷。
⑵暴露声门:采用一抬一压手法,轻轻抬起镜片,上抬时需将整个镜片平行朝镜柄方向移动使会厌软骨抬起即可暴露声门和声带。
如未完全暴露,操作者用自己的小指或由助手的食指向下稍用力压环状软骨使气管下移,有助于看到声门。
在暴露声门时不可上撬镜片顶端来抬起镜片。
⑶插入有金属管芯的气管导管:将管端臵于声门与气管隆凸之间,接近气管中点。
⑷整个操作要求在20s内完成。
插入导管时,如声带关闭,可采用Hemlish 手法,助手用右手食、中2指在胸外按压的部位向脊柱方向快速按压1次促使呼气产生,声门就会张开。
4.胎粪吸引管的使用:施行气管内吸引胎粪时,将胎粪吸引管直接连接气管导管,以清除气管内残留的胎粪。
吸引时复苏者用右手食指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新生儿的上腭,左手食指按压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使其产生负压,边退气管导管边吸引,3~5s将气管导管撤出。
必要时可重复插管再吸引。
5.判断导管管端位于气管中点的常用方法⑴声带线法:导管声带线与声带水平吻合。
⑵胸骨上切迹摸管法:操作者或助手的小指尖垂直臵于胸骨上切迹,当导管在气管内前进过程中,小指尖触摸到管端,则表示管端已达气管中点。
⑶体重法:体重1、2、3kg的新生儿唇-端距离分别为6~7、7~8、8~9cm。
头位改变会影响插入深度。
6.确定导管位臵的正确方法⑴胸廓起伏对称。
⑵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尤其是腋下,且胃部无呼吸音。
⑶无胃部扩张。
⑷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
⑸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
⑹有可使用呼出气CO2检测仪,可有效确定有自主循环的新生儿气管插管位臵是否正确。
(五)喉罩气道喉罩气道是一个用于正压通气的气道装臵。
1.指征⑴新生儿复苏时如气囊-面罩通气无效,气管插管失败或不可行时,喉罩气道能提供有效的正压通气。
⑵小下颌或舌相对较大,如Robin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
⑶新生儿体重≥2000g。
2.方法:喉罩气道由一个可扩张的软椭圆形边圈(喉罩)与弯曲的气道导管连接而成。
弯曲的喉罩越过舌得到比面罩更有效的双肺通气。
采用“盲插”法,用食指将喉罩顶部向硬腭侧插入新生儿口腔,并沿其硬腭将喉罩安放在声门上方,经向喉罩边圈注入空气约2~3ml后,扩张的喉罩覆盖喉口,并使边圈与咽下区的轮廓一致。
该气道导管有一个15mm接管口,可连接复苏囊或呼吸器进行正压通气。
(六)胸外按压1.指征:充分正压通气30s后心率<60次/min。
在正压通气同时须进行胸外按压。
2.方法:应在新生儿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下方,即胸骨体下1/3进行按压。
⑴拇指法:双手拇指端压胸骨,根据新生儿体型不同,双拇指重叠或并列,双手环抱胸廓支撑背部。
此法不易疲劳,能较好的控制下压深度,并有较好的增强心脏收缩和冠状动脉灌流的效果。
⑵双指法:右手食、中2个手指尖放在胸骨上,左手支撑背部。
其优点是不受患儿体型大小及操作者手大小的限制。
按压深度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产生可触及脉搏的效果。
按压和放松的比例为按压时间稍短于放松时间,放松时拇指或其余手指不应离开胸壁。
3.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需默契配合:需要胸外按压时,应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
因为通气的损害几乎总是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因此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的比例应为3:1,即90次/min按压和30次/min呼吸,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
因此,每个动作约0.5s,2s内3次胸外按压加1次正压通气。
30s重新评估心率,如心率仍<60次/min,除继续胸外按压外,考虑使用肾上腺素。
(七)药物新生儿复苏时,很少需要用药。
新生儿心动过缓通常是因为肺部充盈不充分或严重缺氧,而纠正心动过缓的最重要步骤是充分的正压通气。
1.肾上腺素⑴指征:心搏停止或在30s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60次/min。
⑵剂量:静脉0.1~0.3ml/kg的1:10000溶液;气管注入0.5~1ml/kg的1:10000溶液,必要时3~5min重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