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简易逻辑
高三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精讲
高三数学简易逻辑【本讲主要内容】简易逻辑命题(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四种命题)及其真假值,关系;充要条件及其简单应用。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基本概念:1.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均为命题,以是否含有逻辑联结词来区别,这里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即“∨”“∧”“┐”表示)与日常生活中的或、且、非不完全是相同的意义。
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
(没有附加条件)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用逻辑联结词联结简单命题构成的命题。
基本形式“p ∨q ”“p ∧q ”“┐p ”2. 四种命题这是一种特殊的命题,是用一种联系的观点将两个简单判断建立因果关系形成一个新命题(复杂判断)反应出有条件的联系。
基本形式:若p 则q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q 则p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共四种统称为~注:我们不研究诸如若p ⌝则q ,若q ⌝则p 等形式的命题。
3. 命题的真假判断对于简单命题、非真即假对于复合命题“或”命题——一真即真,全假为假“且”命题——一假即假,全真为真“非”命题——真假相反对于四种命题:互逆否命题——同真同假为等价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不具有必然的真假联系易混之处:命题的否定即非命题,任何命题都有“非”形式,其真假与命题真假相反,这是必然,但否命题是一种特殊命题,真假值不必然。
4. 充要条件建立在四种命题形式上的以研究命题为真时,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若p 则q ”为真,p 为条件,q 为结果,就揭示了p 与q 的必然的逻辑关系,研究和判断条件的充分性与必然性。
模式:若p 则q 为真,则:p 为条件——p 是q 的充分条件q 为条件——q 是p 的必然条件【解题方法指导】[例1] 指出下列词语的否定形式等于——不等于大于——不大于或“小于等于”小于——不小于或“大于等于”是——不是存在一个是——任意一个都不是(或所有的都是)所有的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或存在一个不是)至多有1个——至少有2个至多有n 个——至少有1+n 个至少有1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 个——至多有1-n 个注:“否定”即是全面,全盘否定,相互是完全对立的,思想方法可以凭借集合中“补集”思想加以指导,例如“至少有一个”亦即“1≥”其对立面便是“1<”个数“1<”也即没有。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知识点总结1 集合与简易逻辑一、集合(一)元素与集合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对象的部分或全体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数、点等数学对象外,还可以是其他对象.2.集合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判断出它是否为该集合中的元素.(2)互异性: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即相同元素在同一个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3)无序性:集合与其组成元素的顺序无关.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属于(记作a A ∈)和不属于(记作a A ∉)两种.4.集合的常用表示法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韦恩图).5.常用数集的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符号 NN ∗或N + Z Q 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 ,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2)真子集:若A B ⊆,且存在b B ∈,但b A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B (或B A ⊃≠).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3)相等: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同时B A ⊆,那么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 =B .(4)空集: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 即{}|A B x x A x B ⋂=∈∈且.(2)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3) 即{}|A B x x A x B ⋃=∈∈或.(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C A ,即{|,}U C A x x U x A =∈∉且.(四)集合的运算性质(1)集合的运算性质:①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②结合律:(A ∪B )∪C =A ∪(B ∪C );(A ∩B )∩C =A ∩(B ∩C );③分配律:(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C );【集合常用结论】1.子集个数: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其子集个数为2n;其真子集个数为2n-1;其非空子集个数为2n-1;其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2.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U(A∪B)=(∁U A)∩(∁U B);∁U(A∩B)=(∁U A)∪(∁U B);4.A∪B=A⇔B⊆A;A∩B=B⇔B⊆A.5.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Venn图求解.二、简易逻辑(一).全称命题、特称(存在性)命题及其否定(1)全称命题p:∀x∈M,p(x),其否定为特称(存在性)命题:¬p:∃x0∈M,¬p(x0).(2)特称(存在性)命题p:∃x0∈M,p(x0),其否定为全称命题:¬p:∀x∈M,¬p(x).(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高三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高三数学重点知识归纳高三数学重点知识归纳考点一: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部分一般以选择题出现,属容易题。
重点考查集合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近年的试题加强了对集合计算化简能力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并注重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与化简。
简易逻辑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直接考查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充要关系”、命题真伪的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等,二是在解答题中深层次考查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解题过程和逻辑推理。
考点二:函数与导数函数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为载体针对性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和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的应用等,分值约为10分,解答题与导数交汇在一起考查函数的性质。
导数部分一方面考查导数的运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另一方面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值等,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和中档题,三是导数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和函数、不等式、方程等联系在一起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如一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问题。
考点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一般是2道小题,1道综合解答题。
小题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及运算等,另一道对三角知识点的补充。
大题中如果没有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可能就是一道和解答题相互补充的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或三角恒等变换的题目,也可能是考查平面向量为主的试题,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向量重点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应用,向量与直线、圆锥曲线、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结合,解决角度、垂直、共线等问题是“新热点”题型.考点四:数列与不等式不等式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通常会在小题中设置1到2道题。
对不等式的工具性穿插在数列、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的灵活应用,一道解答题大多凸显以数列知识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都属于中、高档题目.高三怎么学数学最有效树立信心,减少无用重复题量。
高考数学专题1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专题1 集合与简易逻辑一.知识网络以“集合”为基础,由“运算”分枝杈.二.高考考点1.对于集合概念的认识与理解,重点是对集合的识别与表达.2.对集合知识的综合应用,重点考查准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命题的四种形式;相关命题的等价转换,重点考查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与应用.三.知识要点(一)集合1.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的描述性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认知:集合由一组指定的(或确定的)对象的全体组成,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集合的元素须具备以下三个特性:(I)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为这个集合的元素是明确的,只有“是”与“否”两种情况.(II)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不相同.(III)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前后顺序之分.(2)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一般表示方法主要有(I)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提醒: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须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与“无序性”,以防自己表示有误或被他人迷惑.(II)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①描述法的规范格式:{x|p(x),x∈A}其中,大括号内的竖线之前的文字是“集合的代表元素”,竖线后面是借助代表元素描述的集合中元素的属性及范围(即判断对象是否属于集合的确定的条件).②认知集合的过程:认清竖线前的代表元素;考察竖线后面代表元素的属性及范围结合前面的考察与集合的意义认知集合本来面目.例:认知以下集合:; ;; ,其中M={0,1}.分析:对于A,其代表元素是有序数对(x,y),即点(x,y)点(x,y)坐标满足函数式y=x2-1(x∈R)点(x,y)在抛物线y=x2-1上集合A是抛物线y=x2-1(x∈R)上的点所组成的集合.对于B,其代表元素为y y是x的二次函数:y=x2-1(x∈R),再注意到集合的意义是范围集合B 是二次函数y=x2-1(x∈R)的取值范围集合B是二次函数y=x2-1(x∈R)的值域,故B={y|y≥-1}.对于C,其代表元素是x x是二次函数y=x2-1的自变量集合C是二次函数y=x2-1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集合C是二次函数y=x2-1(x∈R)的定义域,即C=R.对于D,其代表元素是x x是集合M的子集集合D由M的(全部)子集组成,故D={φ,{0},{1},{0,1}}.(III)数轴法和文氏图法:文氏图法是指用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区域(内部)表示集合的方法.此为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集合问题的原始依据.评注:集合的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是师生研究集合的基本功.为了今后的继续性发展,这一软性作业必须高质量完成.2.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I)子集的定义(符号语言):若x∈A x∈B,则A B(注意:符号的方向性)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对任何一个集合A,都有φ A显然:任何一个集合都是自身的子集, 即A A.(II)集合的相等:若A B且B A,则A=B.(III)真子集定义:若A B且A≠B;则A B(即A是B的真子集).特例: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全集,补集(I)定义设I是一个集合,A I,由I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I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即A={x|x∈I,且x A}.在这里,如果集合I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则将I称为全集,全集通常用U表示.(II)性质:φ=U;U=φ;(A)=A(III)认知:补集思想为我们运用“间接法”解题提供理论支持.对于代数中的探求范围等问题,当正面入手头绪繁多或较为困难时,要想到运用“间接法”进行转化求解.(3)交集,并集(I)定义:①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 ∈A,且x∈B};②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 ∈A,或x∈B}.(II)认知:上面定义①、②中的一字之差(“且”与“或”之差),既凸显交集与并集的个性,又展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集概念中的“或”与生活用语中的“或”含义不同,并集概念中的“或”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中的“或”:生活用语中的“或”是“或此”.“或彼”.二者只取其一,并不兼有;而并集概念中的“或”是“或此”.“或彼”“或彼此”,可以兼有.因此,“x∈A或x∈B”包括三种情形:x∈A且x B;x∈B且x A;x∈A且x∈B.(III)基本运算性质①“交”的运算性质A∩A=A;A∩φ=φ;A∩B= B∩A;A∩ A =φ;(A∩B)∩C= C∩(A∩B)= A∩B∩C②“并”的运算性质A∪A=A;A∪φ=A;A∪B= B∪A;A∪A=I;(A∪B)∪C=A∪(B∪C)= A∪B∪C③交.并混合运算性质A∪(B∩C)= (A∪B)∩(A∪C);A∩(B∪C)=(A∩B)∪(A∩C);A∩(A∪C)=AA∪(A∩B)=A( IV )重要性质①A∩B=A A B; A∪B=B A B;②A∩B=(A∪B);A∪B=(A∩B)上述两个性质,是今后解题时认知、转化问题的理论依据.(二)简易逻辑1.命题(1)定义(I)“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II)可以判断真假的词句叫做命题.其中,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由简易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①p或q;②p且q;③非p(即命题p的否定).(2)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I)当p、q同时为假时“p或q”为假,其它情况时为真;(II)当p、q同时为真时“p且q”为真,其它情况时为假;(III)“非p”与p的真假相反.(3)认知(I)这里的“或”与集合的“并”密切相关(并集又称为或集):集合的并集是用“或”来定义的:A∪B={x| x∈A或x∈B}.“p或q”成立的含义亦有三种情形:p成立但q不成立;q成立但p不成立,p,q同时成立.它们依次对应于A∪B中的A∩ B;B∩ A;A∩B.不过,A∪B强调的是一个整体,而“p或q”是独立的三种情形的松散联盟.(II)“或”、“且”联结的命题的否定形式:“p或q”的否定p且q;“p且q”p或q.它们类似于集合中的(A∪B)=(A)∩(B),(A∩B)=(A)∪(B)(4)四种命题(I)四种命题的形式: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则四种命题的形式为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II)四种命题的关系①原命题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是命题转化的依据和途径之一.②逆命题否命题,它们之间互为逆否关系,具有相同的真假性,是命题转化的另一依据和途径.除①、②之外,四种命题中其它两个命题的真伪无必然联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I)定义:若p q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 q则说p 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II)认知:①关注前后顺序:若p q则前者为后者的充分条件;同时后者为前者的必要条件.②辨析条件、结论注意到条件与结论的相对性.若条件结论,则这一条件为结论的充分条件;若结论条件,则这一条件为结论的必要条件.③充要条件即等价条件,也是完成命题转化的理论依据.“当且仅当”.“有且仅有”.“必须且只须”.“等价于”“…反过来也成立”等均为充要条件的同义词语.四.经典例题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方程组的解集为{(x,y)|x=-1或y=2};(2)设P={x|y=x2},Q={(x,y)|y=x2},则p Q;(3)设,则M N;(4)设,,则集合等于M∪N;分析:(1)不正确.事实上,方程组的解为有序实数对(-1,2),而-1或2不是有序实数对,故命题为假.正确解题:方程组解集应为(初始形式)=={(-1,2)}(2)不正确.在这里,P为数集,Q为点集,二者无公共元素,应为P∩Q=φ.(3)为认知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考察代表元素的特征与联系:对两集合的代表元素表达式实施通分,对于集合M,其代表元素,2k+1为任意奇数;对于集合N,其代表元素,k+2为任意整数.由此便知M N,故命题正确.(4)不正确.反例:注意到这里f(x),g(x)的定义域未定,取,,则f(x)·g(x)=1(x≠-3且x≠1),此时f(x)g(x)=0无解.揭示:一般地,设函数f(x),g(x)的定义域依次为P、Q,且,,则有例2.设集合A={x|x2+4x=0},B={x|x2+2(a+1)x+a2-1=0}(1)若A∩B=B,求a的值;(2)若A∪B=B,求a的值.解:集合A={-4,0}(1)A∩B=B B A即B{-4,0}由有关元素与B的从属关系,引入(第一级)讨论.(I)若0∈B,则有a2-1=0a=1(以下由a的可能取值引入第2级讨论).又当a=-1时,方程x2+2(a+1)x+a2-1=0x2=0x=0此时B={0}符合条件;当a=1时,方程x2+2(a+1)x+a2-1=0x2+4x=0x(x+4)=0此时B=A符合条件.(II)若-4∈B,则有16+2(a+1)(-4)+a2-1=0a2-8a+7=0(a-1)(a-7)=0 a=1或a=7 当a=1时,由(I)知B=A符合条件;当a=7时,方程x2+2(a+1)x+a2-1=0x2+16x+48=0(x+12)(x+4)=0x=-12或x=-4此时B={-12,-4} A.(III)注意到B A,考察B=φ的特殊情形:B=φ=4(a+1)2-4(a2-1)<0 a<-1,此时集合B显然满足条件.于是综合(I)、(II)、(III)得所求a的取值集合为{a|a=1或a≤-1}.(2)集合B中至少有两个元素①而方程x2+2(a+1)x+a2-1=0至多有两个实根集合B中至多有两个元素②∴由①、②得集合B中只含两个元素 B=A此时,由(1)知a=1,即所求a的的数值为a=1.点评:(1)在这里,对有关事物进行“特殊”和“一般”的“一分为二”的讨论尤为重要:对集合A.B的关系,分别考察特殊(相等)和一般(真包含)情形,引出第一级讨论;对集合B的存在方式,又分别考察特殊(B=φ)和一般(B≠φ)的两种情形,引出第二级讨论.“特殊”(特殊关系或特殊取值)是分类讨论的切入点.(2)空集φ作为一个特殊集合,既是解题的切入点,又是设置陷阱的幽灵,注意到“一般”与“特殊”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解题时应适时考察“特殊”,自觉去构建“特殊”与“一般”的辩证统一.例3.已知A={x|x2-4x+3<0,x∈R},B={x|21-x+a≤0且x2-2(a+7)x+5≤0,x∈R}若A B,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A={x|1<x<3}=(1,3)注意A B,故对任意x∈(1,3),不等式21-x+a≤0与x2-2(a+7)x+5≤0总成立.(1)对任意x∈(1,3),f(x)=x2-2(a+7)x+5≤0总成立,f(x)=0有两实根,且一根不大于1,而另一根不小于3①(2)令g(x)=-21-x, x∈(1,3),则对任意x∈(1,3),21-x+a≤0总成立.a≤g(x)总成立a≤g min(x) a≤-1 ②∴将①.②联立得-4≤a≤-1.∴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4≤a≤-1}.点评与揭示:在某个范围内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要注意向最值问题的等价转化:(1)当f(x)在给定区间上有最值时a≤f(x)恒成立a≤f min(x)a≥f(x)恒成立a≥f max(x)(2)当f(x)在给定区间上没有最值时a≤f(x)恒成立a≤f(x)的下确界a≥f(x)恒成立 a≥f(x)的上确界例4.已知p:-2≤x≤10,q:1-m≤x≤1+m(m>0),若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分析:从认知与q入手,为了化生为熟,将,q分别与集合建立联系.解:由已知得:x<-2或x>10;q:x<1-m或x>1+m(m>0).令A={x|x<-2或x>10},B={x| x<1-m或x>1+m(m>0)},则由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B A或m9∴所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9,+∞).点评:从认知已知条件切入,将四种命题或充要条件问题向集合问题转化,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又一基本策略.例5.设有两个命题,p:函数f(x)=+2ax+4的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Q:不等式恒成立,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B.[2,+∞)C.[-2,2]D.(-2,2)分析:(ⅰ)化简或认知P、Q:函数f(x)=+2ax+4的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2<a<2∴P: -2<a<2 ①又不等式恒成立a小于的最小值②+≥=2 ③∴由②、③得 a﹤2即Q: a﹤2(ⅱ)分析、转化已知条件“P或Q”为真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a﹤2 ④“P且Q”为假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或为真a≤-2或a≥2 ⑤于是由④⑤得,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 a≤-2∴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例6. 若p:-2﹤m﹤0,0﹤n﹤1;q: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是q的什么条件?分析:在这里,q是关于x的二次方程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的条件,为便于表述,设该方程的两个实根为,且.然后根据韦达定理进行推理.解:设,为方程的两个实根,且,则该方程的判别式为:△=又由韦达定理得∴当0﹤﹤1时,由②得-2﹤m﹤0,0﹤n﹤1即 q p ③另一方面,若在p的条件下取m=-1,n=0.75,则这一关于x的二次方程的判别式△===1-3﹤0,从而方程无实根∴p q ④于是由③④得知,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点评:若令f(x)=,则借助二次函数y=的图像易得关于x的二次方程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的充要条件为在这里容易产生错误结论为:方程x2+mx+n=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的充要条件是注意到这里的p由※式中部分条件构造而成,它关于m、n的限制当然更为宽松.五.高考真题1.设I为全集,S1,S2,S3是I的三个非空子集,且S1∪S2∪S3=I,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S1∩(S2∪S3)=φ B. S1(S2∩S3)C.S1∩S2∩S3=φ D. S1(S2∪S3)分析:对于比较复杂的集合运算的问题,一要想到利用有关结论化简,二要想到借助特取法或文氏图筛选.解法一(直接法):注意到A∩B=(A∪B),A∪B=(A∩B)及其延伸,∴S1∩S2∩S3=(S1∪S2∪S3)=I=φ,故选C解法二(特取法):令S1={1,2},S2={2,3},S3={1,3}I={1,2,3}则S1={3}S2={1}S3={2}由此否定A、B;又令S1=S2=S3={a},则I={a},S2=S3=φ,由此否定D.故本题应选C2.已知向量集合,则M∩N等于()A.{(1,1)} B. {(1,1),(-2,-2)} C .{(-2,-2)} D.φ分析:首先考虑化生为熟.由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得,又令=(x,y),则有,消去λ得4x-3y+2=0,∴M={(x,y)|4x-3y+2=0,x,y∈R}.同理={(x,y)|5x-4y+2=0,x,y∈R}∴M∩N=={(-2,-2)},∴本题应选C点评:从认知集合切入,适时化生为熟,乃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方略.3.设集合I={(x,y)|x∈R,y∈R},A={(x,y)|2x-y+m>0},B={(x,y)|x+y-n≤0},那么点P(2,3)∈A∩(B)的充要条件是()A. m>-1,n<5 B m<-1,n<5 C m>-1,n>5 D m<-1,n>5分析:由题设知P(2,3) ∈A,且P(2,3)∈ B (※)又B={(x,y)|x+y-n>0},∴由(※)得,故本题应选A4.设函数,区间M=[a,b](a<b),集合N={y|y=f(x),x∈M},则使M=N成立的实数对(a,b)有()A.0个 B 1个 C 2个 D 无数多个分析:从认知集合切入.这里的集合N为函数f(x),(x∈M)的值域.注意到f(x)的表达式中含有|x|,为求f(x)的值域,先将f(x)化为分段函数的形式,以便于化整为零,逐段分析.∴当x>0时,f(x)<0;当x=0时,f(x)=0;当x<0时,f(x)>0.由此可知,当x≠0时,f(x) (x∈M)的值域与定义域M不可能相等;又当x=0时,f(x)的定义域为{0},故不存在a<b使区间[a,b]仅含元素0,因此,本题应选A.点评:解决分段函数问题的基本策略:分段考察,综合结论.在这里,认知集合N仍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所在.5.函数,其中P,M为实数集R的两个非空子集,又规定f(P)={y|y=f(x),x∈P}f(M)={y|y=f(x),x∈M},给出下列四个判断:①若P∩M=φ,则f(P)∩f(M)= φ;②若P∩M≠φ,则f(P)∩f(M)≠φ;③若P∪M=R,则f(P)∪f(M)= R;④若P∪M≠R,则f(P)∪f(M)≠ R其中正确判断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分析:首先认知f(P),f(M):f(P)为函数y=f(x)(x∈P)的值域;f(M)为函数y=f(x)(x∈M)的值域.进而考虑仿照第1题,从构造反例切入进行筛选.(1)取P={x|x≥0},M={x|x<0},则f(P)={x|x≥0}, f(M)={x|x>0}此时P∩M=φ,P∪M=R,但f(P)∩f(M) ≠φ,f(P) ∪f(M)≠ R由此判断①.③不正确(2)当P∩M≠φ时,则由函数f(x)的定义知P∩M={0}(否则便由f(x)的解析式导出矛盾),所以0∈f(P),0∈f(M),从而f(P)∩f(M)≠φ.由此判断②正确.(3)当P∪M≠R时,若0P∪M,则由函数f(x)的定义知,0f(P) ∪f(M)若存在非零x0P∪M, (※),易知x0f(P)当x0f(M)时,有x0f(P)∪f(M);当x0∈f(M)时,则易知-x0∈M.注意到这里-x0≠0,所以-x0P,从而-x0f(P).又∵x0M,∴-x0f(M),∴-x0f(P)∪f(M) (※※)∴由①.②知当P∪M≠R时,一定有f(P) ∪f(M)≠ R.故判断④正确.点评:认知f(P).f(M)的本质与特殊性,是本题推理和筛选的基础与保障.6.设全集I=R,(1)解关于x的不等式|x-1|+a-1>0(a∈R);(2)设A为(1)中不等式的解集,集合,若(A)∩B恰有3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原不等式|x-1|>1-a,运用公式求解须讨论1-a的符号.(2)从确定 A与化简B切入,进而考虑由已知条件导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归结为不等式(组)的求解问题.解:(1)原不等式|x-1|>1-a当1-a<0,即a>1时,原不等式对任意x∈R成立;当1-a=0,即a=1时,原不等式|x-1|>0x≠1;当1-a>0,即a<1时,原不等式x-1<a-1或x-1>1-ax<a或x>2-a于是综合上述讨论可知,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2-a,+ ∞)(2)由(1)知,当a>1时,A=φ;当a≤1时, A={x|a≤x≤2-a}注意到==∴∴(A)∩B恰有3个元素A恰含三个整数元素.(A有三个元素的必要条件)(对A=[a,2-a]的右端点的限制)(对A=[a,2-a]的左端点的限制)故得-1<a≤0,∴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点评:不被集合B的表象所迷惑,坚定从化简与认知集合B切入.当问题归结为A恰含三个整数时,寻觅等价的不等式组,既要考虑A含有三个整数的必要条件(宏观的范围控制),又要考虑相关区间的左\右端点的限制条件(微观的左右“卡位”),两方结合导出已知条件的等价不等式组.。
高三年级数学 简易逻辑 课件.ppt
大值为 M,
求证:
M≥
1 2
.
3.方程 x2 -mx+4=0 在[-1, 1]上有解, 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1.证: 设三个方程的判别式分别为△1, △2, △3, 由 △1+△2+△3=b2 -ac+c2 -ba+a2 -cb = 12[(a-b)2+(b-c)2+(c-a)2]≥0 即 △1+△2+△3 ≥0.
-6<a<-4
⑤
显然④与⑤矛盾,
∴假设不成立.
故 |f(1)|、|f(2)|、|f(3)|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1 2
.
4.设三个正数 a, b, c 满足条件 少有两个不小于 1.
1 a
+
1 b
+
1 c
=2,
求证: a, b, c 中至
证: 假设 a, b, c 中至多有一个数不小于 1, 这包含两种情况:
①a, b, c 三数均小于 1, 即 0<a<1, 0<b<1, 0<c<1, 则:
1 a
>1,
1 b
>1,
1 c
>1,
∴
1 a
+
1 b
+
1 c
>3,
与已知条件矛盾;
②a, b, c 中恰有两数小于 1, 不妨设 0<a<1, 0<b<1, 而 c≥1,
则
1 a
>1,
1 b
>1,
∴
1 a
+
1 b
+
1 2
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
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
摘要:
一、简易逻辑的概念
二、命题与命题联结词
三、逻辑运算规则
四、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五、逻辑运算的应用
正文:
简易逻辑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主要研究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通过学习简易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逻辑思维的本质,提高我们的推理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简易逻辑的概念。
简易逻辑,又称直觉逻辑或日常逻辑,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和推理规律的逻辑学科。
它以自然语言为载体,通过对命题和命题联结词的分析,探讨推理的基本规律。
命题是简易逻辑的基本概念,它是对事物性质或关系的判断。
命题可以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两者之间的联结词有“且”、“或”、“非”等。
通过命题联结词的组合,我们可以形成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规则是简易逻辑的核心内容。
逻辑运算主要包括合取、析取、蕴含、等价等。
这些运算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逻辑表达式的意义,从而进行有效的推理。
逻辑表达式的化简是简易逻辑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逻辑表达式进行化
简,我们可以简化推理过程,提高推理效率。
化简方法主要包括:去除蕴含符号、否定前提等。
最后,逻辑运算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逻辑运算被用于编程和算法设计;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逻辑运算被用于分析和论证观点。
掌握简易逻辑的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总之,简易逻辑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主要研究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简易逻辑高中数学教案
简易逻辑高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习逻辑中常见的命题和推理形式
3.掌握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逻辑的基本概念
1. 逻辑的定义
2. 形式逻辑与实证逻辑的区别
二、命题和命题的关系
1. 命题的定义
2. 命题的分类
3. 命题的连接词及其含义
三、推理形式
1. 排中律
2. 矛盾律
3. 接物律
4. 假言推理
5. 否定推理
6. 归谬法
教学方法:
1.讲解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逻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以案例分析和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命题和推理形式
3.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或问题引入逻辑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的基础
3. 分组讨论命题与命题的关系,训练学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命题推理的练习,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与讨论: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展开深入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够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高考数学总复习 1.3简易逻辑课件 人教版
A.0
C.2
B.1
D.3
解析: ①逆命题: “ 若 x 、 y 互为相反数,则 x + y = 0” 为
真; ②原命题为假,如 a =- 1 , b =- 2 ,则其逆否命题为 假; ③否命题: “ 若 x> - 3 ,则 x2 + x - 6≤0” 为假,如 x = 3
时;
④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为假.故选B.
充分条件与
必要条件的 判断
方法
的充要条件
一、命题与逻辑联结词 1.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有真命题与假命题
之分.
判断所给语句是否是命题.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不能 判断其真假,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不能叫命题.
2.逻辑联结词
“ 或 ”、“ 且 词. “或”、“且”联结词的命题的否定形式:命题“p或q” 的 否 定 是 “非 p 且 非 q” 、 命题 “ p 且 q” 的否 定是 “ p 或非 ”、“ 非 ”,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
1.定义法:①分清条件与结论,即分清哪一个是条件, 哪一个是结论;②找推式,即判断 p⇒q 及 q⇒p 的真假;③下 结论,即根据推式及定义下结论. 2.等价法:将命题等价转化为另一个等价又便于判断真
假的命题.
3.集合法:写出集合A={x|p(x)}及B={x|q(x)},利用集 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加以判断.
綈q的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5 .已知p :- 4<x -a<4 ,q : (x - 2)(3 - x)>0 ,若綈 p是
解析:p:-4<x-a<4⇔a-4<x<a+4, q:(x-2)(3-x)>0⇔2<x<3. 又綈 p 是綈 q 的充分条件,即綈 p⇒綈 q,它的等价命
高考数学简易逻辑
例2. 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 (1)若α 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则α 不大于60O (2)一个内角为90o,另一个内角为45o的三角形是等 腰直角三角形。 (3)有一个内角为60o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或直角三 角形。 解:(1)是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 其中p:若α 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则α>60o. (2)是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 其中p:一个内角为90o,另一个内角是45o 的三角形是 等腰三角形;q:一个内角为90o,另一个内角是45o 的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设两根 1 x1 x 2 , x1 x 2 a a 有两个负实根
a 1 2 0 a 1 0 a
0 a 1
综上,a≤1
例8.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 A.0<a≤1 B.a<1 C. a≤1 D. 0<a≤1 或a<0
分析:证充分性就是证由a-b+c=0=> ax2+bx+c=0有一个根为-1, 证明 :先证充分性 证必要性就是证由 ax2+bx+c=0有一个根为-1=>a-b+c=0
若a-b+c=0, 此时把x=-1代入所给方程的左边得 a·(-1)2+b·(-1)+c=a-b+c=0 所以x=-1是方程ax2+bx+c=0的根 再证必要性 若x=-1方程 ax2+bx+c=0的根,则 a·(-1)2+b·(-1)+c=0,即a-b+c=0 综上可知:a-b+c=0是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 的充要条件。
例8.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 A.0<a≤1 B.a<1 C. a≤1 D. 0<a≤1 或a<0 解一:当a=0时,原方程变形为一元一次方程2x+1=0, 有一个负的实根; 当a≠0时,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是 4 4 a 0 即a≤1
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
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
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逻
辑推理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命题是陈述句,可以
判断为真或假。
学生需要了解命题的性质,例如否定、合取(与)、析取(或)以及蕴含等。
2. 关系逻辑:关系逻辑是研究集合、函数、关系及其性质的一种方法。
学生需
要掌握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并、交和差集的运算规则,以及函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3. 推理与证明:推理与证明是数学逻辑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演绎推
理和归纳推理两种推理方法,以及证明方法如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和数学归纳法等。
4. 概率与统计推理:在概率与统计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数据、分析趋势和计
算概率来进行推理。
例如,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或者根据概率计算得出某一事件的可能性。
5. 数学语言与符号:数学有其独特的语言和符号系统,学生需要学会正确使用
数学术语和符号,避免歧义和错误解读。
掌握这些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升解
题能力。
同时,逻辑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运用逻辑方法,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和证明数学理论,进一步探索数学的美丽与广阔。
高三数学(第01课 简易逻辑集合推理与证明)基础教案
第01课 简易逻辑、集合、推理与证明一、课前预习:1、已知集合A={x|x=2n —l ,n∈Z},B={x|x 2一4x<0},则A ∩B= ___ 2、“11x<”是“ lg 0x >成立”的 ______条件(填人“充分不必要’’或“必要不充分,,或“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3、已知集合{}},12,3,1{,,32--==m B m A 若B A ⊆,则实数m 的值为 _____ 4、若命题“2,10x R x ax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5、已知U 为实数集,集合{|02},{|1}M x x N x y x =<<==-,则()U MC N = __________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___ 个(1)2,10x R x x ∀∈-+>(2){}1,1,0,10x x ∀∈-+>(3)3,x N x x ∃∈≤使7、命题“不存在x R ∈,使得20x ≥”的否定是 ____________8、满足集合{1,2,3}M{1,2,3,4,5}的集合M 的个数为 ___________9、已知集合{}{}0,1,M x x x Ry y y R =≠∈≠∈,集合{0P x x =<或01x <<或}1,x x R >∈,则集合M 与P 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10、设p :”正数a 的平方根不等于0”,则在命题p 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_________11、已知a ,b 为不共线的向量,设条件M :⊥-()b a b ;条件N :对一切x ∈R ,不等式x --≥a b a b 恒成立.则M 是N 的 _________ 条件.12、已知1=1,1+2=3,1+2+3=6,1+2+3+4=10,…,1+2+3+…+n=(1)2n n +,观察下面立方和:33333333331,12,123,1234,++++++两者对比,试归纳出立方和的求和公式:___________13、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设h 为斜边上的高,则222111h a b=+,由此类比:三棱锥S ABC-中的三条侧棱SA 、SB 、SC 两两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 、b 、c ,设棱锥底面ABC 上的高为h ,则 ____________1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Z b a b a 是偶数,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那么 反设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 二、例题例1、已知集合{}0822≤--=x x x A ,{}R m m m x m x x B ∈≤-+--=,03)32(22(1)若]4,2[=⋂B A ,求实数m 的值;(2)设全集为R ,若B C A 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完整版)高考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例题+练习(学生),推荐文档
简 易 逻 辑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一、命题的概念1. 可以 的语句叫做命题.2. 命题由 两部分构成;3. 命题有 之分;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 命题.二、命题的分类 (一)四种命题1. 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 ; 否命题: ; 逆否命题: .2. 四种命题的关系:结论: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性相同。
(二)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1. 逻辑联结词有 . 2. 不含 的命题是简单命题. 3. 的命题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三种: .(其中p ,q 都是简单命题).4. 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真值表:(三)全称命题与存在命题1.全称量词:,用表示;2.存在量词:,用表示。
3.全称命题:,;4. 存在命题:,。
三、区分“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1.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2.否命题条件、结论都否定:。
例1.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 若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2) 若ab=0,则a=0或b=0;(3) 若x2+y2=0,则x、y全为零.变式训练: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及否命题的真假:(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3)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例2:如果命题“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那么()A.命题p和命题q都是假命题B.命题p和命题q都是真命题C.命题p和命题“非q”真值不同D.命题q和命题p的真值不同变式训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命题p是真命题时,命题“P且q”一定是真命题。
(B)命题“P且q”是真命题时,命题P一定是真命题(C)命题“P且q”是假命题时,命题P一定是假命题(D)命题P是假命题时,命题“P且q”不一定是假命题例3.已知p:x2 +mx + 1 = 0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4x2 + 4(m - 2)x + 1 = 0 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 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分析:由p或q为真,知p、q必有其一为真,由p且q为假,知p、q必有一个为假,所以,“p假且q真”或“p真且q假”.可先求出命题p及命题q为真的条件,再分类讨论.变式训练:已知下列三个方程:①x2+4ax-4a+3=0,②x2+(a-1)x+a2=0,③x2+2 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充要条件p ⇒q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条件. 2. 必要条件:如果q ⇒ p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条件.p ⇒q 且q ⇒ p 则p 叫做q 的条件.例1:下列“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 p 是q 的充分条件?(1)若x = 1,则x 2 - 4x + 3 = 0;(2) 若f (x ) = x ,则 f ( x )为增函数; (3) 若x 为无理数,则x 2为无理数.例2:下列“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 是p 的必要条件?(1) 若x = y ,则x 2 = y 2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3) 若a > b ,则ac > bc .例3.在下列各题中,判断A 是B 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 1. A : p ≥ 2, p ∈ R ,B :方程 x 2 + px + p + 3 = 0 有实根; 2.A : 2x - 3 > 1 ;B :1x 2+ x - 6> 0 ;变式训练:指出下列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 (1) 对于实数x 、y ,p :x+y≠8,q:x≠2或y≠6; (2) 非空集合A 、B 中,p :x∈A∪B,q :x∈B; 例4.已知p :-2<m <0,0<n <1;q :关于x 的方程x 2+mx +n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 是q 的什么条件.变式训练:证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简易逻辑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 )语文和数学 (B )sin45°=1 (C)x 2+2x-1 (D )集合与元素2. 已知下列三个命题 1 方程x 2-x+2=0的判别式小于或等于零;②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③2是质数,其中真命题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只有①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命题p是真命题时,命题“P且q”一定是真命题。
高考数学(简单版)-2简单逻辑 - 简单 - 讲义
简单逻辑知识讲解一、命题的概念和四种命题1.命题的概念概念:我们把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称为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称为假命题.注意:并不是任何语句都是命题,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两要素:①命题是陈述句②可以判断真假.2.命题的四种形式1)对于“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命题“如果p ,则q ”是由条件p 和结论q 组成的,对p q ,进行“换位”和“换质(否定)”后,可以构成四种不同形式的命题.2)四种命题的关系如图所示.3.命题“如果p ,则q ”的四种形式之间有如下关系:1)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等价(同真或同假).因此证明原命题,也可以证它的逆否命题.2)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与原命题不等价.注意: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之间的区别,前者是命题的反面,且与命题的真假恰好相反;后者是对条件与结论同时进行否定,它的真假与原命题的真假没有绝对的联系.二、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且: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q 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 且q ”.逻辑联结词“且”与日常语言中的“并且”、“及”、“和”相当.可以用“且”“定义集合的交集:{|()()}A B x x A x B =∈∧∈.2.或: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 或q 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或q ”.逻辑联结词“或”的意义和日常语言中的“或者”相当.可以用“或”定义集合的并集:{|()()}A B x x A x B =∈∨∈.3.非:对命题p 加以否定,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 ⌝,读作“非p ”或“p 的否定”.逻辑联结词“非”(也称为“否定”)的意义是由日常语言中的“不是”“全盘否定”“问题的反面”等抽象而来.注:可以用“非”来定义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U A x U x A x U x A =∈⌝∈=∈∉ð.4.复合问题的真值表:注意:逻辑联词中的“或”相当于集合中的“并集”,它们与日常用语中的“或”的含义不同,日常用语中的“或”是两个中任选一个,不能都选.而逻辑联词中的“或”可以是两个都选,也可以是两个中选一个.逻辑联词中的且相当于集合中的交集,即两个必须都选.三、充要条件1.四种条件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成立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成立的必要条件. 充分且必要条件:如果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若果p q ¿且p q ¿,则p 是q 成立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利用集合思想判别四种条件设A ={x x =满足条件P },B ={x x =满足条件q } 1)设若A B ⊆且B A à,则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设若A B à且B A ⊆,则称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设若A B à且B A Ü,则称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设若A B ⊆且B A ⊆,则称p 是q 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四、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概念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符号简记为:,()x M p x ∀∈.读作:对任意x 属于M 有()p x 成立.特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存在M 中一个x ,有()p x 成立”符号简记为:,()x M p x ∃∈,读作:存在一个x 属于M ,使()p x 成立.2.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存在性命题p :x A ∃∈,()p x ;它的否定是p ⌝:x A ∀∈,()p x ⌝. 命题的否定:将存在量词变为全称量词,再否定它的性质. 全称命题q :x A ∀∈,()q x ;它的否定是q ⌝:x A ∃∈,()q x ⌝. 命题的否定:将全称量词变为存在量词,再否定它的性质.3.对命题中关键词的否定:经典例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8•上海)已知a∈R,则“a>1”是“<1”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解答】解:a∈R,则“a>1”⇒“<”,“<”⇒“a>1或a<0”,∴“a>1”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选:A.2.(2018•天津)设x∈R,则“x3>8”是“|x|>2”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解:由x3>8,得x>2,则|x|>2,反之,由|x|>2,得x<﹣2或x>2,则x3<﹣8或x3>8.即“x3>8”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2018•马鞍山三模)命题p:若a>b,则a﹣1>b﹣1,则命题p的否命题为()A.若a>b,则a﹣1≤b﹣1 B.若a≥b,则a﹣1<b﹣1C.若a≤b,则a﹣1≤b﹣1 D.若a<b,则a﹣1<b﹣1【解答】解:根据否命题的定义:若原命题为:若p,则q.否命题为:若┐p,则┐q.∵原命题为“若a>b,则a﹣1>b﹣1”∴否命题为:若a≤b,则a﹣1≤b﹣1故选:C.4.(2018•天心区校级一模)“|x﹣2|<5”是“﹣3≤x≤7”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解:由|x﹣2|<5得﹣5<x﹣2<5,得﹣3<x<7,则“|x﹣2|<5”是“﹣3≤x≤7”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5.(2018•余姚市校级模拟)“a=2”是“直线ax+2y﹣1=0与x+(a﹣1)y+2=0互相平行”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解:若“直线ax+2y﹣1=0与x+(a﹣1)y+2=0互相平行”则a(a﹣1)﹣2=0,解得:a=﹣1,或a=2,故“a=2”是“直线ax+2y﹣1=0与x+(a﹣1)y+2=0互相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6.(2018•济南一模)若命题“p或q”与命题“非p”都是真命题,则()A.命题p与命题q都是真命题B.命题p与命题q都是假命题C.命题p是真命题,命题q是假命题D.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解答】解:命题“p或q”与命题“非p”都是真命题,则p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故选:D.7.(2018•河西区二模)设x∈R,则“|x﹣2|<1”是“x2﹣x﹣6<0”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解:由|x﹣2|<1得﹣1<x﹣2<1,得1<x<3由x2﹣x﹣6<0得﹣2<x<3,即“|x﹣2|<1”是“x2﹣x﹣6<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8.(2018•石嘴山一模)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②“a≠0”是“a2+a≠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④命题p:∃x0∈R,使得x02+x0+1<0,则¬p:∀x∈R,都有x2+x+1≥0.A.1 B.2C.3 D.4【解答】解:①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故①正确,②由a2+a≠0得a≠﹣1且a≠0,“a≠0”是“a2+a≠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②正确,③若p∧q为假命题,则p,q质数有一个为假命题;故③错误,④命题p:∃x0∈R,使得x02+x0+1<0,则¬p:∀x∈R,都有x2+x+1≥0.故④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C.9.(2018•渝中区校级模拟)命题P:“若x>1,则x2>1”,则命题P:以及它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 B.2C.3 D.4【解答】解:命题P:“若x>1,则x2>1”,它是真命题;它的否命题是:“若x≤1,则x2≤1”,它是假命题;逆命题是:“若x2>1,则x>1”,它是假命题;逆否命题是:“若x2≤1,则x≤1”,它是真命题;综上,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2.故选:B.10.(2018•全国二模)设x∈R,则使lg(x+1)<1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1<x<9 B.x>﹣1C.x>1 D.1<x<9【解答】解:由lg(x+1)<1得0<x+1<10,得﹣1<x<9,即不等式的等价条件是﹣1<x<9,则使lg(x+1)<1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对应范围要真包含(﹣1,9),则对应的范围为x>﹣1,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11.(2017秋•来宾期末)命题“∀x∈R,都有x2+1≥2x”的否定是∃x∈R,有x2+1<2x.【解答】解:∵原命题“∀x∈R,都有x2+1≥2x”∴命题“∀x∈R,都有x2+1≥2x”的否定是:∃x∈R,有x2+1<2x故答案为:∃x∈R,有x2+1<2x12.(2017秋•苏州期末)“m=9”是“m>8”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解答】解:当m=9时,满足m>8,即充分性成立,当m=10时,满足m>8,但m=9不成立,即必要性不成立,即“m=9”是“m>8”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13.(2018春•铜山区期中)命题“若a2+b2=0,则a=0且b=0”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真、假中选一个).【解答】解:若a2+b2=0,则a=0且b=0为真命题,则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故答案为:真14.(2018春•如皋市期中)“”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解答】解:当α=,则cosα=,当cosα=时,α=+2kπ或α=π+2kπ,k∈Z,∴“”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15.(2016秋•泰州期末)命题“∃x∈R,x2≤0”的否定为∀x∈R,x2>0.【解答】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所以,命题“∃x∈R,x2≤0”的否定为:∀x∈R,x2>0.故答案为:∀x∈R,x2>0.16.(2017春•泰州期末)命题“∀x∈R,x2≥1”的否定是∃x∈R,x2<1.【解答】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x∈R,x2≥1”的否定是:∃x∈R,x2<1给答案为:∃x∈R,x2<1.。
高三数学第二讲简易逻辑 人教版
高三数学第二讲简易逻辑一、相关知识点1、命题:(1)命题分类:真命题与假命题,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2)复合命题的形式:p 且q ,p 或q ,非p ;(3)复合命题的真假:对p 且q 而言,当q 、p 为真时,其为真;当p 、q 中有一个为假时,其为假。
对p 或q 而言,当p 、q 均为假时,其为假;当p 、q 中有一个为真时,其为真;当p 为真时,非p 为假;当p 为假时,非p 为真。
(3)四种命题:记“若q 则p ”为原命题,则否命题为“若非p 则非q ”,逆命题为“若q 则p “,逆否命题为”若非q 则非p “。
其中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假,即等价。
因此,四种命题为真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定义:对命题“若p 则q ”而言,当它是真命题时,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当它的逆命题为真时,q 是p 的充分条件,p 是q 的必要条件,两种命题均为真时,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2)在判断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个命题是条件,哪个命题是结论,其次,结论要分四种情况说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分且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从集合角度看,若记满足条件p 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A ,满足条件q 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q ,则当A ⊆B 时,p 是q 的充分条件。
B ⊆A 时,p 是q 的充分条件。
A=B 时,p 是q 的充要条件;(3)当p 和q 互为充要时,体现了命题等价转换的思想。
3、 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
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二、典型例题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1)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 (2)“23≤”解:(1)p 且q p: 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 q: 菱形对角线相互平分该命题是真命题;(2) p 或 q p:2<3 q:2=3 该命题是真命题例2.分别写出命题“若220x y +=,则,x y 全为零”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解: 逆命题: 若,x y 全为零,则220x y +=否命题: 若022≠+y x ,则0,不全为y x逆否命题:若0,不全为y x ,则022≠+y x例3.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吗?证明你的结论.解: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20x x m +-=无实根,则0≤m .是个真命题.证明如下:∵20x x m +-=无实根 ∴m 41+=∆<0,即41-<m ,从而0≤m ,命题得证. 例4.已知命题p :方程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负根,命题q :方程244(2)10x m x +-+=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某某数m 的取值X 围. 解:若方程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负根,则有 =042>-m-0<m ⇒m <2;若方程244(2)10x m x +-+=无实根,则有 △=016)2(162<--m ⇒31<<m ; ∵p 或q 为真,∴,,中至少有一个为真q p 又∵p 且q 为假,∴中至少有一个为q p ,假, 从而p 、q 中为一真一假。
高三数学简易逻辑1
简易逻辑1.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2.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集合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判断和推理,解决简易逻辑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1.简易逻辑是一个新增内容,据其内容的特点,在高考中应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如果在解答题中出现,则只会是中低档题.2.集合、简易逻辑知识,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函数、方程、不等式、排列组合及曲线与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高考题中常以上面内容为载体,以集合的语言为表现形式,结合简易逻辑知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题型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第1课时 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一、逻辑联结词1. 可以 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 两部分构成;命题有 之分;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 命题.2.逻辑联结词有 ,不含 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 的命题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三种: ,(其中p ,q 都是简单命题).3.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真值表:“非p ”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与p 的 当p 与q 都真时,p 且q 形式的复合命题 ,其他情形 ;当p 与q 都 时,“p或q ”复合形式的命题为假,其他情形 .二、四种命题1.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的关系: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 、否命题与逆命题同 .3.反证法:欲证“若p 则q ”为真命题,从否定其 出发,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判定原命题为真,这样的方法称为反证法.例1. 下列各组命题中,满足“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非p ”为真的是 ( )A .p :0=∅;q :0∈∅B .p :在∆ABC 中,若cos2A =cos2B ,则A =B ; :q y =sin x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C .),(2:R b a ab b a p ∈≥+;:q 不等式x x >的解集为()0,∞-D .p :圆()1)2(122=-+-y x 的面积被直线1=x 平分;q :椭圆13422=+y x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x =4解:由已知条件,知命题p 假且命题q 真.选项(A)中命题p 、q 均假,排除;选项(B)中,命题p 真而命题q 假,排除;选项(D)中,命题p 和命题q 都为真,排除;故选(C).变式训练1:如果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那么( )A .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假命题B .命题p 和命题q 都是真命题C.命题p和命题“非q”真值不同D.命题q和命题p的真值不同解: D例2.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 若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2) 若ab=0,则a=0或b=0;(3) 若x2+y2=0,则x、y全为零.解:(1)逆命题:若方程x2+2x+q=0有实根,则q<1,为假命题.否命题:若q≥1,则方程x2+2x+q=0无实根,为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q=0无实根,则q≥1,为真命题.(2)逆命题:若a=0或b=0,则ab=0,为真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为真命题.逆否命题:若a≠0且b≠0,则ab≠0,为真命题.(3)逆命题:若x、y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为真命题.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变式训练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及否命题的真假:(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3)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解:(1)否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不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也不都相等”.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也为真命题.(2)否命题是:“如果四边形不是矩形,那么对角线不互相平分或不相等”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命题是假命题.(3)否命题是:“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原命题是假命题,否命题是真命题.例3. 已知p :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 :01)2(442=+-+x m x 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m 的取值范围.分析:由p 或q 为真,知p 、q 必有其一为真,由p 且q 为假,知p 、q 必有一个为假,所以,“p 假且q 真”或“p 真且q 假”.可先求出命题p 及命题q 为真的条件,再分类讨论.解:p :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200421m m m q :01)2(442=+-+x m x 无实根.⇔31016)2(1622<<⇔<--=∆m m 因为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所以p 与q 的真值相反.(ⅰ) 当p 真且q 假时,有⎩⎨⎧≥⇒≥≤>3312m m m m 或; (ⅱ) 当p 假且q 真时,有⎩⎨⎧≤<⇒<<≤21312m m m . 综合,得m 的取值范围是{21≤<m m 或3≥m }.变式训练3:已知a>0,设命题p:函数y=a x 在R 上单调递减,q :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若p 和q 中有且只有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解 : 由函数y=a x 在R 上单调递减知0<a<1,所以命题p 为真命题时a 的取值范围是0<a<1,令y=x+|x-2a|,则y=⎩⎨⎧<≥-).2(2),222a x a a x a x (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 ,只要y min >1即可,而函数y 在R 上的最小值为2a ,所以2a>1,即a>.21即q 真⇔a>.21若p 真q 假,则0<a ≤;21若p 假q 真,则a ≥1,所以命题p 和q 有且只有一个命题正确时a 的取值范围是0<a ≤21或a ≥1. 例4. 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2π,b =y 2-2z +3π,c =z 2-2x +6π.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证明:假设c b a ,,都不大于0,即,0≤a ,0≤b 0≤c ,则0≤++c b a 而623222222πππ+-++-++-=++x z z y y x c b a =3)1()1()1(222-+-+-+-πz y x0)1()1()1(222≥-+-+-z y x ,03>-π.00≤++>++∴c b a c b a 这与相矛盾.因此c b a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变式训练4:已知下列三个方程:①x 2+4ax -4a +3=0,②x 2+(a -1)x +a 2=0,③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设已知的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08)2(04)1(0)34(4)4(2322221a a a a a a解得123<<-a . 故所求a 的取值范围是a ≥-1或a ≤-23.1.有关“p 或q ”与“p 且q ”形式的复合命题语句中,字面上未出现“或”与“且”字,此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从而分清是“p 或q ”还是“p 且q ”形式.2.当一个命题直接证明出现困难时,通常采用间接证明法,反证法就是一种间接证法.3.反证法的第一步为否定结论,需要掌握常用词语的否定(如“至少”等),而且推理过程中,一定要把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用,从而推出矛盾.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为:(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所证命题正确.第2课时 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如果p q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 条件.2.必要条件:如果q p ⇒则p 叫做q 的 条件,q 叫做p 的 条件.3.充要条件:如果p q ⇒且q p ⇒则p 叫做q 的 条件.例1.在下列各题中,判断A 是B 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1. A :R p p ∈≥,2,B :方程+++p px x 203=有实根;2. A :)(,2Z k k ∈=+πβα,B :)sin(βα+βαsin sin +=;3.A :132>-x ;B :0612>-+x x ;4.A :圆222r y x =+与直线++by ax 0=c 相切,B :.)(2222r b a c +=分析:要判断A 是B 的什么条件,只要判断由A 能否推出B 和由B 能否推出A 即可.解:(1) 当2≥p ,取4=p ,则方程0742=++x x 无实根;若方程+2x 03=++p px 有实根,则由0>∆推出20)3(42-≤⇒≥+-p p p 或≥p 6,由此可推出2≥p .所以A 是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若πβαk 2=+则βαsin sin +αααπαsin sin )2sin(sin -=-+=k 02sin )sin(,0==+=πβαk 又 所以βαβαsin sin )sin(+=+成立若βαβαsin sin )sin(+=+成立 取απβ==,0,知πβαk 2=+不一定成立, 故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 由21132><⇒>-x x x 或,由0612>-+x x 解得23>-<x x 或,所以A 推不出B ,但B 可以推出A ,故A 是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 直线0=++c by ax 与圆22y x +2r =相切⇔圆(0,0)到直线的距离r d =,即22b a c+=2c r ⇔=222)(r b a +.所以A 是B 的充要条件.变式训练1:指出下列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1)在△ABC中,p:∠A=∠B,q:sinA=sinB;(2)对于实数x、y,p:x+y≠8,q:x≠2或y≠6;(3)非空集合A、B中,p:x∈A∪B,q:x∈B;(4)已知x、y∈R,p:(x-1)2+(y-2)2=0,q:(x-1)(y-2)=0.解:(1)在△ABC中,∠A=∠B⇒sinA=sinB,反之,若sinA=sinB,因为A与B不可能互补(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A=B.故p是q的充要条件.(2)易知: ⌝p:x+y=8, ⌝q:x=2且y=6,显然⌝q⇒⌝p.但⌝p⌝q,即⌝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根据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p 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显然x∈A∪B不一定有x∈B,但x∈B一定有x∈A∪B,所以p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条件p:x=1且y=2,条件q:x=1或y=2,所以p⇒q但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例2.已知p:-2<m<0,0<n<1;q:关于x的方程x2+mx+n=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是q的什么条件.解:若方程x2+mx+n=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设为x1、x2.则0<x1<1、0<x2<1,∵x1+x2=-m,x1x2=n∴0<-m<2,0<n<1 ∴-2<m<0,0<n<1∴p是q的必要条件.1.又若-2<m<0,0<n<1,不妨设m=-1,n=2则方程为x 2-x +21=0,∵△=(-1)2-4×21=-1<0. ∴方程无实根 ∴p 是q 的非充分条件.综上所述,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变式训练2:证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证明:充分性:若ac<0,则b 2-4ac>0,且ac <0, ∴方程ax 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两根异号,即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必要性: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则∆=b 2-4ac>0,x 1x 2=ac <0,∴ac<0.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例3. 已知p : |1-31-x|≤2,q ::x 2-2x +1-m 2≤0(m >0),若p ⌝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由题意知:命题: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 |1-31-x|≤2⇒-2≤31-x-1≤2⇒-1≤31-x≤3⇒-2≤x ≤10q : x 2-2x +1-m 2≤0⇒[x -(1-m )][x -(1+m )]≤0*∵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1-31-x|≤2的解集是x 2-2x +1-m 2≤0(m >0)解集的子集又∵m >0,∴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9310121m m m m ,∴m ≥9,∴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变式训练3:已知集合{||1||3|8}M x x x =++->和集合2{|(8)80}P x x a x a =+--≤,求a 的一个取值范围,使它成为}85|{≤<=x x P M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解:}53|{>-<=x x x M 或,}0)8)((|{≤-+=x a x x P由,}85|{时≤<=x x P M ,3,35≤≤≤-a a 此时有}85|{3≤<=≠>≤x x P M a 但所以}85|{3≤<=≤x x P M a 是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说明:此题答案不唯一.例4. “函数y =(a 2+4a -5)x 2-4(a -1)x +3的图象全在x 轴的上方”,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函数的图象全在x 轴上方,若)(x f 是一次函数,则10)1(40542=⇒⎪⎩⎪⎨⎧=--=-+a a a a 若函数是二次函数,则:[]⎪⎩⎪⎨⎧<-+--->-+0)54(12)1(4054222a a a a a 191<<⇒a 反之若19|<≤a ,由以上推导,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综上,充要条件是19|<≤a .变式训练4:已知P ={x | |x -1| | >2},S ={x | x2+}(1)0a x a ++>,P x ∈且的充要条件是S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P x ∈的充要条件是S x ∈,即任取S x P x ∈⇒∈S P ⊆∴,反过来,任取P x S x ∈⇒∈P S P S =∴⊆∴据此可求得a 的值.解: P x ∈的充要条件是S x ∈.S P =∴∵P ={x || x -1|>2}}=),3()1,(+∞--∞S ={x | x2+(a +1)x +a >0)}={x | (x +a)(x +1)>0}1.处理充分、必要条件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条件与结论,然后才能进行推理和判断.不仅要深刻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而且要熟知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有关概念.2.确定条件为不充分或不必要的条件时,常用构造反例的方法来说明.3.等价变换是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否定的命题,常通过它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来考查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必要关系.4.对于充要条件的证明题,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从命题角度出发,证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也为真;求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可以从结论等价变形(换)而得到,也可以从结论推导必要条件,再说明具有充分性.5.对一个命题而言,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能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能不止一个.简易逻辑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1.设集合{2},{3},M x x P x x =>=<""x M x P ∈∈那么或""x M P ∈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2009·合肥模拟)已知条件p:(x+1)2>4,条件q:x>a,且q⌝是p⌝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B.a≤1C.a≥-3D.a≤-34.“a=2”是“直线ax+2y=0平行于直线x+y=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集合M={x|x>2},P={x|x<3},那么“x∈M或x∈P”是“x∈M∩P”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在下列电路图中,表示开关A 闭合是灯泡B 亮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的线路图是 ( )7.(2008·浙江理,3)已知a,b 都是实数,那么“a 2>b 2”是“a>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2008·北京海淀模拟)若集合A={1,m 2},集合B={2,4},则“m=2”是“A ∩B={4}”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若数列{a n }满足221n n a a =p (p 为正常数,n ∈N *),则称{a n }为“等方比数列”. 甲:数列{a n }是等方比数列; 乙: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10.命题p:若a 、b ∈R,则|a|+|b|>1是|a+b|>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y=2|1|--x 的定义域是(][)∞+--∞,,31 ,则 ( )A .“p 或q ”为假B .“p且q ”为真C .p 真q 假D .p假q 真二、填空题11.已知数列}{n a ,那么“对任意的n ∈N*,点),(n n a n P 都在直线12+=x y 上”是“}{n a 为等差数列”的 条件.12.设集合A={5,log 2(a+3)},集合B={a ,b},若A ∩B={2},则A∪B= .13.已知条件p :|x+1|>2,条件q:5x-6>x 2,则非p 是非q 的 条件.14.不等式|x|<a 的一个充分条件为0<x<1,则a 的取值范围为 .15.已知下列四个命题: ①a 是正数;②b 是负数;③a+b 是负数;④ab 是非正数.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逆否命题是真命题的复合命题 .三、解答题16.设命题p:(4x-3)2≤1;命题q:x2-(2a+1)x+a(a+1)≤0,若⌝p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7.求关于x的方程ax2-(a2+a+1)x+a+1=0至少有一个正根的充要条件.18.设p:实数x满足x2-4ax+3a2<0,其中a<0;q:实数x满足x2-x-6≤0,或x2+2x-8>0,且q⌝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p⌝19.(1)是否存在实数p,使“4x+p<0”是“x2-x-2>0”的充分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p ,使“4x+p<0”是“x 2-x-2>0”的必要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 的取值范围.20.已知0>c ,设:p 函数x c y =在R 上单调递减,q :不等式1|2|>-+c x x 的解集为R ,如果p 和q 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c 的取值范围.简易逻辑章节测试题答案1.B2.A3.A4.C5.B6.B7. D8.A9.B10. D1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12.{1,2,5}13.充分不必要14.a ≥115.若①③则②(或若①②则④或若①③则④)16.解 设A={x|(4x-3)2≤1},B={x|x 2-(2a+1)x+a(a+1)≤0}, 易知A={x|21≤x ≤1},B={x|a ≤x ≤a+1}. 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而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A B ,∴,1121⎪⎩⎪⎨⎧≥+≤a a故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21]. 17.解方法一 若a=0,则方程变为-x+1=0,x=1满足条件,若a ≠0,则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等价于 01<+a a 或⎪⎩⎪⎨⎧>++=+01012a a a a 或⇔⎪⎪⎪⎩⎪⎪⎪⎨⎧≥+-++=∆>+>++0)1(4)1(0101222a a a a aa a a a -1<a<0或a>0.综上:方程至少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是a>-1.方法二 若a=0,则方程即为-x+1=0,∴x=1满足条件;若a ≠0,∵Δ=(a 2+a+1)2-4a(a+1)=(a 2+a)2+2(a 2+a)+1-4a(a+1) =(a 2+a)2-2a(a+1)+1=(a 2+a-1)2≥0,∴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根.故而当方程没有正根时,应有,01012⎪⎪⎩⎪⎪⎨⎧≥+≤++a a a a a 解得a ≤-1,∴至少有一正根时应满足a>-1且a ≠0,综上:方程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是a>-1.18.解 设A={x|p}={x|x 2-4ax+3a 2<0,a<0}={x|3a<x<a,a<0},B={x|q}={x|x 2-x-6≤0或x 2+2x-8>0}={x|x 2-x-6≤0}∪{x|x 2+2x-8>0}={x|-2≤x ≤3}∪{x|x<-4或x>2}={}.24|-≥-<x x x 或方法一 ∵q p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p q ⌝⌝⇒⌝且,q ⌝.则{}q x ⌝|{}.|p x ⌝而{}=⌝q x|R B={}{}p x x x ⌝-<≤-|,24|=R A={},0,3|<≥≤a a x a x x 或 ∴{}24|-<≤-xx {},0,3|<≥≤a a x a x x 或则⎩⎨⎧<-≤⎩⎨⎧<-≥.0,4,0,23a a a a 或综上可得-.4032-≤<≤a a 或 方法二 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 ,∴a ≤-4或3a ≥-2,又∵a<0, ∴a ≤-4或-32≤a<0. 19.解(1)当x>2或x<-1时,x 2-x-2>0,由4x+p<0,得x<-,4p 故-4p ≤-1时,“x<-4p”⇒“x<-1”⇒“x 2-x-2>0”. ∴p ≥4时,“4x+p<0”是“x 2-x-2>0”的充分条件.(2)不存在实数p 满足题设要求.20.解:函数x c y =在R 上单调递减10<<⇔c不等式||2|>-+c x x 的解集为⇔R 函数|2|c x x y -+=,在R 上恒大于1⎩⎨⎧<≥-=-+∴c x c c x c x c x x 2,22,22|2| ∴函数|2|c x x y -+=在R 上的最小值为c 2∴不等式1|2|>-+c x x 的解集为R2112>⇔>⇔c c ,如果p 正确,且q 不正确 则210≤<c ,如果p 不正确,且q 正确,则1≥c ,所以c 的取值范围为[)+∞⋃⎥⎦⎤ ⎝⎛,121,0. 五年高考荟萃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9浙江理)已知,a b 是实数,则“0a >且0b >”是“0a b +>且0a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 对于“0a >且0b >”可以推出“0a b +>且0ab >”,反之也是成立的2.(2009浙江文)“0x >”是“0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基本关系,题中的设问通过对不等关系的分析,考查了命题的概念和对于命题概念的理解程度. 解析 对于“0x >”⇒“0x ≠”;反之不一定成立,因此“0x >”是“0x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3.(2009安徽卷文)“”是“且”的A. 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易得a b c d >>且时必有a c b d +>+.若a c b d +>+时,则可能有a d c b >>且,选A 。
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
高中数学简易逻辑知识点摘要:一、逻辑概念与基本运算1.逻辑概念2.逻辑运算二、逻辑推理与证明1.逻辑推理2.逻辑证明三、逻辑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1.代数中的逻辑应用2.几何中的逻辑应用正文:一、逻辑概念与基本运算在高中数学中,逻辑概念和基本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逻辑概念包括命题、命题的否定、逻辑联结词、逻辑运算符等。
1.逻辑概念- 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x=2,y=3 等。
- 命题的否定: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得到一个新的命题。
例如,命题“x=2”的否定是“x≠2”。
- 逻辑联结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命题的词语。
例如,“且”、“或”、“如果……那么”、“只有……才”等。
- 逻辑运算符:用于表示逻辑运算的符号。
例如,“+”、“·”、“→”、“”等。
2.逻辑运算- 逻辑与(∧):表示逻辑“且”。
例如,p∧q 表示p 和q 同时成立。
- 逻辑或(∨):表示逻辑“或”。
例如,p∨q 表示p 和q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 逻辑非():表示逻辑“非”。
例如,p 表示p 不成立。
- 逻辑蕴含(→):表示逻辑“如果……那么”。
例如,p→q 表示如果p 成立,那么q 也成立。
- 逻辑等价():表示逻辑“当且仅当”。
例如,pq 表示p 成立当且仅当q 成立。
二、逻辑推理与证明逻辑推理和证明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帮助我们判断命题的真假,并证明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1.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一种通过已有的命题和逻辑运算规则,得出新的命题的方法。
它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
2.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一种通过已有的命题和逻辑运算规则,证明一个命题成立的方法。
它包括直接证明、间接证明等。
三、逻辑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逻辑在高中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代数、几何等。
1.代数中的逻辑应用在代数中,逻辑运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例如,通过逻辑运算可以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有实数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简答题]正常运行中的空分设备,主冷液面涨不高,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 [多选]累进税率是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不同,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它可分为()。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全率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 [单选]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上的中国船员,凭本人的登陆、住宿。()A.出境、入境证件B.护照C.海员证D.以上都是 [单选]用三针测量法可测量螺纹的()。A、大径B、小径C、中径D、螺距 [填空题]塞尺是用来测量()的一种工具. [单选]Alifeboatisweighttestedbyloweringtonearthewaterandloadingtocapacitywithweightevenlydistributed.Itisthenloweredintothewaterandreleased.Thistestmustbedoneatleastonceevery().A.6monthsB.12monthsC.18monthsD.24month [单选]肿块位于宫旁,大小、形状不一,有明显触痛,一般为()A.卵巢赘生性肿物B.盆腔炎C.输卵管妊娠D.卵巢非赘生性肿瘤E.全不是 [判断题]组织目标决定培训目标。A.正确B.错误 [多选]下列关于携带伴侣动物出入境说法正确的有()。A.最多可以携带两只伴侣动物出入境B.出境时持县级以上检疫部门出具的有关证书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C.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伴侣动物在指定场所进行为期45天的隔离检疫D.进境时向海关申报,并持有输出国或地区官方出具的检疫证书及相 [单选]下列关于氨合成催化剂的描述,哪一项正确的()A、温度越高,内表面利用率越小;B、氨含量越大,内表面利用率越小;C、催化剂粒度越大,内表面利用率越大;D、催化剂粒度越小,流动阻力越小。 [单选]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制选择:()。A.以商业征信公司形成的管理体系B.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建立的管理体系C.以行业信用自律管理为核心的体系D.在国家信用管理总局领导下的信用管理体制 [单选]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A、水平面B、铅垂面C、大地水准面D、斜面 [单选]脊髓脊膜膨出的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A.在脊柱裂发生部位可见囊状物膨出B.囊状膨出物表面无皮肤覆盖C.可合并羊水过多D.膨出的囊性包块内可见多条纤细光带E.膨出包块的液性成为脑脊液 [单选]临床上评价舒张功能的金标准是()。A.心导管所测参数B.左房室瓣口血流频谱C.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D.等容舒张时间E.肺静脉频谱 [单选]下列花卉不属于一二年生的是()A.诸葛菜B.风铃草C.瓜叶菊(一年生草本花卉)D.风信子 [单选]法兰密封件截面尺寸小,质量轻,消耗材料少,且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用压力可达高压范围,此种密封面形式为()。A.凹凸面型B.榫槽面型C.O型面型D.环连接面型 [判断题]每日营业终了,要将兑换的残破币逐张加盖“全额”或“半额”戳记。A.正确B.错误 [填空题]从13世纪开始,()的社会经济在新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结束了过去分散落后的状况,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单选]当两轴相交时,选用()传动。A、人字齿轮B、圆锥齿轮C、圆弧齿轮D、圆柱齿轮 [单选]危险化学品中不属消防监督范围的是()。A、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B、易燃固体C、放射性物品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单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其蒸气压()。A.前者大于后者B.两者相同C.后者大于前者D.无法判定相对大小 [单选]一般而言,头皮裂伤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A.18小时B.24小时C.12小时D.8小时E.6小时 [单选]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债权人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债权人会议中应当设置债权人委员会B.债权人委员会的成员人数最多不得超过7人C.债权人委员会中的债权人代表南人民法院指定D.债权人委员会无权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 [单选]某甲为自己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儿子Y与保险公司订立了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寿保险合同,死亡保险金额为l0万元,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死亡保险金额最高为5万元。甲指定H为第一顺序受益人,受益份额为6万元。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发生保险事故,造成Y死 [问答题,简答题]主变中性点避雷器的作用? [单选]Colles骨折发生在()A.桡骨的远端B.桡骨干C.桡骨的任何部位D.尺骨的远端E.桡骨近端 [单选,B型题]根据影响划分,冲突可以分为()A.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感情冲突、程序冲突B.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C.个人冲突、人际冲突、群体冲突D.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组织间冲突E.积极性冲突、消极性冲突 [单选]非侵袭性感染烧伤创面菌量为()A.<105/g组织B.>105/g组织C.<103/g组织D.>103/g组织E.<106/g组织 [多选]下列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是()。A.应交税金B.应收及预付款项C.借入款项D.对外投资E.应缴款项 [单选]下列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方法是A.逐步综合结转分步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C.平行结转分步法D.品种法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护士长每周对病房急救物品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这种质量控制手段属于()A.基础质量控制B.环节质量控制C.过程质量控制D.结果质量控制E.终末质量控制 [单选,A1型题]不是由于染色体分离异常出现的改变是()。A.三倍体B.单倍体C.21-三体D.四倍体E.三射体 [单选]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是()。A.奋乃静B.地西泮C.碳酸锂D.五氟利多E.卡马西平 [单选]4:3:2溶液的组成成分是()10%葡萄糖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A.4份3份2份B.4份2份3份C.3份4份2份D.2份3份4份E.2份4份3份 [填空题]水果蔬菜的品质包括()、()、()、(),根据构成果蔬品质化学成分功能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四类即:色素、()、()、质构。 [单选]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应属于三叉神经的哪一支()A.第Ⅰ支B.第Ⅱ支C.第Ⅲ支D.第Ⅰ、Ⅱ支E.第Ⅱ、Ⅲ支 [单选]为了使气缸、活塞以及各运动表面的热量逐渐被冷却液带走,以免由于突然中断冷却液使机件出现应力而裂损或造成气缸壁滑油在高温下结炭,在完车后应使主机淡水循环泵(非柴油机自带泵)和()再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待降温后再停泵关闭进出口阀门。A.滑油泵(非柴油机自带泵)B.鼓风机 [单选]甲、乙、丙、丁共有一辆汽车,在营运过程中造成戊的损害。丙对戊的损害进行了全部赔偿。丙赔偿以后,对甲、乙、丁的追偿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丙可要求甲、乙、丁中的某一人对其所承担的赔偿责任除丙应承担的外予以全部承担B.丙对甲、乙、丁只能要求其承担其按照共有 [单选]期货市场的规避风险功能是期货市场的参与者通过()交易实现的。A.套期保值B.套利C.期权D.期现套利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鼻出血时采用腭大孔注射法止血主要是封闭()。A.上颌动脉B.鼻腭动脉C.蝶腭动脉D.上唇动脉E.筛前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