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的“先锋叙事”——以余华作品为例
直面苦难的先锋精神——论余华小说的身体叙事
125作家作品论一、身体叙事与美学取向余华丝毫不避讳自己暴力叙述的欲望:“我对叙述中暴力的迷恋,现在回想起来和我童年的经历有关……当时我们家的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我可以说是在哭声中成长起来的,我差不多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哭声。
”①他敏感地感受到了历史在这个空间中的呐喊,这与其说是一个救赎地,毋宁说是一个苦难场域。
在此地,余华可以听见最终极的欲求和挣扎。
叔本华也说:“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变成他不可忍受的重负。
”②在余华小说的身体叙事中,他着重描写了人的欲求和挣扎的关系,并且洞悉了这一切所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余华也特别喜欢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将历史暴力进行肢解。
小说《现实一种》,是能够最直观地体现余华对历史暴力的肢解的。
小说中的复仇进行到后期,已经有了一定的“游戏”意味。
山岗把山峰吊在树上让其笑死的时候,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仇恨成为了对抗无聊与空虚的游戏,成为一种验证自身存在价值的机械行为。
然而需要思考的是,这种仇恨意识的来源在哪里?宽恕的可能性是被何种成分所压抑的?仇恨为何看似永无止境?山峰的妻子明白,暴力存在于人的私欲之中。
她知道,当医生得知她要捐献山岗的身体时肯定内容提要:余华小说的苦难描写,在同时代作家中一直别具一格,成为其叙述的凭借点和先锋品质的防守高地。
这种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身体治疗与身体伤害的关联性思考、悲剧的“仪式感”、对鲁迅传统的精神继承。
通过对其身体叙事的探究,可以对余华小说中的先锋精神进行深入的解读,也可对为人津津乐道的“暴力美学”进行新的探索和解析。
关键词:苦难 身体叙事 先锋精神 暴力美学直面苦难的先锋精神——论余华小说的身体叙事尹林126百家评论 2019年第1期 总第38期是会“兴高采烈的”,没有人关心她是否真是山岗的妻子。
219339645_荒诞与现实——浅谈余华《第七天》先锋叙事的重现
001[摘 要]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在观照现实的同时,延续了余华早期的先锋叙事风格,重现了先锋叙事的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余华回归传统写作后作品中先锋叙事的新突破。
试图从《第七天》的叙事入手,分析《第七天》中重现的先锋叙事元素,探讨余华在回归传统之后,在先锋与现实纠缠之间对先锋精神的捍卫与坚守。
[关 键 词] 余华;《第七天》;荒诞;先锋叙事荒诞与现实——浅谈余华《第七天》先锋叙事的重现王 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中国文坛崛起。
马原、洪峰、苏童、余华等青年作家登上文坛,他们对现有的社会秩序、理性逻辑、创作原则和欣赏习惯报以怀疑的态度,在创作中追求风格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经验上的新奇。
余华早期创作的小说《死亡叙述》《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等,以异乎寻常的先锋叙事颠覆了传统小说模式,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也由此引发了一次先锋实验创作高潮。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给文学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市场化的冲击导致文学丧失了其原有的社会效应。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先锋文学的生存发展环境。
先锋文学特有的前卫性、创新性以及新奇的形式实验等,都在90年代初期多元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冲击下,难以继续发展。
众多先锋小说家的创作进入“瓶颈期”,开始回归现实主义,集体转型。
余华的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逐渐转型,与80年代冷漠、暴力的叙述风格不同,开始有意识向传统回归,故事中展现出生活的本来面目和人生的自然状态,充满温情的叙述话语,弥漫着悲悯和温情的气息。
余华在作品中开始倾注人文关怀,关注人物命运,塑造有血肉的人物。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余华由先锋小说回归传统讲述故事的过渡作品。
之后创作的《活着》是余华在回归传统写作方式上踏出的最坚实一步,而在其后的《许三观卖血记》则标志着余华逐渐完成了回归传统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型。
本文要讨论的作品是余华继《兄弟》之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著称。
他出生于1960年,祖籍山东高唐,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
他的写作生涯开始于1978年,当时他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
余华在1983年发表了他的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并在1987年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如《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和《一九八六年》等,这些作品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于1990年出版,而他的代表作之一《活着》于1992年出版。
余华的写作风格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独特理解而著称。
余华的小说常常以第一人称叙述,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来讲述故事,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主人公孙广才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余华的小说也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而著名。
他运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将普通人的生活描绘得生动而真实。
同时,他打破了人们常用的传统文字语言运用方式,独出心裁地把过去认为不合语法规则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语句,让人读来耳目一新。
在叙事结构上,余华也打破了传统的小说结构形式,采取时空错位、分裂、语句倒装等手法,让情节呈现多重性,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
例如,在《活着》中,余华通过时空错位和分裂的手法,将主人公福贵的经历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交叉呈现,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福贵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余华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艺术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为人称道。
他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人性、社会和生命的独特见解,让读者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余华,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赞誉。
在他的作品中,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主题。
本文将从“死亡叙事”的角度,探讨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无法叙述的死与先锋小说的叙事经验余华的小说经常涉及死亡,但这些死亡往往无法用常规的方式叙述。
论余华小说的“零度写作”——以《活着》为例
2023年第8期- 51 -一、“零度写作”理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学的内容及形式也会产生变化。
在阶级出现以前,文学语言具有自由性和丰富性,整体写作风格呈现一种欢欣感。
而17世纪阶级出现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权力集中,扼杀民众的话语权,自由的文学转变为古典写作,古典写作成为既具有工具性又有修饰性的写作。
显然,巴尔特对古典写作的概括评价是具有批判意味的,因为在《写作的零度》一书中“工具性”被解释为“形式被假定为为内容服务,正像一种代数方程式为一种运算步骤服务一样”,修饰性则指“这种工具是以在其功能以外的外在事件来修饰的,此功能是它毫不犹豫地从传统中继承而来”。
由此可见古典写作存在着某些问题,它不仅缺乏对写作的种类和意义以及语言结构的讨论,而且强调写作要有说服目的,过于政治化。
因此,作家的意识形态经过不断分裂和发展,古典写作又转为现代写作,写作变得更加多样化,例如有中立客观的写作、口语化的写作、民众主义的写作等。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神圣被打破,思想写作的权利被怀疑,语言解体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纯文学威胁着一切不是纯然以社会性言语为基础的语言。
一种混乱的句法不断向前展开,于是语言的解体只可能导致一种写作的沉默了。
”这种沉默让语言的秩序逐渐被瓦解,文学语言被破坏,一些作家陷入失写症,开始逃避惯用语言,不再对作品中创造的语境负责,此时的文学进入了低谷期,马拉美、福楼拜等作家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罗兰·巴尔特提出:“创造一种白色写作,它摆脱了特殊语言秩序中的一切束缚。
”这里的“白色写作”就是“零度写作”,“零度写作”的概念由此诞生。
陈晓明先生在《表意的焦虑》中曾这样评价“零度写作”:“巴尔特设想有一种摆脱了意识形态、摆脱历史记忆的纯粹文学写作。
”这说明“零度写作”具有丰富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零度写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直陈式写作、非语式写作,也是新闻式写作。
【推荐下载】探究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键入文字]
探究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由人物的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淇紧张转向温和舒级的成功转型.
余华的小说创作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最初发表在1991年第6期《收获》上时名为《细雨与呼喊》) 这部作品一经间世,人们便立即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余华对他前期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他的创作发生变化的开始。
,,[lj(P341,《活着》的发表标志了先锋叙事的成功转型。
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l1卿36)他的小说前后时期的变化正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必然.
叙事时间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余华前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重要的特
1。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第一篇: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学生姓名:殷强学号: 1102010442 所在院系:教育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届次: 2015届指导教师:管军职称(学位):副教授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淮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剽窃别人的内容;2.毕业论文(设计)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注释说明来源;3.毕业论文(设计)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5.若在省教育厅、学院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院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前言 (2)一、关于余华 (2)(一)余华生平 (2)(二)余华道路 (3)二、先锋余华 (4)(一)先锋文学 (4)(二)小说主题 (5)三、转型之路 (7)(一)转型原因 (7)(二)再度启程 (8)四、现实余华 (9)(一)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 (9)(二)小说里的温情 (11)五、小说艺术 (11)(一)细部刻画 (12)(二)重复叙事 (12)六、结语.................................................................12 参考文献.................................................................14 致谢 (16)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学生:殷强(指导教师:管军)(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摘要:在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里,余华总是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以至于他的作品和他本人常常受到人们的不理解。
坎陷视野下余华的“零度叙事”研究——以小说《活着》为例
现当代文学坎陷视野下余华的“零度叙事”研究——以小说《活着》为例吴滤广西大学文学院摘要: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余华的写作采用的是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较少地掺杂进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以“零度”的叙事开启了其小说叙事模式的“先锋”。
他的作品仍蕴含着作家本我的主体意识和情感。
从坎陷视野的角度来分析其小说《活着》,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的三个叙事特征,即叙事文本的冷淡与情感的愤怒、叙事话语的主观与意识的表露、叙事节奏的急促与情节的重复。
关键词:《活着》;余华;坎陷视野;零度叙事作为“零度叙事”的滥觞之地,法国的叙事学理论已经相当的成熟。
其实,不仅仅是在法国,“零度叙事”这一叙事学理论也得到了许多中国作家的借鉴,而余华正是其中之一。
“零度叙事”是一种形式,而有形式必定会有内容,内容也就会反映作者的情感。
因此,“零度叙事”并非为“纯零度”,尽管许多作家在追求“零度”,并在叙述时隐藏了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文字中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
《活着》中福贵的一生,最突出的便是苦难和悲剧了,但是让主人公来讲述他的故事时,就使人心灵愈加震撼。
余华的“零度叙事”正可以用坎陷的视野,从最细微、不容易被发现的“非零度因素”入手,通过叙事文本的冷淡与情感的愤怒、叙事话语的主观与意识的表露、叙事节奏的急促与情节的重复这三个方面来破译。
一、叙事文本的冷淡与情感的愤怒情感对于叙事的一种渗透使得人物的发展与作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活着》中,“苦难”一直是余华极力表现和反复渲染的主题。
在小说《活着》中,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借福贵的一生,对造成中国普通老百姓苦难的根源进行了探寻。
余华在这部作品中叙事是冷淡的,但冷淡中包含着他对于旧社会的控诉。
作为医生,应该本着“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原则去救人,而不是去害人。
《活着》中的医生趋炎附势、攀附权贵,为了抢救县长的老婆而使得有庆因失血过多而亡。
关于这一情节,余华在《活着》中叙述的是:“医生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
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以余华《活着》为例
10神州文学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以余华《活着》为例刘玮依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摘要:我国许多作家早年都以先锋作家身份出场,作品多在揭露人性的阴暗与丑恶,带有较强的实验性。
而经历时代的变迁,又逐渐由曲折的形式探索,过渡到严肃的生活思考,转型之路满载着当代作者艰辛不易。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由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轨迹,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因此,本文选取余华作者的小说《活着》,研究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希望能为文学创作与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先锋到现实;叙事转变;方案;《活着》余华是当代文学中颇具影响力与争议的著名作家,写作多年依然保持着创作的鲜活力量,其早年以激进的先锋创作姿态闻名,后期峰回路转,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写实特征。
观之前后作品叙事方法悬殊,风格大相径庭,给现代文坛制造了热议许久的重要课题。
一、余华小说《活着》的研究价值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创作的转变是每个作家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我国九十年代,先锋文学就经历了巨大转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而作者余华的小说《活着》,成为了先锋文学转折的重要标志,从实验性、探索性的“技术世界”中抽离而出,转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境遇。
且力求在条理清晰的故事中,重构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话关系。
余华的《活着》减弱了先锋小说的创作模式及实验性,以较为平时的语言叙述人文精神的话题,故事情节完整,追求理性的深度。
对于探索文学创作由先锋到现实叙述的转变轨迹,有着较强的研究价值。
为当代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素材,是对文学自由探索精神的本质求索,这也是文学创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余华《活着》由先锋到现实叙事得转变体现1、叙事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在《活着》之前,甚至在开始创作《活着》的时候,作者余华还在沿用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式叙述方式。
据作者自己所述,他在这种叙述方式之下,发现创作《活着》时,越发难受,总感觉隔了一层东西。
而后他才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以人物自己的角度来发言。
从《活着》看余华小说从“先锋”到“现实”
从《活着》来看余华“先锋”向“现实”的转变11级汉语言文学(2)班 45号侯健明摘要:余华1980年代的创作以“愤怒”的写作显示了先锋文学的挑战性姿态,把人类内心最深处的黑暗、残酷及卑琐释放出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惊恐不安和绝望的世界。
而其1990年代的创作以幸存者的言说表达了虚伪的“活着”的人生关怀,明确显示出向“现实”转变的倾向。
这表明他已进入了“新写实”的行列, 他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等都已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先锋、现实、转变一、80年代余华先锋小说的历程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余华是在主题和叙事上最“冷酷”的一个,他前期的小说总是与常理相对抗,对传统文化、文学观念进行挑战,对人性中恶的一面予以揭露,“死亡”成为描写最多的主题。
余华在80年代的小说中,主要是用语言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真实变成一种对所有他人的真实。
余华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血腥和冷酷,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
他是基本沿着残雪生存探索的路子走的,即善于超现实画面的营造,但余华与残雪不同之处在于余华更强调了语感和叙述的策略,这点余华由于同一时期的苏童近似。
余华小说主要特点有两点:一,刻意追求“无我”的叙述效果,创造出一个冷漠的叙述者。
二,发掘人性中“暴力”的本性,并用富有诗情画意的叙述进行描写。
1987年1月《北京文学》上刊出年轻作者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迅即引起读者的注意。
作品不安排理出牌,不仅叙事次序前后颠倒,故事的内容也似漫无头绪。
然而这篇小说却预告着“余华现象”的到来。
在以后的十年里,余华以一系列的作品引导我们进入一个荒唐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暴力与疯狂的世界:骨肉相人情乖离不过是等闲之事。
在那世界的深处,一出出神智迷离、血肉横飞的大戏正在上演。
而余华告诉我们这也是“现实一种”,也有它的逻辑。
他不仅以文字见证暴力,更要读者见识他的文字就是暴力。
事实上,1985年开始小说变革也可以说是小说文体变革,最后归结为叙述语言的变革。
余华创作的先锋性5则范文
余华创作的先锋性5则范文第一篇:余华创作的先锋性余华小说的先锋性表现摘要: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突破传统小说在形式、语言方面的限制和常规模式,在叙述形式、叙述语言、叙述母题、叙述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质。
本文将从他作品的先锋话语、暴力与死亡母题、叙述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先锋性表现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1先锋话语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
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与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
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
而语言的创新不是没有规则的,它来自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感觉。
在余华的小说中,语言不再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
在余华前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
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只是概念化言语的所谓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
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
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以符号来代替:濒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17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
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
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疯狂的幻觉世界”———“小说的真实”对“再现现实的反拨” 余华在他的《虚伪的作品》一篇中这样说道,“事实上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
关于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关于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背景介绍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先锋叙事风格而著称。
所谓先锋叙事,即是指不受传统叙事方式约束,打破时间、空间、人物、情节等传统结构,突破小说传统表现形式,创造出新的形式和艺术效果。
余华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是198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世事如烟》,其中的《活着》极具影响力,至今仍被广泛翻译成多国语言。
在《活着》中,余华运用先锋叙事技巧,通过讲述一个男人的一生,叙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
这部小说的成功,吸引了大量读者和研究者对余华的关注。
先锋叙事的特点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手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与传统小说不同,先锋叙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在于它具有以下特点:1.非线性结构先锋叙事的小说往往是非线性的,不按照时间和情节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而是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自由穿梭,通过断章取义、回溯、预示、倒叙等手法构建起来。
通过这种方式,小说不仅展现了人物多维的生活经历,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令人深思在先锋叙事的小说中,作者往往通过小说中的角色和情节,表达对现实世界和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读者在阅读时,会被一些深刻的问题和哲理所吸引,以此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内心的想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3.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先锋叙事的小说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例如,余华的《兄弟》运用了多重叙述手法,让读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通过描写多种人物的生活故事,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
4.对传统文学结构的颠覆和创新先锋叙事的小说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结构形式,打破传统的角色、时间等限制,更多地关注情感和人性。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中,作家突破传统文学,从一个普通人物的视角出发,生动刻画了中国农村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引起了读者对于文学固化的思考。
先锋叙事的转型近年来,余华小说中的先锋叙事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型。
虽然作者仍然继续在小说中运用先锋叙事的手法,但他在创作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对于传统文学的借鉴、评判以及再现。
《现实一种》里的先锋叙事
《现实一种》里的先锋叙事《现实一种》余华在1986-1987年写作的小说,每一篇小说都可以被称为一个寓言。
他企图建构一个封闭的个人的小说世界,通过这种世界,赋予外部世界一个他认为是真实的图象模型。
这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解释世界的冲动,仿佛一个少年人突然发现他掌握着世界的秘密后迫不及待地要将之到处宣讲,他表面摹拟的老成中夹杂着一种错愕:事实上,正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产生了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也确实发现了世界的另一面。
但这一时期他所刻意追求的“无我”的叙述效果迫使他不得不创造一个面具:一个冷漠的叙述者,结果,是他的冷漠而不是他的震惊留给当时的读者很深的印象。
余华在小说集《现实一种》的自序中说:“《现实一种》里的三篇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当时有人认为我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冰碴子。
”确实在作品中,冷酷寂寥的叙事语气,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的人物形象,精确、无情的暴力场景描写,以及细微沉着的血腥刻画等等,无不使读者毛骨悚然,目瞪口呆,现实原来还存在这样的一种。
其实,通过对小说的仔细阅读和体会,恰恰相反,作者其实在试图进行一个充满童心、彰显人性、关怀终极的模式建构。
作者是热血奔腾的,对人生充满关爱和激情,只是他采取的叙事策略以及修辞风格的特殊性,都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冷酷、血腥、暴力背后的深层内涵。
叙事对世界的解释构成了作品所讲述的故事,这个故事与一般哲学、伦理学、历史等意识形态话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解释不是概念,而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态度,也就是故事中所包含的审美意识形态。
那么,在《现实一种》中所包含的审美意识形态又是什么呢?作者所讲述的是一个近乎于丧失人性的极端冷血的家庭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骨肉相残的循环和往复,是人性中残忍一面的真实表现,反省的是人性深层的劣质和污浊。
虽然其中也不乏还有人性尚存的几丝暖意,但这并不能改变作品整体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余华的小说创作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最初发表在1991年第6期《收获》上时名为《细雨与呼喊》)“这部作品一经间世,人们便立即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余华对他前期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他的创作发生变化的开始,《活着》的发表标志了先锋叙事的成功转型。
“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l1卿36)他的小说前后时期的变化正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必然.叙事时间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余华前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碎传统线性完整的时间链,故意淡化情节和对故事性的消解,整个叙事结构在时间线索上是任意的、零碎的和散乱的,人物的游离性和符号化,时间、结构、人物是跳跃的和错乱的,叙事视角不断地游移和转换,叙事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历史背景。
余华小说的叙事深受法国新小说派核心作家罗伯一格里耶等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一种彻底多元化、碎片化的世界观。
他认为世界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种碎片的拼接。
因此,我们不可能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也不可能相信所谓的永恒真理,而只能认同这种碎片化的存在状态。
~由于世界本身不存在统一性,所以对中心意义的追寻也完全是徒劳和没有价值的。
同样就叙事而言,文本内部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中心意义,一切都只能是表面化、平面化和不稳定的,这种纷乱而不确定的过程就是文本的一切。
”川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一切的叙事时间已不再是客观意义上的、现实意义上的物理时间,而是作者随意调遣、安排的,并有意制造的一种错位的心理时间,呈现出碎片状态,让试图进入文本和历史的双向线索模糊化,将真实与虚幻相互交织。
中国先锋派现实主义转向及其原因探源——以先锋派典型代表余华为例
学位论文作者:芏淼,
签字日期:加孑年午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ofstate
with砌ition 弧d ht啪ry枷tude,ways ofhandlillg
and tlle托al c∞【dibon of creation.Ⅲ’rh垴ng a
li锄tllre,I,w拉le“mdng avant.星删e view f}om也e CKnese conteIllpofary
各派评论家对“先锋”派的创作及其转型众说纷纭,我们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狐疑:为什 么中国当代“先锋”派有种向‘‘现实主义”转向的共同倾向?这种转向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是由于先锋文学本身的困境,渐至于末路?还是作家终于意识到了市场和读者的存在?变化 是何种意义上的变化?“先锋”文学转向后的“现实主义”与传统上的“现实主义一是否完 全一致呢?余华是“先锋”派作家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无论是从主题改变还是从形式探索 转型上,都是与先锋文学发展同步同调的。本文尝试通过分别对余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 代作品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转交的表现和原因,并指出这种具有“集体和个人”特色的转 变在当代文坛上的意义。
先锋派作家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以玩弄语言游戏、态度残忍冷酷为其总体特征,突出 了“人性恶”的主题。到了90年代,先锋派作家纷纷将眼光转向现实。如余华以创作谈《虚 伪的作品》作为对前期作品的总结,陆续发表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 记》。其中无论是小说的主题还是叙述形式都无一例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先锋回归传统, 但也可以看出余华与现实发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且难能可贵的是余华并未因此失去自己小 说中惯有的先锋精神,并且90年代的转型为余华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市场和大量的读者。余华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成功转型,在众多的先锋作家中最具代表性。
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
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惊人的文学才华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先锋,其小说作品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在余华的作品中,有几部被认为是他的先锋小说,这些小说以其独特的主题和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首先,余华的小说《活着》被广泛认可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和苦难。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抓住读者的心灵,引发了对人性、生死和意义的深入思考。
通过主人公福贵的生活经历,作者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苦难时的勇气和坚韧,同时也呼吁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这种先锋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主题使《活着》称为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其次,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他的先锋之作。
这部小说以许三观卖血的故事为核心,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在艰难时期为生存而奋斗的故事。
通过对许三观及其家庭成员的刻画,作者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许三观内心世界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思考,对于社会问题和人性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以个体为表述对象的创作方式是余华先锋小说的典型特点。
此外,余华的另一部先锋小说《让生活回归生活》也值得一提。
这本小说是一个集体创作,由余华和其他五位作家共同完成。
小说以当代生活为背景,以多个角色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以多元的叙述方式揭示了当代人面对现实问题时的心理和行为。
小说的创新性在于采用了多元的叙述视角和交错叙事的方式,通过不同角色的故事呈现了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种对于文学形式和叙事方式的创新使《让生活回归生活》成为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并且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余华的先锋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与众不同。
他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让生活回归生活》等都被广泛认可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精神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精神八十年代后期,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文学思潮潮水般涌入中国,出现了大批惊世骇俗、充满着反叛和颠覆意味的作品,引发了一次艺术内在结构的变异与新生,突破了中国文学艺术叙述方式的稳定系统,被文坛称之为“先锋小说”,余华,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作家,其《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现实一种》都成为了先锋小说的典范之作。
之后,余华的创作出现变化,九十年代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被评论界指为先锋性消退的转型之作,2005年出版的《兄弟》,这部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创下当年纯文学期刊销量第一的记录的作品,在创造了文学刊物的出版界奇迹后被批判为商业化的媚俗作品,很多评论家痛心疾首认为先锋精神在中国就此消亡。
先锋,原隶属于政治意义或军事内涵,后被使用在文化艺术上,长期以来,评论界将其定义为反传统、侧重于语言、文本的实验与叙事迷宫的制造。
然而当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被实验过之后,文本和语言的探索空间越来越狭小,之前所谓的“先锋”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探索动力及目标,于是一些先锋作家从先锋的实验转向传统的回归,但这并不意味着先锋精神就此泯灭与丧失,而是一种更加扎实的探寻,是从封闭的文学象牙塔中走向社会、从文字的自恋走向大众的过程。
先锋应是一种精神,“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1]真正所谓的先锋精神,应该就是一种不断探索与创新,是对内涵与形式的永不厌倦的探索,正如余华本人所谈到的,“我觉得最大的误解是把先锋文学变成了理论的,而不再是把它当成真正的作品”[2]余华的创作正是以建立、颠覆、重构的过程和不懈的探索印证着先锋精神的一个个脚印,在不同的时代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
一、语言、叙事、文本的实验余华的创作道路与周围的环境相关,他深刻地感受着时代文化和心灵的冲击,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在传统中挣扎、冲撞,在长期疏离化的状态下,传统的艺术方式对于现实已经不能适应,而现代主义恰恰填补了中国文学面对现实而难以表达的困境,它提供给文学新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事与刑罚》 往
①和② 的语 言表达并不合乎常规语法规范 。 的习惯式 ①
表 达 应该 是 “ 为 此 时 再 说 那 些 我 真 正 想 说 的 谖 已经 没 有 意 因
思。” 的习惯式表达应该是“ ② 于是我就在这些不停 叫唤的老
及 人 物 不 可 预 知 的 命运 。
颠 倒 、 受 语 法 固有 序 列 束缚 的表 达 方式 。 余 华 的这 段 话 , 不 ” 指
出了语 言 的不 确 定性 表 现 在 两个 层 面 : , 法 上违 背 传 统 的 一 语 表 达 方式 ; . 言强 调 的是 感觉 , 言具 有 创 新性 。 二 语 语
2 世 纪 8 年 代 的 中短 篇 小 说 中 。 许 多叙 述 语 言 采 用 非 O 0 有 习 惯式 语 言表 达 。 序 颠 倒 或 者 语 意 含糊 。 比 如 : 语
《 典 爱 情 》 对 “ 人 ” 屠 宰 ,现 实 一 种 》 对 尸 体 的 肢 古 中 菜 的 《 中 解 ,世 事 如 烟 》 中宿 命 般 的死 亡 … …这 些 场 景 中 的人 物 , 《 在
①“ 因为此时 已没有意思再说那些我真正想说 的话 。”
— —
《 西北 风 呼 啸 的 中午》
《 亡叙 述 》 死 《 情 故 事》 爱
( 于是 我 就 跟 着 这 些 不停 叫 唤 的 老 太 太 后 面走 着 。” “
— —
( 女 孩 此 刻 的心 情 像 一 页课 文 一样 单调 ” “ 。
太 太 后 面 走 着 。” 余 华 的叙 述 中 , 语 和 谓 语 颠 倒 , 语 和 在 主 状
宾语混乱 , 出先锋小说 的文本形式 实验 的特 点。③ 和④ 呈现
的叙 述 语意 模 糊 。 凋 的 “ 页 课 文 ” 单 一 到底 是怎 样 的 课文 ?“ 固 定 的 往 事 ” 底 是 那 桩 往 事 ? 余 华 在 小 说 中并 没 有 给 出 明 确 到 解 释 , 意模 糊 。 语 另 外 , 余 华 早 期 的 作 品 中 , 者 对 日常 经 验 和 文 学 惯 在 作 例 进 行 颠 覆 ,对 感 觉 的 高度 关 注造 成 了叙 述 语 言 的 创 新 性 。 余 华 力 求 通 过 创 新 性 的语 言 建 造 一 个 不 被 前 人 们 重 复 的 世
各 种 彼 此错 位 的生 存 境 遇 中做 出 了 无 可奈 何 的选 择 。 述 主 叙 体 以 “ 君 ” 的 姿 态 , 这 样 把 玩 着 小 说 中 的 人 物 . 同 把 暴 式 就 如
玩 着棋 子 , 他 们 无一 例 外 地 走 上 死 亡 之路 。 让 叙 述 主体 的张 扬 , 表 现 为 作 者 对 惯用 文类 的颠 覆 。 鲜 还 《
— —
血 梅花 》 对武 侠小 说 的 颠 覆 。通 常 的 武 侠 小 说 中 , 人 公武 是 主
④“ 那模样很像一桩 固定的往事一样安详无比。”
— —
功 盖 世 , 恶 如 仇 。 鲜 血 梅 花》 疾 《 中的 阮 海 阔却 没有 半 点 武 功 ,
手 无缚 鸡 之 力 , 管遵 从 母 命 为 父 报 仇 . 他 的 心 中 没 有 任 尽 但 何 仇恨 的情 绪 。 《 典 爱 情 》 对 古 代 才 子 佳 人 小 说 的 颠 覆 。 古 是 小 说 中 的 公 子 既 没 有 金 榜 题 名 ,也 没 有 与 小 姐 美 满 完 婚 : 小 说的结尾 , 因柳 生好 奇 打 开坟 冢 , 姐 永 远 无 法 还 阳 . 者 并 小 作 没 有 为 读 者 讲 述 一 个 才 子 佳 人 最 终 大 团 圆的 故 事 。《 边 的 河 错 误 》 对 侦破 体 裁 小 说 的颠 覆 。公 安 人 员 绞尽 脑 汁 力 求 查 是
叙 述 主 体 地 位 张 扬 ,首 先 表 现 为 叙 述 者 高 高 在 上 的 注 视 。正 如余 华 自己所 说 的 :我 的心 脏 没 有 随 着叙 事 跳 动 , “ 全 是 眼睛 里 看 到 的 。” 随 叙 述 主 体 的 视 线 , 们 看 到 了一 个 个 跟 我 触 目惊 心 的 场 景 :十 八 岁 出门 远 行 》 中成 人 世 界 里 的 欺 诈 , 《
多种可能 . 同时呈 现 几 个 层 面 , 并且 在 语 法 上 能 够 并 置 、 位 、 错
、
叙 述 主 体 张扬
余 华 早 期 的 作 品 中 , 述 主 体 好 像 无 处 不 在 . 见 所 闻 叙 所 飘 忽 不 定 , 知 全 能 地 告 诉 读 者 在 某 个 场 合 里 发 生 的事 情 以 全
× 一L c o 0 z 0 》 z 0 o4 .
成
训
, ,
述 语 言 中 . 是 语 言 的 不 确 定 就 这种 现 象 没 有 了。 着 写作 实 随 的 叙 述 语 言 贴 近 民 间 , 合 了 符
Hale Waihona Puke 支 离 破 碎 的 情 节 , 沌 虚 无 的时 空 , 涩 难 懂 的 语 言 , 全 消 混 晦 完 解 文 本 意 义 单 一 清 晰 的 表 达 , 作 成 为一 场 形 式 的游 戏 和 价 写 值 的 冒 险 。余 华 。 是其 中 的一 个 。 就
一
现 实语 言 规 则 . 意象 明确 而 简 洁 。 关 于语 言 的 不确 定 性 . 华 自 己有 一 段 论 述 :所 谓 不 确 余 “ 定 的语 言 , 不 是 面 对世 界 的 无 可奈 何 , 不 是 不 知 所 措之 后 并 也 的含 糊 其 词 。事 实 上 它是 为 了寻求 更 为 真 实 可 信 的表 达 … … 为 了表 达 的真 实 , 言 只 能 冲破 常 识 , 求 一 种 能 够 同 时呈 现 语 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