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广西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广西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f786d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b.png)
高二11月阶段性考试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4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下列物质一般不会存在于脑脊液中的是( )A .神经递质、激素B .水、C .抗体、D .解旋酶、糖原2.等渗溶液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都是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腹泻严重者,可适当注射生理盐水,以补充机体缺失的水分和盐分B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机体产生渴觉C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几乎不会影响血细胞的形态D .手术后暂时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水分和糖分3.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婴幼儿机体后,会破坏脊髓的传出神经,从而引起相应症状。
患者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患者能自主呼吸B .简单的反射都能完成C .脊髓的功能受损D .相关肌肉收缩无力4.蛙的坐骨神经是生物电实验中常用的材料。
若提高该实验中培养液的浓度,则蛙的坐骨神经所受的影响是( )A .动作电位峰值变大B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C .动作电位峰值变小D .不能产生静息电位5.根据研究可知,适量有氧运动能使实验动物的海马区发育水平提高约1.5倍,靠学习和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约40%。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0c2ee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a.png)
B、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受体,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故能精准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B正确;
C、激素只能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不能起催化作用也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
D、激素是信息分子,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就会失活,因此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D错误。
北京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答案在最后)
2024年10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支气管、肺部疾病的患者,由于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患者血浆pH下降,严重的甚至引起酸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维持体温的恒定,但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D正确。
故选A。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大脑皮层的S区与讲话有关,H区与听懂有关,比赛时需要与队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听懂指令,因此大脑皮层的S区、H区等区域神经元兴奋性增强,C不符合题意;
D、比赛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因此血糖不会显著下降,D符合题意。
故选D。
4.当人体一只脚踩到钉子,同侧的腿立即收缩(屈反射)以避开损伤性刺激,同时对侧腿伸直(交叉伸反射)以支持身体,避免跌到,过程如图。图示脊髓有多个突触,甲-丁为其中的4个,“+”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f94e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f.png)
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b到d的组成成分,与d到b的组成成分不同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甲状腺激素可以存在于b中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并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都只能生活在水中,并从水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B.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都属于体液,其中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D.抽搐、镰状细胞贫血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3.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由于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血浆的PH将由碱性变为酸性C.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HCO3反应D.AB段上升过程中人体主要进行无氧呼吸,BC段下降过程中主要进行有氧呼吸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引发疾病5.正确地运用机械刺激如抚拍、拉追踪绳等,能使警犬对所训练科目的口令快速产生条件反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产生的兴奋可以在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内传导B.条件反射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C.反复仅给口令不给予机械刺激,该条件反射会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D.条件反射建立前口令称为无关刺激,条件反射建立后口令称为条件刺激6.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A.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B.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丁区是静息电位,因此没有离子的移动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7.神经递质作为信号分子,发挥完作用后其去向主要有两种,如图所示。
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b91d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f.png)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生物(选修)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I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I卷(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
)1.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C. 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层细胞膜D. 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2. 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B.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Na+内流C. 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Cl-内流D. 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均产生了兴奋反应3. 2022年刘畊宏的健身操引发了一轮全民健身热潮。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跳操时心率加快属于条件反射,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B. 跳操时面部发红,是因为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管收缩来增大散热量C. 跳操后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脑干心血管中枢,进一步调节使血压下降D. 跳操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使内环境中的pH下降4. 体温调定点指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正常状态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dc7fb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f.png)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生物2024.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60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把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把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肠液B.人体内环境中的Na+浓度低于细胞内液中的Na+浓度C.氨基酸、神经递质、葡萄糖、呼吸酶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X、Y、Z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X、Y、Z分别是淋巴液、血浆、组织液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X和YC.Z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若细胞3是肝细胞,则Z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Y处3.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4.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在③处施加刺激,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活动D.当图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5.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蕾细胞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 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属于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膜内外的电位不发生变化C.在苦味物质中加大量糖后,人不能感觉到苦味D.味蕾细胞和与之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构成感受器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不受意识支配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即时信息交流有关D.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在支配膀胱活动中表现出相反作用7.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B.若大脑的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C.抑郁症患者往往是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的浓度过低造成的D.“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8.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
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58a60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0.png)
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B、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所有生物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D、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释放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2、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下列哪个物质是最终产物?A、葡萄糖B、氧气C、水和二氧化碳D、氧气和葡萄糖3、在细胞中,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蛋白质B、脂质C、核酸D、糖类4、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B、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可以独立进行,不需要光能5、以下哪项不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 线粒体B. 核糖体C. 细胞核D. 内质网6、以下哪种生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A. 硅藻B. 蓝藻C. 绿藻D. 红藻7、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非均匀结构B、细胞膜是由细胞质中的磷脂分子自发形成的一个封闭层C、细胞膜是由细胞壁包裹着,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D、细胞膜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起到识别和调节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B、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大量能量C、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D、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少量能量9、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主要由脂肪构成B. 细胞膜具有完全通透性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物质运输D. 细胞膜不含胆固醇 10、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A. 叶绿体基质B. 线粒体内膜C. 类囊体膜D. 细胞质基质1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二维排列结构B.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层状结构C.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球状结构D.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柱状结构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重要途径B. 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细胞呼吸的方式D. 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有机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均发生在所有生物体细胞中B.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两次D. 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E. 有丝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DNA是所有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 RNA可以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D. 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传递给下一代E.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RNA链组成3、以下哪些生物现象属于生物的应激性?A、向日葵的向光性B、植物的向水性C、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D、植物的生长发育4、以下哪些生物过程属于生物的生殖现象?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假设你正在研究一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a479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c.png)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二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B.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水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中C.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2.如表为人体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成分及其含量/(mmol·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00 5.0025.00 1.50103.00 6.0016.001③147.00 4.00 1.25 1.00114.007.50 1.00④10.00140.00 2.5010.3525.00—47.00A.②属于血浆,其pH能够保持稳定主要与其中的Na+、Cl-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等,所以血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可维持正常形态3.研究发现,癌细胞会刺激神经细胞向肿瘤浸润,而这种浸润又刺激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将含有麻醉剂的纳米颗粒作用于癌变组织和神经元的接触点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显著减缓。
据此分析,该麻醉剂的作用机制不可能是()A.作用于神经元轴突,使其减少释放神经递质B.与释放后的神经递质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使其结构变化D.作用于神经纤维,阻止其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4.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生物含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生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662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9.png)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七校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学(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一第4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多B.过敏反应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减小,导致组织水肿C.淋巴细胞产生的CO2通过淋巴液进入血浆,不经过组织液D.人体内环境中Ca2+浓度过低可能会引起抽搐2.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如表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的一部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检测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U/L9~60总蛋白72g/L65~85尿素 6.0mmol/L 2.8~7.2葡萄糖10.96mmol/L 3.9~6.1三酰甘油 1.8mmol/L0~1.7总胆固醇 5.3mmol/L 3.1~5.2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B.激素、维生素也属于内环境成分C.化验结果说明该人一定患有糖尿病D.建议该人控制脂肪和糖类摄入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自来水、鸡蛋清稀释液、李子匀浆为实验材料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态的机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用血浆、马铃薯匀浆等代替鸡蛋清稀释液、李子匀浆B.图中滴加的物质为碱性溶液,李子匀浆中也可能存在能维持pH稳定的物质C.实验结果说明鸡蛋清稀释液、李子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有限D.分析图示可知,鸡蛋清稀释液比李子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弱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人体出现疾病。
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047d55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a.png)
2024-2025学年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完全相同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目的是为了产生配子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现象2、以下哪项不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来源: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环境因素3、题干: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ATPB、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释放出大部分能量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只发生在动物细胞中4、题干:以下关于基因表达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B、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C、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D、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需要tRNA的参与5、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体的基本特征?A、细胞结构B、新陈代谢C、遗传变异D、自我意识6、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生物体的生长过程?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细胞分裂D、生物降解7、题目: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A. 界B. 门C. 种D. 群8、题目: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仅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二氧化碳C. 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D. 光合作用不需要光能9、在以下哪个过程中,ATP的能量被转化为细胞工作的能量?A.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 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C.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D. 蛋白质的翻译 10、以下哪种细胞器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11、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仅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能量转换的主要方式C. 光合作用只在叶绿体内发生D.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用于植物呼吸12、以下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B.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C.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产生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子细胞D. 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发生变化1、以下哪些生物分类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A. 界、门、纲、目B. 界、门、纲、目、科C. 门、纲、目、科、属D. 界、门、纲、科、目2、以下哪些属于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紫菜C. 蓝藻D. 植物病毒3、以下哪些属于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A. 碳原子B. 氨基酸C. 核苷酸D. 脂质分子4、下列哪些属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物种形成方式?()A. 分化B. 选择C. 隔离D. 突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564b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e.png)
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二生物2024.11考试说明1.本练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选择题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卷上作答无效。
4.其他题目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答题纸上,在卷上作答无效。
一、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2.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图。
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3.肠-脑轴(GBA)是指大脑和肠道以及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路,在沟通方式中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途径。
下列不涉及GBA通路的是()A.脑通过自主神经控制胃肠蠕动B.微生物刺激肠分泌神经肽影响食欲C.肠道炎症引起体温调节异常D.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血糖平衡4.小鼠禁食24小时后,血浆中糖皮质激素(GC)浓度显著高于自由饮食小鼠,禁食期间GC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
抑制AgRP神经元的激活可完全阻断禁食引发的血浆GC浓度增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注:“+”代表促进,“-”代表抑制A.禁食期间GC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禁食期间GC通过调节细胞内代谢活动维持血糖平衡C.AgRP神经元兴奋使BNST神经元对PVH区抑制加强D.AgRP神经元活性变化在机体能量不足时发挥关键作用5.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下图)。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c600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1.png)
2024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在最后)一、单选题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由于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B.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故人应摄入碱性食物以维持血浆pHD.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详解】A、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由于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而引起肺部组织水肿,A正确;B、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产物,会进入到内环境中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C、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摄入碱性食物也不会明显改变血浆pH,C错误;D、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A。
2.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B.线粒体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C.生长激素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
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溶酶体中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生的有用物质可被再次利用,A正确;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可具有物质运输等功能,线粒体的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B正确;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分子组成相同,均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生物含答案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生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dccd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7.png)
2024.11山东省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二生物试题(答案在最后)(《稳态与调节》模块结业)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为第Ⅰ页至第6页,非选择题为第6页至第10页。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人体伪环境示意图。
图中a、b、c、d表示细胞或结构,①~④表示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①和④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B.构成a、d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C.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能向③中扩散D.过敏反应时,人体内②处的液体会减少2.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
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能称为反射D.自主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3.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共同调节肌肉收缩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注: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②破伤风毒素可抑制闰绍细胞释放神经递质。
A.图中的效应器是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的B.在b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在c、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C.闰绍细胞通过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防止肌肉过度收缩D.用破伤风毒素处理闰绍细胞的d处,会导致肌肉不能收缩4.离子通道又称“门通道”,是各种无机盐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诊断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诊断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98647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b.png)
高二阶段性诊断测试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等渗溶液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都是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腹泻严重者,可适当注射生理盐水,以补充机体缺失的水分和盐分B.手术后暂时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水分和糖分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几乎不会影响血细胞的形态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人体某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B、C、D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生在A液中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血浆和组织液中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3.人的神经系统参与调节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能调节低级中枢的活动B.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均属于传入神经,两者均属于外周神经系统C.人的小脑能够协调打羽毛球时的运动,维持身体平衡D.脊髓是调节排尿、排便、血管舒缩等活动的低级中枢4.在婴儿出生3~5天进行初次听力筛查,主要是为了观察其对声音的反应。
婴儿在4~7个月知道自己的名字,当你叫婴儿的名字时,其会将头转向你。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94ac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c.png)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血液中肌酐(血肌酐)含量是一项体检指标,其正常值有一定的参考范围。
血肌酐来自人体自身的肌肉代谢,还来自肉类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
血肌酐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B.血肌酐含量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之一C.血肌酐含量会有一定的波动D.血肌酐含量偏高的个体应增加肉类摄入2.研究表明,缺少运动可能会使人体内Piezol蛋白失去活性,会降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的密度,使血液流动受限而活动变得困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iez01蛋白合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B.肌肉组织中,CO2一般从毛细血管向组织液运输C.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重新吸收回淋巴液3.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导致高原反应B.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发生中暑C.肾衰竭导致水盐平衡失调、尿素氮升高等症状D.剧烈运动后体温暂时升高4.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c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对5.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蛋白质约为7%〜9%,无机盐约为1%,以及葡萄糖、激素等物质。
人眼的前、后房充满有组织液——房水,房水过多会导致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为血浆中的8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物质之和,血浆渗透压90%以上来自蛋白质B.人体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连通为一个整体,各种成分含量基本相同C.房水中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明显低于血浆,可推测其无机盐含量也低于血浆D.利用可行的物理方法或使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措施之一6.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
浙江省湖州市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湖州市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4264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3.png)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无机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无机盐能维持机体酸碱平衡B.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缺磷会影响细胞内油脂和核酸的合成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等;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有些无机盐离子如HCO3-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正确;C、磷是构成核酸的重要元素,缺磷会影响核酸的合成,但油脂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磷元素,所以缺磷不会影响油脂的合成,C错误;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例如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形态,D正确。
故选C。
2.某兴趣小组以唾液淀粉酶和淀粉为实验材料,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设置三个实验组:甲、乙、丙。
在其他条件相同下,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底物剩余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温度,结果表明甲组的处理温度最高,丙组的温度高于乙B.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可能是酶浓度,结果表明甲组的酶浓度低于丙组C.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可能是pH,结果表明乙组的pH是淀粉酶的最适pHD.若在t2时向甲组增加底物,则在t3时其产物总量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江苏省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江苏省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7a0e2bf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5.png)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B、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C、生物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远D、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近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数量的增加B、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形态的不断复杂化C、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在自然界中逐渐适应环境的过程D、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在自然界中生存斗争的过程3、题干: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细胞膜是细胞内所有细胞器的外围结构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D、细胞膜的成分在不同细胞中是相同的4、题干: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地球上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B、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氧气D、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5、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环境因素影响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过程,但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呼吸作用不需要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过程,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过程,但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呼吸作用消耗能量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过程,但光合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呼吸作用产生氧气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能量B、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C、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是最终受氢体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是相互独立的8、下列关于DNA和RNA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的碱基种类完全相同B、DNA和RNA的五碳糖结构相同C、DNA和RNA的磷酸骨架相同D、DNA是单链,RNA是双链9、以下哪种细胞器是负责蛋白质合成的?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细胞核 10、下列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蓝藻B. 硅藻C. 水稻D. 酵母菌11、题干: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液泡C.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D.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不需要水参与12、题干:关于生物遗传的孟德尔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孟德尔通过观察豌豆花的花色遗传实验发现了遗传定律B.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定律解释了生物体性状的连续性C.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不支持“隐性遗传”这一概念D.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因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以下哪些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衣藻B、蓝藻C、酵母菌D、大肠杆菌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完全相同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完全相同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不同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负责细胞的保护和物质交换B.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除细胞器外的所有物质的总和C.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D.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4、以下关于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换为化学能B. 化学能通过呼吸作用转换为热能C. 热能通过细胞呼吸作用转换为ATP中的化学能D. 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换为光能、热能等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请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实验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B.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乙液会变少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液和丙液中D.甲液和乙液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无机盐含量的多少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载体C.钠-钾泵、C a2+、H2O、胰岛素受体D.N a+、HPO42-、葡萄糖、乙酰胆碱3.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发生在③中B.体液①中可含有尿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①和②、②和③之间都可以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参与机体稳态的调节,是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功能B.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内环境中的钠离子、钾离子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稳定性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5.如图是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a是突触前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轴突,c是离子运输载体B.结构b是突触后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细胞体,c是神经递质受体C.结构b是突触前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树突,c是神经递质受体D.结构a是突触后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细胞体,c是离子运输载体6.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神经元,a、b是电流表。
在四个神经元的任意一点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一定能使两电流表都发生偏转的神经元是()A.甲B.乙C.丙D.丁7.某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便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导功能正常。
这一事实说明()A.麻醉剂抑制了所有神经元递质的释放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8.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下列四项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D.9.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②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10.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与N a+和K+的分布不均匀有关。
当神经元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兴奋部位发生的变化是()A.对N a+的通透性增加,N a+迅速外流B.对N a+的通透性增加,N a+迅速内流C.对K+的通透性增加,K+迅速外流D.对K+的通透性增加,K+迅速内流11.如图Ⅰ、Ⅱ、Ⅲ是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c及图Ⅲ中g为同种结构B.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d及图Ⅲ中g为同种结构C.图Ⅰ中b为突触后膜,只能是图Ⅲ中e结构D.兴奋在图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a→b、d→c、e→g12.如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B.激素①、③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平衡C.出现尿糖现象就可以判定此人是糖尿病患者D.若胰岛B细胞受损,则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13.长跑运动员进行马拉松比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增多,使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等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14.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如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
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渗透压感受器位于血管壁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15.为研究不同室温条件下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
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要的适宜温度B.在50~90min,皮肤温度下降的原因是室温降低,皮肤散热增加C.第90min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B.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C.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17.如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乙还能增殖分化B.细胞乙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细胞丙能识别侵入机体的任何抗原D.细胞乙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18.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相应的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19.下图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伤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机体第二道防线在发挥作用B.①是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C.可提高①杀伤力的淋巴因子来源于记忆细胞D.靶细胞裂解的同时病毒被溶解消灭20.免疫接种有①注射抗体和②注射抗原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的治疗属于方法②B.方法①在接种对象体内引起细胞的增殖、分化C.方法②是通过使人体患病然后获得免疫力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预防一些传染病21.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应答。
下列疾病可能属于过敏反应的是()①喝牛奶引起的腹泻②接触霉变物品引起的荨麻疹③风湿性心脏病④青霉素引起的休克⑤油漆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2.下列选项中,均不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是()A.骨髓、T细胞、抗体B.过氧化氢酶、淋巴因子、溶菌酶C.脊髓、红细胞、胰高血糖素D.吞噬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23.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B.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是T细胞的大量减少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D.艾滋病病人易患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抗体减少24.如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
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矮B.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C.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高D.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理论上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25.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和侧芽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两重性B.打顶后第20天,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C.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持续升高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能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26.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已知右图中a1>a2>a3>a4。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m3<m4C.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位于m3、m4之间D.若a1和a2相同,则琼脂块中的m1与m2也相同27.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植物发育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B.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会相同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促进植物的生长28.生长素浓度与茎的生长关系如图所示。
现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为()A.0~fB.f~2fC.2f~hD.g~h29.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而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而b'组尖端不能C.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30.下列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31.下列关于赤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促进细胞分裂B.在植物体内,赤霉素等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C.高等植物的赤霉素能促进成熟细胞纵向伸长和节间细胞伸长D.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32.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能促进果实成熟B.柳树侧芽的快速生长需要顶芽提供大量生长素,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C.脱落酸能够通过调控细胞的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的合成均增加,协同调节果实发育和成熟33.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丙)等三个年龄期,比较这三个年龄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这一种群未来的成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