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设计

活动中激趣探究中揭秘————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是怎样传递的》,本着在“活动中激趣、探究中揭秘”的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抓住重点说教材《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六课,由“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两部分构成。

包括三个活动:触摸金属条在热水中的变化;实验观察蜡烛烧金属条时,火柴掉落的现象;实验观察蜡烛烧金属片时,蜡熔化的现象。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课承接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的内容,引出物体热传递,本课得出的结论为第七课《传热比赛》起了铺垫作用,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我准备了一套课件、记录纸等。

二、结合实际说学情热传导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探究的能力,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经验是很模糊的、不具体的,如果要上升到一定的科学理论高度,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只有运用实验、探究才能突破这一难点。

三、准确定位说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学科性目标)2.通过探究知道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学科性目标)3、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创新性目标)4、让学生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实验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育性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设置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活动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学习难点是:让学生能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四、找准策略说方法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热是怎样传递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热是怎样传递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热是怎样传递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热是怎样传递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六课,由“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两部分构成。

包括三个实验:触摸金属筷子在热水中的变化;观察酒精灯烧铜条,蜡环掉落的现象;观察酒精灯烧涂有变色油墨的金属片,油墨颜色变化的现象。

本课从原来的三年级课文,放到现在的五年级,在对实验的数据分析和对热传递的理解上必然有所加深。

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位在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得出热在传导过程中的特点。

并能理解热传递过程还伴随能量的耗散。

主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对热传递的过程进行分析,理解热传递过程的特点。

尝试解决问题获得事实证据,掌握热是怎样传递的科学知识点。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操作分析推理的能力,从而得出热传递的特点,及其在传递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理解热传递过程的本质。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课承接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的内容,引出物体热传递。

本课得出的结论有为第七课《传热比赛》的展开起了铺垫作用。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引导学生认识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3)通过观察,图示分析了解热传递过程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通过积极思考体验到科学探究获得的新发现。

3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分析推理等方法,总结热在传导过程中的特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6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概念、方式以及热传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热传递是一种能量的转移,能够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实验探究热传递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热传递的现象,如用热水瓶保温、晒太阳等。

但是,学生对热传递的深入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概念,知道热传递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的。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热传递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热传递的概念和方式的理解。

2.热传递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热传递实验器材:热水、冷水、金属板、温度计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能量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对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热传递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热传递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热传递的特点和规律。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传递的概念和方式。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热传递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解答。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第二单元热第6课时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

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4、师: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6、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7、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8、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5、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6、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让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以发展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板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温度较高温度较低热教学后记:课内拓展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自修室墙上写到: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③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3、讨论:火柴怎么粘到铁丝上的?【提示】凡士林,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比如:它可以粘住牙签、火柴等。

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细小物体了。

4、注意事项①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实验中或实验后的金属丝②实验装置都装好后再加热,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5、实验观察: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提示】左端的先掉下来,右端最后掉下。

6、得出结论①距离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少;距离越大,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

②热传递的方向:从热的一端传向冷的一端。

7、实验记录表实验器材实验过程我的发现得出结论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如果在金属片的中间加热或者在金属片的边缘加热,热在金属片中又会怎样传递呢?1、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蜡2、实验过程(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并画出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提示】(2)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提示】交流观察现象试图得出结论填写实验记录准备实验器材推测并画出热的传递方向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的传递方向通过实验设计,观察热在金属片中传递方向和过程,并学会图片或文字描述3、实验记录表实验过程蜡融化情况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金属圆片中间加热金属圆片边缘加热4、讨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提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5、概念解释:热传递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三、课堂练习:判断题1.热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铁筷子的一端放入热水中会热,另一端不会热。

3.热只能在同一个物体间传递。

4.热传递后就消失了。

5.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边缘加热,热会向中心发散传递。

6.教室桌子上的一杯热水的温度最后会和教室的温度一致。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如何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如何传递的教学设计

《热是如何传递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引导学生熟悉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份)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份)(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份传递到另一部份的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2.进程与方式:(1)通过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进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如何传递的进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探讨和寻觅生活中热传导的兴趣,能将所学延伸到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热在传导进程中的特点;熟悉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份)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份)。

教学难点:理解热的传导特点;能分析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

三.教学预备每组:金属棒、酒精灯、火柴、蜡环、不锈钢托盘、金属圆盘、铁架台、湿抹布四.教学进程(一)导入师:【事前用手捂着一杯热水】老师想和你握手熟悉一下能够吗?你感觉老师的手怎么样?你的手感觉怎么样?那那个热又是怎么传递到你手上的呢?【揭题】(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1.【出示金属棒】猜想一下,热在金属棒上是如何传递的呢?【学生猜想】2.你能不能借助什么道具,让咱们清楚地“看”见热的传递呢?3.今天咱们选择了如此一个道具【出示蜡环】它受热就会熔化。

那此刻,你预备如何利用蜡环来做那个实验呢?实验进程中又要注意什么?【出示温馨提示】4.小组实验5.汇报小结酒精灯正在加热的地方比较热,热沿着这根金属棒上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板书:较热→较冷】(三)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1.生活中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有圆形、三角形、筒形等等各类形状,那如此形状的物体热又是怎么传递的呢?大家想不想研究?【出示金属片】咱们再来研究一个金属圆片,请小组交流①我能够选择在哪里加热?②这里的热传递怎么让大家都“看到”呢?2.那个金属片上已经涂满了蜡,咱们研究从中间和一端加热,那那个实验要观察的是什么呢?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出示温馨提示】3.分组实验4.汇报图示记录大家对那个小组的画法有不同意见的吗?最好的画法是什么呢?(箭头+圈)5.其他方式同窗们,适才咱们借助了蜡烛油来观察热的传递,此刻科技发达了,咱们还能够借助很多特殊的材料来帮忙观察。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认识热传导的方法,包括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2.能通过实验使热传递过程可视化,认识到观察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时可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能够利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分析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现象。

3.深入思考实验设计的理由,培养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努力养成规范实验的好惯。

保持积极的探究热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知道热传递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方座支架、酒精灯、火柴、烧杯一个、热水、铜条(做好标记和未做标记各一根)、蜡烛圈(4个)、金属圆片(两片)。

教学课件:火锅情境图、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过程动画演示等。

学生准备:同教师演示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火锅中勺子浸在热汤中时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勺柄并没有浸入热汤中,为什么那么热呢?勺柄是怎样变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

2.过渡:介绍今天的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研究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1.教师出示金属条,引导学生用金属条代替勺子,进行实验,探究热在条形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盛有热水的烧杯,请大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摸一下金属条露出水面的部分,观察:感觉到什么?分析你的这种感觉,你会做出什么解释?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感受、思考、交流。

4.哪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结论?(几个小组同学答,师小结: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吗?随机板书:热传递,温度高————温度低)1.实验发现热在金属条上传递的过程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2.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提示安全注意事项3.学生交流实验现象猜测和实验情况一致猜测是科学思维方法4.综合分析,形成概念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或物体内部的传热方式解释勺柄烫手的现象5.课外拓展,激发欲望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了解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6《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6《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6《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热传递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周围的热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认识。

但是,他们对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热传递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探究热传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2.教学难点:热传递过程的微观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热传递的原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引发学生对热传递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热传递的过程,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热传递的原理。

3.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4.总结:对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热传递的定义2.热传递的原理3.热传递的方式4.热传递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验、讨论和总结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热传递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不陌生。

但小学生没有才从科学的角度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对热传递的现象提出质疑,直观的观察热传递的现象。

尝试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获得事实证据,掌握热是怎样传递的科学知识点。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搜集事实证据的能力。

本科力求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师生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共同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先进行了单元备课。

然后吃透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背出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设计了一些实验活动,采取提出质疑、观察实验再加以验证,力图通过教与学的共研使学生增强了注重事实与证据的意识。

在充分把握教材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学生对热现象已有的经验知识教师因势利导,展开做针对性的实验活动,这样采取愉快教学法,学生的现象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经历着给物体加热的现象,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给物体加热的方法,根据常识及课上提示,学生知道加热后的金属会变得烫手,不可触摸。

本课将引导学生展开给金属条及金属片加热的实验,对热传递进行研究,向学生展开了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递。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和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向四周传递的传递方向。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镊子1个、铝条1根、火柴1盒、金属片1张、酒精灯1个、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这里有杯热茶,那位同学哦来尝尝在喝茶的时候手拿杯?子有什么感觉?(板书:热)你能说说杯子这个热是谁传给它的呢?(板书:热水→冷杯)手碰到杯子那么手的热又是谁传过来的呢?(板书:热杯→冷手)(师将金属勺子放入茶水中。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一些热的现象开始,用手来触摸,逐步认识到热传递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已初步建构热传导的生活经验,这节课要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热传导的探究过程。

在给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柄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柄也会热起来。

这个单元,学生主要观察和探究与“传导”相关的问题。

这一课,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继而让学生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硬币、课件、茶杯、汤勺、平底锅等。

实验准备:铁架台、铁丝(金属棒)、打火机、酒精灯、蜡烛环多个、涂蜡的汤勺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课件:安全教育视频——学生严重烫伤2、学生谈谈这个学生为什么会烫伤?为什么冷水没有烫伤?3、引入新课,出示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设计意图:在上科学课之前,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严重的突发事件,同时让了解热传递知识做了铺垫。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六课,由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两部分构成。

包括三个实验:触摸金属勺子在热水中的变化;观察蜡烛烧金属条,火柴掉落的现象;观察蜡烛烧金属片,蜡融化的现象。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课承接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的内容,引出物体热传递。

本课得出的结论有为第七课《传热比赛》的展开起了铺垫作用。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由于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盛饭时的勺子,盘子,喝水时的杯子会变热等等,不用学生刻意的观察,就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基础。

但这些经验又都是模糊的,不具体的,如果上升到一定的科学道理,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1 / 6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法,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还运用了讨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师手中拿的汤匙,大家都熟悉吧。

(走到学生中间)请你来摸摸它的温度是怎样的?师:如果把汤匙的一端放入热水中,猜一猜过一会儿它的温度会有怎样的变化?你来猜?(学生)你说?(学生)你认为呢?(学生)师:同学们都能大胆猜测,很好,你们猜的是不是与事实一致呢?请刚才摸过的同学再来摸一摸。

五年级下册科学《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中的第6课。

本课内容与前后几课有着很强的联系。

其探究内容是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入,即在学生研究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从“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会变得很热、很烫”这个现象出发,提出“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研究话题,从另一个角度对热现象进行研究。

本课也是后面《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保温杯》的研究基础和铺垫。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在第一个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直观的实验,加热金属条的一端和中间,观察并推测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这里有一个传递过程的深化:即从一端到另一端到从一点到两端,引导学生推出热是从物体较热的部分传向较冷的部分。

在第二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仍要引导学生设计直观的实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经过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将会更清楚的认识到热传递的是从物体较热的部分传向较冷的部分,这样,学生就对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2.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教学准备热水杯、铁架台、铜条、蜡烛块、蜡烛、凡士林、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水槽、金属圆片、石粉剂(或温变教具)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个烧杯,倒入热水后,烧杯会产生什么变化?导入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二、探究(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从一端到另一端引导学生借助媒介,让热量的传递过程“看”得见。

教科版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下册第2单元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的传递现象,知道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以及了解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探究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但是,对于热传递的实质和热传递的两种方式,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这些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的传递现象,知道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热的传递现象,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2.教学难点: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热传递的两种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法和观察法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热的传递现象和热传递的实质。

同时,我还会运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两种方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发现和理解热的传递现象和热传递的实质。

3.讲解和总结:讲解热的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介绍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4.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实质和热传递的两种方式。

5.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收获,反思自己对于热的传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热是怎样传递的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练习题的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科学概念1、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教学准备铁架台、铁丝、热水、火柴、金属圆片、蜡烛油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现在老师准备请一名勇敢的孩子来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然后还得告诉同学们,你的感受。

谁愿意来试一试?2、学生演示:加热金属条。

3、汇报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课(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1、同学们,如果把你所准备的金属条之类的物品,放入开水中,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呢?想不想试一试?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取一支烧杯,回去后,把你准备的材料轻轻放入烧杯中,然后老师为每一小组倒入一定量的开水。

同学们可以一面观察,一面用手摸一摸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汇报:刚开始摸时什么感受,过一会再摸,又什么感受?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4、提问:同学们已经亲自体验了热是怎样传递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呢?5、讨论交流6、同学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以及书中39页的方法加以检验。

(发金属条)7、汇报观察到的现象8、演示:从金属条的中间加热,火柴会按什么顺序掉下来。

9、出示演示文稿1(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1、提问:我们已经感受和观察到了,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那么,热在金属片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怎样才能看到这个传递过程呢?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提示:同学们可以参照书中40页的方法进行研究,另外,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部分材料,各小组取回去之后继续研究。

4、汇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呢?5、出示演示文稿2(三)思考:热在金属球中的传递1、我们观察了金属条、金属片的热传递方向和过程,如果是一个金属球,它的热传递的方向和过程又是怎样的呢?2、出示演示文稿3三、知识拓展1、我们已经知道热是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向四周扩散的,那么你能解释下面图中的情况吗?2、出示图片3、点燃火柴:不摩擦,不接触火源,能点着吗?4、总结板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触摸感觉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实验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教学反思本课是教科版(新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认识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2、能根据材料设计实验使热传递的过程可视化,认识到当观察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时可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意识到推测要有依据;能利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分析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现象。

3、深入思考实验设计的理由,培养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努力养成规范实验的好习惯。

保持积极的探究热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形成热传导的概念。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现象。

教师准备演示实验用材料: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铁丝,涂有蜡油的金属圆片,凡士林,三脚架,镊子。

教学课件:火锅图片、热在金属条上(片)的传递过程动画演示等。

学生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同教师演示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冬天同学们喜欢吃过火锅吗?(出示图片),李老师也喜欢吃火锅,吃火锅要用到什么工具?如果勺子放在热汤中,忘了拿出来,过了一会,再拿时,勺柄会很烫手,大家知道为什么吗??(预设:勺柄并没有浸入热汤中,为什么那么热呢?勺柄是怎样变热的呢?)能解释这个问题吗?(预设:勺子是金属的,可以传热;热会从勺子浸入汤中的部分传到上一部分)。

【从贴近生活的情景入手,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同时揭示学生关于热传导的前概念情况,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2、过渡:热在物体内部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研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1)教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请大家看老师讲台上铁架台上的铁丝,如果给铁丝的一端加热,接下来铁丝会发生什么变化?(预设:加热一端产生热并向教冷的一端传递。

)(2)教师:你们能把热传递的方向画出来吗?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

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概念,知道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热是怎样通过不同物质进行传递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传递的概念和方式2. 实验:探究热是怎样通过不同物质进行传递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热传递的概念和方式,实验操作步骤及观察结果。

2. 教学难点:热传递的实质和规律。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热水、冷水、金属片、木块、温度计、保温杯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时热量是如何传递给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2. 讲解:讲解热传递的概念和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热是怎样通过不同物质进行传递的。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热水、冷水、金属片、木块等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变化。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热传递的规律。

4.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探讨热传递的实质和规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传递的概念、方式和规律。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7. 板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传导对流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的方式通过物质直接传递通过流体传递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热传递的概念和规律。

如有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2. 评价方法: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能够清晰地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分析。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七、实验指导1. 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热是如何通过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物质中传递的。

教科版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实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书通过实验和实例的介绍,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热传递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变化、温度的概念等基础知识,对于热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热传递的深层次原理和实际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理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实质。

2.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2.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实质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从而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水瓶、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2.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引出热传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介绍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实质。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热传递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热传递的原理。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暖气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热传递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临漳县兴凯学校王晓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和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向四周传递的传递方向。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镊子1个、铝条1根、火柴1盒、金属片1张、酒精灯1个、蜡烛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有趣的材料,我们将用这些材料来探索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想试试吗?先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观看大屏幕,一个烧杯里面盛有热水,把一根金属筷子放进,感觉它温度的变化情况?
问: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铝棒,有什么感觉?(变热)
问:铝棒的热是谁给的呢?(热水)
问:请看大屏幕:如果我们把这根铜棒分成下、中、上三段,这三段温度有什么不同?(板书:下温度较高上温度较低)
揭题:好刚才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热可以在物体间传递,那热究竟是怎样传递的呢?能通过实验证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找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热看得到吗?请小组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使我们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2.开始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3.师介绍: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书上也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办法,打开书第39页请看最下面一段话,自己先读读,然后想想该怎样用咱们桌面上的器材完成这个实验。

4.师: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学生说实验操作方法:出示课件)猜猜哪根火柴会先掉呢?
5.在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安全小心烫手、正确使用酒精灯用外焰加热、为了环境卫生用过的火柴请丢到不锈钢盘里、注意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
6.开始实验,认真观察,完成实验报告单,
7.(全班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8.结合看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结:这是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师:根据火柴掉落的顺序,你能用一句话说出热的传递方向吗?(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板书:A温度较高热 C 温度较低
三、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方向
是不是无论什么情况下热都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呢?我们再来进一步研究:
1.在涂有蜡的金属片的中心加热,猜猜哪部分的蜡先熔化?
2.如果在涂有蜡的金属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又会是哪部分的蜡先熔化?
3.各组在金属片上涂上蜡油选择一个点进行加热,特别提示蜡油熔化后停止加热滴,小心别被蜡油烫到手。

注意实验中要重点观察蜡的熔化情况,并思考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记录员作好记录。

4.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学生的实验过程。

5.全班交流,
师:你们这组是怎么完成实验的,观察了什么现象?
师:①不同组哪部分的蜡先熔化?(中间)为什么中间的蜡先熔化?(中间温度高)周围部分为什么后来也慢慢熔化了?(热传递过去了)这组的金属片哪儿先熔化?为什么这点先熔化?
6、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热在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总结实验中的发现。

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生答师指板书)
四、总结:
通过刚才的几组实验我们明白了热传递的一个重要性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特点说出来?
出示课件:(引读)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小资料:
热传递的三种方法
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别,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1.传导:热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内部、两个不同固体、固液之间、固气之间、液气之间。

2.对流:对流是液体或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

3.辐射: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如太阳能就是以热辐射的形式,经过宇宙空间传给地球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微波炉等都是
热辐射。

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

当堂检测
1.热总是从热的一端传向()的一端。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板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温度较低
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