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论文(DOC)
建筑论文优秀范文建筑消防工程防火分隔技术探讨

建筑论文优秀范文建筑消防工程防火分隔技术探讨在我国国民经济连接线基本建设进步的情况下,针对于房屋建造规划作业极也给出了更明确的消费需求,鉴于此有关建造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在实践作业过程中,在确保房屋建筑造型的美观性、艺术性以外,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房屋建造安全可靠性的,科学适当实施火灾预防减灾规划,并且合理整体规划规划房屋建造内部空间,必须为广大群众保留顺畅的安全撤离途径,全方位遏制火势延伸南移的趋势。
现代建筑中防火分隔解决方案可以达到遏制火势的效果,在火灾管理人员发生时有助于疏散建筑内被困人员,抑制火势蔓延,大大减少人身财产损失,帮助开展消防活动平顺进行开展。
防毒房屋建造防火减灾分隔解决方案编者按防火分隔解决方案主要内容房屋建造消防工作之中的防火分隔解决方案一般是采用各类具有阻燃性质的建筑原材料,把房屋建造内部区域开展行之有效的阻隔,当楼内火势处在前期发生的初级中期时期,利用防火分隔解决方案就能够将火势把控在起始区域内,遏制火势持续向火场其他方位延伸。
挑选合适的防火分隔解决方案,可以在房屋建造结构内部针对防火减灾区域实行科学分布。
合理有效的防火分隔解决方案可以在火势最初发生的时段,有效延误火势的蔓延状况,最大限度地为房屋建造内部相关人员铺设撤离、逃散给予相当恰当的时间,有益于相关人员部门实行火警火灾作业救援活动。
系统分析经过以上全面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防火分隔解决方案主要作用是遏制火势由着火点区域向火源外部区域延伸。
防火分隔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核心类别关联火灾产生真实情况和火灾的演变趋势,防雷分隔解决方案一般能够足以划分为:纵向防火分隔解决方案和横向防火分隔解决方案。
当中纵向防火分隔解决方案一般是对于火势竖直向上延伸而实施有效延误,一般将会使用在房屋建造楼层中间,垂直方向防火分隔解决方案使用过程中,一般都要设置天花板之间的墙壁和具有阻燃性能的楼板等等,进而将特定大堂行之有效分隔出来,随即形成高度不等水平面的阻燃隔离地带。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不容忽视范文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不容忽视范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一处疏漏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绝不能忽视消防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材料选择、消防设备配置和员工培训等方面,阐述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消防安全的基础。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确的标识牌和警示标识,以便人员能够清晰辨识出安全区域和禁区。
同时,施工现场也应配备专业的消防监控设备,及时检测并报警消防隐患。
另外,施工现场应进行合理的划分,确保易燃易爆物品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避免火灾蔓延。
此外,施工现场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引发火灾。
其次,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也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消防标准的建筑材料,特别是阻燃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在进行施工材料储存时,应遵循储存规范,将易燃易爆材料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域,保证施工现场的整体消防安全。
消防设备配置也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如火警报警器、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并定期检查其是否正常运行。
另外,施工现场还应设置合理的灭火系统和疏散通道,以确保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
最后,员工培训也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
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消防知识培训,了解火灾预防的基本常识和应急措施,提高其消防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此外,施工现场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员工的消防能力和处理突发火灾事件的能力,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有效的处置能力。
总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材料选择、消防设备配置和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配合,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的消防安全。
我们应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问题,从源头上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建筑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浅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

浅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摘要】高层建筑的发展引发了许多不容置疑的新问题,如造价提高,管理费用增加,设备要求复杂,施工困难,建设周期长,工作条件受限制,防火、防爆、防盗、防震的安全问题难以解决,而其中的防火问题尤为重要和不可忽视。
从近年来发生的许多建筑火灾实例来看,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带来一定的社会负效应。
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自救;消防监督;施工质量;防火;对策建议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展迅猛,大城市、超大城市不断出现,城市中各种功能的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建筑不断涌现。
在各种防火条件大体相同的条件下,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单层建筑火灾危害性大,并且高度越高,其危害性会相应增大,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其火灾特点主要是:(1)火势猛烈,火灾蔓延速度极快。
高层建筑装修豪华,室内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如家具、窗帘、地毯、吊顶装饰等,发生火灾时燃烧猛烈。
加之高层建筑的竖向井道多,如电梯井、楼梯井、通风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道、排气道等,它们都是火灾蔓延的通路,形成“烟囱效应”;加上这些竖井的抽风作用,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蔓延迅速,楼层越高,抽风越强,火势越猛。
据测定,初期的火灾,烟气水平扩散速度约为0.31m/S;在火灾猛烈燃烧阶段,水平扩散速度为0.5〜O.Sm/s,而竖向扩散速度高达3〜4m/s,例如,美国希尔顿饭店8层起火,火灾蔓延到30层的顶部,仅用了20分钟, 浓烟翻滚直上,高出楼顶达150米。
(2)火灾扑救工作复杂。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立足于“自救”,其灭火设备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灭火设施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扑灭初期火灾至关重要,但现场人员却对灭火设备不会使用或无力使用,等消防人员全副武装从驻地赶到现场,登上高楼,不仅体力消耗人,还可能与消防中心、水泵房等联系不便、配合困难,楼高风大、火势猛,消防队员在高热、浓烟下操作,比一般火场难度大得多。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防火范文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防火范文建筑工地是一个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因为工地上有大量易燃材料、高温设备以及不可避免的电焊、切割等活动。
为了确保工地上的人员和财产安全,我们必须重视工地的消防安全防火工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防火措施。
1.灭火器的配置与维护建筑工地上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灭火器,以便及时灭火。
通常建议按照一定的面积比例来配置灭火器,例如每100平方米配置一个2kg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同时,工地上应定期进行灭火器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维护包括定期更换灭火器内的灭火剂,并保持灭火器的完好无损。
2.消防水源的设置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消防水源的设置。
工地上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栓,并确保其畅通。
消防栓的位置应设置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如易燃材料的堆放区、高温设备周围等。
同时,消防栓和消防水源的标识应清晰可见,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
3.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建筑工地上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如果不加以安全防护,很容易引发火灾。
首先,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其次,应使用防火电缆和防火插座,并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载和短路现象。
另外,应加强对电气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4.火灾疏散通道的设置建筑工地的火灾疏散通道的设置是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措施。
工地的疏散通道应宽敞明亮,保持畅通,在有必要时应设置防火门和疏散标识。
此外,疏散通道的可视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同时,应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提高工地员工的火灾疏散能力。
5.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控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防火还需要加强现场的管理与监控。
工地上应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岗位,并派驻专人进行巡查和监控。
此外,工地应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并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例会,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必要时,可密切与当地消防部门合作,定期进行联合演练,以提高工地的应急处理能力。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论文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特点1、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提升,对装备手段的要求提高高层建筑与普通的建筑相比,在对其进行火灾扑救时难度会增大,这是由于城市高楼林立,楼与楼之间的间距有限,消防行动需要一定的场地以展开救助行动,加上现在的高层建筑的墙体采用的材料更加的坚硬。
这对于消防人员在短的时间内接近起火点非常困难。
这就需要更高端的装备设施才能够达到消防人员的救助目的。
1、2物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由于消防警力、业务经费、管理体制、业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多数物业管理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物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明确、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加之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单位之间缺乏信任基础等原因长期存在,致使委托管理的单位、小区特别是多产权建筑滋生大量的火灾隐患。
这就需要物业管理不断完善自身管理,真正地实现小区的和谐、安定。
以上是高层建筑在使用期间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其实,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也存在着消防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长,施工所需设备数量多,施工人员人数多,施工现场临时动火多,用电量大,易燃、可燃材料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也会造成很难预料的后果。
2常态化管理体系2、1根据人群特点设置设备高层建筑现在都有名称各异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要从全局、消防角度为基准,对高层建筑的硬件设施要充分考虑到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及特殊房间的位置等,考虑到建筑使用者的人群特点,针对不同的使用群体安置的不同的硬件设施的种类及其分布也有不同的特点。
2、2使得消防安全设施到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用地处于紧张状态,任何建筑商都想地尽其用,不愿让逃生通道占过多的面积。
高层建筑的垂直疏散距离远且高层建筑中的人员高度集中,这就会延长疏散的时间。
这就得需要高层建筑的管理者对日常生活中对楼道环境进行严密地有规律地安排,保证逃生通道,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这样可以在出现消防问题的时候,可使人员处于暂时的安全状态,并能够在消防队的组织指挥下,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得遇难人员能够有秩序地被疏散到最终的安全区域。
建筑消防设计论文

建筑消防系统课程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气化15-1姓名:刘路路学号:153842专业:电气自动化题目:科研楼建筑消防系统2017 年5月11 日科研楼建筑消防系统设计1. 工程概况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及早监测到火灾发生情况,及时报警。
同时控制器根据事先设定执行相应的联动灭火功能。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由设在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彩色CRT显示系统及相关软件组成,负责整个大楼的火灾预警、火警及消防指挥调度工作。
现场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监视模块、控制模块、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显示盘等。
2. 系统设计要求2.1先进性系统采用总线制传输方式,分布式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及消防联动控制的可靠性。
分布式智能系统是主机智能与探测器智能两者的结合,通过总线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完善的智能化分析既考察火灾中参数的变化规律,又考虑火灾中相关探测器的信号间相互关系,从而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非常理想的水平。
具有先进水平的分布式智能报警系统将成为火灾报警技术发展的主流。
2.2开放性系统遵循软件、接口标准化原则。
系统配有标准RS-232串行接口和标准RS-485串行接口,完全符合相关电气规程的要求,可方便的与其它相关系统连接。
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开放的通信接口协议。
通用的操作系统、规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2.3实用性系统具备完成本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水准。
系统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家有关规范和功能要求,并且系统容易实现、操作简捷、界面友好、维护和扩容方便。
2.4可靠性火灾报警产品在电路设计方面采用了冗余技术,从器件的选用、参数的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了产品应用的可靠性;软件方面采用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在过程控制方面充分保障软件开发的质量,采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技术,在软件测试方面引入“白盒”测试方法,充分保障了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可靠性;“看门狗”设计的采用,可以保障系统能够从软件故障导致的程序紊乱的状态下恢复正常运行。
有关建筑消防的论文

有关建筑消防的论文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建筑消防施工领域的改革发展也要充分重视,尤其是在建筑消防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系统性方面的工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建筑消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建筑消防的论文范文一:浅析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论文关键词]:建筑;消防; 施工[论文摘要]: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详细分析了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举措。
总的来说,消防设施施工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除了在设计和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外,很大程度需要施工安装质量的保证。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从日常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与工程验收情况来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存在问题1.1 消防给水管网方面的问题(1) 个别工程存在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给水管道,或者在建筑物内塑料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相连的情况。
由于塑料管道受热后强度降低,一旦发生火灾,引起管道损坏,将起不到输送消防用水的作用,无法及时控制和扑灭初起火灾。
塑料给水管道如果与消防给水管道连接,火灾发生时,损坏塑料管道,容易产生泄漏,则不能保证消防流量和水压的需要。
因此在消防给水系统中应使用钢管。
(2) 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
管网试压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
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
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按照规范的要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论文

探讨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摘要】室内消火栓系统是扑灭室内火灾的主要灭火设施,是室内最常见的水灭火系统,由于其造价便宜、维护简单,且时室内火灾初期的控制和扑灭十分有效,因此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建筑室内消火栓设置应满足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室内消火栓的位置应明显示且易于取用,其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能大于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设计中应注意按建筑物类别正确确定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的口径应按每支水枪的流量来确定。
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关键词】室内;消火栓设置;间距;用水量1.国内多层建筑室内消防体系的现状及弊端尽管在新修改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增加了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范围,但我国多层建筑室内灭火系统仍以设置室内消火栓为主。
实践证明,室内消火栓系统能有效使用的机率不高。
火灾时,消防人员采用消防车水带接龙的方式将消防车内的水送入室内使用,或者利用消防车在室外对着火部位进行灌救的情况较多。
这样,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意义无法得到体现。
主要原因:一是在当前全民消防意识普遍不高,灭火技能和基本的灭火器材操作知识缺乏的现实条件下,火灾时一般民众不可能有效使用室内消火栓系统来灭火。
所以室内消火栓系统最终还需要有严格训练的消防队员来使用。
但火灾时起火单位熟悉本单位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人员不一定在现场,消防人员又对内部系统情况一般都不熟悉,很难快速有效利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二是调查发现,室内消火栓系统多数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保养,或是阀门锈蚀不能开启,或是水带水枪缺失,导致关键时候无法使用。
三是从安全角度上讲,在可以利用外来水源灭火,特别是又没有人员被困火场的情况下,消防队员没必要冒险进入建筑内取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
还有,众所周知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扑救初期10分种内的火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规》制定时的许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
建筑防火设计论文建筑消防论文

建筑防火设计论文建筑消防论文建筑性能化防火的设计探讨摘要:为避免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对建筑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分析和性能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性能化防火设计为议题,分析并阐释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和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探讨当下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
然而原有的处方式设计规范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
而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 Based Fire Safety Design)最早应用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最大化的降低了建筑消防安全的隐患,减少了火灾事件引发的生命财产损失。
近年来,地震、火山爆发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建筑的安全性问题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
基于建筑各方面的安全性考虑,西方发达国家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且被广大的建筑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广泛应用于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以建筑消防安全工程的主要理论为基础,针对各种不同建筑物的使用用途、整体布局结构以及建筑体内部可燃烧物的特性和分类,在建筑设计的前期阶段,由专业化建筑设计人员提出的控制建筑消防安全的具体设计方案。
这一具体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利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方法,对建筑发生火灾的危险概率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从而为整体建筑结构的消防安全提供最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目前,性能化防火设计广泛应用于地下建筑工程、大型体育场馆和购物中心等建筑物。
与传统的建筑设计规范相比,性能化防火设计呈现出以下特征:1.1 设计目标的总体性与明确性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均具有总体和明确的消防安全目标,都严格控制建筑火灾发生的概率事件,科学评估火灾发生时可能引发的生命财产损失,最大化的达到建筑使用者所要求的安全水平,保证其生命财产的安全。
建筑消防设计论文

建筑消防设计探讨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要点及室内消火栓设计要点。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工程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
作为火灾隐患控制源头关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
本文结合多年设计经验,浅谈建筑消防设计基本要求及设计要点。
1 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在进行建筑消防设计时,应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要求进行设计:gb50045-200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jbj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另外。
由于电气消防和给排水系统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怎样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尽量最好沟通工作,避免设计时发生重复更改的情况;其次,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必须明确消防系统所需保护对象的级别,并根据具体级别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及联动控制方式。
消防联动控制的主要设施如下:非消防电源的断点控制、火灾应急照明系统控制、防火卷帘、火灾警报装置、防火门通风及防排烟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各类自动灭火设施等等;最后,火灾报警系统应设有双电源,即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其中主电源必须采用消防专用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应尽量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同时对于消防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应根据负荷等级的要求,采用双回路的供电方式进行供电,一旦主电源发生故障断电时。
另一路电源应自动投入。
严禁使用变频调速器作为消防设备控制回路的控制装置。
消防水泵及电梯的两个供电回路。
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2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要点2.1 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连接,并应将室内管道连成环状或将进水管与室外管道连成环状。
当环状管网的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用水量。
消防安全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一、引言消防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火灾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研究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有效的防火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消防安全的背景和现状1. 消防安全的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数量和高度不断增加,火灾事故的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加。
同时,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的意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2. 消防安全的现状目前,我国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消防宣传和培训的覆盖率有待提高。
三、消防安全的重要性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提高火灾应急能力,可以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维护社会稳定火灾事故的发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消防安全的防火措施1.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建筑物的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建筑物消防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善和有效性。
同时,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应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 提高火灾应急能力火灾应急能力是有效应对火灾事故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火灾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火灾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五、消防安全的挑战和对策1. 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消防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覆盖率有待提高。
建筑消防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 伴随城市化进程不停加紧, 大量人口涌入了城市, 造成城市用地和住房紧缺。
为了缓解建筑用地不足局面, 高层、超高层建筑便油然而生, 而这种类型在碰到火灾时往往造成比较大危害。
这就要求对建筑消防电气提出了更高要求, 来保障大家居住安全。
所以, 本文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 对建筑消防电气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部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消防电气系统; 建筑; 安装; 维护一、引言伴随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扩张是中国城市普遍存在一个现象, 而城市面积短缺造成了住房需求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便出现在大家视野。
因为超高层建筑含有多层数、人流密集、短时间不易疏散等特点, 一旦高层建筑内部发生火灾, 将会造成不可估量损失。
而建筑消防电气设计和建设, 能够有效避免和消除建筑内部火灾隐患。
这就需要建筑消防电气系统在安装过程要有合理计划、安装和维护, 来确保其良好防御功效。
所以, 本文将关键探讨建筑消防电气安装和维护问题。
二、建筑消防电气功效建筑消防电气功用关键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早期避难功效建筑消防电气系统包含了消防电话、消防广播、应急照明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旦发生火灾, 小区消防管理部门能够经过火灾报警信号立刻了解火灾先期预报, 经过消防广播等设施立刻疏散群众, 避免出现秩序混乱, 从早期有效降低生命威胁。
同时假如出现人员被困能够向其提供有效逃离路线, 帮助她们安全逃生。
早期避难功效是建筑消防电气系统最关键功效。
(二)控制火势功效建筑消防电气除了能立刻发觉并输出火灾报警信号从而疏散群众以外, 还能够利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联动设备进行防火隔烟, 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还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被困人员安全。
该功效是表现建筑消防电器系统是否合理一个关键功效。
(三)辅助救援功效当火灾发生时, 能否有高效救援往往是损失程度大小关键, 而建筑消防电气系统能够为救援工作提供辅助, 便于消防人员立刻了解火情信息, 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消防人员安全, 从而确保灭火救援工作有效进行, 能大大降低了火灾所带来经济损失。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论文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论文摘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是一个持续性的课题,随着各类高层建筑的不断使用,会不断的出现各类安全疏散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不断的创新,更加重视消防安全疏散问题,有效的保证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城市化高层建筑消防疏散灭火装置危险控制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高层建筑快速的崛起,尤其是各类综合性的高层建筑也不断的出现。
这些高层建筑的出现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我们也要看到高层建筑的特殊性,重视其安全疏散的设计。
高层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楼层层位高,垂直疏散距离相当长;第二,一旦发生火灾,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相当的快,给安全疏散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第三,高层建筑人员多,并且非常集中,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人员心理紧张,混乱无秩序。
给疏散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基于高层建筑的这些特点,必须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工作。
2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为了让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更加合理有效,必须把握好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合理利用室外疏散楼梯、阳台、屋顶平台等等这些与大气想通的有效第二,防火门是一个关键的部位,在发生火灾时,必须确保其在自动关闭状态,这一点非常关键。
第三,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原则必须要考虑人员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状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有利于有效的进行安全疏散。
第四,设计的高层建筑疏散路线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通畅,避免人、物交叉,更要避免出现逆流。
第五,保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严格执行。
3 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重要性以及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总结了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引起重视,为合理疏散提供帮助。
第一,发生火灾,恐惧心理导致失去判断力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员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对于火灾多数人只是知道其危害性,但有较多的人不了解发生火灾后该如何做,如何进行有效的疏散。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论文一、消防工程施工的概念消防工程施工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进行安装、调试和运行消防设施的过程,包括消防设备、灭火器、防火门、疏散通道等。
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和调试,确保消防设施能正常工作,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消防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质量决定了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程度。
二、消防工程施工的作用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能及时报警、疏散人员、灭火,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 防止财产损失。
通过及时的火灾报警和灭火措施,减少火灾对建筑物和财产的损失。
3. 维护社会稳定。
消防安全是保障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环节,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三、消防工程施工的工作内容1. 消防设备的安装。
包括消防报警器、排烟风机、灭火器、防火门等设备的安装。
2. 消防管道的铺设。
将消防水管道与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备连接,确保及时供水。
3. 疏散通道的设置。
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设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4. 消防设施的调试。
对已安装的消防设施进行调试,确保其能正常工作。
5. 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
在建筑物内设置消防安全标识,明确消防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四、消防工程施工的要求1.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
消防工程施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消防工程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2. 注重安全施工。
消防工程施工需要注重安全,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3. 高效率施工。
消防工程施工需要高效率地进行,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施工周期。
4. 全面配合。
消防工程施工需要与其他相关工程施工充分配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消防工程施工的标准1. 消防设备的安装标准。
消防设备的安装需要符合消防设备安装标准,确保其安装位置、布局和连接的合理性。
2. 消防管道的安装标准。
消防管道的安装需要符合相关的消防管道安装标准,确保管道的安全和通畅。
建筑消防排烟论文

建筑消防排烟论文摘要:针对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问题,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关于内走道排烟、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设置、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向疏散通道正压送风系统设置等的相关规定,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防排烟工程设计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方兴未艾,各地正大量新建各种功能复杂、形式多样的建筑。
功能的复杂、形式的多样,增加了火灾时疏散的难度,设计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暖通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时,应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规范编制工作的相对滞后性就显现出来了;而且随着规范的不断应用,规范中某些规定的不科学性也显现出来了。
目前,暖通设计者需要遵循的防火设计规范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1](以下简称《高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以下简称《建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3](以下简称《人规》)。
本文将就以上规范中的一些有疑问的内容及在防火排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1内走道排烟问题内走道是火灾发生时联系着火房间与竖向疏散通道(楼梯间、前室等)的惟一通道,其排烟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1.1《高规》与《建规》的对比《高规》第8.1.3,8.2.2.3及8.4.1.1条对内走道排烟要求的规定如下。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排烟设施(含自然排烟设施和机械排烟设施);2)采用自然排烟时,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3)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建规》第5.1.1.1A条对内走道排烟要求的规定如下:设在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楼层的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火灾建筑论文(5篇)

火灾建筑论文(5篇)火灾建筑论文(5篇)火灾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人员疏散风险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建筑结构、人群特性和应急疏散管理。
1、建筑结构。
建筑高度,现在的高层民用建筑高度大都在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
高度越高,人员疏散和消防灭火越困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险就越大。
疏散指示装置,平安疏散指示装置能够明确指示人员根据某一路线逃命,从而不至于在建筑火灾内迷失方向。
而且疏散指示装置要在位置、尺寸、颜色、亮度等方面满意易于辨识。
2、人群特性。
人群特性疏散因素主要涉及人员在高层写字楼内所处的位置、人员的身体条件及分布状况等,尤其是在疏散中需要关心的人群。
人员心理,人员在火灾逃命时具有明显的共性,即在恐烟性、恐热性、向光性等行为心理驱使下,往往辨不清方向,产生聚集现象发生人员的拥堵、踩踏,产生更大的伤亡。
行为特征,不同的人在火灾疏散中的行为力量是不同的,特殊是那些需要关心的人群。
人员对场所的熟识程度也打算了高层写字楼的疏散效率。
3、应急疏散管理。
疏散人群管理和掌握,疏散人群管理主要是火灾过程对人员的优化疏导和应急指挥,使人群有秩序地运动以及对人群集结而进行系统规划,涉及人群实时监控和通讯技术,人群密度估算技术和拥挤人员之间压力猜测技术等。
二、火灾扑救风险火灾扑救包含灭火力量和消防设施两个方面。
1、公共灭火力量。
灭火高度,消防队的消防车的灭火高度,打算了其灭火力量。
对于着火高度超过消防灭火高度时,就只能依靠建筑自身的灭火设施来灭火。
离最近消防队的距离,高层写字楼离消防队的距离越近,火灾发生后消防灭火就越准时。
2、自身消防设施。
自身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火灾报警装置、移动灭火器材配置。
消防水源,高层建筑火灾都需要大量水源来灭火,而消防车来灭火时带来的水量究竟有限,这就需要高层建筑四周有能保证灭火的消防水源。
消防栓,在设有消防栓给水的建筑内,各个楼层的消防电梯均应设置消防栓。
且应对消防栓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方案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消防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方案的探讨,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为消防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建筑消防工程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消防工程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方案是消防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概况、消防系统设计要求、设备性能等。
同时,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如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2. 人员组织:组建专业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材料设备:按照施工图纸要求,采购合格的消防设备、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图纸,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消防设备、材料堆放整齐,便于施工。
三、施工工艺1. 消防管道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管道,进行管道安装。
注意管道连接、支架设置、固定等环节,确保管道安装质量。
2. 消防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消防设备安装。
注意设备固定、电气接线、测试等环节,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3. 消防系统调试:完成设备安装后,进行消防系统调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消防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和使用,确保材料、设备质量。
2. 施工过程: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3. 检验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对消防工程进行检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五、安全管理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消防安全: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消防意识。
3. 环境保护: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六、结论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设计论文

浅析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设计【摘要】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建筑高度高,因此,在火灾蔓延和扑救等方面,与多层建筑相比都有所不同。
与低层和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更大,因此室内的消防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先介绍了高层火灾的特点以及针对特定的消防系统的设计要求。
最后分析了消费系统管路的分类以及布置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系统1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1.1 火灾的隐患多,火种多高层建筑功能复杂,人流频繁,量大,不便管理,火灾隐患不易发现。
电器设备漏电,短路,检修管道,设备焊接走火,烟蒂余火等,均能引起火灾。
1.2 火势猛,蔓延快高层建筑楼高,风大,加快火势蔓延。
竖井多,如电梯井,楼梯井,通风井,电缆井,管道井,它们是火灾蔓延的通路,加上这些竖井的抽风作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楼层越高,火势越大。
1.3 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层数较多,垂直距离长,人员集中,将人员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时间将加长。
另外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种竖井拔气力大,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较快,增加安全疏散的难度。
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靠楼梯,如果楼梯不能很好的控制烟气的侵入,烟气一旦灌满楼梯,就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甚至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火例实例分析表明,被烟气熏死的占火灾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有的高达70%。
1.4 消防装备设施不够完善,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有的高达二三百米,目前,国产消防车的供水压力,其直接出水扑救的供水高度最大也不能超过24 米,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的困难,一般立足于室内消防设施来扑救火灾。
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常常给扑救工作带来困难。
如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一般的火灾规模考虑,一旦形成大面积火灾,其消防用水量显然不足,不能有效及时控制火势蔓延,需要利用消防车向高楼供水,建筑物内如果没有安装消防电梯,消防队员因攀高楼体力不够,不能及时到达起火层进行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随时补充,均影响扑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姓名:刘祝艳专业:给水排水工程122 学号:3121003208中文摘要:对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几种稳压方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稳压系统的控制形式,总结了增压稳压设施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对增压稳压设施的认识,充分发挥增压稳压设施的作用。
同时,分析讨论了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的一些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Abstracts: Voltage regulation ways of building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analyses the voltage regulation system control form, summarizes the pressurization regulated facil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wareness of pressurization regulated faciliti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ressurization regulated fac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some problem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water are discussed and the matt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关键词:稳压系统;增压;消防给水,高层建筑Keywords:Voltage regulation system; Pressure; Fire water supply, High-rise buildings引言: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促使高层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条件,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大城市里陆续兴建了一批高层建筑。
特别是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在大中城市乃至小城市里如雨后春笋的拔地而起,发展很快。
据上海市2002年统计数表明高层建筑已达5000余栋。
高层建筑在节约用地、壮观城市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越性已为每人所公认。
但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比一般建筑大得多。
(一)建筑消防给水方式消防给水系统的稳压方式分为稳压泵直接稳压方式和稳压泵与气压水罐配合稳压方式。
其中稳压泵直接稳压又分为稳压泵配合高位水箱稳压和稳压泵配合地下消防水池直接稳压两种;稳压泵与气压水罐组合系统又分为高位水箱配合气压给水装置稳压和气压给水装置取代高位水箱稳压方式两种。
1稳压泵配合高位水箱稳压方式系统工作时,稳压泵从高位水箱取水升压后输入系统,进行灭火。
稳压泵停止运行或者检修时,由高位水箱向系统供水稳压,所以对于火灾危险性不大及系统规模不大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可以采用此种方式。
2 稳压泵配合地下水池直接稳压方式稳压泵配合主泵,从水池取水输向系统保持系统压力式,称“常高压”或“稳高压”、“准高压”系统,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的系统。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稳压泵必须在平时保持运行状态,维持管网压力,在火灾发生时,仍应能运行一段时间,直至主消防泵启动时为止,须按主、备泵设置稳压泵。
由于需要稳压泵一直保持运行状态,浪费能源,而且对稳压泵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对其使用寿命有很高要求,所以工程中此种方式已不使用。
3高位水箱配合气压给水装置稳压方式其气压罐均按“小罐”的容量要求设置,气压水罐的有效容积对于消火栓系统来说为300L,对于自动喷水系统来说为150L,若两种系统合用则为450L。
这一类气压给水装置在稳压泵故障时,仍能在30s内维持系统压力。
而且可在系统工作压力降至主消防泵设定压力时及时发生启动主消防泵的信号,因此稳压泵故障对系统供水安全影响是不大的,即使在极端的情况下,高位水箱仍能担负向系统供水的任务,只是系统最不利位置的水压受到影响而已。
这种方式的工作流程大概为:气压水罐的压力由稳压泵提供,当气压水罐压力达到设定要求后,稳压泵停止,平时管网压力由气压水罐提供,满足系统的水压水量要求。
当系统压力下降到一定设定的程度后,稳压泵启动,将系统压力补足后再停止。
如此反复使系统时刻处于“准工作”状态。
若系统压力持续下降,则判断为火灾(此时喷头爆破或消防水枪射水),稳压泵持续向消防管网供水,同时启动消防泵房的消防主泵,向系统供水,实现对火灾的扑救。
这种方式稳压泵不需要一直工作,电费支出也比较小。
此种方式为现行设计中最常用的稳压方式。
也是规范推荐的消防稳压方式。
4 气压给水装置取代高位水箱稳压方式其气压罐是按“大罐”的容量要求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气压给水设备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气压给水设备应储存最不利处4只喷头持续10min供水的水量,在自喷系统中有条件地限定其应用场合。
这类稳压方式的稳压泵应按主、备用泵设置,目的是防止在适应状态下主稳压泵故障时,及时将备用泵投入使用。
5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工程中,有的设计未设高位水箱,只设气压罐和稳压泵,供给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且气压罐容积为450L,仅满足30s消防用水量。
理由为:一旦发生火灾,灭火设备开启,气压罐压力下降后,消防水泵就自动启动,有了消防水池作为水源,消防给水设施就能正常运行。
虽然《喷规》规定不设高位水箱的建筑,可设气压罐作供水设备;《建规》也规定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
但规范均对其容量作出了要求:应满足10min消防用水量。
这种“小罐”显然满足不了要求。
因此不许用“小罐”代替高位消防水箱。
有些建筑的稳压系统在设计表面上看似乎很完整。
设有气压罐、旁通管、两台稳压泵一用一备。
但实际运行时,系统会延迟升压,水回流至水源。
主要原因就是每台稳压泵出水管上无止回阀,旁通管也没有止回阀。
当一台稳压泵工作时,工作泵的高压水通过另一台不工作泵和旁通管回流至消防水箱。
稳压泵停止运行后,气压罐的高压水也会回流至消防水箱。
在自动喷水系统中,经过稳压泵加压的水流应经过报警阀,不允许直接与报警阀后管道相连。
有的工程直接相连后,一旦发生火灾,喷头爆破喷水,管网压力下降,稳压泵启动工作,消防水箱内的水就不断的向管网供水,由于水流没有经过报警阀,压力开关和水力警铃不能发出报警,也就无法地动自动喷水泵。
就会发生消防水箱的水用完后,系统无水可用,直接影响火灾的扑救。
采用气压给水装置配合高位水箱增压其目的是解决建筑消防中,在高位水箱难以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最不利点所需水压的问题,此时在高位水箱出水管上增设调节容积为150L 或300L,甚至450L的气压水罐,配合高位水箱增压。
这就是所谓的气压给水装置高位增压的系统。
该系统要求气压给水装置能启动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装置,可以是单独向系统供水,也可以把气压给水装置作为高位水箱的增压设施,联合组成高位水箱供水装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并不禁止这种供水方式,有的设计者认为该规范条文中没有提出这种增压形式,就误以为用气压罐配合高位水箱增压是规范所不允许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二)建筑消防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1要有可靠的供水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用水与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一样,其供水来源:一是室外给水管网;二是消防水池;三是江、河、湖、海、水库等天然水源。
当采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用水时,因其水位和水量变化较大,必须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的消防用水量,当采用河、塘等地表水作为水源时,应在吸水管上加装滤水器等设施,以阻止河、塘水中的杂物吸入系统,保证系统内水流的畅通。
2.2设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2.1 合理选择喷水灭火系统的类型。
目前,国内外采用湿式喷水灭火系统最为广泛。
为了防止出现因冻结等原因而中断供水的情况,在室内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建、构筑物,均可采用这种喷水灭火系统。
在室内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建、构筑物,应采用干式喷水灭火系统。
2.2.2 设置有严密的监测装置。
对系统的控制开启状态、消防水泵供应和工作情况、水池、水箱水位情况、干式喷水灭火系统的最高和最低气温、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的最低气压以及报警阀、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情况等,均能较准确地进行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系统设备齐全、性能完好。
2.2.3 设置水泵接合器。
为了防止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相互影响,两个系统的管网及其水泵接合器应分别设置。
若分开设置有困难,应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后的管网与消火栓给水系统管网分开设置,两个系统的水泵接合器则可合用。
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宜按10~15升/秒计算,并应设在便于消防车连接的地点,其周围15~40m 内应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
2.3 按要求设置消防水池或消防水箱2.3.1 为了保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正常供水,提高扑救火灾的成功率,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池:一是室外给水管道包括(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二是室外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
2.3.2 消防水池容量原则上应能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从自动喷水灭火实际效果看,在一小时内灭火效果为最佳,一小时以后灭火效果显著下降,而且还可能影响消火栓给水系统灭火效率。
因此,仅供自动喷水用水的消防水池容量按一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即可,如与其它消防用水合用水池时,应按不同火灾连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
为了既保证在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用水,又能贯彻节约基建投资的目的,如在发生火灾时能保证连续送水,则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的补充水量。
如某建筑物水池容量需要消防水量400吨,而在火灾延续时间内能补充200吨,则仅需建200吨储量的消防水池即可。
2.3.3 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独立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供水时,应设消防水箱。
为了既保障安全,又能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水箱容量原则上按10分钟消防用水量考虑,可不超过18m3。
除此之外,还应指出的是,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设水箱:(1)水源能保证系统的水量和水压要求;(2)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建筑物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设有稳压泵(小流量、高扬程的水泵)或气压给水装置,可不设。
但严重危险级建筑,因发生火灾时可燃物多,燃烧迅速,发热量大,蔓延快,必须设置消防水箱。
2.4合理设置消防水泵。
消防水泵是保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的关键设备,在设计中必须注意满足以下要求:2.4.1非高压给水系统的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检修或损坏时,另一条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