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法国城市化中的移民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城市化中的移民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易 作 。 操
式 既 科 学 又 比 较 合 理 而 且 容
标 就 可 以 落 户 该 城 市 这 种 方
指 标 农 民 工 一 旦 达 到 这 个 指
以 转 化 设 计 成 一 种 量 化 考 核
该 城 市 作 出 贡 献 这 种 贡 献 可
遇 也 要 像 法 国 移 民 一 样 要 为
市 享 受 城 市 社 会 保 障 福 利 待
法国的行政管理体系是采取中央集权制, 法国的行政管理体系是采取中央集权制,某些方面与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相类似。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相类似。法国早已不存在农民 工问题, 工问题,而其外来移民问题就相当于我国的农民工问 因而法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管理经验, 题,因而法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管理经验,对我国 的农民工问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的农民工问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成员:顾阳 苗阳 李余斌 张玉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来移民众多。土地广袤, 外来移民众多。土地广袤,人力资源 不足,为此, 不足,为此,法国政府积极吸收外来 移民。 移民。法国移民对法国所造成的影响 是两面性的:一方面, 是两面性的:一方面,移民为法国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法国社会的 重要性不言而喻,战后“ 重要性不言而喻,战后“辉煌的三十 期间, 年”期间,法国经济得以强劲发展离 不开大量移民的贡献;另一方面, 不开大量移民的贡献;另一方面,它也 给法国社会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给法国社会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民 工 如 果 想 将 户 籍 迁 移 到 城
障 制 度 的 福 利 待 遇 题 。 农 问
受 同 当 地 居 民 一 样 的 社 会 保
题 说 到 底 就 是 农 民 工 能 否 享

1999年~2000年法国城市规划改革及其启示

1999年~2000年法国城市规划改革及其启示

高度的一致性,并不代表在 面对 内部竞
争与矛盾时也能做到互助统一。长久以 来的行政区划制度决定了 城市”就是培 育其内部机构 元,是能对本身复杂的经济、社 会、环境
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虽然分权改革极大
地推动了地方政府的能动性 掀起了以市 镇为竞争主体 、积极推行城市开发的热 潮,但却导致市镇政府权力缺乏有效_调 办 与监管,
作者 介] 简 萱 市
为了创造更有效的市场环境 调动各地政
主要针对城市规 划领域, 明确现代城市
擦的,这种合作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共
同体 的威员在面对外来竞争时能表现出
府的积极生
发展和体制创新主体,减轻国家负担,并
规划的价值理念、体系架构,并在 《 有关
加强及简化市镇台作法》的基础上细化 了区域规划中城镇群结盟的原则、联台 决策制度及规划编制.实施程序。
[ 关键 词] 域 共 体台 作机制 , 持续发 展,城 乡统 筹 法国 [ 文章蝙号]0 60 2 (02 0 1O 0 [ 分类号]u 8 [ 10 022 0 )50 t 4 中囤 T g3 文猷标识 B 硼 Ura ln i b nPa n gReom A 瞻 Is o sl F a o rm 1 9 o2 0 /e gX a n fr e s n n rn eFo 9 9T 0 0F n u n
市互助与更新法* S U , 旨在对公共政策领域进行系 (R)
集权的强制力保障,经济迅速崛起。在此期间,为满足
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法国确 Ⅱ了自上而下系统的现代
城 市 规 划体 系, 并 实现 了工 业化 与 城 市化 的 相 互 促进 同步 发 展 。
统改革。新法始终围绕主张区域统筹和谐的可持续理念

法国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及启迪_巴黎大区考察记

法国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及启迪_巴黎大区考察记

法国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及启迪——巴黎大区考察记黄 序 当前,世界正处于城市化的大潮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卷入这股潮流之中。

法国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始得较早,伴之而来的城市化也开始得较早,对城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喜与忧有着深切的体会,他们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法国城乡发展现状法国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19世纪时它与英国同为世界强国,虽然在19世纪末叶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超过,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上仍是领先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恢复很快,1949年工业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平。

目前,法国经济十分发达,国内生产总值仅低于美国、日本、德国居世界第4位。

据世界银行估计,1993年法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2490美元。

由于法国经济发达,工业发展水平较高,法国的城市化进展也较快。

据统计,1994年法国共有人口57741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54119万人,占总人口的96◊,农业人口23218万人,占总人口的4◊。

在总人口中共有劳动年龄人口262317万人,其中非农业劳动力251014万人,占总劳动力的9517◊,农业劳动力11313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13◊。

由此可见法国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95◊以上。

所以他们把200人以上的居民点都称为市。

较小的市,看起来象我们的一个村子,周围是大片的农田,但住在这里的并不都以农业为职业,因为这里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一个小市周围的农田仅需很少农户就可以经营得很好,例如在巴黎大区的欧尔芬市,全市共有300多户,900多人,仅有6户从事农业耕作,其余的人均以二,三产业为职业。

尽管法国工业发达,城市化率很高,但法国的农业并未萎缩,而是也很发达。

1993年,法国耕地面积为182515万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3312◊,人均占有耕地01316公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1246公顷);永久性牧场107614万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1916◊,林地149311万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711◊。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启示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启示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启示法国城市化历程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杨澜付少平蒋舟文Résumé : La France est passé d’un pays où prédominait la petite agriculture à une nation où l’industrie va de pair avec l’agriculture. C’est durant cette étape que s’est réalisée l’urbanisation. L’étude de ce processus nous apportera des lumières sur l’urbanisation chinoise dans un pays où la petite agriculture occupe une place d’importance.关键词:法国城市化历程启示中国法国在实现现代化之前和中国一样是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但法国成功实现了工农业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

因此,法国城市化的历程和经验,值得中国深入探讨。

一、法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法国在17世纪前就已经陆续形成了三批城市,但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却延误了法国城市化的启动。

大革命时普遍建立的小农经济长期阻碍着工业化;革命中市场规则被政治风暴打乱,强化了法国金融家投资不动产的思想,使法国工业长期缺乏资金,难以壮大。

《民法典》确立了子女同等分配遗产的权利,使法国人为了避免财产分割而节制生育,也加速了土地在代际传递中碎化。

拿破仑战争又造成180万人死亡。

因此,1830年法国城市人口才占10%,城市化起步比英国(1775年)晚半个多世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七月王朝时期城市化开始起步,第二帝国时期全国城市化的展开七月王朝时期法国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3-3.5%,接近于英国的水平。

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法国城市化双重动力解读

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法国城市化双重动力解读

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法国城市化双重动力解读法国城市化概况以及特点(一)法国城市化历史进程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法国人口为6290万人。

法国原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150年间,工业活动版图大大扩展,农业耕作区相对缩小,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城市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法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期兴起阶段(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在英国的带动和影响下,法国迈出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

1800年法国城市人口比重仅10%,1880年上升到了35%。

第二阶段是加速扩展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这一阶段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全面发展和基本完成时期。

在工业化的强大推动下,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法国在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深入,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

第三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为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法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990、1995、2021年分别为67%、79%、74%。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二)法国城市化特点作为传统的农业国,法国城市化的历程有其独特性。

近现代早期法国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1.法国城市化进程与西欧大陆其他各主要国家步调一致,均呈低速增长之势。

传统意义上的西欧大陆国家主要包括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低地国家以及斯堪的纳维亚诸国。

除去荷兰这一特殊的“边缘国家”之外,西欧大陆国家城市人口的平均比例一直比较低下,如1600年为8.1%,1700年为9.2%,1750年为9.4% ,1800年为9.5%。

城市化进程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西欧大陆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某些同质性。

2.大小城市发展极不均衡。

据研究,法国城市的发展几乎完全局限于大城市内部的扩张,所增加的城市人口中有80%集中于人口在4万以上的大中城市中。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巴黎改建运动是指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法国政府在巴黎进行的一系列城市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运动。

这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

巴黎改建运动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巴黎改建运动以其对城市美学和环境的重视,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里程碑。

它强调规划、设计和执行的综合性,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被赋予了更高的重要性。

巴黎改建运动注重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功能的协调和交通的便利,尤其是赋予了公共空间更多的价值。

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巴黎改建运动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美学上的启示。

巴黎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和文化之都,改建运动更是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外观,修复历史建筑,改善公共景观等手段,巴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这给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迪,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善城市的美学品质,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巴黎改建运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

巴黎改建运动虽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它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争议。

部分改建项目的执行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历史建筑遭到了破坏,而新建的建筑物又未能达到原有建筑的水平。

这给我们提醒,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不能割裂历史,不能为了追求新颖而完全抛弃传统。

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好现有的资源。

巴黎改建运动中的一些决策和实践也可以给我们以警示。

一些改建项目被指责为是城市粉饰和社会差异化的表现。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城市改建运动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不能只关注发展中的富裕阶层,而忽视了广大市民的利益和需求。

城市建设应该以人为本,要注重社会公正和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反思。

我们可以借鉴巴黎改建运动的经验,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整体性、美学品质和文化保护。

巴黎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其对国内的启示

巴黎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其对国内的启示

巴黎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其对国内的启示发布时间:2022-02-15T03:33:54.808Z 来源:《全球城市研究》2021年第6期作者:唐傲雪[导读]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一直是国内外城市规划师、学者和建筑师们一直讨论的议题。

如何在保存历史街区原始风貌与城市文脉的条件下,进行城市更新,怎样应用各种办法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亦是国内外学者和规划师讨论的焦点。

巴黎旧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经验丰富,随着很多制度和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巴黎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本文将列举一二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唐傲雪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510000摘要: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一直是国内外城市规划师、学者和建筑师们一直讨论的议题。

如何在保存历史街区原始风貌与城市文脉的条件下,进行城市更新,怎样应用各种办法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亦是国内外学者和规划师讨论的焦点。

巴黎旧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经验丰富,随着很多制度和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巴黎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本文将列举一二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保护、活化历史区、法国巴黎0引言我国改革开放经历40余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旧城区也逐步显现出建筑性能落后,经济落后和社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于2014年正式发布,内容提出要“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

在旧城改造和更新方面,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可以作为一个典型,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永庆坊微改造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多采用微改造等“绣花”功夫。

因此,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街区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给人留下印记,成为了城市更新改造的美好愿景。

于此同时,国内多个城市同时推出老旧小区微改造,着力解决旧城衰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改善旧城人居生活环境和空间优化提升。

法国和我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同为具有悠久的历史的国度,亦是农业化大国,其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在二战以后快速发展,直至1970年代达到法国国内“繁荣三十年”的经济顶峰,经历石油危机后城镇化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国家逐步推出一些法律法规和更新政策,如《分权法案》、《国家建筑师制度》和《历史保护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均对旧城保护、城市更新以及旧城区活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意义。

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体会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

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体会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

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体会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日期:2021-06-24 来源:《全世界科技经济瞭望》2021年第1期摘要:法国的城市化起步早,进展速度比较平缓;中国的城镇化起步晚,可是进展速度超级快。

法国城市化自1830年起,从10%提升到50%,用了101年;中国城镇化自1949年开始,从11%提升到50%,只用了60年。

以后5-10年将是中国城乡一体化进展实现跨越的“大冲破”时期。

法国一直是市场主导下的政府辅助型城市化;而中国城镇化在1979年之前是行政主导型,1979年以后,行政和市场两方面一起推动城镇化进展,市场成为主力。

中国应放开中小城市户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使农人由农村向城市集中,推动城乡一体化。

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5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500多万;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要紧农副产品出口国。

其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用工人数约占总劳动力人数的2.2%。

农业和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87%。

农业用地的96%为家庭所有。

法国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早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这也是法国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紧手腕。

农业食物加工业是法国获取外贸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法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愈来愈小,可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处于超级重要的地位。

甜菜产量居世界首位,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4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5位,蔬菜、水果和马铃薯产量居欧盟前列。

一、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受“小农经济”困扰,法国农业在150年时刻里彷徨不前。

“二战”以后,法国政府采取了“以工养农”的政策,加速土地集中,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仅用20连年,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1.1集中土地,规模经营大革命时期,法国政府将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人。

土地成为私有,农人种地踊跃性超级高涨,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法国城市化特点n1

法国城市化特点n1

法国城镇化的特点与城镇化加速的启示(一)卢海元法国于19世纪初就已开始工业化进程,但其城镇化和现代化所走过的独特道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起步早、进展慢、时间跨度大、集中度高等特点。

中国与历史上的法国一样,都是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国家。

法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将推进城镇化与土地改革、改造小农经济结合起来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法国城镇化水平变化表年份城镇化水平180617.3184624.4185125186128.9187231.5188635.9189037.4189639190141190642.5191041.8191344193150.8193652194653.2195455.9196263.4196871.3198273.4199072.7城镇化率从17.3-35.9所用时间80年年均提高0.23城镇化率从17.3-52所用时间130年年均提高0.26城镇化率从25-50.8所用时间80年年均提高0.32城镇化率从50.8-71.3所用时间37年年均提高0.55城镇化率从55.9-71.3所用时间14年年均提高1.1资料来源:夏炎德《欧美经济史》P454—455金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P176-242[法]米歇尔。

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等译东方出版社1986年P111《城市化的世界》(全球人类住区报告,1996),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年版。

王章辉、黄柯可《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P121、137、139、189 纵观法国城镇化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法国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城镇化缓漫提高阶段。

19世纪初,法国城市人口从1806年的17.3%,经历整整一个世纪的变迁后,1906年城市人口达到42.5%,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0.25%;1931年城镇化水平才首次达到50.8%,经过130多年才基本实现城镇化。

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经验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

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经验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

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经验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用其经验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利弊。

内容主要包括:(1)简要介绍了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及其经验;(2)阐述了中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3)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经验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可带来的好处和利弊;(4)提出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法国、农村城市化正文:一、简介近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迅速,以同步协调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例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国城乡发展问题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借鉴外国积累的经验对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可以成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二、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及其经验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起步于19世纪末的农业的再开发,到20世纪初经历了工业转型,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社会的迅速发展,20世纪末以来,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

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是:突出把握整体发展规划,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坚实性,完善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及规划,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土地属性等。

三、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经验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利弊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创新和行动方式的更新,从而更好地吸引农村和城市形成联合发展,又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借鉴法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经验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将可以积极发挥开发城乡间资源优势,促进城乡间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促进城乡合作开发,加快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和城市的秩序和效能,加强社会各种文明贡献的综合素质。

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共服务法——法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共服务法——法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期 间,法学 家和 高层行政管理
人 员首 次推 出了 “ 公共服务”的概念 。 原来的 国家功能 曾 是 一个简单的捆绑状管理模式 ,通过 国家的强制随后的历史发展演变 ,
法国的社会结构和 国家政治体制 的越 来越 朝着 国家一体 化的方向发展 , 主要体现在: 非 中心 和集 中化 、 公 民平等
构来承担 , 也可以是地方行政部门或地方 公有组织 , 甚至 可以 由私营公司来运行 。 只是这一切都是以满足 公共利益
为核心宗 旨。 著名法学家L. D u g u i t 现代政府需要履行的职 责是保障国家的外部安全 , 维护法律和规则制度和保持国
家 内部稳定和团结 。 政府应该把除此以外的职能全部让位 于个人和 自由市场竞争体制,以满足社会生活 的需要。 ( 二) 法 国公用服务的划分 。 随着法 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从二十世纪初 叶, 公 用事业 市场 逐步形成 了三大类 的公共服务 :公共行政服 务、 公共 工业服 务和公共商业服务 , 它们之 间的分类和界 定, 如果 出现 存在 歧义和模糊 , 是 由法 国行政法院 的法 官 予以最后确定裁决 。 但是, 法 国法对其公共服务活动 的设 定、 增加和消减 则是 属于法国国民议会的权利 。 如何具体 设立一项公共服 务活 动? J . 一 L. d e C o r a i l 教授认为设 立一项 公共服 务主要是看它实 际作 用 ,最后的决定权 当 然是 国家机关 ,由他来确定公共服 务可能涉及的领域范
个 早 在 本 世 纪 中 叶 即 完 成 了 高 度 城 镇 化 ,二 十 世 纪 初就
提 出设立公共服务法的 国家 。 遵循 “ 它 山之石 , 可以攻玉” 的古训 ,去 尝试 着学习和了解一个可能对我 国立法 届或

法国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与启示

法国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与启示

法国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与启示作者:王丽薇来源:《人民论坛》2015年第05期【摘要】法国城市建设与管理十分科学、规范、严肃,既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亲切和环境的优美,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建筑的特色和艺术的魅力,非常具有代表性。

文章总结了法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六大主要特点,并从思想理念、规划、环境、管理等四个方面得出启示,为我国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法国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299.1 ; ; ; ; 【文献标识码】A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中国幅员广阔、城市众多,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有地级行政区划333个、县级行政区划2860个、乡镇级行政区划41636个。

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高速推进,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这也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里面。

有鉴于此,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使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无疑走在我们前列,笔者试图以法国为例,分析总结其成功做法与经验,希望给我国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以有益启迪。

法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做法与经验法国地处欧洲西部,领土面积551602平方公里,人口约6320万,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法国城市建设与管理十分科学、规范、严肃,既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亲切和环境的优美,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建筑的特色和艺术的魅力,非常具有代表性。

概括起来,法国城市建设与管理主要有以下六大特点:突出规划先导,引领城市建设。

做好规划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规划编制问题上,法国城市做到了“五个注重”。

一是注重超前编制规划。

法国的主要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起点很高,超前性很强,基本上都是按照一百年甚至是几百年不落后的要求来编制城市规划。

论法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法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 国城 市化 简 史 一 法
非 农业 劳动 力 占总劳 动力 的 9 . % , 5 7 农业 劳 动 力 仅 占总 劳 动 力 的 4 3 。 法 国 的 城 市 化 率 已 达 .%
法 国是 西 欧 最 大 的 国 家 , 国土 面 积 为 5 5万 多
收稿 日期 :0 0— 9—2 21 0 O
9 % 以上 。[] 此 可 见 , 着 经 济 的发 展 , 国 5 2由 随 法
民为特征 。经过这 四次移 符 的水 平 一 国 圜移3工03坤 型意 义 国也从 移 民国 杭范学而法学■工一 oc三民潮 , 的现代 一个单 州大报 科一一 =互 r 法 霪学 社 师 ,会版 oo0I一 稚 捱 zn0z—坼 0oj m非典 三iN 1 ,国家演ni c S oe 00ce ; n — n变成为 < 的城 市化水 平 已经达 到 了相 当高 纯 的民族 家 。如果就 移 民在人 口中所 占比重 而言 , 国也许 法
城 市 学 研 究
论 法 国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移 民 管理 经 验 及 其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马 丁
( 州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江 杭 州 30 3 ) 杭 浙 10 6
摘 要 : 民一 直 是 法 国城 市 化 发 展 的 主 要 问 题 之 一 。战 后 法 国 制 定 了 一 套 比较 完 整 的 移 民管 理 制 度 和 法 律 体 系 , 世 界 各 移 从
地 引进 了 大量 移 民 , 为法 国经 济 建 设 提 供 了充 裕 的 劳 动 力 和 技 术 人 才 , 为 法 国经 济 的 持 续 发展 奠 定 了 基 础 。 法 国 工 业 化 和 也
农 业 现 代 化 完 成 较 早 , 已不 存 在 本 国 的 农 民 工 问 题 , 其 外来 移 民 问题 就相 当 于我 国 的农 民工 问题 , 早 而 因而 研 究 法 国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移 民管 理 经 验 , 我 国的 农 民工 问 题 具 有 一 定 借 鉴 意 义 。 对 关 键 词 : 国 ; 市 化 ; 民 ; 理 经 验 法 城 移 管 中 图分 类 号 : 5 5 5 K 6 .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2 3 ( 0 1 0 0 8 17 3 8 2 1 ) 2— 0 9—0 7

巴黎旧城风貌保护及对北京的启示

巴黎旧城风貌保护及对北京的启示

巴黎旧城风貌保护及对北京的启示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浪漫之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其中,巴黎的旧城风貌尤为引人注目,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巴黎旧城风貌保护的经验出发,探讨对北京的启示,为北京市在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中提供借鉴参考。

首先,巴黎的旧城风貌保护得以成功,离不开法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历史建筑和风貌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对历史建筑进行认真保护和修缮。

同时,法国政府也鼓励民众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通过税收激励和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和热爱,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呵护历史建筑的良好氛围。

在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同样拥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许多老城区和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受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冲击,文物破坏和拆迁等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可以从巴黎的旧城风貌保护中获得一些启示,为北京古城的保护和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首先,北京可以借鉴巴黎政府的做法,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法规和体系,加强对历史建筑的认定和保护。

同时,也应该注重规划和城市更新的统一性,将古建筑纳入城市更新的整体规划,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兼顾历史遗产的传承和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实现古今交融、和谐共生。

其次,北京可以借鉴巴黎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民众参与到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中来。

可以通过设立文化基金、征集民意和意见等方式,引导市民以及各界力量参与到古城保护和修缮工作中来,增强大众对古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形成共同保护历史建筑的氛围。

此外,北京可以借鉴巴黎在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中的经验,注重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本身的同时,也要注重景观和环境的改善,打造宜居宜游的古城空间。

可以通过改善交通、新增文化设施和商业配套等方式,提升古城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实现古城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双赢效果。

总而言之,巴黎旧城风貌保护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在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中指明了方向。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法 国在 1 7世纪前 就 已经陆 续形 成 了三 批城 市 ,但 大革命 和拿破 仑 战争却延 误 了法 国
城 市化 的启动 。大 革命 时普遍 建立 的小农 经济 长期 阻碍着 工业化 ;革 命 中市 场规 则被政 治 风暴 打乱 ,强化 了法 国金融 家投 资不 动产 的思想 ,使 法 国工业 长期 缺乏 资金 ,难 以壮大 。 《 民法典 》确立 了子 女同等 分配遗 产 的权利 ,使法 国人为 了避免财产 分割 而节制 生育 ,也 加速 了土地 在代 际传递 中碎 化 。拿 破仑 战争又 造成 10万 人死亡 。因此 ,13 8 80年法 国城 市
农村迁 城人
数 年均 迁城人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 当今 中国城 市化 的启示
杨 澜 付 少平 蒋舟文
R6 u 6:La F a c s a s ’ n p y f p 6 o n i l e i g c l r u e n t n o sm r n e e tp s 6 d o a s o r d mi at a p t e a r u t e t i u n ai f o l n u t e v ep i a e ’ g c l r . e t u a t et t p u ’s r ai6 ' r a ia in ’ d sr ad ar v c 1 r u t e C’s r n t 6a eq ese t 6 l el b n s t . i i ai u d c e s u o
兼业行 为逐渐 被 向城 市移 民所取代 。从 l世纪 中期起 ,大量 人 口流 入城 市 。在 13 —80 9 8015 年每 年约有45 人离 开农村 ;15一86 每年平均 达 l万人 。[( ’ 势头延 续到 了第 —万 86l6年 3 2 这种 l

美国、法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影响(低版本)

美国、法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影响(低版本)

国外城市规划论文美国、法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影响班级:城规12-2姓名:尹航学号:12103040203【摘要】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学术上同样是先进,法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多少会与我国城市规划有着相应的联系,而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它强大的国力与短暂的城市发展史同样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要在它们的规划模式中总结出先进的规划思想,同样我们也要避免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犯得错误,从而达到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问题思想办法正文: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全面完成了城市化进程,速度之快,程度之高,令世人瞩目。

美国推进城市化过程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已经为世界其它国家所采纳并取得了很的效果;同时美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和失,对我国城化过程而言具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中美两国城市化的基础、条件、文化背景和所处的阶段不同但美国城市化过程中曾面临过的问题,如怎样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就业问题、振兴衰退城市、加强区际经济合作、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公产品等,也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美国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掌握城市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减少弯路、提高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独立后不久,首先在东北部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首先发展于此之后随着西部开发,经济呈推进性向西部发展。

近几十年南部经济迅猛增长。

与经济分区推进相对应的是,美国城市化也由东北部向中西部扩展,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趋势。

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在19世纪20一30年代之前,这时期是美国城市化的起始阶段,发展很慢。

特点是以沿岸城市化发展为主。

东北部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本地区的繁荣,推动了城市化的起步。

1790年全国城市化率为5.1%,东北部区为8.1%。

到1830年全国为8.8%,东北部区为14.2%。

第二阶段从19世纪20一3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法国经济发展史对我国现代化启示

法国经济发展史对我国现代化启示

法国经济发展史对我国现代化启示摘要: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具有行政市场体制的典型大国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法国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

一、法国计划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法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其它国家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点,该体制特别强调市场调节与政府计划的结合,故法国的经济逐渐在发展。

它的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农业经济现代化14世纪20年代,法国人民遭遇黑死病,2000万人口下降至1200万甚至更少。

1643-1715年,路易十四执法时期,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点。

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度,禁止制约国王的权利。

削弱贵族权利,采用了重商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理论。

保护和扶植国内手工业,实施保护关税政策,发展商业。

1929-1933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它既没有对德国的大量债权,也没有与此相应的工业设备输出。

二十年代的法国繁荣主要依靠德国赔款提供资本扩大生产,依靠低价法郎扩大出口。

因此,当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法国还处于繁荣的顶峰。

1930年,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的其中一个银行破产,经济危机才波及法国.二战后,法国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迅速转变。

长期稳定的局势、工业化的完成、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指导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法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原因。

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做法是不能完全套用于我国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法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战后法国政府在发展工业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努力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的现代化。

而农业的现代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农业为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充足的粮食、肉类和原料;同时,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世界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所以其城市化又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

法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城市发展史的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在其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法国城市化中国启示作为传统的农业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2%—83%,193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

经过漫长的百年的发展,法国实现了城市化。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应积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虽然中法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情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法国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体验了各种酸甜苦辣,其中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深刻的教训,我们也要引以为戒。

一、法国的城市化历程法国最早的城市兴起于高卢——罗马时代,在11——14世纪又形成了第二批城市,16——17世纪兴起了第三批城市,在法国土地上已形成了稠密的城市网。

工业革命后,工厂的生产技术有了进步,生产规模扩大,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根据法国教授菲利普·潘什梅尔的研究,法国城市化始于19世纪30年代,城市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世纪30年代——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进程缓慢,经过世纪的发展,法国的城市人口增加到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是法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经济重建的需要,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93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城市化基本实现。

(3)20世纪50年代至今:法国的大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达到75%左右稳定下来,成为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二、法国城市化历程中的独特性1、农业的发展是法国实现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最先体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在物质基础上,农业、农村的发展不仅能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生产、生活资料,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而且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法国是西欧最大的农业国,农用地面积达3200多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0%左右。

战后法国农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扶植,1955年颁布了农业法,1960年8月颁布了的农业指导法,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措施。

因而到6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而且改变了农业结构,使法国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1)鼓励和支持土地集中。

成立土地整治和农村建设公司等机构并且赋予他们优先购买土地的权利,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购买没有生命力的小农户的土地,转卖给有生命力的农场主,以扩大农场的经营规模。

设立“调整农业结构社会行动基金”即离农终身年金,对自愿停止农业活动的上了年纪的农民在今后的一生中给予退休补足金,用于促进土地的调整。

这项政策的实施,表明了法国政府开始鼓励农民离开土地,逐步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是法国农业政策的转折点。

(2)调控市场,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保护农民的利益。

早在1953年,法国政府就建立起三个干预公司:家畜和肉类业公司、奶业公司以及国家土豆也公司。

这些机构在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低于最低价格时收购农产品,高于最高价格时出售农产品,而当农产品的价格位于这两种价格之间时就让其自由活动。

同时,法国政府非常注意调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平衡关系,让其随市场经济规律运动,而不是用行政的手段人为的制定农产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农民获得了应有的收益,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面也使得工业产品的价格在农民看起来不是那么的高昂,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2、公正合理的征地制度是法国实现城市化的用地保障土地是有限的,发展是无限的。

土地问题会伴随一个国家的整个发展过程,尤其是城市化过程。

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用地,保护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有需要限制用地,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城市化首先是城市空间和人口的扩张,土地问题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一个最直接和关键的环节,始终是制约城市化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核心因素。

目前,法国是世界上征地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法国征地制度的雏形早在大革命时期和第一帝国时期就建立了。

法国《人权宣言》第十七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事先在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这条法律确定了征地的基本原则即合法认定公共需要和事先公平补偿被征收人的损失。

法国的征地制度有四个鲜明的特点:(1)征地主题相对宽泛。

征地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具备条件的公益性法人以及具备条件的公司、事业单位等。

(2)征地程序完备。

一方面,法国的征地审批制度极为严格,包括申请、调查和批准三个阶段;另一方面,法国还从司法程序上保护被征收人的利益,对于征收决议不服的可以向专门的法官提起上诉。

(3)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4)对征地行为的公共利益的认定极为严格。

法国队公共利益的认定实行司法监督程序,行政法院可以受理越权起诉,审查公用征收的目的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

这种司法审查的途径监督行政机关行为,较之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更为公正、更为有效。

正是由于有了公平公正合理的又符合人民要求的征地制度,法国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又不至于因为剥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3、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是法国实现城市化的前提汤姆逊曾指出,城市的结构、它的用地范围的扩展,城市生活的方式和特点以及城乡之间差别的消失,等等,全都跟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质和质量有关。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是连接城市之间、城市各个角落的筋脉。

法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把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大大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在城市内部,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道路规划合理,方便快捷,同时为了解决城市堵车问题,法国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网络体系,为生活在城市内部的人们出行提供巨大的便利。

巴黎大区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公共交通体系,包括地铁、地区铁路快线、铁路郊线、轻轨、渠化公交线、公交车、租车等,与这些公共交通相衔接的接驳交通的设计科学合理,居民能够便利的利用各种交通到达任何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4、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融入城市,最终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

为了使城乡能够协调发展,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种以市镇联合体为地域单元的地方城市管理模式,把全国划为国家、大区、省、市镇四个层次,为每个层次都制定出总体规划,以总体规划为指导,确定各个行政区划单元的发展。

其中大区构成了法国重要的行政区划单元,巴黎大区是法国22个大区之一,也是法国人口最多的大区。

法国空间规划的核心内涵就是以综合的观点来看待国家和整个地区的发展,以总体规划来确保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在总体的综合规划之下,巴黎在巴黎大区中的中心地位愈加凸显,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巴黎大区的城乡一体化也获得良好发展。

现在的巴黎早已不是20世纪60年代那个城乡分割的巴黎,而已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大都市区。

5、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今的法国不但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独具魅力的国度。

20世纪初,法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制定并不断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设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并逐渐把保护单个的文化遗产发展成为保护整个历史文化区,保留了众多的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街区。

更为重要的是对公民的教育,在法国,从最底层的流浪者到身居高层的政府官员,都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荣,以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为耻。

由于法国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特别注重保护文化遗留物,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巴黎是一个拥有历史古迹、艺术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实践证明,高度城市化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不矛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能为一个国家创造大量的旅游外汇收入,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三、法国城市化历程对中国的几点启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过,21世纪影响世界的有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一是中国城市化。

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仅只有10.60%,城市总数136座;1978年改革开放时,中国的城市化率是17.90%,城市总数是193座;但到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46.59%,城市总数已达655座。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要发生一个巨大的转折:城市化率将首次超过50%!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法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借鉴。

1、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观念,实施科学具体的符合农民诉求的措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强行的使农业的资金向工业化的方向集中,即所谓的“剪刀差”。

“剪刀差”让农民付出了6000亿到8000亿的代价,直接造成了农业、农村、农民的积贫积弱。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农业作为支持,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农业、农民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途径。

但是理性的政治关怀与科学的具体措施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发展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还面临着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制度的约束。

我们应该吸取法国的经验,在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实施具体有效的措施,而不是脱离我国实际的政治政策。

2、规范征地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土地是有限的,土地这一特性决定了土地问题是制约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中国广大官员对于城市化的理解过于简单,把城市化单纯看成是拆旧城建新城,扩大城市规模,现在中国的每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到处都在施工,每天都有新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

征地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那么这些地要怎么去征用就值得思考了。

当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剪刀差,城市从农村剪了8000个亿,那么未来的土地剪刀差,如果以每亩地国家征用再出让仅获利10万来算的话,未来1.5亿亩农地进城,将给城市带来15万亿的预算外收益,这相当于粮食统购统销时代剪刀差的20倍,土地收益完全与农民无关,突出表现在城中村问题上,由于征地、拆迁造成的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

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加公平合理的征地制度以及征地监督机制,让农民能切切实实的从土地升值中获得自己应有的收益,而不是以行政手段强行“掠夺”农民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