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
中国哲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哲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以及佛家三个主要学派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哲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一、儒家观点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合作,认为人的行为要符合天地之道。
儒家思想强调以仁爱为核心,提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尊重。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治国平天下”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儒家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人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的规律,推崇“道法自然”。
二、道家观点道家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构成,道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
道家哲学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的道,追求身心的自然和谐。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到“大道废有仁义之时,民必兴孝慈之心”,这表明了人应当按照自然的道行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佛家观点佛家强调人与自然的解脱与超越。
佛家哲学认为,人与自然都是无常的存在。
佛家强调放下执着,超越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经过修行,人可以摆脱与自然界的痛苦联系,实现自我解脱。
佛家经典中常常用自然界的比喻来阐述哲理,如“菩提树下”、“波澜不惊”等,旨在告诫人们要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结语中国哲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体现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不同观点和理念。
儒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与自然环境的保护;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的共生,追求身心的自然和谐;佛家强调人与自然的解脱与超越,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些观点和理念对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在不断探索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时,也演绎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从西周时期的先秦哲学家们开始,一直到清朝末期的现代哲学家们,他们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中国哲学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人与自然是一体的。
先秦时期,孟子指出,天地不仁,以自然界的秩序规范人世间的体制和规范,即天道。
轩辕剑之父墨子则认为,“天无绝人之路,人无完人之境”,他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应与自然协调一致,而自然也将对人们有所帮助和支持。
春秋时期,孔子的哲学思想的中心在于实践自然,这反映了他的谋略和处事之道,这反映了“仁”的指导思想,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
孔子也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表达了他对服从自然界规律的思想。
春秋时期,传统的认识观念开始产生变化,先秦的贤臣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步由死板的命令转变为以自然节律为标准,从而与自然协调一致。
到了汉朝,儒家学说的思想也在发展壮大,从此,“以德治国”被确立为中国的政治伦理思想,以贤德为核心的文明理念也因此得以发展,这表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积极乐观,也体现了儒家学说对自然与人的和谐融合的认识。
随后,到了宋朝,相较于前两个朝代,宋朝更为重视科技发展,
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和人类发展之间联系日渐紧密,宋代哲学家也由此悟出了“以物易物”的思想,认为“物归其本”,这一思想极为重要,体现了人的认知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他们对自然的认识。
孔子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孔子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在孔子看来,人类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而非一种单项的支配和控制关系。
本文将从孔子哲学的角度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一、天人合一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天则是宇宙中最高最神圣的存在,也是保障世界和谐的根源。
孔子认为,天人本是一体,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人应该尊重天意,依循天道,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说,人类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天是自然界的主宰,人不能随意肆意妄为,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保持平衡和谐。
二、顺时而动孔子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不但生存在自然中,而且要根据自然的规律来处理自身的行为。
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要符合时序法则,把握时机,不要贸然行事。
孔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人必须顺应天时,发挥自己的地利优势,才能更好地与自然互动。
孔子特别注重以时为变,因时制宜,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以礼待物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物都应该有所依归,每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应该学会与大自然平等相处。
因此,孔子提倡人们以礼待物,即尊重自然、珍视自然、爱护自然。
人本身依赖自然而生存,因此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四、天下为公孔子认为,天下是所有人共有的,自然资源也是供所有人共享的,因此,人类应该共同维护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孔子的天下为公观念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最高境界。
在孔子看来,所有人应该团结协力,共同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对生命的尊重孔子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同时也注重对生命的尊重。
在他看来,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贵的生物,应该保护和尊重其他生命形式。
孔子非常欣赏孔鲤在水中游动的美妙,教育学生“鱼我所欲也”,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的珍视。
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一.人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在自然辩证法中,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一种宽容与被宽容的关系方式存有,人可以改建自然,但是无法发生改变自然。
《庄子。
齐物论》中说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正像马克思所说:“社会就是人同自然界的顺利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环境则就是小自然的有机整体,就是人类存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就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存有,天地万物与人,同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相互之间存有着感应器的关系。
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器,相互联系、相互提振、相互制约,于此同时人与自然又就是相互矛盾的,人与自然的这种驳斥反驳斥,发生改变与反华发生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促进作用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种“促进作用”的关系处置不好,极容易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过剩。
人不是打败自然的主体,也并不具备政府和支配自然的权利。
人只是与自然相依相存的一种事物而已。
二.自然世界应该具有人的属性在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中,人必须占有主导地位,所以自然必须+具备人的属性,也就是自然世界必须人性化。
因为,哲学就是人对自然世界的探究,人类研究哲学就是为了更好的介绍自然,更好地利用自然,并使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更好地存活,人类在这个环境中生活了这么久,对这个自然世界更存有话语权。
所以真实的自然世界就是人的世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把这一思想定义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有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黄帝曾经提出“自然辩证法”,它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有自然的调和关系,和谐的发展。
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只有在自然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繁衍生息,而自然也需要人类的参与,才能达到调和、协调、和谐的发展。
因此,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而不是单纯的控制与破坏。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从而使人类和自然可以长期和谐共处。
同时,人类也应该利用自然的资源和力量,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自然辩证法所提出的,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类需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保护自然,同时也要利用自然的资源和力量,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人类和自然才能和谐共处,实现自然辩证法的理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关的哲学原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关的哲学原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哲学意蕴,体现了矛盾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一系列严谨的哲学思维。
矛盾思维是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维,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首先,人与自然是对立性的存在。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受制于自然。
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内在创造力,它不仅创造了地球上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创造了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命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
人是具有意识和思维的能动存在物,在改造客观对象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使自然成为自己的对立物,并且伴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控制征服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是引发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其次,人与自然是统一性的存在。
脱离了人的自然是抽象的自然,脱离了自然的人是抽象的人。
人与自然不仅是对立性的存在,更是统一性的存在。
一方面,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场所,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也离不开人的存在。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生存发展实践使自然实现了“自在自然”向“自为自然”的转变,原始的自然深深打上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成为带有深刻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化自然。
人与自然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存在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
系统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一体性存在。
“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统一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发展都会影响到其他元素的变化发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念。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自然这个整体性的存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各种和谐关系的基础。
自然是生命之母,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自然各种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有机整体。
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
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如何正确地与自然互动,保护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的理念。
以下是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的一些核心内容。
1. 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基于对自然的尊重。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重要性,意识到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的资源,而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我们应该以谦卑的态度看待自然,并且承认自然拥有自己的内在价值。
2. 和谐共生: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这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
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平衡和规律,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并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3. 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强调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学习自然的循环模式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将这些原则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资源管理中。
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减少浪费,我们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4. 知行合一: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重视知行合一的原则。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应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更应该付诸实践,将这些规律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通过具体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自然的伟大和自然规律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5. 反思和学习: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鼓励人们反思和学习。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我们学习到自然界的智慧和规律,并以此为指导改善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6. 和平与谦虚: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强调和平与谦虚。
我们应该远离对自然的过度控制和剥削,不要以我们的意志为中心去改变自然,而是应该谦虚地与自然相处,尊重自然的意愿,与自然和谐相处。
7. 共同责任: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原理强调共同责任。
我们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维护大自然。
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减少我们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解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解读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发现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观念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渐被提出和重视。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行解读,阐述其重要性和如何实现。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背景和谐发展的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生态学、生态伦理”等表达方式。
在我国哲学中,这种观念包含了道家的“天人合一”、“自然”思想,儒家的“仁爱天下、文治教化”思想等。
这些思想都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从哲学层面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关于生命、自然、文明发展的哲学思考,是对人与自然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对地球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认识和重视。
在此基础上,人类必须认识到自己作为地球的一部分,不能超越自然的法则,而是应当融入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世界上任何一个生态环境的崩溃,都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和破坏所致。
我们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保护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以避免出现生态灾难。
其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维护全人类利益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和文明进步,但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如果我们忽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最终的付出是灾难性的。
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的路径要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环境保护人们应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地球。
政府应该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企业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个人也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采取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需对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持续有效地供应人类需要。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自然是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人类从古至今都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哲学的视角下,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应是平等互惠的,而不是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单向或双向关系。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类的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第一关键是自然观。
自然观即指人类关于自然环境的看法。
早在古代,人类便开始接触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看作是给其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神力、魂魄以及自然灵物等,并因而将其供奉礼拜。
例如,古代的希腊人就将独立的自然力量看作是神灵。
而在中国历史上,自然被看作是一种包含自我复制能力、可能在人类运用它的同时遵循自身规律的有机体。
这种自然观,强调自然有其潜在的生命力和生命原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自然观也逐渐地发生着转变。
自然不再被看作是神性的存在,而是被看作是由物质组成的,人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改变自然,获得物质利益。
这种观点下,自然不再被看作是生命体,而是被视为被动的物质。
二、人类的地位及责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第二关键是人类的地位和责任。
在哲学上,人类被放在最高层次的物种之中。
这种高地位在某种程度下赋予了人类对自然的直接支配权。
因此,人类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应承担起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过度的人类利益导致了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污染、过度开采资源、森林砍伐等方面,这些破坏使得自然环境的变化已经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
人类必须注意到,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要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让自然与人类平衡互惠。
三、自然哲学的思考为了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我们需要哲学上的思考和探索。
自然哲学是一种探讨自然规律的哲学体系,是对自然现象的现代哲学阐释。
自然哲学中讨论了大量的自然环境问题:物质的本质、时间的概念、自然规律、自然的初源、自然的可预测性等等。
同时,自然哲学也考虑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意识对自然影响的重要性。
人与自然的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与自然的哲学知识点总结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概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它包括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并涉及到人类在自然中的定位、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改变等方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还涉及到伦理、社会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
二、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态度1. 自然观念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和态度是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往往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认为自然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知逐渐趋于理性和科学化,将自然界视作一个有序的系统和规律的运行体系。
同时,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人们常常以对自然的敬畏和敬畏态度来对待自然。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将自然视作一种可以被利用和开发的资源。
2. 自然环境观念自然环境观念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认知和态度。
自然环境观念包括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理解、评价和态度。
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常常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认知水平,往往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变也相对较小。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评价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惊叹和敬畏,到现今的关注和保护。
三、人类在自然中的定位和作用1. 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常常被分为不同的模式。
例如,地主与农民、主人与奴隶、物主与物,这些模式均是对于人与自然的一种描述和认识。
每一种模式都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人类在自然中的定位和作用。
2. 人类在自然中的角色人类在自然中的角色常常被描述为一种决定性的、支配性的、控制性的地位。
人类常常被认为是自然界的主宰,可以自由地改变和利用自然资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在自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四、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1.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原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原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哲学的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
通过认识和理解这些哲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自然相处,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是多样的,有许多不同的生物物种共存在一个系统中。
这意味着,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行为,如采矿、捕捞等,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每一种生物都有各自的角色和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每一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界中每一个生物,维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权利。
三,我们应该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科技。
科技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科技的可持续性,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的关系可以通过我们的行为去实现,比如保护野生动物,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等。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自然资源,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哲学原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和自然完美地融合,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辩证唯物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辩证唯物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辩证唯物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辩证唯物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强调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辩证唯物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思想:
1.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辩证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
起来的。
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获取生存所需的物质,而自然也通过地理、气候等因素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
2.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辩证唯物论强调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创造出符合自身需
要的社会和物质条件。
这种改造包括农业、工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3.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辩证唯物论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虽然人类
可以改造自然,但同时也依赖自然的资源和环境,否则社会将无法持续发展。
4.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了关注。
辩证唯物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可持续的,要保护自然环境,以确保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科学技术的作用:辩证唯物论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
然而,
同时也强调科技的应用必须受到社会合理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制约,防止滥用导致破坏性后果。
总体而言,辩证唯物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强调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可持续发展,提倡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环境,确保生态平衡。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便备受关注。
在人类追求文明与科技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与自然的联系。
人类与自然的哲学关系既是古代哲学家们思考的课题,也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哲学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阐述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依赖及责任。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
自然提供了我们所需的食物、水源、氧气和各种资源。
然而,过度开发和无节制的消耗使得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
人类应该意识到,自然不是可以无限压榨的资源,而是需要保护和维护的生态系统。
我们需要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珍惜自然的恩赐。
只有通过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也体现在精神层面上。
自然的美景和壮丽的景色激发了人类灵感的源泉。
人在自然中感受到宁静与和谐,以及自然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使人们感到自己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大自然的力量和规律成为了人类哲思的对象。
在面对自然的壮丽和无垠时,人类往往产生了一种敬畏和崇拜之情。
自然的辽阔、宇宙的浩渺给予人类以思考和沉思的机会。
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宇宙的起源以及人与宇宙的关系。
这使人们意识到自己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试图征服和战胜自然。
同时,人类对自然也有一种依赖的关系。
自然的恶劣环境可以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命威胁。
例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和灾难。
人类需要确保自己的行为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以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带来了责任。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有责任保护和维护它。
我们不能仅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忽视了自然的权益和需要。
在追求发展和繁荣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确保我们的行为对环境、动植物以及未来后代都负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与自然的哲学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
人类在自然中生存、发展、探索,从对自然的无知和依赖,到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再到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剥离和损害,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在变化。
如今,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认真面对这些问题,探讨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和谐性。
在古代,人类对自然有一种敬畏之心。
在原始社会,人们围绕着自然环境展开狩猎、采集和生产活动,对自然神灵抱有一种崇敬和感激的态度。
在古希腊哲学家笛卡尔以前,人们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宏大的自然界。
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与自然协调、配合、统一,才能够生存和发展。
正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所说:“天人合一”。
然而,与自然对抗的斗争悄然而至。
随着人类数目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侵占和破坏自然资源,从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的行为对自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雨林被砍伐,无数动植物灭绝,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也已经展现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开始出现了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甚至开始认为自然资源应该为人类所支配和控制。
这种对自然的利用更加注重功利性,人对自然逐渐失去了奉献和礼敬的态度,开始将自然与生产和利益联系起来,忽视了自然的系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
对于这种情况,哲学思考给出了一些自然伦理上的思考。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而言,自然是一个复杂系统,是构成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基础,是我们自己的大本营。
在这个大系统中,每一个部分都有其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类不能以自己的利益为唯一标准侵占它们。
此外,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看,自然是人类所依赖的,它代表了一种合适、健康、美好、可持续、和谐的环境。
人类应该保护并维护自然,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哲学中的一些流派也提供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首先关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人是否凌驾于自然之上?至少在西方文化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创世纪》的说法,飞禽走兽爬虫鱼儿,都是上帝特地为人类安排的食物。
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有鉴于此,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小林·怀特将基督教描述为“历史上最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是造成当代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这一看法在环境伦理学中颇有市场。
但在我看来,与此相反的观点却是汤因比对于宗教的评价,他说,所有宗教都有一个长处,“就是把自然的力量视为神圣的东西。
通过灌输对自然的畏惧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人们利用自然的贪婪冲动。
”然而,身为西方学者的汤因比,怎么能对犹太-基督教体系中那种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视而不见呢?可见从宗教的角度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远非切中要害。
那么,是什么因素关键性地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一言以蔽之,正是商业动机。
当初北美的印第安人有节制地捕捉海狸,但由于欧洲白人的到来,印第安人开始疯狂捕捉海狸,只因白人源源不断地从印第安人手中收购海狸皮,再贩回欧洲以获暴利。
可见贪婪的商业动机足可抵制所有宗教教义。
正如本书作者所引用的马克思观点:不是宗教,而是私有财产与货币经济的到来导致了基督教徒们以犹太人不曾用过的方式大肆开发自然界。
与此类似,在环境问题上,中国学者极为推崇所谓天人合一观点,认为它是环境伦理学中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但悠远的“天人合一”观并未阻止中国的环境污染日益恶化这一现象,即是一个明证。
其实所有的人类文化都带有人类中心主义色彩,也许犹太-基督教体系对此的强调格外突出,这就促成了博物学的兴起。
最初研究博物学的动机既实用又功利。
既然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是因为人的利益而设计,当然值得细加考察。
研究动物的目的同样实用,其初衷就是要断定“它们是否对人类有利,或作为食物,或作为医药;这样或那样的用处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
然而,事情的诡异却在于,随着博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非洲与东南亚类人猿的发现,让欧洲思想陷入一片混乱。
哲学思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哲学思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议题之一。
哲学思维通过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本文将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认知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方面,探讨哲学思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首先,哲学思维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支持和供给。
自然提供了我们所需的空气、水源、食物等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生态系统。
哲学思维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而不是盲目地剥削和破坏。
只有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够获得持久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
其次,哲学思维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认知。
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和认识自然,试图解开自然的奥秘。
哲学思维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是一种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通过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逐渐揭示了自然的规律和本质。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现代的科学体系,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不断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哲学思维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谦逊,面对自然的伟大和复杂,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未知和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答。
最后,哲学思维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自然进行过度的开发和破坏。
哲学思维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和节律,与自然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平衡。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然的脆弱性和有限性,不要贪婪地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平衡。
只有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哲学思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认知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方面,都是哲学思维所关注和强调的。
我们应该以哲学思维为指导,重新审视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类的持续发展和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从哲学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话题。
哲学,作为对世界本质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视角和启示。
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与自然紧密相连。
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一切: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
在早期,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程度极高,我们顺应自然的规律,以狩猎、采集为生,过着简单而又质朴的生活。
那时候,人类对自然的力量充满敬畏,认为自然是神秘而不可侵犯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发展出了农业和工业,科技的进步让我们拥有了改变自然的能力。
我们开垦土地、建造城市、开采资源,仿佛成为了自然的主宰。
然而,这种看似强大的掌控力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危机接踵而至,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并非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如果将自然仅仅视为人类可以随意支配和利用的客体,那么我们必然会陷入短视和功利的陷阱。
相反,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就如同道家思想所强调的“天人合一”。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试图去违背和破坏它。
这种观念提醒着我们,自然有着其自身的运行法则,人类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这种平衡。
一旦平衡被打破,自然将会以各种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例如自然灾害的频发、生态系统的崩溃等。
而在西方哲学中,也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如果人类无视自然规律,过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最终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现代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已经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
森林的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异常;工业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过度捕捞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受重创。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为子孙后代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马
克思的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认为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本
质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包括人文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人类和自然在生产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思认为,生物和物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物质具有本身的规律性、客观性、普遍性和历史性。
在这个整体中,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也是自然规律的创造者
和改造者。
在马克思哲学中,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
人类是
通过这种行为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保护自然的责任。
马克思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人类不仅通过生产活动获取物质
财富,同时也将生产活动转化为灵感和理性活动。
这种转化的过程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
泉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应
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够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马克思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整体性。
他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不存在单
独的个体和单独的行动。
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与自然构成了一个整体,两者互相作用、互
相依存。
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够实现人类对自
然的改造和利用,同时也能够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
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特征姓名:caohaichuan 学号:专业: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以其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
在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人们重新审视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客观规律;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但由于人们的研究视角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人侧重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有人侧重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解释与征服”;有人侧重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1]等等。
然而从纯粹的自然界上看,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延续的前提条件,人类不能夸大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能忽视自然界的力量,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当务之急,如今社会的发展显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的迹象,不论是自然界本身,还是人类之间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哲学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重要,它是人与宇宙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维持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基础。
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哲学都把人与自然关系作为自己思考的基础,以道教、儒家、佛教为主要代表。
道教认为,“道”就是宇宙存在的基本原则,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基础。
它认为,宇宙的运行遵循“道”的规律,人类也必须遵循“道”的规律,从而获得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幸福。
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人类行为必须与自然秩序保持一致,这称为“天道”,非常强调“仁”的价值观,认为仁者无疆,它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
另一方面,佛教认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存在,他们可以通过修行获得自然的精神支持,处理世间的一切烦恼。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很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的存在依赖于自然的恩赐,而自然的变化取决于人的行为。
在中国古代,墨子、庄子、老子、荀子等哲学家都强调了这一关系,以物我相权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共同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由此可见,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无比重要。
首先,中国哲学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以便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破坏自然。
老子《道德经》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理解自然的秩序,以便和自然有序地生活在一起。
同时,人们也要保护自然,从而维持自然的平衡。
中国古代哲学家以及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谐共处,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原则。
其次,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互动,认为人与自然的交流可以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来提倡和平,增进人与自然的融合。
从古至今,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艺术形式,包括书法、山水画、诗歌、戏曲等等,他们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的精神以及人类的精神活动,增进人与自然的交流。
最后,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人必须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虽然中国古代强调和谐共处,但也要重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挥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首先关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人是否凌驾于自然之上?至少在西方文化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创世纪》的说法,飞禽走兽爬虫鱼儿,都是上帝特地为人类安排的食物。
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有鉴于此,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小林·怀特将基督教描述为“历史上最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是造成当代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这一看法在环境伦理学中颇有市场。
但在我看来,与此相反的观点却是汤因比对于宗教的评价,他说,所有宗教都有一个长处,“就是把自然的力量视为神圣的东西。
通过灌输对自然的畏惧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人们利用自然的贪婪冲动。
”然而,身为西方学者的汤因比,怎么能对犹太-基督教体系中那种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视而不见呢?可见从宗教的角度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远非切中要害。
那么,是什么因素关键性地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一言以蔽之,正是商业动机。
当初北美的印第安人有节制地捕捉海狸,但由于欧洲白人的到来,印第安人开始疯狂捕捉海狸,只因白人源源不断地从印第安人手中收购海狸皮,再贩回欧洲以获暴利。
可见贪婪的商业动机足可抵制所有宗教教义。
正如本书作者所引用的马克思观点:不是宗教,而是私有财产与货币经济的到来导致了基督教徒们以犹太人不曾用过的方式大肆开发自然界。
与此类似,在环境问题上,中国学者极为推崇所谓天人合一观点,认为它是环境伦理学中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但悠远的“天人合一”观并未阻止中国的环境污染日益恶化这一现象,即是一个明证。
其实所有的人类文化都带有人类中心主义色彩,也许犹太-基督教体系对此的强调格外突出,这就促成了博物学的兴起。
最初研究博物学的动机既实用又功利。
既然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是因为人的利益而设计,当然值得细加考察。
研究动物的目的同样实用,其初衷就是要断定“它们是否对人类有利,或作为食物,或作为医药;这样或那样的用处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
然而,事情的诡异却在于,随着博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非洲与东南亚类人猿的发现,让欧洲思想陷入一片混乱。
解剖学家进退两难,因为他们实在没法找到人类大脑在结构上与那些高等动物有何本质不同。
于是,一个问题摆到人们面前:人体构造与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如此接近,那么,又该如何界定人与动物的关系呢?不得不承认,正是瑞典博物学家林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他坚持把人纳入动物的一部分,将它置于不仅包括猿猴,甚至还包含蝙蝠的同一类别(灵长类)中,与大猩猩同归于人属。
这就说到人与动物的界限问题。
其实不用专门的博物学研究,常识足可告诉我们,人类与哺乳动物至少在体质构造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正如本书所引用的一个例子,一位十七世纪的英国学者去看一位妇女所生的畸形儿,得出的结论是,“本来是从男人受精,但是淋上了猴子的一点精液”。
可见当时的人们还难以确立人兽的界限。
正因如此,人更要牢牢守住自己的界限,以免与动物为伍,从而把自身降到禽兽的水平。
人类学的例子也可作为佐证:美洲土著人有文身习俗,曾令白人大为不解。
他们的解释是,若不在躯体上作些标志,人又怎么区别于动物呢?当然,欧洲人有自己的标准。
就老百姓而言,比如他们极其反感母亲当众哺乳这样的行为,因为这等于是在公开暴露人的动物性一面。
就哲学家而言,他们赋予人以独一无二的理性,那正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
另一方面,由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存在巨链”在西方思想界可谓深入人心。
从低等的矿石、植物,逐次往上过渡,直至动物、人类,万物都可在存在巨链中找到自己的等级位置。
但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存在巨链实是一个暧昧的观念。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人类的位置高高在上,俯视万物;另一方面,存在巨链的等级之间没有间断,它们组成了一个连续的过渡体。
这似乎意味着,人与比他低一级的动物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或许这恰为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达尔文理论由两部分组成:所有生物(或物种)源自于一个共同祖先;物种起源的机制在于自然选择。
二十世纪以来的进化生物学更看重对于自然选择机制的研究,不过在十九世纪,当达尔文理论刚问世时,让人们深受震撼的却是物种的共同由来说,尤其对于大众来说,它简化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从猴子变的?对于哲学家来说,人兽界限不分,人的地位何以确立?难怪有虔诚的信徒如此说道:上帝差遣耶稣来到人间,是为人类赎罪而来,决非为猴子。
可见正是达尔文理论,首次陈述这样一个关键性命题:人在本质上与动物并无二致。
就连人类的宗教感,在达尔文看来,当一条狗仰面看着它的主人时,在狗的心目中,或许主人就是它的上帝?可见达尔文对于人类自尊的摧毁彻底而又无情。
而达尔文理论恰恰又是博物学研究的登峰造极之作,尽管博物学研究最初源于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实用追求。
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衰落还与近代科学的兴起有关。
当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因为观察不到恒星视差现象而遭质疑。
对此,哥白尼的回答是,那是因为恒星离我们太远了。
但学者们却不能接受这一解释,在他们看来,为何上帝要造出如此浩瀚的宇宙,让恒星离我们这么遥远?显然这些学者完全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来看问题。
不过无论如何,自从哥白尼迈出第一步,至少科学的进展与人类中心主义已是渐行渐远。
直至十九世纪,达尔文再次令许多人心烦意乱,他一举否定神意设计观,并且举例表明兰花的特征源于它在生存斗争中的优势,而非上帝特地给人提供审美对象。
说起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曾有过一个明显的转折。
就在十七世纪,人们饲养的狗仅具实用功能,用于拉车、拖雪橇甚至耕地。
当狗老了,没用了,就会被绞死或者淹死。
狗的得宠源于皇家带头开始宠爱闲狗。
贵族们趣味相投,正如谚语所说,“不爱狗的人就不是绅士”,于是,养狗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猎狗常常比仆人吃得好也住得好。
随着贵族的习气慢慢渗透于民间,到十八世纪,英国人对动物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随着宠物与人建立起越来越亲密的关系,人们甚至高估动物的智力,比如以为终有一天,人可以教会黑猩猩开口说话。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如果没有英国养宠物的漫长历史,就难以想象达尔文会在《人类的由来》中提出这样的论点。
在他看来,人与高等动物之间的智力差异只是一个程度问题,甚至如语言、道德、宗教这样的高级能力在动物中也至少已有萌芽状态的存在。
随着动物的日益得宠,1824年,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后来成为皇家协会)成立,而且还通过了一系列议会法案,专门用以反对虐待马、牛、犬类等。
并且这样的事业还能得到基督教义的支持:毕竟动物也是上帝的造物,就此而言,它们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
走笔至此,不由得想到了一个例子:十九世纪的生理学家伯纳德一生以活体解剖为业,从而发现了诸多生理机制。
但他的夫人却是一位虔诚的动物保护分子,在夫人的压力之下,他只好到地下室去做那些看似残酷实则重要的实验。
好在伯纳德还有一间可供实验用的地下室。
难以想象如果这样的热情再过头一点,当时的生理学、今日的医学又会是怎样的命运?追溯欧洲人对待动物的态度,我们才明白,当他们满脸鄙夷地指责我们不懂文明,不懂人道,不懂善待宠物,甚至还食用狗肉时,殊不知,他们的先人在十七世纪时的做法一点都不比我们更人道。
那么,是人性在进步,还是环境在变化?作者提出的这一问题意味深长。
用作者的话来说,“变化的不是人性情感本身,而是如何界定其适用的领域。
”精辟之极。
人性是如此之古老,甚至可说,自从人与动物分道扬镳以来,人性基本上就没有多大的变化。
我们身上流淌着大量狩猎-采集时代养成的习性。
比如,严格说来,人天生就是懒散的,勤劳总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随着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这种后天的教化因此也就呈现出了差异,比如在我国南方,鉴于人多地少这一客观条件,相对来说,南方人不得不更刻苦勤劳才有生存优势。
既然在时间的长河中,人性未经历深刻的变化,那么,在空间范围内,也谈不上有人性的根本差异,东西方的人性之间本不存在对立。
不由得想到文人常爱发的牢骚:人心不古。
用鲁迅笔下那个九斤老太的话来说,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这样的议论或牢骚只是文人的矫情而已。
从古至今,人性无所谓堕落也无所谓进步,只是人性适用的范围在改变。
因此,与其依靠道德教化的力量来劝服人们变得高尚,还不如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硬性制度约束来迫使人们不得不追逐高尚。
就以人对动物的态度而言,仅当人通过技术进步的力量,自身不再需要付出如牛马般的劳力,并且有足够的闲情逸致时,才谈得上善待动物。
说到人与植物的关系,同样经历过类似的转折。
人类文明的进步即始于清除林地,开垦耕地。
因而森林常被认为是野性和敌对的力量,是原始与危险的同义词。
可以想象,茂密的森林不同于平原开阔地,它带给人的是一种危机四伏的不安全感。
所以,早期的人们也许会青睐菜园或耕地,但却不会亲近原始森林。
砍伐林木被当作是英雄的业绩,据记载,就在1629年,有位猛士一生中砍倒了三万多株橡树。
然而,砍伐的后果逐渐被人们所认清。
正如1610年詹姆士一世所言,“如果继续容忍砍伐森林,像现在每天这样,就连一棵树木也剩不下了。
”引用1670年一位船长说过的话,曾几何时,英国的森林过剩,把它们连根拔起对人们有益。
但是那个时代过去了。
确实那个时代过去了。
最先兴起植树的依然是贵族。
这类活动的动机主要在于经济,木材可以开发利用,有利可图。
但不得不承认,其间还有审美的动机。
地主们通过刻意设计景观,把上好的耕地转化为点缀着树木的游乐场,以显示他们的财富,并通过不断植树,把庄园“装扮成花园”。
1660年之后,君主带头开始植树。
1664年,查理二世下令在格林威治种植六千多棵榆树;随后又修建三条林荫大道,从温莎城堡起延伸三英里。
皇家的榜样被众多贵族所效仿,于是,优美的房屋“被花园、小径、狭长景观与林荫道所环绕”,形成“英伦岛屿一大特色”。
说起贵族们的植树动机,很是复杂,它是社会主张、审美主张、爱国主义与长期利润交织在一起的产物。
当年海军用的木料大多即来自私人土地所有者,而不是皇家森林。
问题在于,正如本书作者所言,这样的种植不仅需要闲暇与财力,而且需要政治安定与遗产制度,确信财产能够继承。
因此,相比于动荡不安的爱尔兰,英国的植树活动兴起得更早也更见成效。
难怪经济学家如此强调私有产权的重要性,从英国颇具规模的植树事业即可见一斑。
当植树成风之后,树林还被赋予某种人性内涵,难怪当时的浪漫派诗人,如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柯勒律治等留下了诸多赞美、咏叹自然景观的诗篇。
在华兹华斯看来,任何道德哲学都配不上“树木的春意萌动”。
美国的浪漫主义者爱默生则认为“在森林中,我们返归理性与信仰”。
看来正是出于对森林的这种崇拜,美国作家霍桑《红字》中的一个片段才有解读的密码:茂密的森林中,海丝特向久违的情人丁梅斯戴尔敞开心扉,首次拿下身上佩戴的红字,并与情人密谋返回欧洲大陆的计划。
霍桑之所以把这一关键的场景放在森林之中,就因为森林代表了圣洁、超凡脱俗,以此强调海丝特和丁梅斯戴尔的恋情,尽管在世人眼里看来是通奸,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圣洁的爱情。