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吕梁山区县域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吕梁山区县域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作者:李婵吴映梅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03期摘要:以吕梁山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大致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I值分别为-0.196 5,-0.320 6,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吉县和隰县为高—低型水平区;横山区、子洲县、绥德县为低—高型水平区,汾西县和大宁县为低—低型水平区.关键词: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经济;相关性[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Abstract:Taking the Lvliang mountainous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rrain und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rrain undulations of the Lvliang mountainous area roughly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north-south and low middle;the two-variabl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sI values of the terrain undulations and GDP and per capita GDP are -0.196 5 and -0.320 6,respectively,and the terrain undul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Ji County and Xi County are high-low level areas;Hengshan District,Zizhou County,and Suide County are low-high level areas,Fenxi County and Daning County are low-low level areas Area.Key words:Luliang Mountain area;topographic relief;GDP;correlation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形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1],对人类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等具有重要影响.[2]随着DEM数据库的建立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以数字高程模型为本底数据对区域地形起伏度的相关研究逐渐兴盛起来.[3]自1977年杨明德[4]提出地形起伏度概念与算法以来,国内关于地形起伏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较为成熟,研究成果颇多.在提取方法上,多采用窗口分析法和均值变点分析法进行提取[5-7],研究区域多以省、市、县行政单元为主[8-10],侧重于分析地形起伏度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11-14],针对自然单元特别是山区较少.吕梁山区作为国家重点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贫困共生共存,是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区域.本文以吕梁山区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分析单元,采用邻域分析法提取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以GDP与人均GDP指代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分析地形起伏度与经济的相关性及空间差异.1 研究区域概况吕梁山区位于吕梁山一带,处于陕西省与山西省两省境内,研究区共20个县(区),其中陕西省境内包括榆林市7县(横山区、绥德县、米脂县、吴堡县、子洲县、清涧县、佳县),山西省境内包括忻州、临汾、吕梁3市13县(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汾西县、吉县、临县、静乐县、神池县、隰县、兴县、岚县、岢岚县、五寨县).吕梁山区境内海拔最高2 724 m,最低394 m,地势大致呈南北高,中间低.2018年GDP总量约为955.93亿元,仅占两省GDP总量的2.32%,人均GDP约为27 773元,远低于两省平均水平54 408元.2 最佳统计窗口与地形起伏度确定经济指标选取吕梁山区境内各区县的GDP总量与人均GDP进行对比研究,经济数据来源于2019年《山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年鉴》及各区县经济发展公报,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分辨率为90 m;地理空间数据来源于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库.2.1 最佳统计单元计算邻域分析法是地形起伏度提取的常用方法,采用Arcgis10.2的栅格邻域计算工具及地图代数工具下的焦点统计与栅格计算器完成.本文开辟3*3,5*5,……,27*27,29*29大小的矩形窗口作为分析单元,提取所有栅格分析窗口高程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i*i分析窗口的地形起伏度值,结果见表1.利用Excel拟合各个分析窗口面积大小与地形起伏度的关系,检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冪指数拟合曲线.结果表明,地形起伏的大小随着分析窗口面积的增加逐渐增大,二者呈正相关,拟合度R2=0.992 3,通过统计学检验.拟合曲线上的变点是选取最佳分析窗口的依据,利用均值变点法求得该点.3 结果与分析3.1 地形起伏度与经济空间分异3.1.1 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空间分布根据均值变点法得到的最佳分析单元为(13*13),利用ArcGIS软件邻域分析工具与均值变点法提取研究区各县域地形起伏度.各县域地形起伏度用自然间段分级法划分,依次划分为低起伏度(0.349~0.460),较低起伏度(0.460~0.598),中等起伏度(0.598~0.748),较高起伏度(0.748~0.84),高起伏度(0.849~1.117),详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介于0.349~1.117,各县存在一定差异,整体上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的趋势.地形起伏度偏高地区位于山西临汾、忻州、吕梁市.陕西榆林市境内地形起伏度整体偏低,其中,高起伏度县域为五寨县、岢岚县、兴县、岚县、隰县,占区域总量的25%,占区域面积的26%;较高起伏度县域为神池县、静乐县,占区域总量的10%,占区域面积的10%;中等起伏度县域为临县、大宁县、吉县、汾西县,占区域总量的20%,占区域面积的18%;较低起伏度县域为横山区、绥德县、石楼县、永和县,占区域总量的20%,占区域面积的25%;低起伏度县域为子洲县、米脂县、清涧县、佳县、吴堡县,占区域总量的25%,占区域面积的21%.综上可知,吕梁山区境内地形起伏度存在区域分异,高值區基本位于忻州市和吕梁市,该地区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的制约.分布情况见表3.3.1.2 吕梁山区经济空间分异情况本文选取2018年吕梁山区县域GDP与人均GDP为基础经济数据,对吕梁山区的基本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吕梁山区各县间经济差异明显.从GDP来看,经济水平高值区位于榆林横山区,为189.44亿元,高于其余县域经济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居中县域为子洲县、清涧县、绥德县、米脂、佳县、临县、兴县,经济总量在42.38~98.05亿元,未能突破百亿大关.经济水平低值县域位于吴堡县、石楼县、岚县与临汾市、忻州市境内,经济总量6.73~42.38亿元,均低于50亿元,总体上呈现出南北低、中部高的特点.从人均GDP来看,人均GDP高值区为榆林市7个县域与兴县、岢岚县.人均GDP中等水平区为五寨县、神池县、岚县、静乐县、吉县.人均GDP低值区为临县、石楼县、永和县、隰县、大宁县、汾西县.地形起伏度与经济总量大体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即地形起伏度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地形起伏度低的地区经济总量较高.人均GDP除受GDP总量影响之外,还受到人口数量的影响,与地形起伏度之间关系复杂.为进一步量化探讨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的相互关系,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地形起伏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验证.3.2 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采用Geoda软件相关性分析工具,测算得到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分别为-0.196 5(P = 0.04),-0.320 6(P=0.02),均通过P为了进一步说明各个地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空间自相关关系.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空间关系存在三种类型:(1)高—低型.指相对于其他区域,地形起伏度大,GDP与人均GDP低的区域,位于吉县和隰县.吉县三面环山,隰县则位于吕梁山南麓,这些县域地形起伏度高,高差1 000 m以上,区域内沟壑纵横,交通环境差,城市化水平低,对人才与外来投资吸引力弱,经济发展水平滞后.(2)低—高型.指相对于其他区域,地形起伏度小,GDP与人均GDP高的区域.地形起伏度小GDP高的县分布在横山区、子洲县,人均GDP高的县增加了绥德县,这与该县经济总量多而常住人口数量居中有关.这些县域地形起伏度小,自然条件优越,铁路公路密集成网,交通发达,尤其是横山区,为该区域经济核心地区.(3)低—低型.相对于周围地区,地形起伏度较小,GDP、人均GDP较低的区域,分布在汾西县和大宁县.大宁县内群山环绕,汾西县为典型的高原沟壑区,这些县域地理环境较差,常住人口少,难以创造更多的产出,因而虽地形起伏度小但经济水平仍较低.4 结论本文基于2018年吕梁山区经济数据,采用邻域分析法与空间自相关模型,从地形起伏度的角度分析了吕梁山区地形因子与经济的空间特征,探讨了地形起伏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为13*13(1.368 9 km2),地形起伏大致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在吕梁山区境内,地形起伏度偏高的地区位于山西临汾、忻州、吕梁市,陕西榆林市地形起伏度偏低.GDP偏高区基本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偏低区基本位于山西省境内,这与地形起伏度空间特征恰恰相反.人均GDP因受常住人口数量的影响,空间特征较复杂.(2)地形起伏度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吕梁山区县域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分别为-0.196 5,-0.320 6,表明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整体上地形起伏度大的地区GDP、人均GDP低,而地形起伏度小的地区GDP、人均GDP高.(3)从不同地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吉县和隰县是高地形起伏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区;横山区、子洲县、绥德县是低地形起伏度、高经济水平区域;汾西县和大宁县为低地形起伏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不存在高地形起伏度、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综上所述,以13*13为分析窗口得到的地形起伏度是提取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吕梁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可为合理规划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为相似的山区自然地理单元经济发展提供实证参考.地形作为一个综合自然地理要素,除地形起伏度外,还包括坡度、坡向等多个派生属性,这也是今后地形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参考文献[1]章金城,周文佐.四川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1):250-257.由表2可以看出,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介于0.349~1.117,各县存在一定差异,整体上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的趋势.地形起伏度偏高地区位于山西临汾、忻州、吕梁市.陕西榆林市境内地形起伏度整体偏低,其中,高起伏度县域为五寨县、岢岚县、兴县、岚县、隰县,占区域总量的25%,占区域面积的26%;较高起伏度县域为神池县、静乐县,占区域总量的10%,占区域面积的10%;中等起伏度县域为临县、大宁县、吉县、汾西县,占区域总量的20%,占区域面积的18%;较低起伏度县域为横山区、绥德县、石楼县、永和县,占区域总量的20%,占区域面积的25%;低起伏度县域为子洲县、米脂县、清涧县、佳县、吴堡县,占区域总量的25%,占区域面积的21%.综上可知,吕梁山区境内地形起伏度存在区域分异,高值区基本位于忻州市和吕梁市,该地区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的制约.分布情况见表3.3.1.2 吕梁山区经济空间分异情况本文选取2018年吕梁山区县域GDP与人均GDP为基础经济数据,对吕梁山区的基本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吕梁山区各县间经济差异明显.从GDP来看,经济水平高值区位于榆林横山区,为189.44亿元,高于其余县域经济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居中县域为子洲县、清涧县、绥德县、米脂、佳县、临县、兴县,经济总量在42.38~98.05亿元,未能突破百亿大关.经济水平低值县域位于吴堡县、石楼县、岚县与临汾市、忻州市境内,经济总量6.73~42.38亿元,均低于50亿元,总体上呈现出南北低、中部高的特点.从人均GDP来看,人均GDP高值区为榆林市7个县域与兴县、岢岚县.人均GDP中等水平区为五寨县、神池县、岚县、静乐县、吉县.人均GDP低值区为临县、石楼县、永和县、隰县、大宁县、汾西县.地形起伏度与经济总量大体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即地形起伏度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地形起伏度低的地区经济总量较高.人均GDP除受GDP总量影响之外,还受到人口数量的影响,与地形起伏度之间关系复杂.为进一步量化探讨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的相互关系,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地形起伏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验证.3.2 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采用Geoda软件相关性分析工具,测算得到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分别为-0.196 5(P = 0.04),-0.320 6(P=0.02),均通过P为了进一步说明各个地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空间自相关关系.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空间关系存在三种类型:(1)高—低型.指相对于其他区域,地形起伏度大,GDP与人均GDP低的区域,位于吉县和隰县.吉县三面环山,隰县则位于吕梁山南麓,这些县域地形起伏度高,高差1 000 m以上,区域内沟壑纵横,交通环境差,城市化水平低,对人才与外来投资吸引力弱,经济发展水平滞后.(2)低—高型.指相对于其他区域,地形起伏度小,GDP与人均GDP高的区域.地形起伏度小GDP高的县分布在横山区、子洲县,人均GDP高的县增加了绥德县,这与该县经济总量多而常住人口数量居中有关.这些县域地形起伏度小,自然条件优越,铁路公路密集成网,交通发达,尤其是横山区,为该区域经济核心地区.(3)低—低型.相对于周围地区,地形起伏度较小,GDP、人均GDP较低的区域,分布在汾西县和大宁县.大宁县内群山环绕,汾西县为典型的高原沟壑区,这些县域地理环境较差,常住人口少,难以创造更多的产出,因而虽地形起伏度小但经济水平仍较低.4 结论本文基于2018年吕梁山区经济数据,采用邻域分析法与空间自相关模型,从地形起伏度的角度分析了吕梁山区地形因子与经济的空间特征,探讨了地形起伏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为13*13(1.368 9 km2),地形起伏大致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在吕梁山区境内,地形起伏度偏高的地区位于山西临汾、忻州、吕梁市,陕西榆林市地形起伏度偏低.GDP偏高區基本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偏低区基本位于山西省境内,这与地形起伏度空间特征恰恰相反.人均GDP因受常住人口数量的影响,空间特征较复杂.(2)地形起伏度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吕梁山区县域地形起伏度与GDP、人均GDP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分别为-0.196 5,-0.320 6,表明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整体上地形起伏度大的地区GDP、人均GDP低,而地形起伏度小的地区GDP、人均GDP高.(3)从不同地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吉县和隰县是高地形起伏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区;横山区、子洲县、绥德县是低地形起伏度、高经济水平区域;汾西县和大宁县为低地形起伏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不存在高地形起伏度、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综上所述,以13*13为分析窗口得到的地形起伏度是提取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吕梁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可为合理规划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为相似的山区自然地理单元经济发展提供实证参考.地形作为一个综合自然地理要素,除地形起伏度外,还包括坡度、坡向等多个派生属性,这也是今后地形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参考文献[1]章金城,周文佐.四川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1):250-257.。
吕梁农民丰收情况汇报
吕梁农民丰收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我是吕梁地区的一名农民,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吕梁地区的丰收情况。
首先,我要说的是今年的天气情况。
今年,吕梁地区的气候适宜,降雨适中,阳光充足,这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这为我们的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吕梁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产量情况。
首先是小麦,今年我们吕梁地区的小麦产量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亩小麦的产量都超过了预期。
其次是玉米,今年我们吕梁地区的玉米也是有了不错的收成,每个玉米地都长势喜人,预计玉米的产量也会比往年有所增加。
此外,我们的土豆、大豆、棉花等作物也都有了不错的收成,整体来说,吕梁地区的农作物产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再次,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农业生产情况。
今年,我们吕梁地区的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农民种植的热情高涨,农田的耕作面积有所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也得到了保障,各项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这些都为我们的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吕梁地区的农民收入情况。
由于今年农作物的丰收,我们吕梁地区的农民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为我们未来的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今年吕梁地区的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农作物的丰收为我们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我们未来的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吕梁生态调研报告
吕梁生态调研报告吕梁生态调研报告一、引言吕梁地处中国的北方,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投资者。
为了进一步了解吕梁的生态状况,本次调研旨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访谈等。
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考察了吕梁的山区、水域和耕地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气候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生物多样性数据等,以掌握吕梁的基本生态特征。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访谈,与当地居民和专家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吕梁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看法。
三、调查结果1. 气候特征吕梁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旱。
气候条件对植被生长和动物栖息具有一定的影响。
2. 土地利用吕梁地区以山地和农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山地面积较大,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0%,而农田面积较小,约占总土地面积的30%。
山地主要用于林业和牧业,农田用于粮食生产。
3. 生物多样性调研发现,吕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
山区主要分布有松树、柏树、竹子等针叶林和人工经济林,同时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如麋鹿、熊猫等。
水域中也有不少珍稀的鱼类和水生植物。
4. 生态问题然而,调研结果也显示出吕梁地区存在一些生态问题。
首先,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吕梁地区的土地利用趋于过度开发,导致山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
其次,一些农业活动不规范,使用农药过量和过度依赖化肥,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了污染。
此外,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降水量减少导致水资源减少等。
四、建议和措施为了改善吕梁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土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控制土地开发规模,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提倡绿色农业,加强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改善土壤质量。
3.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提前预警和应对生态问题。
山西省各地市、县、区土地利用情况
山西省各地市、县、区土地利用情况1. 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山西省各地市、县、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山西省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2. 土地利用类型山西省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
2.1 农业用地农业用地是山西省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
这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等。
山西省广阔的平原和丰富的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农业用地占据了山西省总土地面积的60%以上。
2.2 建设用地山西省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
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逐渐增加。
2.3 未利用地山西省一部分土地尚未被有效利用,可以被归类为未利用地。
这些未利用地可能是自然保护区、荒漠地区或者其他不宜开发利用的地区。
未利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3. 土地利用面积分布山西省各地市、县、区的土地利用面积存在一定差异。
下面是一些典型地区的土地利用面积分布情况。
3.1 太原市- 农业用地:5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 建设用地:4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 未利用地:3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4%)3.2 大同市- 农业用地:6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 建设用地:2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 未利用地:3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3.3 运城市- 农业用地:7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 建设用地:1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 未利用地:3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4. 结论通过对山西省各地市、县、区土地利用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农业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对未利用地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也需要更多关注。
试论吕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当 ; 四, 第 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区域差异 , 反映各地 区特点 ,
激发各地 区发展活力 。内容的核心是土地资源既要满足当代人 的需要 , 又不影响后 代人 的发展 , 保证有 限的土地 供给能满足社 会经济持续发展 的需求。因此, 土地资源配置在数量上要具有均
衡 性 , 质 量 上 具 有 级 差 性 , 时 间 上 具 有 长 期 性 , 空 间 上 具 在 在 在
关键词 : 土地 资 源 ; 可持 续 利 用 ; 吕梁 市
中 图分 类 号 :3 1 F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吕梁市资源十分 丰富 , 已探明的矿藏有 4 0多种 , 主要有煤 、 铁、 铝矾土 、 白云岩 、 煤气层等 , 含矿 面积 占全市 国土面积的 9 % 0 以上 。近些年来 , 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 、 工 业 园区的建设 , 吕梁山区土地资源 日益 紧张。为了做到土地合理
理; 要认真领会和贯彻 国土资源部最新发 n 的《 j 关于进一步完善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 益的通知》 严格控制 吕梁 , 市 内现有农村宅基地的改扩建 , 将新建宅基地纳入居住点 规划 , 并严格控制农村新建住宅和乡村男 墅的 占地面积 ,坚持事前审 U 批、 事后 复查和定期核查相 结合的监管制 度 , 大空心村 、 加 废弃 宅基地 的整理力度 , 大力加强 吕梁市农村居 民点整理 ; 要统筹规 划, 积极开 展废弃土地 的复 垦 ; 要按 计划 、 有步骤地推进 耕地后 备资源的开发利 J提高新开垦耕地 的质量和产出率。 【, f 再次 , 占补平衡 、 要 合理利用 。吕梁市是青宁高速 、 太中银铁 路和中南 铁路 、0 37国道的必经地 .完善 吕梁市 区划 内的交通网 络、 、 水 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 占用不少耕地 。因此 , 相关单位 要力争少 占或不 占耕地 , 严格执行耕地 占补平衡制度 , 同时要 考 虑因城市发展而引起 的土地 发展权配置不 同和利益 分配不平 衡
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探讨——以吕梁市兴县为例
1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概念及背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对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深化和完善,对村域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进行的统筹安排。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农村土地规划问题越来越重视,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对农村经济乃至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村镇规划和土地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两大类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对村镇的建设与对农村耕地的保护中。
可见,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1.1 村镇规划指导村镇建设村镇规划是政府职能行为,是地方政府以实现村镇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村镇整体布局规划和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村镇经济发展的统一安排,包括新建的规划和原有村镇的改建、扩建规划。
在进行村镇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来确定村镇建设的目标及规模,并且依照村镇经济建设过程中各项目本身的用地和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安排所有建设项目的工作进程,以满足我国农村人口随着经济发展而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这是当今村镇规划过程中最基本的任务。
1.2 土地利用规划要与其他相关规划紧密衔接自然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建部门的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都涉及土地利用问题,村级规划应结合村庄人口、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所有农用地、建设用地、公共服务用地与基础设施用地等进行全面的操作性规划,强化村庄布局与土地利用的有效衔接。
兴县位于晋西北吕梁山脉北部西侧,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属隶山西省吕梁行政管辖,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临黄河,分别与岚县、方山、临县、岢岚、宝德5县毗邻,西与陕西神木县隔黄河相望,区域轮廓近似梯形,主要特征如下:1)土地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势东高西低,山河交错,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形成了山地系列河谷沟坪地系列和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的黄土丘陵系列等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开发前景可观。
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位于山西省西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是中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探讨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对于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状况,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产业现状1. 土地资源短缺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势平坦,但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且大部分土地为黄土质地,肥力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 气候条件恶劣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农作物生长受限。
3. 农业技术滞后由于地处偏远,农业技术推广滞后,农民种植和养殖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水平,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
4. 农产品销售难题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难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民,导致了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
二、农业产业发展对策1.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通过土地整治和改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壤肥力和保墒性,增加农田用水,改善土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引进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需要引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耗水量,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可加快发展生态养殖和植被覆盖,改善土地水文环境。
3.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当地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向农户传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
4. 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发市场,推动当地农产品向外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可联合合作社、企业等,在当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
三、农业产业发展路径1. 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针对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情况,选择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如核桃、苹果等水果种植,畜牧业,中药材种植等。
我国盐碱土的分布及治理情况
我国盐碱土的分布及治理情况我国盐碱土的分布及治理情况作者:韩国彪盐土和盐渍化土壤是指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的土壤。
而碱土和碱化土则是含可溶性盐较少,但土壤胶体吸附着大量代换性钠,呈强碱性的土壤。
这两类土壤在发生上关系密切,而且在利用和改良上有近似的地方,所以统称为盐碱土。
我国北方农民所说的碱土往往实际上是盐土、盐渍化土或碱化土。
我国的盐土和碱土面积很大,分布很广。
据统计,面积有3-4亿亩,相当于我国现有耕地的五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和滨海地区的平原及盆地。
这些地区一般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由于盐碱和干旱的危害,土地生产力水平很低,而且现在还有大面积盐碱荒地没有开垦利用。
因此大量开发利用改良盐碱荒地,是增减我国土地后备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盐碱土的形成(一)盐化土的形成除滨海地区外,盐渍土多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成土母质中的可溶性盐分,随水搬运到排水不畅的低平地区,在蒸发作用下积累到地表,使土壤发生盐化。
导致土壤盐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下水位高含盐的地下水是盐土中盐分最主要的来源。
盐分随地下水毛管上升至土壤表层积聚起来是土壤盐化的最主要的过程。
土壤盐化与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关系极大。
2、气候气候干旱是土壤表层积盐的前提条件。
我国盐土主要集中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这些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小于500毫米,而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成土过程中产生的盐分没有或者很少被淋溶,底土及地下水中的盐分积累在土壤表层。
我国南方由于降雨量多,土壤盐分不断受到淋洗,盐土很少。
南方滨海盐碱地是由于海水侵蚀的结果,季节性变化也引起盐分在土壤中的移动。
如华北地区每年7、8、9 月为雨季,土壤盐分由表层向下移动,而10月至次年6月为旱季返盐期,土壤盐分逐渐上升积聚到表面。
山西忻州地区的滹沱河流域的返盐高峰期为每年5月及10月,就是因为该地六月开始下雨洗盐,10月无雨开始返盐的原因。
山西省耕地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山西省耕地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高慧卿;高敏【摘要】Shanxi is a province with limited resource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per capita, poor land quality and is lack of backup resourc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a mass of cultivated land was occupied by kinds of constructions, which led a decrease in cultivated land quantities. The moment of the 12th Five Year Program would be significant for Shanxi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and to achieve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 and span. On this basis, land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must be thrive. Furthermore, the more pressure and challenge would be faced for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Henc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in law, administration, economy, technology and so on should be adopted to keep th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in stab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realize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the general quality and ability of anti-disasters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cultivated land.%山西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质量较差、后备资源缺少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被各类建设用地大量占用,数量持续减少."十二五"时期是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建设用地需求必将旺盛,耕地资源保护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必须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措施,保持耕地总量相对稳定,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耕地综合素质和抗灾能力大力提高,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06【总页数】5页(P595-598,604)【关键词】山西省;耕地资源;现状评价;可持续利用【作者】高慧卿;高敏【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11山西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质量较差,后备资源缺少的省份。
吕梁地质报告公示
吕梁地质报告公示1. 导言本报告旨在对吕梁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公示,以便各方了解吕梁地区的地质状况。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有关吕梁地区地质特征、地质灾害风险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2. 背景吕梁地区位于中国山西省南部,地处黄河下游平原与太行山区的过渡地带,地势较为复杂。
吕梁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较高。
3. 地质特征3.1 地震活动性吕梁地区属于地震活跃区,地震频发。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吕梁地区每年平均发生地震10次以上,多数地震规模较小,但也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
3.2 地质构造吕梁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太行山脉、滨太山脉和大气膨胀构造等地质构造带交汇于此。
由于构造的活动性,吕梁地区存在着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
3.3 土壤类型吕梁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黄土、红黄土、云母土、砂土等。
不同土壤类型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保护等具有重要影响。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质灾害类型吕梁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震等。
这些地质灾害对于吕梁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4.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吕梁地区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我们采用了科学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质环境、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等因素,并利用专业的软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模拟和分析。
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结果,吕梁地区存在着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
其中,滑坡和崩塌是吕梁地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风险。
同时,地面塌陷和地震风险也需要高度关注。
5. 结论吕梁地区是一个地质风险较高的地区,需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本报告对吕梁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评估,为吕梁地区的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吕梁地区应制定相关的地质保护政策,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地质灾害应对的能力。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居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山西省土地流转现状调查
山西省土地流转现状调查土地流转,是当下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土地流转的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省土地流转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
在山西省的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规模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规模较大,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经营模式;而在另一些地区,土地流转则相对零散。
从流转的形式来看,转包和出租是较为常见的方式。
转包主要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往往基于双方的信任和熟悉程度。
出租则更多地涉及到与外来的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推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为土地流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例如,对规模经营的主体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和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然而,山西省土地流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存在不足。
一些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的保障,对流转存在顾虑。
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土地经营方式,对于新的经营模式和市场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其次,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一些地方,缺乏专业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平台,导致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
再者,土地流转后的经营效益问题也不容忽视。
部分经营主体在流转土地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把握不准等原因,未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普及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市场意识,让他们了解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和机遇。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提供规范的合同范本、法律咨询、价格评估等服务,降低交易成本,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对经营主体的支持和监管。
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经营主体更多的支持,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管,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营效益。
当前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19•引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问题探讨目录•土地利用政策与法规评价•土地利用未来发展展望•结论与建议01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背景与目的目的背景调查范围与方法范围本次调查涉及城市、郊区、农村等不同区域,涵盖了住宅、商业、工业、农业等不同用途的土地。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遥感影像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其中,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土地使用者和管理者,实地走访则对重点区域进行了深入了解,遥感影像分析则提供了宏观的土地利用情况。
0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等,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农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等,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交通沿线。
建设用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等,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
未利用地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数量,反映了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土地利用强度指单位面积土地上产出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反映了土地利用的效益水平。
土地利用效率03生态保护意识增强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未利用地不断得到开发利用,成为新的土地利用类型。
01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农用地不断减少。
02农业结构调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农用地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03土地利用问题探讨土地资源短缺与浪费问题土地资源短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地区。
土地浪费一些地区存在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的现象,如城市扩张、工业园区建设等,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一些地区的农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壤质量下降。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吕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吕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4•【字号】晋政函〔2023〕119号•【施行日期】2023.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吕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晋政函〔2023〕119号吕梁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审批〈吕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晋自然资呈〔2023〕23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吕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吕梁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山西中部城市群重要战略支点、山西省矿产能源转型升级示范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吕梁精神弘扬为特色的生态人文城市。
二、强化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吕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4.7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83.2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833.0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454.20平方千米以内。
三、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实施差别化政策。
推动建设汾河流域粮食高效生产带、山区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带、沿黄东部经济林果生产带,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类引导村庄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以吕梁山为主体的生态文明示范走廊,通过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山西省黄河流域中游(吕梁段)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重大工程,全面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黄河中游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8•【字号】吕政办发〔2023〕31号•【施行日期】2023.1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吕梁市自然资源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吕梁市生态环境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28日吕梁市自然资源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9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1〕8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自然资源领域市级与县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建立促进市县两级政府分工协作、有序运转、有效履职的体制机制,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均衡、区域协调的市县两级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市、县政府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安全,为推进美丽幸福吕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内容(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家开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由省级与市县分别承担支出责任。
将市级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市级节点建设与运行维护,市级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市级地图市场监管和地图审核行政许可,市级基础测绘设置的永久性测量标志的普查、维修和保管等,市级自然资源测绘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市级基础测绘(含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基础测绘更新及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测绘基准建设维护与服务、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利用等),市级国土空间月度监测,市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市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组织实施,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安全监管市级实施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析评价等事项,确认为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
吕梁山区土地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r n v t g l s f tr n o l mp o i g q a i f u t ae a d,d v lp n r a i fo e o ai o so e d s i,i r v n u l yo l v td l n n wa a t c i e eo i g og n c o d,d v lp n c e eo i g e o—a rc l r , g i ut e u
09 % , .7 全氮平 均 为 0 0 2 , 磷 为 5 5 s k .6 % 速 . m / g,速 钾也
只有 118 gk , 地养 分 含 量 更 低 : 机 质 低 于 1 的 0. m/ g耕 有 % 土壤 占耕 地 面积 的 8% 以上 , 中有 机 质含 量低 于 06 0 其 .%
策。
关键 词 : 梁 市 ; 区 ; 吕 山 土地 资 源 ; 发 对 策 开
中图分类号
F2 . 1 3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 7 3 (0 8 1 5 0 0 7— 7 1 20 )3— 7— 3
Pr s n t t s a d Re s n b e Ex l i t n Co n e me s r so n s u c n Lv a g M o n e e tS a u n a o a l p o t i u t r a u e f La d Re o r e i f n u - a o i
Absr t: s d o o r h nsv n lsso h r s n iu to n tu t r flnd r s u c si la gm o nti r a, t ac Ba e n c mp e e ie a ay i ft e p e e tst ai n a d sr c u e o a e o r e n Lvi n u an a e
吕梁地区地区市情.山西省情doc
吕梁地区市情简介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与太原市、晋中市相接,南与临汾市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与忻州市交界,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
1971年建区,2003年撤地设市。
现辖2市10县1区,148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3110个行政村,81个居委会。
总人口35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4%。
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1.8%,耕地面积732万亩。
吕梁是革命老区。
战争时期曾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革命圣地延安的东部屏障、红军东征的主战场。
1937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吕梁,壮大革命队伍,建立革命组织。
贺龙同志率部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1年。
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10万,牺牲1万,涌现出贺昌、张叔平、刘胡兰等革命烈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吕梁是资源富区。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矿石、铝矾土、石英砂等40余种。
全市含煤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探明储量达1538亿吨,其中4#主焦煤属国家优质煤种,被誉为“国宝”,储量达62亿吨。
铁矿石探明储量9.87亿吨,占全省的29.41%,规模为全省之最。
铝矾土遍及11县市区,储量约10亿吨。
吕梁是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5亿公斤;全市优质核桃产量已达1500万公斤,汾阳市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
吕梁的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境内仅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窟寺、石刻、壁画等就有5014处,现代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133处,各类自然风景区11处。
有国家级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有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的北武当山,有日本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悬中寺,有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的临县碛口古镇,有全国十大历史名村之一的临县西湾村,目前已形成黄河风情游、人文景观游、自然生态游等风格迥异、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
吕梁是贫困地区。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前,全市有贫困县9个,贫困乡镇128个,贫困村2632个,贫困人口110万。
吕梁市自然资源
吕梁市自然资源
吕梁市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是山西省的重要地区之一。
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和山地等多种地貌。
这种地理特点使得吕梁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涵盖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各方面。
水资源是吕梁市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吕梁市地处黄河流域,拥有众多河流和水库。
黄河是吕梁市的母亲河,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灌溉和供水资源。
此外,吕梁市还有许多湖泊和水库,为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土地资源也是吕梁市的重要支撑。
该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山西省的粮食生产重要基地之一。
农业是吕梁市的支柱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发达,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矿产资源丰富是吕梁市的特色之一。
吕梁市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
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对吕梁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总的来说,吕梁市自然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吕梁市将继续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吕梁市产业发展趋势
吕梁市产业发展趋势吕梁市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市。
该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资源条件相对欠缺。
在经济发展方面,吕梁市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本文将从吕梁市产业结构现状、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吕梁市产业发展进行探讨。
一、吕梁市产业结构现状目前,吕梁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
其中,煤炭产业一直是吕梁市的支柱产业,但由于严格的煤矿安全生产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煤炭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另外,农业虽然占据了吕梁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然存在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低、农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吕梁市产业发展趋势1. 转型升级吕梁市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首先,应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发展。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品牌效益和附加值,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等,以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
2. 优化产业布局吕梁市需要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首先,在产业布局上要注重各县市的特色优势,发挥各地资源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
例如,柳林县可以发展花卉种植和观光农业,岚县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离石区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太行山红色旅游。
其次,在产业发展中要注重产业链的形成和提升,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例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仅是汽车制造,还需要发展电池制造、充电桩建设、废旧电池处理等相关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
3. 投资引导吕梁市需要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资引导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引导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区域概况(一)自然环境条件1、地理位置及土地总面积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属我国黄土高原东部,与本省的晋中市、忻州市、临汾市及陕西省的榆林地区为邻。
其东傍汾水,西濒黄河,北起兴县燕子山,南至石楼县风尾山;市境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82~133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2.2′~112°19.45′、北纬36°43.87′~ 36°43.9′,土地总面积为21132.71平方公里(计2113271.38公顷,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数)。
2、地形地貌本市地势由东向西、自北向南倾斜。
境内的吕梁山脉纵贯全境、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并构成本市的地貌主干。
其中:东部平川区是吕梁山地向汾河谷地的延伸部分,属晋中盆地边缘,地面平坦,耕作精细,土壤肥沃;西部黄土丘陵区是吕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伸部分,除少数高大山体(如紫金山、汉高山等)外,整个地表均为深厚黄土覆盖,地面切割支离破碎,梁、峁、丘状地相间,沟壑广布,水土流失严重;土石山区是掼以吕梁背斜为中心的吕梁山地区。
3、本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干燥多风降水稀少,夏季炎热雨量丰沛,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雨雪少。
年辐射总量介于130~1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时数达2476~2871小时,年平均气温6.7~10.4℃,无霜期133~178天,年降水464~607毫米(多年平均506毫米、折合降水量106.7亿立方米),且大部集中在6~8三个月降落。
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和大风。
4、土壤条件本市土壤面积为18633.6平方公里,包括耕作土壤和自然土壤(面积分别为8184.2平方公里和10449.4平方公里)。
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褐土、栗褐土、山地草甸土、潮土、黄绵土等。
其中:褐土面积为5378.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川区和岚县盆地,其耕作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1.14%(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则较高,有机质为4.7%);黄绵土面积为7094.1平方公里,广泛分布于吕梁山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0.66%;栗褐土面积为3218.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吕梁山西麓,其土层深厚、疏松多孔,易于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
5、水资源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47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8.899亿立方米。
本市属黄河流域,吕梁山东部为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岚河、文峪河、磁窑河、双池河和孝河等;吕梁山脊西部为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和屈产河等,其中三川河为市境内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达4161平方公里;主要水库有文峪河水库、张家庄水库、陈家湾水库、阳坡水库、吴城水库等。
6、矿产资源吕梁矿产资源丰富。
本市域内的原煤储藏量在山西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含煤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3%,涉及到河东、宁武、西山、霍西等四大煤田,其煤质优良、煤种齐全,且煤层厚、埋藏浅;还有铝、铁、白云岩、钾岩、硫磺、石膏、石棉等矿产。
(二)社会经济条件1、行政区划设置本市现辖13个县(市、区),即离石区(原为离石县)、孝义市、汾阳市、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和交口县。
2000年辖236个乡镇,2001年撤乡并镇后为15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有4662个村民委员会。
2、社会人口状况2000年全市总人口341.67万人,人口密度160人/平方公里,其中:城镇人口77.46万人,占总人口的22.67%;市区人口9.21万人,占总人口的2.7%。
另据2004年11月编制完成的《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市域总人口349.7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25%,其中城镇人口87.4万人,规划城区人口17.4万人。
据实际调查,建城区内人口现状为12.5万人。
3、经济发展状况吕梁市劳动力和旅游资源丰富,乡村劳动力113.9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3.34%,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全市有较有影响的景点20处,其中:寺庙古建筑7处,自然景观6处,人文景观3处,革命胜地4处,旅游业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
随着全国、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吕梁市经济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煤炭、炼焦、化工、冶金工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名优特产市场前景广阔,主焦煤被煤炭部称为“国宝”,石棉全国争相定购。
钢球网架在全国居先进水平,享有很高声誉。
杏花汾酒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而驰名中外,誉满全球。
土特产品沙棘打入国际市场,红枣年产6万多吨,居全省之首,远销东南亚国家。
核桃年产1万多吨,其中“汾阳核桃”享誉海内外。
200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853910万元,农业总产值174066万元,粮食总产量545827吨,油料作物产量65982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149元,第一产业157166万元,第二产业398620万元,第三产业298124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525元。
200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4961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77295万元;第二产业735769万元;第三产业436553万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02万元,农业居民人均纯收入1491万元。
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
4、交通运输条件近年来,由于孝柳铁路、夏汾高速公路、太原到离石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全市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吕梁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农用地现状200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486421.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3%。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1、耕地耕地589475.7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9.6%。
包括:水浇地88560.29公顷、旱地500186.67公顷、菜地728.74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15%、84.9%和0.1%。
耕地主要分布在晋中盆地、吕梁山东部和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分布较多的有临县、兴县、汾阳、柳林、文水等县(市)。
2、园地园地15111.0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
包括:果园14649.39公顷,桑园和茶园65.58公顷,其他园地396.09公顷,分别占园地面积97%、0.4%和2.6%。
园地分布在晋中盆地边缘及广大丘陵地区,面积分布较多的有文水、汾阳、兴县、柳林、交城、孝义、临县等县(市)。
3、林地林地666866.66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4.9%。
包括:有林地354917.41公顷、灌木林地220541.87公顷、疏林地49652.7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7743.95公顷、迹地3063.55公顷、苗圃947.18公顷,依次占林地面积的53.2%、33.1%、7.4%、5.7%、0.5%和0.1%。
林地主要分布在吕梁山两翼的交城、中阳、交口、方山、离石、兴县等县(区)。
4、草地草地66457.3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5%。
包括:天然草地62074.75公顷、改良草地216.37公顷、人工草地4166.22公顷,分别占牧草地面积的93.4%、0.3%和6.3%。
主要分布在岚县、方山、中阳、文水、离石、交城等县(区)的土石山地区。
5、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148510.9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0%。
包括:农村道路8202.2公顷、坑塘水面559.24公顷、农田水利用地4995.75公顷、田坎134753.77公顷,分别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5.5%、0.4%、3.4%和90.7 %。
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布较多的有临县、兴县、石楼、柳林、孝义、岚县等县(市)。
(二)建设用地现状2000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940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
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2073.2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0.8%。
包括:城市用地3514.49公顷、建制镇用地2580.37公顷、农村居民点55690.94公顷、独立工矿8729.89公顷、特殊用地1557.59公顷,分别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4.9%、3.6%、77.3% 12.1%和2.1%。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布较多的为临县、孝义、汾阳、文水、柳林、离石等县(市、区),这是由于这些地方的人口相对集中、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企业发展较快,因而相应的建设用地就较多。
2、交通运输用地5107.4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4%。
包括:铁路用地468.61公顷、公路用地4635公顷、民用机场3.87公顷,分别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9.2%、90.7%和0.1%。
交通运输用地分布较多的有汾阳、文水、孝义、兴县、离石、交城等县(市、区)。
3、水利设施用地2221.3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8%。
包括:水库水面1640.73公顷、水工建筑用地580.65公顷,分别占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73.9%和26.1%。
主要分布在汾阳、文水、孝义、交城、兴县等县(市)。
(三)未利用地现状2000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为547447.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9%。
包括:未利用土地和其它土地。
1、未利用土地520094.57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5%。
包括:荒草地233379.1公顷、盐碱地1173.35公顷、裸土地22236.54公顷、裸岩石砾地73018.03公顷、其他未利用土地190194.03公顷,依次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44.9%、0.2%、4.3%、14%和36.6%;另有少量的沼泽地和沙地,面积分别为43.94公顷、49.59公顷。
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多的有兴县、临县、石楼、柳林、交城、离石等县(市、区)。
其中的荒草地主要分布在兴县、临县、石楼、岚县、方山、离石、交口、孝义等县(市、区)的低山丘陵区,盐碱地则多分布于汾阳、文水、孝义、方山等县(市)的平川低凹地带。
2、其它土地27352.92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5%。
包括:河流水面14831.13公顷、苇地377.94公顷、滩涂12143.85公顷,分别占其它面积的54.2%、1.4%和44.4%。
其它土地分布面积较多的有临县、兴县、岚县、柳林、交城、文水等县(市)。
三、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1、山地丘陵为本市土地的主体。
全市平川区、丘陵区和山区的面积之比大体为1∶58∶57,面积分别为169051公顷、974020公顷和970200公顷。
大面积的山地丘陵加之植被覆盖率低,土地生态条件脆弱,宜大力发展林牧业。
2、优质耕地资源紧缺。
全市耕地中水浇地仅占15%,菜地比例更少,有几个县没有菜地。
坡耕地面积占80%以上,耕地肥力水平低,而且分布不平衡,全市89%的水浇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川区的文水、汾阳、孝义、交城等4县(市)。
3、水土流失严重。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469100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9.5%,约占山地丘陵区面积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