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生读后感》

一本装帧古朴的书——《先生》。掂在手里,给人以厚重的感觉,最吸引我的是微微泛黄的封面上一串闪耀着人文光辉的名字——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

用了十来天的工夫读完了这本书,感想很多,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思之再三,就从“先生”的含义开始吧。

“先生”一词,我们现代人一般认为是对男人的称呼;早年是对教育者(即老师)的称呼;在乡村有人也将大夫称为“先生”。其实在古代汉语中,还另有它意。

“先生”本是出生在前的意思。出生最前的,就是头生。《诗•大雅•生民》有“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说的是周的始祖后稷在其母姜嫄腹中足月(诞,发语词,无义),头生很是顺利,就如羊羔出生那样顺利(达,指小羊羔。据说,羊是裹在胞衣中出生的,特别顺利)。出生在前者,自然年岁较长,经历较多,知识较广,所以“先生”就用来指年长又有知识的人了,也是能够成为后生晚辈老师的人。本书中的“先生”二字应是保持这层基本含义,主要从十位民国先贤在教育方面的建树成就来展开叙述。

民国在我的心目中的影像是模糊,记忆里只有动荡,在民国历史的舞台上,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生旦净末丑轮番出演,国弱民贫。俗话说:“国家不兴诗人兴。”于是在一个个风雨动荡的时代里,先生们如星辰一样冉冉而升,用他们那宛如灯塔的光芒照亮了当时的黑暗,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华夏指出未来的方向,影响着一代代的学子。

蔡元培——北大“永远的校长”他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他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提倡民权与女权,倡导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胡适——胡适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更是人们眼中的“自由主义斗士”。即使是对被软禁的封建帝王,也能报以人文关怀。胡适为了民主自由,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去劝说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等多名军阀。在人们狂热的打倒一切的革命旋风中,依然能保持理性思维,并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的一生是不卑不亢,不向权贵低头的一生,正如他的老师,哲学家杜威一样,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权威低头的斗士。尤其是在1960年,蒋介石准备再次当选总统之时,胡适挺身谏言,劝说蒋介石放弃权利,不要参加选举;并提议用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出新的总统。当然这些话语,却不为蒋介石所接受。然而胡适就是胡适,永远笑呵呵地向人们阐述他的民主、自由,和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马相伯——“日月光华,旦复旦夕”。这位出生于天主教世家的孩子12岁就到上海教会学校求学,他精通多国语言文字,年纪轻轻已经掌管了教会学校。虽曾是李鸿章的幕僚,但一百年爱国精神从未改变过,他,就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先生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经历了人生许多的变故之后,他总是为教育倾尽其所有,物质也好,精神也罢。十分难得。天父赐给他超凡的寿命,似乎就是要他遍尝人世离乱。在他百岁之时,远在异乡的他听闻打击日军的捷报后在兴奋中离世,至死不知身是客。为引导热血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他振臂高呼:“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有欲通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科学救国准备者,请归我。”

张伯苓——这是南开的校史上会永远铭刻的一个名字。从1904年南开中学创立之时起,张伯苓的人生便于“南开”紧紧牵系在了一起。他是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南联合大

学创办人之一。他也是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在东方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他更是曹禺、老舍、梅贻琦和周恩来等名人名家的恩师。

梅贻琦——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平素的和蔼和“我从众”和关键时期的“果断”形成鲜明的对比。沉默寡言却时时警醒,对于民主的执着追求,对于恪守学术的底线等等,都深具大家风范。

竺可桢——这位中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担任过13年浙江大学的校长。他倡导的“求是”精神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处世原则为许多现代学校仍在效仿的。

晏阳初——这位平民教育的大家,在乡村改变了几代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至今仍有他的“足迹”。

陶行知——“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这,就是陶行知的观点。22岁时,他便认为健康和稳定的共和国必须具备两大要素:真领袖和能识别真领袖的国民。他甚至认为第二个要素远比第一个要素重要,得到具有识别能力的国民,教育,就是唯一的途径。

他是民国时期把美在教育中的角色提到一个高度的教育家。他认为中国人生活中的道德程度过低,和它的日用人文太缺少美感有关。美的良知一旦焕发出来,比之道德自觉与发现功效是强的太多了,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因此,在他的育才学校,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有兴趣的科目。陶行知非常并强调音乐科目的重要性。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吃的是两顿稀饭和一顿干饭,却有钢琴可以弹,有小提琴可以拉,有各种剧目可以演。他邀请贺绿汀和戴爱莲来担任孩子们的音乐老师。他希望人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梁漱溟——这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国学大师通晓佛理,却是一位特立独行者。他通过乡村建设工作,重新建立中国新秩序。他曾是毛泽东主席的诤友,他丝毫不掩饰他对毛泽东的欣赏,但也因他希望总以第三方的立场看待两党之间的斗争而引发了毛主席对其的不满,以至后来两人的友谊无法得以延续。

陈寅恪——这位一生只用文言文著述的“教授的教授”谨守着人“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即便双目失明之后仍不改初衷。

打开此书,心灵倍受洗礼,合上此书,心绪再难平复。先生们的光辉形象仍浮于眼前。

从书中我看到了先生们兼容并包的大气。

从书中我看到了先生们对教育倾尽全力的气魄。

从书中我看到了先生们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教育,国之命脉,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作为千万教师中的一员,我辈当如何,应当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