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0最新版)

合集下载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 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 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 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 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
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 转身回去。 答:
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抓住叶圣陶先生送客人的行为,细致地表现他宽厚待人、谦 恭诚恳的品质。
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选文第 1 段主要采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答案:语言描写。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圣陶先生谦虚、诚恳的性格特点。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5.读过选文,你在写作方面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答:
答案:(示例)写文章要尽量用普通话,要字迹工整、清晰,等等。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 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B.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C.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 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

答案:(示例)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成就。
七年级语文 ·下
[课时达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严谨.(jǐn) 火焰.(yàn) 蒸.气(zhēnɡ) B.收缩.(suō) 平稳.(wěn) 释.然(shì) 负荷.(hé) C.俯瞰.(kàn) 红晕.(yùn) 确凿.(záo) 棉絮.(xù) D.一拽.(zhuài) 步骤.(zhòu) 无虞.(yú) 晃悠.(yōu)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核心内容——初读文本感知] 《太空一日》通过记叙“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一日的所历所感,表现 了以杨利伟为代表的我国航天员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细致严谨的 科学精神。文章洋溢着作者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自豪。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太空一日是紧张的、复杂的,作者为什么只选取四个片段来写? 答:
答案:太空一日是紧张的、复杂的,但作者在展现从升空到落地的全过程中选取最有 代表性、读者最关心、最惊险刺激的素材,既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又能展现航天员严 谨、科学的态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显示出作者选材的高明。
七年级语文 ·下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当时没有宇宙飞船,他就用椅子代替,椅子后面捆绑了 47 支火箭,借助火箭向 前推进的力量,太空似乎不再遥远。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想到了着陆问题,手中拿着 两只大风筝,这样就可以平稳地降落。这几乎是当时所能用到、所能想到的最先进的 优势组合了。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剥bō bāo
剥落 剥皮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课件(共62张PPT)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课件(共62张PPT)

未选之路
关山 / 译
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 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 蜿蜒复曲折,隐于丛林中 我选另一途,合理亦公正 草密人迹稀,正待人通行 足迹踏过处,两路皆相同 两路林中伸,落叶无人踪 我选一路走,深知路无穷 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
数十年之后,谈起常叹息 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 我独进此路,境遇乃相异
总种路,对于一个人来讲都很 重要,因此“路”这个意象也就成为了古往今来许多人的描写对象。 那么这首小诗中的“路”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我们不要着急, 先来看 看另外一个重要的意象—— “我”,想必大家到时候自然就会明白了!
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请大家努力将自己想象成为诗中的“我”,思考诗歌中
外国诗两首
——未选择的路
1.读读写写
伫(zhù)立 绵延(yán) 涉(shè)足 荒草萋萋(qī) 幽寂(yōu jì )
2.释义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幽寂:幽静寂寞。 不期而至: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3.作者作品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 年),美国诗人,曾四度获得普利策 奖。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莫怀戚先生的散文《散步》。 在面对眼前一大一小两条路的时候,作者内心做出了一番激烈的选 择后,最终一家人没有选择那条平坦开阔的大路,而是选择了那条 曲径通幽的小路前行。 今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也在他的小诗《 未选择的路》中向我们展示了面对两条路时的选择问题。那么就请 同学们和老师跟随着诗人一起,看看他又是做出怎样的一番选择吧 !
首先,全诗共有 4 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 、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 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

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A.写景抒情
B.渲染气氛
C.写景喻人
D.推动情节发展
答案:D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6.对本文写作目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赞梨花,因为标题叫“驿路梨花”,又多次写梨花。 B.赞文中写到的所有的人,他们都做了好事。 C.赞解放军,因为他们学雷锋修了小茅屋。 D.赞梨花妹妹,因为她至今还时常来照料小茅屋。 答案:B
答案:写出“我”在梨树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环境是 多么美好;“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梨 花姑娘之美。情深才会成梦,这一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梨花的衷心赞美和感激 之情。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叙事顺序?有什么作用? 答:

jìn jǐn
尽力 尽管
挨āi á i
挨近 挨打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七年级语文 ·下
2.辨清字形 晶 yínɡ ( 莹) mù( 暮 )色
简 lòu ( 陋 ) 竹 miè( 蔑 )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七年级语文 ·下
[课时达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漆.黑(xī) 折.损(zhé) 倚.靠(yǐ) 麂.子(jǐ) B.瑶.族(Yáo) 撵.走(niǎn) 简陋.(lù) 修葺.(qì) C.菌.子(jùn) 着.落(zhuó) 陡峭.(qiào) 驿.路(yì) D.晶莹.(yín) 露宿.(sù) 恍.惚(huǎnɡ) 竹篾.(miè)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1页 0079页 0115页 0195页 0267页 0350页 0411页 0494页 0601页 0651页 0717页 0782页 0814页 0927页 1111页 1154页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散步 3* 羚羊木雕 金色花 5 《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7 再塑生命的人 9* 王几何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漫游语文世界 11 春 13* 风雨 15*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第四单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4页 0145页 0183页 0218页 0251页 0324页 0400页 0402页 0456页 0546页 0548页 0571页 0675页 0728页 0831页 0881页
最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丑小鸭 5 伤仲永 第二单元 7 最后一课 9 土地的誓言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黄河,母亲河 11 邓稼先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15 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 17 安塞腰鼓 19 观舞记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戏曲大舞台 21 伟大的悲剧 23 登上地球之巅
最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3 丑小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上面是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三幅插图,其中图
(填序号)反映的内
容是:
(依据图片和文章概括)。《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出自鲁迅
先生的散文集《
》。你还读过这部名著中的作品有《
》。
答案:(示例)3 长妈妈送“我”《山海经》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答:
答案: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事。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阿长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 也无益”,这种想法说明了什么?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答: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文章结尾一段的含意是什么?在全文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
答案:含意:祈祷神赐福给阿长,让她的灵魂得以永久的安息,表达了作者对阿长深 沉的怀念。作用:收束全文,奠定深沉怀念的感情基调;直抒胸臆,引发读者的感情 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七年级语文 ·下
[知识归纳——夯实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憎.恶( zēnɡ ) 哀悼.( dào ) 书斋.( zhāi ) 粗拙.( zhuō ) 守寡.( ɡuǎ ) 菩.萨.( pú )( sà) 絮.( xù )说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七年级语文 ·下
(2)多音字。
tiě 请帖 帖tiē 妥帖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5 最苦与最乐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对比论证。 •写法 运用排比修辞等手法,论证严密。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自主学习 新知导引 合作学习 互动探究 巩固学习 素能提升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资料概览——拓宽眼界视野]
1.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 卓如,号 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 会人,思想家、学者。1895 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 年
参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编为
《 饮冰室合集 》, 代 表 作 有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答案:观点一:人生短暂,何必为了功名利禄而在人生的舞台上痛苦地挣扎。你只需 要有一颗平常心,便可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观点二:空虚无聊的生活最痛苦,为学习、工作付出心血,获得成功时最快乐。 观点三:每个人对“痛苦”与“快乐”都有不同的理解。人生百味,苦乐相随,这就 是真实的生活,只要你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相信你的人生必定是多彩而快乐的。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引用论证
最苦与最乐尽人责生任当是勇人于生负最责大,的而快不乐能逃避责任对比论证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随堂巩固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返回导航 上页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精品课件
明确:比喻,夸张。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 高度紧张。
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
《太空一日》
24
3.“神舟五号”升空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 的?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心情: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 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作用:这些心理变化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飞船中的感受,说 明航天员工作的危险,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勇于克服 困难的精神。
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
《太空一日》
27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探究: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 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 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 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
2.“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 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2 )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 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 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并结合“神舟六 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在太空中都没有看到长城 的事实说明这个说法并不真实,从而表现出作者重视 实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情。
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
《太空一日》
29
一、升空——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

二、所见——我看到了什么 (太空中的真实所见——没有看到长城)
三、所闻——神秘的敲击声 (飞船上的声音探究)——“本末倒置”的错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观沧海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6 散步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母亲)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8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写作 学会记事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3*雨的四季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4 古代诗歌四首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5 秋天的怀念
第一单元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1春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2 济南的冬天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次北固山下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天净沙·秋思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86页 0148页 0280页 0343页 0416页 0469页 0553页 0584页 0636页 0638页 0675页 0708页 0796页 0844页 0917页 0981页

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 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 1967 年 6 月 17 日 由 飞 机 空 投 的 300 万 吨 级 氢 弹 试 验 获 得 圆 满 成功。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 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 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 界上最快的。
字词积累
qīng
氢弹
tuò
开拓
shǔ
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 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 样弯曲流 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 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 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 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 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 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 听得更加清楚!”
好处:
用虚笔描述邓稼先工作环境之恶劣、艰苦, 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 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 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
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 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 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 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联——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署名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1 邓稼先

2020春(贵州)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图片版同步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1  邓稼先
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答:
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三个必备的高标准素质,既有力地说明了邓稼先的 杰出才能,又使语言充满气势。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这一部分的小标题是“我不能走”,从这朴素的话语中可以看出邓稼先具有怎样的 精神品质? 答:
答案:表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 1896 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七年级语文 ·下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答:
答案:描述邓稼先在恶劣环境中艰苦工作的情景。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邓稼先的赞美之情。 •方法 夹叙夹议、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情感 感受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七年级语文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自主学习 新知导引 合作学习 互动探究 巩固学习 素能提升
答案:这句话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 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 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 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七年级语文 ·下

2020春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专项复习(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2020春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专项复习(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古义: 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门学科
5.解释下列多义词。
(1)如如.是再啮
如.其言
像 依照
闻之.笑曰 代词,代指寺僧寻找石兽的做法
(2)之求之.下流,固颠 代词,代指石兽
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表被动,被
(3)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认为
6.内容理解。 (1)作者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来表现学习使吕蒙 有了巨大变化。(或:运用对比手法,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表现其学 习成效显著。) (2)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刮目相待”又是形容什么?
四、《河中石兽》 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
必于石下/ 迎水处/ 啮沙 /为坎穴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求.二石兽于水中 (4)竟.不可得 (5)尔辈不能究.物理
圮: 倒塌 阅: 经过,经历 求: 寻找 竟: 终了,最后 究: 研究、探求
语文 专项复习(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
孤 /岂欲卿 /治经 /为博士邪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涂: 当道,当权 务: 事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但: 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7.内容理解。 (1)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 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不好,但仍可以保持高尚的人格。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15页 0143页 0207页 0308页 0372页 0417页 0431页 0469页 0534页 0621页 0674页 0705页 0745页 0835页 0919页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散步 3* 羚羊木雕 金色花 5 《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7 再塑生命的人 9* 王几何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漫游语文世界 11 春 13* 风雨 15*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第四单元
6 我的老师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7 再塑生命的人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8* 我的早年生活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 散步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3* 羚羊木雕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4* 散文诗两首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咏雪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 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 来写邓稼先,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个拔 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 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 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 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永恒的骄傲 ——气势磅礴,对邓稼先一
生作了最恰当的评价。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 功设计了两弹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 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走”。
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来刻画人 物形象的? 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 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 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眶。这是作 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 傲。 第五部分,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 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 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 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 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 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的写照,呼 应第一部分。
3.死而后已 ( A ) A.停止 B.已经
4 层出不穷 ( C ) A 极端 B 彻底
C.比喻,比方 C.完成 C.后来 C.穷尽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提 2.文中的小标题 示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 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 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 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 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 子弹制造的理论,并 成功设计了两弹
“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③1985 年重病期间写 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 建议书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 派继续工作
⑤1971 年被“四人帮” 批判围攻,竟级说服 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一.正音识字: 热泪盈眶(kuàng)
彷徨(pánghuáng)
可歌可泣 (qì)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选聘pìn
鞠jū躬尽瘁cuì 无垠yín
殷红 yān 殷切 yīn
鲜红 xiān 鲜为人知 xiǎn
二.选择义项:
1.家喻户晓 ( B ) A.说明 B.明白,了解
2.锋芒毕露( B ) A.完结 B.全,完全
第六部分 引述作者写给邓对朋友的深情。 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
小标题:
两弹元勋 ——表明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
的核武器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我不能走 —— 形 象 地 展 示 了 邓 稼 先 那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的一腔 热血。
焦 裕 禄 ( 1922— 1964 ), “党的好 干部”。
“为人民而死,虽死 犹荣”。
悼邓稼先词
中国(于张1爱9萍66)年 12 月 踏2遍8日戈成壁功共地草进原行,了氢 二弹十原五理年试前验,。 1967 连群年投试克力的验6 月千奋获301重战得07关自圆万日,当满吨由先成级飞,功氢机。弹空 捷从音爆频炸年第传一。颗原子弹 蔑到视爆核炸讹第诈一,颗氢弹, 华中夏国创只新用篇了,2年零2个 君月视的名时利间如,粪其土速,度是 许世身界国上威最壮快河的山。,
安徽省合肥县人 ,西南联大毕 业、后赴美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 因斯坦的“宇宙守恒定律”, 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这项贡献得 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 里程碑之一。他以曾经接受中国文 化的熏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 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 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 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 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 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 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 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 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功勋泽人间。
邓稼先(1924.6.25-1986.7.9)中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 学院院士。他生于安徽省怀宁,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 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 学术秘书,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研究员、副院长、院长, 核工业部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 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 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 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 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 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 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 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 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 研制和试验工作。70年代初以来,在组织、领导、规划新的核 武器工作方面,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是中国核武器理论杰出 的奠基者。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没有私心 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 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 走”。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 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 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 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 凡中见高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