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起源:中国生态系统评估与生态安全数据库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网页地址:1目建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为生态系统数据库建设提供技术规范,增进生态系统研究科学数据交流与共享。
2术语和定义2.1种群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集合。
2.2群落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生物物种集合。
2.3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经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互换,形成一种不可分割自然整体。
2.4生态系统构造是指构成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非生物环境要素。
2.5生态系统过程是指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相互这么方式和机制,主要涉及物质代谢循环、能量流动、生态演替和信息反馈等过程。
3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3.1数据库内容陆地生态系统数据库涉及:基础地理要素、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生态系统构造要素、生态系统过程要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栅格要素、其他要素等。
3.2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分类与编码生态系统分类系统采用6级分类单位:生态系统型: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纲: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目:如针叶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科:如寒温带和温带山地针叶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属:如落叶松林生态系统丛:如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编码方式(X-XX -XX -XX -XXX -XXX),见表1和表2其中:生态系统型代码设定为一位数字码,陆地生态系统型为1,海洋生态系统型为2。
生态系统纲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生态系统目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其他分类单元类同。
4陆地生态系统分类原则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根据《中国植被》提出植物群落分类系统为基础,并参照《中国生态系统》分类措施,作进一步改善。
人工生态系统主要采用各个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分类。
全部生态系统分类采用6级单位,如3.2所述。
在《中国生态系统》分类系统上增长了生态系统科一级,并对生态系统目进行了重新定义。
4.4+环境生态学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物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
更替,这种分布格式被称为经向地带性。
3.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我国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同时, 又因几个大山脉的阻挡作用而表现出一些特殊性。
(二)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 化引起自然生态系 统有规律地垂直更 替,称为垂直地带 性。
(1) 目的性 具有高度的目的性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点,也是其 产生根源和存在基础。 (2) 开放性 (3) 高效性 (4) 易变性 (5) 脆弱性与依赖性
思考题
• 简述生态系统四种基本组成在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 的生态功能。
• 哪些因素制约着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过程? •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阐述你对生态平衡的
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
的植被类型。草甸与草原
五花草甸
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
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
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
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
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
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
河流
河流
三、河流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是指那些水流流动湍急和流动较大 的江河、溪涧和水渠等。
特点: 水流不停; 陆—水交换; 氧气丰富。
第四节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 一、世界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 二、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
一、世界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一)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1.纬向地带性
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植被分布,称为植被分布的纬 向地带性。在北半球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出现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 带冻原和极地荒漠。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冻原—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 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
世界植被地理分布规律
经向地带性:
1.东欧平原表现最为清楚 :
植被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冻原→森林冻原→ 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2.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变化也表现的非常明显:
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 森林
世界植被举例
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地带性
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 替为森林→草原→荒漠 →森林
3、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原因: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内陆腹地。 冬季盛行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形成寒潮向南运行,干而寒冷;
图14-3 植 被垂直带 性与水平 带性的关 系示意图
(引自孙濡 泳、李博 等,1993)
14.1.3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坡度和坡向对植被的分布具有很大的意义。南向坡 的植被通常比所在平地的植被更具南方的特征(更 阳性、更喜热);而北向坡的植被,有比平地具有 更北方的特征(更喜阴、更喜冷)。
我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我国植被分布格局
纬向地带性: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
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 依次出现温寒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 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 分布着针叶落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 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西部从 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如下:温带 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 →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经向地带性
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寄生现象突出
(2)热带雨林群落特征
d.无明显的季相交替 组成雨林的每一个植物种都终年进行生长活
动,但仍有其生命活动节律。乔木叶子平均寿命 13~14个月,零星凋落,零星添新叶。多四季开 花,但每个种都有一个多少明显的盛花期。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①热带雨林的物质生产高
光能利用效率约为1.5%,为农田平均光能利用率的2倍。热带雨林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是最高的。
②热带雨林能量流动:速度快,强度大,效率高
光能利用效率高,地上生物量大,净第一生产力高; 呼吸消耗很大; 食物网及其复杂,能量流动渠道多,强度大。
③热带雨林物质循环: 速度快,强度高
有时达240米。其中大藤本可达第一乔木层或第二乔木层,主干不分枝,达天顶 时则繁茂发育。小藤本多单子叶植物或蕨类,一般不超出树冠荫蔽的范围。
空中花园——附生植物生长在乔木、灌术或藤本植物的枝叶上,其组成
从藻、菌、苔藓、蕨类到高等有花植物均有。
绞杀植物——有的植物开始附生在乔木上,并常杀死藉以支持的乔木,
成因:① 环境优越;②热带陆地的古老性;③自第三纪 以来,这里的环境很少发生剧烈的变化。
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
24
(2)热带雨林群落特征
②外貌结构特殊复杂
a.群落层次复杂而不明显
乔木一般可分三层,第一层高30~40米以上,树冠宽广,有时呈伞 形,往往不连续;第二层一般20米以上,树冠长、宽相等;第三层10 米以上,树冠锥形而尖,生长极密。再往下为幼树及灌木层,最后为
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1林9 的分布
热带雨林的分布
(1)热带雨林环境特征
陆地生态系统PPT课件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指 分布在北纬30-50度的 温带地区,以落叶乔 木为主的森林。该区 由于冬季落叶,夏季 绿叶,所以又称“夏 绿林”。
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度,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度。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构成 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 栎,山毛榉,槭,梣,椴,桦 等。这些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 子,叶子上通常无或少茸毛, 厚薄适中。芽有包的很紧的鳞 片,树干和枝桠也有很厚的书 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寒冷环
22
分布
23
温带草原
24
热带草原
25
26
27
荒漠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 最耐旱的, 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 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 的综合体。荒漠有石质、砾质和沙质 之分。人们习惯称石质和砾质的荒漠 为戈壁,沙质的荒漠为沙漠。
28
分布
• 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 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在北半 球形成一条明显的荒漠地带。我国 的荒漠分布于西北和内蒙古地区。
陆地生态系统
姓名:
1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格局
2
分类
(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
• 森林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 湿地生态系统 • 农田生态系统
3
森林生态系统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题。 • 它是陆地上面积最大、就够最复杂、
生物量最大、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 系统,其特殊功能决定了森林在维持 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 条件中起着决定性与不可替代的作用。
• 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适宜于 奔跑的大型草食动物,如野驴和黄羊。 小型种类如草兔、蝗虫的数量很多。 另外还有许多营洞穴生活的啮齿类, 如田鼠、黄鼠、旱獭、鼠兔和鼢鼠等。 肉食动物有沙狐、鼬和狼。肉食性的 鸟类有鹰、隼和鹞等,除此而外的鸟 类主要是云雀、百灵、毛腿沙鸡和地 鵏。它们之中有的栖居于穴洞之中。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知识讲解
4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4.1 陆地生态系统全球陆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陆地生物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却占了全球的99%以上,可见,陆地生物群落在整个生物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陆地的环境条件非常复杂,从炎热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盖的极地,从湿润的沿海到干燥的内陆,形成各种各样的适应环境条件的生物群落和陆地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与构成。
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几个次级生态系统,它们在空间的分布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
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具有众多的营养级和非常复杂的食物网,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温度的高低决定着生长季节的长短,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速率,以及生物生产量的水平。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以它巨大的生产量养育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和数量巨大的分解者。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20°之间,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
这些地区高温多雨;生产者以常绿的高大乔木为主;种群结构复杂,仅乔木就有4〜5个垂直层次;个体数量巨大,每公顷可达50〜70个不同树种;林内还有极其丰富的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食草动物有貘、象、猴、大猩猩和众多的啮齿类动物,食肉动物有虎、豹等,此外,林内还生活着种类和数量上众多的昆虫和鸟类,它们的食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级上。
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约为37.4 X 109t • a1,占陆地净初级生产总量的32%。
根据初步的估计,大约只有3.8 %的净生产量保持在森林中,其余的部分则在食物链中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 和亚洲的赤道附近地区, 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过程。
寒带森林
主要分布在北极和亚北极 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适 应寒冷的生境条件。
重要物种与生态过程
重要物种
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大型真菌以及各种鸟类、哺乳 动物、昆虫等动物类群。
02
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等 大陆的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
重要物种与生态过程
重要物种
高山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包括高山植物、高山动物和微生物等。这些物种具有适应高 山环境的特殊生理和形态特征,如高山植物的矮小、密集和厚实的叶片,高山动物的耐
寒、抗缺氧等特性。
生态过程
高山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这些过程在维持高山生态 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高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态系统 提供能量来源;同时,高山动物通过食物链和营养级将能量传递给其他生物,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系统的范 围也在不断扩大,逐渐覆盖周边农村和自然
区域。
重要物种与生态过程
要点一
重要物种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包括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 物和植物等。
要点二
生态过程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 息传递等,这些过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
07 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目 录
• 引言 • 森林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 高山生态系统 • 城市生态系统 • 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
35
三 水域生态系统之淡水部分
1 河流
流域
外 太平洋 流 印度洋 流 域 北冰洋
流域面 %全国 积(km2) 总面积 5444595 56.71 624575 6.52 50860 0.53 528740 2374112 728898 48220 3.42 24.73 7.59 0.50
36
内 内蒙古 陆 甘新青 流 西藏 域 松花江内陆
• 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近25万种,其中约有17万 种生长在热带。大约有8万种生长在热带美洲,4万 种生长在热带亚洲,3万5千种生长在热带非洲。物 种最为丰富的热带雨林里,在1公顷的林地上,几 乎不能发现两株树木属于同样的物种。这正如化莱 士在日记里所述的,一个旅行家要想在一片热带雨 林里找到两株属于同种的树木简直是徒劳。
38
比较归纳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
特点 类型 森林生态 系统 草原生态 系统 农田生态 系统 海洋生态 系统 淡水生态 系统 气候 生物 种类 群落结 构的复 杂程度 复杂 相对 较少 较少 相对 较多 相对 较多 相对简 单 结构单 一 相对复 杂 相对复 杂 种群和群 落动态
(较 ) 湿润
干旱 人为 海洋
繁多
长期相对 稳定
常有剧烈 变化 人工控制 长期相对 稳定 周期性变 化
淡水
自学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课本139页)
40
本章复习题
课本141页的全部思考题
41
20
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丰富而多集中于夏季的特点。 与之相适应,落叶阔叶林具有季节性落叶特点,以 适应不利的自然条件。
21
植被种类主要是山毛榉科的槭属,杨柳 科的杨属以及金缕梅科的枫香属等落叶树种。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10
11
• • • •
地带性植被 显域地境 非地带性植被 每一地区既有地带性植被,也具有非地带性植被
• Brookman-jerosh和Rubel(1933)编制了理想大陆植被分布 模式。 • H.Walter(1964,1968)根据C.Troll的工作加以修改,得到 “平均大陆”的植被模式图。
5
我国的经度地带性分布
经度地带性分布: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 气候变化:
湿润 -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端干旱
相应植被变化:
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 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
6
东 部 湿 润 森 林 区
7
中 部 半 干 旱 草 原 区
8
西 部 内 陆 干 旱 荒 漠 区
9
中国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
13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 型及其分布
生科10 蔡曼
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 型及其分布
陆地生态系统(上)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李艳秋六班30号俯瞰地球陆地生态系统•定义:特定陆地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
如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针叶林生态系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草原生态系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生态系统(沙漠、苔原)•湿地生态系统•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即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森林和北方针叶林。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简介: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
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25 ~30 ℃,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8 ℃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36 ℃以下。
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 000mm ,有的竟达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 %以上。
热带雨林的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南亚等地区。
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都有它的分布。
最大的一片在美洲,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还保存着40,000平方公里面积,约占热带雨林总量的一半,即约占世界阔叶林总量的1/6。
第二大片是热带亚洲的雨林,面积有20,000平方公里。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陆地生态系统 1.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 素 纬度 经度 海拔
2
纬度地带性
由于太阳高度角及其季节变化因纬度而 不同, 不同,太阳辐射量及与其相关的热量也 因纬度而异,从赤道向两极温度递减。 因纬度而异,从赤道向两极温度递减。 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 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出现群落和生态 系统类型的有规律更替, 系统类型的有规律更替,如从赤道向北 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 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 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与苔原。 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与苔原。
三 水域生态系统之淡水部分
2 湖泊:静态水, 湖泊:静态水, 我国天然湖泊面 积在1km之上的 积在 之上的 多个, 有2800多个, 多个 总面积 80000km2,湖 泊率为0.8%。 泊率为 。
37
三 水域生态系统之淡水部分
3 湿地: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 湿地:天然或人造、 时持有死水或流水、淡水、 时持有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 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 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的海 水区。 水区。 功能:涵养水源、 功能:涵养水源、水过滤系统
3
经度地带性
在北美和欧亚大陆, 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 与大气环流特点, 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 因而导致群落和生态系统经向分异, 化,因而导致群落和生态系统经向分异, 即由沿海湿润区的森林, 即由沿海湿润区的森林,经半干旱的草 原至干旱的荒漠。 原至干旱的荒漠。 与纬度地带性表现的自然规律不同, 与纬度地带性表现的自然规律不同,经 度地带性是局部大陆的自然地理现象。 度地带性是局部大陆的自然地理现象。
14
陆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陆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和作用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庞大、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包括了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河流等各种生态环境。
这些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陆地生态系统。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生态系统又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着许多重要的服务。
一、森林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覆盖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土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吸收器之一。
森林中的物种数量非常庞大,从微生物到高大的大树,几乎各个层次都有。
森林提供了各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氧气、水循环调节、土壤保护和防止土壤侵蚀等等。
此外,森林还提供了重要的生产资源,如建筑材料和木材,同时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二、草原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另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它们广袤辽阔,与森林相比有着较少的树木和灌木。
草原中生长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草本植物,这些草本植物为草食性动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草原还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草原中的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包括了各种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
三、沙漠沙漠是一种特殊的陆地生态环境,它们干燥荒凉,雨水稀少,温度变化很大。
沙漠中的生物在适应这种极端环境方面发挥了非常出色的能力。
沙漠中的植物通常能够忍受长时间的干旱,而动物则能够通过减少代谢率和减少水分损失来适应干旱。
沙漠还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生态系统,在过度开采、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沙漠生态系统很容易遭受破坏。
四、湖泊湖泊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为湖泊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氧气的供应和水循环的调节等等。
湖泊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其中包括了各种鱼类、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等。
湖泊经常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污染、过度开采和过度捕捞等等,这些活动都对湖泊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课件.ppt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局域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植被的概念 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太平洋,西连内陆,受海洋季风影响的程度不同 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化,依次分
布三大植被区域
湿润森林→ 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垂直地带性
温度、降水随海拔变化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相当于平地北移60公里 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界限后,降水量又降低
者均北纬42度。但长白山距海较近,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天山位于内陆,属荒漠范围。
长白山天池的 植被垂直带谱
天山的植被 垂直带谱
垂直带与水平带的关系
植被类型在山体垂直方向上的成带分布和地球表面纬度水 平分布顺序有相应性
垂直带与水平带上相应的植被类型,在外貌上也基本相似 纬向带的宽度较垂直带的宽度大得多 纬向带是相对连续的,而垂直带在是相对间断的 虽然纬度带、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分布顺序的相似性但,植
物种类成分和群落生态结构有很大差异
垂直带与水平带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坡向
南坡 北坡
坡度
平地 陡坡 缓坡
非地带性植被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格局
本章结束
垂直地带性: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地垂直交替
垂直带谱
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 具体顺序依不同地区而异
台湾玉山的 植被垂直带谱
垂直带特点
垂直带谱的基带与该山体所地区的水平地带性植被相一致 越向高纬度,垂直带谱越简单,极地为冻原带,水平带与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来源:中国生态系统评估与生态安全数据库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网页地址:/userfiles/file/%E7%94%9F% E6%80%81%E7%B3%BB%E7%BB%9F%E6%A0%87%E5%87%86/%E9%99%86 %E5%9C%B0%E7%94%9F%E6%80%81%E7%B3%BB%E7%BB%9F%E5%88%86 %E7%B1%BB%E4%BD%93%E7%B3%BB.htm1 目的建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为生态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技术规范,促进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数据的交流与共享。
2 术语和定义2.1 种群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2 群落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不同生物物种的集合。
2.3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2.4 生态系统结构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非生物环境要素。
2.5 生态系统过程是指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这样方式和机制,主要包括物质代谢循环、能量流动、生态演替和信息反馈等过程。
3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3.1 数据库内容陆地生态系统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要素、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生态系统过程要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栅格要素、其他要素等。
3.2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分类与编码生态系统分类系统采用6级分类单位:生态系统型: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纲: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目:如针叶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科:如寒温带和温带山地针叶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属:如落叶松林生态系统丛:如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编码方式(X-XX-XX-XX-XXX-XXX),见表1和表2表1 生态系统分类单位编码生态系统纲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生态系统目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其余分类单元类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季相 特点:无明显的季相交替 组成雨林的每一个植 物种都终年进行生长活动, 但仍有其生命活动节律。 乔木叶子平均寿命13~14 个月,零星凋落,零星添 新叶。多四季开花,但每 个种都有一个多少明显的 盛花期。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热带雨林的物质生产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Boreal Forest
北方针叶林
草原 1. Steppe(欧亚大陆草原) 2. Prairie(北美大陆草原) 3. Pampas(南美草原) 草原 4. Savanna(稀树草原) 5. Meadow(草甸草原)
草原
草原 1. Steppe(欧亚大陆草原) 2. Prairie(北美大陆草原) 3. Pampas(南美草原) 4. Savanna(稀树草原) 5. Meadow(草甸草原)
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热带雨林群落外貌结构
群落层次复杂而不明显——乔木一 般可分三层,第一层高30~40米以 上,树冠宽广,有时呈伞形,往往 不连续;第二层一般20米以上,树 冠长、宽相等;第三层10米以上, 树冠锥形而尖,生长极密。再往下 为幼树及灌木层,最后为稀疏的草 本层,地面裸露或有薄层落叶。 协同进化:热带雨林中,生态位 分化极为明显。植物对群落环境的 适应,达到完善的程度,每一个种 的存在,几乎都以其他物种的存在 为前提。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B.动物种类繁多,特化普遍,大型动物多K对策 动物种类的特征
植被特点给动物提供了常年丰富的食物和多种多样的
隐避场所,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巴拿马附近 的一个小岛上,面积不到0.5个平方千米,就有哺乳动物 58种!但每个种的个体数量少,捉100种动物容易,但捉 一个种的着100个个体却很困难)。 长期进化过程中,生态位分化并特化,大多数热带雨 林动物均为窄生态幅种类。 热带雨林的生境对昆虫,两栖类、爬虫类等变温动物 特别适宜,它们在这里广泛发展,而且体驱巨大, 大型 动物多K对策型。
多高于20℃,温度的日变幅2-9℃。 年降水2500~4500毫米,全年均匀分布,无明显旱 季。在中午降大雨,雨后很快天晴。常年多云雾,日照 率低。 土壤风化过程强烈,母岩崩解层深厚;土壤强烈淋 溶,基性离子被冲走,留下三氧化物,被称为硅红壤化 过程。 土壤养分极为贫膺,而且是酸性的。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热带雨林群落外貌结构
发达的层间植物——寄生现象突出,
藤本植物多木本,粗如绳索或电线杆, 一般长70米左右,有时达240米。其中 大藤本可达第一乔木层或第二乔木层, 主干不分枝,达天顶时则繁茂发育。小 藤本多单子叶植物或蕨类,一般不超出 树冠荫蔽的范围。 空中花园——附生植物生长在乔木、 灌术或藤本植物的枝叶上,其组成从藻、 菌、苔藓、蕨类到高等有花植物均有。 绞杀植物——有的植物开始附生在 乔木上,并常杀死藉以支持的乔木,所 以被称为“绞杀植物”如无花果属的一 些种。
具体顺序依不同地区而异
海拔对生物群落类型的影响
海拔对生物群落类型的影响
台湾玉山的 植被垂直带谱
垂直带特点
垂直带谱的基带与该山体所地区的水平地带性 植被相一致 越向高纬度,垂直带谱越简单,极地为冻原带, 水平带与垂直带重合
在同一纬度内,经度不同也影响山体植被的垂 直带谱
如长白山(东经128度)、西部的天山(东经 86度),两者均北纬42度。但长白山距海较近, 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天山位于内陆,属荒漠 范围。
沙漠、荒漠 Desert
沙漠、荒漠
7. 苔原/冻原 Tundra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理想大陆)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格局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Tropic Rain Forest E.)
生态系统的特征:以热带雨林为例 (1)环境特征:高温高湿 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6℃以上,月平均温度
研究性学习---
生态系统特征与分布
!!! 提示:领会的知识框架
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特征:水热条件的组合 生态系统的结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建群种的
特征;季相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生产;物质循环(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增值 生态系统的服务:生态服务(资源支持,环境保障) 生态系统的分布:世界上的分布,中国的分布,云 南的分布 人类的影响与破坏:过度利用,环境污染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
• 热带雨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 • 苔原
我国植被分布纬度地带性
从南自南沙群岛,北至黑龙江,跨50多个纬度
从南向北形成各种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 和寒温带
在湿润森林区域内,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长白山天池的植被垂直带谱
天山的植被 垂直带谱
垂直带与水平带的关系
植被类型在山体垂直方向上的成带分布和地球表面 纬度水平分布顺序有相应性 垂直带与水平带上相应的植被类型,在外貌上也基 本相似 纬向带的宽度较垂直带的宽度大得多 纬向带是相对连续的,而垂直带在是相对间断的
虽然纬度带、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分布顺序的相似性
但,植物种类成分和群落生态结构有很大差异
垂直带与水平带
13.1.4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坡向
南坡
北坡 坡度 平地 陡坡
缓坡
非地带性植被
水热配置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类型
13.2 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1.热带雨林 Tropic Rain Forest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Subtropic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3. 温带落叶阔叶林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Summer 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4. 北方针叶林 Boreal Forest 5. 草原 Steppe(欧亚大陆草原)/Prairie(北美 大陆草原)/Pampas(南美草原)/Savanna(稀树 草原)/Meadow(草甸草原) 6. 沙漠 Desert 7. 苔原/冻原 Tundra
(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分布
热带雨林在亚洲的分布: 东南亚岛屿、往北部分延伸形成沟谷雨林 在中国的分布:海南岛、云南南部、台湾南部
(6)人类的影响和破坏
森工采伐 种植园建立 刀耕火种 过度采集 环境污染
13.4 研究性学习
根据认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思路,研 究性学习其他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分布
热带雨林净第一生产力的 平均值为20吨/公顷.年, 太阳固定量为3.4×107焦/ 米2.年,光能利用效率约 为1.5%,为农田平均光能 利用率的2倍。巨大的初级 生产能力带动了次级生产 能力,热点雨林从而也是 世界上动物生产能力最高 的区域之一。热带雨林在 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是 最高的。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Subtropic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Summer 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Summer 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热带雨林木本树种的生物学 特性 板状根。第一层乔木最发达,
第二层次之。每一树干具1~10条, 一般3~5条,高度可达地面上9米。 独木成林 裸芽,乔木的叶子在大小、形 状上非常一致,全绿,革质,中 等大小。幼叶多下垂,彩色 老茎生花(结果):在短枝上 的叶芽或叶腋的潜伏芽形成,且 多一年四季开花。 多昆虫传粉。 滴水叶尖。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 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 速度快,强度高 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几 乎全都贮备在植物生物量 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很 快,很快矿质化,直接被根 系所吸收 形成的植物生物量又被大 量的消费者所利用,其代谢 废物和动植物尸体又被快速 地分解回归到土壤。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13.1.3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13.1.4 局域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13.1.1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植被(vegetation)的概念
植被与生态系统
影响植被及生态系统分布的主要因素
水热条件:水分和温度
水热条件变化的主导因素
纬度主导温度条件,形成纬向地带性 经度主导水分条件,形成经向地带性 海拔影响温度和水分,形成垂直地带性
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 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区域
湿润森林
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中国大陆温度分布规律
中国大陆水分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
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13.1.3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温度、降水随海拔变化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相当于平地 北移60公里 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界限后, 降水量又降低 垂直地带性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 地垂直交替 垂直带谱 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速度快, 强度大,效率高
光能利用效率高,地上
生物量大,净第一生产力 高; 呼吸消耗很大; 地上生物量每公顷可达 300吨上下,年总第一性 生产力124.4吨/公顷; 食物网及其复杂,能量 流动渠道多,强度大。
(4)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
环境支持 热带雨林面积近1700万平方千 米,约占地球上现存森林面积的 一半; 地球上生物生产能力最大的生 态系统; 维护着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多 样性,蕴藏着最丰富的生物种质 资源和遗传资源; 地球之肺,对地球氧气的生产 及其与二氧化碳的平衡起着关键 性的作用; 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