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路由器应用(上)

合集下载

大学信息技术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大学信息技术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大学信息技术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目录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定义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分类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定义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以二进制形式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的过程。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数据源、数据发送设备、传输介质、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宿五个部分。

数据通信的主要指标包括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和带宽等。

数据传输方式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包括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包括振幅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等。

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 )和增量调制(DM )。

包括调幅(AM )、调频(FM )和调相(PM )等。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码分多路复用(CDM)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概述特点定义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成本低等。

分类以太网技术定义01发展历程02以太网帧格式03无线局域网技术定义01标准02关键技术03包括网卡、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等。

组网方法常见的组网方法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树型等。

其中,星型网络以交换机为中心,各节点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环型网络中各节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环;总线型网络中所有节点共享一条传输线路;树型网络是星型和总线型的结合,具有分级管理的特点。

组网设备局域网组网设备与组网方法VS广域网技术广域网定义广域网应用广域网特点广域网概述1 2 3TCP/IP协议路由协议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广域网协议与标准广域网接入技术DSL(数字用户线路)利用电话线提供高速上网服务,如ADSL、VDSL等。

第三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

第三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
网卡的类型
根据传输速度、接口类型和总线类型等不同标准,网卡可 分为多种类型,如以太网卡、快速以太网卡、千兆以太网 卡等。
网卡的选购
在选择网卡时,需要考虑计算机的总线类型、网络接口类 型和传输速率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网卡的品牌和质量 。
集线器/交换机
01
集线器/交换机的作用
集线器和交换机是局域网中的重要设备,它们能够提供多个端口,使得
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培养实践能力的途径
通过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生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提 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掌握局域网组建和维 护技能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是一 项必备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 原理;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 功能;熟悉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
局域网安全与故障排除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局域网安全威 胁和防护措施,以及基本的故障 排除方法和工具。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应对自己在局域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 度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基础概念、硬件设
备、协议与标准、组建与配置等方面。
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应对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能否独立思 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

网络设备介绍
包括交换机、路由器、 服务器等常见网络设备 的功能、性能和配置方
法。
网络服务配置
包括DNS服务、DHCP 服务、FTP服务等常见 网络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方法。
网络安全与管理
包括网络安全策略、防 火墙技术、网络故障排 查等网络安全和管理方
面的知识。
02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概念及特点
概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第03章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V5.0)

第03章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V5.0)

第3章常用网络接口与线缆 .................................................................................................................................... 3-13.1 培训目标 ......................................................................................................................................................... 3-13.2 局域网接口及线缆 ....................................................................................................................................... 3-23.2.1 常见局域网类型.................................................................................................................................. 3-23.2.2 以太网的类型 ...................................................................................................................................... 3-33.2.3 10M以太网............................................................................................................................................. 3-43.2.4 快速以太网........................................................................................................................................... 3-73.2.5 千兆以太网........................................................................................................................................... 3-83.3 广域网接口与线缆 ....................................................................................................................................... 3-93.3.1 广域网的类型 ...................................................................................................................................... 3-93.3.2 异步串口与同步串口 ....................................................................................................................... 3-113.3.3 V.35接口规程 ...................................................................................................................................... 3-143.3.4 ISDN BRI接口 ...................................................................................................................................... 3-173.3.5 CE1/PRI接口 ........................................................................................................................................ 3-183.4 光纤、光缆................................................................................................................................................... 3-193.4.1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3-193.4.2光纤...................................................................................................................................................... 3-203.4.3光缆...................................................................................................................................................... 3-213.4.4 常见光纤接头 .................................................................................................................................... 3-223.4.5 光接口连接器 .................................................................................................................................... 3-233.5小结................................................................................................................................................................ 3-24第3章常用网络接口与线缆3.1 培训目标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通用路由平台,华为3Com 自主开发的网际操作系统)支持路由器上的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这两类接口。

网络应用技术开篇-第03章 IP互联网与IP协议

网络应用技术开篇-第03章 IP互联网与IP协议

为什么IP协议好?



IP协议高效率进行传送,减轻了网关的 负担,提高了网关的吞吐量。 IP协议的数据报传送服务是不可靠的, 省去了复杂的可靠传输机制。 在不可靠的传输中,谁来保证可靠呢? ICMP报文和上层TCP协议
Ping 命令解释

C:\Ping MM:Request timed out; C:\Ping Money: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C:\Ping Love:Unkown host name; C:\Ping Future:Reply from hell:time=99year TTL=1;
IP互联网的跨网传输
3.2 IP协议
3.2.1 3.2.2 3.2.3 3.2.4 3.2.5 IP地址 IP子网 ARP协议 IP数据报 ICMP
3.2.1 IP地址
IP地址的结构 IP地址的类型 特殊的IP地址

为什么要使用IP地址?

屏蔽各种物理网络的地址差异



每种物理网络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其物理 地址也各不相同 统一物理地址的表示方法不现实 互联网对各种物理网络地址的“统一”通过 IP地址在IP层完成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在上例中,只要张三存在,表示他身份的身份证 号不会改变。这种地址,称之为物理地址。 寻找张三使用的“岛编号.人编号”用来表示张三 的位置逻辑,会随着张三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称 之为逻辑地址 以太网卡的MAC地址属于物理地址。 IP互联网中 给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IP地址,属于逻辑地址。使 用逻辑地址寻找物理地址需要一种协议,叫做地 址解析。
数据如何穿越多个网络到达目的地?
有两种类型的解决方案 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 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

chapter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田庚林-清华大学出版社

chapter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田庚林-清华大学出版社

地址分配:
路由器A的E0端口:202.3.5.1 255.255.255.224
pca1:
202.3.5.2 255.255.255.224
pca2:
202.3.5.3 255.255.255.224

pca15:
202.3.5.16 255.255.255.224
路由器A的E1端口:202.3.5.33 255.255.255.224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地址与路由
3.1 计算机网络中的地址种类
3.1.1 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是标识网络内计算机的唯一地址 是集成在网卡上的48位二进制数编号 使用16进制数书写,如:00:5b:03:5e:3f: 0b 或:005b.035e.3f0b MAC地址
以太网卡为TCP/IP协议网络传输IP报文 时使用MAC地址的示意图
0011000000000001 0000000001110011 0000000000000000 0010111100111100 0000001010111011 0000000000011111 1111000000101000 0001110001011011
➢冒分十六进制格式为:
3001:0073:0000:2F3C:02BB:001F:F028:1C5B ➢去除前导无效0位后可写成:
3.3 子网与子网掩码Mask
3.3.1 子网的概念
在一个网络地址内划分出的网络 划分子网时需要占用原来的主机编号字段
3.3.2 IPv4子网掩码Mask
使用子网之后用来计算网络地址的工具 在Mask中,二进制位为“1”的位表示网络编 号部分;二进制位为“0”的位表示主机编号 部分 网络地址计算:
Mask表示方法: 200.100.120.28 255.255.255.224 200.100.120.28/27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习题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

(2)帧定界。

(3)流量控制。

(4)差错控制。

(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6)透明传输。

(7)寻址。

习题3-03考察停止等待协议算法。

在接收结点,当执行步骤(4)时,若将“否则转到(7)”改为“否则转到(8)”,将产生什么结果?答:“否则”是指发送方发送的帧的N (S )和接收方的状态变量V (R )不同。

表明发送方没有收到接收方发出的ACK ,于是重传上次的帧。

若“转到(8)”,则接收方要发送NAK 。

发送方继续重传上次的帧,一直这样下去。

习题3-06 信道速率为4kb/s 。

采用停止等待协议。

传播时延ms t p 20=,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

问帧长为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

解:根据下图所示停等协议中的时间关系:在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的情况下,要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必须使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等于2倍的单程传播时延。

即:p f t t 2= 已知:C l t f f =,其中C 为信道容量,或信道速率。

f l 为帧长(以比特为单位)。

所以得帧长16004.040002=⨯=⨯≥⨯=p f f t C t C l bit习题3-09试证明:当用n 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的大小为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WT ≤2n-1时,连续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答:(1)显然 WT 内不可能有重复编号的帧,所以WT ≤2n 。

设WT=2n ;(2)注意以下情况:发送窗口:只有当收到对一个帧的确认,才会向前滑动一个帧的位置;接收窗口:只有收到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才会向前滑动一个帧的位置,且同时向发送端发送对该帧的确认。

显然只有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发送端口才有可能向前滑动。

发送端若没有收到该确认,发送窗口就不能滑动。

(3)为讨论方便,取n=3。

并考虑当接收窗口位于0时,发送窗口的两个极端状态。

第03章 逻辑网络设计---地址规划

第03章 逻辑网络设计---地址规划
第11页
IP地址分配实例—2
XX银行在全国拥有3000个营业网点,每个营业网点 中不会多于12个IP设备。每个营业网点通过租用的 点到点的线路连接到它的地区分行。目前有18个地 区分行,每个地区分行所能支持的营业网点不会超 过200个。地区分行有3个物理网络,两个用于管理, 一个用于办公,在最大的管理LAN上有80个IP设备, 办公LAN需要120个地址。每个地区分行通过两条T3 链路连接到XX银行总部,总部所在地共有14个LAN, 通过路由器连接到总行主干网上,总行中最大的 LAN上有230个IP 设备。
描述 分行1,管理1 分行1,管理2 分行1,办公1 分行2,管理1 分行2,管理2 分行2,办公1
……. 分行18,管理1 分行18,管理2 分行18,办公1
地址范围 10.1.255.1&10.1.255.254 10.1.253.1&10.1.253.254 10.1.253.1&10.1.253.254 10.2.255.1&10.2.255.254 10.2.253.1&10.2.253.254 10.2.253.1&10.2.253.254
就是192.168.1.0/29 地址范围 192.168.1.1192.168.1.6 第二个子网,是要3个地址,我们也是使用29位掩码 的网络 就是192.168.1.8/29 地址范围 192.168.1.9192.168.1.14 第三个子网,要3个地址,我们使用29位掩码的网络 192.168.1.16/29 地址范围 192.168.1.17192.168.1.22
第10页
由上的分析,网络地址的规划如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3-第3章 二层QoS配置

03-第3章 二层QoS配置

目录第3章二层QoS配置.............................................................................................................3-13.1 二层QoS简介....................................................................................................................3-13.1.1 二层QoS概述.........................................................................................................3-13.1.2 基本原理..................................................................................................................3-23.2 处理通过MPLS域的流量...................................................................................................3-33.2.1 建立配置任务...........................................................................................................3-33.2.2 隧道入口处将优先级信息映射到MPLS外层标签中................................................3-33.2.3 隧道出口处将MPLS外层标签中的优先级映射到报文中.........................................3-43.3 配置二层QoS在Diff-Serv边缘的复杂流分类...................................................................3-53.3.1 建立配置任务...........................................................................................................3-53.3.2 定义MAC地址组.....................................................................................................3-53.3.3 定义二层ACL规则..................................................................................................3-63.3.4 定义流分类..............................................................................................................3-63.3.5 定义复杂流分类动作................................................................................................3-63.3.6 定义策略..................................................................................................................3-73.3.7 应用策略到VLAN中的二层端口.............................................................................3-73.3.8 启用流量策略...........................................................................................................3-83.3.9 检查配置结果...........................................................................................................3-83.4 配置二层QoS在Diff-Serv核心的简单流分类...................................................................3-83.4.1 建立配置任务...........................................................................................................3-83.4.2 配置简单流分类行为,优先级映射关系...................................................................3-93.4.3 将端口加入DS域..................................................................................................3-103.4.4 端口配置信任8021p..............................................................................................3-103.5 配置举例...........................................................................................................................3-103.5.1 配置二层 QoS典型示例........................................................................................3-103.5.2 配置根据8021p优先级对流量进行带宽限制和保证的示例...................................3-133.5.3 配置VPLS示例.....................................................................................................3-153.6 故障处理...........................................................................................................................3-18第3章二层QoS配置二层QoS是基于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模型,分为边缘和核心部分。

第03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

第03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

3.2.4 常用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4
15.Exit 16.End 17.ping
简单ping命令 扩展ping命令
退回到前一个配置模式 直接退回到特权配置模式
简单ping命令
发送包数 每包大小及类型 目标IP 超时时间
1. 2. 3. 4. 5. 6.
RouterA#ping 193.1.1.2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93.1.1.2, timeout is 2 seconds: !!!!!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456/1464/1468 ms 成功率 往返所需时间
第3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
3.1 路由器软、硬件概述
3.1.1 路由器硬件概述
图3-1-1 路由器的硬件组成
路由器的硬件组成
1.中央处理单元(CPU) 大部分的路由功能需要软件计算,cpu的好坏将对性 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交换机中没这么重要,交换计算 由叫做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专用硬件来完成 2.只读存储器(ROM)——类似pc中的bios 开机自检程序(POST)、系统引导程序、路由器IOS 的精简版本。 3.内存(RAM) ——类似pc中的RAM 存储用户的数据包队列和路由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中间数据,如:路由表、ARP缓冲区等; 存储路由器的运行配置文件(RUNNING-CONFIG)
10.背板带宽(backplane bandwidth) ——类似pc中的主板
高端口密度设备中,背板是最重要的构件。 catalyst 3548交换机装配了1个8gb/s的背板,48个 100baset端口和2个千兆位的插槽,如果所有的插槽和 端口都接满设备,并且所有设备都以全流量工作,使 用的总数据带宽将达到13.6gb/s(基于各自的线速)。 但如果考虑到帧间间隙的话,带宽值将降到比较真实 的8~10gb/s,这个数值仍然高于8gb/s的背板速度,所 以这时候背板成为交换机的瓶颈,尽管这种情况极少 发生。在路由器中的pps(报文/秒)要比背板速度低得多, 但比处理器速度高许多。通常,路由器无论如何也不 会在线速(wire speed)下运行。

第03章 Internet接入技术

第03章 Internet接入技术
• 【示例1】: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设置 –网卡的安装和配置 –TCP/IP协议的安装与配置 –接入Internet
3.1.5 通过数字专线接入
• 专线接入是指用户计算机以以太网方式接入局域网(即将用 户的计算机加入该局域网),然后该局域网通过公共数据通 信网(DDN、帧中继或X.25)专线接入Internet。目前常用的 是DDN专线。 • DDN是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的简称,它是由 光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 组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通道,传送各种数据业 务。服务器
• 很多单位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局域网,再通过向ISP租 用一条专线直接联入ISP的主干网,从而达到接入 Internet的目的。 • 以太网接入是指局域网以以太网方式通过传输介质 (主要是光纤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接入已与 Internet相连的局域网或城域网中。 • 作为局域网的用户的微机需配置一块网卡,并通过 一根电缆连至本地局域网,便可进入Internet。
3.1 INTERNET接入技术概述
• 接入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用户连接到各种网 络上。 • 接入技术作为网络中与用户相连的最后一段线路上 所采用的技术,已成为目前网络技术的一大热点, 为了提供端到端的宽带连接,宽带接入是必须要解 决的一个问题。
• • • • • • • 一、通过Modem拨号接入Internet 二、通过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络)接入Internet 三、通过DDN(数字数据网络)专线接入Internet 四、通过xDSL(ADSL是非对称式数字用户线路)接入Internet 五、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有线电视网)接入Internet 六、无线接入 七、小区宽带(光纤+LAN(局域网))接入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2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2

二、无线网络的设备功能与选型
1、网卡(网络适配器)
是一种采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
功能:用于实现计算机网络之间得信号传输,分为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
外置天线USB 无线网卡
PCI无线网卡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二、无线网络的设备功能与选型 2、交换机
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整信息交换的设备 功能: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位置 一般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且路由器的插 口不够用时,就需要加交换机
通信设备连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2024/3/19
33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三、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01 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 02 计算机网络 03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网络知识连连看
IrDA
2024/3/19
Wi-Fi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三、无线网络的组建与配置 终端设备的接入
Wi-Fi接入方式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图3.5 计算机搜索到的无线网络信号
课堂小结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
无线网络的组建与配置
(1)移动通信网络接入 (2)Wi-Fi(Wireless Fidelity)接入
传感技术
17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非接触体温枪
红外温度传感器
声控开关
声音传感器
自动门
红外传感器
电子秤
自动烘干机
压力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2024/3/19

华为AR系列路由器 01-03 DHCP配置

华为AR系列路由器 01-03 DHCP配置

3 DHCP配置关于本章3.1 DHCP简介3.2 DHCP基本概念3.3 DHCP原理描述3.4 DHCP配置注意事项3.5 配置DHCP3.6 DHCP配置举例3.7 DHCP常见配置错误3.8 DHCP FAQ3.1 DHCP简介定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集中对用户IP地址进行动态管理和配置的技术。

即使规模较小的网络,通过DHCP也可以使后续增加网络设备变得简单快捷。

DHCP是在BOOTP(BOOTstrap Protocol)基础上发展而来,但BOOTP运行在相对静态(每台主机都有固定的网络连接)的环境中,管理员为每台主机配置专门的BOOTP参数文件,该文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

DHCP从以下两方面对BOOTP进行了扩展:●DHCP允许计算机动态地获取IP地址,而不是静态为每台主机指定地址。

●DHCP能够分配其他配置参数,例如客户端的启动配置文件,使客户端仅用一个消息就获取它所需要的所有配置信息。

DHCP协议由RFC 2131定义,采用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由客户端(DHCPClient)向服务器(DHCP Server)提出配置申请,服务器返回为客户端分配的配置信息。

DHCP可以提供两种地址分配机制,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网络需求为不同的主机选择不同的分配策略。

●动态分配机制:通过DHCP为主机分配一个有使用期限(这个使用期限通常叫做租期)的IP地址。

这种分配机制适用于主机需要临时接入网络或者空闲地址数小于网络主机总数且主机不需要永久连接网络的场景。

●静态分配机制:网络管理员通过DHCP为指定的主机分配固定的IP地址。

相比手工静态配置IP地址,通过DHCP方式静态分配机制避免人工配置发生错误,方便管理员统一维护管理。

受益DHCP受益主要有以下两点:●降低客户端的配置和维护成本DHCP易配置部署,对于非技术用户,DHCP能够将客户端与配置相关的操作降至最低,并能够降低远程部署和维护成本。

第03章-B1以太网设备

第03章-B1以太网设备
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分割网络的缺点: 所有工作设备共享带宽。 每个网段的主机的数目有限制。 主机间的距离有限制(slottime)
3.集线器(HUB)
集线器连接的网络
OSI第一层物理层
单播数据包
HOST A
HOST B
HOST C
物理拓扑:星型
冲突域
广播域
逻辑拓扑:总线型
网桥分割网段
网桥(Bridge)工作在OSI模型的第2层。根据帧 头部的MAC地址来决定帧的处理方式。 网桥互连分割冲突域。 网桥互连理论上可以将整个网络延伸至任意距 离。 网桥丢弃错误帧。 网桥向其它端口转发广播帧(同一广播域)
按CSMA/CD方式工作,每个端口的可用带宽与主机数量成反 比。
Hub
具有三个接口的集线器
集 线 器
网卡 工作站
双绞线
网卡 工作站
网卡 工作站
集线器:同一个冲突域
• 接入设备越多冲突机率越大 • 用CSMA/CD技术
网桥
局域网互连方式有两种:桥接方式与路由方式。 桥接方式设备主要是网桥(Bridge)和交换机 (Switch) 路由方式设备是主要是路由器(Router)。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Modem)是利用调制解调技术来实 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在通信过程中的相互转换的 设备。
Modem
物理层设备
宽带路由器
宽带路由器,是指目前采用ADSL技术实现计算机 或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接入设备,相当于调制解调 器,但具有路由功能。
网络层设备
防火墙
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分开的方法,实 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是安全网络与非安全网络之间的一 道屏障,以预防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的网络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ADSL端口
ADSL端口用于连接ADSL Modem,实现 与远程路由设备的宽带连接。ADSL接口往往 被应用于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家居办公)路由器,通常标识为“ADSL”。
5)ISDN BRI端口
ISDN BRI 端口用于连接ISDN线路,实现路 由器与 Internet 或其他远程网络的连接,可实 现128kpbs的通信速率。 ISDN BRI端口采用RJ-45标准。
2. 路由器的结构
路由选择处理机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输入端口 1 2 … 输入端口 1 2 3 3 分组处理 转发表 3 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表 输出端口 2 … 输出端口 3 2 1 1
路由 选择
分组 转发
交换结构
路由器的转发流程
1)输入端口的物理层把收到的帧交给数据链路层。 2)数据链路层利用FCS域来判断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了错误,如果有错误 发生,就将该帧丢弃。 3)检查帧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是发往本路由器的帧或者是一个广播/组播 帧,那么就处理该帧。 4)去掉以太网帧的帧头和尾部,提取出IP包,交给网络层。 5)在网络层,利用头部校验和进行验证,如果发现错误,则向源节点返回一 个类型码为12的数据报参数错ICMP报文。 6)将IP报头的TTL域值减1,如果减到了0,就将该包丢弃,向源节点返回一 个类型码为11的超时ICMP报文。 7)重新计算报头校验和。 8)通过比较报头的目的IP地址和路由器的路由表,做出路由选择。
1000Base-T网的RJ-45端口
通常标识为“GE”。支持1000兆的网络连接速度。
这三种RJ-45端口仅就端口本身而言是完全一样的,但端口中对应的 电路结构是不同的,所以也不能随便接。
2)GBIC/SFP插槽
高档路由器往往会提供GBIC/SFP插槽,用 于适应不同的传输介质,借助相应的 GBIC/SFP模块,可以实现千兆网络连接。 SFP插槽是一种新型接口,被广泛应用于 各类新款路由器模块。
3. 路由器的组成
路由器是一台特殊用途的专用计算机,它是专门用来做路由 的,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路由器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介质和一些接口所组 成。 路由器的软件主要是指网络操作系统(IOS),路由器正是通过其特 殊的软件功能来完成路由工作的。
路由器和普通计算机的差别也是明显的,路由器没有显示器、 软驱、硬盘、键盘以及多媒体部件,然而它有NVRAM、 Flash部件。
CPU(中央处理器)
与计算机一样,路由器也包含了一个中央处理器 (CPU)。不同系列和型号的路由器,其中的CPU也不尽 相同。 通常在中低端路由器中,CPU负责交换路由信息、生 成路由表、路由表查找以及转发数据包。CPU的能力直接 影响路由器的吞吐量和路由计算能力。 在高端路由器中,通常数据包的转发和查表工作由 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完成,CPU只实现路由协议、 交换路由信息以及计算路由。
1)Console端口
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 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 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 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多为RJ-45端口。如下图所示 就包含了一个Console配置端口。
RS232串口
2)AUX端口
AUX端口为异步端口,主要用于远程配置,也可 用于拔号连接。 AUX端口与Console端口通常同时提供,因为它们 各自的用途不一样。
(1) 按结构划分 (2) 按性能划分 (3) 按网络类型划分
(1) 按结构划分
从结构上分,路由器可分为模块化路由器与非模块化路由器。
模块化路由器是指路由器的接口类型以及部分扩展功能是可以根据用 户的实际需求来配置的路由器。这些路由器在出厂时一般只提供最基 本的路由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所要连接的网络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模块, 增加接口的数量、提供丰富的接口类型,以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 需求。
1)T1/E1端口
T1和E1用于实现远程网络连接,传输介质 可以用同轴电缆或者光纤。其中,T1是美国标 准,为1.544Mbps;E1是欧洲标准,为 2.048Mbps。我国专线标准一般执行欧洲标准 E1。
2)高速同步串口
在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中,应用最多的端口 要算“高速同步串口”(SERIAL)了。 这种同步串口一般要求速率非常高,通过这 种端口所连接的网络的两端都要求实时同步。
(3) 路由器配置接口
路由器没有自己的输入设备,所以,配置时都是通过 专用电缆将计算机的串口与路由器的配置端口进行连 接,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关配置操作。 路由器的配置端口有两个,分别是“Console”(控制 端口)和“AUX”(辅助端口)。
“Console”通常是用来进行路由器的本地配置(基本 配置); “AUX”是用于路由器的远程配置连接用的。
(2) 按性能划分
第3章 路由器应用(上)
------- 路 由 器 概 述
路由器概述
1. 路由器的功能 2. 路由器的结构 3. 路由器的组成 4. 路由器的分类 5. Cisco路由器
路由器
思科uBR10012
1. 路由器的功能
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 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向不同的网络转发分组。也就是 说,将路由器某个输入端口收到的分组,按照分组要去 的目的地(即目的网络),把该分组从路由器的某个合 适的输出端口转发给下一跳路由器。 下一跳路由器也按照这种方法处理分组,直到该分 组到达终点为止。
(二) 路由器软件概述
(1)路由器操作系统 (2)配置文件
(1)路由器操作系统
网络互连操作系统(Internetworking Operating System,IOS)。 IOS配置通常是通过基于文本的命令行接口 IOS (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进行的。
(2)配置文件
如果找到相匹配的路由表条目,就根据匹配路由转发数据包,也就是下一步要做的。 如果没有,就丢弃,向源节点返回一个类型码为3的目的地不可达的ICMP报文。
9)为新的数据链路帧头找到下一跳端口的MAC地址(利用ARP)。 10)根据转发出口,将IP包封装在新的数据链路帧中。 11)从转发出口将帧发送出去。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1)路由选择 (2)分组转发 (3)拥塞控制 (4)协议转换 (5)网络管理 (6)分片 (7)隔离广播域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1)路由选择:根据所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构造出路由 表,并能随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调整路由表。 (2)分组转发:路由器根据路由表把收到的IP数据报从 2 IP 路由器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 (3)拥塞控制:路由器不仅具有缓冲区,还能够进行拥 塞控制。
3)SC/LC光纤端口
路由器的光纤端口类型主要有两种:
SC光纤端口 LC光纤端口
其中,SC光纤端口除了用于实现传统的以太网连接 之外,还被广泛用于FDDI和ATM链路。 光纤端口成对出现,一个端口用于发送数据,另外 一个端口用于接收数据。
(2)广域网接口
路由器不仅能实现局域网之间连接,更重 要的应用还是在于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 广域网之间的连接。 但是因为广域网规模大,网络结构比较复 杂,所以也就决定了路由器用于连接广域网的 接口类型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广域网 接口。
1)RJ-45端口
RJ-45端口是我们最常见的双绞线以太网端口。 根据端口的通信速率不同,RJ-45端口又可分为: 10Base-T网的RJ-45端口
在路由器中通常是标识为“ETH”,支持10兆的网络连接。
100Base-TX网的RJ-45端口
通常标识为“Fast Ethernet”或“FE”,支持100兆的网络连接速度。
路由器接口
路由器具有非常强大的网络连接和路由功能,它可以与 各种各样的不同网络进行物理连接,这就决定了路由器的接 口技术非常复杂。越是高档的路由器其接口种类也就越多, 因此它所能连接的网络类型越多。 路由器的接口主要分为: 局域网接口 广域网接口 配置接口
(1) 局域网接口
通常情况下,路由器提供的局域网接口是 非常丰富的,用户也可以根据本地网络类型选 择相应类型的产品,例如以太网路由器。 以太网中的网络接口类型通常包括双绞线 接口、光纤接口两种。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4)协议转换:能对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协议进行转 换。 (5)网络管理:路由器负责连接不同的网络,网间分组 都要通过它,在这里对网络中的分组、设备进行监视和管 理是比较方便的。因此,高档路由器都配置了网络管理功 能,以便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6)分片 (7)隔离广播域
WIC-1T、WIC-2T
图1 WIC-1T(单口高 速串口模块)
图2 WIC-2T (双口高速串口模块)
3)异步串口
异步串口(ASYNC)主要是应用于Modem的连 接,如图所示。它主要用于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公用 电话网拨入网络。 异步端口并不要求网络的两端保持实时同步,因 此异步端口速率比较低。
通常情况下,中高端路由器均为模块化路由器 通常情况下,中高端路由器均为模块化路由器 均为
低端路由器则多为非模块化路由器,只能提供固定类保护 用户的原有投资。
图 Cisco 2600模块化路由器
图 Cisco SOHO 90固定配置路由器
RAM(内存)
RAM与PC机上的内存相似,提供临时信息的存储,IOS 通过RAM满足其所有的常规存储的需要。 RAM 在逻辑上分为两个部分:
(1)主存储器:包含 IOS 的运行副本,它在启动时从 FLASH 加载到 RAM 中。还包含“运行配置文件”(Running-Config文件), 该文 件在启动时从 NVRAM加载到 RAM 中。另外还包含路由表、ARP 表 等信息。 (2)共享存储器:用于缓冲区。它是数据分组在排队处理时的临时存 储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